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遥感影像与地图的优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遥感影像与地图优劣辨析
我们知道,遥感就是通过电磁波的手段,探测地表物体并提取丰富的地理空间信息,完成远距离对物体性状的识别,而遥感影像就是这种包含信息的图片。

所以遥感技术最基本的东西其实就是遥感影像,离开影像谈遥感,无异于画饼充饥。

那么,我们首先来简单认识一下遥感影像吧。

凡是只纪录各种地物电磁波大小的胶片(或相片),都称为遥感影像,在遥感中主要是指航空像片和卫星像片。

其成像方式为航空摄影、航空扫描以及微波雷达成像。

遥感影像包含的信息主要有波普信息、空间信息、时间信息,数据量相当庞大,数据类型多样,对图像的存取要求较高。

而我们对遥感影像获取的特征包括光谱特征、空间特征和纹理特征,利用这些信息指导实际运用。

基于这些特点,遥感影像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领域范围广泛,尤其是在国土资源、气象监测、工程建设、国防科技、空间探索等等方面,发挥强大的作用。

而且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遥感影像的处理、分析和解译技术得到更多的完善,并在自然灾害(森林火灾、干旱、洪涝、冰冻灾害)、农林培育、矿产勘探、海洋监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对国家地理空间信息建设高度重视,并且在2012年发射资源三号卫星,其发展后劲相当充足。

而且当今世界,对智能化、自动化、定量化的信息需求急剧增长,遥感影像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另一方面,由于遥感技术的大众普及度现如今还不高,普通民众接触更多的是各种地图,这就使得遥感影像的使用对象多是高知识分子和科技工作者。

而我们经常使用的地图有哪些特征呢?
通俗的来讲,地图是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其他星体)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使用地图语言,通过制图综合,缩小反映在平面上,反映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数量和质量特征及其在时间中的发展变化。

地图主要通过符号系统反映自然与社会经济信息,我们这里讲的地图,不仅指传统的纸质地图,还包括三维实体模型、可视化屏幕影像、声像地图、触觉地图,载体主要还是纸质的和电子的。

地图能直接地、形象化地反映地物和地貌信息,易于建立正确的空间图像。

地图按内容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

普通地图主要反映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特征,是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军队作战、训练的重要地形资料。

专题地图表示某种或几种要素的地图,适用于某一专业部门的专门需要,如自然地图、人口地图等。

随着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的发展,地图将越来越呈现电子化、多维化、智能化。

对比可以看出,遥感影像与地图各有优劣,遥感影像无法告诉我们乘哪路公交上学,地图无法告诉我们实时告诉我们森林火灾的灾情动态。

但是,技术总是在不断地革新,遥感影像与地图的优势结合将在未来发展中成为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