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交通拥堵原因及缓解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城市交通拥堵原因及缓解措施
作者:刘清川冯晓
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16期
摘要:为缓解大城市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以重庆城区交通情况为对象,分析了重庆主城区交通拥堵的原因,其主要原因是重庆市人口数太多造成出行量巨大,私家车保有量持续增长,特殊的山地地形影响,驾驶不规范等等。
针对交通拥堵的现状,提出了一些能够缓解交通拥堵的建议:增强道路的通行能力,增加道路面积和加快公共交通建设,抑制车辆增长和控制车辆行驶,利用智能技术疏导交通,提高驾乘人员的驾驶素质等。
最后对采取这些措施后对重庆交通状况作出展望。
关键词:交通拥堵拥堵原因缓解建议
Abstract: In order to alleviate the urban traffic congestion problem in big cities, the traffic congestion situation in Chongqing's main urban area is analyzed. The main reason include that the population of Chongqing is too many, resulting in huge travel volume , the growth of private car ownership,the effects of special mountain terrain, irregularing driving, etc. In view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raffic congestion, some suggestions for mitigating traffic congestion are proposed:enhancing the capacity of roads, increasing road area and speeding up public transportation construction, restraining vehicle growth and controlling vehicle travel, us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to divert traffic and improving occupants driving qualities, etc. Finally, after taking these measures, we hope the traffic situation alleviate in Chongqing.
Key words:traffic congestion,reason of congestion,suggestions of alleviation
0引言
交通拥堵一般是指一段时间内,交通的需求量超过交通系统的系统容量,从而造成交通的拥堵。
到目前为止,针对大城市的交通拥堵研究较多[1-2],并且针对交通的拥堵情况对其进行分级,不少的学者也做了研究[3-6]。
本文以重庆城区的交通状况为对象,分析了重庆城区交通拥堵的原因,并根据这些原因提出了一些能够缓解重庆交通拥堵的措施和建议。
1 重庆市交通出行特征
根据国务院发布《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城区常住人口达到100-500万的城市为大城市[7]。
而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大数据库中的数据显示,2018年重庆市常住人口为3075.16万人,主城区人口达到865.06万[8],远远超过了国务院的大城市标准,因此重庆为特大城市。
重庆城区有许多大型商圈、高校、医院、车站(火车站和汽车站等)、港口,重庆居
民出行大都在城区内进行,因此对交通的要求较高,但是但是目前的交通需求大于交通容量,导致重庆交通在某些区域很拥堵。
1.1 交通出行受地形影响较大。
重庆市典型的山地城市,在中国,重庆是全国唯一一个主城全部处于山地地形当中的特大城市。
主城被嘉陵江,长江以及城内的山分割开来,土地利用成条带状分布,各类建筑以高密度分布在山谷和河槽之中,城市经济带和功能区也大都依江而建。
但是由于地形的限制,
使得城市道路的规划和建设受到限制,导致交通量在各大功能聚集区聚集,无论是外部出行和内部通行都产生了巨大的压力,使得一些区域交通较为堵塞。
1.2 机动车出行较为普遍。
由于重庆地形的特殊性,在重庆非机动车出行难度和挑战都较为巨大,使得机动车出行成为重庆居民出行的主要方式。
其中机动车包括私家车和摩托车为主。
公共交通中又分为公交车和轻轨。
一方面,私家车持续的高速增长使交通形势更加严峻。
另一方面,截至2017年底,重庆市公交线路共计661条,轨道交通线路包括1、2、3、4、5、6、10号线、环线、国博线、空港线共计10条。
公共交通分担率市衡量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水平高度,城市交通结构是否合理的一个关键指标[9]。
在2013年重庆市的公交分担率就达到了57.1%[10],到2018年,公交分担率增长至58.4%[11],正常1.3个百分点,距2015年公共出行宣传周所提出的到2017年公交分担率达到65%还有不小的差距。
1.3 各交通路段交通压力较大。
重庆市中心城区道路较为饱和,新增路线和加宽道路难度较大,又由于受两江分割,同时受山地影响,致使主城区内桥梁隧道较多。
在重庆,很多桥梁隧道存在堵车情况。
2019重庆市主城区高峰时段平均车速24.59km/h,通勤高峰拥堵指数为
2.251,高居全國第一,成为全国最拥堵的城市[11]。
很多的道路、桥梁、隧道全天拥堵时长长达5-8小时。
2 重庆市拥堵原因分析
2.1 人口众多造成的交通拥堵。
据2017重庆市统计年鉴,重庆市主城区常住人口达到了865.06万,不含流动人口。
而重庆城区又是属于沿河谷、商圈等区域建立,这也奠定了如此庞大的人群日常出行、工作、学习、娱乐等活动大都在各个区域内集中,或者是跨区域进行。
密集的人流朝着特定的区域流动造成了区域性的交通容量远小于交通需求,从而导致了各个区的交通堵塞。
同时随着重庆城区人口的不断增长,居民出行的量越来越大,使得原本堵塞的交通现状变得更加严峻。
2.2 特殊的山地地形造成的拥堵。
重庆主大都是山地地形,受山地地形的影响,重庆市路网规划不如平原城市优势大,这也造就了重庆这座“桥都”,各种形式的桥梁在重庆比比皆是,同时隧道也穿插在这座山城之中,大多数城市道路与桥梁和隧道相接的地方都存在道路变窄的情况。
2.3 私家车的保有量持续上涨引起的交通拥堵。
重庆市的私家车保有量持续增长,原本就已经溢出的交通量仍然持续增长。
据统计:2017-2018年私家车保有量增长了近22万量,而新增道路里程仅仅为0.91万公里。
私家车保有量的增长量相对应的新增道路里程数远远不匹配。
越来越多的私家车行驶在本就严重超量行驶的道路上,无形之中加剧了重庆市主城区的交通拥堵状况。
2.4 不规范驾驶引起的交通拥堵。
重庆城区内拥有着数量庞大的机動摩托车,摩托车体型小,较容易在车流之中穿梭,一些素质不高的驾驶者往往存在逆行,闯红灯、闯黄灯的行为,给驾驶小汽车的驾驶员造成驾驶的困扰,如急刹车,避让不及导致交通事故等情况。
这些不规范驾驶的机动摩托车也增加了交通拥堵的程度。
3 缓解措施建议
3.1 抑制车辆增长,控制车辆行驶。
国内很多大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都出台了车辆限号限购条例,一方面限购可以是私家车保有量下降,私家车保有量的下降可以有效的减少上路行驶的新车,有效的缓解目前交通拥堵的现状,并且还能够减少碳的排放,对环境也有不少的益处。
另一方面,限号也能够减少明显上路的小汽车,从而缓解交通拥堵的程度。
3.2 增强道路通行能力。
增强道路通行能力是有效缓解交通拥堵的策略之一。
如何增强道路的通行能力呢?常见的措施有: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来增加轨道交通的容量,增加城市快速路的面积来提高城区内车辆的通行效率,实现公交轻轨等交通工具的无缝换乘来提高出行效率等等。
3.3 利用智能技术来疏导交通。
随着GNSS(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RS(遥感)、GIS (地理信息系统)、云计算、各类先进传感器的发展 [14]。
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利用这些先进的技术来获取并分析各个区域的交通大数据,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处理实时的向驾乘人员播报实时路况,并为驾乘人员提供可选线路,提高道路资源的配置程度,从而实现车辆的分流,缓解交通。
3.4 提高城市驾乘人员的驾驶素质。
提高驾驶素质包括驾驶员驾驶技能的提升和驾驶员的思想素质。
驾驶技能的提升,交通管理部门要严格把关车辆驾驶证的考取,从源头上提高驾驶人员的驾驶技能素质。
第二,加强驾驶员的思想素质,让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相互谦让,相互理解,当驾驶人员在驾驶过程中相互尊重和理解,能够有效避免驾驶过程中的摩擦和交通事故。
从而有效的缓解交通拥堵的现状。
4 结论及展望
本文通过对重庆市交通现状的思考,总结出重庆市居民的出行特征:一是出行受地形的影响较大,二是出行机动化程度较高,三是出行各区域交通压力都较大。
针对于对目前的交通县
长,分析了重庆市交通拥堵的原因主要是人口众多、地形影响、私家车保有量的持续上涨、以及部分驾驶人员不规范等。
然后对缓解交通拥堵现状提出一些个人建议:一是抑制车辆增长和控制车辆行驶,即通过出台地方限购限行小汽车的条例;二是通过完善路网结构,加快公共交通建设包括轨道交通建设和公路交通建设等。
三是利用目前的新技术来疏导交通,通过先进的传感器收集实时交通信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交通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及时发布各区域交通状况,来对交通进行疏导。
四是提高驾驶人员素质包括驾驶技能和驾驶时的素质来提高通行效率。
最后,对重庆市交通状况作出一些个人展望。
随着重庆市经济的不断增长,重庆的基础建设和路网结构将逐渐更加完善,轨道交通和公交通出行将更加方便。
另外重庆市相关部门会借鉴其他城市的一些治堵经验如限购和限行措施来缓解交通拥堵。
通过以重庆市相关部门和重庆市民的一致,重庆的交通拥堵现状势必得到控制和改善。
参考文献
[1] 林慧,孙宇宇,李慧宇,杜国强,熊陈琴.国内大中城市道路交通拥堵情况评价[J].山西建筑,2019,45(09):19-21.
[2] 曹博.我国大城市交通拥堵成因及治理策略分析[J].居舍,2019(07):175.
[3] 龙雨欣.城市公路交通塞车预警数学模型[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03):183.
[4] 杨建超,杭文,钟敏儿.中、美城市交通拥堵评价排名体系比较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40(09):193-195.
[5] 熊励,陆悦,杨淑芬.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预测及持续时间研究[J].公路,2017,62(11):125-134.
[6] 罗来鹏.基于BP神经网络的城市占道交通拥堵预测[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16,30(01):48-50.
[7] 国务院.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Z].2014-10-29.
[8] 杨弘毅,李涛明. 重庆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83-85.
[9] 王世勇.关于重庆市提高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的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12):171-172.
[10] 杨斌.重庆市主城区交通出行特征与发展对策[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4,09(09).
[11] 张雪燕.2018年度重庆市主城区交通发展年度报告发布[N].重庆日报,2019-05-26.
[12] 贾璐.2018年中国旅游城市排行榜发布[N].界面新闻,2018-09-25.
[13] 吴超仲,雷虎.汽车驾驶愤怒情绪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20(07):3-8.
[14] 马飞虎,罗梓铭,姜珊珊,孙喜文,金依辰.3S技术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与发展[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7,34(04):56-62.
作者简介:刘清川(1993-),男,四川南充人,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