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名词解释讲课教案

合集下载

植物学教案

植物学教案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理论教案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理论教案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理论教案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理论教案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理论教案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理论教案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理论教案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理论教案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理论教案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理论教案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理论教案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理论教案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理论教案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理论教案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理论教案
新疆阿勒泰畜牧兽医职业学校理论教案。

植物学教案

植物学教案

《植物学》教案绪论目的要求:通过绪论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植物和植物界,植物在自然界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植物学的研究内容及其分支学科,掌握学习植物学的目的和方法。

基本内容:一、植物与植物界:(一)植物的基本特征(二)植物的多样性(三)植物界的划分二、植物在自然界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一)转贮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能源(二)促进物质的循环,维持生态平衡(三)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资源三、植物学的研究内容及其分支学科四、学习植物学的目的和方法重点和难点:植物的基本特征;植物的作用;学习植物学的方法。

一、植物与植物界(一)植物的基本特征植物有其主要的基本特征.它们的细胞形成细胞壁,具有比较固定的形态;大多数种类能够借助太阳光能,进行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质制造成有机物质而自养生活。

(二)植物的多样性1.在体形方面有大有小。

2.在内部结构方面。

仅由一个细胞组成;多细胞聚集形成群体类型。

随着植物的演化,首先出现了多细胞的初级类型,如紫菜、海带、地钱;继而形成多细胞的高级类型.它们的植物体具有高度的组织分化.产生维管组织,形成根、茎、叶等器官,如蕨、苏铁、松、苹果、油菜、水稻等。

其中除蕨以外,其它数种均能产生种子,称为种子植物。

3.植物的生命周期不同有的细菌仅生活20~30分钟,即进行分裂而产生新个体。

一年生和二年生的种子植物分别在一年中或跨越两个年份,经历2个生长季节而完成生命周期。

多年生的种子植物如菊花、杨、柳、松、柏等,可以生活多年;木本种类中,树龄长达百年、千年的不乏其例。

4.就营养方式植物界中绝大多数种类都具有叶绿体色素。

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自制养料,它们被称为绿色植物或自养植物。

有部分植物体内无叶绿体色素,不能自制养料,必须寄生在其它植物上,吸收现成的营养物质而生活,例如,寄生在大豆上的菟丝子,以及寄生在小麦茎、叶上的秆锈菌等。

它们是一类寄生植物。

许多菌类多从腐败的生物体上,通过对有机物的分解作用而摄取生活所需的养料。

植物学教案(上)

植物学教案(上)

植物学教案(上)绪论一. 生物界的划分动物界植物界…………………… 二界+ 原生生物界……………….三界+ 原核生物界………….四界+ 真菌界…………五界+非胞生物界……六界二. 植物的多样性(一)形态结构单细胞多细胞;原核真核(二)营养方式自养、寄生、异养(三)繁殖和生活史同配、异配、卵式;一年生、多年生。

(四)生活环境陆生、水生(海洋和淡水)、极端环境等。

类型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低等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高等植物三. 植物的重要性推动自然界和生物界的发展光合作用和矿化作用促进物质循环,维持生态平衡碳循环和氮循环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发展,为人类服务四. 植物科学的发展五. 植物科学的研究内容和分枝学科植物分类学?植物形态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六. 学习和研究植物学的方法直接观察、实验方法、模拟和仿制第一章植物细胞和组织第一节植物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第二节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的组成物质——原生质显微结构和亚显微结构(超微结构)一. 原生质体(一)细胞核1. 形状、位置和数目核膜:双层核孔2. 结构核仁合成和贮存RNA核质:染色质(染色体)和核液3. 功能(二)细胞质1. 质膜结构(单层,单位膜)和功能(选择透性)2. 细胞器叶绿体(1)质体有色体…..形状、结构、色素、功能和分布白色体质体的发育和相互转变:前质体(2)线粒体:结构和功能(3)内质网:单层膜,光滑型和粗糙型内质网,功能(4)核糖体:(5)高尔基体:单层膜,功能(6)液泡:单层膜,细胞液的成分,功能(7)溶酶体:单层膜,含水解酶(8)圆球体(9)微体:包括过氧化物酶体和乙醛酸循环体(10)微管和微丝:微管的作用3. 胞基质胞质运动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细胞器之间的相互联系原核细胞(生物)和真核细胞(生物)二. 细胞壁(一)层数?胞间层初生壁胞间连丝初生纹孔场次生壁纹孔单纹孔主要分布在厚壁组织中纹孔类型具缘纹孔主要分布在导水的细胞中裸子植物具有纹孔塞(二)化学成分基本成分:纤维素(构架)半纤维素果胶附加物质:角质化:一种脂肪酸主要在初生壁如表皮细胞木质化:酚类化合物主要在次生壁如木纤维、导管、管胞栓质化:一种脂肪酸主要在次生壁如木栓细胞硅质化:硅酸主要在初生壁三. 细胞后含物(一)淀粉:大量存在于胚乳细胞、块根、块茎初生淀粉(叶绿体内)糖次生淀粉(贮藏器官)淀粉粒的各种形状(二)脂肪:种子细胞(圆球体)内(三)蛋白质:种子细胞内,以糊粉粒、无定形或拟晶体(四)鞣质(酚醛类聚合物)存在于各种构造中如叶树皮未成熟的果实(五)结晶体:四. 细胞分裂类型(一)有丝分裂过程及意义细胞周期:上一次分裂结束下一次分裂开始1. 间期;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 分裂期:染色质→染色体,出现纺锤丝前期中期后期末期(二)无丝分裂(三)减数分裂分裂二次,复制一次1. 分裂期I第三节植物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分化: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特化第四节植物组织一. 分生组织类型和特点顶端分生组织原生分生组织按位置侧生分生组织按来源初生分生组织居间分生组织次生分生组织二. 成熟组织表皮:包括表皮细胞、保卫细胞、表皮毛等(一)保护组织周皮: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二)薄壁组织分布和特征?传递细胞厚角组织(三)机械组织石细胞厚壁组织分布和特征纤维(四)输导组织1. 木质部:组成,导管和管胞的特点和类型导管:单穿孔和复穿孔原生木质部:环纹导管、螺纹导管后生木质部:梯纹、网纹、孔纹导管侵填体2. 韧皮部:组成,筛管的特点,单筛板(一个筛域)和复筛板筛管的生活期(五)分泌结构植物分泌物的种类1、外部的分泌结构:腺表皮、腺毛、密腺、排水器2、内部的分泌结构:分泌细胞、分泌腔、乳汁管第三章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第一节根一. 根的发育组织原学说二. 根尖的结构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三. 根的初生结构初生生长和初生结构(一)表皮:单层,细胞壁及角质层薄,主要起吸收作用,有些具根被(二)皮层:多层薄壁细胞,具有贮存和通气作用内皮层:凯氏带——径向壁和横向壁木质化和栓质化的带状增厚单子叶植物——马蹄型(五面)增厚,通道细胞(三)维管柱中柱鞘初生维管组织初生木质部、初生韧皮部的排列和发育?髓(或无)四. 侧根的形成内起源五. 根的次生结构次生结构和次生生长(一)维管形成层的发生和活动最早的发生和以后的来源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维管射线(二)木栓形成层的发生和活动第一次木栓形成层的发生和以后的来源周皮——木栓、木栓形成层、栓内层五. 根瘤和菌根(一)根瘤的发生(二)外生菌根和内生菌根第二节茎一. 茎的形态和芽的结构(一)茎的形态木质茎和草质茎长枝和短枝(二)芽的结构生长点?叶原基?腋芽(枝)原基?幼叶芽的类型二. 分枝的类型单轴分枝——乔木?合轴分枝——灌木假二叉分枝?分蘖三. 茎的发育原体原套学说(被子植物茎)叶和芽的起源四. 茎的初生结构(一)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1. 表皮:表皮细胞气孔毛状体(有时)2. 皮层:多层薄壁细胞厚角组织(靠外方)内皮层(水生植物和某些草本植物如向日葵)最内一层淀粉鞘(很多双子叶植物幼茎)3. 维管柱:维管束:维管束类型木质部和韧皮部的发育髓射线髓也有很多植物呈近似连续的圆环,没有明显的维管束第五节营养器官的变态一. 根的变态1.贮蒇根:肉质直根、块根2.气生根:支柱根、攀援根、呼吸根3. 寄生根二.茎的变态1. 地上茎的类型2. 地下茎的类型三. 叶的变态1. 苞片和总苞2. 鳞叶3. 叶卷须4. 捕虫叶5. 叶状柄6. 叶刺第四章种子植物的繁殖和繁殖器官第一节植物的繁殖一. 植物繁殖的类型营养繁殖?无性繁殖有性生殖(同配、异配、卵配)二. 被子植物的营养繁殖(一)自然营养繁殖利用变态器官(二)人工营养繁殖分离?扦插?压条?嫁接第二节花一. 花的定义二. 花的组成完全花和不完全花(一)花柄和花托花托的各种形状(二)花被包括花冠和花萼花被的联合和分离?两被花?单被花?同被花?无被花1. 花萼:由萼片组成,离生萼和合生萼2. 花冠:由瓣片(花瓣)组成,色彩(有色体或花青素),蜜腺,花冠的功能离瓣花和合瓣花整齐花和不整齐花(三)雄蕊群花丝和花药雄蕊的数目:四强和二强雄蕊花丝的联合和分离:单体雄蕊和多体雄蕊花药的着生方式:(四)雌蕊群雌蕊的组成:心皮,单雌蕊和腹雌蕊,离生和合生雌蕊1. 柱头2. 花柱3. 子房背缝线和复缝线单室和多室胚珠胎座和胎座的类型:边缘胎座?侧膜胎座?中轴胎座?特立中央胎座子房位置:子房上位(下位花)?子房上位(周位花)子房半下位(周位花)?子房下位(上位花)三. 花基数和花各部的演化花基数的定义数目的变化?排列方式的变化对称性的变化?子房位置的变化四. 禾本科植物花的组成颖片稃片(外稃、内稃)浆片五. 花程式(花公式)P 3+3 A 3+3 G(3 : 3)↑K(5)C 1+ 2 +(2)A(9)+1 G (1+1)六. 花序花轴(花序轴)苞片总苞根据花轴是否分枝?简单花序?复合花序根据开花顺序?有限花序?无限花序(一)无限花序1. 简单花序总状花序?伞房花序?伞形花序?穗状花序柔荑花序?肉穗花序(佛焰苞佛焰花序)头状花序?隐头花序2. 复合花序?圆锥花序(二)有限花序单歧聚伞花序?二歧聚伞花序?多歧聚伞花序第三节花药一. 花药的结构花粉囊(4个或2个)和药隔二. 花药的发育表皮表皮药室内壁→纤维层花药原始体初生壁C 中层(消失)(周缘C)绒毡层(消失)孢原C有丝减数造孢C 花粉母C 小孢子三. 花粉粒的发育和结构双核花粉粒(营养细胞+ 生殖细胞)单核花粉粒(小孢子)三核花粉粒(营养细胞+ 2个精细胞)外壁:厚,含孢粉素,光滑或具花纹和突起,花粉壁萌发孔内壁:薄四. 花粉败育和雄性不育原因第四节胚珠一. 胚珠的结构珠柄、珠被(单层或双层)、珠孔、珠心、胚囊及合点胚珠的类型:直生胚珠和倒生胚珠二. 胚囊的发育和结构发育大孢子母细胞减数,3种类型孢原细胞周缘细胞→珠心细胞大孢子→大孢子母细胞大孢子→3次有丝分裂→ 7细胞或8核的成熟胚囊双受精过程受精作用的选择:表现在两个方面柱头对花粉的萌发和胚囊对精子细胞的进入的选择无融合生殖和多胚现象孤雌生殖无配子生殖无孢子生殖第六节种子一. 种子的基本结构(一)胚:由受精卵发育形成胚牙胚根胚轴子叶(数目、作用)(二)胚乳:由受精极合发育形成构成种子的主要成分,形成几种种子类型糊粉层外胚乳(三)种皮由珠被发育形成厚和薄的种皮种脐、种孔、种阜、种脊(倒生胚珠)种皮的颜色二. 种子的类型(一)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二)单子叶(禾本科)植物种子胚根外有胚根鞘,胚芽外有胚芽鞘,子叶一片(盾片),种皮与果皮愈合三. 种子的萌发第七节果实一. 果实的形成子房或花的其它部分→果实果实的组成单位——果皮单性结实和无子果实二. 果实的类型真果和假果单果、聚合果、聚花果肉果和干果第八节被子植物生活史植物类群(下册)引言一. 植物界的分门别类藻类植物·················地衣低等植物菌类植物孢子植物植物界苔藓植物蕨类植物········································高等植物裸子植物····················维管植物种子植物被子植物········································二. 植物分类阶层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种三. 植物命名法双名法:学名(种名)= 属名+ 种加词+ 命名人桃:Prunus persica(L.)Batsch三名法:学名= 属名+ 种加词+ 亚种或变种加词+ 命名人蟠桃:Prunus persica var. compressa Bean 第一章藻类植物(Algae)第一节藻类植物的基本特征一. 形态结构二. 生态分布。

植物学讲稿

植物学讲稿

植物学讲稿第一章绪论一、什么是植物通俗地说一切不属于动物的生物都称为植物,目前没有一条独立的标准可以完全将它们划分开来,但是以下若干特征综合起来可以作为划分它们的基础:1、植物一般固定生活,而动物多数具有移动能力;2、植物细胞一般具有纤维素结构的细胞壁;3、植物一般具有丰富、持久、活跃的胚性组织;4、植物大多数具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但是,有些低等生物则兼有植物和动物的特征,既不能专一的划归植物、也不能专一的划归动物,被称为“植物动物”(Plantimals)。

例如:植物学中的黏菌、在动物学中称为黏虫。

二、植物多样性1、种类多样50多万种,而且种群数量巨大、呈发展动态,有些种类逐渐灭亡、有些种类也会产生。

2、形态结构多样最小的为单细胞植物:绿藻门的普通小球藻等以微米计算;单细胞群体的:团藻属、绿藻门;多细胞丝状体的:水绵、绿藻门,黑根霉、真菌门;多细胞叶状体的:紫菜、红藻门,地钱、苔类植物;具有根茎叶分化且出现维管系统的:金星蕨、蕨类植物;分化出种子的:银杏、裸子植物;分化出花和果实的,被子植物。

目前已知最高的植物为桉树,可达156米,海洋中的巨藻、褐藻门植物,可达400米长。

3、营养方式多样自养:大多数绿色植物;化学自养:借氧化无机物获得能量而自行制造养料的生活方式,硫细菌、铁细菌等;寄生:菟丝子、列当等;腐生:多数真菌以及少数被子植物(水晶兰/鹿蹄草科、天麻/兰科等)。

4、生命周期多样短命的:细菌,20-30分钟;一年生的:水稻、棉花、花生、玉米、春小麦等;二年生的:萝卜、白菜、冬小麦等;多年生的:巨杉/3500年,龙血树/6000年。

5、分布多样从茂密的热带森林到西伯利亚冻土高原、甚至两极,如南极的荷兰石竹、北极的北极柳,格陵兰岛雪地上的雪生衣藻、雪生粘球藻等;从平地到高山;从海洋到陆地,沙漠耐旱植物胡杨、海洋中的海藻等。

6、进化发展多样从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无胚到有胚;孢子繁殖到种子繁殖;等等。

初中生物教案有关植物学

初中生物教案有关植物学

初中生物教案有关植物学教学内容:植物学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2. 掌握植物的生长和繁殖过程;3. 理解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1. 植物的形态特征和分类;2. 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方式;3. 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 植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2. 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3. 植物的营养和生长需求。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或其他多媒体教学工具;2. 实验用植物样本和显微镜;3. 植物生长和繁殖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教学流程:一、植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1. 展示不同种类的植物,介绍它们的形态特征和分类;2. 讨论植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引导学生思考植物如何适应不同环境。

二、植物的生长和繁殖1. 介绍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根、茎、叶的结构和功能;2. 讨论植物的繁殖方式,包括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并进行相关实验或观察。

三、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 讲解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如氧气的释放、食物链的基础等;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植物和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平衡。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掌握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方式、理解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保护植物和生态环境。

作业布置:1. 制作一个关于植物的PPT,介绍一个你喜欢的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长过程;2. 观察家中的植物,并记录其生长状态和需求;3. 思考一些保护植物和生态环境的方法,并写出自己的见解。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植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生长和繁殖方式、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通过生动的教学方式和实验活动,激发了学生对植物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希望可以培养学生对植物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植物学教案

植物学教案

植物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掌握植物的分类方法和特征;3.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4.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植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1.植物的组成部分:根、茎、叶、花、果实、种子;2.植物的功能: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吸收养分、排泄代谢废物、生殖繁殖。

2. 植物的分类方法和特征1.植物的分类方法:按种子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按体型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2.植物的特征:根的形态、茎的形态、叶的形态、花的形态、果实的形态。

3. 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1.植物的生长发育阶段: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成株生长、开花结果、衰老死亡;2.植物的生长发育因素:光、温度、水分、营养、激素等。

4. 观察和实验1.观察植物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2.实验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和影响因素;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植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分类方法和特征、生长发育过程等知识点,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基本知识;2.实验法:通过实验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和影响因素,让学生亲身体验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3.讨论法:通过讨论植物的分类方法和特征,让学生思考植物的分类方式和特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植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植物的分类方法和特征;3.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2. 教学难点1.植物的分类方法和特征;2.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五、教学过程1. 植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1.讲解植物的组成部分:根、茎、叶、花、果实、种子;2.讲解植物的功能: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吸收养分、排泄代谢废物、生殖繁殖。

2. 植物的分类方法和特征1.讲解植物的分类方法:按种子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按体型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2.讲解植物的特征:根的形态、茎的形态、叶的形态、花的形态、果实的形态。

3. 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1.讲解植物的生长发育阶段: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成株生长、开花结果、衰老死亡;2.讲解植物的生长发育因素:光、温度、水分、营养、激素等。

植物学名词解释

植物学名词解释

一、植物细胞、组织细胞:是生物有机体(除病毒外)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植物细胞是由原生质体和细胞壁两大部分构成的。

细胞器:细胞质中具有特殊形态及功能的结构。

根据结构及功能的不同,可分为双层膜结构、单层膜结构、无膜结构的细胞器。

原生质体:由原生质体组成的物质称为原生质体,是细胞壁以内有生命活动的物质形成的结构,可分为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部分。

是细胞各类代谢活动的主要场所。

原生质:组成原生质体的物质称为原生质,是构成细胞生活物质的总称,即植物细胞除细胞壁以外的其他组成部分。

是由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以及糖类、蛋白质、脂质、核酸、维生素等有机物组成的。

细胞膜:又称质膜,是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即与细胞壁紧密相连,包在原生质体表面的一层薄膜,由磷脂双分子层和镶嵌在其上的蛋白质构成,具有保护、选择透性、吞噬、信息传递、识别等功能。

细胞核:是真核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细胞内的遗传物质DNA几乎全部存在于核内,它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和细胞的生长、发育,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细胞核由核膜、核仁和核质三部分组成。

细胞质:是质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由半透明的胞基质和分布于其中的多种细胞器及细胞骨架系统组成。

基质:是细胞质中除细胞器以外的半透明的原生质胶体,可进行胞质运动,是代谢的重要场所。

质体:是植物所独有的一种细胞器,具有双层膜结构,成熟的质体具有合成和积累同化产物的功能。

根据所含色素的不同,将其分为叶绿体、有色体和白色体。

叶绿体:绿色植物所特有的细胞器,具有双层膜,包含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线粒体: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是呼吸作用的场所。

内质网:是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外形呈扁平囊状或管状,具有合成、包装、运输代谢产物等功能。

根据其上有无核糖体的附着,将其分为糙面内质网和光面内质网。

高尔基体:是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由一叠扁平的囊组成,具有合成与分泌多糖等物质、参与细胞壁的形成等功能。

溶酶体:是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外形呈颗粒状,其内含60多种水解酶,具有异体吞噬、自体吞噬和自溶作用。

植物学(形态解剖部分)教案

植物学(形态解剖部分)教案

植物学(形态解剖部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植物的基本组织和功能;(2)能够识别常见的植物器官及结构;(3)掌握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过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植物器官,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2)运用显微镜等技术,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3)学会运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关爱植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植物的基本组织及功能(1)保护组织:表皮细胞、皮层细胞;(2)营养组织:叶肉细胞、茎中央的髓;(3)输导组织:导管、筛管;(4)机械组织:木质部、韧皮部。

2. 植物器官的识别(1)根:根尖结构、根的类型(直根、须根);(2)茎:茎的结构(表皮、薄壁细胞、维管束)、茎的类型(木本、草本);(3)叶:叶片的结构(表皮、叶肉、叶脉)、叶的类型(单叶、复叶);(4)花:花的结构(花萼、花瓣、雄蕊、雌蕊)、花的类型(单性花、两性花);(5)果实与种子:果实的结构(果皮、种子)、种子的结构(种皮、胚)。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植物的基本组织及功能;(2)植物器官的识别及结构。

2. 教学难点:(1)植物组织的细微结构;(2)植物器官的分类及特点。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观察植物器官的形态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 实验法:利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组织的细微结构,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3. 讲授法:讲解植物器官的分类及特点,帮助学生理解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

五、教学准备1. 教具:植物标本、显微镜、投影仪、教学课件;2. 学具:放大镜、显微镜、笔记本、彩色笔。

六、教学进程1.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植物标本和显微镜,制作教学课件,安排实验室使用时间。

2.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植物的基本组织和功能,引导学生观察植物器官的形态结构。

植物学讲稿

植物学讲稿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1 植物学讲稿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2 第一章 绪论 一、什么是植物 通俗地说一切不属于动物的生物都称为植物,目前没有一条独立的标准可以完全将它们划分开来,但是以下若干特征综合起来可以作为划分它们的基础: 1、植物一般固定生活,而动物多数具有移动能力; 2、植物细胞一般具有纤维素结构的细胞壁; 3、植物一般具有丰富、持久、活跃的胚性组织; 4、植物大多数具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但是,有些低等生物则兼有植物和动物的特征,既不能专一的划归植物、也不能专一的划归动物,被称为“植物动物”(Plantimals)。例如:植物学中的黏菌、在动物学中称为黏虫。 二、植物多样性 1、种类多样 50多万种,而且种群数量巨大、呈发展动态,有些种类逐渐灭亡、有些种类也会产生。 2、形态结构多样 最小的为单细胞植物:绿藻门的普通小球藻等以微米计算;单细胞群体的:团藻属、绿藻门;多细胞丝状体的:水绵、绿藻门,黑根霉、真菌门;多细胞叶状体的:紫菜、红藻门,地钱、苔类植物;具有根茎叶分化且出现维管系统的:金星蕨、蕨类植物;分化出种子的:银杏、裸子植物;分化出花和果实的,被子植物。目前已知最高的植物为桉树,可达156米,海洋中的巨藻、褐藻门植物,可达400米长。 3、营养方式多样 自养:大多数绿色植物;化学自养:借氧化无机物获得能量而自行制造养料的生活方式,硫细菌、铁细菌等;寄生:菟丝子、列当等;腐生:多数真菌以及少数被子植物(水晶兰/鹿蹄草科、天麻/兰科等)。 4、生命周期多样 短命的:细菌,20-30分钟;一年生的:水稻、棉花、花生、玉米、春小麦等;二年生的:萝卜、白菜、冬小麦等;多年生的:巨杉/3500年,龙血树/6000年。 5、分布多样 从茂密的热带森林到西伯利亚冻土高原、甚至两极,如南极的荷兰石竹、北极的北极柳,格陵兰岛雪地上的雪生衣藻、雪生粘球藻等;从平地到高山;从海洋到陆地,沙漠耐旱植物胡杨、海洋中的海藻等。 6、进化发展多样 从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无胚到有胚;孢子繁殖到种子繁殖;等等。 三、植物的重要性 1、固定太阳能 绿色植物是第一生产力。地球上绿色植物每年大约固定亿亿千瓦·小时。煤炭、石油、天然气也主要是由远古时代的绿色植物遗体经过地质矿化而形成。 三峡水电站,截止,总投资1849亿,年均发电量847亿度(千瓦·小时),可以照亮半个中国。 2、形成有机物,促进物质循环。 3、天然基因库。人类生存的物质资源。 4、参与地球生物圈形成、推动生物界发展。 四、植物学概况 1、发展阶段 (1)描述植物学时期:18世纪以前;(2)实验植物学时期:18-20 世纪;(3)现代植物学时期/分子生物学时期:20世纪以来。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3 2、植物学:是研究植物和植物界的生活与发展规律的学科。包括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发育规律、生长发育的基本特性、类群进化与分类、植物生长分布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等内容。 3、主要分支学科 (1)植物形态解剖学:研究植物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中形态结构建成的规律以及结构与功能和生活条件关系的学科。 (2)植物分类学:按照植物进化的程序和植物间的亲缘关心对植物进行分门别类的学科。 五、植物科学与农业科学的关系 人类研究植物的过程中也同时建立了农业格局,形成了农作物、果树、蔬菜、花卉、药用植物等经济植物的栽培以及林业经营、牧场管理等生理体系。 进入实验植物学时期后,植物科学研究上的重大突破往往引起生产技术的巨大变革。如:光合生产率理论的研究成果促进了粮食生产技术中“矮化密植措施”的创建,以及与之相配合的品种改良、植物保护等措施的革新,使粮食在20世纪中叶大幅度增产,被誉为“绿色革命”。 植物资源、植物区系、植被的调查,为农业、林业、畜牧业、植物原料工业提供可以利用的野生植物资源。 植物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发展,促进了现在作物育种的发展。如:杂交水稻、杂交玉米等,大大促进了作物产量的提高。超级稻的选育种,依赖于对植物形态解剖结构的认识;植物生命现象的了解也依赖于对植物解剖结构的认识;植物抗性育种如:抗虫、抗病、抗除草剂、抗盐等,要依赖于对植物基因库的认识和发现。 生物技术的发展,正在给农业领域带来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未来生物技术的发展,将主要不是取决于技术设备,而是取决于对可利用基因的掌握。 六、学习植物学的目的和方法 1、目的:(1)认识和揭发植物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规律,以便控制植物、保护植物、改造和利用植物,从而达到改善人民生活、发展国民经济、为人类服务的目的。(2)植物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为后续课程如:植物生理学、植物遗传学、植物病理学、作物栽培学、果树育种学、蔬菜栽培学、药用植物学、细胞生物学等的学习打下基础。 2、方法:(1)实践的方法:从实验、实习等实践环节中熟悉、认识植物的形态结构,并与理论结合起来,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2)动态发展的方法:植物的发育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细胞的结构是动态变化的,植物的演化过程是动态的,植物学研究过程也是动态的。(3)局部和整体的方法:植物体是由细胞、组织、器官构成的一个整体,但是各组成部分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植物学名词解释

植物学名词解释

植物学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1.球果球果由大孢子叶球发育而来球状结构,球果由多数种鳞和苞鳞及种子组成,是裸子植物松柏纲特有的结构。

2.珠鳞与种鳞在松柏纲植物中,大孢子叶常宽厚,称珠鳞,经传粉受精后,珠鳞发育成种鳞。

球果成熟后,种鳞木质化或成肉质,展开或不展开。

3.孑遗植物曾繁盛于某一地质时期,种类很多,分布很广,但到较新时代或现代,则大为衰退,只一、二种孤独的生存于个别地区,并有日趋灭绝之势的植物,被称为孑遗植物,如我国的银杏、水杉和产于美国的北美红杉。

4.原叶体原叶体蕨类植物的配子体特称为原叶体。

原叶体多为心形叶状体。

在其腹面有假根,并产生颈卵器和器。

颈卵器中的卵受精后发育成胚,再进而发育成孢子体,不久原叶体即枯萎死亡。

5.聚合果与聚花果聚合果是由一花雌蕊中所有离生心皮形成的果实群。

聚花果是由整个花序形成的果实,故又称花序裹或复果,如桑、无花果及凤梨(菠萝)等动物的果实。

6.柔荑花序柔荑花序为无性花序的一种,有多数无柄或短柄的单性花着生于花轴上,花被有或无,花序下垂或直立,开花后一般整个花序一起脱落。

如杨柳科、壶斗科、胡桃科、荨麻科植物的雄花序。

这类具柔荑花序的植物称为柔荑花序植物。

7.单体雄蕊与聚药雄蕊单体雄蕊雄花多数,花药分离。

花丝连合成一束或管状。

这样的雄蕊群称单体雄蕊。

单体雄蕊是锦葵科的主要特征之一。

聚药雄蕊为雄蕊连合的方式之一。

雄蕊的花丝分离而花药连合,称为聚药雄蕊。

聚药雄蕊是菊科的一大进化特征,是菊科植物对虫媒传粉的一种适应。

8.侧膜胎座与中轴胎座侧膜胎座雌蕊由多心皮构成,各心皮边缘合生,子房1室,胚珠着生在腹缝线上,如油菜、三色堇和瓜类动物的胎座式。

中轴胎座雌蕊由多心皮构成,各心皮互相连合,在子房中形成中轴和隔膜,子房实数与心皮数相同,胚珠着生在中轴上,如绵、柑橘等的胎座式。

9.蔷薇果蔷薇属动物的果,为由多半分离的小瘦果聚生于壶状的肉质花筒内所形成的聚合果,如XXX的果。

10.柑果外果皮革质,有许多挥发油囊;中果皮疏松髓质,有的与外果皮结合不易分离;内果皮呈囊瓣状,其壁上长有许多肉质的汁囊,是食用部分,如柑橘、柚等的果实。

大学植物学第二章教案

大学植物学第二章教案

教学对象:大学植物学专业学生教学目标:1. 理解植物组织的概念和类型。

2. 掌握植物组织的基本结构、功能及其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3. 分析植物组织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和相互关系。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实验能力。

教学重点:1. 植物组织的概念和类型。

2. 植物组织的基本结构、功能及其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 植物组织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和相互关系。

2. 植物组织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植物组织图谱、显微镜、实验材料等。

2. 学生预习教材相关内容,了解植物组织的概念和类型。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回顾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引出植物组织的概念。

2. 提出问题:植物组织有哪些类型?它们在植物生长发育中起什么作用?二、讲授新课1. 植物组织的概念:植物体内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细胞群。

2. 植物组织的类型:a. 保护组织:如表皮组织、木栓组织等,具有保护植物体免受外界环境伤害的作用。

b. 分生组织:如分生区、根尖、茎尖等,具有细胞分裂和生长的功能。

c. 输导组织:如导管、筛管等,具有水分、养分输送的功能。

d. 机械组织:如木质部、韧皮部等,具有支持植物体的作用。

e. 分化组织:如营养组织、生殖组织等,具有储存、合成和生殖等功能。

3. 植物组织的基本结构、功能及其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a. 保护组织:保护植物体免受外界环境伤害,维持植物体内环境的稳定。

b. 分生组织:细胞分裂和生长,使植物体不断生长发育。

c. 输导组织:水分、养分输送,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物质基础。

d. 机械组织:支持植物体,使植物体保持直立姿态。

e. 分化组织:储存、合成和生殖,保证植物体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三、课堂讨论1. 植物组织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有哪些?2. 植物组织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和相互关系如何?四、实验演示1. 植物组织切片观察: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组织切片,了解植物组织的结构。

中学生物学教案.植物学.

中学生物学教案.植物学.

中学生物学教案.植物学.一、学习目标1. 掌握植物的结构、生长和发育。

2.了解植物的特征,基本的生物学特性。

3.理解植物之间的差异,包括形状、花和结构。

二、学习内容1.植物的基本结构(1).根系:根系有两个主要分支,分别是真根和虚根。

真根用于将土壤中的养分吸收,而虚根则可以帮助植物稳定。

(2).茎:茎是连接根系与叶、花和果实的部位,具有支撑植物体部的功能。

(3).叶:叶是进行光合作用的部分,具有吸收水分、养分的功能,有的植物还具有制作药物的功能。

(4).花:花具有可爱的形状和色彩,可以吸引昆虫及飞蛾等昆虫,帮助植物完成授粉。

(5).果实:果实的形状、外观、大小、颜色不同,含有多种养份。

2.植物的特征(1).植物的结构:各不相同。

一些植物可以把包括土壤中水分和空气中水分在内的水分汇集到叶片上。

一些植物,可以在脆弱的环境中省水生存。

(2).植物的生长发育: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储存到土壤中,植物从根系吸入水分,在叶片当中含氧进行光合作用、积累养份,发生生长发育。

(3).植物的特征:植物被归类为被子植物、苔藓植物、木本植物及被子动物等。

(4).植物的繁殖:以复制植物的繁殖方式比较多。

部分有性繁殖,有的则要通过种子形式向外传播,植株之间通过种子繁殖产生新植物。

三、学习方法1.课堂讲授1.由老师讲授植物结构、生长发育方式、生物特征、繁殖方法等基础植物学理论;2.综合运用视频播放、教案、试题等补充教学内容;3.通过小组讨论活动、研究讨论活动深入探究;4.总结学习结果,对植物的生理生物学有更深刻的理解。

2.实验训练1.可选用植物实物进行仔细观察,加深对植物结构、形状、色彩、花和结构等特征的认识;2.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水分吸收、养份分布等生理特征;3.实验过程中可运用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积极探究、思考、提问,加深理解;4.有条件的可以采用实验室实训方式,熟悉基本植物实验操作技能,强化学习效果。

四、总结通过本节中的植物学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特性、生长发育特性、物种区别、繁殖方式。

植物学名词解释

植物学名词解释

植物学名词解释1. 植物学:- 定义:植物学是研究植物的科学领域,包括植物的结构、分类、生长、发育、生理功能以及它们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等。

- 解释:植物学是一门对植物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旨在深入了解植物的各种特征以及它们在不同环境下的生存和生长方式。

2. 植物:- 定义:植物指的是一类具有细胞壁、有机物质合成能力、进行光合作用的多细胞生物,包括细菌、藻类和真核植物等。

- 解释:植物是一种生物体,具有特定的生物学特征,如细胞壁的存在、能够合成有机物质、通过光合作用产生能量等。

3. 植物分类:- 定义:植物分类是将植物按照其相似性和关系进行分组和命名的科学方法。

- 解释:植物分类是对植物进行系统研究和分类的过程,通过比较植物的形态、结构、遗传信息等特征,将其分为不同的类群,以便更好地了解植物的多样性和演化。

4. 植物生长与发育:- 定义:植物生长与发育是指植物从种子发芽到成熟植株的整个过程,包括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和器官形成等。

- 解释:植物生长与发育是植物的生命周期,它包括了植物各个阶段的生物学变化和形态发育过程。

5. 植物生理功能:- 定义:植物生理功能是指植物体内各种生化和生理过程,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营养吸收等。

- 解释:植物生理功能是植物体内各种生命活动的基本功能,包括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自身所需的有机物质、通过呼吸作用获得能量等。

6. 植物与环境相互作用:- 定义:植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是指植物对环境中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要素的感应和适应能力。

- 解释:植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是植物为了适应生存环境,对环境中各种因素的感应和响应过程,包括对光线、温度、湿度和营养等要素的适应性变化。

以上是对植物学中常见名词的解释,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植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注:本文档内容均为植物学基础知识解释,不涉及法律内容)。

植物学课件

植物学课件
二、现代植物科学的发展趋势
2020/7/9
2020/7/9
2020/7/9
2020/7/9
• 建国以后,我国已形成分支学科齐全的科研和教学体系, 包括植物生理学、植物分类学、植物化学与植物资源、植 物生态学、植物组织培养、植物形态解剖学、植物胚胎学 、古植物学、孢粉学等。
2020/7/9
2020/7/9
• 现以宽伞三脉紫菀为例,表明植物分类系统的等级和所在的 分类位置:

界—植物界Regnum vegetabile

门—种子植物门Spermatophyta

亚门—被子植物亚门Angiospermae

纲—木兰纲Magnoliopsida

亚纲—菊亚纲Asteridae

目—菊目Asterales
分类阶层
界Regnum 门Divisio 亚门Subdivisio 纲Classis 亚纲Subclassis 目Ordo 亚目Subordo 科Familia 亚科Subfamilia 族Tribus 亚族Subtribus 属Genus 亚属Subgenus 组Sectio 亚组Subsectio 系Series 亚系Subseries 种Species 亚种Subspecies 变种Varietas 亚变种Subvarietas 变型Forma 亚变型Subforma
在横向显示了生物演化的三大方向: 光合作用的植物——吸收方式的真菌——摄食方式
的动物
2020/7/9
六界和八界系统
1949年,捷恩(Jahn)的六界系统
后生动物界 后生植物界 真菌界 原生生物界 原核生物界 病毒界
2020/7/9
八界系统
1989年,卡瓦勒-史密斯(Cavalier-Smith)的八界系统 动物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学名词解释
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2
人为分类系统:根据植物的用途或一两个性状对植物进行分类。
自然分类系统: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从形态学、比较解剖学、古生物学等不同
角度给植物进 行分类,试图寻找植物间的亲缘关系与演化关系。
颈卵器植物:雌性生殖器官以颈卵器的形式出现的植物。
颈卵器:颈卵器植物(苔藓、蕨类、裸子)的雌性生殖器官,形如瓶状,腹部
具有卵细胞。
种子植物:由种子进行繁殖的植物。
孢子植物:通过产生孢子进行繁殖的植物。
显花植物:能开花结实的植物。
隐花植物:没有开花结实现象的植物。
高等植物:具有根茎叶的分化,有专门的繁殖器官,生活史中有胚出现的植
物。
低等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没有专门的生殖器官,生活史中没有胚出现的
植物。
双名法:用拉丁文或拉丁化的文字给植物取一个唯一的名称,该名称由两部分
组成,第一个词为属名,第二个词为种加词,通常还在后面加上命名人姓氏的
缩写。
原植体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分化的植物。
异形胞:在蓝藻中,某些营养细胞特化,转变为能固氮的细胞叫异形胞。
藻殖段:丝状体的藻类,由于某种原因将藻丝折断,每一段都可发育为一个新
个体,这样的片段叫藻殖段。
茸鞭型鞭毛:电子显微镜下,鞭毛鞘上有1列螺旋排列的鞭茸的鞭毛。
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3
中核: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时,核膜不消失,没有染色体纤丝出现,细胞核靠
溢缩形成两个核。
营养繁殖:植物体的一部分脱离母体发育为新个体。
无性繁殖:以无性孢子进行繁殖。
有性生殖:两性配子相互结合完成繁殖。
配子:有性生殖的生殖细胞。
同配生殖:在形状、结构、大小和运动能力等方面完全相同的两个配子结合。
异配生殖:在形状和结构上相同,大小和运动能力上不同的两个配子结合。其
中大而运动迟缓的为雌配子;小而运动能力强的为雄配子。
卵式生殖:在形状、大小和结构上都不相同的配子结合的生殖方式。其中大而
无鞭毛,不能运动的为卵;小而有鞭毛能运动的为精子。
世代交替:在植物生活史中,无性世代与有性世代交替出现的现象。
单室孢子囊:为二倍体,分裂时只进行减数分裂的孢子囊。
多室孢子囊:为单倍体,不进行减数分裂,而进行有丝分裂的孢子囊。
寄生:直接从活的有机体中获取营养的方式。
腐生:从动植物的尸体或其它有机物质吸取养料。
只能寄生,为专性寄生;只能腐生,为专性腐生;以寄生为主兼腐生的,为
兼性腐生; 以腐生为主兼寄生的,为兼性寄生。
根状菌索:高等真菌的菌丝体密接成绳索状,外形似根的菌丝组织体,外层为
皮层,由拟薄壁组织组成,内层为心层,由疏丝组织组成。
子座:是容纳子实体的褥座,是从营养阶段到繁殖阶段的一种过渡形式,由拟
薄壁组织和疏丝组织构成。
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4
菌核:是菌丝密接成的核状体,有的有组织分化,外层为拟薄壁组织,内层为
疏丝组织,是渡过不良环境的休眠体,在条件适宜时,可以萌发为菌丝体或产
生子实体。
双游现象:在鞭毛菌亚门中,产生连续两次的游动孢子的现象。
孢子囊的层出:孢子囊成熟后,顶端开一圆孔,游动孢子顺序的从孔口游出,
此后在旧孢子囊的基部再生第二个孢子囊,伸入旧孢子囊的空壳中,如此,孢
子囊可以重复产生三四次,顺序的一个套着一个,这种现象称孢子囊的层出。
锁状联合:担子菌形成双核菌丝的方式之一。首先在两核之间产生一个喙状突
起,其中一核进入喙突基部。两核同时进行减数分裂,形成4个核,其中一个
仍留在喙突中,喙突生横隔,隔成三个细胞,其中喙突弯曲与另一单核细胞融
合,这样,由一个双核细胞变为两个双核细胞的过程称锁状联合。
初生菌丝体:担子菌植物中,由担孢子发育成,单核单倍体,生活时间短的菌
丝体。
次生菌丝体:担子菌植物质配形成的双核菌丝体,生活期长,是主要的营养
体。
双核菌丝体:次生菌丝体细胞2核,又称双核菌丝体。
原生中柱:维管植物最原始的中柱,中央为木质部,韧皮部围绕在木质部之
外。包括单中柱、星状中柱和编织中柱。
管状中柱:木质部围绕中央髓形成圆筒状。若韧皮部在木质部的内外两边都出
现,称为双韧管状中柱;若韧皮部位于木质部的外部表面则为外韧管状中柱。
网状中柱:由管状中柱演变而来,中央为木质部,木质部外面围着韧皮部,而
韧皮部外再围着内皮层。
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5
真中柱:木质部和韧皮部并列成束或索状。
散生中柱:在单子叶植物中,维管组织分散于茎内,此种中柱称散生中柱。
大型叶:有叶柄,维管束有或无叶隙,叶脉多分枝的叶。
小型叶:没有叶隙和叶柄,只具一个单一不分枝的叶脉的叶。
营养叶:仅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物质的功能,无生殖功能的叶。
孢子叶:主要作用是产生孢子囊和孢子进行繁殖的叶。
同型叶:无营养叶和孢子叶之分,同一叶片既具营养功能,又有繁殖功能。
异型叶:有孢子叶和营养叶两种不同功能的叶。
孢子叶球:在低等蕨类植物中,孢子叶聚生于枝顶,形成球状或穗状结构。
环带:在薄壁蕨纲中,孢子囊一层细胞其上具有一纵列特殊加厚的细胞,叫环
带,与孢子的散发有关。
简单多胚现象:雄配子体上的几个或多个颈卵器的卵细胞同时受精,各自发育
成一个胚,形成多个胚。
裂生多胚现象:由一个受精卵,在发育过程中胚原细胞分裂为几个胚的现象。
双受精现象:两个精细胞进入胚囊以后,1个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合子,将来发
育为胚:另一个与受精极核结合,将来发育为胚乳。
蔷薇果:蔷薇属特有的果实类型,多数瘦果集于肉质的花筒内,组成一聚合
果,称蔷薇果。
颖果:禾本科特有的果实类型,果实的果皮常与种皮密接。
原丝体:苔藓植物,孢子萌发所形成的有分支的,能进行光合作用的丝状体,
其上将来发育为配子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