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功能异常检测方法及病例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凝血项临床意义》课件
凝血酶时间延长可能提示纤维蛋白原缺乏或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
详细描述
凝血酶时间是反映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的过程,当凝血酶时间延长时,可能表明纤维蛋白原缺 乏或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这些情况都可能导致止血能力下降,增加出血风险。同时,某些疾病如异 常纤维蛋白原血症也可能导致凝血酶时间延长。
03 常见凝血项指标与疾病的 关系
尿液pH值
尿液pH值异常可能影响尿液中溶解 的钙、镁等离子的浓度,从而影响 凝血过程。
方法。
凝血项的参考值范围
一般来说,凝血酶原时间(PT)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为 11-14秒,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正常 参考值范围为25-40秒,凝血酶时间(TT)的正常参 考值范围为16-20秒,纤维蛋白原(FIB)的正常参 考值范围为2-4g/L。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一一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文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 终呈现发布的良好效果单击此4*25}
诊断血管性血友病
凝血项检查可以检测出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的活性,有助于诊断血管性血友病。
诊断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凝血项检查可以检测出凝血酶原时间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有助于诊断DIC。
评估血栓性疾病的风险
评估静脉血栓形成风险
凝血项检查中的D-二聚体和纤维蛋 白原水平可以评估静脉血栓形成的风 险。
评估动脉粥样硬化风险
若凝血项指标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医生 的诊断和治疗。
02 凝血项异常的临床意义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总结词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可能提示肝脏疾病、维生素K缺乏或使用抗 凝药物。
详细描述
凝血酶原时间是一项反映外源性凝血途径的指标,当凝血酶 原时间延长时,意味着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功能出现障碍, 或者维生素K缺乏,或者抗凝药物的作用。这些情况都可能导 致凝血功能下降,增加出血风险。
详细描述
凝血酶时间是反映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的过程,当凝血酶时间延长时,可能表明纤维蛋白原缺 乏或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这些情况都可能导致止血能力下降,增加出血风险。同时,某些疾病如异 常纤维蛋白原血症也可能导致凝血酶时间延长。
03 常见凝血项指标与疾病的 关系
尿液pH值
尿液pH值异常可能影响尿液中溶解 的钙、镁等离子的浓度,从而影响 凝血过程。
方法。
凝血项的参考值范围
一般来说,凝血酶原时间(PT)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为 11-14秒,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正常 参考值范围为25-40秒,凝血酶时间(TT)的正常参 考值范围为16-20秒,纤维蛋白原(FIB)的正常参 考值范围为2-4g/L。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一一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文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 终呈现发布的良好效果单击此4*25}
诊断血管性血友病
凝血项检查可以检测出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的活性,有助于诊断血管性血友病。
诊断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凝血项检查可以检测出凝血酶原时间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有助于诊断DIC。
评估血栓性疾病的风险
评估静脉血栓形成风险
凝血项检查中的D-二聚体和纤维蛋 白原水平可以评估静脉血栓形成的风 险。
评估动脉粥样硬化风险
若凝血项指标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医生 的诊断和治疗。
02 凝血项异常的临床意义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总结词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可能提示肝脏疾病、维生素K缺乏或使用抗 凝药物。
详细描述
凝血酶原时间是一项反映外源性凝血途径的指标,当凝血酶 原时间延长时,意味着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功能出现障碍, 或者维生素K缺乏,或者抗凝药物的作用。这些情况都可能导 致凝血功能下降,增加出血风险。
凝血四项解读PPT课件
1、内源性凝血途径:指参与凝血的因子全部来自 血液,带负电荷的血管内皮下胶原暴露于血液而启 动。
2、外源性凝血途径:来自血液之外的组织因子暴 露于血液而启动。
凝血的过程
凝血因子按一定顺序相继激活生成凝血酶,最终使 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
凝血四项:
1、凝血酶原时间(PT) 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3、凝血酶时间(TT) 4、纤维蛋白原(FIB)
管血栓而消耗大量凝血因子
d、新生儿自然出血症、先天性凝血酶原缺
乏抗凝治疗。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
二、缩短见于:
a、血液呈高凝状态时、为弥散性血管内凝
血早期。
b、血栓性疾病
凝血酶时间(TT)
简介:是指在血浆中加入标准化的凝血酶后血液凝 固的时间。在共同凝血途径中,所生成的凝血酶使 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可用凝血酶时间(TT) 来反映。由于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能 使TT延长,故也有人将TT作为纤溶系统的筛选试验。
疾病状态
预防静脉血栓形成;治 疗静脉血栓形成;治疗 肺栓塞;预防体循环栓 塞;生物瓣换瓣;急性 心肌梗死(预防体循环 栓塞);瓣膜病房颤
机械瓣换瓣(高危); 急性心肌梗死(预防心 肌梗死复发);某些血 栓病人和抗磷脂抗体综 合征
主动脉双叶机械性瓣膜
INR INR 2.0-3.0
INR 2.5-3.5 INR 2.0-3.0
情况。
血栓性疾病: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脑血管病变、
糖尿病伴血管病变、肺梗死、深静脉血栓形成。
关于APTT的评价:
(1)因APTT对肝素的敏感性高,目前已广泛用于 普通肝素的抗凝治疗监测中(倍为宜),但对于低 分子肝素的监测,APTT不敏感。
2、外源性凝血途径:来自血液之外的组织因子暴 露于血液而启动。
凝血的过程
凝血因子按一定顺序相继激活生成凝血酶,最终使 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
凝血四项:
1、凝血酶原时间(PT) 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3、凝血酶时间(TT) 4、纤维蛋白原(FIB)
管血栓而消耗大量凝血因子
d、新生儿自然出血症、先天性凝血酶原缺
乏抗凝治疗。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
二、缩短见于:
a、血液呈高凝状态时、为弥散性血管内凝
血早期。
b、血栓性疾病
凝血酶时间(TT)
简介:是指在血浆中加入标准化的凝血酶后血液凝 固的时间。在共同凝血途径中,所生成的凝血酶使 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可用凝血酶时间(TT) 来反映。由于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能 使TT延长,故也有人将TT作为纤溶系统的筛选试验。
疾病状态
预防静脉血栓形成;治 疗静脉血栓形成;治疗 肺栓塞;预防体循环栓 塞;生物瓣换瓣;急性 心肌梗死(预防体循环 栓塞);瓣膜病房颤
机械瓣换瓣(高危); 急性心肌梗死(预防心 肌梗死复发);某些血 栓病人和抗磷脂抗体综 合征
主动脉双叶机械性瓣膜
INR INR 2.0-3.0
INR 2.5-3.5 INR 2.0-3.0
情况。
血栓性疾病: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脑血管病变、
糖尿病伴血管病变、肺梗死、深静脉血栓形成。
关于APTT的评价:
(1)因APTT对肝素的敏感性高,目前已广泛用于 普通肝素的抗凝治疗监测中(倍为宜),但对于低 分子肝素的监测,APTT不敏感。
凝血功能检测方法与临床意义PPT课件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aptt是检查内是检查内源性凝血因子的一种过筛试验是用来证实先天性或源性凝血因子的一种过筛试验是用来证实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因子获得性凝血因子的缺陷或是否存在它们相的缺陷或是否存在它们相应的抑制物同时应的抑制物同时apttaptt也可用来凝血因子也可用来凝血因子激肽释放酶原和高分子量激肽释放酶原是否缺乏由于释放酶原和高分子量激肽释放酶原是否缺乏由于apttaptt的高度敏感性和肝素的作用途径主要是内源性凝的高度敏感性和肝素的作用途径主要是内源性凝血途径所以血途径所以apttaptt成为监测肝素治疗首选指标前后成为监测肝素治疗首选指标前后之比之比15152525为佳
二、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 正常参考值:0.9-1.1。
临床应用:INR是病人凝血酶原时间与正常对照凝血 酶原时间之比的ISI 次方(ISI:国际敏感度指数, 试剂出厂时由厂家表定的)。同一份在不同的实验 室,用不同的ISI试剂检测,PT值结果差异很大,但
测的INR值相同,这样,使测得结果具有可比性。
目前国际上强调用INR来监测口服抗凝剂的用量,是 一种较好的表达方式。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应 用口服抗凝剂时INR的允许范围如下: 临床适应症: INR允许范围预防静脉血栓形成 ①非髋部外科手术前 1.5—2.5 ②髋部外科手术前 2.0—3.0 ③深静脉血栓形成 2.0—3.0 ④治疗肺梗塞 2.0—4.0 ⑤预防动脉血栓形成 3.0—4.0 ⑥人工瓣膜手术 3.0—4.0
监控:INR为2-4时为抗凝治疗的合适范围。当 INR>4.5时,如纤维蛋白水平和血小板数仍正常, 则提示抗凝过度,应减少或停止用药。当INR>4.5 时,如纤维蛋白原水平和血小板数减低,则可能 是DIC或肝病等所致,也应减少或停止口服抗凝剂。
二、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 正常参考值:0.9-1.1。
临床应用:INR是病人凝血酶原时间与正常对照凝血 酶原时间之比的ISI 次方(ISI:国际敏感度指数, 试剂出厂时由厂家表定的)。同一份在不同的实验 室,用不同的ISI试剂检测,PT值结果差异很大,但
测的INR值相同,这样,使测得结果具有可比性。
目前国际上强调用INR来监测口服抗凝剂的用量,是 一种较好的表达方式。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应 用口服抗凝剂时INR的允许范围如下: 临床适应症: INR允许范围预防静脉血栓形成 ①非髋部外科手术前 1.5—2.5 ②髋部外科手术前 2.0—3.0 ③深静脉血栓形成 2.0—3.0 ④治疗肺梗塞 2.0—4.0 ⑤预防动脉血栓形成 3.0—4.0 ⑥人工瓣膜手术 3.0—4.0
监控:INR为2-4时为抗凝治疗的合适范围。当 INR>4.5时,如纤维蛋白水平和血小板数仍正常, 则提示抗凝过度,应减少或停止用药。当INR>4.5 时,如纤维蛋白原水平和血小板数减低,则可能 是DIC或肝病等所致,也应减少或停止口服抗凝剂。
凝血功能解读ppt课件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fibrinolytic system)
4
表现为抗凝和 1.血管内皮细胞的完整性 抗血栓的特性
5
2血小板
2. 血小板在止血中起重要作用
1) 维持血管壁的完整性,毛细血管通
透性 ,未血管壁损伤,血小板处于静止 状态
静止
启动
2)血管破损,血小板粘附vW因子、聚集 糖蛋白Ⅱb/Ⅲa ,形成白色血栓 3)活化血小板, 释放活性物质 (ADP,ATP,PF4 等) ,促进血小板聚集 ,增强血管收缩(TXA2,5-HT等)
34
纠正试验原理: STGT延长的全血溶液中分别加入 Baso4吸附血浆(提供FVIII、XI、XII) (缺IX) 正常血清(提供FIX、XI、XII)(缺 VIII) 正常血浆(提供FVIII、IX、XI、XII) 观察凝血活酶生成是否纠正,以检查 内源性凝血活酶生成缺陷的因子。
[原理] [正常值] 凝血酶比浊法 , 双缩脲法 2-4克/L
[临床意义]
•降低: ①DIC ②纤溶亢进; ③严重肝病、低纤维蛋白原血症;
37
C 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测定: • 增高: • ①病理性高凝状态,血栓性疾病,急性炎 症、手术创伤(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恶 性肿瘤等 • ②生理性:部分正常老人,妊娠晚期
• • • • • • • • 临床病理综合症,通常暴露肝素后5-10天后发生。 造成静脉和动脉的血栓,易造成致死性和致残性。 血小板基线下降大于5 0% , 伴有其他的症状,如栓塞, 缺乏其他的血小板减少的原因, 肝素抵抗, 注射部位皮肤的损伤。 5-羟色胺释放试验,ELISA试验确定抗PT4-肝素抗体, 或肝素诱导血小板聚集试验
3. 凝血因子
常见凝血项目检测及临床意义PPT
治疗
根据凝血项目检测结果,医生可以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如使用保肝药物、抗病毒药物或进行肝移植等,以改 善肝脏功能,控制疾病进展。
肾脏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
凝血项目检测可以反映肾脏功能,如肾功能不全或尿 毒症等。肾功能不全时,肾脏合成的凝血因子减少, 导致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通过凝血项目检测有 助于早期发现肾脏疾病。
等可用于诊断血栓性疾病。
治疗
根据凝血项目检测结果,医生可以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如使用抗凝药物或溶栓药物等 ,以预防血栓形成或溶解已形成的血栓。
出血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要点一
诊断
凝血项目检测有助于诊断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血小板 减少症等。通过检测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 PT)和纤维蛋白原(Fbg)等指标,可以评估患者的凝血 功能,从而诊断出血性疾病。
总结词
反映纤维蛋白原水平
详细描述
纤维蛋白原测定是评估纤维蛋白原水 平的重要指标,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 纤维蛋白原异常或凝血功能紊乱。
03
常见凝血项目检测的临床意 义
血小板计数与临床意义
总结词
血小板计数是评估止血和血栓形成风 险的重要指标。
详细描述
血小板计数减少可能提示骨髓抑制、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脾功能亢进等 疾病;而血小板计数升高则可能预示 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 综合征等。
凝固机制。
02
常见凝血项目检测方法
血小板计数
总结词
反映血小板数量
详细描述
血小板计数是评估血小板数量的常用指标,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血小板减少或 增多。
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总结词
反映外源性凝血途径功能
详细描述
凝血酶原时间测定是评估外源性凝血途径功能的重要指标,有助于诊断凝血因子 缺乏或功能障碍。
凝血功能异常检测方法及病例 ppt课件
• T3:反映纤维蛋白溶解,回到或低于 T1基准线时表示存在纤维蛋白溶 解亢进。
Sonoclot临床应用
• 抗凝管理 • 术期凝血功能监测 • DIC辅助诊断 • 高凝状态的识别
血小板功能试验
CONTENTS
1 一般血小板功能测定 2 血小板聚集功能测定 3 血小板活化功能测定
一般血小板功能测定
方法
流式细胞术
原理
对全血中血小板膜糖蛋白进行免疫荧光标 记,通过荧光和光散射特性鉴别出血小板后, 可测定血循环中血小板的活化状态以及血小板 对激活物的应答反应。活化血小板与静息血小 板相比,其膜糖蛋白可发生显著变化,这一特 性使其成为活化血小板的检测标志物。
七、抗凝血试验
1、凝血酶时间(TT) 2、血浆抗凝血酶检测(AT) 3、血浆蛋白C和蛋白S检测:Vit.K依赖抗凝蛋白 4、肝素定量检测 5、狼疮抗凝物检测(LAC) 6、血浆凝血因子抑制物检测(FI) 7、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检测(TXT)
八、纤维蛋白溶解功能试验
1、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检测(FDP) 2、血浆D-二聚体检测(DD) 3、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3P test) 4、血浆纤溶酶原检测(PLG) 5、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 物(PAI)检测
Monocyte count: 0.19*10^9/L Lymphocyte count: 2.18*10^9/L Basophil count: 0.7*10^9/L Eosinophil count: 0.59*10^9/L Neutrophil count: 2.84*10^9/L Basophil percent: 0.7% Eosinophil percent: 10.1% Neutrophil percent: 48.6% Lymphocyte percent: 37.4% Monocyte percent: 3.2%
Sonoclot临床应用
• 抗凝管理 • 术期凝血功能监测 • DIC辅助诊断 • 高凝状态的识别
血小板功能试验
CONTENTS
1 一般血小板功能测定 2 血小板聚集功能测定 3 血小板活化功能测定
一般血小板功能测定
方法
流式细胞术
原理
对全血中血小板膜糖蛋白进行免疫荧光标 记,通过荧光和光散射特性鉴别出血小板后, 可测定血循环中血小板的活化状态以及血小板 对激活物的应答反应。活化血小板与静息血小 板相比,其膜糖蛋白可发生显著变化,这一特 性使其成为活化血小板的检测标志物。
七、抗凝血试验
1、凝血酶时间(TT) 2、血浆抗凝血酶检测(AT) 3、血浆蛋白C和蛋白S检测:Vit.K依赖抗凝蛋白 4、肝素定量检测 5、狼疮抗凝物检测(LAC) 6、血浆凝血因子抑制物检测(FI) 7、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检测(TXT)
八、纤维蛋白溶解功能试验
1、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检测(FDP) 2、血浆D-二聚体检测(DD) 3、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3P test) 4、血浆纤溶酶原检测(PLG) 5、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 物(PAI)检测
Monocyte count: 0.19*10^9/L Lymphocyte count: 2.18*10^9/L Basophil count: 0.7*10^9/L Eosinophil count: 0.59*10^9/L Neutrophil count: 2.84*10^9/L Basophil percent: 0.7% Eosinophil percent: 10.1% Neutrophil percent: 48.6% Lymphocyte percent: 37.4% Monocyte percent: 3.2%
常见凝血项目检测及临床意义ppt幻灯片课件
含有共价包被特异抗体的乳胶颗粒悬浊液与待检样本进行 混合。抗原抗体发生反应,导致乳胶颗粒发生凝集,诱导 反应介质浊度增加。浊度的增加反映在吸光度的增加上, 用来测试样本中D-二聚体/ FDP的水平。 AT-Ⅲ检测原理:发色底物速率法。 AT在肝素存在时是快速有力的凝血酶抑制物。①待测血 浆与肝素和过量凝血酶(试剂1)共同孵育;②剩余凝血 酶通过对合成产色底物(试剂2)的酶促反应来定量。由 于凝血酶的数量在第一步中被血浆AT成比例地消耗,因此 剩余的凝血酶在第二步反应中与血浆AT水平呈反比。此测 定不受治疗剂量肝素影响。
– FIB水平升高
• 炎性综合征,糖尿病,肥胖,血栓性相关性疾病。
15
D-Dimer
• 交联纤维蛋白的特异性降解产物(FnDPs) • 继发性纤溶特有代谢产物,反映凝血与纤溶激活的标志物。 • 生理性:抗血栓; • 降解纤维蛋白/原; • 降解凝血因子( FV、FVIII、FX、FVII、FXI、 FXIII); • 病理性:症和低(无)纤 维蛋白原血症;
2、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DIC、原发性纤溶亢进、 肝病阻塞性黄疸和维生素K缺乏症;
3、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口服抗凝剂如肝素和抗凝 血因子抗体Ⅱ、Ⅴ、Ⅶ、Ⅹ抗体。
二、PT缩短:先天性因子Ⅴ增多症、口服避孕药、 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
三、口服抗凝剂的检测:据报道,在口服抗凝剂过程 中,维持PT在正常对照的1-2倍最为适宜。
11
TT
• TT是一评估纤维蛋白形成过程的检测项目,TT同 样也是一用于补充PT和APTT的筛选实验。
• 原理:在预定量凝血酶作用下,正常血浆会在有 限的和稳定的时间内发生凝固。
12
TT
• TT延长表示 – FIB异常 • 质量(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 • 数量: – 先天性低或无纤维蛋白原血症; – 获得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肝病,DIC); – 存在肝素、水蛭素; – 存在FDP。
– FIB水平升高
• 炎性综合征,糖尿病,肥胖,血栓性相关性疾病。
15
D-Dimer
• 交联纤维蛋白的特异性降解产物(FnDPs) • 继发性纤溶特有代谢产物,反映凝血与纤溶激活的标志物。 • 生理性:抗血栓; • 降解纤维蛋白/原; • 降解凝血因子( FV、FVIII、FX、FVII、FXI、 FXIII); • 病理性:症和低(无)纤 维蛋白原血症;
2、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DIC、原发性纤溶亢进、 肝病阻塞性黄疸和维生素K缺乏症;
3、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口服抗凝剂如肝素和抗凝 血因子抗体Ⅱ、Ⅴ、Ⅶ、Ⅹ抗体。
二、PT缩短:先天性因子Ⅴ增多症、口服避孕药、 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
三、口服抗凝剂的检测:据报道,在口服抗凝剂过程 中,维持PT在正常对照的1-2倍最为适宜。
11
TT
• TT是一评估纤维蛋白形成过程的检测项目,TT同 样也是一用于补充PT和APTT的筛选实验。
• 原理:在预定量凝血酶作用下,正常血浆会在有 限的和稳定的时间内发生凝固。
12
TT
• TT延长表示 – FIB异常 • 质量(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 • 数量: – 先天性低或无纤维蛋白原血症; – 获得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肝病,DIC); – 存在肝素、水蛭素; – 存在FDP。
凝血功能检测课件
3
检测方法
采用自动化凝血分析仪,通过凝固法、发色底物 法等方法测定血液中相关成分的活性或浓度。
02
凝血功能检测的方法
Chapter
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01
凝血酶原时间测定是凝血功能检测的基本方法之一,主要用于评估肝脏合成功能 和先天性凝血因子缺陷。
02
凝血酶原时间测定是通过加入组织凝血活酶和钙离子,观察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 来评估凝血功能。正常值参考范围为11-15秒,超过正常值3秒以上有临床意义 。该检测可以反映肝脏合成功能和先天性凝血因子缺陷,对于判断出血倾向和血 栓形成风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04
凝血功能检测的注意事项
Chapter
检测前注意事项
如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应在检测 前一周停用,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
凝血功能检测时应确保身体处于 正常生理状态,避免过度疲劳、 剧烈运动等。
饮食要求 药物影响 避免创伤 生理状态
凝血功能检测前应保持正常饮食 ,避免过度进食高脂、高糖食物 ,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预防血栓形成
凝血功能异常可能导致血栓形成,进 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深静脉血栓形 成等严重后果,凝血功能检测有助于 及早发现并预防。
凝血功能检测的原理
1 2
血液凝固机制
凝血功能检测主要通过检测血液中与凝血相关的 各种成分和酶活性,了解血液凝固过程中的变化 。
常用凝血功能检测项目
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纤维蛋白原(FIB)等。
01
凝血功能检测可以用于监测血栓 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如深静脉 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肌 梗死等。
02
在这些疾病中,凝血系统的异常 激活可能导致血栓形成,通过凝 血功能检测可以评估血栓形成的 风险和治疗效果。
凝血功能障碍PPT课件
第11页/共21页
DIC诊断标准:
• 有以下两项以上的临床表现: • 多发性出血倾向; • 不易用原发病解释的循环衰竭或休克; • 多发性微血管栓塞的症状; • 抗凝治疗有效。
第12页/共21页
实验室检查指标(下列3项以上异常)
• 血小板<100×109 /L; • 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1.5g/L或进行性下降; • 3P试验阳性或血浆FDP>20mg/L, • D-二聚体升高或阳性; • 凝血活酶时间(PT)延长3秒以上 • 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10秒以上; • 周围血破碎红细胞>2%(血涂片)。
子痫前期伴血小板减少 ➢监测凝血功能,积极改善凝血状况
(HELLP)
(见上项)。
胎死宫内
产前Hale Waihona Puke 血(胎盘早剥)第1页/共21页
产前评估
高危因素
预防措施
羊水栓塞
高龄初产或经产; ➢减少不必要的产程干预;
有引产史(缩宫 ➢避免在宫缩时人工破膜;
素或前列腺素); ➢严格掌握缩宫素应用指征;
破水后;
➢防止宫缩过强;
同时与上级医院联系转诊或会 诊。
2告:告知家属,病情危重。
3条道:两个“3条道”
(1)气道:面罩吸氧4-8L/min,氧饱和 度>93%。
(2)尿道:留置尿管,监测尿量。
(3)静脉通道:3条(至少一条深静脉 通道)
① 晶体通道,保证容量,先晶体后 胶体(3:1)或血;
② 多巴胺维持血压;
③ 给药通道。
第5页/共21页
产时评估
尿量 心率
临床表现 处理措施
休克
<17~25ml/ h
(3)升压药:多巴胺20mg+5%葡萄糖250ml按 5~10ug/kg.min以后调整 iv;
DIC诊断标准:
• 有以下两项以上的临床表现: • 多发性出血倾向; • 不易用原发病解释的循环衰竭或休克; • 多发性微血管栓塞的症状; • 抗凝治疗有效。
第12页/共21页
实验室检查指标(下列3项以上异常)
• 血小板<100×109 /L; • 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1.5g/L或进行性下降; • 3P试验阳性或血浆FDP>20mg/L, • D-二聚体升高或阳性; • 凝血活酶时间(PT)延长3秒以上 • 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10秒以上; • 周围血破碎红细胞>2%(血涂片)。
子痫前期伴血小板减少 ➢监测凝血功能,积极改善凝血状况
(HELLP)
(见上项)。
胎死宫内
产前Hale Waihona Puke 血(胎盘早剥)第1页/共21页
产前评估
高危因素
预防措施
羊水栓塞
高龄初产或经产; ➢减少不必要的产程干预;
有引产史(缩宫 ➢避免在宫缩时人工破膜;
素或前列腺素); ➢严格掌握缩宫素应用指征;
破水后;
➢防止宫缩过强;
同时与上级医院联系转诊或会 诊。
2告:告知家属,病情危重。
3条道:两个“3条道”
(1)气道:面罩吸氧4-8L/min,氧饱和 度>93%。
(2)尿道:留置尿管,监测尿量。
(3)静脉通道:3条(至少一条深静脉 通道)
① 晶体通道,保证容量,先晶体后 胶体(3:1)或血;
② 多巴胺维持血压;
③ 给药通道。
第5页/共21页
产时评估
尿量 心率
临床表现 处理措施
休克
<17~25ml/ h
(3)升压药:多巴胺20mg+5%葡萄糖250ml按 5~10ug/kg.min以后调整 iv;
凝血功能监测ppt课件
临床监测 :为实验室监测提供线索 实验室监测:为疾病诊断提供依据
15
一、临床监测
主要包括详细了解出血史、出血倾向、诱因、 过敏史、职业史、家族史以及完善的体格检查。 详见下表:
16
出血病人的临床监测
项目 出血情况 出血部位 出血状况 出血诱因 过敏史 职业史 用药史 家族史 既往史 体检
4、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ranule membrane
protein-140,GMP-140)测定
27
(三)检查血液凝固机制的实验
1、活化凝血时间(activated coagulation time,ACT) 指离体静脉血发生凝固所需用的时间,主要反 映内源性凝血系统功能 正常值5-10分钟 凝血时间延长见于因子VIII、IX、XI缺乏症、 血管性血友病(VWD)、严重的因子II、V、X和 纤维蛋白原缺乏症、纤溶活性亢进、血循环中 有抗凝物质。凝血时间缩短见于高凝状态。
具体内容 出血点、瘀斑、咳血、呕血、便血、血尿 皮肤、粘膜(口腔、鼻腔)、肌肉、消化道、泌尿道、关 节 出血的时间、频度、严重性,自发或外伤出血,拨牙后或手 术后出血 出血与食物、接触物、药物等关系 发生紫癜、出血的同时,是否伴荨麻疹及低血压状态等 是否从事与重金属、有毒化学物品、有毒气体接触的职业 解热镇痛药、抗癌药、抗凝药、抗血小板药、血浆代用品、 止血药 家族中有无类似出血情况 尿毒症、肝病、感染、恶性病史 生命体征,皮肤粘膜出血点、瘀斑,淋巴结肿大、肝脾肿 大,腹部、胸部体征等
1、出血时间(bleeding time,BT) 指皮肤被刺破后出血至出血自然停止所需的 时间。Duke法<4minIVY法0.5-6min为正常。
15
一、临床监测
主要包括详细了解出血史、出血倾向、诱因、 过敏史、职业史、家族史以及完善的体格检查。 详见下表:
16
出血病人的临床监测
项目 出血情况 出血部位 出血状况 出血诱因 过敏史 职业史 用药史 家族史 既往史 体检
4、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ranule membrane
protein-140,GMP-140)测定
27
(三)检查血液凝固机制的实验
1、活化凝血时间(activated coagulation time,ACT) 指离体静脉血发生凝固所需用的时间,主要反 映内源性凝血系统功能 正常值5-10分钟 凝血时间延长见于因子VIII、IX、XI缺乏症、 血管性血友病(VWD)、严重的因子II、V、X和 纤维蛋白原缺乏症、纤溶活性亢进、血循环中 有抗凝物质。凝血时间缩短见于高凝状态。
具体内容 出血点、瘀斑、咳血、呕血、便血、血尿 皮肤、粘膜(口腔、鼻腔)、肌肉、消化道、泌尿道、关 节 出血的时间、频度、严重性,自发或外伤出血,拨牙后或手 术后出血 出血与食物、接触物、药物等关系 发生紫癜、出血的同时,是否伴荨麻疹及低血压状态等 是否从事与重金属、有毒化学物品、有毒气体接触的职业 解热镇痛药、抗癌药、抗凝药、抗血小板药、血浆代用品、 止血药 家族中有无类似出血情况 尿毒症、肝病、感染、恶性病史 生命体征,皮肤粘膜出血点、瘀斑,淋巴结肿大、肝脾肿 大,腹部、胸部体征等
1、出血时间(bleeding time,BT) 指皮肤被刺破后出血至出血自然停止所需的 时间。Duke法<4minIVY法0.5-6min为正常。
凝血异常结果分析 ppt课件
+
Fg
Fb
抗凝、溶栓药物对凝血试验影响
PLT TT PT APTT FIB
肝素 N/I I N/I I N
华法令 溶栓药物
N
NNIIIN/IIN
D
一、常见凝血试验原理及意义
1、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 外源凝血系统筛选试验
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内源凝血系统筛选试验
3、血浆凝血酶时间(TT ) 与抗凝物及FIB浓度有关
IX、X VK
Ca++
磷脂膜
在肝合成必须依赖VK,否则无凝血活性
VK缺乏可导致新生儿出血或获得性成人出血性疾病
(五)
PT
延长
APTT
延长
TT
延长
纤维蛋白原 正常/异常
血小板计数 正常
可能存在的原因:
1. 大量肝素。 2. 低-,无-和异纤
维蛋白血症。 3. 某些肝病。 4. 原发性高纤溶。
肝素的抗凝原理:
由血管内皮细胞棒管小体合成 ,当血管内皮 细胞损伤时在血液中表达增高,为血管内皮损 伤的标志物。缺乏可导致FVIII活性降低,引起 出血,称血管性血友病(vWD)。
主要生理功能:
①促进血小板在内皮下的粘附,起到架桥作用; ②保护血浆凝血因子Ⅷ的活性,与FⅧ形成复合物; ③促进凝血因子Ⅷ的合成和分泌,稳定FⅧmRNA。
肝素+AT→(构型改变暴露活性中心)精氨酸 +IIa、Xa、XIIa、XIa、IXa (丝氨酸蛋白酶) (1:1形成复合物)
从而使这些酶失去活性 VIIa 不被AT抑制
PT为外源凝血系统的筛选试验,其启动因子 VIIa APTT为内源凝血系统的筛选试验,其启动因子 XIIa
凝血指标解读 ppt课件
[参考值]
男性0-5个
女性0-10个
>10个为异常
[意 义]
本实验观察血管壁、血小板的综合止血作用
1.异常提示:毛细血管脆性、通透性 2. 常见于:① 血管壁结构与功能异常
② 血小板质与量异常
PPT课件
4
出血时间(bleeding time,BT)
[参考值]
Duke法
1-3 min
>4min为延长
综合:血管性假性血友病(VWD)、DIC
PPT课件
6
[意 义]
BT缩短
① 某些严重高凝状态或血栓性疾病 ② 心梗、脑梗、DIC高凝期
PPT课件
7
血块退缩试验
(clot retraction test, CRT)
[参考值]
30min-1h 开始退缩 18h-24h 完全退缩
退缩完全:
析出的血清
PPT课件
13
[意 义] 与CT意义相同
延长:
1. 主要检测内源性途径的凝血因子缺陷
(如Ⅷ、Ⅸ、Ⅺ/血友病甲、乙、丙)
2. 其次检测第二、三阶段因子,如凝血
酶原、纤维蛋白原 3. 严重肝病、DIC.
4. 循环中抗凝物质增多
5.普通肝素应用的首选监测指标
PPT课件
14
缩短:
高凝状态(hypercoagulation state) (脑血栓、心梗、DIC高凝期)
延长:
1. 因子Ⅷ、Ⅸ、Ⅺ严重减少,如血友病
2. 凝血酶原严重减少,如严重肝病,阻塞性黄疸
3. 纤维蛋白原严重减少,如DIC、纤溶亢进、先天性缺乏
缩短:
高凝状态: 如血栓性PP疾T课病件
10
初筛试验 筛选试验
凝血功能检验PPT精选课件
参考值:2-4g/L 临床意义:主要反映纤维蛋白原的含量。 增高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减低见于DIC 消耗性低凝溶解期、原发性纤溶症、重 症肝炎、肝硬化。
• 12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
参考值:1-5mg/L
临床意义:原发性和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增高时, 血中纤维蛋白(原)讲解产物含量升高,见于:原发 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 亢进(高凝状态、DIC、肾脏疾病、器官移植排斥反映、 溶栓治疗等);血管栓塞性疾病(肺栓塞、心梗、脑 梗、深静脉血栓);白血病化疗诱导期后、出血性血 小板增多症、尿毒症、肝脏疾患或各种肿瘤。
• 16
提示高凝状态
降低 ↓
升高 ↑
凝血酶原时间(P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凝血酶时间(TT)↓
纤维蛋白原(FIB)↑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 D-二聚体↑
• 17
提示低凝状态
升高 ↑
凝血酶原时间(P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凝血酶时间(TT)↑ FDP↑ D-二聚体↑
国际标准化比值(INR):0.8~1.5。
临床意义: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状况,其中 INR常用于监测口服抗凝剂。延长见于先天性凝 血因子缺乏及纤维蛋白原缺乏,后天凝血因子缺 乏见于维生素K缺乏、严重的肝脏疾病、纤溶亢 进、DIC、口服抗凝剂等;缩短见于血液高凝状 态和血栓性疾病等。
•7
口服抗凝剂治疗INR的监测范围
谢谢!
休息一下吧~
• 22
• 13
D-二聚体(D-Dimer)
参考值:0-0.5mg/L
临床意义:主要反映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增高或阳性 见于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如高凝状态、弥 散性血管内凝血、肾脏疾病、器官移植排斥反映、溶 栓治疗等。
• 12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
参考值:1-5mg/L
临床意义:原发性和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增高时, 血中纤维蛋白(原)讲解产物含量升高,见于:原发 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 亢进(高凝状态、DIC、肾脏疾病、器官移植排斥反映、 溶栓治疗等);血管栓塞性疾病(肺栓塞、心梗、脑 梗、深静脉血栓);白血病化疗诱导期后、出血性血 小板增多症、尿毒症、肝脏疾患或各种肿瘤。
• 16
提示高凝状态
降低 ↓
升高 ↑
凝血酶原时间(P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凝血酶时间(TT)↓
纤维蛋白原(FIB)↑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 D-二聚体↑
• 17
提示低凝状态
升高 ↑
凝血酶原时间(P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凝血酶时间(TT)↑ FDP↑ D-二聚体↑
国际标准化比值(INR):0.8~1.5。
临床意义: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状况,其中 INR常用于监测口服抗凝剂。延长见于先天性凝 血因子缺乏及纤维蛋白原缺乏,后天凝血因子缺 乏见于维生素K缺乏、严重的肝脏疾病、纤溶亢 进、DIC、口服抗凝剂等;缩短见于血液高凝状 态和血栓性疾病等。
•7
口服抗凝剂治疗INR的监测范围
谢谢!
休息一下吧~
• 22
• 13
D-二聚体(D-Dimer)
参考值:0-0.5mg/L
临床意义:主要反映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增高或阳性 见于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如高凝状态、弥 散性血管内凝血、肾脏疾病、器官移植排斥反映、溶 栓治疗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 XII%: 90.6% F XI%: 65.9% F X%: 8% F IX%: 12.3% F VIII%: 130.7% F VII%: 4% F II%: 9.5%
AT-III: 94.1% FDP: 1.68 ug/ml D-Dimer: 0.11 mg/L APTT: 84.9 sec TT: 18.3 sec FIB: 2.75 g/L
凝血功能异常检测方法及病例
一般情况: 姓名: 李XX
性别: 女性 : 41 岁 籍贯:湖南湘西
主诉:牙龈出血,胸部瘀斑10天 现病史:患者10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牙龈出血,胸部瘀斑,伴有腹痛,于当地村卫生所 诊断为“贫血”,服用保健品(氨糖)后,症状无明显改善,于x天后出现晕厥,遂于 当地人民医院就诊,凝血功能发现PT 60 sec,APTT 80 sec,腹部B超示黄体破裂,其他 诊疗措施不详。为求进一步治疗于我愿急诊留观,我院BR:Eosinophil count: 0.59*10^9/L ,Eosinophil percent: 10.1% ,余正常;凝血功能:PT: Unmeasured,INR: Unmeasured,APTT: 84.9 sec ,Prothrombin time activity (PTA): Unmeasured,凝血因子 活性检测:F XI%: 65.9% ,F X%: 8% ,F IX%: 12.3% ,F VII%: 4% ,F II%: 9.5% 。 患者自述于半月前食用发瘟的鸡,同食其余人无类似症状,发病以来其他症状和一般 情况不详。
PT: Unmeasured INR: Unmeasured Prothrombin time activity (PTA): Unmeasured
一、血管壁与血小板相互作用的试验
1、毛细血管脆性试验(CRT) 2、出血时间测定(BT)
二、血小板数量和功能
1、血小板计数 (PCT) 2、血小板释放功能(PRT) 3、血小板聚集功能(PAgT) 4、血小板AA代谢试验 5、血块收缩试验(CRT)
目前血栓弹力图的种类和主要用途
Sonoclot工作原理
• 与超声传感器相连的 一次性塑料探针在新 鲜未抗凝的血液标本 中以的频率上下震动, 所遇到的阻力被记录 下来,转化为模拟电 信号
• 血液样本体外止血, 粘弹性变化的实时测 算
Sonoclot曲线图
• T1:又称SonACT,指加入血液标本 到纤维蛋白开始形成的时间,即血 液标本保持液态的时间,与凝血因 子相关,正常值85-145S。
九、血液流变学检测
1、全血黏度-血细胞、血浆 2、血浆黏度-血浆蛋白
血栓弹力图
(thromboela-stogram,TEG)
R:凝血因子反应时间,反映参加凝血启动过程的凝血因子的综合作用,代表凝血 因子的总体活性
MA:最大振幅,反映已形成的血凝块的最大强度或硬度,主要代表血小板的聚集 功能。
Monocyte count: 0.19*10^9/L Lymphocyte count: 2.18*10^9/L Basophil count: 0.7*10^9/L Eosinophil count: 0.59*10^9/L Neutrophil count: 2.84*10^9/L Basophil percent: 0.7% Eosinophil percent: 10.1% Neutrophil percent: 48.6% Lymphocyte percent: 37.4% Monocyte percent: 3.2%
七、抗凝血试验
1、凝血酶时间(TT) 2、血浆抗凝血酶检测(AT) 3、血浆蛋白C和蛋白S检测:Vit.K依赖抗凝蛋白 4、肝素定量检测 5、狼疮抗凝物检测(LAC) 6、血浆凝血因子抑制物检测(FI) 7、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检测(TXT)
八、纤维蛋白溶解功能试验
1、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FDP) 2、血浆D-二聚体检测(DD) 3、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3P test) 4、血浆纤溶酶原检测(PLG) 5、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 物(PAI)检测
• R1:反映进一步的纤维蛋白形成及 凝结速率,主要与纤维蛋白原水平 有关,正常值14-45mm/min
• R2:纤维蛋白与血小板发生交联后产 生凝血收缩,正常值-(2-8)mm/min
• Peak:纤维蛋白形成结束,其高度反 映凝血收缩的强度,70-90mm
K和α角:二者均是血凝块聚合速度参数,反映血凝块形成的速率,代表纤维蛋白 原的功能与水平。
LY30:MA值出现后30分钟内血凝块溶解百分比,反映纤溶活性。 EPL:预测MA值出现后30分钟内血凝块溶解百分比,反映纤溶活性。 CI:综合凝血指数,反映不同条件下凝血的综合状态。 AA抑制率(花生四烯酸抑制率):反映服用阿司匹林等药物后病人血小板抑制的 百分率,大于等于50%药物起效。 ADP抑制率(二磷酸腺酐抑制率):反映服用波利维等药物后病人血小板抑制的百 分率,大于等于30%药物起效。
三、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试验
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检测 2、PGI2代谢产物检测 3、血栓调节蛋白(TM)检测
四、血小板膜糖蛋白(GP)
1、血小板质膜GP 2、血小板颗粒膜GP
五、血小板自身抗体检测
1、血小板特异性自身抗体检测----MAIPA
六、凝血试验
1、凝血时间(CT) 2、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3、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PT) 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8~2.5.华法林检测指标 4、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FIB) 5、血浆单个凝血因子促凝血活性检测
Blood routine examination: MCV: 92.6 fL Hct: 37% MCHC: 325 g/L Hb: 120 g/L PDW: 16.8 fL RBC: 4*10^12/L RDW: 14.8 % WBC: 5.84 *10^9/L PCT: 0.12% MPV: 11.9 f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