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金属席夫碱配合物的稳定性及其杀菌活性_张建民
《2024年席夫碱构筑的金属—有机配位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范文

《席夫碱构筑的金属—有机配位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篇一席夫碱构筑的金属-有机配位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一、引言近年来,金属-有机配位化合物因其独特的结构特性和潜在的应用价值,已成为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其中,席夫碱构筑的金属-有机配位化合物因其结构多样性和良好的配位能力,在材料科学、生物医学和催化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旨在探讨席夫碱构筑的金属-有机配位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结构特征及性质研究。
二、席夫碱构筑的金属-有机配位化合物的合成1. 合成原料与试剂本实验所使用的原料主要包括席夫碱类化合物、金属盐以及溶剂等。
其中,席夫碱类化合物通过醛类与胺类化合物缩合反应制备;金属盐如铜盐、锌盐等为常见的配位金属源。
2. 合成方法本实验采用溶液法进行席夫碱构筑的金属-有机配位化合物的合成。
首先,将席夫碱类化合物与金属盐分别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然后混合并搅拌一定时间,使金属离子与席夫碱配位形成配合物。
最后,通过离心、洗涤、干燥等步骤得到目标产物。
三、席夫碱构筑的金属-有机配位化合物的结构特征1. 结构类型席夫碱构筑的金属-有机配位化合物具有多种结构类型,如一维链状、二维网状和三维框架结构等。
这些结构类型与金属离子、席夫碱配体的种类及配位方式密切相关。
2. 晶体结构分析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可以详细分析席夫碱构筑的金属-有机配位化合物的晶体结构。
从晶体结构中可以观察到金属离子与席夫碱配体之间的配位键、氢键等相互作用,以及化合物的空间排列方式。
四、席夫碱构筑的金属-有机配位化合物的性质研究1. 光学性质席夫碱构筑的金属-有机配位化合物往往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质,如发光、荧光等。
这些光学性质与化合物的晶体结构、能级分布等密切相关,可以应用于光电材料、荧光探针等领域。
2. 磁学性质某些席夫碱构筑的金属-有机配位化合物具有磁学性质,如铁磁性、反铁磁性等。
这些磁学性质与金属离子的电子排布、配体的电子云密度等有关,可以应用于磁性材料、催化剂等领域。
席夫碱金属配合物的性能研究

席夫碱金属配合物的性能研究胡亚伟【摘要】席夫碱是一类十分重要的有机配体,在很多领域中应用广泛.本文对席夫碱配位聚合物的生物活性、催化性能、发光性能、载氧活性、缓蚀性能以及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期刊名称】《化工中间体》【年(卷),期】2018(000)001【总页数】2页(P155-156)【关键词】席夫碱;金属配合物;性能【作者】胡亚伟【作者单位】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0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席夫碱中含有亚氨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有机配体。
我们可以通过伯胺和活泼羰基化合物发生缩合反应获得希夫碱,改变取代基就会得到不一样的希夫碱配体。
席夫碱可以和过渡金属、镧系、锕系及主族金属形成配合物,它们在生物化学、催化、光谱学、分析化学等学科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
1.生物活性研究席夫碱及其配合物有良好的杀菌、抗肿瘤、对DNA结构的插入作用等特点,拥有很好的医药价值。
Domotor等人制备了5种7-氨基-香豆素希夫碱衍生物,该类席夫碱衍生物具有抗人乳腺癌细胞系的作用,可以和人血清蛋白结合,形成结合药物,该类衍生物可以在临床上作为靶向治疗药物使用。
Rezki等人以酰肼为原料合成了1,3,4-噻二唑化合物及其希夫碱衍生物,该类衍生物对乳腺癌细胞、宫颈癌细胞有较好的效果。
冯莉等人采用电子光谱法、循环伏安法等对合成的苯丙氨酸5-硝基水杨醛合铜和组氨酸缩5-硝基水杨酸合铜进行了研究,发现配合物都以插入的方式与DNA发了生作用。
李冬青通过等人通过苯丙氨酸和VB6制成了具有较强的荧光和抑菌活性的VB6缩苯丙氨酸席夫碱配体及其钆配合物。
2.催化性能研究席夫碱配合物也被广泛的应用在催化领域中。
郝成君等研究了当反应条件不同时,不同的苯丙氨酸席夫碱类配合物对环己烯的催化氧化性能,并找到了催化氧化性能最高的催化剂。
玄峰松等发现由正丁醛、巴豆醛制备巴豆酸、正丁酸时,采用不同交联度聚苯乙烯树脂合成了希夫碱类钴(Ⅱ)配合物作为催化剂,不仅提高了收率,催化剂还可重复使用。
席夫碱及其金属配合物的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

学 术 论 坛232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DOI:10.16661/ki.1672-3791.2017.35.232席夫碱及其金属配合物的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①陈月虎* 汤书君 杜艳凤(齐鲁医药学院 山东淄博 255213)摘 要:席夫碱及其金属配合物合成简单,性质稳定,并由于其具有较好的抗肿瘤生物活性,在生物医学、分析化学、功能材料和防腐蚀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且在新药研发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论文针对席夫碱及其金属配合物的抗肿瘤研究进行归纳整理,进而为席夫碱及其金属配合物在抗肿瘤方面的应用及抗肿瘤药物的研发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席夫碱 金属配合物 抗肿瘤活性中图分类号:O6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12(b)-0232-02目前恶性肿瘤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成为死亡原因,并且发病增高的趋势仍未发生明显变化。
尽管近几十年来,人类对癌症治疗的投入不断加大,部分肿瘤疗效也得到提高,人类在癌症分子水平研究上逐渐有了显著进步,但是大部分主要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仍不明显,患者5年生存率仍没有明显提高,人类依然需要面对癌症的威胁。
如今,癌症已然成为了人类的第二大致命疾病,预计到2030年全球将有高达2700万例的癌症患者,而死于恶性肿瘤的人数更是将持续攀升并可能超过1100万[1]。
20世纪60年代人们发现顺铂具有抗细胞增殖作用,1978年顺铂上市并迅速推广,研究发现许多非铂类金属配合物同样也对肿瘤具有抑制作用。
因此,生物化学研究的热点逐渐集中于化合物的不同化学配位方式与生物学活性之间的关系。
许多过渡金属配合物被人类合成出来,同时,大量的新型配体也不断被研发出来,其中席夫碱类配体也以其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而成为近年来药物化学研究的热点。
1 席夫碱及其金属配合物1.1 席夫碱的概述席夫碱(Schiff base)是德国化学家Hugo Schiff在1864年首次合成报道,是由含有氨基及活泼羰基的两种化合物通过脱水缩合形成的含有亚氨基或烷亚氨基(-RC=N-)的一类有机物[2]。
5-氯水杨醛缩氨基氧化吡啶与过渡金属离子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5-氯水杨醛缩氨基氧化吡啶与过渡金属离子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黄思良【摘要】合成了5-氯水杨醛缩氨基氧化吡啶Schiff碱配体及其与四种金属离子(M=Ni2+,Cr3+,Cu2+,Co2+)作用生成的新型配合物,并用熔点、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电导率、抑菌实验等方法对配体及配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进行研究.产物原料易得,合成条件温和,对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期刊名称】《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2(000)003【总页数】3页(P24-26)【关键词】5-氯水杨醛;Schiff碱;配合物;过渡金属;氧化吡啶【作者】黄思良【作者单位】江苏教育学院运河分院,江苏邳州221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58席夫碱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药理学和生理学活性,故这类化合物的研究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生物无机领域的研究热点.在医疗方面:Schiff碱及其配合物具有良好的抑菌、杀菌、抗肿瘤、抗病毒的生物活性[1];在催化领域,Schiff碱的钴和镍配合物已经作为催化剂使用[2];在分析化学领域,Schiff碱作为良好的配体,可以用来鉴别、鉴定金属离子和定量分析金属离子的含量[3];在抗腐蚀领域,芳香族的Schiff碱经常作为铜的缓蚀剂[4];在光致变色领域,含有特定基团的席夫碱具有独特的应用.水杨醛与氨基吡啶、烷氨基吡啶缩合而成的席夫碱与生物体系中参与维生素B6作用的某些化合物结构相似,该类席夫碱及其金属配合物具有消炎、退热活性,在医药上具有应用价值,故该类席夫碱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引起了广大化学工作者的兴趣.本文合成了未见报道的5-氯水杨醛与氨基氧化吡啶缩合的席夫碱及其与金属离子Cu(II),Ni(II),Co(II),Cr(III)的配合物.试剂水杨醛(CP)(使用前经蒸馏提纯),MnO2,HCl(CP),无水乙醇,95%乙醇,DMF,Cu(Ac)2·H2O,Ni(Ac)2·4H2O,Co(Ac)2·4H2O,Cr(Ac)3(CP),10%NaOH溶液(CP)以及蒸馏水(CP).(以上未标均为AR)仪器 DDS—307数字电导率仪,HJ—6型多头磁力加热搅拌器,TU—1901双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XT-6型显微熔点测定仪,FTIR—8101红外分光光度.席夫碱基团通过碳-氮双键(—C=N—)上的氮原子及与之相邻的具有孤对电子的氧(O)、硫(S)、磷(P)原子作为给体(供体)与金属原子(或离子)配位.5-氯水杨醛的合成方程式是在通风橱中,将过量氯气通入水杨醛30mL(35.1g,0.287 4mol)中,产生亮黄色液体并有小颗粒固体产生.完毕后继续反应0.5h,加适量无水乙醇,温热使生成物溶解.冷却后析出晶体,抽滤,用少量95%乙醇洗涤,干燥,得5-氯水杨醛11.53g,产率25.62%,熔点83.5~85.7℃.5-氯水杨醛缩氨基氧化吡啶(HL)的合成反应方程式见图2.分别称取5-氯水杨醛2.54g(16mmol)和盐酸氨基氧化吡啶2.35g(16mmol)溶于适量95%乙醇(盐酸氨基氧化吡啶可以再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用10%NaOH溶液调节氨基氧化吡啶溶液的pH=7~8.混合上述两种溶液,在80℃恒温水浴中回流1.5h,溶液呈橙色,反应完毕后冷却析出沉淀,抽滤,用95%乙醇洗涤,干燥得淡黄色粉末4.03g,产率为30.3%,熔点94.5~94.9℃.分别称取配体0.32g(1.28mmol)和Ni(Ac)2·4H2O 0.59g(0.64mmol),溶于适量95%乙醇中(摩尔比为1∶1),混合两种溶液,水浴温度75~80℃,搅拌1.5h.冷却,析出沉淀,抽滤,用95%乙醇洗涤,干燥得嫩黄色固体0.15g,产率55.6%.同理,称取Cu(Ac)2·H2O,Co(Ac)2·4H2O与HL(摩尔比为1∶2)和Cr(Ac)3与HL(摩尔比为2∶3)反应,得产物[NiClL],[CuClL],[CoClL],[CrCl2L].紫外—可见光谱在DMF溶剂中测定,结果见表2.配体在265nm左右处的紫外特征吸收峰处于K吸收带,是π-π*跃迁所致,可知配体中—C=N—双键参与形成了共轭体系[5].配体的吸收峰在配合物中仍然存在,表明形成配合物后—C=N—双键未被破坏,但有不同程度的红移,显示M→N键的形成[6].配体在333nm左右处的紫外特征吸收峰处于R吸收带,是n-π*跃迁所致,当配体与金属发生配位时,相应的吸收峰均发生变化.配合物中400nm,408nm,395nm以及428nm的吸收峰是由于配体中的氧原子和氮原子与金属配位后,使电子离域程度增大,导致配合物π电子活动范围更大,是荷移跃迁,说明金属和配体形成了配合物.在室温下,以DMF为溶剂,将配体和配合物配制成1.0×10-3 mol·L-1的溶液,测其摩尔电导率,结果见表3.以DMF为溶剂,1∶1型电解质,浓度为1.0×10-3 mol·L-1时,文献值[7]摩尔电导率在65~90S·cm2·mol-1范围内.浓度为1.0×10-3 mol·L-1时,摩尔电导率小于65S·cm2·mol-1,表明生成了非离子型配合物,见表3.用KBr压片法测定配合物在400~4 000cm-1处的红外光谱,数据结果见表4.配合物的VN-O伸缩振动谱带(1 276cm-1)向低波方向位移30~40cm-1[8],酚羟基VAr—O伸缩振动吸收出现在1 323.1,1 319.7,1,311.0,1318.0cm-1处,与配体相比有所增大,表明酚羟基的氧参与配位[9].配体中C=N伸缩振动出现在1 659cm-1.配合物中C=N的吸收峰向低波数方向移动20~50cm-1,这是由于配合物中氮原子的配位削弱了C=N双键的强度,加强了碳原子的C—H键弯曲振动,从而使VC=N吸收峰向低波数移动,表明M→N金属键的形成[10].M=Ni,Cu,Co时,可能结构为M=Cr时,可能结构为采用滤纸片法[11],以DMF(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检测配合物针对枯草杆菌(B.Subtilis)和大肠杆菌(E.Coli)的抗菌活性.将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平铺在培养皿上,用滴管吸取1mL试验菌悬液滴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12],用涂布器将菌种均匀涂布在平板上,静置.在平板底部均匀划分8个区域,分别放上浸泡过不同种配合物及配体的滤纸片.以空白溶剂的滤纸片作为参比.平板放入恒温培养箱中35℃培养24h后观察其抑菌效果.以抑菌圈直径大小表示抑菌能力的强弱,实验结果见表5.溶剂对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无抑制作用.[NiClL]和[CuClL]对大肠杆菌抑制作用最强,配体、[CoClL]和[CrCl2L]配合物的抑制作用弱;[CoClL],[CrCl2L]和[CuClL]对枯草杆菌有微弱抑制作用,[NiClL]和配体没有抑制作用.产物原料易得,合成条件温和,对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实验为开发研究该类配合物的实际应用,探索高效、低毒杀菌药物提供了参考依据.【相关文献】[1]S.B.Desai,P.B.Desai,K.R.Desai.Synthesis of some Schiff bases thiazolidinones and azetidinones from 2,6-diaminobonzol[1,2-d:4,5-d’]bisthiazole and their anticancer activities[J].Hetercycl Commun,2001,7:83-90.[2]A.A.Isse,A.Gennaro,E.Vianello.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of Schiff bases ligands H2salen and H2salophen[J].Elechtrochemical Acta,1997,42:2065-2071.[3]M.B.R.Bastos,J.C.Moreira,P.A.M.Farias.Adsorptive stripping voltammetric behaviour of UO2(Ⅱ)complexed with the Schiff base N,N-prime-ethylenebis(salicylidenimine)in aqueous 4-(2-hydroxyethy)-1-piperazine ethanesulfonic acid medium[J].Analytica Chimica Acta.,2000,408:83-88.[4]H.Ma,S.H.Chen,L.Niu,etal.Studies on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copper in aerated NaBr solutions with Schiff bases[J].Journal of Electrochemical Society,2001,148:208-216.[5]H.E.Smith.The salicylidenamino chirality rule:a method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absolute configurations of chiral primary amines by circulardichroism[J].Chem.Rev,1983,83:360-368.[6]杭州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教研室.分析化学手册[J].2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457-458.[7]W.J.Geary.The use of conductivity measurements in organic solvents for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coordination compounds[J].Coordination ChemistryReviews,1971,7:110-111.[8]中本一雄.无机和配位化合物的红外和拉曼光谱[M].4版.化学工业出版社,1991:227.[9]冯丽娟,谢静.N,N'-二(5-溴亚水杨基)-2,6-吡啶二氨及其Cu(Ⅱ),Zn(Ⅱ)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8(2):183-185.[10]万家义,郑振华,王鹏,等.溴代水杨醛型Schiff碱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磁性研究[J].精细化工,2004,21(2):81-87.[11]钱存荣,黄仪秀.微生物学实验:[M].3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54.[12]范秀容,李广武,沈萍.微生物学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144-148.。
过渡金属席夫碱配合物的稳定性及其杀菌活性_张建民

我们测得了甘氨酰甘氨酸三级离解常数 ,我们认为 ,在强酸性条件下 ,甘氨酰甘氨酸端氨
基和肽键上的氮原子均可以质子化 ,生成带二个正电荷的离子 ,并发生如下逐级电离 ( 3):
O
+
H3 N
CH2
+
C N H CH2
K a1 , - H+ C OH
O
+
+
H3 N C H2 C N H C H2 C O-
二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Zn(Ⅱ ) -G G二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与文献 [13 ]一致。从表 3中三元配
合物的稳定性顺序 ,联系到对应二元配合物杀菌活性顺序 ,我们认为 ,所以这些配合物的杀菌
496
无机化学学报
第 15卷
活性较高 ,也许是因为它容易与蛋白质的成份形成稳定的配合物 ,使蛋白质或酶变性 ,致使细 菌死亡的缘故。
用 T IT F IT 计算程序 [9]求算甲酰基甲酸缩氨基硫脲和甘氨酰甘氨酸的质子化常数 ,它们 的二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和 M (Ⅱ ) -F FT SC-GG三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全部计算在 486微 机上完成。
2 结果与讨论
2. 1 M (Ⅱ ) -F FT SC二元配合物的稳定性
甲酰基甲酸缩氨基硫脲在溶液中存在下列异构化平衡 ( 1):
参 考 文 献
[ 1] Z HU Xin-De (祝 心 德 ) , D AN G Y ua n-Lin (党 元 林 ) et al W uji Huaxue X uebao ( Chinese . J . I norg. Chem . ) , 1997, 13( 1) , 68.
[ 2] BI Si-W ei (毕思玮 ) , L I Gui-Zhi (李桂芝 ) , L IU Shu-Xia ng (刘树祥 ) W uju Huax ue X uebao (Chinese J . I norg. Chem . ) , 1998, 14( 2) , 153.
席夫碱应用研究新进展

席夫碱应用研究新进展作者:陈玉红, 丁克强, 王庆飞, 崔敏, 崔维真, 童汝亭作者单位:陈玉红,王庆飞,崔敏,崔维真,童汝亭(河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16), 丁克强(河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16;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01)刊名: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BEI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2003,27(1)被引用次数:43次1.MA H;CHEN S H;Niu L Studies on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copper in aerated NaBr solutions with Schiff bases[外文期刊] 2001(05)2.Bastos M B R;MOREIRA J C;FARIAS P A M Adsorptive stripping voltammetric behaviour of UO2( Ⅱ ) complexed with the Schiff base N,N-prime-ethylenebis (salicylidenimine) in aqueous 4 - (2 -hydroxyethyl) - 1 - piperazine ethanesulfonic acid medium[外文期刊] 2000(1/2)3.弓巧娟;晋卫军;董川新荧光试剂4-氨基安替比林芳香席夫碱合成[期刊论文]-应用化学 2000(02)4.廖见培;刘国东;黄杉生水溶性金属席夫碱与 DNA 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期刊论文]-分析测试学报 2001(03)5.孔淑青;徐曲;赫莱安用桑色素甲硫氨酸席夫碱荧光法测定锡青铜中痕量铝的研究 1999(06)6.李锦州;安郁美;于文锦新席夫碱萃取剂(HPMaFP)-2EN的合成及其在反相纸色谱中的研究 1996(06)7.赵建章;赵冰;徐蔚青Schiff碱N,N-双水杨醛缩-1,6-己二胺的光致变色光谱研究[期刊论文]-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1(06)8.仇敏;刘国生;姚小泉手性铜(Ⅱ)-席夫碱配合物催化苯乙烯不对称环丙烷化反应[期刊论文]-催化学报 2001(01)9.张建民;李瑞芳;刘树祥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稳定性及其杀菌活性[期刊论文]-无机化学学报 1999(04)10.鲁桂;姚克敏;张肇英镧系与直链醚-组氨酸Schiff碱新配合物的合成、波谱与生物活性[期刊论文]-应用化学2001(01)11.叶勇2-氯代苯甲醛丙氨酸席夫碱及其3d-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期刊论文]-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01)12.陈德余;张义建;张平甲硫氨酸席夫碱铜、锌、钴配合物的合成及抗O-2性能[期刊论文]-应用化学 2000(06)13.Cai L S;MAHMOUD H;Han Y Binuclear versus mononuclear copper complexes as catalysts for asymmetric cyclopropanation of styrene[外文期刊] 1999(03)14.Yong L;HUANH J L;LIAN B Synthesis of titanium( Ⅳ ) complexes with Schiff bases ligand and their catalytic activities for polymerizationof ethylene and etyrene[外文期刊] 2001(04)15.魏丹毅;李冬成;姚克敏稀土元素与β-丙氨酸席夫碱双核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及催化活性 1998(02)16.唐婷席夫碱的研究新进展[期刊论文]-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04)17.NYARKU S K;MAVUSO E Preparation , characterisation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a chromium( Ⅲ ) Schiff bases complex derived from o - nitrobenzaldehyde and p-aminophenol 1998(04)18.GRABOWSKA A;KOWNACKI K;KARPIUK J Photochromism and proton transfer reaction cycle of newinternally H-bonded Schiff bases[外文期刊] 1997(1-2)19.李晓常;孙景志;马於光聚合物半导体电致发光显示器件[期刊论文]-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1999(02)in hydrochloric acid solution[外文期刊] 2000(04)21.Desai M N;CHAUHAN P O;Shah N Schiff bases derived form chloroanilines as corrosion inhibitors of zinc in sulfuric acid solutions 199522.KUZENTSOV Y I;VAGAPOV R K On the inhibition of hydrogen sulfide corrosion of steel with Schiff bases[外文期刊] 2001(03)23.Quan Z;WU X;Chen S Self-assembled monolayers of Schiff bases on copper surfaces[外文期刊]2001(03)24.LIS L;CHEN S H;LEI S B Investigation on some Schiff bases as HCI corrosion inhibitors for copper [外文期刊] 199925.孔淑青肉桂醛-邻氨基苯甲酸席夫碱的合成及铜的测定 1999(04)26.BASEER M A;JADHAV V D;PHULE R M Synthesis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some new Schiff bases[外文期刊] 2000(03)27.Isse A A;GENNARO A;VIANELLO E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of Schiff bases ligands H2 salen and H2 salophen[外文期刊] 1997(42)28.Khuhawar M Y;LANJWANI S N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ic determination of uranium using solvent extraction and bis(salicyladehyde) tetramethylenediimine as complexing reagent[外文期刊] 1995(12)29.何存星;邓锐;李平一氧化氮在聚钴-席夫碱修饰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期刊论文]-分析测试学报 2000(02)30.何存星;蔡沛祥;莫金垣一氧化氮在Nafion-钴席夫碱膜修饰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及其测定[期刊论文]-分析试验室 2000(01)31.彭清静;傅伟昌;邹晓勇钯-席夫碱催化环己烯合成环己酮[期刊论文]-化学世界 2001(10)32.范谦;黎耀忠;程克梅组氨酸席夫碱锰配合物的合成及环己烯催化氧化[期刊论文]-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02)33.李琛;张维萍;姚小泉一种新型手性席夫碱的合成及其在不对称环丙烷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期刊论文]-催化学报 2000(03)34.叶勇;胡继明;曾云鹗N-β-萘酚醛-D-氨基葡萄糖席夫碱金属配合物与DNA作用的谱学研究[期刊论文]-无机化学学报 2000(06)35.Desai S B;DESAI P B;DESAI K R Synthesis of some Schiff bases thiazolidinones and azetidinones from 2,6-diaminobonzol bisthiazole and their anticancer activities[外文期刊] 2001(07)1.白向向.关秀华.沈健苯乙烯环氧化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化工科技 2010(2)2.陈延维.唐瑶.王剑秋.梁鹏.刘玲.李懿胜.林建雄.韩建明.屈忠凯氨基酸Schiff碱苄基锡配合物的合成及抑菌活性研究[期刊论文]-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3)3.金晓晓.王江涛.白洁壳聚糖与肉桂醛的缩合反应制备席夫碱及其抑菌活性研究[期刊论文]-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10(4)4.刘瑞平.霍涌前.李珺.何贤玲.吕向菲.刘惊宙.张逢星2-羟基-1-萘醛缩乙二胺Schiff碱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期刊论文]-化学研究与应用 2010(9)5.樊润梅.丁国华.张晓松一种新型缩氨基硫脲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生物活性研究[期刊论文]-化学试剂 2010(12)6.李艳.陈秀玲5-甲基-4-乙氧羰基-3-腈基呋喃胺二甲亚砜Schiff碱的合成及表征[期刊论文]-化学与生物工程2010(12)7.胡卫兵.冯驸.刘红霞.聂响亮.余爱农.黄立波三氨基芴席夫碱系列化合物的合成及抗菌活性[期刊论文]-应用化学 2009(4)8.王澈.侯鹏.李崧.邢永恒席夫碱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化学通报(印刷版)2009(4)9.韩相恩.燕莉席夫碱液晶的研究与进展[期刊论文]-化学试剂 2009(7)10.周红艳.王辉.黄立波3-硝基-4-氯苯氨缩3-甲酰基色酮系列席夫碱的合成及抗菌活性研究[期刊论文]-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2)11.郝治湘.邬洪源.毕野.潘蓓明糠醛-乙二胺席夫碱的合成[期刊论文]-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5)12.朱万仁.李家贵.陈渊.黄肇宇.赵丽珍.孔新华2-乙酰噻吩及其新型席夫碱的合成[期刊论文]-合成化学 2009(6)13.徐伟刚丹皮酚缩-2,4-二硝基苯腙的合成与表征[期刊论文]-广东化工 2009(12)14.李智超.于赛男.胡英芝.尹大学含ODA双希夫碱系列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期刊论文]-当代化工 2009(6)15.壳聚糖与柠檬醛缩合反应产席夫碱及其抗菌活性[期刊论文]-化工进展 2009(11)16.赵阳.高凌雁.夏光明两种新型噻吩衍生物类希夫碱的合成[期刊论文]-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2)17.冯驸.胡卫兵.余爱农.黄廷能.刘胜茂2-氨基芴席夫碱的合成及抗菌活性研究[期刊论文]-化学试剂 2008(1)18.曾文.林志东.吕进玉香兰素席夫碱及其同系物分子特性的理论研究[期刊论文]-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2008(1)19.许同桃.金义翠.高健.许兴友丹皮酚缩水合肼席夫碱化合物的合成及量化计算研究[期刊论文]-河南化工2008(1)20.顾红丹皮酚缩糠胺席夫碱还原产物的合成及量化计算研究[期刊论文]-时珍国医国药 2008(5)21.曾文.林志东香兰素Schiff碱及其异构体分子特性的预测研究[期刊论文]-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2008(2)22.曾文.林志东香兰素Schiff碱及其异构体分子特性的预测研究[期刊论文]-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2008(2)23.冯驸.HU Wei-Bing.刘红霞.YU Ai-Nong2-氨基芴席夫碱的合成及抗菌活性[期刊论文]-应用化学 2008(8)24.张艳茹.王智勇席夫碱在隐身材料中的应用前景[期刊论文]-材料工程 2008(z1)25.赵娜.谭平.朱桂琴.喻爱和.张朋美.向建南异维A酸席夫碱酯的合成[期刊论文]-合成化学 2008(6)26.冯驸.胡卫兵.余爱农.刘红霞双三唑硫醚席夫碱的合成及抗菌活性研究[期刊论文]-化学研究与应用 2008(4)27.李艳.陈秀玲5-甲基-4-乙氧羰基-3-腈基呋喃胺二甲亚砜Schiff碱的合成及表征[期刊论文]-化学与生物工程2010(12)28.胡卫兵.冯驸.刘红霞2,4,7-三氨基芴席夫碱的合成及抗菌活性研究[期刊论文]-化学试剂 2008(6)29.秦世军丹皮酚缩乙二胺席夫碱还原产物的合成及量化计算研究[期刊论文]-化工时刊 2008(2)30.冯驸.聂响亮.胡卫兵.刘红霞.黄立波3-甲酰基色酮缩2-氨基芴席夫碱的合成与表征[期刊论文]-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1)31.盘鹏慧.雷福厚.白丽娟.卢建芳.孙果宋歧化松香胺Schiff碱-镍配合物催化烯烃氧化反应的研究[期刊论文]-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3)2007(1)33.许同桃.许兴友.徐国想丹皮酚缩有机多胺Schiff碱的合成、表征及量化计算研究[期刊论文]-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2)34.白丽娟.雷福厚.莫丽君.罗影.黄永忠歧化松香胺Schiff碱-铜配合物催化苯乙烯氧化反应的研究[期刊论文]-林产化学与工业 2007(z1)35.钟益宁.崔建国.覃红云左旋多巴胺Schiff碱的合成,表征和抗菌活性[期刊论文]-化学研究与应用 2007(12)36.孟祥福.韩恩山.王秀艳.曹克广Schiff碱及其配合物的应用进展[期刊论文]-山西化工 2006(2)37.黎中良.黄志伟.卿玲双-(5-溴水杨醛)缩邻苯二胺双席夫碱的合成研究[期刊论文]-化工时刊 2006(11)38.周琳单缩和双缩二氨基硫脲席夫碱及其锰配合物的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639.李玉红水杨醛缩芳胺席夫碱的电化学还原及其机理[学位论文]硕士 200640.陆军.高新蕾含硅西佛碱的合成[期刊论文]-化学与生物工程 2005(2)41.刘秧生具有自身选择性转移效应的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摩擦学特性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42.接贵芬铜、钴、镍金属配合物与脱氧核糖核酸作用机理的电化学及光谱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43.高新蕾Schiff 碱铜离子螯合物的合成[期刊论文]-武汉工业学院学报 2004(1)44.丁瑜.胡宗球.祝心德.胡学步.王成刚.宋发辉水杨醛缩水杨酰肼席夫碱及配合物晶体的合成与物理性质研究[期刊论文]-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4)45.樊润梅.丁国华.张晓松一种新型缩氨基硫脲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生物活性研究[期刊论文]-化学试剂 2010(12)46.刘瑞平.霍涌前.李珺.何贤玲.吕向菲.刘惊宙.张逢星2-羟基-1-萘醛缩乙二胺Schiff碱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期刊论文]-化学研究与应用 2010(9)本文链接:/Periodical_hbsfdxxb200301021.aspx。
新型席夫碱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及抗菌活性的研究

新型席夫碱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及抗菌活性的研究作者:刘艳红任晓霞韩雪丽来源:《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年第03期摘要:根据文献5,5'-亚甲基双水杨醛与对硝基苯肼反应制得配体L,配体L通过核磁共振氢谱、质谱、元素分析证明其结构.配体L与氯化镧和氯化钇反应,得到两种新型配合物1、2.采用琼脂扩散法测定了配体L和配合物1、2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配体L无明显的抗菌性,而与稀土配位以后配合物1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明显的抗菌性,而配合物2对这两种菌无抗菌性.关键词:席夫碱;稀土配合物;合成;抗菌性中图分类号:TQ0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9)03-0037-021 前言席夫碱对于杀菌消炎,镇热止痛具有很明显的作用,它的这一功效引起了人们很大兴趣.席夫碱中含有多个强电负性的配位原子如氧、氮等,并且具有很强的配位能力,可以有多种配位模式,易于金属形成稳定的配合物,且这种配合物大多为多配位,同时,稀土离子对于抑菌、杀菌、抗凝血、镇痛、抗肿瘤和抗诱变具有显著功效[1-3].大量实验研究证实配体形成新的配合物后,合成的配合物生物活性相对于原配体会有所提高,而且配合物的毒性比原配体的毒性低[4].2 实验部分2.1 仪器与试剂用MercuryVx300核磁共振仪(300MHz,美国Varian Mercury公司);MARINER型质谱仪;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Nicolet iS5,美国Thermo fisher)5,5'-亚甲基双水杨醛,对硝基苯肼购自西亚试剂,氧化镧、氧化钇、盐酸、氢氧化钠、甲醇、乙醇、溴化钾、甲醛、二氯亚砜等且所用药品均为市售分析纯.2.2 稀土氯化物的制备:以氧化镧反应生成氯化镧为例:稀土氧化物易于盐酸反应变为稀土氯化物.将纯度为99.9%的稀土氧化镧5g溶于1:1盐酸中,小火加热溶解后,蒸发溶剂,反复搅拌,使其受热均匀待溶剂蒸发为原体积的三分之一后,停止加热,若继续加热则导致氯化物可能分解或焦化为淡黄色,用余温加热蒸发溶剂,反复搅拌,使其充分蒸发,直至溶剂全部蒸发,此时生成颗粒状白色晶体,冷却后置于真空干燥器中干燥,干燥一周后,得到粉末状晶体,稀土含量用EDTA法络合滴定法测定.用上述方法同理制得氯化钇晶体,并用EDTA法络合滴定测其稀土含量.2.3 配体L的合成[5]取5,5'-亚甲基双水杨醛(1 mmol)0.256g溶于10mL乙醇溶液中,在新配制的溶液中缓慢滴加25mL对硝基苯肼(2mmol)的乙醇溶液,然后将混合物在电热套上加热至回流2小时.在反应期间,出现黄色沉淀,通过过滤收集,用乙醇洗涤,得到纯产物(0.391g产率74%).1H NMR(DMSO-d6,300 MHz)δ:11.28(s,2H,-OH),9.98(s,2H,-NH),8.34(s,2H,Ar-H),8.11 4H,Ar-H),7.63(d,J=0.6 Hz,2H,Ar-H),7.09(t,J = 8.4Hz,6H,Ar -H),6.84(d,J = 2H,Ar-H),3.84(s,2H,-CH 2 - ); ESI-MS:m / z 计算值 MS(ESI):[M + H] +:526.16,实测值:525.10;元素分析计算值:C27H22N6O6:C,61.16; H,4.82;N,12.84;实测值:C,61.39; H,4.86 N,12.48.具体见图1.2.4 新型席夫碱稀土配合物1、2的合成称取配体L 0.05g于15mL甲醇中,反复搅拌至配体全部溶解,按质量比为1:1称取氢氧化钠于圆底烧瓶中,氢氧化钠的作用是提供碱性环境,由于在合成稀土氯化物时曾加入盐酸,使得氯化物中有残留盐酸,故氢氧化钠可酌量多加,反应掉残余盐酸,以保证反应条件为碱性,确保席夫碱配体与稀土离子充分反应,加入10mL甲醇,搅拌至澄清,缓缓加入5mL氯化镧的甲醇溶液,即有棕黄色沉淀生成,回流加热1小时,趁热过滤,用甲醇洗涤多次,产物置真空中干燥.最终产物为红褐色粉末,得到L与氯化镧的新型席夫碱稀土配合物用1表示,生成物产率为26.93%.称取配体L 0.05g于5mL甲醇中,按上述实验步骤同理制得L与氯化钇的红棕色配合物用2表示,产率为25.61%.3 实验结果与讨论3.1 对新型席夫碱稀土配合物和配体红外表征分别取0.05g席夫碱配体及新型席夫碱稀土配合物与1g溴化钾充分混合,研磨10分钟,使得席夫碱配体和新型席夫碱稀土配合物颗粒足够小,再研磨单独的溴化钾固体,将其分别压片,注意压片力度以保证其“完全”透光,所压的晶体无裂痕.溴化钾压片的目的在于做空白对照,排除溴化钾对席夫碱配体及新型席夫碱配合物的红外表征的干扰,经实验证明溴化钾对于其红外表征无干扰.配体与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对照图见图3,初步认定配合物1和2的合成.配体与配合物的红外光谱见图3,数据见表1.在波数为1597cm-1出现特征峰为碳氮双键,波数为1543-1450cm-1处出现特征峰為苯环特征峰,配位以后苯环的特征峰红移,波数为1317cm-1处出现特征峰为Ph-O-H,波数为547cm-1处出现特征峰为稀土离子与席夫碱的特征峰,初步认定配合物的生成.3.2 抗菌性实验配制浓度为0.005mol/L配体L、配合物1、2的DMF溶液(10mL)及DMF溶液10mL,进行抗菌性实验.把37℃培养18小时的菌悬液0.1mL接种到营养琼脂培养基中,在培养基上放入完全无菌的,直径大约为1-2厘米的滤纸片,用胶头滴管在干燥的滤纸片上依次滴加配体L、溶剂DMF、新型席夫碱稀土配合物1及配合物2.放在37℃恒温箱孵育14h后观察抑菌圈大小.具体见表4和表5.結果表明:配体和溶剂DMF均无抗菌性,配合物1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明显的抑菌性,抑菌圈分别为1.41cm和1.00cm,配合物2却无明显抑菌性.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轻稀土的镧配合物有抑菌性,重稀土钇配合物无明显的抑菌性.根据抑菌圈的大小可知,配合物1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性要强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性.另外此实验应注意一定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否则会出现菌种污染,导致实验失败,实验结束后,菌种用灭菌锅进行灭菌,灭菌时一定要多加水,灭菌时间一定要足够长,保证细菌全部死亡,避免菌种对环境造成污染.4 结论本文根据文献以5,5'-亚甲基双水杨醛与对硝基苯肼为原料反应合成的配体L,并分别与氯化镧和氯化钇反应生成的新型配合物1、2.并对新生成配合物1和2进行了红外结构表征,初步认定配合物的生成.同时对配体L及配合物1、2进行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实验.抗菌实验结果表明,配体L没有抗菌性,溶剂DMF无抗菌性,配体与轻稀土氯化镧形成配合物1对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明显抗菌性,且对大肠杆菌的抗菌性要强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性,而配体与重稀土氯化钇生成的配合物2对这两种菌无明显抗菌性.参考文献:〔1〕Gudasi K B, Goudar T R. Synthesis andcharacterization of lanthanide(Ⅲ) complexes with salicylidene-2- aminopyridine [J]. Synth React Inorg Met - OrgChem, 2000, 30(10):1859-1869.〔2〕Yang Z Y, Wa ng L F, Wu J G, et al. The antitumorpharmaceutical study on some rare-earth Schiff -base complexes[J]. Chin Sci Bull, 1993, 38( 2): 124-127.〔3〕Deng R W, Wu J G, Long L S. Lanthanide complexes of ethyl biscoumacetate and their anticoagulant action [J]. Synth React Inorg Met- Org Chem, 1993, 23(3): 493-500.〔4〕Yanjaneyulu R, Swam y Y , Prabhakra R. Studies on some mixedlig and complexes of copper (Ⅱ) with 8-hydroxyquinoline and salicylic acids[J] .J Indian Chem Soc , 1985, LXII (5): 346-351.〔5〕Ge Liu ,Jie Shao.Selective Ratiometric Fluorescence Detection of Acetate Based on a Novel Schiff Base Derivative[J]. 2012, 22:397-401.。
席夫碱及其金属配合物的抗菌活性的研究

工业技术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101DOI:10.16660/ k i.1674-098X.2017.26.101席夫碱及其金属配合物的抗菌活性的研究陈月虎 吕晓雯 杜艳凤 汤淑君(齐鲁医药学院 山东淄博 255213)摘 要:目的 对席夫碱及其金属配合物的抗菌活性进行归纳总结,从而为后期席夫碱及其金属配合物在抗菌方面的研发起一定借鉴意义。
方法 主要以文献查阅、整理分类、总结归纳为主,总结席夫碱及其金属配合物的抗菌活性实验并撰写综述。
结果 席夫碱及其金属配合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霉菌等多种细菌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结论 经过多年来的研究发现,席夫碱及其金属配合物的种类较多,并且对多种有害菌均有抑制作用,若能在抗菌方面深入的研究,将对研究开发新型抗菌药有很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席夫碱 抗菌 金属配合物中图分类号:O6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9(b)-0101-03Abstract :Objective This article summarized the synthesis methods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experiments of Schiff base and its metal complexes, which would be helpful for the study and development of Schiff base and its metal complexes in the future. Methods Mainly on the basis of literature review, classification, summarization and summarization, the antibacterial experiments of Schiff base and its metal complexes were summarized and summarized. Results A series of antibacterial experiments of Schiff base and its metal complexes were summarized. It was found that Schiff base and its metal complexes had some inhibitory effects on Escherichia coli, Staphylococcus aureus, Bacillus subtilis and so on. Conclusions Schiff base and its metal complexes can inhibit many kinds of bacteria, and have a good use value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 in bacteriostasis.Key Words :Schiff Base; Antibacterial; Metalcomplex席夫碱主要是指含有碳氮双键的亚胺或甲亚胺基团的一类有机化合物,是一类具有多种优异功能的含氮配体。
Schiff碱及其金属配合物的抑菌活性

Schiff碱及其金属配合物的抑菌活性王建华*雷文#王远亮(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重庆 400044)摘要 Schiff碱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具有独特的抗病毒为筛选高效低毒的抗菌剂并对不同菌株的抑制作用进行了研究总结了Schiff碱抑菌活性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关键词 Schiff 碱金属配合物抑菌活性The New Progress in the Studies on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 ofSchiff Bases and its Metal ComplexesWang Jianhua, Lei Wen#, Wang Yuanliang(College of Bioengineering,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4)Abstract Schiff bases and its transition metal complexes have significant antiviral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In order to screen the high-activity antibiotic drugs with low toxicity, a large number of Schiff bases and its metal complexes have been synthesized, and the bioactivity screening of these ligands and complexes were done against different bacterial specie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antimicrobial activities of some kinds of Schiff base and its metal complexes are presented. The problems in the study on Schiff bases'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and the way of solutions are summarized and the prospects of the research methods are described.Key words Schiff bases, Metal complexes,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由于许多重要的生命过程涉及到有机金属配合物Schiff碱作为配体因其与一些过渡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具有独特的抗病毒Schiff碱大多以O S原子作为配位原子参与配位究其原因可能是另一方面过渡金属离子作为药物载体更易透过生物膜到达靶部位药物药效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受药物分子空间构型的影响为筛选出高效副作用小国内外科学工作者对此类化合物的合成热力学及动力学性质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研究39岁从事生物无机化学的研究2001-12-21修回抗菌活性研究进行概述和评价抗病毒抑霉等多种生物活性水杨醛苯环上不同的取代基或不同取代位置对配合物活性有不同的影响[1]))配合物XCH 2CH 2进行了抗菌活性实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4-羟基苯甲醛及4-硝基苯甲醛合成了相应的Schiff 碱及Cu())配合物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抗菌活性)配合物10µg/mL 浓度范围内而另一些则对铜绿假单胞菌属有显著的活性4-羟基水杨醛及5-溴水杨醛分别和N -吡啶-2-羟基-3-甲氧基-5-氨基苯甲胺反应抗菌实验表明它们对微杆菌IMG22酵母菌WET136及白色假丝酵母CCM314具有明显的抑菌功能))配合物和具有近八面体空间结构的Cu(½ð»ÆÉ«ÆÏÌÑÇò¾ú´ËºóÓÖ½øÒ»²½Ñо¿ÁË2-氨基噻唑硝基水杨醛及氯代水杨醛Schiff 碱配合物中NO 3-C 2O 42-和CH 3COO -等)对配合物抗菌活性的影响[6](R=H MeO BrCO 2H NH 2(NHSO 2)C=NH)其中一些对大肠杆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N -亚水杨基-邻氨基苯甲酸和N ,N '-双亚水杨基-邻亚苯基Schiff 碱配体及相应Cd()配合物)))配体H 2L 为1,8-二(2'-羟基苯)-4,5-二苯-2,3,6,7-四氮杂辛烷-1,3,5,7-四烯除Ni-Cu-Ni 体系外其中全铜三核配合物对真菌呈现显著的抑制作用并首次用这些化合物对老鼠冠状肝炎病毒(MHV)进行了抗感染实验Goyal 等[11]用5-硝基水杨醛及5-氯水杨醛与磺胺二甲异唑和黄胺甲氧哒嗪(SMP)合成相应的Schiff 碱及Mn()))及Cu(¶ø½ðÊôÅäºÏÎïÖÐ)配合物的抑菌活性最高我国化学工作者也做了不少的工作柳翠英等[12,13]先后合成了5-氯-N -(2-羟基乙基)水杨醛亚胺5-二溴-N -(2-羟基乙基)水杨醛亚胺5-溴-N -(2-羟基乙基)水杨醛亚胺及其Cu(II)配合物绿脓杆菌藤黄八叠球菌黄曲霉菌伤寒杆菌等做了抑菌实验水杨醛苯环上引入氯后更易透过细胞膜使其抗菌谱更广梁芳珍等[14]合成了4种2-氨基噻唑缩取代水杨醛Zn(¿Ý²Ý¸Ë¾ú½á¹û±íÃ÷ÅäºÏÎï»îÐÔÓÅÓÚÅäÌåÇÒäå´úÎïÓÅÓÚÏõ»ùºÍ¼×Ñõ»ùÈ¡´úÎïÁÁ°±ËáË®ÑîÈ©Schiff 碱及其与Mn()))配合物的合成,同时进行了抗菌活性实验)配合物的构效关系及配合物的稳定性作了初步的探讨其抗菌活性越小吴自慎等[16]合成了4-羟基水杨醛双甘肽Schiff 碱和3-甲氧基水杨醛双甘肽Schiff 碱及Mn()))四齿配合物严振寰等[17]合成了邻香草醛丙氨酸Schiff 碱及系列过渡金属配合物Zn ¶øCu 配合物无杀菌作用ZnÇÒ Ni 配合物对新型隐球菌无作用)配合物对烟草花叶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4-甲胺基苯甲醛合成了相应的Schiff 碱及钒()配合物Karia 等[20]曾合成了具有如下结构的系列Schiff 碱(R 1=Me,R 2CH=N; R 2=Ph,2-O 2NC 6H 4,4-MeOC 6H 4,4-ClC 6H 4)其中一些对大肠杆菌有显著的抑制活性2-氨基 恶唑分别和苯甲醛Sharaf [22]用系列取代[3-OH4-OH4-NO2[23]先后就2-氯4-氯代苯甲醛甘氨酸Schiff碱及金属配合物的抗菌活性进行ÍõÖÒµÈ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发现各种配合物中又以Cu(½üÄêMehta等[24]用2-羟基-1-萘甲醛分别和对氨基苯磺酸对氨基酚对氨基苯甲酸邻甲苯胺)配合物β-丙氨酸α-异亮氨酸及α-色氨酸反应合成相应的Sn(²¢É¸Ñ¡³öÁ˼¸ÖÖ¾ßÓнÏÇ¿ÒÖ¾ú»îÐÔµÄÅäºÏÎï4-氨基-1,2,4-三唑和2-羟基-1-萘甲醛反应合成相应Schiff碱及Cu()))的配合物变形杆菌属志贺氏菌属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3.2杂环醛类Schiff碱及金属配合物Chohan等[27]用2-氨基噻唑分别与2-呋喃甲酰乙醛2-吡咯甲酰乙醛缩合生成的Schiff碱及相应Co())和Zn(NNS和NNN三配位原子金黄色葡萄杆菌此前他们也曾报道过具有如下对称结构的杂环醛类Schiff碱[28]及Cu()))配合物NH))配合物2-吡咯甲酰乙醛腐胺二亚丙基三胺及亚精胺合成了相应的Schiff碱及Cu(ÏÉÈËÕƸ˾úÆÕͨ±äÐθ˾ú)配合物具有最高的抗菌活性)配合物具有优于其它配合物的抗增殖活性Br-SO42-等负离子(团)在调节配合物对细菌的选择性抑制方面可起到重要作用[(HPMαFP)2en]及Co())))双Schiff 碱配合物配合物的活性较配体活性增强了30%其中铂配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活性较强而铜配合物对菜豆晕疫菌活性较强又合成出了N ,N '-双[(1-苯基-3-甲基-5-氧-4-吡唑啉基)-2-噻吩甲酰次甲基]乙二亚胺及其金属配合物采用试管稀释法所做的抑菌实验结果表明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杆菌的作用与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氨基苄青霉素相当并对致病菌及HIV 病毒作了抑制实验在此基础上Sridhav 等[34]合成了一系列如下结构的Schiff 碱(R 1=HBr EtO 2-噻唑基R 3=HR 1=R 3=H,R 1=R 3=HSingh 等[35]用2-乙酰呋喃β-丙氨酸α-异亮氨酸)配合物并从中筛选出了几种抗菌活性较好的配合物( R1=H R 2=HMe Me )Deshum 等[37]用2-羟基-3-硝基-5-甲基乙酰苯基酮邻硝基苯胺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的化合物配体由7-甲酰-8-羟基喹啉邻-羟基-4-甲氧基苯并苯基酮对苯甲胺反应制得Mn()))))的配合物各金属配合物的活性顺序如下此外)四核配合物笔者[41]用2)))的配合物结果表明它们主要对大肠肝菌产气杆菌和枯草杆菌等有抑菌或抗菌活性毕思玮等[42]合成的甲酰基甲酸氨基硫脲和联苯乙酮缩氨基硫脲Schiff碱及Co())))配合物枯草杆菌福化2b(S.flexneri 2b)²úÆø¸Ë¾ú(A.aerogenes)及绿脓杆菌所做的活性实验显示Zn())配合物具有如下活性顺序)>Zn(其中Cu(5 展望作为Schiff碱及其金属配合物但距最终临床推广应用尚存在一定差距普遍水溶性较差但尚需更为系统的研究大多只是对配合物进行了初步的活性实验目前大多是在保留配体的基本结构基础上以期能够摸索出取代基与活性的一些定性关系但有关Schiff碱配合物的抑菌活性与其化学结构间的系统构效关系报道却鲜为少见为提高药物合成研究的成功率不仅在药效学方面以便在设计合成药物时另外参考文献[1] Singh N K ,Misseema A ,Aggarwal R C. Synth.React. Inorg.Met.-Org.,1985,15(1):75~92.[2] Rathor N,Pandeya S C,Saxena G C.Orient J.Chem.,1998,14(2):231~236.[3] Jeewoth T,Bhowon M G,Wah H et al. Transition Met.Chem.,1999,24(4):445~448.[4] Rashan L J,Aziz A A,Sulayman M A. Asian J.Chem.,1998,10(2):338~341.[5] Tumer M,Koksal H,Sener M K et al. Transition Met.Chem.,1999,24(4):414~420.[6] Chohan Z H. Met.-Based Drugs,1999,6(3):187~192.[7] Holve A,Goyal A. Orient J.Chem.,1996,12(1):87~88.[8] Varshney V K,Chandra U,Rawat M et al. J.Inst.Chem.,1992,64(4):135.[9] Panda A K,Dash D C,Mishra P et al. Indian J.Chem.,1996,35A(10):848~851.[10] Wang P H,Keck J G,Lien Eric J et al. J.Med.Chem.,1990,33(2):608~614.[11] Goyal S,Lal K. J.Indian Chem.Soc.,1989,66(7):477~479.[12] 柳翠英, 赵全芹, 李忠等. 化学试剂, 1999,21(5):304~305.[13] 柳翠英等. 化学试剂, 2000,22(3):173~174.[14] 梁芳珍, 徐克花, 任建成. 合成化学, 1999,7(2):121~124.[15] 毕思玮, 刘树祥. 无机化学学报, 1996,12(4):423~426.[16] Wu Z S, Lu Z P, Yan Z H. Transition Met.Chem.,1993,18(3):291~294.[17] 严振寰, 吴自慎, 李幸群等.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3,27(3):339~343.[18] 孟凡德, 赵全芹, 李明霞等. 化学试剂, 2000,22(3):176~177.[19] Arora K,Goyal R C,Sharma D P et al. Asian J.Chem.,1999,11(4):1329~1333.[20] Karia F D,Parsania P H. J.Chem.,1999,11(3):991~995.[21] Singh W M,Dash B C.Pesticides,1988,22(11):33~37.[22] Sharaf E N. Delta J.Sci.,1991,15(1):47~56.[23] Wang Z, Wu Z S, Yan Z H et al. Transition Met.Chem.,1994,19(2):235~236.[24] Mehta B H, Desai Y. Orient J.Chem.,1999,15(1):139~142.[25] Singh H L, Sharma M, Gupta M K et al. Bull.Pol.Acad.Sci.Chem.,1999,47(2):103~110.[26] Samus N M,Shlyakhov E N,Velishko N G et al. Khim.-Farm.Zh,1989,23(9):1089~1101.[27]Chohan Z H, Kausar S. Met.-Based Drugs, 2000,7(1):17~22.[28] Chohan Z H, Sherazi S K A, Praveen M et al. Met.-Based Drugs,1998,5(6):347~354.[29]Srivastava V, Mishra A P. J.Indian Chem.Soc.,1995,72(1):47~48.[30] Bolos C A, Nikolov G S, Ekateriniadou L et al. Met.-Based Drugs,1998,5(6):323~332.[31] 于文锦, 李锦州等. 无机化学学报, 1999,15(5):657~660.[32] 祝振富, 黎植昌, 张积霞等.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22(1):50~53.[33] Pandeya S N, Sriram D, Nath G. Clercq Erik de.Arzneim.-Forsch,2000,50(1):55~59.[34] Sridhav S K, Pandeya S N, Bajpai S K et al.S Indian Drugs,1999,36(6):412~414.[35] Singh H L, Sharma M, Varshney A K. Inorg.-Org.Chem.,2000,30(3):445~456.[36] Raut A W, Doshi A G. Orient.J.Chem.,1996,12(1):93~94.[37] Deshumkh M D, Doshi A G. Orient.J.Chem.,1995,11(1):85~86.[38] Patel V K, Jejurkar C R. Orient.J.Chem.,1994,10(1):63~65.[39] Rao N R, Rao P V, Reddy G V et al. Indian J.Chem.,1987,26A(10):887~890.[40] Yang L Q, Wu J G, Xin J. Transition Met.Chem.(h.),1999,24(3):340~345.[41] 王建华, 杜军. 无机化学学报,1999,15(5):667.[42] 毕思玮, 刘树祥, 刘永军等. 应用化学, 1996,13(2):15~17.[43] 王建华, 杜军. 应用化学, 1999,16(3):114~115.。
水杨醛及其衍生物席夫碱配合物制备_性能研究现状

第36卷第3期 人 工 晶 体 学 报 Vol .36 No .3 2007年6月 JOURNAL OF SY NTHETI C CRYST ALS June,2007 水杨醛及其衍生物席夫碱配合物制备、性能研究现状金黎霞1,刘 峥1,夏金虹2(1.桂林工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系,桂林541004;2.桂林电子工业学院电子工程系,桂林541004)摘要:本文综述了水杨醛及其衍生物席夫碱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及影响因素,阐述了它的生物活性、现场配位标记、放射性金属核素的潜力、杀菌活性,对超氧离子的抑制作用,催化活性等各方面性能,及其在分析化学和应用化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水杨醛;席夫碱;配合物;性能中图分类号:O6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985X (2007)0320705206Actua lity Research of Syn thesis and Capac ity of Sch i ff Ba seD er i ved fro m Sa li cyl a ldehyde and Its Ram i f i ca ti on sJ I N L i 2xia 1,L I U Zheng 1,X I A J in 2hong 2(1.Depart m ent of Materials and Chem istry Engineering,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 ogy,Guilin 541004,China;2.Depart m ent of Electr onic Engineering,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 onic Technol ogy,Guilin 541004,China )(R eceived 8N ove m ber 2006,accepted 6M arch 2007)Abstract:The synthesis and influence fact ors of Schiff base derived fr om salicylaldehyde were su mmarized in the article .Its ra m ificati ons,and its bi oactivity,indicates the potential of labeling radi onueli 2des,antibacterial,catalytic activity,the free radical inhibit i onrate t o O 22,app licati on in analytical che m istryand app liance che m istry als o p resented .Key words:salicylaldehyde;schiff base;comp lex;capability 收稿日期:2006211208;修订日期:2007203206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厅学科软环境建设项目(D203252) 作者简介:金黎霞(19822),女,浙江省人,硕士研究生。
席夫碱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席夫碱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席夫碱(Schiff Base)及其金属配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因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质,在化学、材料科学、生物医学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旨在综述近年来席夫碱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方法、结构特性以及生物活性研究的重要进展。
文章将首先介绍席夫碱的基本概念、合成策略以及结构多样性,然后重点论述席夫碱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方法、结构表征以及性能调控。
本文还将对席夫碱及其金属配合物在抗菌、抗肿瘤、抗氧化等生物活性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未来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席夫碱的合成方法席夫碱的合成主要依赖于醛或酮的羰基与胺或氨的氨基之间的缩合反应,也称为亚胺化反应。
这种反应通常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如室温或稍微加热,无需催化剂或仅需少量催化剂。
反应过程中,羰基碳原子与氨基氮原子形成新的碳氮双键,同时生成一分子水。
由于反应过程中涉及到电子的转移和共享,因此反应通常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产率。
醛或酮与伯胺的缩合:这是合成席夫碱最常用的方法。
醛或酮与伯胺在适当的溶剂中,通过加热或搅拌,可以高效地生成对应的席夫碱。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产物纯度高,是实验室常用的合成方法。
醛或酮与仲胺的缩合:与伯胺相比,仲胺的氨基活性较低,需要更强烈的条件才能发生缩合反应。
通常需要使用催化剂,如酸性催化剂,以促进反应的进行。
醛或酮与氨的缩合:在这种情况下,氨作为氨基的供体,与醛或酮发生缩合反应。
由于氨的水溶性较高,反应通常在水溶液中进行。
醛或酮与肼的缩合:肼作为一种特殊的胺,可以与醛或酮发生缩合反应,生成含有两个氨基的席夫碱。
这种方法在合成具有特殊功能的席夫碱时非常有用。
席夫碱的合成方法多样,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原料和反应条件。
由于席夫碱的结构多样性,通过改变原料和反应条件,可以合成出具有各种功能的席夫碱,为后续的金属配合物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新型三脚架结构席夫碱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质

化学试剂,2009,31(4),250~252新型三脚架结构席夫碱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质张敬31,2,颜世娜1,韩凯1,赵斌1(1.曲阜师范大学化学系,山东曲阜 273165;2.济宁学院化学系,山东曲阜 273155)摘要:三{22[(22甲酰基苯基)氧代]乙基}胺与乙醇胺缩合得到一种新型席夫碱配体,然后与Cd 、Mn 、C o 、Ni 、Fe 、Cu 过渡金属配位得到其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表征,确定了配体及配合物的组成,并对配体及配合物杀菌活性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三{22[(22甲酰基苯基)氧代]乙基}胺;乙醇胺;席夫碱;过渡金属配合物中图分类号:O6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823283(2009)0420250203收稿日期:2008203231作者简介:张敬(19812),女,山东兖州人,硕士生,研究方向为无机配位化学。
三脚架结构化合物及其配合物的研究是配位化学领域的热点研究课题之一,这类物质在配位化学、电化学、医学、催化化学、生物化学、超分子化学等方面均表现出优良的性能和很好的应用前景[126]。
为了更好的研究该类化合物及配合物,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的三脚架结构的席夫碱配体,并合成了其Cd 、Mn 、C o 、Ni 、Fe 、Cu 过渡金属配合物,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等手段进行表征,确定了配体及配合物的组成,同时我们还对配体及配合物进行了杀菌活性研究。
配体的合成路线如下。
1 实验部分111 主要仪器与试剂1106型元素分析仪(意大利Carlo Erba 公司);Avance DMX400超导核磁共振仪(T MS 为内标,C DCl 3为溶剂,德国Bruker 公司);Nexus 470FT 2IR 红外光谱仪(K Br 压片,波数范围4000~400cm -1,美国Nicolet 公司);Cary 300型紫外2可见分光光度计(美国Varian 公司);XT 42100X A 型熔点仪(温度计未经校正,上海申光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木犀草素缩苯胺席夫碱配合物的合成及抑菌活性

木犀草素缩苯胺席夫碱配合物的合成及抑菌活性
沙靖全;李敬芬;闫红
【期刊名称】《黑龙江医药科学》
【年(卷),期】2004(27)6
【摘要】目的:基于木犀草素的生物活性和席夫碱的特有性质基础上,设计与金属形成一系列新型席夫碱金属配合物.方法:利用缩合反应,在无水乙醇中合成未见报道的黄酮类席夫碱过渡金属配合物.并通过元素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摩尔电导等手段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抗菌活性实验.结果:通过分析,初步确定了其分子式、结构和其生物活性.结论:结构式为:配合物MLx.nC2H5OH.形成配合物后抑菌活性大大增强.
【总页数】2页(P11-12)
【作者】沙靖全;李敬芬;闫红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化学与药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7;浙江湖州师范学院,浙江,湖州,313000;佳木斯大学化学与药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14.5
【相关文献】
1.水杨醛缩对氨基水杨酸席夫碱及稀土配合物的r合成、表征与抑菌活性 [J], 王浩江;薛晶鑫;刘文;刁海鹏
2.HPMTP缩L-苯丙氨酸乙酯席夫碱配体及其配合物的合成、结构表征和抑菌活性
[J], 王刚;刘燕青;李爱秀;董化江
3.2-羟基-1-萘甲醛缩2,6-二氨基吡啶钍的席夫碱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抑菌活性的研究 [J], 汤金辉;王宏青;王榆元;江晓娇;李虹霖;蒋林;王爽
4.PMNBP缩氨基酸酯席夫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抑菌活性 [J], 张华;张欣;孙晨
5.对-氨基二甲基苯胺缩PMBP席夫碱及其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抑菌活性 [J], 丁峰;贾永金;王瑾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吡啶甲醛缩芳胺类Schiff碱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抗菌活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2-吡啶甲醛缩芳胺类Schiff碱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抗菌活性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2-吡啶甲醛缩芳胺类Schiff碱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抗菌活性研究研究背景和意义:过渡金属配合物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医药、材料科学、环境保护等。
在医药领域,过渡金属配合物的抗菌、抗肿瘤、抗病毒等生物活性已得到广泛研究,成为了新药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
Schiff碱是目前研究较为广泛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其结构及性质对于过渡金属配合物的设计和构建有着重要的作用。
2-吡啶甲醛缩芳胺类Schiff碱是一类骨架结构稳定,具有吸光度较高的Schiff碱化合物,经常用于金属离子的配合形成具有生物活性的配合物。
因此,研究2-吡啶甲醛缩芳胺类Schiff碱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和性质,对于拓宽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应用领域和研究路径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近年来细菌的抗药性问题日益凸显,开发新型抗菌剂成为了当前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
因此,通过研究2-吡啶甲醛缩芳胺类Schiff 碱过渡金属配合物的抗菌活性,对于探究其在抗菌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以2-吡啶甲醛为配基,以不同芳香胺为配体,通过简单合成方法得到一系列的2-吡啶甲醛缩芳胺类Schiff碱。
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表征。
然后,将得到的Schiff碱与过渡金属离子进行络合反应,合成相应的过渡金属配合物,并利用元素分析、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
对于所得的过渡金属配合物,将考察其在溶液中的稳定性,并进行抗菌活性测试。
选择常见细菌菌株,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以盘扩法或浸渍法进行抗菌活性的测试。
同时,还将进行抑菌机制的研究,以进一步探究其抗菌活性的机制。
预期结果:本研究预计合成得到一系列的2-吡啶甲醛缩芳胺类Schiff碱过渡金属配合物,并对其进行充分的表征和分析。
通过抗菌活性测试,将评估得到合成的过渡金属配合物在抗菌领域的应用潜力,为其在药物研究领域的应用奠定基础。
二氨基硫脲双核席夫碱和其配合物的合成与抗菌活性

二氨基硫脲双核席夫碱和其配合物的合成与抗菌活性胡庆红a3 袁泽利a 吴 庆a 张铭钦a 朱必学b(a遵义医学院药学系 遵义563003;b贵州大学化学系 贵阳)摘 要 以32羧基水杨醛与二氨基硫脲为原料合成了新的32羧基水杨醛双缩二氨基硫脲席夫碱(H4L)及其Co(Ⅱ),N i(Ⅱ),Cu(Ⅱ),Zn(Ⅱ)双核配合物,收率57%~78%。
通过元素分析、1H NMR、I R、UV2V is、摩尔电导、质谱分析等测试技术对合成得到的席夫碱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表征。
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合成的席夫碱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关键词 二氨基硫脲,席夫碱,金属配合物,合成,抗菌活性中图分类号:O62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0518(2009)05205342042008205205收稿,2008208229修回通讯联系人:胡庆红,男,副教授;E2mail:huqinghong1963@;研究方向:有机合成和药物分析含有硫脲基的席夫碱(Schiff base)是一类含有过渡金属离子配体并具有良好的抑菌、抗病毒和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的化合物[1~4],某些与金属离子的配合物还具有仿酶催化活性[5]和潜在的药用价值[6~8]。
双缩二氨基硫脲腙类化合物具有抗结核菌效应和化疗作用[9,10],为寻找新的抗菌活性化合物以便进一步探讨他们的结构与生物活性间关系,本文合成了含硫脲基的双核席夫碱化合物,合成路线如Sche me1所示,初步测试了它们及其金属离子配合物的抗菌活性。
Sche me1 Syntheses of Schiff base comp lexes1 实验部分1.1 仪器和试剂RY22型熔点仪(天津天分仪器厂),温度计未校正;Vari o EL III型元素分析仪(德国Ele mentar公司);BS D2A型数子式电导率仪(贵阳学通仪器仪表公司);B i o2Rad135型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美国B I O2RAD公司),K B r压片;UV2256F W型紫外2可见分光光计(日本岛津公司);JEOL ECX500MHz型核磁共振仪(日本JEOL公司),T MS,DMS O2d6;MS HP21100型质谱仪(德国HP公司)。
席夫碱在催化剂领域的应用

席夫碱在催化剂领域的应用∗刘秀然;范彩虹;唐关平;许想姣【摘要】Schiff base conta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imine and a methyleneimine group (-RC=N-) is a class of organic compound, which is formed by condensation of amine and reactive carbonyl groups. Because of its special properties in the field of catalysi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focused on by chemist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metalcomplex catalysts of the Schiff base have been a very active field, which has achieved a lot of results. The different types of Schiff base complexes in the polymerization catalysis namely, progress in four areas of catalytic asymmetric cyclopropanation reaction, aspects of the catalytic oxidation of olefins, electric catalysis and some research results were described.%席夫碱主要是指含有亚胺或甲亚胺特性基团(-RC=N-)的一类有机化合物,通常席夫碱是由胺和活性羰基缩合而成,因其在催化领域有着特殊的性能,越来越多的受到化学家们的关注。
文献综述过渡金属络合物

配位化学文献综述希夫碱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性能研究进展姓名:XXX(2013XXXXXXXX)培养单位:XXXXXXXXX上课时间:周一(四)地点:XXXXX希夫碱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性能研究进展XXX(1.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北京100049)摘要:随着配位化学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在过渡金属配合物方面取得的长足发展,希夫碱过渡金属配合物作为配合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众多领域的应用更是成为研究热点之一。
本文从这类配合物的稳定性及其生物活性、催化活性、分析化学、材料领域的应用现状以及合成方法等多方面对席夫碱配合物做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席夫碱过渡金属配合物,生物活性,催化性能,分析化学,材料,合成中图分类编号: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81X(201x)-0000-00Research progress of Schiff bases and their transition metal complexesXXXXX(1.Institut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Beijing100049, China )Abstract The transition metal complexes achieved rapid development with the deepening of coordination chemistry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the extensive application of Schiff base complexes in many fields to become one of the hot. This article explains in detail the Schiff base complexes in the stability and biological activity, catalyticactivity, analytical chemistry, functional materials multifaceted application status, as well as synthesis ways of the complexes.Keywords Schiff base transition metal complexes, Biological activity, Catalytic properties, Analytical chemistry, Materials, Synthesis methods自从瑞士化学家Werner 创建配位化学学说以来,配位化学一直处于化学学科研究的前沿,特别在近几十年,由于生命科学、药物学、工业催化及生物无机化学等学科的迅速发展,配位化学也得到很大的推动。
席夫碱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研究

中文 摘 要
摘 要
席 夫 碱 配合 物的研 究是 当前配位化 学的研 究热 点之一 。本论文 以水杨醛类
配体的衍生物:4-[(2‘一甲醛缩硫代氨基脉)苯氧甲基]乙烷,2,2‘一联毗陡,2- (5一硝基水杨醛乙胺)苯并咪哇作配体,设计合成了8个新的配合物,并解析了5
南开大学硕士论文
第一章
中存在着具有强烈反铁磁相互作用的双核铜中心:而在超氧化物歧化酶中则禅减 着由咪畦桥联的 Cu-Zn活性中心;二是把金属离子引入生物体系作为药物和探
针,例如 目前对顺铂抗癌药物的作用机制已经进行了较为深入地研究,其中顺铂 与DNA靶分子相互作用的链内交联和链间机制使人们普遍接受的可能机制。在 金属离子探针和稀土荧光方面的研究也表明探针技术在生物大分子结构、构象的 研究中有着潜在的广泛应用前景。这个学科的发展前景和价值也可以包括两个方 面:一是通过对生物无机化学问题和规律的研究探索有助于进一步揭示生命的奥 秘;二是生物无机化学规律的揭示及其成果有助于改善人类(包括与类有益的动、 植物和微生物 )的生活环境,保护人类的健康,延长人类的寿命,从而造福人类。 随着对生命现象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许多的生命过程利用了金属离子及金 属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磁偶合相互作用的多核配位中心存在与许多金属蛋 白和金属酶的活性部位[161
第 ̄幸
化学 家 随 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单纯含氮大环的研究有其局限性。大环与金属 离子作用时,因为环上氮原子种类较少,对金属离子的选择性较差,同时也难于 模拟生物大分子活性中心的金属离子的复杂的配位环境。因此,带侧臂含氮大环 的研究迅速发展起来。通过环上接上结构与性质不同的各种侧臂这种修饰,会使 大环化合物具有更新奇的性质,比如对金属离子会有更好的选择性,增加配合物 的稳定性,加快与金属离子的配位速度,而且通过侧臂的变化可以改变中心离子 的配位环境,从而可能得到效果更佳的模型化合物。而且侧臂引入后,能够使大 环化合物通过侧臂与目标靶分子 (蛋白质与核酸一类的大分子)连接在一起,这
席夫碱金属配合物

席夫碱金属配合物席夫碱金属配合物是一类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化合物,其结构特点和性质独特,因此备受研究者的关注。
本文将从席夫碱金属配合物的定义、结构特点、合成方法、应用价值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席夫碱金属配合物的定义席夫碱金属配合物是指由席夫碱(Schiff base)和金属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席夫碱是一类含有亚胺基(-C=N-)的有机化合物,其分子结构为R1R2C=NR3,其中R1、R2、R3为有机基团。
席夫碱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具有独特的结构和性质,广泛应用于催化、生物学、材料科学等领域。
二、席夫碱金属配合物的结构特点席夫碱金属配合物的结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席夫碱与金属离子之间形成的配位键通常为亚胺基上的氮原子与金属离子之间的配位键。
2. 席夫碱金属配合物的结构通常为八面体、四方体或六方体等。
3. 席夫碱金属配合物的结构中,金属离子通常处于高自旋状态。
4. 席夫碱金属配合物的结构中,席夫碱分子通常以双齿配位方式与金属离子配位。
三、席夫碱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席夫碱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合成席夫碱。
将席夫碱的前体与适当的醛或酮反应,生成席夫碱。
2. 合成金属配合物。
将席夫碱与金属离子反应,生成席夫碱金属配合物。
3. 纯化和结晶。
将合成的席夫碱金属配合物进行纯化和结晶,得到纯净的化合物。
四、席夫碱金属配合物的应用价值席夫碱金属配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催化剂。
席夫碱金属配合物可以作为催化剂,用于有机合成反应、氧化反应等。
2. 生物学。
席夫碱金属配合物可以用于生物学研究,如荧光探针、抗菌剂等。
3. 材料科学。
席夫碱金属配合物可以用于材料科学研究,如光电材料、液晶材料等。
4. 医学。
席夫碱金属配合物可以用于医学研究,如抗癌药物、抗病毒药物等。
总之,席夫碱金属配合物是一类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化合物,其结构特点和性质独特,备受研究者的关注。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席夫碱金属配合物的应用领域将会更加广泛。
甲酰基甲酸缩氨基硫脲和1,10-菲啰啉的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杀菌活性

甲酰基甲酸缩氨基硫脲和1,10-菲啰啉的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杀菌活性刘树祥;高恩庆;田君濂;毕思玮;张建民;李桂芝【期刊名称】《化学试剂》【年(卷),期】1998(20)6【摘要】合成了组成为MLB·nH2O[M=Mn(Ⅱ)、Cu(Ⅱ)、Zn(Ⅱ)和Cd(Ⅱ),n=1;M=Ni(Ⅱ),n=2;L=甲酰基甲酸缩氨基硫脲;B=1,10-菲啉]的5种三元配合物。
测定了其元素组成、摩尔电导率和磁化率;用电子光谱和红外光谱进行表征,提出了它们的结构。
研究了配体甲酰基甲酸缩氨基硫脲及其配合物的杀菌活性。
【总页数】4页(P327-330)【关键词】过渡金属;配合物;缩氨基硫脲;菲罗啉;杀菌活性【作者】刘树祥;高恩庆;田君濂;毕思玮;张建民;李桂芝【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化学系;曲阜师范大学生物系【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14;O641.4【相关文献】1.呋喃甲酰基吡唑啉酮缩氨基硫脲配合物的合成、光谱表征及生物活性 [J], 李锦州;张光林;沙靖全;安郁美2.镓-2,6-吡啶二甲酸与α-吡啶甲酸或1,10-邻菲啰啉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抑菌活性 [J], 孔晓朵;孙怡3.芳香胺氮氧化物合贵金属配合物研究Ⅱ、1,10-菲啰啉-N-氧化物与金(Ⅲ)、铂(Ⅳ)和钯(Ⅱ)的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J], 龚钰秋4.N,N'-双(3-甲酰基-4-羟基苯甲酸甲酯)缩环己二胺Schiff碱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J], 张雅然;赵继全;何乐芹;张松梅;吴伟鹏5.呋喃甲酰基吡唑啉酮缩氨基硫脲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生物活性 [J], 李锦州;沙靖全;安郁美;于文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Z HU Xin-De (祝 心 德 ) , D AN G Y ua n-Lin (党 元 林 ) et al W uji Huaxue X uebao ( Chinese . J . I norg. Chem . ) , 1997, 13( 1) , 68.
[ 2] BI Si-W ei (毕思玮 ) , L I Gui-Zhi (李桂芝 ) , L IU Shu-Xia ng (刘树祥 ) W uju Huax ue X uebao (Chinese J . I norg. Chem . ) , 1998, 14( 2) , 153.
375 1000
Ps eudomonas py o cy a nea 750 -
Xant homonas qr y za e 139 692. 5 1180 -
从表 2中的数据可以看出: ( 1)配合物的杀菌活性一般大于配体本身的杀菌活性 ; ( 2)对于
某一种菌株而言 ,并不是所有配合物均有活性 , Co (Ⅱ ) , Ni (Ⅱ )配合物的杀菌活性就很低 ; ( 3) 对于某一种菌株具有活性的配合物中 ,若将它们的活性顺序与其稳定性顺序对比 ,不难发现 , 配合物的稳定性越大 ,其杀菌活性越大。这个结论与 P. Lum me等人 [12 ]得出的这些金属的席夫 碱配合物稳定性与其抗癌活性之间关系的结论相类似。
关键词: 过渡金属 席夫碱配合物 甘氨酰甘氨酸 配合物稳定性 杀菌活性
分类号: O641. 4
过渡元素席夫碱配合物具有抗菌、抗癌、抗病毒等生物活性 ,多年来一直得到广泛的重视 , 合成表征了许多过渡金属席夫碱配合物 ,测试了它们的杀菌、抗癌活性 [ 1~ 3 ]。 可是它们的杀菌 机理却并不那么清楚 ,文献 [4]归纳出三种可能的作用机理: ( 1)配体本身显示杀菌活性 ,而金属 的作用在于形成一个合适的可输送形式的配合物 ; ( 2)金属离子显示活性 ,而配合物则是为通 过细胞膜输送金属离子所必需 ; ( 3)活性微粒是配离子 ,它们可与生命中的重要的细胞中心相 互作用。文献 [5]认为螯合物的杀菌活性比配体本身更有效 ,那是因为螯合作用大大减小了金属 离子的极性 ,这样就增加了金属螯合物的亲油特性 ,有利于穿过真菌的油脂层。可见 ,不论哪一 种杀菌机理 ,都与配合物的稳定性有关 ,然而 ,有关配合物的杀菌活性与配合物的稳定性之间 的关系的报道却很少。 为了探讨这种关系 ,本文报道在合成、表征了甲酰基甲酸缩氨基硫脲过 渡金属配合物及测定其杀菌活性 [6]的基础上 ,应用 p H法测定了甲酰基甲酸缩氨基硫脲 ,甘氨 酰甘氨酸的质子化常数和它们与金属离子生成的二元配合物以及金属离子 (Ⅱ ) -甲酰基甲酸 缩氨基硫脲 -甘氨酰甘氨酸 ( M (Ⅱ ) -F F T SC-GG)三元配合物的生成常数 ,进而讨论了配合物 的稳定性与其杀菌活性之间的关系。
lgUH lgU110 lgU120
HA-
H2 A
H3 A+
M n2+
Co2+
N i2+
Cu2+
Zn2+
10. 21± 0. 03 12. 91± 0. 01 14. 37± 0. 03
-
-
-
-
-
-
-
-
5. 55± 0. 06 7. 24± 0. 13 8. 22± 0. 04 10. 6± 0. 01 7. 94± 0. 06
O
O
C O-
C O-
C H N+ N H C N H2
C H N+ N C N H2
( 1)
H
H
S
SH
在酸性条件下 ,羧酸根可质子化并 O C H N+ N C N H2 + H+
H SH
O
C OH
C H N+ N C N H2 H SH ( H3 A+ ) O
-
-
-
9. 68± 0. 05 12. 61± 0. 27 15. 71± 0. 15 18. 87± 0. 04 15. 36± 0. 03
从表 1中的数据可看出 ,二元配合物比较稳定 ,这可能是由于每个配体离子可以与金属离 子形成两个五元环。 且逐级稳定常数均符合 K 1> K 2的一般规律。 比较二元配合物的稳定性 , 发现有如下顺序: M n2+ < Co2+ < N i2+ < Cu2+ > Zn2+ ,这与 Irving-Williams 次序 [11 ]一致。 2. 2 二元配合物的稳定性与其杀菌活性
1 实验部分
1. 1 试剂与仪器 金属离子取于它们的硝酸盐 ,它们均为分析纯试剂 (上海分析试剂厂 )。金属离子储备液的
浓度用标准的 ED T A滴定。 配体甲酰基甲酸缩氨基硫脲按文献 [ 6]合成 ,用 X T7-1型微熔点仪 测熔点 , 171℃ ,与文献 [7]一致。甘氨酰甘氨酸为生化试剂。无碳酸根离子的氢氧化钠溶液用常
为了便于讨论 ,将文献 [6, 10 ]中这些二元配合物对常见几种重要菌株的杀菌活性列于表 2。
第 4期
张建民等: 过渡金属席夫碱配合物的稳定性及其杀菌活性
4 95
表 2 二元配合物的杀菌活性 (全杀死细菌的最低浓度 μg /mL)* Table 2 Disinfectivity of Binary Complexes of Formylformic Ac id Thiosemicarbazone
(μg /mL, Smallest Lethal Concentration of all Bacteria)
co m po und
St aph ylococcus aureus
Baci ll us sub tili s
H2 A Co( HA) 2· 2 H2O Ni ( HA) 2· 2H2 O
Cu A· H2 O Zn( HA) 2· 2 H2O
我们测得了甘氨酰甘氨酸三级离解常数 ,我们认为 ,在强酸性条件下 ,甘氨酰甘氨酸端氨
基和肽键上的氮原子均可以质子化 ,生成带二个正电荷的离子 ,并发生如下逐级电离 ( 3):
O
+
H3 N
CH2
+
C N H CH2
K a1 , - H+ C OH
O
+
+
H3 N C H2 C N H C H2 C O-
二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Zn(Ⅱ ) -G G二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与文献 [13 ]一致。从表 3中三元配
合物的稳定性顺序 ,联系到对应二元配合物杀菌活性顺序 ,我们认为 ,所以这些配合物的杀菌
496
无机化学学报
第 15卷
活性较高 ,也许是因为它容易与蛋白质的成份形成稳定的配合物 ,使蛋白质或酶变性 ,致使细 菌死亡的缘故。
[ 3] Z HO U Yu-Ping (周 毓 萍 ) , Y U Hong-Juan (于 红 娟 ) e t a l Wuji Huax ue Xuebao ( Chinese J . I norg. Chem . ) , 1998, 14( 2) , 162.
[ 4 ] Yatsmilski K. B. , tr anslated by Y U Xun(余 绚 ) , W U Yao -M an (吴 瑶曼 ) Elementary Bio-Inorganic Chemistry (生物无机化 学入门 ) , Beijing: Science Press, 1984, p116.
HB 8. 03 -
H2 B+ 11. 38
-
H3B2+ 13. 75
-
M n2+
Co2+
N i2+
Cu2+
Zn2+
-
-
-
-
-
2. 80± 0. 03 3. 37± 0. 09 4. 54± 0. 11 8. 18± 0. 02 3. 65± 0. 16
9. 72± 0. 01 11. 25± 0. 04 13. 73± 0. 06 17. 52± 0. 08 12. 49± 0. 02
2. 3 M (Ⅱ ) -A-B三元配合物的稳定性与杀菌活性 为了探讨甲酰基甲酸缩氨基硫脲二元配合物的杀菌机理 ,我们测定了以甲酰基甲酸缩氨
基硫脲为 A配体 ,以甘甘二肽为 B配体的三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为此 ,我们还测定了甘氨酰 甘氨酸的质子化常数和它与二价过渡金属离子生成的二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测定结果列于
表 3。
表 3 甘氨 酰甘氨酸的质子化常数及其二元、三元配合物的稳定 常数 Table 3 Protonat ion Constants of Glycylglycine and Stability Constants of its Binary and
Ternary Complexes
lgUH lgU101 lgU111
第 4期 1999年 7月
无 机 化 学 学 报 CHIN ESE JO U RN A L O F IN O RG AN I C C HEM I ST RY
V o l. 15, N o. 4 July, 1999
过渡金属席夫碱配合物的稳定性及其杀菌活性
张建民 a 李瑞芳 b 刘树祥 b*
(曲阜师范大学 a 生物系 , b 化学系 , 曲阜 273165)
用 T IT F IT 计算程序 [9]求算甲酰基甲酸缩氨基硫脲和甘氨酰甘氨酸的质子化常数 ,它们 的二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和 M (Ⅱ ) -F FT SC-GG三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全部计算在 486微 机上完成。
2 结果与讨论
2. 1 M (Ⅱ ) -F FT SC二元配合物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