小学三年级上册奥数教材

合集下载

小学奥数课本三年级上册讲解

小学奥数课本三年级上册讲解

第一讲速算与巧算(一)一、加法中的巧算1.什么叫“补数”?两个数相加,若能恰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整万…,就把其中的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补数”。

如:1+9=10,3+7=10,2+8=10,4+6=10,5+5=10。

又如:11+89=100,33+67=100,22+78=100,44+56=100,55+45=100,在上面算式中,1叫9的“补数”;89叫11的“补数”,11也叫89的“补数”.也就是说两个数互为“补数”。

对于一个较大的数,如何能很快地算出它的“补数”来呢?一般来说,可以这样“凑”数:从最高位凑起,使各位数字相加得9,到最后个位数字相加得10。

如: 87655→12345, 46802→53198,87362→12638,…下面讲利用“补数”巧算加法,通常称为“凑整法”。

2.互补数先加。

例1巧算下面各题:①36+87+64②99+136+101③ 1361+972+639+28解:①式=(36+64)+87=100+87=187②式=(99+101)+136=200+136=336③式=(1361+639)+(972+28)=2000+1000=30003.拆出补数来先加。

例2 ①188+873 ②548+996 ③9898+203解:①式=(188+12)+(873-12)(熟练之后,此步可略)=200+861=1061②式=(548-4)+(996+4)=544+1000=1544③式=(9898+102)+(203-102)=10000+101=101014.竖式运算中互补数先加。

如:二、减法中的巧算1.把几个互为“补数”的减数先加起来,再从被减数中减去。

例 3① 300-73-27② 1000-90-80-20-10解:①式= 300-(73+ 27)=300-100=200②式=1000-(90+80+20+10)=1000-200=8002.先减去那些与被减数有相同尾数的减数。

三级全册奥数教程

三级全册奥数教程
【拓展提高】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1)965+997(2)482+498
2、(1)17+139+83+261+88+112
(2)62+198+273+234+67+86
3、(1)9+99+999+9999+99999
(2)19999+1999+199+19+4
4、(1)1972+341+1987(2)347+993+95
1、(1)5,7,11,17,25,( )
(2)224,194,164,134,( ),( );
2、(1)8,3,9,4,10,5,( ),( );
(2)1,6,7,12,13,18,( ),( );
3、(1)1,2,4,4,9,8,16,16,( ),( );
(2)3,1,6,3,12,4,24,7,( ),( );
第三十一讲 乘除法的简便运算- 81 -
第三十二讲 数的整除- 84 -
第三十三讲 有余数的除法- 88 -
第三十四讲 周期问题- 90 -
第三十五讲 个位数字是几- 93 -
第三十六讲 时间与日期- 96 -
第三十七讲 试商技巧- 99 -
第三十八讲 包含与排除- 102 -
第三十九讲 盈亏问题- 105 -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1)2000-468-132(2)553-172-153
2、(1)827-(475-173)(2)1738-(723-262)
3、(1)8624-(653+1624)(2)1997+6-(1997-6)
4、(1)7824-222-357-78-643 (2)1827-311-552-137
(1) 81-9=72 (2) 21×9=189
882-9=873 321×9=2889

(完整)三年级奥数教材汇总,.docx

(完整)三年级奥数教材汇总,.docx

(完整)三年级奥数教材汇总,.docx目第一章合与推理(一)第一枚第二等量代第三推理(一)元(一)(另附)第二章践与用(一)第一法解第二盈第三和倍第四差倍(一)第五差倍(二)第六和差元(二)(另附)第三章空与形第一周(一)第二巧求周(二)第三面算元(三)(另附)第四章数与算第一中求解第五章合与推理(二)第一推理(二)第二最佳安排第三抽原理元(四)(另附)第六章践与用(二)第一年第二原法第三假法第四平均数(一)第五平均数(二)第一章组合与推理(一)第一讲简单枚举【专题简析】枚举是一种常见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般地,要根据问题要求,一一列举问题解答。

运用枚举法解应用题时,必须注意无重复、无遗漏,因此必须有次序、有规律地进行枚举。

运用枚举法解题的关键是要正确分类,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分类要全,不能造成遗漏;二是枚举要清,要将每一个符合条件的对象都列举出来。

【典型例题】【例 1】从小华家到学校有 3 条路可以走,从学校到岐江公园有 4 条路可以走,从小华家到岐江公园,有几种不同的走法?【试一试】1. 从甲地到乙地,有 3 条公路直达,从乙地到丙地有 2 条铁路可以直达,从甲地到丙地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2.新华书店有3 种不同的英语书,4 种不同的数学读物销售,小明想买一种英语书和一种数学读物,共有多少种不同的买法?【例2】把4 个同样的苹果放在两个同样的盘子里,允许有的盘子空着不放,问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试一试】1.把 5 个同样的苹果放在两个同样的盘子里,允许有的盘子空着不放,问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2.把 7 个同样的苹果放在三个同样的盘子里,不允许有的盘子空着不放,问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例 3】从 1~ 6 这六个数字中,每次取 2 个数字,这两个数字的和都必须大于7,能有多少种取法?【试一试】1.从 1~ 9 这九个数字中,每次取 2 个数字,这两个数字的和都必须大于 10,能有多少种取法?2.从 1~ 19 这十九个数字中,每次取 2 个数字,这两个数字的和都必须大于 20,能有多少种取法?【例 4】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22 米,如果它的长和宽都是整米数,那么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有多少种可能值?【试一试】1.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0 厘米,如果它的长和宽都是整厘米数,那么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有多少种可能值?2.把 15 个玻璃球分成数量不同的 4 堆,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例5】有4 位小朋友,寒假中互相通一次电话,他们一共打了多少次电话?【试一试】1.6 个小队进行排球比赛,每两队比赛一场,共要进行多少次比赛?2.有 8 位小朋友,要互通一次电话,他们一共打了多少次电话?【※例 6】一条铁路,共有 10 个车站,如果每个起点站到终点站只用一种车票(中间至少相隔5 个车站),那么这样的车票共有多少种?【※试一试】1.上海、北京、天津三个城市分别设有一个飞机场,它们之间通航一共需要多少种不同的机票?2.一条公路上,共有8 个站点,如果每个起点到终点只用一种车票(中间至少相隔 3 个车站),那么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车票?【※例7】在1~49 中,任取两个和小于50 的数,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试一试】1.在两位整数中,十位数字小于个位数字的共有多少个?2. 从 1~ 99 这九个数中,每次取 2 个数,这两个数的和都必须大于100,能有多少种取法?课外作业1.小熊有2 件不同的上衣,3 条不同的裤子,最多可以搭配多少种不同的装束?2.3 个自然数的乘积是12,问由这样的3 个数所组成的数有多少个?如( 1, 2, 6)就是其中一个,而且数组中数字相同但顺序不同的算作同一数组,如( 1, 2, 6)和( 2, 6, 1)是同一数组。

三年级上奥数教材7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上奥数教材7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上奥数教材7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上册)(2)夏=3,此时算式变为:此时,春只能取 1,2。

①若春=1,则四=4,季=0,冬=0,出现重复,所以春≠1。

②若春=2,则乘积中的季只能为 9,0,1。

季取 9,则乘积的个位冬=7,被乘数千位上的秋只能取 0,乘积的首位数字四=6,得到一个解:42季取 0,则乘积个位上的冬=0,出现重复,所以季≠0;季取 1,则乘积中个位上的冬=3,与夏=3 重复,所以季≠1。

(3)夏=4,此时算式为:此时春只能取 1,2。

①若春=1,则四=5,冬=8,季=7,秋=2,得到另一个解:②若春=2,则四=9,这样十位要向百位进 3,那么被乘数百位上的冬与 4 相乘的积的个位就为 1,则冬无值可取,所以春≠2。

(4)若夏=5,此时算式为:此时,春只能取 1,乘积个位上的冬必为 0,那么百位上冬与 5 相乘的积再加上十位的进位不可能等于 5,因此夏≠5。

43(5)若夏=6,此时算式为:此时,春只能为 1,则四=9,这样被乘数的十位 9 与 6 相乘后向百位进 5,被乘数的百位冬与 6 相乘的积的个位就应为 1,因此冬无值可取,故夏≠6。

此题有两个解:例 2 下式中不同的汉字代表不同的数字,相同的汉字代表相同的数字,它们各代表什么数时,算式成立?盼盼盼盼盼盼÷u24402X=香港已经回归分析与解这是一个除法算式,我们可以利用乘法与除法是互为逆运算的关系,将原来的式子改写成:香港已经回归×u24402X=盼盼盼盼盼盼因为横式中数字之间的关系不如竖式明显,所以还可以进一步改写成:44这样就变成我们比较熟悉的形式了。

在这个算式中,因为乘积的六位数字均相同,并且算式中被乘数的个位与乘数是相同的两个字母,所以我们由此进行分析。

因为归×归的个位不能与归相同,所以归只能取 2,3,4,7,8,9。

下面进行试验:(1)归=2,则盼=4,这时算式为:因为乘积与乘数已定,所以被乘数可以通过积÷u20056X数得到:444444÷2=222222,则香=港=已=经=回=2,出现重复,所以归≠2。

奥数教材(3年级)

奥数教材(3年级)

小学三年级奥数教材一 乘除法⒈学习整十、整百、整千数乘或除以一位数,及两位数乘或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多样化,并能正确计算。

⒉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用乘除法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⒊发展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小树有多少棵⒈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⒉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⒈填一填。

⑴60+60+60+60+×⑵40+40+40+40+40+×=⑶ 80×⑷70× +⒉算一算,看看你能发现什么?12⒊直接写得数。

50×7= 80×4= 600×6= 7×400= 9×80= 30×5= 7×900= 300×6= 70×8= 40×5= 500×9= 8×500= ⒋在、“<”或“=”。

3×× 40××7 20××6⒌一篇稿件,一共500个字。

⑴ 刘阿姨用6分能将稿件打完吗?⑵小军用9分能打多少个字?300棵,今年植树的棵树是去年的2倍。

今年植树多少棵?3次,剪后的每段都长40米,这根电线原来长多少米?通过本课的学习我能得到☆☆☆☆☆需要多少钱平均每分打50字。

平均每分打80字。

小军 刘阿姨3⒈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历多种算法交流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计算。

⒉结合具体情境,能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⒊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⒈填一填。

⑴ 口算13×3时,应先算()×( )=(),再算()×()=( ),最后算( )+( )=( )。

⑵ 口算24×4时,应先算()×( )=(),再算( )×( )=( ),最后算()+( )=( )。

三年级上奥数教材14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上册).doc

三年级上奥数教材14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上册).doc

三年级上奥数教材14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2)移动后所得图形的周长:方法1:4×16=64(厘米)方法2:4×4×4=64(厘米)方法3:4×u65288X3×4+4)=64(厘米)方法4:4×3×4+4×4=64(厘米)85我们还可以用火柴来做图形的游戏。

例5用10根火柴,摆了两只倒扣着的杯子(两杯口之间相距1根火柴长),见图4,请你只动4根火柴,把杯口正过来。

分析与解照图5移动,杯口就可正过来。

例6下面是由火柴棍组成的十个数字和三个运算符号:(1)移动一根火柴,使下列公元年份相等。

(2)添上一根火柴,使下列等式成立。

86分析与解(1)移动一根火柴,使左右两个公元年份数相等,就是在一个数字上拿走一根火柴,放在另一个数字上。

①移动原式中等号左边“8”里的一根,使8变为9;放在等号右边的“5”里,使5变成9,就是1996=1996也可以移动原式中等号左边“8”里的一根,使8变为6;放在等号右边的“5”里,使5变成6,就是1966=1966②移动原式中等号右边“6”里的一根,使6变成5;放在等号左边靠近5的“9”里,使9变为8,就是1985=1985(2)添上一根火柴,就是在原式中的某一个数字上加上一根火柴。

①将原式中的“6”上加一根火柴,使6变成8,就是18+4=22②将原式中的“3”上加一根火柴,使3变为9,就是8719-7=12③将原式中的“15”里的“5”上加一根火柴,使15变为19,就是19×5=95练习十一1.请你移动一根火柴,使下列等式成立:2.请你移动一根或两根火柴,使下列等式成立:3.请你移一根或去一根火柴,使等式成立:4.请你用火柴摆成三角形、正方形和五边形三种图形。

算一算,用35根火柴摆10个图形,每种图形应摆几个?5.图6中是一个用火柴摆成的缺了一条腿的翻倒的椅子。

请移动2根火柴,使椅子复原站立,看上去也不缺少腿。

小学数学奥数基础教程(三年级)30讲全

小学数学奥数基础教程(三年级)30讲全

小学奥数基础教程(三年级)第1讲加减法的巧算第2讲横式数字谜(一)第3讲竖式数字谜(一)第4讲竖式数字谜(二)第5讲找规律(一)第6讲找规律(二)第7讲加减法应用题第8讲乘除法应用题第9讲平均数第10讲植树问题第11讲巧数图形第12讲巧求周长第13讲火柴棍游戏(一)第14讲火柴棍游戏(二)第15讲趣题巧解第16讲数阵图(一)第17讲数阵图(二)第18讲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第19讲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第20讲乘、除法的运算律和性质第21讲乘法中的巧算第22讲横式数字谜(二)第23讲竖式数字谜(三)第24讲和倍应用题第25讲差倍应用题第26讲和差应用题第27讲巧用矩形面积公式第28讲一笔画(一)第29讲一笔画(二)第30讲包含与排除第2讲横式数字谜(一)在一个数学式子(横式或竖式)中擦去部分数字,或用字母、文字来代替部分数字的不完整的算式或竖式,叫做数字谜题目。

解数字谜题就是求出这些被擦去的数或用字母、文字代替的数的数值。

例如,求算式324+□=528中□所代表的数。

根据“加数=和-另一个加数”知,□=582-324=258。

又如,求右竖式中字母A,B所代表的数字。

显然个位数相减时必须借位,所以,由12-B=5知,B=12-5=7;由A-1=3知,A=3+1=4。

解数字谜问题既能增强数字运用能力,又能加深对运算的理解,还是培养和提高分析问题能力的有效方法。

这一讲介绍简单的算式(横式)数字谜的解法。

解横式数字谜,首先要熟知下面的运算规则:(1)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和;(2)被减数-减数=差;(3)被乘数×乘数=积;(4)被除数÷除数=商。

由它们推演还可以得到以下运算规则:由(1),得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其次,要熟悉数字运算和拆分。

例如,8可用加法拆分为8=0+8=1+7=2+6=3+5=4+4;24可用乘法拆分为24=1×24=2×12=3×8=4×6(两个数之积)=1×2×12=2×2×6=…(三个数之积)=1×2×2×6=2×2×2×3=…(四个数之积)例1下列算式中,□,○,△,☆,*各代表什么数?(1)□+5=13-6;(2)28-○=15+7;(3)3×△=54;(4)☆÷3=87;(5)56÷*=7。

小学奥数教材(三年级)全册

小学奥数教材(三年级)全册

小学奥数教材(三年级)全册数学思维训练(三年级全册)三年级奥数前言成为数学优等生的正确方法一. 学会主动预习。

在老师讲新知识之前,学生要认真阅读要学的内容,课前自学例题,在看书时,要动脑思考,步步深入。

学会运用自己有的知识去独立探究新的知识。

二. 注意听讲,在老师的引导下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

一些学生对公式.性质.法则等背的很熟,但遇到实际问题时又无从下手,不知如何应用所学知识去解题,因此要注意上课听讲时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

一些学生之所以那么优秀,就是因为他们把老师讲的知识都应用到了自己解题的过程中了。

课堂上的40分钟就决定了你的成败,所以必须消化和理解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

三.及时总结解题规律在解题时,要注意总结解题规律,在解决每一道练习题后,要回顾以下问题:(1).本题最重要的特点时什么?(2).解本题用了哪些基本知识?(3).解本题最关键的一步在哪里?(4).以前有没有做过跟本题类似的题目?异同点在哪里?(5).本题除了这种方法之外,还有没有其他解法?把这一连串的问题贯穿于解题。

四.善于质疑问难学启于思,思源于疑。

也就是说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思由疑问开始的,学生的发现和提出问题思学会创新的关键。

著名教育家顾明远说:“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一个好学生。

”因此,学生从小开始,就要学会质疑。

比如学习“角的度量”,认识学习量角器时,认真观察它,问:“我发现了什么?刻度有什么用?”在学习时,经常这样提出问题,就可以开拓自己的思维空间,进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还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1.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关键的,它对于孩子学习数学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2.自觉学习的习惯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小学开始养成这种习惯,对以后的学习甚至是以后工作都有很好的帮助。

3.良好的解题习惯对于学习也是很有帮助的。

比如,在书写解题步骤时,要正确.规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好数学的前提。

正确的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的关键。

【三年级】三年级奥数教材供参考

【三年级】三年级奥数教材供参考

【关键字】三年级三年级奥数目录第1讲找规律★(寻找数列的规律,除了从相邻两数的和、差考虑,有时还要从积、商考虑。

)第2讲有余数的除法★★(确定定余数,然后再根据被除数与除数、商和余数的关系求出被除数。

)第3讲配对求和★★★(等差数列求和,先找出公差,再根据公式求和)第4讲加减巧算★★★(是加减法简便、快速的方法。

先凑成整十整百相加,多退少补)第5讲图形个数★★★(要有次序、有条理地数,从中发现规律,以便得到正确的结果。

)第6讲植树问题★★★(要弄清总距离、间隔长和棵数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植树的方式)第7讲简单推理★★(认真的分析等式中几个图形之间的数量关系,根据已知的数字算出图形所代表的数字)第8讲算式谜★(分析时要认真分析已知数字与所缺数字的关系,抓准解题的突破口)第9讲乘法速算★★(运用简便方法快速计算乘法算式的结果)第10讲添运算符号★★(根据题目给定的条件和要求,添运算符号和括号,使等式成立),第11讲文字算式谜★★★(需要仔细观察特点,一步一步的推理,尝试和计算,关键是找对突破口)第12讲填数游戏★★★(从简单到困难的步骤一步一步的解决,很容易就能得出答案)第13讲周期问题★(周期问题一般需要利用余数的知识来解答)第14讲数学趣题★(趣味问题,首先认真审题,然后通过分析和思考,运用基础知识以及自己的聪明才智巧妙地解决,考试必考)第15讲乘除巧算★★(运用“凑整”的方法进行巧算,善于运用运算定律,是提高巧算能力的关键)第16讲应用题(一)★★★(考试必考。

找到题目中已知的条件,根据题意找出数量关系,然后列式计算)第17讲应用题(二)第18讲数字趣谈★(找倍数的问题,熟记掌握乘法口诀表即可)第19讲重叠问题★★★(找出重复的数,然后将它排除,借助画图法更简单)第20讲简单枚举★★(通过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将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一一列举出来)第21讲错中求解★★★(解答这类题,往往要采用倒推的方法,多用于考试附加题)第22周用对应法解★★(比较对应关系的变化,寻找解题的突破口)第23周和倍问题★★(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使数量关系一目了然,从而正确列式解答)第24周差倍问题(一)★★(可利用解答和倍问题的类似方法解答差倍问题)第25周和差问题★★(找出已知数,学会运用公式,并根据公式解出答案答案)第26周年龄问题★★★(两个人的年龄差是一定的,可利用和差、差倍等知识来分析解答)第27周用还原法解题★★★(解答还原问题,一般采用倒推法,简单说,就是倒过来想)第28周用假设法解题★★★★(通过合理假设,然后进行推算,推理时注意调整)第29周平均数问题★★(解答平均数应用题关键是要求出总数量和总份数,然后根据“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这个数量关系式来解答)第30周平均数问题(二)第31周简单推理(二)★★(用已知的条件,推出可能的结果)第32周最佳安排★★(合理安排时间,使所用时间花费最少,有些事情可以同时进行)第33周抽屉原理★★★(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制造抽屉,巧妙地加以应用)第34周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来解答同一道题的思考方法,一般解决方法不只一种)第1讲找规律一、知识要点按照一定次序排列起来的一列数,叫做数列。

小学数学奥数基础教程(三年级)目30讲全

小学数学奥数基础教程(三年级)目30讲全

小学数学奥数基础教程(三年级)目30讲全小学数学奥数基础教程(三年级)目30讲全本教程旨在帮助三年级学生打好数学奥数的基础,通过30讲全面介绍奥数的各个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奥数考试。

第一讲:加法与减法在这一讲中,我们将学习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与运算方法。

通过丰富的例题训练,掌握快速计算的技巧,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第二讲:乘法与除法乘法与除法是数学中的重要运算方法,本讲我们将学习如何进行乘法和除法的计算,并掌握一些常用的计算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乘除法问题。

第三讲:倍数与约数在这一讲中,我们将学习倍数与约数的概念和性质,通过实例的分析与解答,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推理能力。

第四讲:分数的认识与比较分数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本讲我们将学习分数的基本认识和比较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并掌握分数的运算技巧。

第五讲:几何图形的认识与分类几何图形是奥数中的常见考点,本讲我们将学习几何图形的基本认识和分类方法,通过练习加深对几何图形的理解和记忆。

第六讲:面积与周长在这一讲中,我们将学习如何计算不同形状图形的面积和周长,通过实例的分析和计算,加深学生对面积和周长的理解。

第七讲:正方形与矩形正方形与矩形是几何图形中的常见形状,本讲我们将学习如何计算正方形和矩形的面积和周长,并通过实例进行练习。

第八讲:圆的基本概念与计算圆是几何图形中的一种特殊形状,本讲我们将学习圆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通过实例的练习提高学生对圆的理解。

第九讲:长方体与立方体长方体与立方体是立体几何中的重要概念,本讲我们将学习如何计算长方体和立方体的体积,并通过实例进行练习。

第十讲:时间与钟表在这一讲中,我们将学习如何读取时间和解答与时间相关的问题,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学生的时间观念和解题能力。

第十一讲:逻辑推理与判断逻辑推理与判断是奥数中的重要考点,本讲我们将学习不同类型的逻辑题目,并通过解题练习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小学三年级奥数教材(完整版)

小学三年级奥数教材(完整版)

目录◆第一讲加减法的巧算(一) (2)◆第二讲加减法的巧算(二) (7)◆第三讲乘法的巧算 (12)◆第四讲配对求和 (16)◆第五讲找简单的数列规律 (17)◆第六讲图形的排列规律 (19)◆第七讲数图形 (23)◆第八讲分类枚举 (26)◆第九讲填符号组算式 (28)◆第十讲填数游戏 (31)◆第十一讲算式谜(一) (35)◆第十二讲算式谜(二) (37)◆第十三讲火柴棒游戏(一) (39)◆第十四讲火柴棒游戏(二) (40)◆第十五讲从数量的变化中找规律 (45)◆第十六讲数阵中的规律 (45)◆第17讲时间与日期……………◆第18讲推理……………◆第19讲循环………………◆第20讲最大和最小…………………………◆第21讲最短路线…………………………◆第22讲图形的分与合…………………◆第23讲格点与面积……………………◆第24讲一笔画………………………◆第25讲移多补少与求平均数………………◆第26讲上楼梯与植树………………◆第27讲简单的倍数问题……………………◆第28讲年龄问题……………………………◆第29讲鸡兔同笼问题……………………◆第30讲盈亏问题…………………◆第31讲还原问题……………………◆第32讲周长的计算……………………◆第33讲等量代换……………………◆第34讲一题多解……………………◆第35讲总复习……………………第一讲加减法的巧算森林王国的歌舞比赛进行得既紧张又激烈。

选手们为争夺冠军,都在舞台上发挥着自己的最好水平。

台下的工作人员小熊和小白兔正在统计着最后的得分。

由于他们对每个选手分数的及时通报,台下的观众频频为选手取得的好成绩而热烈鼓掌,同时,观众也带着更浓厚的兴趣边看边猜测谁能拿到冠军。

观众的情绪也影响着两位分数统计者。

只见分数一到小白兔手中,就像变魔术般地得出了答案。

等小熊满头大汗地算出来时,小白兔已欣赏了一阵比赛,结果每次小熊算得结果和小白兔是一样的。

小熊不禁问:“白兔弟弟,你这么快就算出了答案,有什么决窍吗?”小白兔说:“比如2号选手是93、95、98、96、88、89、87、91、93、91,去掉最高分98,去掉最低分87,剩下的都接近90为基准数,超过90的表示成90+‘零头数’,不足90的表示成90-‘零头数’。

三年级上奥数教材18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上奥数教材18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上奥数教材18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上册)4.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①958-596 ②1543+4981105.巧算下列各题:①5000-2-4-6-…-98-100②103+99+103+96+105+102+98+98+101+1026.求下列数据的平均数:199,202,195,201,196,201二、乘除法中的巧算在进行加法、减法、连加、连减或加减混合运算时,可利用加法的运算定律或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的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而乘、除法更有着一些巧妙的简便的运算方法,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习有关的运算定律及运算性质。

(一)乘法中的巧算。

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一般的,有a×b=b×a。

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把前两个数结合起来先乘,也可以把后两个数结合起来先乘,积不变。

一般的,有a×b×c=(a×b)×c=a×(b×c)。

这里应注意:如果推广到多个数相乘,我们可以选择两个因数相乘,得出较简单的(整十、整百、整千、……)积,再将这个积与其他因数相乘;有时也可以把某个因111数再分解成两个因数,使其中一个因数与其他的乘数的积成为较简单的数,然后再与其他的因数相乘,这样就可以进行巧算。

例 1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1)16×4×25;(2)125×(17×8);(3)125×28;(4)25×32×125。

分析与解 (1)题可将 4 和 25 结合起来先乘;(2)题可将 125 和 8 结合起来先乘;(3)题可把 28 变为4×7,再将 125 和 4 结合起来先乘;(4)题可先把 32 变为4×8,再把25 和 4,125 和 8 结合起来先乘。

(1) 16×4×25(2)125×(17×8)=16×(4×25)=(125×8)×17=16×100=1600;=1000×17=17000;(3)125×28(4)25×32×125=(125×4)×7=(25×4)×(8×125)=500×7=3500;=100×1000=100000。

(完整word版)3年级奥数教程

(完整word版)3年级奥数教程

三年级奥数教材目录第一章实践与应用(一)…………………………………………第一讲对应法解题 (2)第二讲和倍问题 (6)第三讲差倍问题(一) (9)第四讲和差问题 (13)第二章组合与推理(二)…………………………………………第一讲最佳安排 (17)第三章实践与应用(二)………………………………………第一讲年龄问题 (21)第二讲“还原”解题 (24)第三讲“假设”解题 (27)第四讲平均数问题(一) (30)第五讲平均数问题(二) (33)第一讲用对应法解题【专题简析】小朋友在解答应用题时,经常会碰到这样一类题,给定的数量和所对应的数量关系是在变化的,为了使变化的数量看得更清楚,可以把已知条件按照他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排列出来,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找到答案,这种解题的思维方法叫对应法。

在用对应法解题时,通常先把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转化为等式,并把这些等式按顺序编号,然后认真观察,比较对应关系的变化,以便寻找解题的突破口。

【典型例题】【例1】小进去商店买学习用品,如果买了4本练习本,3支2元钱一支的笔,一共用去8元钱。

一本练习本多少钱?【试一试】1.在花店里买1枝百合和5枝1元一枝的康乃馨共需要8元钱。

一枝百合多少钱?2.妈妈在超市里用了20元钱,买了4把牙刷和2条毛巾,她只记得牙刷是3元钱一把,忘记了毛巾的价钱。

你知道吗?能不能帮她算一算?【例2】平价水果店的水果,若买1千克苹果和2千克梨子需18元,若买2千克苹果和2千克梨子则需要24元。

梨子、苹果每千克各多少元钱?【试一试】1.某车间工人,车1个螺丝和2个螺帽需4分钟,车1个螺丝和3个螺帽需5分钟。

车一个螺丝需要多长时间?2.学校需买一些足球和排球,若买1个足球和3个排球需要100元,若买2个足球和3个排球则需要140元。

买一个足球和一个排球共需要多少钱?【例3】奶奶去买水果,如果她买4千克梨和5千克荔枝,需花58元;如果她买6千克梨和5千克荔枝,那么需花62元,问1千克梨和1千克荔枝各多少元?【试一试】1.3筐苹果和5筐橘子共重270千克,3筐苹果和7筐橘子共重342千克,一筐苹果和一筐橘子各重多少千克?2.张老师为图书室买书,如果他买6本童话书和7本故事书需144元;如果买9本童话书和7本故事书需174元,现在张老师买7本童话书和6本故事书共需多少元?【例4】学校买足球和排球,买3个足球和4个排球共需要190元,如果买6个足球和2个排球需要230元,一个足球和一个排球各需要多少元?【试一试】1.5筐番茄和2筐黄瓜共重330千克,3筐番茄和4筐黄瓜共重310千克,一筐番茄和一筐黄瓜各重多少千克?2.4本练习本和5枝圆珠笔共14元,2本练习本和4枝圆珠笔共10元,一本练习本和一枝圆珠笔各多少元?【例5】商店里有一些气球,其中红气球和蓝气球共21只,蓝气球和黄气球共28只,黄气球和红气球共29只,红气球、蓝气球和黄气球各有多少只?【试一试】1.小明和小红共12岁,小红和小丽共17岁,小明和小丽共13岁,三人各多少岁?2.新华书店有批书,故事书和连环画共70本,连环画和科技书共82本,科技书和故事书共76本,三种书各多少本?课外作业家长签名:__________1.小芬买2本童话书和1本16元钱的科普书一共用去40元。

三年级上奥数教材10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上册).doc

三年级上奥数教材10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上册).doc

三年级上奥数教材10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例3四个人打桥牌,某人手中有13张牌,四种花色样样都有,四种花色的张数互不相同。

红桃和方块共5张,红桃与黑桃共6张,有两张将牌(主牌)。

试问这副牌以什么花色的牌为主牌?分析与解这副牌的主牌不外乎就是红桃、黑桃、方块、草花这四种花色中的一种。

(1)假设红桃为主牌,那么红桃为2张,方块有3张,黑桃有4张,因为共有13张牌,所以草花有4张,这样,黑桃与草花的张数相同。

与已知条件“四种花色的张数互不相同”矛盾,因此,红桃不是主牌。

(2)假设方块为主牌,那么方块为2张,红桃有3张,黑桃也有3张,与已知条件“四种花色的张数互不相同”矛盾,因此,方块不是主牌。

(3)假设草花为主牌,那么草花有2张,并且推得红桃+黑桃+方块共有11张牌,而已知“红桃和方块共5张”,“红桃与黑桃共6张”,即得红桃+方块+红桃+黑桃共6011张牌。

由此得到红桃的张数应为0。

与已知条件“四种花色样都有”相矛盾。

说明草花不是主牌。

由以上推理得知:黑桃必为主牌。

即黑桃有2张,可求出红桃有4张,方块有1张,那么草花有6张。

注意:本题所用的方法,是把所有不满足要求的都排除掉,剩下的就是满足要求的。

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数学中也是常见的,有时人们把它叫做筛法。

在解决例3的过程中还用到了前面提到的假设法。

例4有三个盒子,甲盒装了两个1克的砝码,乙盒装了两个2克的砝码,丙盒装了一个1克、一个2克的砝码。

每只盒子外面所贴的标明砝码重量的标签都是错的。

聪明的小明只从一个盒子里取出一个砝码,放到天平上称了一下,就把所有标签都改正过来了。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分析与解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确定打开哪只盒子。

(1)若打开的是标有“两个1克砝码”的盒子。

取出一个砝码放在天平上称一下,它可能是1克的,也可能是2克的。

①若是1克的砝码,那么甲盒的真实内容为“一个1克砝码、一个2克砝码”,那么乙盒的真实内容为“两个1克砝码”,两盒的真实内容为“两个2克砝码”。

三年级上册奥数 书籍

三年级上册奥数 书籍

三年级上册奥数书籍
对于三年级上册的奥数学习,这里有一些书籍推荐:
《新概念小学数学举一反三3年级精讲精练(A+B+C版全3册)》
《全国通用奥数思维训练竞赛习题》
《人教版三年级同步奥赛培优教程题练习册》
《从课本到奥数·三年级A版(第一学期)(第三版)》
《四川专版举一反三小学奥数书AB版全套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
1\2\3\4\5\6数学思维训练培优竞赛四川成都名校真题冲刺名校拔尖特训【共2册】三年级A版+B版》
《高思学校竞赛数学课本一年级二年级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数学导引小学高斯奥林匹克数学思维训练举一反三奥数教程教材全解从课本到奥三年级竞赛数学课本上下册+引导》
请注意,学习奥数需要一定的基础和持续的努力,这些书籍可以帮助你掌握奥数的基本概念和解题技巧。

同时,建议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思考,独立完成练习题,并及时寻求帮助解决遇到的问题。

三年级上奥数教材13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上册).doc

三年级上奥数教材13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上册).doc

三年级上奥数教材13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十1.计算二进制数的加法并进行验算。

①11000+10001;②1001001+101110。

2.计算二进制数的减法并进行验算。

①11000-10001;②1001001-10110。

3.计算二进制数的乘法并验算。

①1001×101;②1101×110。

4.计算二进制数的除法并验算。

①101101÷1001;79②10110100÷101101。

5.计算二进制数的乘、除法并验算。

①11110×1011;②10001101÷1101。

十一、火柴棍中的数学与游戏火柴差不多家家都有。

要说火柴与火的关系,每个同学都知道,而用火柴棍来做数学与游戏,训练同学们的思维,增长智慧,却不是每个同学所熟悉的了。

这一讲就让我们共同了解火柴棍中的数学与游戏,去探索变化无穷的数学世界,了解数学的奇妙,同时使大家在有趣的数学与游戏中变得更聪明。

例1下面是由火柴棍组成的四个数字和三个运算符号:(1)移动一根火柴,使下列等式成立。

(2)添一根或去一根火柴,使等式成立。

80(3)移动每个式子中的一根或两根火柴,使下列每个算式成为一个等式。

分析与解思考由火柴棍组成的算式谜的变化时,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在考虑使等式成立的数时,不要忽略数字只限于1、2、4、7,这就缩小了数的思考范围。

二是要掌握这些由火柴棍组成的数字。

运算符号因火柴的移、去、添而引起的变化规律。

动一根火柴的变化规律一般为:移要做到保持算式中火柴总根数不变,如,变“2”为“4”(或相反,以下相同),变“+”为“7”,变“1”为“-”,变“7”为“×u8221X变“+”为“-”等。

去要减少一根火柴。

如,变“4”为“+”,变“7”为“1”,变“+”为“-”,变“=”为“-”,变“2”为“7”,去“-”,去“1”等。

添要增加一根火柴,与“去”正好相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星数学三年级
第一讲
开心练兵场
例1:钟面上,分针转动了2圈,时针转了多少?
及时训练:钟面上时针转动了3大格,分针转了几圈?
实力展示台
例2:一列火车本应11:50到达,现在要晚点30分钟。

它什么时候到?
及时训练:小刚、小李两人约好早上9:00去历史博物馆。

可小刚早去了10分钟,小李却迟到了20分钟。

那谁先到,要等多少分钟?
智慧拓展馆
例3:把下面三个带有单位的数,从大到小排列。

44分钟 120秒 1小时
及时训练:把下面三个带有单位的数,从小到大排一排。

300秒20分钟9小时
例4:某年的7月份只有4个星期二和4个星期五,则这一年的7月1日是星期几?
及时训练:某年的12月只有4个星期四和4个星期天,则这一年的最后一天是星期几?
例5:蓝蓝想亲手包饺子给小客人吃,爸爸帮她买好了饺子皮和肉馅,接下来就交给蓝蓝自己做。

洗锅要2分钟,烧水要15分钟,拌肉馅要2分钟,包饺子要10分钟,煮饺子要5分钟。

要让客人尽早吃上饺子,最合理的安排需要多少分钟?
及时训练:奶奶家里有台老式的钟,几点钟就响几下,每半点钟响一下。

有一个白天,我在奶奶家,先听见钟响了一下,过了一段时间,又听见响了一下,又过了一段时间,听见又响了一下。

问最后一响是几点钟?
精练1
1、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走一大格的时间是(),走一圈的时间是()。

精练2
2、演唱会8:40开始,小明从家到会场需要50分钟,那小明最晚必须在几时几分出发才能准时到达会场?
3、商场里的摆钟2时敲2下用了2秒,6时敲6下用了多少秒?
精练3
4、某年的3月份正好有4个星期三和4个星期六,那么这年的3月1日是星期几?
5、小明家里有一个钟,几点钟就响几下,每半点钟响一下,一天,小明在家做作业,开始做的时候听见钟整点报时,做完作业时,又听见时钟整点报时,前后一共响了11下。

问:小明作业做了多少时间?
课后作业:
1、小红用60秒解出一道题,小芳用2分钟解出了同样一道题,谁的解题速度快?快多少时间?
2、蜗牛站在墙下,准备爬过这面墙,墙高21米,蜗牛每爬5米用2小时,然后再睡上1小时,醒来后一看掉下去1米。

蜗牛这样爬,要几小时才能爬过这面墙?
3、陈7乘轮船从宁波去大连,轮船7月5日10:25从宁波出发,7月6日21:45到达大连。

问:陈叔叔乘船共花了多少时间?
4、某年的8月1日是星期二,9月1日是星期几?
5、妈妈让小明去看看时间,小明告诉妈妈现在是十二点一刻,妈妈很惊讶,后来发现小明把时针和分针认错了,你知道正确的时间是几点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