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正常人体形态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而距人 体内 部中心 者为 深。此 外, 上肢的 内侧 又称尺 侧 (ulnar),外侧又称桡 侧
(radial),下肢的内侧又称胫侧 (tibial),外侧又称腓侧(fibular),手的掌面称掌侧
(Palmar),足的底面称跖侧(plantar)。
以解剖学姿势为准,可将人体设三个典型的互相垂直的轴和面(图 2-2-1)。
线,与垂直轴和矢状轴均成
直角相交。
2.面 参照上述 3 种轴
的方位,可将人整体或器官
切成互相垂直的 3 种断面。
(1)矢状面 将人体或器
官切为左、右两部分的切面。
若将人体分为左右均等的两
半的切面,则称为正中矢状
切面。
(2) 水 平 面 也 称 横 断
面,是与地面平行将人体或
器官分为上下 2 部分的切面。
图 2-2-8 头颈部淋巴结和淋巴管
25
中,支配咀嚼
肌和与吞咽
运动有关的
肌肉;感觉纤
维除分布于
面深部的各
种结构外,还
形成皮支,自
面颅的孔洞
中穿出,分布
于相应区域
的皮肤。眼神
经分布于额
前部的皮肤,
上颌神经的
末支,分布于
下睑、鼻背外
侧及上唇的皮
图 2-2-9 三叉神经及面神经
肤,下颌神经的末支分布于下唇及颏部的皮肤。
22
第二节 头 部
人体头部由颅和面部两部份组成(见图 2-2-3、4)。颅内包含脑,面部有眼、耳、
鼻、舌等特殊感觉器官和呼吸、消化系统的起始部。头部以下颌骨的下缘、下颌角、
乳突、上项线、枕外隆
凸与下方的颈部分界。
头部以眶上缘、颧弓、
外耳门上缘、乳突、上
项线和枕外隆凸的连线
为界,可分为后上方的
颅部和前下方的面部。
图 2-2-1 人体的轴面
20
(3)冠状面 也称额状面,是左右方向将人体或器官分为前后 2 部分的切面。
第一节 人体的骨骼
骨、骨连接和骨骼肌三种器官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约占成人体重的 60%。全 身各骨藉关节相连形成骨骼(skeleton),构成坚硬的骨支架,起支持体重,保护内 脏,赋予人体基本形态的作用,如颅保护 脑,胸廓保护心、肺、肝、脾诸器官。骨 骼肌附着于骨,在神经支配下收缩和舒张, 当肌肉收缩时,牵拉其所附着的骨,以关 节为支点牵引骨改变位置,产生运动。骨 是一种器官,由骨组织构成。人体的骨架 见图 2-2-2。
一、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征
骨不仅坚硬且具一定弹性。这些物理 特性是由它的化学成分所决定的。骨组织 由有机质和无机质构成,有机质主要是骨 胶原纤维束和粘多糖蛋白等,构成骨的支 架,赋予骨以弹性和韧性。无机质主要是 碱性磷酸钙,使骨坚硬挺实。
有机质与无机质的比例随年龄增长而 逐渐变化,幼儿骨的有机质和无机质各占 一半,故柔韧性和弹性大,易变形,遇暴 力打击时不易完全折断,常发生青枝样骨 折。成年人骨的有机质和无机质的比例约 为 3:7,最为合适,因而成年人的骨具有 很大的硬度和一定的弹性,较坚韧。老年 人的骨无机质所占比例更大,但因激素水 平下降,影响钙、磷的吸收和沉积,骨质 出现多孔性,骨组织的总量减少,表现为 骨质疏松症,此时骨的脆性较大,易发生骨折。 图 2-2-2 全身骨骼(前面)
二、全身骨的名称及数目
全身骨的数目为 206 块,详述如下。颅骨:脑颅骨 6 种(额、顶、枕、筛、颞、 蝶骨)8 块;面颅骨 9 种(上颌、下颌、鼻、泪、颧、犁、下鼻甲、腭、舌骨)15 块; 听小骨 6 块。躯干骨:椎骨(颈椎 7、胸椎 12、腰椎 5、骶骨 1、尾骨 1)26 块、肋骨 24 块、胸骨 1 块。上肢骨:上肢带骨有肩胛骨 2 块、锁骨 2 块;自由上肢骨为肱骨 2 块、尺骨 2 块、桡骨 2 块、腕骨 16 块、掌骨 10 块、指骨 28 块。下肢骨:下肢带骨 有髋骨 2 块,自由下肢骨为股骨 2 块、髌骨 2 块、胫骨 2 块、腓骨 2 块、跗骨 14 块、 跖骨 10 块、趾骨 28 块。
泪管流入鼻腔。人类面
图 2-2-7 面静脉及其交通
部表情肌较其它动物发达,而人耳周围肌已明显退化。
3.面部静脉与颅内海绵窦相通 面静脉(图 2-2-7)通过眼上静脉和眼下静脉与
颅内的海绵窦相交通。由于面静脉无瓣膜,故面部感染可经静脉逆行蔓延于颅内,导
致海绵窦血栓或颅内感染,因此把鼻根与口角之间的三角区称为“危险三角”。
1.颈部淋巴结分深浅两组:颈浅淋巴结(图 2-2-8) 沿颈外静脉排列,收纳外耳部 分、腮腺区下部和下颌角等区域的浅淋巴管,其输出管注入颈深淋巴结;颈深淋巴结收 纳颈浅部、腮腺、下颌下、颏下等淋巴结群的输出管,即头部的淋巴最后均直接或间接 地注入颈深上淋巴结。此外,咽、喉、食管、气管和腭扁桃体的淋巴管亦注入颈深上淋
三、骨与骨之间的连结
21
骨和骨之间藉结缔组织、软骨或骨相连,形成骨连结。按连结的不同方式可分为 直接连结和间接连结两大类。
(一)直接连结 1.韧带连结:连接两骨的纤维结缔组织比较长,呈索条状或膜板状,如椎骨棘 突之间的棘间韧带、前臂骨间膜等。 2.缝:骨与骨之间有少量结缔组织连结极为紧密,叫做缝,如颅骨的冠状缝和 人字缝(图 2-2-4)。 3.软骨结合:两骨之间以软骨相连。软骨有透明软骨和纤维软骨。如第一肋骨 与胸骨间的连接属透明软骨,椎骨的椎体之间的椎间盘为纤维软骨。 4.骨性结合:两骨间以骨组织连结,常由纤维连结或透明软骨骨化而成,骨与 骨之间完全不能活动,如五块骶椎椎骨以骨性结合融为一块骶骨。 (二)间接连结 间接连结又称关节,或滑膜关节,是骨连结的最高分化形式。以相对骨面间互相 分离,具有充以滑液的腔隙,仅借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相连结,因而一般具有较大的活 动性。 1.关节的基本构造: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 (1)关节面:骨与骨的接触面称关节面。一般是一凸一凹互相适应。凸的叫做关 节头,凹的称为关节窝。关节面上被覆有关节软骨。 (2)关节囊:是包在关节的周围,附于关节面周缘的纤维结缔组织,可分为外表 的纤维层和内面的滑膜层,起封闭关节腔的作用。 (3)关节腔:由关节囊滑膜层和关节面围成,含少量滑液,呈密闭的负压状态。 2.关节的辅助结构 (1)韧带: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呈扁带状、圆束状或膜状。主要功能是限制关 节的运动幅度,增强关节的稳固性。有的韧带如膝关节的髌韧带本身就是由肌腱延续 而成的。此外尚有一些韧带位于关节内,叫关节(囊)内韧带,如股骨头韧带、膝交叉 韧带等。 (2)关节盘:是关节腔内的纤维软骨板。关节盘将关节腔分隔成两部。它的作用 是使关节头和关节窝更加适应,关节运动可分别在上、下关节腔进行,从而增加了运 动的灵活性。此外它也具有缓冲震荡的作用。膝关节内的关节盘是呈半月形的软骨片, 叫做半月板。 (3)关节唇:是由纤维软骨构成的环,围在关节窝的周缘,以加深关节窝,增加 关节的稳固性,如髋臼唇。 (4)滑膜襞:是滑膜层突入关节腔所形成的皱襞。滑膜襞增大了滑膜的表面积, 有利于滑液的分泌和吸收,起缓和冲撞和震荡的作用。 3.关节的运动方式 基本沿三个相互垂直的轴作三组拮抗性运动。①屈和伸: 关节沿冠状轴运动。运动时两骨之间的角度发生变化,角度变小称屈,角度变大称伸。 ②内收和外展:关节沿矢状轴运动。运动时骨向正中矢状面靠拢,称内收;反之称外 展。③旋内和旋外:关节沿垂直轴运动。运动时骨向前内侧旋转,称旋内;反之称旋 外。④旋转运动:关节运动时,关节头在原位转动,骨的远端做圆周运动。
的分泌。面神经出脑干后进入内耳门,经过内耳道底入面神经管,再经前庭窗的上方弓
形向下,出茎乳孔,向前穿入腮腺,分布于面部表情肌。所以,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的炎症侵袭引起面神经水肿,或胆脂瘤型中耳炎的胆脂瘤破坏面神经骨管,直接压迫、
损伤面神经可引起耳源性面瘫。
6.腮腺是三大唾液腺中最大的一对,位于外耳道的前下方,上平颧弓,下至下颌角,
(2)面神经属于第七对脑神经(图 2-2-9)是混合性神经,大部份纤维为运动性纤
维,主要支配面部表情肌;小部分为内脏感觉纤维和内脏运动纤维。内脏感觉纤维分布
于舌前 2/3 的味蕾,感受传递味觉刺激。内脏运动纤维为副交感纤维,经下颌下神经节
及翼腭神经节换神经元后,节后纤维支配舌下腺、下颌下腺、泪腺以及腭和鼻腔粘膜腺
1.轴 (axis) 是通过人体的假想线,用于描述某些器官或结构的形态位置,特别是
关节的运动。人体有相互垂直的 3 种轴。
(1)垂直轴 与人体长轴相一致,并与地面相垂直的假想线,也称纵轴。
(2)矢状轴 通过人体前
后的假想线,与垂直轴直角
相交,与地面平行。
(3) 冠 状 轴 也 称 额 状
轴,是通过人体左右的假想
第二章 正常人体形态结构
学习人体正常形态结构时,必须了解解剖学的标准姿势、方位术语和人体的轴面。
解剖学姿势,即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上肢垂于躯干两侧,手指并拢,两足
并立,掌心及足尖向前。在描述人体形态结构时皆以此为准,如眼位于鼻的外上方,
不管人体处在直立或倒立的姿势之下,永远如此描述。按照上述解剖学姿势,描述人
4.面浅部的淋巴
(图 2-2-8) 面浅部淋
巴管丰富,连成网状,收
纳眼睑、睑结膜、鼻、口、
颊部皮肤和粘膜的淋巴,
其输出管注入下颌下淋
巴结。故当这些器官发生
炎症时会引起下颌下淋
巴结肿大。
5.面部的神经
(1)三叉神经属于
第五对脑神经(图
2-2-9),分为眼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经、上
颌神经和下颌神经三支,
运动纤维仅含于下颌神经
脑的结构将在神经系统
疾病一章学习。
一、颅部
(一) 颅顶
1. 额 顶 枕 区 颅 顶
部前起眶上缘,后抵上项
线和枕外隆凸,两侧借上
颞线与颞区分界。覆盖此
区的软组织,由浅入深可
分为皮肤、浅筋膜、帽状
腱膜及额枕肌、腱膜下组
织和颅骨外膜等 5 层。其
图 2-2-3 颅前面观
中浅部的三层紧密相
连,不易分开,故总称
体各部形态结构的位置关系。常用表示方位的术语如下:
上(superior):近头顶者为上,或称颅侧(cranial)。下(inferior):近足底者
为下,或称尾侧(caudal)。前(anterior):距身体腹侧面近者为前,或称腹侧(ventral)。
后(posterior):距背面近者为后,或称背侧(dorsal)。
窝和颅后窝(图 2-2-5 和 2-2-6)。
二、面部
面部浅层 结构有以下特 点:
1.皮肤 与浅筋膜 面 部皮肤薄而柔 软,富于弹性, 含有较多的皮 脂腺、汗腺和 毛囊,是皮脂 腺囊肿与疖肿 的好发部位。 浅筋膜薄由疏 松结缔组织构 成,其中颊部 脂肪较多称颊 脂体,睑部皮 下脂肪少而疏
图 2-2-5 颅底内面观
图 2-2-6 颅底外面观 24
松,水肿时睑部出现较早。浅筋膜中的弹性纤维及肌纤维与皮肤真皮层相连,形成皮
肤的自然皮纹,面部手术的切口,应尽可能与皮纹一致。浅筋膜中有神经、血管和腮
腺管等穿行,血管丰富,故创伤后愈合快,但出血较多。面部的静脉与颅内静脉有交
通,故面部的感染可能向颅内蔓延。
2.面肌 面部表
内和外(internal and external):近体腔或脏器内者为内,远离体腔或脏器外者
为外。内侧和外侧(internal and external):以躯干正中矢状面为准,距其近者为
内侧,远者为外侧。近侧和远侧(proximal and distal):常用于描述四肢方位,距
肢体根部近者为近侧,距指(趾)尖近者为远侧。浅和深:距皮肤近者为浅,远离皮肤
为头皮。
2. 颞 区 位 于 颅
顶的两侧。其上界为上
颞线;下界为颧弓上
缘;前界为颧骨的额突
和额骨的颧突;后方为
上颞线的后下段。层次
由浅入深分为皮肤、浅
筋膜、颞筋膜浅层和深
层、颞肌及颅骨外膜。
(二)颅底
颅底内面与大脑
的额叶、颞叶以及小脑
相适应而形成三个窝,
分别叫做颅前窝、颅中
图 2-2-4 颅侧面观
23
后抵乳突前缘,前缘达咬肌表面(图 2-2-8)。
第三节 颈 部
颈部介于头部、胸部和上肢之间。颈部又以斜方肌前缘为界(自乳突到肩峰的连线), 划分为前份固有颈部和后份的项部(图 2-2-10)。颈腔内容纳呼吸道和消化道的颈段及其 两侧的大血管、神经和淋巴结等。颈根部还有胸膜顶及肺尖等自胸廓上口突入。这些结 构间有疏松结缔组织填充,并于肌肉、器官与血管、神经周围形成筋膜和筋膜间隙。
情肌属于皮肌,为一些
薄而纤细的肌纤维。一
般起于骨或筋膜,止于
皮肤。收缩时牵动皮肤,
使面部呈现出各种表
情。主要分布于面部孔、
裂的周围,如眼裂、口
裂和鼻孔周围。可分为
环形肌和辐射肌两种,
有闭合或开大上述孔裂
的作用,如眼轮匝肌位
于眼裂周围,呈扁椭圆
形,收缩时可使眼裂闭
合。由于少量肌束附着
于泪囊,促使泪液经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