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报告文学交叉的新闻与文学.pptx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包身工是夏衍著 名的报告文学,作者 描写了上海日本纱厂 中,纺织女工们一天 的生活经历,展现了 在帝国主义压迫下, 城市底层工人悲惨的 生活状况和旧中国积 贫积弱的社会现实。
报告文学和通讯有什么区别?
• 1、合理的文学性
• 2、构思的长久性
报告文学与小说有什么区别?
1、在情节的描写和人物的刻画等表达手 法上类似小说; 2、小说是虚构的艺术,报告文学是写实 的艺术。
奔波劳碌 (1)课间:飞往各地 讲学的情形。
与时间赛跑
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2)授课的精神感受和效果。
(2-9)课上:授课风 采和课堂气氛。
(3-4)最大的课堂
人数之多 空间之大 听课之踊跃
(5-7)讲课的风采和课堂气氛。 (8-9)引来 (8)女学生的观察。 的关注 (9)生活中的“洞”。
治学态度
(10-15)课后
③杜教授不到十岁女儿“以中国 人自居,能背《庄子》……”; 她又不能完全听懂汉语。
第二课时
澳星风险发射
李鸣生
1986年1月28日美挑战者号 航天飞机机毁人亡事件
美国空军制造的大力神火箭升空爆炸
美国麦道公司的德尔塔火箭由于过早熄火而自毁
1、作者简介
李鸣生,四川人,1974年 入伍,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 学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 报告文学学会理事。现供职于解 放军出版社。已出版各种文本20 部。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火 箭今夜飞起》、《花太阳》;长 篇报告文学“航天五部曲” (《飞向太空港》、《澳星风险 发射》、《走出地球村》、《风 雨“长征号”》、《远征赤道上 空》)、《中国863》、《国家大 事》、《全球寻找“北京人”》 等;“李鸣生专访”系列《与智 者聊天》、《毛泽东的随行摄影 记者》;此外还有电影电视剧本、 电视专题片等多部。
儒雅含蓄风度
②“他着力讲话时,脑袋偏 向左侧……有一种执拗的牛
大巧若拙
劲……”
气质独特
参与营造主人公活动背景和氛围; 提供不尽相同的视角和关注点; 人物人生观、价值观差异一目了然。
(3)次要人物有价值。
①女学生“超越儒家伦理的 观
察”老师的形貌衣着; ②“她们很惋惜地觉得老师太
不顾及自己了……”;
欧式房子、中国书、中国人
佛像、书、钟
每天有心得
(4)到北京的
(4-5)同中国大
收获思考 儒学有无发展可能
陆学界的交流。
中国有无独立知识分子群体
(5)在北大的发现、思考、判定。
(6)担任燕京学社社长时的理念和成就。
(6-9)在哈佛 (7)儒学研讨会的变化:都是中文语境。
的学术活动
(8)开拓精神和多元文化主张。
报告文学:交叉的新闻和文学
教学目标:
一、了解报告文学的主要特征,体会其新闻 性与文学性相结合的特点。 二、学习《儒学飞人》中描写人物的方法, 品味富有内涵的语句。 三、学习《澳星风险发射》按时间顺序叙述 事件、通过细节烘托气氛的方法。
什么是报告文学?
• 报告文学是采取文 学手段及时地反映真人 真事的一种新闻体裁。
(9)为中国文化多储备人才。
第三个小标题:杜维明教授的家庭生活。
(1)中国饮食文化。
(2)中国酒文化。 (3)中国古典文学文化。
变日常生活为中 西文化交流环境
(4-6)中西交融文化。 (7)中国乡情(缘)文化。 (8)中国节俭(悯农)文化。
变家庭为传播 中国文化讲堂
(9)寄托对中国文化前景的信心。
文明系系主任。1988年获选美国人文社会科学院院士,自1996
年开始出任哈佛燕京学社(Harvard Yenching Institute)社长
至今。1990年借调夏威夷东西中心担任文化与传播研究所所长。
•
1995年应印度哲学委员会之邀,
•
在南亚五大学府发表 “国家讲座”。
2、结构层次
第一个小标题:描述杜维明先生的学术活动和教育活动。
中国农民调查
• 作者:陈桂棣、春桃 • 本书真实全面展现了
当下中国农民悲惨的生活 现实,长达三年的一线调 查,作者用悲悯的笔法分 析了农民生存的真实状况, 对众多体制制度提出了深 刻质疑,是这些年来最具 深度也是最具良心的报告 文学。
一、新闻性
报告文学有什么特点
真实性 •准确性 • 二、文学性
包身工
首创汉语讨论; 儒学从
①与博士生 提出的理念; 的讨论 儒学对话的宽广;
书斋引
学生的抱怨;
到世界
“和尚尼姑”的决心。
②对女儿 自愿念中文 的家教
把教育延伸到家庭
以中国人自居
第二个小标题:杜维明的学术活动和哈佛的学术氛围。
精神品格 陈设布局
(1-2)办公环境 (1-3)办公环 境和求学经历。
(3)求学经历
2、内容层次(全文由十个小节构成)
第一小节:中方发射指挥部汇总各方面情况, 确定卫星发射日期。叙述重点是讨论的过程,表面 的平静蕴含着情感的波澜。末尾点明要向北京汇报, 引出下文。
第二小节:中央紧急会议商议是否现场直播。 叙述重点是多方衡量利弊和决定的过程。
第三小节:叙述合作三方代表签字仪式,并描写 等待升空的火箭和卫星。叙述重点是火箭和卫星的 外观。特别突出了外方人员眼中的火箭形象,在作 者看来,这几乎是中国航天事业形象的代表。
《祖国高于一切》是她的代表 作,发表于1980年。
杜维明
•
祖籍广东南海,1940年生于云南省昆明市。1961 年毕业
于台湾东海大学。后获得哈佛—燕京奖学金赴美留学,在哈佛
大学相继取得硕士博士学位,1976年加入美国籍。先后任教于
普林斯顿大学、柏克莱加州大学,1981年始任哈佛大学中国历
史和哲学教授并曾担任该校宗教研究委员会主席、东亚语言和
3、杜维明的形象
敬业 执着 严谨 宽容
颇具学术品格、精神气质、 形象风采的学者、教授。
4、写法特点
一是授课情景时的
(1)淡化的肖
肩膀和眉毛;
像描写。 二是黑头发中已经
开始偶有银丝。
淡化外貌描写,为集中笔墨 写学术活动和课堂风采。
(2)小处见 风采
①Leabharlann Baidu杜维明左手插在裤兜 儒家学者形象
里……儒雅而有风度”
儒学飞人
陈祖芬
1、作者简介
陈祖芬(1943—— )女, 上海人,上海戏剧学院毕业,现 为北京作家协会专业作家,北京 作协副主席,北京文联副主席, 全国政协委员,曾连续五次获全 国优秀报考文学奖及其他文学奖 几十次,已出版个人作品集二十 多种。
著有报告文学集《陈祖芬报告 文学选》、《陈祖芬报告文学二 集》、《青春的证明》、《挑战 与机会》、《中国牌知识分子》、 《挂满问号的世界》等。
报告文学和通讯有什么区别?
• 1、合理的文学性
• 2、构思的长久性
报告文学与小说有什么区别?
1、在情节的描写和人物的刻画等表达手 法上类似小说; 2、小说是虚构的艺术,报告文学是写实 的艺术。
奔波劳碌 (1)课间:飞往各地 讲学的情形。
与时间赛跑
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2)授课的精神感受和效果。
(2-9)课上:授课风 采和课堂气氛。
(3-4)最大的课堂
人数之多 空间之大 听课之踊跃
(5-7)讲课的风采和课堂气氛。 (8-9)引来 (8)女学生的观察。 的关注 (9)生活中的“洞”。
治学态度
(10-15)课后
③杜教授不到十岁女儿“以中国 人自居,能背《庄子》……”; 她又不能完全听懂汉语。
第二课时
澳星风险发射
李鸣生
1986年1月28日美挑战者号 航天飞机机毁人亡事件
美国空军制造的大力神火箭升空爆炸
美国麦道公司的德尔塔火箭由于过早熄火而自毁
1、作者简介
李鸣生,四川人,1974年 入伍,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 学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 报告文学学会理事。现供职于解 放军出版社。已出版各种文本20 部。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火 箭今夜飞起》、《花太阳》;长 篇报告文学“航天五部曲” (《飞向太空港》、《澳星风险 发射》、《走出地球村》、《风 雨“长征号”》、《远征赤道上 空》)、《中国863》、《国家大 事》、《全球寻找“北京人”》 等;“李鸣生专访”系列《与智 者聊天》、《毛泽东的随行摄影 记者》;此外还有电影电视剧本、 电视专题片等多部。
儒雅含蓄风度
②“他着力讲话时,脑袋偏 向左侧……有一种执拗的牛
大巧若拙
劲……”
气质独特
参与营造主人公活动背景和氛围; 提供不尽相同的视角和关注点; 人物人生观、价值观差异一目了然。
(3)次要人物有价值。
①女学生“超越儒家伦理的 观
察”老师的形貌衣着; ②“她们很惋惜地觉得老师太
不顾及自己了……”;
欧式房子、中国书、中国人
佛像、书、钟
每天有心得
(4)到北京的
(4-5)同中国大
收获思考 儒学有无发展可能
陆学界的交流。
中国有无独立知识分子群体
(5)在北大的发现、思考、判定。
(6)担任燕京学社社长时的理念和成就。
(6-9)在哈佛 (7)儒学研讨会的变化:都是中文语境。
的学术活动
(8)开拓精神和多元文化主张。
报告文学:交叉的新闻和文学
教学目标:
一、了解报告文学的主要特征,体会其新闻 性与文学性相结合的特点。 二、学习《儒学飞人》中描写人物的方法, 品味富有内涵的语句。 三、学习《澳星风险发射》按时间顺序叙述 事件、通过细节烘托气氛的方法。
什么是报告文学?
• 报告文学是采取文 学手段及时地反映真人 真事的一种新闻体裁。
(9)为中国文化多储备人才。
第三个小标题:杜维明教授的家庭生活。
(1)中国饮食文化。
(2)中国酒文化。 (3)中国古典文学文化。
变日常生活为中 西文化交流环境
(4-6)中西交融文化。 (7)中国乡情(缘)文化。 (8)中国节俭(悯农)文化。
变家庭为传播 中国文化讲堂
(9)寄托对中国文化前景的信心。
文明系系主任。1988年获选美国人文社会科学院院士,自1996
年开始出任哈佛燕京学社(Harvard Yenching Institute)社长
至今。1990年借调夏威夷东西中心担任文化与传播研究所所长。
•
1995年应印度哲学委员会之邀,
•
在南亚五大学府发表 “国家讲座”。
2、结构层次
第一个小标题:描述杜维明先生的学术活动和教育活动。
中国农民调查
• 作者:陈桂棣、春桃 • 本书真实全面展现了
当下中国农民悲惨的生活 现实,长达三年的一线调 查,作者用悲悯的笔法分 析了农民生存的真实状况, 对众多体制制度提出了深 刻质疑,是这些年来最具 深度也是最具良心的报告 文学。
一、新闻性
报告文学有什么特点
真实性 •准确性 • 二、文学性
包身工
首创汉语讨论; 儒学从
①与博士生 提出的理念; 的讨论 儒学对话的宽广;
书斋引
学生的抱怨;
到世界
“和尚尼姑”的决心。
②对女儿 自愿念中文 的家教
把教育延伸到家庭
以中国人自居
第二个小标题:杜维明的学术活动和哈佛的学术氛围。
精神品格 陈设布局
(1-2)办公环境 (1-3)办公环 境和求学经历。
(3)求学经历
2、内容层次(全文由十个小节构成)
第一小节:中方发射指挥部汇总各方面情况, 确定卫星发射日期。叙述重点是讨论的过程,表面 的平静蕴含着情感的波澜。末尾点明要向北京汇报, 引出下文。
第二小节:中央紧急会议商议是否现场直播。 叙述重点是多方衡量利弊和决定的过程。
第三小节:叙述合作三方代表签字仪式,并描写 等待升空的火箭和卫星。叙述重点是火箭和卫星的 外观。特别突出了外方人员眼中的火箭形象,在作 者看来,这几乎是中国航天事业形象的代表。
《祖国高于一切》是她的代表 作,发表于1980年。
杜维明
•
祖籍广东南海,1940年生于云南省昆明市。1961 年毕业
于台湾东海大学。后获得哈佛—燕京奖学金赴美留学,在哈佛
大学相继取得硕士博士学位,1976年加入美国籍。先后任教于
普林斯顿大学、柏克莱加州大学,1981年始任哈佛大学中国历
史和哲学教授并曾担任该校宗教研究委员会主席、东亚语言和
3、杜维明的形象
敬业 执着 严谨 宽容
颇具学术品格、精神气质、 形象风采的学者、教授。
4、写法特点
一是授课情景时的
(1)淡化的肖
肩膀和眉毛;
像描写。 二是黑头发中已经
开始偶有银丝。
淡化外貌描写,为集中笔墨 写学术活动和课堂风采。
(2)小处见 风采
①Leabharlann Baidu杜维明左手插在裤兜 儒家学者形象
里……儒雅而有风度”
儒学飞人
陈祖芬
1、作者简介
陈祖芬(1943—— )女, 上海人,上海戏剧学院毕业,现 为北京作家协会专业作家,北京 作协副主席,北京文联副主席, 全国政协委员,曾连续五次获全 国优秀报考文学奖及其他文学奖 几十次,已出版个人作品集二十 多种。
著有报告文学集《陈祖芬报告 文学选》、《陈祖芬报告文学二 集》、《青春的证明》、《挑战 与机会》、《中国牌知识分子》、 《挂满问号的世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