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规划中旧城更新与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城市规划中旧城更新与保护的探讨摘要:旧城的更新和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其中对历史街区的保护改造是旧城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特别加以重视,因为保护历史街区可以使居民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可以给人们留下怀旧的空间,所以保护历史街区就是保护城市特色,延续城市文脉。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更新;旧城改造与保护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建设进入了一个史无前例的高速发展时期,一方面,新兴城市的数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原有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是旧城老化情况严重,有的旧城已难以承担城市或区域中心的重任。这些旧城当前正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城市更新,而在许多旧城中都留有一定数量的历史街区,因此在旧城更新的同时,如何对这些历史街区进行保护改造是一个不可避免的方面。
关于历史街区的保护改造和旧城的更新,现阶段通常存在着两个理解的误区:1)更新旧城与保护历史街区相矛盾,对旧城进行更新就是推倒老城区,重建现代化的新城区,旧貌换新颜。建筑破旧的历史街区,与城市的新面貌不协调,是城市发展中的负担,保护历史街区将阻碍旧城的更新进程。2)旧城更新的主要工作就是保护历史街区的原貌新的建设只能在新城区进行,为保存原有的旧城风貌,老城区必须保持原来的状态,不能进行新建活动。其实,这
两种理解都是片面的,历史街区保护改造与旧城更新既不等同也不矛盾,它们在概念、范围和实际操作中都具有明显区别,同时它们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规划中应一体考虑。
2 旧城区的特质及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与价值
2.1 城市之源,文化之根
经过对现代城镇人居环境建设的反思,人们开始重视对一个地区、一个城镇所特有的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的研究,以期通过这种研究探求出构成城镇人居环境传统文化的精神,找到赋予现代城镇的人情味和地方生命的途径,找到城镇赖以生存的土地和根,而旧城区正是这片土地和根。商品交易和居民点在一定区域稳定下来,形成城市的雏形。随着城市的发展演变这一区域相对于后来形成的城市区域成为城市的旧城区。其人口迁徙及构成属性、生活生产方式与习俗等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网络,并经历代传承形成了一个城市历史渊源和文化特征。同时社会文化特征体现在聚居区的物质空间上,如街市、街巷、院落、建筑等,构成特征鲜明的空间肌理和景观风貌。物质和非物质特质长期以来对城市的发展建设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并孕育出一个城市独有的气质。
2.2 区位优越,商贸兴盛
作为城市的发祥地,旧城区随着城市的发展与规模的扩大,大多成为城市建成区的中心区域。以固定的集市交易形成的“市”,与旧城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特色饮食、传统手工艺、土特日杂、古玩字画、花鸟鱼虫及庙会等极具特色的业态成为城市重要的
商业功能区,具有强烈的传承性和认知性。因此,旧城区具有巨大的土地和商业价值,是开发商追逐的重要目标。
2.3 社会邻里紧密,归属、领域感强
旧城区的形成机制使得人口的聚集特征表现为,以血缘、族缘、亲缘、宗教缘、业缘为纽带的人口聚集区。其价值观、社会心理、道德准则表现出极大的同质性。这一特征成为维系旧城区稳定发展与传承的内在支撑。旧城区的地域范围形成了具有强烈归属感的“我的”领域。在领域中大家遵守共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大家都有责任维护领域的安全、环境、公共设施的安全运转。其传统及领域范围具有强烈的普遍性、继承性、演进性和习惯性。这是旧城区具有浓郁的社会文化氛围的原因所在。
2.4 功能复合,物质空间、景观风貌独特
以商品交易起源的商贸型城市是我国传统城市的主要类型。因市定居、因居有市,居住、商贸、文化、娱乐、宗教功能构成了旧城区生活复合化的格局。生活气息浓郁、人气兴旺,显示了旧城区人文特征,同时自给自足的造血功能是减轻就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积极因素。特有的生活、生产方式,审美意识和价值取向充分体现在生存的物质空间构成、形态和形象上。如旧城的“市一街一巷一宅院”格局与肌理特征。立体形态与风貌表现出标志物、烘托物、色彩构成的有机性。如高耸的寺塔、钟鼓楼,平缓的民居、显著的街巷入口等形成了强烈的景观风貌意象。由此可见旧城区是城市重要的功能组成区域,是地域文化和地域特色的重要载体,是城
市的“dna”,在城市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 目前旧城改造中存在的问题
3.1 改造中缺乏城市功能结构整体考虑
城市发展中不同功能的产生、兴衰,不同功能区之间关联、互动都有其内在的有机性。我国传统城市功能的复合性,能够极大地方便生产、生活,自然地呈现出浓郁的人气和内在活力。在一定区域内生产生活表现出自给自足的极强的自我造血功能,物质空间和形态上表现出街、市、作坊、巷、宅的空间特征。而改造中大多以治乱为名,代之以单纯、整齐的功能分区,为了追求收益,原住居民大多被外迁,从而打破了原有的社会、生活网络,造成人气活力的沦丧。
3.2 旧城区过度商业化,拆迁安置反面问题严重
由于商业建筑回报率高,诱使开发商一哄而上,大都要求在更新改造中增加商业面积,而政府为了吸引投资,会在规划上作出让步,导致大型商业设施总量失控。如北京的王府井、前门,西安的西大街等,商业效益下滑、商业气氛不断萎缩问题突出。单一的改造目标和片面追求商业功能,致使改造地区的回迁率越来越低,同时开发商提供给居民的安置房也离市区越来越远。虽然住房条件得到一定改善,但交通、生活服务设施不配套,给居民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重要的是许多居民在旧城区可以自谋生路,自给自足,外迁无疑等于丧失了经济来源,因此,上访事件高居不下,给社会和城市带来不稳定因素。
3.3 思想认识及心态
一些城市的领导者、管理者对旧城的价值、地位缺乏起码的认识,对当今所谓“现代化城市”的内涵理解片面。在其眼中的旧城区是“乱、落后、有碍观感”的代名词,把旧城区看成现代化风貌的最大障碍。再加上狭隘的政绩观和急于“旧貌换新颜”的心理驱使下,采取商业化运作模式,大规模推倒重建的方式进行旧城改造。和谐、有机,充满活力、风貌独特的旧城区代之与“新建筑排排座,高楼林立”的“现代化景观”。致使原住居民被搬迁、人文社会网络被破坏、人气活力丧失、历代传承并形成强烈认知的空间特质与肌理被抹杀。最终铸成地域特色缺失、“千城一面”的恶果。另外,有些规划设计者自身缺乏关于旧城更新的理论和方法,心境浮躁。对待这类项目缺乏深入的调研、不了解民意,而是走马观花、急于完成产值,这自然就把不准旧城的脉、难以对症下药。规划设计中把问题简单化,套用一般区域的规划设计模式,完成控规或修规的内容即可,而旧城区深层次问题未能涉及,结果是“千城一面”的助推剂。
3.4 缺乏理论方法指导
现阶段的旧城改造多是以城市规划编制的技术规定为依据,以主要解决物质空间形态的问题和控制性指标为结果。而对于旧城非常重要的社会、经济、人文问题,更新改造的思路方法问题涉及甚少。对更新改造目标的综合性缺乏全面的认识,对旧城区的衍生类型研究不够,对旧城的物质结构形态和社会结构形态的内在构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