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中国历史文化知识点汇总表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知识点大全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知识点大全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知识点大全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传统,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特色吸引着无数人的关注和研究。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您介绍一些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知识点,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的古代文化遗产。

一、中国古代历史的分期1. 夏、商、西周、东周、战国时期:这些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的起始阶段,其间涌现了许多重要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成就。

2. 秦汉:秦朝的统一和汉朝的繁荣是中国古代历史中的重要里程碑,这两个朝代对于中国历史上的融合、发展和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3. 魏晋南北朝:这个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一个动荡时期,伴随着政治的分裂和民族的征战,但也孕育了许多文化上的繁荣和佳作。

4. 隋唐:隋朝和唐朝的统一和繁荣,使中国古代历史文化达到了一个高峰,这个时期被誉为“盛世”。

5. 宋元明清:这几个朝代是中国古代历史后期的重要时期,文化繁荣,科学技术进步,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1. 君主制: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主要是君主制,封建社会中的君主拥有最高的权力和统治地位。

他们通过世袭、封爵等制度来维持统治。

2. 封建制度: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是一种血缘和等级制度,以封建领主作为中心,将贵族分配到不同的封地,依附于君主,实行世袭制。

3. 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通过举行科举考试选拔人才,不分贫富,使得社会上层有机会进入政府机构。

4. 中央集权制度:中国历史上的许多朝代都实行了中央集权制度,即权力高度集中在皇帝手中,各地行政、军事等事务都由中央政府管理。

三、中国古代文化的特点1. 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文化之一,儒家思想强调人伦、道德、孝顺等价值观念,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

2. 道家文化:道家文化强调追求自然、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等思想,对于谋求个体的平衡和内心的和谐有着重要影响。

3. 佛教文化: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对中国古代的文化和精神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佛教强调超脱尘世,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解脱。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

秦统一越族地区、击退匈奴,取得河套,修建 万里长城(400) 公元前209,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6 年秦王朝灭亡。
3、汉
西汉: (前202年至25年) 楚汉战争(前206年至前202年) :刘邦战胜项羽,建立 西汉,定都长安。 文景之治(西汉) 汉武帝统治时期: 思想家: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史学家:司马迁 《史记》 文学家: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 军事家:卫青、霍去病 理财家:桑弘羊 音乐家:李延年 政治活动家:张骞
4、科学著作
[战国]甘德、石申《甘石星经》: 世界最早的天文学著作;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元]郭守敬《授时历》: 比现行公历的确立早300年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 六世纪前我国最全面而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 作,具有很高的史学,文学,地理学价值 [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 世界上第一个研究岩溶地貌的人
家,始称“皇帝”。
此后,“皇帝”的称谓被我国封建社会历代君主所沿 用,成为最高统治者的专有名称。
2、皇族、皇戚称谓
太皇太后:皇帝的祖母。 皇太后:皇帝的母亲。 皇后:皇帝的正妻。
嫔妃:皇帝诸妻的通称。
皇太子:皇帝诸子中皇位的法定继承人,也称为
“太子”。
皇太孙:由皇帝册封的有皇位继承权的嗣孙。 公主:汉代开始专指皇帝之女,皇帝的姊妹称长公 主,皇帝的姑母称大长公主。清代除皇帝之女外, 其他皇族之女均称“格格”。 驸马:魏晋以后指皇帝的女婿,清代称“额驸”。
商在公元前1600年 灭夏 出现最早的文字 甲骨文
青铜器的冶炼和 铸造技术达到了 很高的水平 司母戊大方鼎
四羊方尊
平王东迁为界分为西周和东周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周朝,共近八百 年的历史,以平王东迁为界分为西周和东周。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

七年级历史必背知识点上册

七年级历史必背知识点上册

七年级历史必背知识点上册第一章古代人类社会1.人类起源人类起源于非洲,经过长期演化发展成为现代人类。

2.旧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时期,人们利用石器作为生产、生活的工具。

这个时期大约持续了200万年。

3.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是人类历史上较晚的时期,人们利用石器、陶器、铜器等,生产、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这个时期大约持续了6000年。

第二章中国古代文明1.黄河文明黄河文明是指在中国黄河流域的繁荣文明。

它主要出现在公元前2100年-公元前1600年之间的商朝时期和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之间的周朝时期。

2.夏、商、周三代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商朝是夏朝的后继朝代,周朝是商朝的后继朝代。

3.封建社会的特征中国的封建社会出现在公元前771年,这个时期的特征是:封建等级制度、农业经济、文字语言、礼仪制度、宗教信仰等。

4.中华文化的传承中华文化是指以汉族文化为主体的,历经几千年的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

它包括诗歌、词曲、绘画、书法等方面,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大瑰宝。

第三章古代希腊罗马文明1.希腊文明希腊文明约在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间诞生,是古代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2.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源于公元前5世纪的赫拉克利特斯改革,公元前508年根据改革原则制定了《民主宪法》。

雅典民主政治被认为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

3.罗马帝国罗马帝国是指公元前753年成立的古罗马城邦逐渐发展成为古时期最伟大的帝国之一。

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是皇帝,各地的罗马人依法自治。

罗马在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较大的贡献。

第四章中国古代科技1.中国古代科技发展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神话传说,但正式的科技发展自商周开始,包括农业、纺织、铁器、指南车、精制炼铁技术等领域。

2.四大发明中国古代有四大发明,分别是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这些发明对世界的进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造福了人类。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一章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一章

全国导基第一章中国历史文化第一节中国历史发展概要一.远古时代1、原始社会主要历史阶段及其主要特点和成就古代传说代表人物:巢氏“构木为巢”燧人氏“钻木取火”女娲和伏羲“龙的传人”的源头伏羲又称“庖牺氏”(原始畜牧业产生,画八卦,结绳记事)神农氏“炎帝”种植五谷,尝百草发明医药轩辕氏“黄帝”战蚩尤、作兵器、造舟车弓矢嫘祖养蚕仓颉造文大挠作干支伶伦制乐器黄帝被誉为中华“人文初祖”,“中国五千年文明史”通常是从黄帝时代开始的。

尧、舜、禹是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

“禅让制”二.古代2、奴隶社会主要历史阶段及其主要特点和成就3、封建社会主要历史阶段及其主要特点和成就八、近代历史概述1911年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结束延续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建立中华民国。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

1945年,取得抗日胜利。

1946年国民党发动战争。

1949年10月1日,建国。

第二节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一、文字与书法书法是最具中国特色而西方没有的传统艺术。

6000年前的半坡遗址发现的刻画符号是中国汉字的萌芽。

二、绘画(各朝代重要的画家和代表作)中国画又称“国画”。

在题材上分为: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

在技法上分为:工笔画、写意画。

它以毛笔、水墨、宣纸为特殊材料,具有高度的概括力与想象力。

中国画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战国时期的帛画《龙凤人物图》是今天可以看到的最早的古代绘画实物。

三国时吴国的曹不兴是第一个画佛像的画家。

东晋时的顾恺之专擅人物画,在我国绘画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以形写神”的主张,代表作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发展到隋唐,最为突出的特点,一是以敦煌莫高窟为代表的壁画,二是涌现了一批蜚声中外的艺术大师。

人物画方面:初唐阎立本,代表作《步辇图》《历代帝王图》;中唐吴道子,人称“疏体”,有“吴带当风”之誉,被后人尊为“画圣”,传世作《天王送子图》。

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史前时代一、旧石器时代(300万年前-1万年前)直立人:云南元谋人(最早的人类)、陕西蓝田人、北京周口和北京山顶洞人.特征:保留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使用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使用天然火,过着采集和狩猎的群居生活。

二、新石器时代(1万年前-四、五千年前)新石器时代基本要素:磨制石器、制陶术、农业、畜牧业母系氏族:黄河流域:陕西半坡和河南仰韶文化。

半坡居民已种栗等农作物,饲养猪、狗等家畜。

此外,去打猎,捕鱼。

已经开始有彩陶了。

使用的工具有骨耜,石铲,石斧等。

河南仰韶种植水稻。

长江流域:河姆渡文化。

浙江余姚河姆渡,因而命名。

河姆渡文化的社会经济是以稻作农业为主,兼营畜牧、采集和渔猎。

共同特征原始种植农业普遍、使用磨制石器(新石器时代)、制造陶器、定居村落。

父系氏族:山东大汶口文化,开始出现了私有制,有了贫富之分三、古史传说三皇伏羲、神农、轩辕黄帝五帝:黄帝、颛顼(高阳氏,绝地天通改革)、帝喾(高辛氏)、尧、舜(有虞氏)第二章、夏商西周口诀: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夏,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公元前2070年禹的儿子启建立,从此,家天下代替了公天下,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商:商朝的王盘庚曾迁都到殷,史称“盘庚迁殷”代表:甲骨文和青铜器。

:司母戊鼎是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周武王牧野之战杀商纣王,灭商,国号周西周:周朝实行分封制,井田制,宗法制,礼乐制。

分封制周王将宗族、姻亲、贵族、功臣分派各地,广建子国的封国制度。

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

礼乐制指的是庙宇和祭祀。

二里头文化:典型遗址位于河南偃师二里头,发现于1959。

第三章、春秋战国一、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771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那位)被杀,次年周平王东迁洛阳,历史生平王东迁前为西周,后为东周,东周又分春秋和战国。

春秋时期(五霸)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

高一历史书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历史书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历史书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章:古代史1. 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历史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到公元589年隋朝建立结束。

主要包括三个时期:夏、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2. 世界古代史世界古代史从人类出现开始,到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结束。

主要包括古代东地中海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代中西亚文明、古代希腊罗马文明。

第二章:中世纪史1. 中世纪中国史中国中世纪历史从公元589年隋朝建立开始,到1644年明朝灭亡结束。

主要包括唐、宋、元、明时期。

2. 中世纪世界史中世纪世界历史从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开始,到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结束。

主要涵盖了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欧洲封建社会、十字军东征。

第三章:近代史1. 近代中国史中国近代历史从明朝灭亡开始,到1911年辛亥革命结束。

主要包括清朝、太平天国运动、中日战争。

2. 近代世界史近代世界历史从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开始,到1914年一战爆发结束。

主要包括大航海时代、工业革命、民族主义运动。

第四章:现代史1. 现代中国史中国现代历史从1911年辛亥革命开始,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结束。

主要包括国民政府时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2. 现代世界史现代世界历史从1914年一战开始,到今天。

主要包括二战、冷战时期、民主国家的共同发展。

总结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镜子,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从而找到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同时,历史也是我们认识自己的重要途径,通过了解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国家、民族和文化。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历史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历史素养,用历史知识来丰富自己的人生。

中国历史文化记忆内容

中国历史文化记忆内容

中国古代文化记忆内容一、《中国朝代简表》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西汉---新---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两宋、辽、西夏、金)---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二、思想文化•(一)文字•半坡遗址发现的刻画符号,是中国汉字最早的萌芽。

•殷代的甲骨文,是当时世界上最进步的文字。

•(二)文学•《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屈原创造“楚辞体”,写有不朽诗篇《离骚》。

•汉代著名的文学体裁是“赋”和“乐府”,成就巨大。

•唐代著名的文学体裁是“今体诗”(格律诗)和“传奇”(小说),成就辉煌。

杜甫被誉为“诗圣”,李白被称为“诗仙”,韩愈居“唐宋八大家”之首。

•宋代文学,成就最突出的是“词”。

•元代文学,成就突出的是“散曲”和杂剧。

明代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明代施耐庵的《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明朝吴承恩的《西游记》,是我国最杰出的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

•明朝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长篇小说。

•清朝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我国古代长篇白话小说的高峰。

•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文言小说的高峰。

•(三)学术思想•春秋时的孔丘,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其一言行思想集中反映在《论语》中。

孔子被后世尊为“圣人”(文圣)。

•春秋时的李耳,是道家学说的创始人,著有《老子》。

•春秋时的墨翟[dí] ,是墨家学说的创始人,其言行思想集中反映在《墨子》中。

•战国时的韩非子,是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著有《韩非子》。

•春秋时的孙武,是兵家的著名代表,著有《孙子兵法》。

•(四)史学•鲁国史书《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西汉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巨著。

•东汉班固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体史书。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导言】历史是一门研究过去人类社会发展和变化的学科。

在初一历史上册中,我们将学习中国历史的重要内容和知识点。

本文将对初一历史上册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第一章古代中华的历史】第一章主要介绍了中国的远古时期和夏商周时期的历史。

1. 中国远古时期在中国远古时期,人类开始了石器时代,并逐渐发展出农业和手工业。

我们学习了中国史前文化的代表:良渚文化和仰韶文化。

2. 夏商周时期夏商周是中国古代的三个朝代,分别为夏、商、周。

我们了解到夏王朝的建立者夏禹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英雄;商代的颛顼、尧和舜是中国古代的贤人君主;而周朝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基础,周文王和周武王则是周朝的开国皇帝。

【第二章阳周时期的历史变迁】第二章主要探讨了阳周时期的历史变迁,包括春秋时代和战国时代。

1. 春秋时代在这个时代,中国进入了分封制时期。

春秋时代的鲁国是最重要的国家之一,而孔子则是这个时期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2. 战国时代战国时代是一个混乱的时期,七个诸侯国相互争战。

我们学习了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墨子和荀子,同时也了解了秦国逐渐崛起的过程。

【第三章秦汉之际的历史变革】第三章重点介绍了秦汉时期的历史变革。

1. 秦朝的建立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始皇是这个朝代的建立者。

我们了解了秦朝实行的一系列改革,如统一文字、度量衡和货币等。

2. 汉朝的兴起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封建王朝。

我们学习了汉初的刘邦和汉武帝时期的繁荣。

汉朝还出现了一些重要的文化和科技成就,如汉乐府、纸张和制陶技术等。

【第四章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发展】第四章主要介绍了三国、两晋和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发展。

1. 三国时期在三国时期,中国分裂成三个国家:魏、蜀和吴。

而这个时期最有名的人物就是诸葛亮和刘备。

2. 两晋时期两晋时期是一个政治动荡的时期,中国的中央集权逐渐弱化。

我们学习了晋朝的阮籍和司马光等重要人物。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每章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每章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每章知识点第一章中国历史的大事记1. 五千年文明史2. 三皇五帝时期3. 夏商周时期4. 春秋战国时期5. 秦汉时期6. 魏晋南北朝时期7. 隋唐五代时期8. 宋元明清时期第二章黄河文明的形成1. 遥远的新石器时代2. 夏商周时期的黄河文明3. 周代宗法制度的建立4. 春秋战国时期的弱化5. 秦朝统一天下第三章青藏高原的古代王国1. 唐朝时期的吐蕃2. 唐朝时期的西藏3. 元朝时期的西藏4. 明清时期的西藏5. 青海的王国第四章中华文明的千年古都1. 千年大都2. 南京城的百年史3. 杭州城的千年历史4. 南昌城的历史第五章大航海时代的开端1. 大航海时代的背景2. 哥伦布的航行3. 达·伽马的航行4. 麦哲伦的航行5. 大航海时代的影响第六章东亚古国的盛衰更替1. 战国时期的中国2. 韩国的发展3. 越南的历史4. 日本的历史5. 朝鲜的历史第七章人文初现的欧洲大陆1. 古希腊时期的文化2. 罗马时期的文化3. 封建主义的形成4.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5. 北欧诸国的发展第八章人文的兴起与启蒙1. 文艺复兴时期的兴起2. 宗教改革与启蒙思想3. 工业革命时期的谷物短缺4. 科技革命时期的文化变革5. 当代文化趋势以上就是八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每章知识点的全面介绍,希望能够对大家学习历史有所帮助。

历史知识非常重要,它有助于了解过去的经验,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当今的世界。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一、中国古代文明1.文明起源: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其起源可以追溯到约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出现了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和定居点,人们开始使用陶器和编织技术。

2.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等时期:中国古代历史进入了一个漫长而多变的时期,先后出现了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等朝代。

在这些朝代中,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的发展逐渐推动了社会进步,城市的出现使人们进行更加复杂的社会交往。

3.儒家和道家思想: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众多的思想家和哲学家。

其中儒家和道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儒家思想主张以仁为核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道家思想则追求自然与道的和谐。

4.秦汉时期: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了一系列的统一制度和措施。

其中最重要的是对文字和度量衡的统一,这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汉朝时期,中国古代文学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出现了诸如《楚辞》和《列子》等经典作品。

二、世界近代史1.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从14世纪到17世纪,它促进了欧洲的艺术、科学和文化的繁荣。

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是意大利,随后逐渐传播到其他欧洲国家。

2.17世纪的启蒙时代:启蒙时代是欧洲思想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它标志着理性主义思想的兴起。

启蒙思想家们以人的理性和自由为核心,反对旧有的封建专制制度。

3.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是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发生在法国的一场重大政治、社会和文化革命。

它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宣称人民的平等权利。

4.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在英国兴起的一场重大经济和技术变革。

工业革命的核心是机器制造的兴起和工人阶级的出现,它促进了全球生产力的大幅度增长。

5.民族主义和殖民主义:19世纪是欧洲扩张和殖民主义的高峰期。

民族主义在欧洲迅速传播,成为各个国家争取独立和自由的思想基础。

以上是中国古代文明和世界近代史的一些主要知识点,当然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内容。

初中政治中国历史与文化知识点的详细汇总

初中政治中国历史与文化知识点的详细汇总

初中政治中国历史与文化知识点的详细汇总中国历史与文化知识点的详细汇总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庞大文化遗产的国家。

这里汇总了一些初中政治课程中涉及的中国历史与文化的知识点,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吧!一、中国的四大发明1.造纸术:东汉时期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使得纸张的制作成为可能,推动了书写、教育和文化的发展。

2.指南针:北宋时期王衡发明了指南针,对航海和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3.火药:唐代发明的火药,对军事、民生产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4.活字印刷术:北宋时期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使得图书的传播速度大大提高,对文化的普及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中国古代的社会制度1.封建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皇帝掌握大权,分封贵族来管理辖地。

2.礼制:古代中国的社会行为准则和规范,涉及人们的举止、行礼、礼仪等方面。

3.科举制度:唐代开始实行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为政治体制和社会发展提供了稳定的人才队伍。

三、重要的历史事件与人物1.夏、商、周三代:传说中的三个朝代,夏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商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真实的朝代,周代是中国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朝代。

2.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变革时期,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国家由封建向分封化倾斜,出现了许多名将和思想家,如孔子、孟子、墨子、老子等。

3.秦始皇:秦朝的统治者,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中央集权制度,修建了万里长城和兵马俑。

4.汉武帝:西汉朝的统治者,实行了一系列重要改革,如科举制度、推行汉字等,对中国历史与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5.魏晋南北朝:三国时期后,中国分裂为魏、蜀、吴三国,后来又形成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是乱世,但也出现了一些重要的文化人物,如曹操、诸葛亮、刘备、卫子夫、曹植、曹丕等。

四、重要的文化遗产1.长城: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是中国古代防御建筑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与历史的象征之一。

2.敦煌壁画:位于敦煌莫高窟中,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珍贵遗产,描绘了丰富多彩的历史和文化场景。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单元知识点汇总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单元知识点汇总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单元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诞生1.人类文明的定义与特征2.人类文明的形成和传播3.旧石器时代人类活动与生产方式的变化4.新石器时代农业革命5.农耕与牧牛的发展和变化6.人类生产方式的变化和文明程度的提高第二单元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1.火药的发明和应用2.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3.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4.造纸术的发明和应用5.四大发明的意义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6.面向未来的创造与创新第三单元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1.文化的定义与特征2.商、周两代文化的特点3.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成就4.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结合5.历史文化的回溯与现代文明的发展6.文化的多元化与创新第四单元世界古代文明的多样性1.世界古代文明的形成和发展2.印度、埃及和巴比伦文明的特点与贡献3.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形成和发展4.古希腊罗马文化在欧洲文化史上的地位5.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影响6.文化多样性与发展趋势的思考第五单元古代帝国的崛起和变革1.帝国的定义与特征2.公元前221年秦朝的建立3.漫长的隋唐时期和唐朝的中兴4.元朝的创立与中国的统一5.古代帝国的发展和衰落6.帝国的崛起与文化的繁荣第六单元大航海时代的开端1.大航海时代的背景和产生2.以葡萄牙为代表的西欧国家的探险活动3.古代中国和中东在贸易与经济交往中的地位4.帝国主义和殖民地的形成5.大航海时代对世界历史的影响6.大航海时代的启示及对未来的影响以上就是部编版七年级历史单元知识点的汇总,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同学们可以更全面、深入地理解人类文明的演变,以及各个历史时期和国家的文化和贡献。

这些知识不仅对于历史的掌握有帮助,也对于培养同学们的历史观、文化观、全球观有着重要的意义。

全国导基

全国导基

识记并领会: 自然景观中的地文、 水域、生物、大气、 天象景观

第三章 中国的民族民俗
识记: 从分布、语系、宗教、节庆、饮食、民 居、服饰、习俗、禁忌等方面,识记教 材中的十五个民族。 应用:联系民族民俗知识,运用民族民 俗旅游原则。

第四章 中国的四大宗教
佛教 道教 伊斯兰教 基督教
释迦牟尼-毗卢遮那佛-卢舍那佛
表法意义
体现天台宗 佛有三身教 义
西方极乐世界 娑婆世界 东方净琉璃世界 体现净土信 阿弥陀佛- 释迦牟尼- 药师佛 仰
未来世
现在世
过去世
弥勒佛-释迦牟尼佛-燃灯佛 (迦叶佛)
从时间上体 现佛的传承 关系
一佛二菩萨组合
合称
组合布局
所教化世界
释家三尊 普贤菩萨-释迦牟尼-文殊菩萨 娑婆世界 华严三圣 普贤菩萨-毗卢遮那佛-文殊菩 华藏世界 萨 东方三圣 月光菩萨-药师佛-日光菩萨 东方净琉璃 世界
导游基础知识
全国部分
第一章 中国历史文化

识记和应用: 朝代及国号名称的主要由来 帝王、皇族、皇戚称谓 帝王的谥号、庙号、尊号、年号、陵号 天干、地支、干支 四时、节气、候 阴阳、五行、生肖 科举制度、四书五经、三纲五常 避讳
第二章 中国旅游地理
识记: 中国的“世界自然和 文化遗产” 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 名城
西方三圣 大势至菩萨-阿弥陀佛-观世音 西方极乐世 界 菩萨
第五章 中国的古代建筑
识记: 中国古代建筑的构件、 彩画、屋顶 宫殿的布局与陈设 古都遗存、皇宫遗存、 坛庙建筑、陵墓建筑 的常识

中国的古代建筑

领会:以典型建筑为例,初步掌握古建 筑的欣赏 应用:结合具体图形识别中国古建筑的 屋顶等;进行中西建筑比较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必备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必备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必备知识点历史是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记录着一个国家的发展历程和文化底蕴。

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要掌握其中的重要知识点,才能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发展和演变。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八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必备知识点。

第一章古代中国历史古代中国历史可以分为四大时期:夏、商、周和春秋战国。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周朝时期,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正是在周朝时期形成和发展的。

在周朝时期,分为东周和西周,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西周的周武王和周文王。

周朝的政治制度以封建制为主,拥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和礼仪制度。

周朝的思想文化和教育体系也十分发达,如《周易》、《诗经》、孔子的儒家思想等都是周朝的重要文化遗产。

第二章中世纪欧洲的封建社会中世纪欧洲是封建社会的时期,最为重要的是法国和英国的历史。

在这个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都受到了封建关系的束缚。

在法国历史上,热那亚和威尼斯成为欧洲最重要的贸易中心,也是著名的海上贸易城市。

在英国历史上,拥有了诸如伊丽莎白女王、威廉·莎士比亚等著名人物。

第三章近代中国的历史近代中国的历史经历了太平天国运动、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重大事件。

其中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重要里程碑,反映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中国的文化和思想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如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成为中国现代史上的重要标志。

第四章近代俄国的历史近代俄国的历史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沙皇时期、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在沙皇时期,俄国发展着封建主义社会。

而通过二月革命,沙皇制度被推翻,代表工人阶级的苏维埃政权取而代之。

在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革命成功,苏联成立,开始了一段以共产主义为主要特征的时期。

总结以上为八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必备知识点,但其中的内容还是比较简单和浅显的,掌握这些知识点只是历史学习的开始。

在接下来的学习中,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文化,才能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发展规律和历史背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中国历史文化 知识点汇总表

中国历史文化 知识点汇总表

中国历史文化知识点汇总表中国历史文化知识点汇总表一、中国古代史1、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标志着中国的文明时代的开始。

2、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经济和文化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3、周朝(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

4、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周朝的一个历史时期,因孔子所编的《春秋》而得名。

5、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周朝的一个历史时期,各国混战,为秦朝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6、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统一了中国。

7、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中国历史上又一个重要的朝代,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出现了很多文化、科技和艺术方面的杰出人物。

二、中国近现代史1、清朝(1636年-1912年):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后期遭受了列强的侵略和割据。

2、中华民国(1912年-1949年):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经历了辛亥革命、北洋政府、国共两党斗争等阶段。

3、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至今):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经历了多次政治运动和经济改革,目前正朝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前进。

三、中国文化1、四书五经:中国古代儒家经典,包括《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和《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2、中国书法: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被誉为“东方美学的精髓”,以其独特的笔法和章法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3、中国园林:中国古代园林艺术,以其精致的设计、丰富的意境和自然美的表现著称于世,代表作品有颐和园、苏州园林等。

4、中国茶道:中国传统的茶道文化,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包括选茶、泡茶、品茶等一系列的礼仪和艺术。

历史文化常识(完美打印版)

历史文化常识(完美打印版)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第一章皇帝与皇权一、“皇帝”称谓的由来及其至高无上的地位(一)三皇:天皇、地皇、泰皇五帝:黄帝、颛(zhuān)顼(xū)、帝喾、尧、舜(二)君主世袭制度的产生:禹生前,曾遵循禅让的原则选皋陶为继承人。

后因皋陶早逝而改立伯益。

但禹死后,禹的儿子启却将伯益杀死,夺取了王位,从此,君位从“传贤”改为“传子”(或传弟、传侄),君位世袭制度得到确立。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政权:夏王朝(三)皇帝的由来:秦统一全国后,秦王赢政决定兼采三皇之“皇”与五帝之“帝”,号称“皇帝”。

赢政自称“始皇帝”,其后世依次称二世、三世以至万世。

从此,君主专制制度得以确立,秦始皇遂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代专制帝王,他所建立的秦朝则成为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一王朝。

(四)皇帝的饮食起居1、宫室、山陵宫殿:皇帝居住的地方称为“宫殿”“宫”最早原为普通房屋的通称,“殿”则指高大的房屋。

秦汉以后,一般用来指称帝王居住和处理朝政的地方。

中国古代的宫殿建筑一般皆遵循:坐北朝南、“前朝后寝”的规制。

“前朝”:皇帝举行朝会典礼之所,多称“殿”。

“后寝”:则为皇帝处理日常政务、皇帝与后妃居住的地方多称“宫”。

“行宫”:皇帝出外巡游所居之处则称。

另外,为满足皇帝及其后妃游玩、享乐需要、历代王朝建有大量“苑囿”,风光绮丽,极尽奢华。

山陵为皇帝死后的葬所,犹如民间的坟墓。

皇帝的陵寝一般包括地下墓室、封土和陵园建筑三部分。

皇帝的陵寝一般皆依山而建。

主要建筑一般由神道,宫墙,殿宇,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地宫等组成。

2、饮食、服饰早在周代,就有了膳夫、庖人、内瓮等专司天子饮食的执事人员十几种。

秦汉以后,历代皆设有负责皇帝及宫中饮食的专门机构,如秦奉常、汉太常及南北朝以后的光禄寺等。

皇帝及其后妃的饮食,每日皆有一定的分例。

每顿正餐包括各类山珍海味、时鲜蔬菜等上百种,另有名目繁多的各种小吃。

每逢年节、寿辰及其它喜庆之事,宫中照例要举行盛大筵宴,名目繁多,其耗费之巨。

历史1到6单元总结知识点

历史1到6单元总结知识点

历史1到6单元总结知识点第一单元:原始社会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演变的最早期阶段,它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第一个阶段。

原始社会的主要特征是原始共产主义、生产力水平低下、劳动工具简单等。

在原始社会的生产方式中,主要以打猎、捕鱼和采集为主要经济活动,社会组织以家庭为单位,社会关系是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

此外,原始社会的思想观念还很原始,没有文字,只有口头传承的方式。

第二单元:奴隶社会奴隶社会是从原始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主要以奴隶制度为主要形式。

奴隶社会发达的地区多是在亚洲、非洲、美洲等地区。

在这个社会中,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劳动分工的进一步发展,促使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

奴隶社会的社会分工明显,奴隶开始从事种植业、手工业等生产活动,这是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标志。

在奴隶社会中,奴隶制度和商品经济开始逐渐兴起,并且农民起义、奴隶起义等社会矛盾也逐渐激化。

第三单元:封建社会封建社会是一个秩序严明、等级分明的社会制度,主要表现为以封建地主土地为生产资料,农民以私产为主的经济形态。

此时,家庭基础的生产方式基本保持原始状态,不过通过生产工具的改进,使之更符合当时生产的需要。

在粮食作物生产上,开始逐渐有一些牛耕农业的证据;同时在手工业方面,还出现一些高级生产工具,反映出中国古代奴隶社会的生产技术水平。

封建社会出现了政治制度的封建经济因素,达到了封建制。

封建社会的国家体系是世界各大洲的共同特征。

第四单元: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是从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主要以资本主义制度为主要形式。

资本主义社会是西方国家最兴盛的国家的经济的基础。

而资本主义却在社会生产按照社会利益进行分配方面是不平等的,所以在资本主义制度里,掀起更多的斗争。

最大的社会问题是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和产业的私有。

第五单元:世界史世界史是指世界各国历史的总和。

它包括了地球上每个历史时期,每一地区的国家。

它关注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文明与国家之间所发生的各种关系和事件。

中国古代历史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历史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历史知识点总结总结知识点是同学们学习的好方法,特别是对于历史知识,同学们更是要总结,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古代历史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中国古代历史知识点总结一第一章中华文明的起源一、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第二章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一)夏、商、西周的兴亡3、如何正确计算周年和两个历史事件的时间间隔周年=现在的时间减去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两个历史事件的间隔:(1)两个历史事件同在公元前或同在公元后,则用大数减去小数即可;如计算秦始皇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和秦朝灭亡(公元前207年)两个时间的间隔,则是221-207=14(年)。

(2)两个历史事件一个处于公元前,另一个处于公元后,则需要两个数相加,再减去一年。

如计算公元841年到1949年之间多少年,正确的计算方法是841+1949-1=2789(年)可以把这种算法归纳成一个简单公式“前后相加再减一”(二)春秋战国的纷争1、著名的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2、战国七雄(1)三家分晋:战国初年,晋国卿大夫中的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2)田氏代齐:三家分晋后,齐国大夫田氏取代原来的国君,建立田氏齐国。

(3)战国七雄:战国时期,形成了齐、楚、燕、赵、韩、魏、秦七雄并立的局面 (4)著名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战国兼并战争的实质:封建地主之间的兼并战争。

(三)大变革时代1、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1)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

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

(2)春秋末年,我国已使用牛耕。

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

牛耕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次革命。

(3)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2、商鞅变法(1)背景:①春秋以来,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大量的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的田地变为私产并出租。

他们转化为封建地主,租种地主土地的人变成农民②到了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其中,以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为显著(2)开始: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国
帛画:龙凤人物图
可以看到的最早的古代绘画实物
秦汉
壁画、画像砖、画像石
魏晋南北朝
三国:吴:曹不兴
第一个画佛像
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
东晋:顾恺之
《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第一个提出“以形写神”
专门擅长人物画
隋唐
隋:展子虔
《游春图》
成就:以莫高窟为代表的壁画,涌现一批蜚声中外的艺术大师
初唐:阎立本
步辇图、历代帝王图

曹雪芹
红楼梦
古代长篇白话小说的高峰
蒲松龄
聊斋志异
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高峰
史学
时间
作者
作品
体裁
评价
春秋
鲁国
春秋
编年体
第一部
西汉
司马迁
史记
纪传体通史
二十四史之首、传记文学的鼻祖、“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东汉
班固
汉书
断代体
后世“正史”的楷模
北宋
司马光
资治通鉴
编年体通史
中医
时代
名医
成就
评价
战国
扁鹊
首创望闻问切“四诊法”
中唐:吴道子
天王送子图
人称“疏体”,“吴带当风”,画圣
张萱、周昉
仕女画
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书画为一体的风格,文人画的始祖
展子虔:设色山水;李思训:金碧山水;王维:水墨山水。
五代
南唐:顾闳中
韩熙载夜宴图
宫廷中设有“图画院”,中国历史上正式设立画院的开端
荆浩、董源
山水画的代表
北宋
李成、范宽
山水画
“画学”列入科举,宫廷画最鼎盛的时期
战国—汉
隶书:小篆的进一步简省
衡方碑、张迁碑、曹全碑、礼器碑、石门颂
使汉字趋于方正,为以后各种书体流派奠定基础

草书:章草、今草、狂草之分;隶书、楷书的快写
张芝
草圣

张旭
古诗四帖
草圣
张颠素狂
怀素
楷书,又名正书、真书;汉隶、章草蜕变而来。在唐代鼎盛,世称唐楷
东汉末年:钟繇
楷书之祖
楷书四大家:唐朝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元朝赵孟頫
黄筌、崔白
花鸟画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
北宋民俗画推向高潮
宋徽宗
工笔山水和花鸟
苏轼、文同
墨竹:以意趣为长
米芾、米友仁
运用水墨横点,表现烟雨迷蒙的景象,称为:米点山水
南宋
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称为“南宋四家”

赵孟頫、“元四家”:黄公望、倪瓒、王蒙、吴镇

以地区为中心的流派
戴进
浙派
沈周、文徵明
吴派
董其昌
松江派

赋、乐府诗
贾谊
鹏鸟赋、过秦论
司马相如
子虚赋
班固
两都赋
张衡
乐府诗集
孔雀东南飞
魏晋南北朝
诗歌
三曹、建安七子、竹林七贤
陶渊明
第一个用诗歌的形式反映田园生活
谢灵运
山水诗

诗歌
李白
诗仙
杜甫
诗圣
王维、孟浩然、白居易、杜牧、李商隐
传奇小说
陈鸿
长恨歌传
李朝威
柳毅传
散文
唐宋八大家
韩愈、柳宗元
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颜真卿
多宝塔、麻姑仙坛记
柳公权
玄秘塔碑、神策军碑
行书: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
王羲之
兰亭序
书圣,天下第一行书
宋四家:北宋: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绘画
分类:
题材:人物、花鸟、山水
技法:工笔、写意
装裱后:立轴、手卷、扇面、斗方、册页
历史沿革:
时间
作者
作品
评价
其他
新石器
岩画、彩陶纹饰、青铜纹饰
奠定中国绘画艺术整体着眼、以线为主、平面构图的特色
黄帝(轩辕氏)
制作兵器,建造宫室,舟车
中华“人文初祖”
嫘祖
养蚕
仓颉
造文字
大挠
作干支
伶伦
制乐器


世袭制

盘庚
将都城迁到殷
西周
周平王
迁都洛邑
东周
春秋
因鲁国史书《春秋》
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战国
因列国混战不休的形势
齐、楚、燕、韩、赵、魏、秦

秦始皇
建立封建官僚体制,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修长城、驰道;焚书坑儒
徐渭:花鸟画派
陈淳:水墨写意派
周之冕:钩花点叶派
陈洪绶:《西厢记》木刻插图

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
石涛、朱达:遗民画家
扬州八怪:文人画派
文学
时间
体裁
代表作者
作品
评价
西周—春秋
诗歌
诗经
第一部诗歌总集,现实主义文学先河
战国
楚辞体
屈原
离骚
我国古代第一篇长诗
先秦
散文
论语、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
中国古代散文的光辉起点
1931年,九一八事变,全民抗日,8年抗战
1946年,内战;1949年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古代书法
时间
字体
代表人物
作品
评价
其他
6000年前
刻画符号
中国汉字萌芽
殷商
甲骨文
标志中国书法艺术的产生
金文,又名钟鼎文,铭文
毛公鼎、散氏盘
春秋战国:毛笔运用

小篆
李斯
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会稽刻石
标志中国书法艺术进入新的阶段
西汉
黄帝内经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书,从事中医工作的必读书目
东汉
神农本草经
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东汉
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
中医医疗学基础、医圣
东汉
华佗
精于外科、针灸、内、妇科、儿科,麻沸散、五禽戏
神医
西晋
王叔和
脉经
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
第一章中国历史文化知识点汇总表
历史发展概要
时代
主要代表人物
主要事件
其他
原始社会
200万年前湖北恩施建始人
原始社会
170万年前云南元谋人
70~23万年前北京猿人
学会使用打制石器,天然火,有简单的语言
1.8万年前北京山顶洞人
制造石器,人工取火
5000~6000年前
母系氏族
黄河流域仰韶文化
西安半坡遗址,彩陶文化

汉武帝
卫青、霍去病打击匈奴,保证河西走廊安全;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打通汉朝通中亚的贸易通道;采用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三国两晋南北朝
政权林立,南北分裂,民族融合。北魏孝文帝以汉文化为主题的改革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盛事。
隋唐五代

三生六部制、科举制,贯通南北大运河

贞观之治,对外交流:日本、朝鲜、印度、波斯、阿拉伯
长江流域河姆渡文化
稻种,干栏式房屋,打井技术
4000~5000年前,父系氏族
黄河流域山东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
长江流域、良渚文化
古代传说
有巢氏
构木为巢
燧人氏
钻木取火
女娲、伏羲
蛇身人首,兄妹夫妻,龙的传人的源头
伏羲(庖牺氏)
画八卦,刻文字
中华文字、文明的萌芽
炎帝(神农氏)
教人种植五谷,尝百草,发明医药
农耕文明的代表,中医的滥觞
宋、辽、金、元
岳飞、宗泽抗金名将
辽—契丹族—燕云十六州
西夏—党项族—河西走廊
金—女真族——松花江流域
金联合北宋灭辽,金灭北宋;
蒙古灭西夏、金、大理、南宋
明清
朱元璋
废除丞相,建立厂卫特务机构,以八股取士,在地方设三司,加强中央集权
戚继光抗倭
郑成功
收复台湾,清设台湾府
近代
孙中山
辛亥革命,建立民国
国共两党
五代、宋

南唐后主李煜、宋代:欧阳修、辛弃疾、李清照、柳永、陆游、姜夔

散曲、杂剧
关汉卿
窦娥冤
元曲四大家
马致远
汉宫秋
白朴
墙头马上
郑光祖
王实甫
西厢记

小说
罗贯中
三国演义
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来自施耐庵水浒传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吴承恩
西游记
最杰出的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
兰陵笑笑生
金瓶梅词话
第一部文人创作的长篇世情小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