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校验动平衡的方法

合集下载

刚性转子动平衡实验

刚性转子动平衡实验
5. 平衡过程
本实验装置在做动平衡实验时,为了方便起见一般是用永久磁铁配重,作加重平衡实验,根据左、右不平衡量显示值(显示值为去重值),加重时根据左、右相位角显示位置,在对应其相位180度的位置,添置相应数量的永久磁铁,使不平衡的转子达到动态平衡的目的。在自动检测状态时,先在主面板按"停止测试"键,待自动检测进度条停止后,关停动平衡实验台转子,根据实验转子所标刻度,按左、右不平衡量显示值,添加平衡块,其质量可等于或略小于面板显示的不平衡量,然后,启动实验装置,待转速稳定后,再按"自动测试",进行第二次动平衡检测,如此反复多次,系统提供的转子一般可以将左、右不平衡量控制中0.1克以内。在主界面中的"允许偏心量"栏中输入实验要求偏心量(一般要求大于0.05克)。当"转子平衡状态"指示灯由灰色变蓝色时,说明转子已经达到了所要求的平衡状态。
计算机通过采集器采集此三路信号,由虚拟仪器进行前置处理,跟踪滤波,幅度调整,相关处理,FFT变换,校正面之间的分离解算,最小二乘加权处理等。最终算出左右两面的不平衡量(克),校正角(度),以及实测转速(转/分)。
与此同时,给出实验过程的数据处理方法,FFT方法的处理过程,曲线的变化过程。
DPH-I型智能动平衡机结构如图2所示。测试系统由计算机、数据采集器、高灵敏度有源压电力传感器和光电相位传感器等组成。当被测转子在部件上被拖动旋转后,由于转子的中心惯性主轴与其旋转轴线存在偏移而产生不平衡离心力,迫使支承做强迫震动,安装在左右两个硬支撑机架上的两个有源压电力传感器感受此力而发生机电换能,产生两路包含有不平衡信息的电信号输出到数据采集装置的两个信号输入端;与此同时,安装在转子上方的光电相位传感器产生与转子旋转同频同相的参考信号,通过数据采集器输入到计算机。

转子动平衡标准 国标

转子动平衡标准 国标

转子动平衡标准国标转子动平衡是指转子在运转过程中,转子的质量分布和转动惯量分布使得转子的转动轴线与转子的质心轴线不重合,从而引起转子在高速旋转时产生的振动。

为了保证转子的正常运转,减少振动对设备的影响,提高设备的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必须对转子进行动平衡处理。

而国标对于转子动平衡的要求和标准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以确保转子动平衡的质量和效果。

国标对于转子动平衡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转子动平衡的分类,国标根据转子的质量和转动惯量的分布情况,将转子动平衡分为静平衡和动平衡两种类型。

静平衡是指转子的质量分布使得转子的质心轴线与转动轴线重合,而动平衡则是指转子的质量和转动惯量的分布使得转子的质心轴线与转动轴线不重合。

根据国标的规定,静平衡适用于低速转子,而动平衡适用于高速转子。

2. 转子动平衡的质量等级,国标对于转子动平衡的质量等级进行了具体的划分,分为G等级、F等级、E等级和D等级。

其中,G等级是指对于一般要求的转子动平衡,F等级是指对于较高要求的转子动平衡,E等级是指对于更高要求的转子动平衡,而D等级则是指对于最高要求的转子动平衡。

不同的质量等级对应着不同的转子动平衡质量要求和标准。

3. 转子动平衡的检验方法,国标对于转子动平衡的检验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包括使用平衡机进行动平衡处理、采用动平衡仪进行现场动平衡、使用动平衡校正仪进行动平衡调整等。

这些检验方法的规定,旨在确保转子动平衡的质量和效果。

4. 转子动平衡的质量评定标准,国标规定了转子动平衡的质量评定标准,包括动平衡质量的评定方法、动平衡质量的评定标准和动平衡质量的评定结果等。

这些评定标准的规定,对于评定转子动平衡的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之,国标对于转子动平衡的要求和标准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包括转子动平衡的分类、质量等级、检验方法和质量评定标准等方面。

遵循国标的规定,对转子进行动平衡处理,不仅可以保证转子的正常运转,减少振动对设备的影响,提高设备的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还可以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设备的维护成本,提高设备的经济效益。

动平衡试验的简易方法

动平衡试验的简易方法

动平衡试验的简易方法-----三元平衡法
三元平衡法是一种通过作图找出不平衡点位置和质量的简单实用的动平衡试验方法。

它适用于原始不平衡量较大,动平衡机又不能校正,或者缺少平衡机的情况下,同时适用于不能在平衡机上作动平衡的特殊类型转子。

三元平衡法所谓三元就是在转子表面均匀取三点,每点相差120度,用粉笔作好标志,如1,2,3三点,根据振动测试方法,用振动测量仪的触头找出支架上振动量最大的点,触头安放在这点不变,读出记录此时原始状态下振动值S0(如用位移幅值表示)。

后停机,用天平任意取定G(g)平衡泥,把平衡泥置于转子表面上1点,开机达到转速后读出记录振动值S1。

用同样的方法,把平衡泥放在2,3点后,读出记录振动值S2和S3,然后进行作图,如下图,以O点为圆心,S0为半径作圆,根据转子上划分的三点相应的在该圆上均分1,2,3三点。

以1点为圆心,S1为半径作圆;以2为圆心,S2为半径作圆;以3点为圆心;S3为半径作圆(S1,S2,S3的长度可进行适当的倍数放大)。

由于S1,S2,S3三圆一般不相交于M点,M点可作为三圆共同区域面积的中心,连接0M,延长至SO圆上N点,测出OM长S'和θ角,那么N点就是需要加载的位置,加载量用下列公式计算:
0 '()
X S
G G g
S
=∙
G(g)平衡泥,置于N点,观察振动仪数值的情况,用天平取出X
G进行几次(一般只需要经过2到3次)微量增减,直至振然后对X
G。

动仪数值为最小值,决定最后的加载量X
三元平衡法简单正确,效果明显!
叶小建
2010年10月21。

风电转子动平衡标准

风电转子动平衡标准

风电转子动平衡标准
风电转子动平衡标准是指在风电机组的运行过程中,为了保证转子的平衡性和稳定性,制定的一系列标准和要求。

其目的是为了保证风电机组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同时也是保障风电机组长期稳定运行的一项重要措施。

风电转子动平衡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转子质量分布均匀性要求:风电转子的质量分布均匀性是保证转子平衡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进行动平衡前,需要对转子进行质量分布测试,以确定转子的质量分布情况。

通常情况下,转子质量分布的不均匀性应该小于5%。

2. 转子动平衡精度要求:在进行转子动平衡时,需要根据转子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动平衡精度。

通常情况下,对于直径小于2
米的转子,其动平衡精度应该小于等于0.5g.mm;对于直径大
于2米的转子,其动平衡精度应该小于等于1.0g.mm。

3. 转子振动限值要求:在风电机组运行过程中,转子振动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为了保证风电机组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需要对转子振动进行限制。

通常情况下,对于直径小于2米的转子,其振动限值应该小于等于1.5mm/s;对于直径大于2米
的转子,其振动限值应该小于等于3.0mm/s。

4. 转子动平衡测试方法:在进行转子动平衡测试时,需要采用合适的测试方法和设备。

通常情况下,可以采用静态平衡测试和动态平衡测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转子动平衡测试。

以上就是风电转子动平衡标准的主要内容,通过严格遵守这些标准和要求,可以有效地保证风电机组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同时,在进行风电机组维护和检修时,也需要对转子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以保证风电机组长期稳定运行。

现场动平衡方法有三圆法

现场动平衡方法有三圆法

现场动平衡方法有三圆法、对称重量法、测相法等。

三圆法是在平衡测试中,把一定质量试重块,分别加在转子同一圆周平面三等分点上,测得转子不平衡量的大小,以此做三个圆,并汇交于一点,以确定不平衡量的轻点的位置和大小。

转子在某确定转速运行下,测得其原始振动量R0,之后将一定质量的试重块(M)分别贴在转子1、2、3点上试调,测得新的不平衡量分别为R1、R2、R3。

按一定绘图比例,将R0、R1、R2、R3画出三圆汇交图。

根据汇交图与转子的对应关系就可以找到转子轻点的方位。

三圆法现场平衡具体操作步骤(1)将待平衡的刚性转子选好修正平面, 并在此平面的同一圆周上取三等分点,等分点用A、B和C表示,圆心用O表示,夹角都为1200(图1),以A点作为基准方位。

假如转子原有不平衡量为G,也称为残余不平衡量,它的大小和方位都是不可知的。

(2)转子在某确定转速运行下,测得其原始振动量R0,单位为mm/s。

(3)加试重块,质量为Q,单位克(g)。

(4)将试重块M分别放在A、B、C三点上,三次在同一确定转速下,开机运转测得振动值分别为:A点振动值R1;B点振动值R2;C点振动值R3,单位为mm/s。

(5)用相同比例,作振动向量图! { e6 t( z% E: w6 M& C2 b- u1 M: P以初始机器运转时基圆R0为半径画圆,在R0圆上等分三点,编号用A、B、C表示,参见图1。

以A点为圆心,以为R1半径画圆;以B点为圆心,以为R2半径画圆;以C点为圆心,以为R3半径画圆;在图1中,圆R1和R2交于a点,圆R1和R3交于b点,圆R2和R3交于c 点,连接abc三点,并做△abc外接圆,圆心为M;连接圆心OM,测量长度和ےBOO1的夹角,用α表示。

(6)转子原有不平衡量的质量的计算和位置的确定。

不平衡质量由G=QR0/OM确定,单位为克。

平衡位置在转子上,从A点向B点移动的角度为α。

(7)从作图可知,M点的位置分三种情况:如果M点位于基圆R0外侧,即OM>R0,说明试重块Q大于平衡质量Q;如果M点位于基圆R0上,即OM=R0,说明试重块Q与平衡质量G相等;如果M点位于基圆R0内侧,即OM<R0,说明试重Q小于平衡质量G。

转子平衡的选择与确定 转子动平衡技术的方法

转子平衡的选择与确定 转子动平衡技术的方法

一. 静平衡静平衡在转子一个校正面上进行校正平衡,校正后的剩余不平衡量以保证转子在静态时是在许用不平衡量的规定范围内,称为静平衡又称单面平衡。

二. 动平衡动平衡在转子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校正面上同时进行校正平衡,校正后的剩余不平衡量以保证转子在动态时是在许用不平衡量的规定范围内,称为动平衡又称双面或者多面平衡。

三. 转子平衡的选择与确定如何选择转子的平衡方式,是一个关键问题。

其选择有这样一个原则:只要满足于转子平衡后用途需要的前提下,能做静平衡的,则不要做动平衡,能做动平衡的,则不要做静动平衡。

原因很简单,静平衡要比动平衡容易做,省功、省力、省费用。

那么如何进行转子平衡型式的确定呢?需要从以下几个因素和依据来确定:1.转子的几何形状、结构尺寸,特别是转子的直径D与转子的两校正面间的距离尺寸b之比值,以及转子的支撑间距等。

2.转子的工作转速关转子平衡技术要求的技术标准,如GB3215、API610、GB9239和ISO1940等。

3.转子做静平衡的条件在GB9239平衡标准中,对刚性转子做静平衡的条件定义为:如果盘状转子的支撑间距足够大并且旋转时盘状部位的轴向跳动很小,从而可忽略偶不平衡(动平衡),这时可用一个校正面校正不平衡即单面(静)平衡,对具体转子必须验证这些条件是否满足。

在对大量的某种类型的转子在一个平面上平衡后,就可求得最大的剩余偶不平衡量,并除以支撑距离。

如果在最不利的情况下这个值不大于许用剩余不平衡量的一半,则采用单面(静)平衡就足够了。

从这个定义中不难看出转子只做单面(静)平衡的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1)一个是转子几何形状为盘状;(2)一个是转子在平衡机上做平衡时的支撑间距要大;(3)再一个是转子旋转时其校正面的端面跳动要很小。

对以上三个条件作如下说明:(1)何谓盘状转子主要用转子的直径D与转子的两校正面间的距离尺寸b之比值来确定。

在API610标准中规定D/b<6时,转子只做单面平衡就可以了;D/b≥6时可以作为转子是否为盘状转子的条件规定,但不能绝对化,因为转子做何种平衡还要考虑转子的工作转速。

电动机转子动平衡标准

电动机转子动平衡标准

电动机转子动平衡标准电动机转子动平衡是指在转子转动时,使转子的质量中心与转轴的几何轴线重合,同时使转子在转动时不产生振动。

电动机转子动平衡的标准是为了保证电动机在运行过程中能够稳定可靠地工作,减少振动和噪音,延长电动机的使用寿命。

电动机转子动平衡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证电动机在设计、制造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

根据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电动机转子动平衡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质量不平衡的限制,电动机转子的质量不平衡是指转子的质量中心与转轴的几何轴线不重合,导致转子在转动时产生振动。

根据国家标准,电动机转子的质量不平衡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电动机在运行时不产生过大的振动。

2. 转子动平衡的方法,电动机转子动平衡的方法主要包括静平衡和动平衡两种。

静平衡是指在转子静止时,通过在转子上添加或去除质量来使转子的质量中心与转轴的几何轴线重合;动平衡是指在转子转动时,通过在转子上添加或去除质量来使转子的质量中心与转轴的几何轴线重合。

3. 平衡质量等级,根据国家标准,电动机转子的平衡质量等级分为G等级、F等级和H等级。

其中,G等级是最高精度要求,适用于高速旋转的转子;F等级是一般精度要求,适用于中速旋转的转子;H等级是较低精度要求,适用于低速旋转的转子。

4. 平衡质量的检测方法,电动机转子的平衡质量可以通过静平衡试验和动平衡试验来进行检测。

静平衡试验是在转子静止时,通过测量转子的质量中心和转轴的几何轴线的偏差来确定转子的质量不平衡;动平衡试验是在转子转动时,通过振动传感器和相位检测仪来测量转子的振动情况,从而确定转子的质量不平衡。

5. 平衡质量的修正方法,一旦确定了电动机转子的质量不平衡,就需要采取相应的修正方法来进行平衡。

修正方法主要包括在转子上添加平衡块或去除多余质量,以达到转子的动平衡要求。

电动机转子动平衡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可以有效地提高电动机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减少振动和噪音,延长电动机的使用寿命。

马达轴做动平衡的方法

马达轴做动平衡的方法

马达轴做动平衡的方法
马达轴进行动平衡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水平放置转子:将马达轴(转子)水平放置,利用重力作用找出偏重的一侧,这一步是为了让转子的质心位于回转轴线上。

2. 测定不平衡位置和大小:通过测试确定不平衡质量的位置和大小。

这通常需要专用的动平衡机或设备来完成。

3. 去重或配重:在确定了不平衡的位置后,可以通过去除材料(去重)或在对面增加相应质量(配重)来平衡转子,从而完成动平衡的过程。

4. 选择校正面:平衡校正是在垂直于转子轴线的平面上进行的,这个平面被称为校正平面。

有时可能需要选择多个校正平面来进行平衡校正。

5. 静平衡试验: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先进行静平衡试验,这是最简单的平衡测试方法,通过在水平导轨上的滚动来找到重的部分,然后在相反方向上配置平衡重量。

6. 使用动平衡机:对于精确度要求较高的马达轴,通常会使用动平衡机来进行平衡。

动平衡机能够在转动状态下测定不平衡重量的位置和大小,并进行相应的平衡调整。

7. 重复测试和调整:在进行初步的平衡调整后,需要重复进行动平衡测试,确保转子在旋转时达到所需的平衡标准。

8. 最终检验:完成所有调整后,进行最终的动平衡检验,确保
马达轴在工作转速下运行平稳,无过大的振动或噪音。

转子动平衡量测试标准

转子动平衡量测试标准

上海正峰工业有限公司
转子动平衡量测试标准
一.目的:订定本公司之转子动平衡量测试标准。

二.适用范围:
“南荣”微电脑均衡机。

三.权责部门:
品保部IQC
四.检验标准:以图面为依据。

五.测试方法:
5-1准备一300mg之黏土。

5-2取预量测机型之标准转子,放上动平衡机调整同步转速。

5-3将黏土配置在转子矽钢片左侧(将黏土尽量压平),调整右平面分离,使右边仪表之值降至最小,然后调整左修正量使左边仪表之值为3.0 5-4将黏土取下配置在转子矽钢片右侧(将黏土尽量压平),调整左平面分离,使左边仪表之值降至最小,然后调整右修正量使右边仪表之值为3.0 5-5将标准转子取下,此时已完成机台之设定。

5-6将预测试转子放上机台即可测试,而仪表上之读值每0.01即代表1mg。

5-7测试出之数据依附件“转子特性一览表”之最大不平衡配重来判定。

5-8黏土之重量与修正量调整之大小,可依转子机型调整,不一定要用上述的值,只要能算出读值所代表之重量即可,其算法如下:
仪表上之读值每0.01=(黏土重量/修正量调整之大小)*0.01------mg
例如:黏土重量500mg,修正量调整为2.5
则仪表上之读值每0.01=(500/2.5)*0.01=2mg
六.不合格品之处置:参“不合格品处置办法”。

七.本标准经呈核准后实施,修改时亦同。

核准:拟案:
转子特性一览表。

动平衡机校准方法

动平衡机校准方法

动平衡机校准方法
动平衡机的校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静态校准法:将试重块安装在转子上,使得转子在静止状态下平衡,然后通过调整平衡机的参数,使得转子在旋转时也能保持平衡。

2. 动态校准法:通过在转子上加振动传感器,测量转子在旋转时的振动情况,然后通过调整平衡机的参数,使得转子的振动最小化,达到平衡状态。

3. 振动分析法:通过在转子上安装加速度传感器,测量转子在旋转时的振动加速度,然后通过分析振动的频谱特征,确定转子的不平衡情况,并通过调整平衡机的参数进行校准。

4. 激光校准法:利用激光测距仪或激光干涉仪等设备,测量转子在旋转时的径向位移,然后通过调整平衡机的参数,使得转子的径向位移最小化,达到平衡状态。

以上是常见的动平衡机校准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可以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校准。

转子动平衡校验程序

转子动平衡校验程序

转子动平衡校验程序转子动平衡校验程序1.按照转子联轴器尺寸及平衡机联轴节尺寸加工制作专用联接盘。

(注:联接盘与转子联轴器之间的螺栓联接应按圆周均布。

)2.测量联接螺栓质量,选择质量相等的螺栓将加工好的联接盘安装到转子联轴器上。

(注:安装时,应将螺杆由联接盘侧向转子侧穿过,以避免因为螺杆过长,影响平衡校验。

)Array 3.测量转子相关尺寸:1).转子两个支撑点A、B处轴颈的直径;2).联接盘左侧端面到转子左支撑的距离L;3).转子两个支撑点之间的距离M;4.根据转子两个支撑点A、B处轴颈的直径,调整平衡机两个支架上支撑轴承的高度。

如果超过可调整的范围,应更换对应的支撑轴承。

5.根据测量尺寸L、M调整平衡机两个支架在滑轨上的位置。

6.确认平衡机联轴节缩回至机组最里面,以方便转子吊装。

7.检查平衡机及其周围无障碍物后,将转子吊至平衡机正上方,距离平衡机支撑点5cm处。

检查平衡机支架和联轴节相对转子位置适当后,缓慢落下转子。

下落到位后,拆除吊具,移走吊车。

8.转子支撑部位加适量润滑油后,放下平衡机支架上部防护装置。

9.将平衡机联轴节伸出,与转子联接盘靠紧后,安装并紧固好联接螺丝。

10.检查机组所有锁紧部件紧固可靠后,打开平衡机控制柜电源。

11.进行平衡校验相关设置:1).选择[FILE](文件)→[新建],创建新的平衡校验文件;2).选择[ROTOR SET]对转子的测量装置进行调整;平衡方式:可选动平衡或静平衡(静平衡校验只需输入校正面半径);动平衡校验:选择转子支撑方式对应的结构简图,并对应简图所示的a,b,c,r1,r2输入转子实际测量尺寸(精确到mm即可);a:左支撑到左校正面的距离;b:两个校正面之间的距离;c:右支撑到右校正面的距离;r1:左校正平面上指定的校正重量质量中心的半径;r2:右校正平面上指定的校正重量质量中心的半径;3).选择[CORR POS](校正位置),进行设置;平面:按[+/-]选择相同;函数分布:选择极坐标;4).选择[CORR MATH](校正方式),进行设置;方法:选择质量;材料:选择加重或去重;平面:可按[+/-]选择相同,也可选不同;5).选择[MACH SET](机器设置),进行设置;读出记忆:选择[手动];平衡速度:输入平衡校验时的测量速度(一般取400转/分);平均时间:按[+/-]选择平均功能键,输入测量的平均时间(一般取3秒);12.复核所输入的数据无误后,选择[PEADOUT],进入转子校验页面,准备开机进行校验。

转子的动平衡实验(1)

转子的动平衡实验(1)

转子的动平衡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刚性转子动平衡的试验方法;2.初步了解动平衡试验机的工作原理及操作特点;3.了解动平衡精度的基本概念;二、实验设备和工具1.YYQ—300型硬支承动平衡试验机2.转子试件3.平衡配重4.天平5.胶带等三、实验原理动平衡试验机是用来测量转子不平衡量的大小和相角位置的精密设备。

一般由机座部套,左右支承架,圈带驱动装置,计算机显示系统,传感器限位支架,光电头等部套组成,参见实物。

该试验机是硬支承平衡机。

根据刚性转子的动平衡原理,一个动不平衡的刚性转子总可以在与旋转轴线垂直而不与转子相重合的二个校正平面上减去或加上适当的质量来达到动平衡目的。

为了精确、方便、迅速地测量转子的动不平衡,通常把力这一非电量的检测转换成电量的检测,本机用压电式力传感作为换能器,由于传感器是装在支承轴承处,故测量平面即位于支承平面上,但转子的二个校正平面,根据各种转子的不同要求(如形状,校正手段等),一般选择在轴承以外的各个不同位置上,所以有必要把支承处测量到的不平衡力信号换算到二个校正平面上去,这可以利用静力学原理来实现。

在动平衡以前,必须首先解决两校正平面不平衡的相互影响是通过两个校正平面间距b,校正平面到左,右支承间距a, c,而a, b, c几何参数可以很方便地由被平衡转子确定。

校正平面上不平衡量的计算:转子其形状和装载方式如图示:FL FR图中F L ,F R: 左,右支承轴承上承受的动压力f L , f R : 左,右校正平面上不平衡质量的离心力m L, m R : 左,右校正平面上的不平衡质量a, c : 左,右校正平面至左,右支承间的距离b : 左,右校正平面之间距离r1 r2 : 左,右校正平面的校正半径四、实验步骤1、平衡校测的准备工作(1)调整两支承间的距离并紧固,调整滚轮架高度一致,装好转子试件,紧固滚轮架。

(2)调整好限位支架,防止转子试件轴向窜动。

(3)在转子试件外圆上做黑白标记,调整光电头位置,从上方对准黑白标记。

转子动平衡实验指导书

转子动平衡实验指导书

实验三 转子动平衡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1. 加深对转子动平衡概念的理解。

2. 掌握刚性转子动平衡试验的原理及基本方法。

二、实验设备1. JPH —A 型动平衡试验台2. 转子试件3. 平衡块4. 百分表0~10mm三、JPH —A 型动平衡试验台的工作原理与结构1. 动平衡试机的结构动平衡机的简图如图1、图2、所示。

待平衡的试件3安放在框形摆架子的支承滚轮上,摆架的左端固结在工字形板簧2中,右端呈悬臂。

电动机9通过皮带10带动试件旋转;当试件有不平衡质量存在时,则产生离心惯性力使摆架绕工字形板簧上下周期性地振动,通过百分表5可观察振幅的大小。

通过转子的旋转和摆架的振动,可测出试件的不平衡量(或平衡量)的大小和方位。

这个测量系统由差速器4和补偿盘6组成。

差速器安装在摆架的右端,它的左端为转动输入端(n 1)通过柔性联轴器与试件3联接;右端为输出端(n 3)与补偿盘相联接。

差速器是由齿数和模数相同的三个圆锥齿轮和一个外壳为蜗轮的转臂H 组成的周转轮系。

(1)当差速器的转臂蜗轮不转动时n H =0,则差速器为定轴轮系,其传动比为:1311331-=-==Z Zn n i ,13n n -= (1)1、 摆架2、工字形板簧座3、转子试件4、差速器5、百分表6、补偿盘7、蜗杆8、弹簧9、电机 10、皮带图1这时补偿盘的转速n 3与试件的转速n 1大小相等转向相反。

(2)当n 1和n H 都转动则为差动轮系,传动比周转轮系公式计算:1311331-=-=--=Z Zn n n n i H H H ;132n n n H -= (2)蜗轮的转速n H 是通过手柄摇动蜗杆7,经蜗杆蜗轮副在大速比的减速后得到。

因此蜗轮的转速n H <<n 1。

当n H 与n 1同向时,由(2)式可看到n 3< –n 1,这时n 3方向不变还与n 1反向,但速度减小。

当n H 与n 1反向时,由(2)式可看出n 3>-n ,这时n 3方向仍与n 1反向,但速度增加了。

转子校验动平衡的方法

转子校验动平衡的方法

转子校验动平衡的方法(总6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转子校验动平衡的方法经过静平衡校验的转子,在高速下旋转时,往往还会发生振动。

由于所加上或减去的平衡质量快,不一定能和转子原来的不平衡质量恰好在垂直于转轴的同一个平面上,因此转子经过静平衡校验之后,必须再做动平衡校验。

转子校验动平衡是在转动状况下进行的。

对锅炉风机的转子校验动平衡,一般都在现场原设备上,并在工作转速条件下进行。

转子动平衡的状况,通过振动表计测量离转子最近的轴承上的振动间接地表示。

1、校验动平衡的准备工作需满足的条件(1)现场条件。

现场必须整洁、无杂物,能保证人员在异常情况下迅速撤离。

有足够的照明,必须有紧急停机按钮等良好的安全条件。

(2)工具条件。

测振仪器(或闪光测振仪)一套、绘图仪一套、三角板一套、量角器、记录纸、记号笔、刻度盘、天平秤、不同质量的平衡铁块若干、钳工工具及电焊机等。

(3)参数条件。

转子的工作速度、转子的质量、转子的半径。

(4)平衡工作时的假设条件:1)轴承振动只考虑因转子质量不平衡所引起;2)对同一个轴承,不平衡力和引起的振幅成正比关系。

3)转速不变时,轴承的振动和扰动力之间的相位差保持不变。

以上假定在实际中并不都成立,因此在校动平衡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特别是由于同一转子上两个轴承的刚性和结构不同,对同一个不平衡力反映的轴承振动可能会有较大的差异。

2、校验动平衡的方法若转子的轴向尺寸不大,如风机、电动机的转子,一般只要在一个平面上加平衡质量,就能消除振动。

用180°和90°两次试加质量平衡法校验平衡的时候,只要有振动表能够测量轴承振幅,就可进行校验平衡工作。

180°试加质量平衡法的两次试加质量所产生的离心力方向相反,对振动的影响亦相反。

在一般情况下,如果第一次试加质量后振动增大,则将试加质量转移180°后,振动必然减小。

转子动平衡的5个技术要点详细解析,电机人值得一学!

转子动平衡的5个技术要点详细解析,电机人值得一学!

转子动平衡的5个技术要点详细解析,电机人值得一学!1 校正面的选择消除转子的不平衡,使其处于平衡状态的操作叫作平衡校正,平衡校正是在垂直与转子轴线的平面上进行的,该平面称为校正平面。

只需要在一个校正面内校正平衡的方式,称为消除转子的不平衡,使其处于平衡状态的操作叫作平衡校正,平衡校正是在垂直与转子轴线的平面上进行的,该平面称为校正平面。

对于薄盘形状的转子,力偶不平衡很小,实用上都只做单面平衡。

例如飞轮,砂轮,风扇叶片,离合器盘,以及最大外径为其净长度的5倍以上的转子等。

对于初始不平衡量很大,旋转时振动过大的转子,在作动平衡之前要做单面平衡,以消除静不平衡。

校正最好是在重心所在的平面内进行,以减少力偶不平衡。

若重心所在平面不允许去重时,一般应在位于重心所在平面两侧的两个平面内进行。

对于刚性转子而言,一般具有静不平衡与偶不平衡。

可在任意选择的与轴线相垂直的两个校正平面内校正其不平衡,即所谓的双平面平衡。

校正方法一般采用加重或去重的方式进行。

校正平面的位置一般由转子的结构决定。

为减少在平衡操作中所花费的时间和劳力,应设法减少校正量,为此在可能的条件下,尽可能地增加两校正面的距离和校正半径,以取得好的平衡效果。

对于曲轴之类的转子,由于不平衡量校正的角度位置受到限制,用两个校正面达不到平衡要求,因此需要采用三面或五面方式。

对于实际工作转速接近或超过临界转速的转子,在工作状态下已经呈挠性,故在平衡时必须考虑旋转引起的挠曲。

当实际工作转速接近临界转速时,可用多转速两个以上校正面平衡;当转子转速远远超过一阶临界转速,而达到二阶临界转速时,就必须采用四校正平面以上的平衡法。

2 校正平面数目校正平面数目和轴向位里的选取根据振型法的原理,有N法和N+2 法,即根据待平衡的振型阶数N确定校正平面的数目。

主要原则是平衡低阶振型时采用N+2平面,平衡高阶振型时采用N个平面。

至于校正平面轴向位置的选取,要考虑以下两点:能使平衡重量在相应振型下产生较大的平衡效果;在平面上加重的可能性和方便性。

转子动平衡详解,该知道的知识点都在这里了!

转子动平衡详解,该知道的知识点都在这里了!

什么是转子不平衡?常用机械中包含着大量的做旋转运动的零部件,例如各种传动轴、主轴、电动机和汽轮机的转子等,统称为回转体。

理想情况下,回转体旋转时与不旋转时,对轴承产生的压力是一样的,这样的回转体称为平衡的回转体。

但工程中的各种回转体,由于材质不均匀或毛坯缺陷、加工及装配中产生的误差,甚至设计时就具有非对称的几何形状等多种因素,使得回转体在旋转时,其上每个微小质点产生的离心惯性力不能相互抵消,离心惯性力通过轴承作用到机械及其基础上,引起振动,产生了噪音,加速轴承磨损,缩短了机械寿命,严重时能造成破坏性事故。

为此,必须对转子进行平衡,使其达到允许的平衡精度等级,或使因此产生的机械振动幅度降在允许的范围内。

表1 相关术语解释为什么要做动平衡?动不平衡是最普遍的不平衡现象,它是静不平衡和偶不平衡的组合。

不平衡的转子经过动平衡校正后,不仅消除了偶不平衡,同时也消除了静不平衡,这时转子的中心惯性主轴和转动轴线也就完全一致,使转子达到平衡。

但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想要把一个不平衡的转子平衡到不平衡量为零,是不可能的。

因为受到动平衡设备的精度和转子局限性的影响。

因此,就有了平衡精度的概念,即在现有的条件下,我们能达到的最合理的一个数值量级,这样即满足了生产生活的要求,又满足了经济性的要求。

考虑到技术的先进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于1940 年制定了世界公认的ISO 1940平衡等级,它将转子平衡等级分为11个级别,每个级别间以2.5倍为增量,从要求最高的G0.4到要求最低的G4000,单位mm/s。

具体见下表:表2 ISO 1940平衡精度等级计算转子的允许不平衡度:其中,Eper——允用不平衡度,单位μ;G——平衡精度等级,一般取6.3;n——工作转速,单位r/min。

例如,某工件工作转速1400r/min平衡精度等级取6.3,则计算允许残余不平衡量:其中,m——允许残余不平衡量,单位g;M——工件旋转质量,单位kg;r——工件半径,单位mm。

转子找动平衡的方法

转子找动平衡的方法

转子找动平衡的方法宝子们!今天咱们来唠唠转子找动平衡这事儿。

咱先得知道为啥要给转子找动平衡呢?你想啊,转子要是不平衡,转起来就会晃悠,就像人走路不稳似的。

这不仅会让机器震动得厉害,发出那种恼人的嗡嗡声,还会让机器的零件磨损得特别快,就像你总穿着不合脚的鞋走路,鞋子肯定坏得快呀。

那咋找动平衡呢?有一种方法叫静平衡法。

这就像是给转子称体重一样。

把转子放在水平的导轨上,如果转子不平衡,它自己就会往重的那一边滚。

然后咱就在轻的那边加点重量,就像给它穿个小配重的“衣服”,一直加到它能稳稳地待在导轨上,不自己乱滚了,这静平衡就算找得差不多啦。

不过这种方法比较简单,对于那些转速不太高的转子还比较适用。

还有一种更厉害的方法叫动平衡法呢。

这时候就需要一些专门的仪器啦。

把转子装在动平衡机上,让它转起来。

动平衡机就像个超级聪明的小助手,它能检测出转子在转动的时候,哪个地方重了,哪个地方轻了。

然后根据检测出来的数据,在转子相应的地方加上或者去掉一些重量。

这个过程就像是给转子做一个精确的“减肥”或者“增肥”计划,让它在转动的时候能够稳稳当当的。

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啊,还有一些小技巧。

比如说,加重量的时候,你得选择合适的材料。

不能随便找个东西就往上加,得是那种能牢牢固定在转子上,又不会对转子的正常工作有影响的材料。

而且啊,每次加或者减重量之后,都得重新测试一下,看看是不是真的平衡了。

这就像你做菜的时候,加了调料得尝尝味道对不对一样。

宝子们,转子找动平衡虽然听起来有点复杂,但只要掌握了方法,也不是啥特别难的事儿。

这就像照顾一个调皮的小宠物,你得耐心地去了解它的习性,然后找到合适的方法让它乖乖听话。

希望大家都能轻松搞定转子找动平衡这个小难题哟!。

浅析电机转子动平衡试验检测方法

浅析电机转子动平衡试验检测方法

浅析电机转子动平衡试验检测方法摘要:电机转子的不平衡量会引起转子横向振动,进而使转子受到附加动载荷,且转速越高,附加动载荷越大。针对高速永磁电机转子因受磁场影响,其动平衡结果与实际不平衡量相差较大,导致动平衡结果失真的问题,研究了不平衡力和磁力引起转子横向振动的机理,并以高速永磁电机转子为例进行试验研究。同时为了隔绝磁场对动平衡结果的影响,对现有动平衡机进行了相应的改进,通过高速永磁转子充磁前后的试验结果对比分析,验证了改进后动平衡机的可靠性,对于高速永磁转子的动平衡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意义。关键词:电机转子;动平衡;试验检测引言在工业生产和现实生活中,电机的应用范围都十分广泛,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往往出现转子不平衡问题,其主要原因是转子在设计特点、工艺精度、制造精度、材质不均匀以及安装误差等造成的质心偏离实际中心惯性主轴,从而导致电机的转子在高速旋转时存在较大的不平衡力。转子不平衡的状态下做高速旋转,转速越高,惯性力越大,转子的挠曲越大,转子内部的内力越大,挠曲的增大进一步加大转子的不平衡,最终使整个机械产生剧烈的振动,并发出噪声,加快了机械内部零件的磨损,降低了机械的精度和使用寿命,严重时会引起焊缝的开裂,这样不仅增加了维修成本,还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所以解决转子的动平衡问题是企业研究人员的热门课题。1、转子动平衡转子质量分布不均匀,其质量中心与旋转中心可能不重合,存在偏心距,导致转子轴承承受附加的周期性离心力F 干扰,如图1所示。为避免不平衡引起的机械故障,需要对转子进行动平衡。不平衡质量在高速旋转时会产生较大的离心力,且离心力与转速的平方成正比,所以速度越高,离心力F越大,进而引起转子的振幅增大,严重影响转子的正常运转。本文以Jeffcott转子为例,研究不平衡力引起转子横向振动的机理,离心力F为: F=meω2式中,m 为偏心质量,kg;e为偏心距,mm;ω为转子角速度,1/s。不平衡质量会引起转子的横向振动,如图2所示,根据转子动力学原理,建立转子的运动微分方程,见公式。mx2+cx+kx =Fsinωt式中,x为轴颈中心线沿x 轴的移动量,mm;c为轴,kg/s;k为转子x 方向的变形刚度,m/s。图1 不平衡Jeffcott轴系2、转子动平衡试验检测方法分析2.1、电机转子动平衡技术简介电动机的转速由于功率不同,其转速也各不相同,文章以低于一阶临界转速的刚性转子为例进行动平衡技术分析。根据转子平衡技术的划分,我们把低于一阶临界转速百分之六十的转子称为刚性转子。这种状态下的转子在旋转时产生的挠曲变形非常小,其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转子质心的偏离,刚性转子的动平衡技术主要目的是消除转子的质量偏离,由于转子的挠曲可以忽略,所以通过离心力和离心力矩的平衡就可以进行动平衡的计算。转子的动平衡分析可以通过两个校正平面内的校正质量进行平衡,当转子在这两个校正平面内达到平衡后,其离心惯性力系就成为一个平衡力系,其中心惯性主轴与旋转轴重合,在一定的精度范围内,对于任何转速这个平衡力系都是保持平衡的。当转子出现质心偏离时,需要寻找系统的平衡,找平衡的方法文章介绍转子转动状态下加重和去重方法,在使用动平衡机进行转动时,通过测振仪测出转子不平衡的相位和振幅,然后确定加重(或去重)的位置和大小。在反复进行测试后,采取加重去重操作,达到不平衡力变小,最后消灭不平衡力,直至理想状态。2.2、动平衡试验机简介动平衡试验机按照支撑的方式可分为软支撑平衡机和硬支撑平衡机两种,软支撑平衡机是指平衡机的转速普遍高于转子支撑系统固有频率的动平衡机,通常适用于轻小转子,工作转速较高的平衡试验,也叫做测位移式动平衡机;硬支撑平衡机则是指平衡机转子转速低于转子支撑系统固有频率的动平衡机,常用于转子偏大,速度偏低的平衡测试,也叫做测力式平衡机。硬支撑平衡机来的测试原理是:质心偏离的转子转动时给支撑一个动载荷,从而造成了支撑的振动,且支撑的振动频率与转子转速一致,振幅和相位也与转子的不平衡量成比例关系,通过转子支撑的状态判断转子的不平衡状态。硬支撑动平衡机与软支撑动平衡机相比,具有精度较高、结构坚固、适用范围较广的优点。文章试验使用的是 H40U 型动平衡机就是硬支撑动平衡机。该动平衡机测量最大转子直径为 1600mm,最大转子质量为 2000kg,最高测量转速1250rpm。2.3、电机转子平衡试验试验对象:以 160KW 的电动机转子为研究对象,其重量 230kg,转子总长1295mm,额定转速2980rpm,两轴承间距是990mm。试验步骤:(1)接通电源后电测箱自动自检;(2)输入电机转子参数数据,其中 L1 240,L2 280,L3 470,D/2 150,(如图 1 所示)去重方式;测量转速 500rpm;要求定标试重 20g,定标相位 0°;(3)启动平衡机,从 0 转达到转速 500rpm 在正常运转保持相对稳定后,停车,记录初始的数据 R1;(4)在左端定标相位 0°适当处,加试重20g;(5)重启动动平衡机,达到 500rpm 转速状态时保持相对稳定后停车,记录当前状态下的数据 R2;(6)去掉左端加试重,在右端定相位 0°适当处,加试重 20g;(7) 重启动动平衡机使其达到转速500rpm 保持这转速状态相对稳定后停车,记录此时数据 R3;(8)试验结束。(9)对该电机转子的试验数据与理论计算允许不平衡量数值进行比较,如果数值在允许不平衡残余数据范围内,符合标准要求就停止动平衡试验,如果不符合要求就要去重后,重新做(3)-(7)步骤,直至电机转子数值达标准允许不平衡残余数值内,试验结束。3、试验对比分析为了确认改进后动平衡机已避免了磁场对高速永磁转子动平衡结果的影响,特对高速永磁转子在充磁前、后分别进行动平衡,通过对比分析前后两次动平衡结果,验证改进动平衡机对永磁转子动平衡结果的可靠性,现场试验装置如图3所示。图2 转子结构按照试验大纲要求,首先对未充磁的高速永磁转子进行动平衡,去材面为磁钢的左右两个端面。试验过程中,电机通过传动带拖动永磁转子旋转,当转速达到3000r/min并稳定后,系统采集数据,并将转子不平衡质量和相位信息显示在面板上。根据动平衡结果,在相应相位上去除高速永磁转子的不平衡质量,按上述方法,再进行动平衡,直到不平衡质量控制在0.1g以下为止。高速永磁转子充磁前动平衡后的残余不平衡质量左幅值为0.08g,右幅值为0.05g,其左相位为144°,右向位为133°。结束语文章对转子动平衡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对电机转子动平衡试验的原理、设备、方法以及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通过具体实例对电机转子动平衡进行试验检测的过程和方法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和数据计算,并对试验结果数据和评价标准数据进行了论述和对比,为动平衡技术的使用人员提供了借鉴,同理各类转子动平衡技术同此方法试验。参考文献:[1]王树森. 主轴电机振动测量方法及动平衡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2]张亮. 小型电机转子全自动平衡机的设计与实现[D].华南理工大学,2016.[3]彭军.SOLIDWORKS Motion在动平衡设计仿真中的应用[J].智能制造,2016(Z1):68-7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
转子校验动平衡的方法
经过静平衡校验的转子,在高速下旋转时,往往还会发生振动。

由于所加上或减去的平衡质量快,不一定能和转子原来的不平衡质量恰好在垂直于转轴的同一个平面上,因此转子经过静平衡校验之后,必须再做动平衡校验。

转子校验动平衡是在转动状况下进行的。

对锅炉风机的转子校验动平衡,一般都在现场原设备上,并在工作转速条件下进行。

转子动平衡的状况,通过振动表计测量离转子最近的轴承上的振动间接地表示。

1、校验动平衡的准备工作需满足的条件
(1)现场条件。

现场必须整洁、无杂物,能保证人员在异常情况下迅速撤离。

有足够的照明,必须有紧急停机按钮等良好的安全条件。

(2)工具条件。

测振仪器(或闪光测振仪)一套、绘图仪一套、三角板一套、量角器、记录纸、记号笔、刻度盘、天平秤、不同质量的平衡铁块若干、钳工工具及电焊机等。

(3)参数条件。

转子的工作速度、转子的质量、转子的半径。

(4)平衡工作时的假设条件:
1)轴承振动只考虑因转子质量不平衡所引起;
2)对同一个轴承,不平衡力和引起的振幅成正比关系。

3)转速不变时,轴承的振动和扰动力之间的相位差保持不变。

以上假定在实际中并不都成立,因此在校动平衡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特别是由于同一转子上两个轴承的刚性和结构不同,对同一个不平衡力反映的轴承振动可能会有较大的差异。

2、校验动平衡的方法
若转子的轴向尺寸不大,如风机、电动机的转子,一般只要在一个平面上加平衡质量,就能消除振动。

用180°和90°两次试加质量平衡法校验平衡的时候,只要有振动表能够测量轴承振幅,就可进行校验平衡工作。

180°试加质量平衡法的两次试加质量所产生的离心力方向相反,对振动的影响亦相反。

在一般情况下,如果第一次试加质量后振动增大,则将试加质量转移180°后,振动必然减小。

这样便于判别振动是否由质量不平衡引起。

但此法作图后有两个题解,机组可能要多启动一次。

对于90°二次试加质量法,试加质量后,振动值的改变规律不如180°二次加质量法明显,但一般情况下,如果试加质量未超过不平衡质量,其结果只有一个题解。

3、二次试加质量法简要步骤
(1)180°二次试加质量法
1)启动机组在平稳工作转速下,测量各轴承(可以只测离转子最近的轴承,并在以后过程中以此轴承为测量点)三个方向的振幅(指双振幅)。

2)根据振幅、转子质量、转速和安装平衡重块位置的半径确定试加质量。

试加质量的计算公式为
2
=(12-7)
P⨯
3000)
1.5WAR(n
式中:A——原始最大振幅,丝;
W——被平衡的转子质量,kg;
R——试加质量块安装半径,mm;
n——转子工作转速,r/min。

上述公式是经验公式,可根据情况适当增减试加质量,但由这个质量产生的离心力不应大于转子质量的10%~15%(根据动平衡校验的经验,试加质量块的质量可在计算结果数值基础上增加20%~30%,供参考)。

3)将试加质量块安装在转子上,作记号1(根据实际经验,一般先安装在转子自然停止后位于通过轴中心点的垂直线顶部转子外圆处),然后启动机组,测量轴承的振幅A1,在稳定运行中测得振幅后,停机。

4)将试加质量块取下,移动180°,在该处安装并作记号2,然后第三次启动机组,测量轴承的振幅A2,,在稳定运行中测得振幅后,停机。

(2)作图和计算(如图12-11所示)。

1)作三角形ODM,使OM:OD:DM=A0:?A1:?A2。

2)延长MD至C,使CD=MD,并连接OC。

3)以O为圆心,OC为半径作一个圆。

4)延长CO与圆相交于B,延长MO与圆相交于S。

5)平衡质量的确定:平衡质量按下列公式计算,即
式中:P——试加质量,mg。

6)平衡质量位置的确定。

在图12-11中,量得COS的角度为α,则平衡质量应加在第一次试加质量位置1的逆时针转向α角度处或顺时针转向α角度处。

这里是把∠MOC作为不平衡质量与试加质量的夹角看待的,这点可以用作图法加以证明。

由于扰动力与振幅成正比,在一定转速下,振动与扰动力之间的相位差不变,故可用振动向量代表力。

图12-12中,O代表转轴转动中心,OM代表原始不平衡离心力。

延长OD至N,使DN=OD,连接CN,则CN=OM,OC+CN=ON,ON=A1,代表第一次试加质量后合成不平衡离心力,则OC代表第一次试加质量产生的离心力。

这时平衡质量应加在第一次试加质量位置,逆时针转向方面转过α角度的地方。

又CM=A2,代表第二次试加质量后的合成不平衡离心力,则CO应代表第二次试加质量产生的离心
力。

CO与OC方向相反大小相等,证明作图是正确是。

如果三角形不作成ODM,而为OD/M/,则平衡质量应加在第一次试加质量位置顺时针转动方向转过α角度的地方,故有两个解。

(3)90°二次试加质量法。

90°二次试加质量法是指二次试加质量的两点位置之间的夹角为90°,其他要求和步骤与180°试加质量法相同。

设轴承原始振幅为A0;在转子上任意处试加质量P,启动后测得振幅A1;然后将试加质量P取下,把它移动至逆时针方向90°处固定,再次启动,测得振幅为A2。

1)作图和计算方法如下:(见图12-13)
从圆心O作OA=A0,以O为圆心,分别以A1、A2为半径作两段圆弧,从A作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与两个圆弧分别交于R1、R2,并使AR1=AR2,则AR1为第一次试加质量所引起的振动值。

2)AR2为第二次试加质量所引起的振动值。

角OAR1为第一次试加质量位置平衡质量位置的夹角θ。

平衡质量的大小为
(4)180°二次试加质量平衡法实例。

已知一台风机的转子质量为1000kg,风机的工作转速为960r/min,风机的转子平衡半径R为1000mm(见图12-14),测得原始振动的振幅A0为25丝。

1)校验动平衡步骤:①利用试加平衡质量计算公式算出估计试加质量
P=370(mg);②在转子C处试加质量P,启动风机,测得振幅A1=20丝;③在C的相反方向B处试加质量P,启动风机,测得振幅A2=32丝。

作图:(见图12-15)
2)根据4号轴承垂直振幅A0=25丝作三角形OMD(见图12-15),使OM:OD:DM=A0:A1/2:A2/2,延长MD至C,使DC=MD,连接OC,以O为圆心,OC为半径作圆,延长MO至S,量得∠SOC=55°,则永久平衡质量应加在距C点的55°处。

求出平衡质量G,即
先将G=740mg质量的平衡块安装在距C点顺时针方向55°处固定(如果焊接固定的话,那么其焊条的质量也包括在平衡块质量之内),起动后振动值显着下降,则得最大振幅为4.0丝,已符合质量标准,平衡工作到此结束(假如振动值不显着下降,这说明平衡块安装位置不在S点上,而在S/点处,那么应取下S点上的平衡块,固定在S/处后启动风机,其振幅值基本上也在4.0丝的左右范围之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