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章 短期经营决策概要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 本
B方案(两方案收入相同) < 单变成
B
固定成本 > 固定成本
Baidu Nhomakorabea
A
业务量
核心:确定各方案的成本分界点
设:x — —成本分界点 则:y1 a1 b1 x
y2 a1 b1 x
令:a1 b1 x a2 b2 x a1 a2 得:x b2 b1
2.应用之一:零部件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 差量分析法:所需数量已知 本量利分析法:所需数量未知,且自制时 存在专属固定成本 例6—8:某公司生产中每年需用的甲零件以 前一直外购,购买价为15元/件,现该公司 有无法移作他用的剩余生产能力可以用来 生产甲零件,但每年发生专属固定成本2 400元,自制时单位变动成本为10元/件。
(追加订货单位新增固定成本) 销售收入增加 接受追 加订货 变动成本增加 边际贡 献变动
固定成本增加
利润变动
利润 追加订货 追加订货 追加订货单位 ( 单变成 ) 变动额 数量 价格 边际贡献损失
(三)本量利分析法及应用 1.含义:在生产决策中主要用于确定各备选方 案的适用范围。
A方案 单变成
项目
单位产品机器小时(小时) 单位产品销售价格(元) 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元) 市场最大销量(件)
甲产品 乙产品 丙产品
2 30 21 3500 3 40 26 2000 4 50 30 无限制
注:由于现有设备加工精度不足,如生产丙产品, 需要增加专属设备5 000元。
分析如下: (1)确定决策相关业务量: 甲:3500件;乙:2000件;丙:2000件 (2)计算各产品耗用的生产能力: 甲:3500×2=7000(小时) 乙:2000×3=6000(小时) 丙:2000×4=8000(小时) (3)计算各产品的单位工时边际贡献: 甲:(30-21)/2=4.5(元) 乙:(40-26)/3=4.67(元) 丙:[2000×(50-30)-5000] ÷2000÷4=4.375
例6—1:某企业使用同一设备可以生产甲产品, 也可以生产乙产品,若该设备最大生产能力为 100 000机器小时,则在相关范围内两种产品有 关资料预测如下:
项目 单位产品机器小时 单位售价 单位成本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变动制造费用 固定制造费用 甲产品 40 32 12 8 6 5.6 乙产品 50 56 18 14 16 7
现有生产能力(机器小时) 单位产品边际贡献 单位产品所耗工时
=现有生产能力×单位工时边际贡献 (2)各方案耗用生产能力不同:单位工时边际 贡献 (3)各方案存在专属固定成本:剩余边际贡献 剩余边际贡献=边际贡献总额-专属固定成本
2.应用之一:生产何种产品的决策 例6—6:某企业现有设备的生产能力为40 000 机器小时,现有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为80%。 现准备用剩余生产能力开发新产品甲、乙 或丙。有关资料如下:
销售收入增加
接受追加定货
变动成本增加
固定成本不变
边际贡献 变动
利润变动
利润变动额=追加定货数量×(追加定货价格-单变成)
(2)超出正常生产能力允许范围的特殊定价 决策 即:追加订货数量>现有剩余生产能力 A.减少正常销售以接受追加订货 价格确定原则:
因减少正常销售而损失的边际贡献 追加订货价格单变成 追加订货数量 (追加订货单位边际贡献损失)
(4)结论: 首先,安排乙产品生产,耗用生产能力6 000机器小时(2 000件×3小时/件)。 其次,剩余生产能力可安排甲产品生产1 000件(2 000机器小时/2小时/件)。
3.应用之二:亏损产品是否停产或转产的决策 亏损产品:财务会计的概念
利润=收入-完全成本 =负数(亏损)
停产
转产
是:不停产
(二)边际贡献分析法及应用 1.含义:通过计算各备选方案边际贡献的大 小来选择最优方案的一种分析方法。
短期经 营决策 现有生产能 力不改变 固定成本相同
销售收入和变动成本不同
(边际贡献不同)
(1)各方案耗用 生产能力相同
边际贡献总额 单位工时边际贡献 单位产品边际贡献
边际贡献总额=产销量×单位产品边际贡献
第六章 短期经营决策
一、生产决策涉及的范围
1.生产何种产品或提供何种劳务(品种决策)
如:生产何种新产品的决策 零部件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 亏损产品是否停产或转产的决策 联产品是否进一步加工的决策
2.生产多少数量产品或提供多少数量的劳务 (生产数量决策) 如:最优生产批量决策 产品最优组合决策 3.如何组织和安排生产(生产组织决策) 如:选择不同生产工艺进行加工决策 生产设备最优利用决策
分析如下: (1)计算决策相关业务量 A:最大生产能力 B:最大市场容量 A<B:最大生产能力 A>B:最大市场容量(考虑可比性) 本例假设甲、乙产品市场销量无限制 甲:100 000/40=2 500(件) 乙:100 000/50=2 000(件)
(2)计算两方案差量收入 甲产品:2 500×32=80 000(元) 乙产品:2 000×56=112 000(元) 差量:-32 000(元) (3)计算两方案差量成本 甲产品:2 500×26=65 000(元) 乙产品:2 000×48=96 000(元) 差量:-31 000(元) (4)计算两方案差量损益 差量:-32 000-(-31 000)=-1 000(元)
分析如下: (1)单个零件自制还是外购的判断
甲零件差量成本=10 000×(6-9.5)=-35 000(元) 乙零件差量成本=9 000×(7-12.5)=-49 500(元)
(2)对何种零件更适合自制的判断 判断标准:零件自制时实现的成本节约额 A.两零件耗用生产能力相同:成本节约总额 B.两零件耗用生产能力不同:单位工时成本节 约额
例6—5:某企业在生产中所需的两种零件的 标准成本如下:
项目 甲零件 乙零件
变动性材料、人工及制造费用(元) 固定性制造费用(元) 合计 单位零件所耗用机器小时(小时)
6 3 9 7
7 4 11 5
该企业每年生产所需的甲零件为10 000件, 乙零件为9 000件,企业现有剩余生产能力87 000机器小时可用于生产这两种零件。同时, 有一供应商能提供符合本企业质量要求的零件, 单价为甲零件9.5元,乙零件12.5元。
60 000 38 000 22 000 18 000 4 000
乙产品停产后的边际贡献与收益计算表
项目 甲产品 乙产品 合计 20 000 10 000 30 000 销售收入(元) 9 000 6 000 15 000 变动总成本(元) 4 000 15 000 边际贡献总额(元) 11 000 6 000 18 000 分摊的固定成本(元) 12 000 收益(亏损)(元) (1 000) (2 000) (3 000)
(3)单位工时成本节约额: 甲零件:(9.5-6)/7=0.5(元) 乙零件:(12.5-7)/5=1.1(元) (4)结论: A现有生产能力首先安排乙零件生产: 耗用生产能力:9 000×5=45 000(小时) B剩余生产能力安排甲零件生产: 可生产甲零件:42 000/7=6 000(件) C其余所需的4 000件甲零件则外购解决。
A.停产:亏损产品是否提供边际贡献
亏损产品:停产 (提供边际贡献) 边际贡献减少
否:停产
固定成本不变
利润减少
B.转产:亏损产品边际贡献>转产产品边际贡献
例6—7:某公司本年产销甲、乙、丙三种产品, 年末以完全成本法计算产品损益如下:
项目 销售量(件) 销售单价(元) 单位变动成本(元) 固定成本总额(元) 甲产品 1 000 20 9 乙产品 500 60 46 丙产品 合计 400 25 15
例6—2:仍以上例资料为例,假设通过市场调 查确定,甲产品最大市场销量为2 000件,乙 产品最大市场销量为1 200件。则: (1)计算相关业务量 乙产品:1 200(件) 甲产品:(1 200×50)/40=1 500(件) (2)计算差量收入 1 500×32-1 200×56=-19 200(元) (3)计算差量成本 1 500×26-1 200×48=-18 600(元) (4)计算差量损益:-600(元)
二、品种决策 (一)差量分析法及其应用 1.含义:通过计算不同备选方案的差量收入、 差量成本和差量损益,来选择最优方案的一 种方法。
收入 A方案 S1 成本 C1 C2 +A优于B --B优于A
B方案
差量
S2
(S1-S2)(C1-C2) =差量损益
注意: (1)各备选方案的排列顺序必须一致 (2)只考虑与备选方案相关的收入和成本项目 (3)适用于两个备选方案的选择,如备选方案 在两个以上时:两两比较方式 2.应用之一:生产何种产品的决策 即:企业在其现有生产能力一定的情况下, 对于未来生产何种产品所进行的选择。
3.应用之二:零部件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 即:针对具有机械加工能力的企业
外购 (1)只计算两方案差量成本,不计算差量收 入 (2)自制方案决策相关成本
零部件
自制
如所需数量已知:差量分析法
a.现有生产能力有剩余:变动成本
b.自制时需增加生产设备:变动成本和专 属固定成本
c.考虑机会成本 ▲前提:现有剩余生产能力存在多种用途 ▲表现:ⅰ剩余生产能力用于生产其他产 品所实现的边际贡献 ⅱ剩余生产能力用于对外出租的 租金收入 (3)外购方案决策相关成本 ▲内容:买价、订货费、运杂费等
4.应用之三:半成品(联产品)是否进一步加 工的决策
半成品 联产品
立即出售 进一步加工 售价高 追加成本 差量分析法
(1)计算两方案差量收入
(2)计算两方案差量成本 a.不考虑联合成本:进一步加工前发生成本 b.立即出售方案相关成本:0 c.进一步加工方案相关成本:变动成本、专 属固定成本、机会成本等
例6—3:某企业每年需用甲零件3 600件,如向 市场购买,每个包括运杂费的进货价为28元。 该企业加工车间目前有剩余生产能力可制造该 零件,预计每个零件生产成本资料为:直接材 料14元、直接人工6元、变动制造费用4元、固 定制造费用6元。 又:假设加工车间如不制造该零件,生产 设备无其他用途。 自制方案相关成本:3 600×(14+6+4) =86 400(元) 外购方案相关成本:3 600×28=100 800(元) 差量成本:86 400-100 800=-14 400(元)
18 000元(按各产品销售收入分摊)
销售收入(元) 变动总成本(元) 边际贡献总额(元) 分摊的固定成本(元) 收益(亏损)(元)
20 000 9 000 11 000 6 000 5 000
30 000 23 000 7 000 9 000 -2 000
10 000 6 000 4 000 3 000 1 000
例6—4:仍以上例资料为例,假设该企业用于 生产甲零件的设备可以生产B产品,预计可按 25元价格每年产销5 000件,单变成为20元, 原由自制零件负担的固定成本不变。 自制方案相关成本:3 600×(14+6+4)+5 000×(25-20)=111 400(元) 外购方案相关成本:3 600×28=100 800(元) 差量成本:111 400-100 800=10 600(元)
原有销售收入减少
接受追 加订货
原有变动成本减少
追加销售收入增加 追加变动成本增加
边际贡 献减少 边际贡 献增加 利润变动
利润 追加订货 追加订货 追加订货单位 ( 单变成 ) 变动额 数量 价格 边际贡献损失
B.企业扩大生产能力接受追加订货 价格确定原则:
新增固定成本 追加订货价格单变成 追加订货数量
4.应用之三:特殊定价决策 含义:企业在现有生产能力有剩余的情况下, 对于是否接受出价较低的追加订货所进行 的决策。 如:A产品,最大生产能力12 000件,实际产 量10 000件,正常销售价格80元,单位变动 成本60元,固定成本总额120 000元。 现有一客户订购A产品一批,出价70元。
(1)在正常生产能力允许范围内的特殊定价决策 即:追加订货数量<现有剩余生产能力 价格确定原则:追加定货价格>单位变动成本
设:x为甲零件的成本分界点,y1为自制成本, y2为外购成本
B方案(两方案收入相同) < 单变成
B
固定成本 > 固定成本
Baidu Nhomakorabea
A
业务量
核心:确定各方案的成本分界点
设:x — —成本分界点 则:y1 a1 b1 x
y2 a1 b1 x
令:a1 b1 x a2 b2 x a1 a2 得:x b2 b1
2.应用之一:零部件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 差量分析法:所需数量已知 本量利分析法:所需数量未知,且自制时 存在专属固定成本 例6—8:某公司生产中每年需用的甲零件以 前一直外购,购买价为15元/件,现该公司 有无法移作他用的剩余生产能力可以用来 生产甲零件,但每年发生专属固定成本2 400元,自制时单位变动成本为10元/件。
(追加订货单位新增固定成本) 销售收入增加 接受追 加订货 变动成本增加 边际贡 献变动
固定成本增加
利润变动
利润 追加订货 追加订货 追加订货单位 ( 单变成 ) 变动额 数量 价格 边际贡献损失
(三)本量利分析法及应用 1.含义:在生产决策中主要用于确定各备选方 案的适用范围。
A方案 单变成
项目
单位产品机器小时(小时) 单位产品销售价格(元) 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元) 市场最大销量(件)
甲产品 乙产品 丙产品
2 30 21 3500 3 40 26 2000 4 50 30 无限制
注:由于现有设备加工精度不足,如生产丙产品, 需要增加专属设备5 000元。
分析如下: (1)确定决策相关业务量: 甲:3500件;乙:2000件;丙:2000件 (2)计算各产品耗用的生产能力: 甲:3500×2=7000(小时) 乙:2000×3=6000(小时) 丙:2000×4=8000(小时) (3)计算各产品的单位工时边际贡献: 甲:(30-21)/2=4.5(元) 乙:(40-26)/3=4.67(元) 丙:[2000×(50-30)-5000] ÷2000÷4=4.375
例6—1:某企业使用同一设备可以生产甲产品, 也可以生产乙产品,若该设备最大生产能力为 100 000机器小时,则在相关范围内两种产品有 关资料预测如下:
项目 单位产品机器小时 单位售价 单位成本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变动制造费用 固定制造费用 甲产品 40 32 12 8 6 5.6 乙产品 50 56 18 14 16 7
现有生产能力(机器小时) 单位产品边际贡献 单位产品所耗工时
=现有生产能力×单位工时边际贡献 (2)各方案耗用生产能力不同:单位工时边际 贡献 (3)各方案存在专属固定成本:剩余边际贡献 剩余边际贡献=边际贡献总额-专属固定成本
2.应用之一:生产何种产品的决策 例6—6:某企业现有设备的生产能力为40 000 机器小时,现有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为80%。 现准备用剩余生产能力开发新产品甲、乙 或丙。有关资料如下:
销售收入增加
接受追加定货
变动成本增加
固定成本不变
边际贡献 变动
利润变动
利润变动额=追加定货数量×(追加定货价格-单变成)
(2)超出正常生产能力允许范围的特殊定价 决策 即:追加订货数量>现有剩余生产能力 A.减少正常销售以接受追加订货 价格确定原则:
因减少正常销售而损失的边际贡献 追加订货价格单变成 追加订货数量 (追加订货单位边际贡献损失)
(4)结论: 首先,安排乙产品生产,耗用生产能力6 000机器小时(2 000件×3小时/件)。 其次,剩余生产能力可安排甲产品生产1 000件(2 000机器小时/2小时/件)。
3.应用之二:亏损产品是否停产或转产的决策 亏损产品:财务会计的概念
利润=收入-完全成本 =负数(亏损)
停产
转产
是:不停产
(二)边际贡献分析法及应用 1.含义:通过计算各备选方案边际贡献的大 小来选择最优方案的一种分析方法。
短期经 营决策 现有生产能 力不改变 固定成本相同
销售收入和变动成本不同
(边际贡献不同)
(1)各方案耗用 生产能力相同
边际贡献总额 单位工时边际贡献 单位产品边际贡献
边际贡献总额=产销量×单位产品边际贡献
第六章 短期经营决策
一、生产决策涉及的范围
1.生产何种产品或提供何种劳务(品种决策)
如:生产何种新产品的决策 零部件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 亏损产品是否停产或转产的决策 联产品是否进一步加工的决策
2.生产多少数量产品或提供多少数量的劳务 (生产数量决策) 如:最优生产批量决策 产品最优组合决策 3.如何组织和安排生产(生产组织决策) 如:选择不同生产工艺进行加工决策 生产设备最优利用决策
分析如下: (1)计算决策相关业务量 A:最大生产能力 B:最大市场容量 A<B:最大生产能力 A>B:最大市场容量(考虑可比性) 本例假设甲、乙产品市场销量无限制 甲:100 000/40=2 500(件) 乙:100 000/50=2 000(件)
(2)计算两方案差量收入 甲产品:2 500×32=80 000(元) 乙产品:2 000×56=112 000(元) 差量:-32 000(元) (3)计算两方案差量成本 甲产品:2 500×26=65 000(元) 乙产品:2 000×48=96 000(元) 差量:-31 000(元) (4)计算两方案差量损益 差量:-32 000-(-31 000)=-1 000(元)
分析如下: (1)单个零件自制还是外购的判断
甲零件差量成本=10 000×(6-9.5)=-35 000(元) 乙零件差量成本=9 000×(7-12.5)=-49 500(元)
(2)对何种零件更适合自制的判断 判断标准:零件自制时实现的成本节约额 A.两零件耗用生产能力相同:成本节约总额 B.两零件耗用生产能力不同:单位工时成本节 约额
例6—5:某企业在生产中所需的两种零件的 标准成本如下:
项目 甲零件 乙零件
变动性材料、人工及制造费用(元) 固定性制造费用(元) 合计 单位零件所耗用机器小时(小时)
6 3 9 7
7 4 11 5
该企业每年生产所需的甲零件为10 000件, 乙零件为9 000件,企业现有剩余生产能力87 000机器小时可用于生产这两种零件。同时, 有一供应商能提供符合本企业质量要求的零件, 单价为甲零件9.5元,乙零件12.5元。
60 000 38 000 22 000 18 000 4 000
乙产品停产后的边际贡献与收益计算表
项目 甲产品 乙产品 合计 20 000 10 000 30 000 销售收入(元) 9 000 6 000 15 000 变动总成本(元) 4 000 15 000 边际贡献总额(元) 11 000 6 000 18 000 分摊的固定成本(元) 12 000 收益(亏损)(元) (1 000) (2 000) (3 000)
(3)单位工时成本节约额: 甲零件:(9.5-6)/7=0.5(元) 乙零件:(12.5-7)/5=1.1(元) (4)结论: A现有生产能力首先安排乙零件生产: 耗用生产能力:9 000×5=45 000(小时) B剩余生产能力安排甲零件生产: 可生产甲零件:42 000/7=6 000(件) C其余所需的4 000件甲零件则外购解决。
A.停产:亏损产品是否提供边际贡献
亏损产品:停产 (提供边际贡献) 边际贡献减少
否:停产
固定成本不变
利润减少
B.转产:亏损产品边际贡献>转产产品边际贡献
例6—7:某公司本年产销甲、乙、丙三种产品, 年末以完全成本法计算产品损益如下:
项目 销售量(件) 销售单价(元) 单位变动成本(元) 固定成本总额(元) 甲产品 1 000 20 9 乙产品 500 60 46 丙产品 合计 400 25 15
例6—2:仍以上例资料为例,假设通过市场调 查确定,甲产品最大市场销量为2 000件,乙 产品最大市场销量为1 200件。则: (1)计算相关业务量 乙产品:1 200(件) 甲产品:(1 200×50)/40=1 500(件) (2)计算差量收入 1 500×32-1 200×56=-19 200(元) (3)计算差量成本 1 500×26-1 200×48=-18 600(元) (4)计算差量损益:-600(元)
二、品种决策 (一)差量分析法及其应用 1.含义:通过计算不同备选方案的差量收入、 差量成本和差量损益,来选择最优方案的一 种方法。
收入 A方案 S1 成本 C1 C2 +A优于B --B优于A
B方案
差量
S2
(S1-S2)(C1-C2) =差量损益
注意: (1)各备选方案的排列顺序必须一致 (2)只考虑与备选方案相关的收入和成本项目 (3)适用于两个备选方案的选择,如备选方案 在两个以上时:两两比较方式 2.应用之一:生产何种产品的决策 即:企业在其现有生产能力一定的情况下, 对于未来生产何种产品所进行的选择。
3.应用之二:零部件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 即:针对具有机械加工能力的企业
外购 (1)只计算两方案差量成本,不计算差量收 入 (2)自制方案决策相关成本
零部件
自制
如所需数量已知:差量分析法
a.现有生产能力有剩余:变动成本
b.自制时需增加生产设备:变动成本和专 属固定成本
c.考虑机会成本 ▲前提:现有剩余生产能力存在多种用途 ▲表现:ⅰ剩余生产能力用于生产其他产 品所实现的边际贡献 ⅱ剩余生产能力用于对外出租的 租金收入 (3)外购方案决策相关成本 ▲内容:买价、订货费、运杂费等
4.应用之三:半成品(联产品)是否进一步加 工的决策
半成品 联产品
立即出售 进一步加工 售价高 追加成本 差量分析法
(1)计算两方案差量收入
(2)计算两方案差量成本 a.不考虑联合成本:进一步加工前发生成本 b.立即出售方案相关成本:0 c.进一步加工方案相关成本:变动成本、专 属固定成本、机会成本等
例6—3:某企业每年需用甲零件3 600件,如向 市场购买,每个包括运杂费的进货价为28元。 该企业加工车间目前有剩余生产能力可制造该 零件,预计每个零件生产成本资料为:直接材 料14元、直接人工6元、变动制造费用4元、固 定制造费用6元。 又:假设加工车间如不制造该零件,生产 设备无其他用途。 自制方案相关成本:3 600×(14+6+4) =86 400(元) 外购方案相关成本:3 600×28=100 800(元) 差量成本:86 400-100 800=-14 400(元)
18 000元(按各产品销售收入分摊)
销售收入(元) 变动总成本(元) 边际贡献总额(元) 分摊的固定成本(元) 收益(亏损)(元)
20 000 9 000 11 000 6 000 5 000
30 000 23 000 7 000 9 000 -2 000
10 000 6 000 4 000 3 000 1 000
例6—4:仍以上例资料为例,假设该企业用于 生产甲零件的设备可以生产B产品,预计可按 25元价格每年产销5 000件,单变成为20元, 原由自制零件负担的固定成本不变。 自制方案相关成本:3 600×(14+6+4)+5 000×(25-20)=111 400(元) 外购方案相关成本:3 600×28=100 800(元) 差量成本:111 400-100 800=10 600(元)
原有销售收入减少
接受追 加订货
原有变动成本减少
追加销售收入增加 追加变动成本增加
边际贡 献减少 边际贡 献增加 利润变动
利润 追加订货 追加订货 追加订货单位 ( 单变成 ) 变动额 数量 价格 边际贡献损失
B.企业扩大生产能力接受追加订货 价格确定原则:
新增固定成本 追加订货价格单变成 追加订货数量
4.应用之三:特殊定价决策 含义:企业在现有生产能力有剩余的情况下, 对于是否接受出价较低的追加订货所进行 的决策。 如:A产品,最大生产能力12 000件,实际产 量10 000件,正常销售价格80元,单位变动 成本60元,固定成本总额120 000元。 现有一客户订购A产品一批,出价70元。
(1)在正常生产能力允许范围内的特殊定价决策 即:追加订货数量<现有剩余生产能力 价格确定原则:追加定货价格>单位变动成本
设:x为甲零件的成本分界点,y1为自制成本, y2为外购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