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新进展1精品PPT课件
脑梗塞ppt课件
02
诊断方法与标准
神经影像学检查
CT检查
显示脑梗塞部位、范围和 程度,帮助判断病情严重 程度和预后。
MRI检查
对脑梗塞的敏感度和特异 度较高,可发现早期脑梗 塞病变。
血管造影
评估脑血管病变程度和侧 支循环情况,有助于制定 治疗方案。
血液化验指标检测
血糖、血脂检测
炎症指标检测
评估患者代谢始使用,长期维持调脂 稳斑治疗。
剂量调整
根据患者病情、血脂水平等因素调整 药物剂量,确保安全有效。
监测指标
血脂水平、肝功能等,及时发现并处 理药物相关副作用。
05
非药物治疗手段探讨
血管内介入治疗适应证和时机把握
适应证
大血管闭塞、急性脑梗塞等严重病例 ,以及药物治疗无效或效果不佳的患 者。
心理疏导
针对患者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提高康复效果。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进展方向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脑梗塞基本概念
脑梗塞危险因素
强调脑梗塞是由于脑血管阻塞导致脑部血 流受阻,引发脑组织缺血、缺氧甚至坏死 的疾病。
总结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酗 酒等主要危险因素,强调预防重要性。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根据患者病情、过 敏史等选择合适药物。
剂量调整
根据患者病情、耐受性等因素调整药物剂量 ,确保安全有效。
用药时机
溶栓后24小时内开始使用,维持长期抗血小 板治疗。
注意事项
观察出血倾向、胃肠道反应等副作用,及时 调整治疗方案。
调脂稳斑类药物使用策略
药物种类
他汀类药物等,根据患者血脂水平、 斑块稳定性等因素选用合适药物。
反映脑梗塞后炎症反应程度,评估病 情严重程度和预后。
脑梗塞ppt课件(精)
未来脑梗塞的治疗将更加注重多学科协作,包括神经科、心血管科、康复科等,共同制定 个性化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远程医疗与智能辅助技术的应用
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远程医疗和智能辅助技术将在脑梗塞领域发挥越来越 重要的作用,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THANKS
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有助于发现心脏疾病,如心房 颤动、心肌梗死等,为脑栓塞 的病因诊断提供依据。
03
治疗原则与方案
急性期治疗策略
尽早开通闭塞血管,恢复血流
01
通过溶栓、取栓、支架等手段尽早开通闭塞的血管,恢复脑部
血流,挽救缺血半暗带。
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02
应用甘露醇、呋塞米等药物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防止脑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脑梗塞患者下肢活动减少,血 液回流缓慢,易形成下肢深静 脉血栓,可导致肺栓塞等严重 后果。
压疮
长期卧床患者皮肤受压部位易 出现压疮,不仅增加患者痛苦
,还易引发感染。
预防措施建议
肺部感染预防
定期为患者翻身、拍背,鼓励患者深 呼吸、咳嗽,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 意保暖。
尿路感染预防
保持患者会阴部清洁干燥,导尿患者 要定期更换尿管,鼓励患者多饮水。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
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卧床期间进 行下肢主动或被动运动,穿弹力袜等 促进下肢血液回流。
压疮预防
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定期为患者 翻身、按摩受压部位,使用气垫床等 减压装置。
处理方法指导
肺部感染处理
尿路感染处理
根据感染情况选用合适抗生素进行治疗, 同时加强呼吸道护理和营养支持。
蔬菜等。
04
脑梗塞PPT课件
2
发病初期通常会出现一些轻微的症状,如头痛 、视力模糊等
3
脑梗塞的症状通常会持续数分钟到数小时不等
诊断标准
脑梗塞的诊断主要 依靠临床表现和影 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包括CT 、MRI等,可以帮助 确诊脑梗塞
临床诊断通常根据 患者症状、病史和 体格检查进行
鉴别诊断
脑梗塞需要与其他脑血管疾病 相鉴别
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鉴别:后 者症状通常只持续数分钟,且
现。
未来展望
脑梗塞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未来研究将更加注重脑梗塞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以最大 限度地减少脑损伤。
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加有效的治疗 方法,如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
预防措施的普及
未来将会更加注重预防措施的普及,如健康饮食、适量 运动等,从而降低脑梗塞的发生风险。
特殊检查
针对高危人群,可考虑进 行脑部影像学检查,如 MRI或CT等。
血管检查
有条件的情况下,可进行 血管检查,如超声、CTA 等,及时发现血管病变。
05
脑梗塞的研究进展
新的治疗方法研究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通过手术切除增厚的颈动脉内 膜及其中央硬化斑块,可有效
预防脑梗塞的发生。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通过在狭窄的颈动脉血管内植入 支架,改善脑部供血情况,进而 减少脑梗塞的发生。
06
结论与展望
结论
脑梗塞是一个严重的医疗问题,需要紧急处理和治疗 。
脑梗塞的预防和治疗需要综合措施,包括药物治疗、 饮食调整、运动和心理健康教育等。
脑梗塞发生的原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 性病,以及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脑梗塞的康复治疗需要个体化方案,包括康复训练、 医疗器械辅助和家庭护理等。
脑梗塞的诊疗进展医学课件
脑梗塞的诊疗进展医学课件汇报人:日期:•脑梗塞概述•脑梗塞的诊断技术•脑梗塞的治疗进展•脑梗塞诊疗新技术与研究前沿•总结与展望目录01脑梗塞概述定义脑梗塞,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血管狭窄或闭塞导致脑部血流减少或中断,进而引起脑组织缺血、坏死的疾病。
流行病学脑梗塞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之一,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其中,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是脑梗塞的主要危险因素。
脑梗塞的定义与流行病学分类根据病理生理机制,脑梗塞可分为血栓性脑梗塞、栓塞性脑梗塞和腔隙性脑梗塞等。
病因脑梗塞的主要病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颈动脉狭窄、高血压、糖尿病等。
此外,生活习惯、遗传因素等也与脑梗塞的发病有一定关系。
脑梗塞的分类与病因血流动力学改变:血管狭窄或闭塞导致脑部血流减少,引起缺血、低氧,进一步导致脑组织坏死。
炎症反应:缺血后的脑组织会释放炎性因子,引发炎症反应,加重脑组织损伤。
氧化应激反应:缺血再灌注后,产生大量活性氧自由基,引发氧化应激反应,对脑细胞造成损害。
细胞凋亡与自噬:缺血缺氧条件下,脑细胞发生凋亡与自噬,进一步加重脑损伤。
以上内容为脑梗塞概述部分,通过对脑梗塞的定义、流行病学、分类、病因及病理生理机制的介绍,有助于对脑梗塞有更全面的了解,为后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脑梗塞的病理生理机制010*******02脑梗塞的诊断技术患者可能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典型症状,医生需要准确识别这些症状并快速进行初步诊断。
症状识别通过检查患者的肌力、肌张力、病理反射等指标,医生可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评估。
体格检查临床表现与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如CT、MRI)CT检查计算机断层扫描能够快速显示脑梗塞的位置和范围,对于急性脑梗塞患者,CT检查通常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MRI检查磁共振成像能够提供更详细的脑部结构和功能信息,对于非急性脑梗塞或需要更精确诊断的患者,MRI检查可能更为适合。
中西医结合脑梗塞治疗新进展ppt课件
❖ 起病情况:相对缓慢,夜间醒来或清晨起来时发 现一侧肢体活动不灵、失语等。症状逐渐加重, 于数日内达高峰,意识清楚,或轻度短暂障碍。
精选ppt课件最新
20
❖ 1.颈内动脉闭塞 病侧视觉障碍和对侧肢体瘫痪 、感觉障碍及同向偏盲(三偏征)。主侧半球受累 尚可出现失语,可有昏迷。
1)48小时达到高峰(2分);24小时达到高峰(6分);病情数变(6 分);发病即达高峰(8分)。
2)肢体:两手握固或口噤不开(3分);肢体抽动(5分);肢体拘急或 颈项强急(7分)。
3)舌体:舌体颤动(5
7分)。
4)目珠:目珠游动或目偏不瞬(3分);正常(0分)。
5)脉弦:是(3分);否(0分)。
精选ppt课件最新
8
中医病因学研究
1.外风论--唐宋之前
1)古人受风凉之后瘫痪认为中风为外风所致(含贝尔氏麻痹) 气
“伤于风者,上先受之”、“巅高之上,唯风可到”
象
2)受凉(低温)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 感
3)Grau认为近期细菌或病毒感染是脑梗死的一个危险因素
染 因
4)牛文剑认为气温突降、湿度大、风速大均为中风诱因
消化道出血—脑梗死 不通
急性期—谨慎调控血压
中医病机学说
❖ 2.痰邪说—内皮损伤—肥胖、脂质代谢紊乱 ❖ 3.风火说—炎症反应(感染) ❖ 4.毒邪说—痰毒、瘀毒、湿毒(化学毒性,
自由基,兴奋性氨基酸等)等。
中医病类诊断
1.病因学角度
真中 类中
2.按病程
先兆 急性期 恢复期 后遗症期
3.阴阳属性
中医病名演化及确立
脑梗塞[1].ppt1
脑血栓形成—治疗(四)
脑保护治疗 抗凝治疗 降纤治疗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卒中单元的建立 血管扩张剂的应用 外科治疗 中医中药治疗 康复治疗 预防性治疗
病例8
男,44岁,突发头晕呕吐半小时
8月14
11天后,头痛急诊CT
8月25
第二天病人昏迷
8月26号
病例9
脑血栓形成—治疗(一)
急性期 治疗原则
超早期
个 体 化 治 疗
整体化 观念
防治 并发症
脑血栓形成—治疗(二)
血压的管理心电监护
控制感染
对 症 治 疗
降颅压 预防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
控制血糖
控制癫痫发作,处理卒中后抑郁及焦虑 中医中药治疗
脑血栓形成—治疗(三)
超早期溶栓治疗
代 谢 紊 乱
乳 酸 堆 积
谷氨酸 堆积
血管源性 脑水肿 细胞毒性 脑水肿
自 由 基 瀑 布
细胞死亡
脑血栓形成—病理生理(二)
脑血栓形成—临床类型(一)
依据症状体征演进过程:
完全性卒中(complete stroke) 进展性卒中(progressive stroke) 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失(reversible ischemic neurological defict, RIND)
病例11: 患者男性,37岁 主述:以“左侧肢体无力12天” 既往有高血压、吸烟史 查体:无异常
MRI-T2提示右侧内分水岭区梗死
DSA提示RMCA重度狭窄(60%)
行 RMCA
腔 内 支 架 成 形 术
病例12:
男,56岁。 主诉:发作性四肢无力伴视物模糊半年。 危险因素:高血压十余年。 体检: 辅助检查:高血脂、糖耐量异常。
脑梗塞的诊疗进展医学课件
脑梗塞的诊疗进展医学课件汇报人:xx年xx月xx日•脑梗塞的概述•脑梗塞的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脑梗塞的临床表现与诊断•脑梗塞的药物治疗目•脑梗塞的介入治疗及外科治疗•脑梗塞的康复治疗及护理录01脑梗塞的概述脑梗塞是指脑血管堵塞导致血流中断,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水肿和神经功能损害的病理过程。
定义根据发病时间可分为急性和慢性脑梗塞;根据病因可分为动脉硬化性、栓塞性、腔隙性等。
分类定义与分类病因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饮酒等危险因素导致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
发病机制血栓形成或栓塞导致血管堵塞,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细胞坏死和水肿。
病因和发病机制脑梗塞导致脑组织血流量减少,引起缺血和缺氧。
病理生理改变脑组织缺血、缺氧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细胞代谢障碍,进而引起细胞坏死和水肿。
细胞坏死和水肿脑梗塞后炎症细胞浸润,加重脑组织损伤。
炎症反应02脑梗塞的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全球范围内脑梗塞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发病年龄高峰在50-60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不同国家和地区发病率存在差异。
流行病学特征可干预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酗酒等。
不可干预危险因素年龄、性别、种族、遗传等。
危险因素分类血管危险因素脑梗塞的主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尤其是颈动脉和椎-基底动脉系统。
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炎性病变血管损伤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导致血管炎性病变,增加脑梗塞风险。
如颅内感染、颅脑外伤等导致血管损伤,引起脑梗塞。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和动脉粥样硬化,增加脑梗塞风险。
03脑梗塞的临床表现与诊断临床表现突然出现的单眼或双眼视力障碍突然出现的单侧或双侧肢体麻木、无力突然出现的不语、失写、失读突然出现的眩晕、平衡障碍诊断标准与流程根据临床症状和病史,怀疑脑梗塞可能疑诊进行CT、MRI等影像学检查,确认脑梗塞病灶确认进行全面的病因学检查,如血糖、血脂、血压、凝血功能等,明确脑梗塞的病因病因诊断根据脑梗塞的严重程度,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制定治疗方案分级评估鉴别诊断与脑出血鉴别脑梗塞与脑出血的临床表现相似,但治疗方法不同,因此需要鉴别诊断与短暂性脑缺血鉴别短暂性脑缺血是脑梗塞的先兆,但持续时间较短,因此需要鉴别诊断与颅内占位性病变鉴别颅内占位性病变也可能引起类似脑梗塞的症状,因此需要鉴别诊断04脑梗塞的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原则在实施药物治疗前,应先明确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脑梗塞ppt课件
通过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CT、MRI)可确诊脑梗塞。其中 ,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诊断脑血管病变的金标准。
02
脑梗塞的预防与控制
危险因素与预防策略
危险因素总结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酗酒、肥胖等都是脑梗塞 的危险因素。
预防策略
定期进行体检,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在正常范围内;保持 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适量运动,保持心理健康。
脑梗塞患者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以降 低并发症和后遗症的风险。源自04脑梗塞的康复护理
康复护理的重要性
促进功能恢复
康复护理能够通过针对性的训练,帮 助脑梗塞患者恢复肌肉力量、协调性 和平衡感,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增强信心与积极性
康复护理过程中,鼓励患者积极参与 训练,有助于增强其康复的信心和积 极性,促进康复进程。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病例二:脑梗塞后认知障碍的康复护理
总结词
认知障碍的表现与影响
详细描述
针对脑梗塞后认知障碍的康复护理,可以采用多种方法, 如认知刺激训练、记忆训练和注意力训练等。这些方法可 以帮助患者改善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详细描述
脑梗塞后认知障碍是常见的后遗症之一,表现为记忆力减 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混乱等症状。这些症状会对患者 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严重影响。
预防并发症
康复护理可以降低脑梗塞患者发生肌 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的风险, 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护理的方法与技巧
物理疗法
包括按摩、电刺激、温热疗法 等,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缓
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运动疗法
包括关节活动、肌肉力量训练 、平衡训练等,有助于提高患 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
进展性脑梗塞 ppt课件
②侧脑室旁和分水岭区梗死灶易出现SIP;
③早期CT扫描显示皮质或皮质下小斑片状低密度影及存 在占位效应者易出现SIP;
④MRA/DSA显示颅内或颅外大血管和主干分支的狭窄、 闭塞易形成SIP。
生化指标的改变
①血糖升高。
②血浆纤维蛋白水平增高
处理
❖ 增加脑灌注:主要是血压及容量
✓ 血压一般不降压,但>220/120mmHg防止血管痉挛要降 一点。但2h内降压幅度不超过25%,低血压予升压。
❖ 男,62周岁,主诉“头昏伴右侧肢体麻木半 月” 入院。
❖ 现病史:近半月反复头昏,右上肢上举困难, 右侧肢体麻木感,行走时右脚似踩棉花感。 来院查头颅CT:左侧侧脑室旁、左侧颞顶叶 多发脑缺血性改变”。
❖ 半年前有类似症状,查CT示左侧侧脑室旁、 左侧颞顶叶多发脑缺血性改变”。治疗后好 转。
头颅CT
❖ 第二天右下肢活动障碍加重,并出现大小便 失禁。查体:右上肢肌力IV级,右下肢肌力0 级。
❖ 查体:P56次/分 BP:160/78mmHg。口角左 歪,右上肢肌力IV级,右下肢肌力0级,右下 肢肌张力亢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复查头颅CT示
❖
治疗经过
❖ 阿司匹林肠溶片0.2g qd,三天后改0.1g qd ❖ 波利维75mg qd ❖ 阿托伐他汀片20mg 每晚一次 ❖ 血栓通针、灯盏细辛针活血化瘀 ❖ 胞磷胆碱针、吡啦西坦针营养脑神经 ❖ 第五天后右下肢肌力恢复至III级,开始使用左
❖ 体格检查: P64次/分 BP:217/81mmHg。意 识清,口齿不清,口角左歪,伸舌左偏,左 上肢肌力II 级,左下肢肌力III级,右侧肢体肌 力V肌力,左侧巴氏征阳性。
头颅CT
复查CT
脑梗塞的诊疗进展医学课件
汇报人:
汇报时间:日期:
目录
• 脑梗塞概述 • 脑梗塞的病理生理学 • 脑梗塞的早期诊断 • 脑梗塞的现代治疗策略 • 脑梗塞的未来治疗方向 • 结论和展望
01
脑梗塞概述
定义和症状
01
02
定义
症状
脑梗塞是指脑血管内的血液供应突然中断,导致脑组织缺氧、缺血, 进而发生脑细胞坏死和脑组织软化的脑血管疾病。
脑梗塞的症状包括突然出现的面瘫、偏瘫、失语、眩晕、恶心呕吐、 意识障碍等,严重者可出现昏迷、呼吸循环衰竭等。
流行病学和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
脑梗塞是脑血管疾病中的常见病 ,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发病急骤 、病情严重,致残率和致死率较 高。
危险因素
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 糖尿病、高血脂、吸烟、饮酒、 肥胖等,这些因素可加速血管硬 化,增加血管堵塞的风险。
临床症状
脑梗塞的早期症状包括头痛、眩 晕、恶心、呕吐、失语、偏瘫等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
进行诊断。
影像学检查
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直观 地显示脑梗塞的部位、范围和程 度,为早期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生化检查
通过抽取血液样本,检测血液中 的生化指标,如血糖、血脂、血 压等,有助于评估患者的病情和
03
脑梗塞的早期诊断
早期诊断的重要性
01
降低治疗难度
脑梗塞早期诊断有助于及时采 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降低治疗
难度,提高治疗效果。
02
预防并发症
早期诊断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 潜在的并发症,降低并发症的
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03
提高生活质量
早期诊断有助于患者得到及时 的治疗和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急性脑梗死的诊治进展ppt课件
研究新药物和新治疗手段
VS
加强神经病学、药理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领域的跨学科合作,从多层次、多角度研究急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和有效治疗方法。
联合研究项目
鼓励多学科专家共同开展联合研究项目,推动急性脑梗死研究领域的快速发展。
跨学科合作
重视多学科联合研究
康复治疗
加强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增强患者的自信心,缓解不良情绪。
情绪管理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情绪管理的方法,如深呼吸、冥想等,以减轻焦虑、抑郁等情绪。
心理护理
饮食调整
指导患者及家属如何调整饮食,增加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减少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摄入。
康复训练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包括肢体功能训练、语言康复训练等。
总结词
溶栓治疗是急性脑梗死的重要治疗手段,近年来出现了包括静脉溶栓、动脉溶栓和桥接机械取栓等多种新技术。
静脉溶栓
静脉溶栓是急性脑梗死早期最常用的治疗方法,通过静脉注射溶栓药物,使阻塞的血管再通,挽救缺血脑组织。
动脉溶栓
动脉溶栓是指通过介入手术将溶栓导管直接送至血栓部位,可提高药物浓度并减少药物用量,提高再通率。
心理健康
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预防和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等心理障碍,使患者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
患者教育
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促进患者积极自我保健和康复。
关注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定义
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具体标准可参考相关医学指南和专家共识。
诊断标准
脑梗塞新进展PPT课件
❖ 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 ❖ 高血压 ❖ 吸烟 ❖ 心脏病 ❖ 高胆固醇水平 ❖ 过量饮酒 ❖ 肥胖 ❖ 久坐的生活习惯 ❖ 糖尿病 ❖ 红细胞比积升高(即红细胞
增多) ❖ 口服避孕药(特别是吸烟的
女性) 精神紧张 ❖ 吸毒和长期应用麻醉药 ❖ 无症状性颈动脉狹窄
急性期治疗
❖ 一般治疗:主要为对症治疗,包括维持生 命体征和处里并发 症。
❖ 相当部分的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对r-tPA并不敏感,仅 6% ~30% 能够实现闭塞血管再通,获益程度有限.
动脉内溶栓 选择性动脉内溶栓指征
❖ 疑为大脑中动脉主干 或基底动脉梗死,发病 4.5小时内,适应征和 禁忌征同静脉溶栓。 并应监测出凝血时间、 凝血酶原时间。大面 积梗死者不适于溶栓 治疗。
介入并发症:血管再通后闭塞
❖ 血管再通后闭塞多见于动脉粥样硬化性中-重度血 管狭窄伴发原位闭塞的患者
❖ 在血管成形及支架置入的手术模式中,由于抗血 小板作用的不充分,也可导致支架内血栓形成而致 闭塞
❖ 目前对于血管再通后闭塞并无共识的处理范式, 可考虑急诊支架置入或动脉/静脉使用血小板膜糖 蛋白IIb/IIla受体抑制剂(替罗非班)
表4 静脉溶栓的监护及处理
❖
1.患者收入重症监护病房或卒中单元进行监护 2.定期进行血压和神经功能检查,静脉溶栓治疗中及结束后2 h 内,每15 min进行一次血压测量和神经功能评估: 然后每30 min一次,持续6 h; 以后每小时一次直至治疗后24 h 3.如出现严重头痛、高血压、恶心或呕吐,或神经症状体征恶 化,应立即停用溶栓药物并行脑CT检查 4.如收缩压≥180 mmHg或舒张压≥ 100mmHg,应增加血压监 测次数,并给予降压药物 鼻饲管、导尿管及动脉内测压管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应延迟 安置 6.溶栓24h后,给予抗凝药或抗血小板药物前应复查颅脑CT/MRI
脑梗塞的进展及相关问题优选PPT
脑梗死的血压处理
首选静脉用药,最好用输液泵。避免血 压降过低。 早期脑梗死:收缩压在180~220mmHg 或舒张压在110~120mmHg之间,暂不用 药,严密观察;如>220/120mmHg,则 应缓降血压。 • 出血性脑梗死:维持在收缩压 ≤180mmHg或舒张压≤105mmHg。
脑梗死的血压处理 溶栓治疗前后:当收缩压>180mmHg或舒张压>105mmHg时,应降压治疗防出血。输液泵静注硝普钠可迅速 平稳地降血压至所需水平,也可用利息定(压宁定)、卡维地洛、硝酸甘油等。
•
脑梗死恢复期:按高血压病常规治疗。
脑梗死的血压处理
首选静脉用药,最好用输液泵。避免血 压降过低。 早期脑梗死:收缩压在180~220mmHg 或舒张压在110~120mmHg之间,暂不用 药,严密观察;如>220/120mmHg,则 应缓降血压。 • 出血性脑梗死:维持在收缩压 ≤180mmHg或舒张压≤105mmHg。
Clinical Feature 开始使用胰岛素时,应1~2h监测血糖一次。 横窦和乙状窦血栓 同型半胱氨酸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关系密切,应用B族维生素和叶酸治疗并不能降低危险因素。 扩容稀释、等容稀释使Hct达30%-32% 图2:SAH患者的CT和血管造影 MRI上矢状窦血栓形成致右额静脉性梗死
高危因素的治疗左侧皮质后型串珠样逐渐连线高信号皮质下上型dwi圆点样未连线高信号皮质下上型t2上矢状窦血栓形成致额顶叶多发出血性梗死正常mrv异常mrv上下矢状窦和直窦未显影异常侧支静脉mri上矢状窦血栓形成致右额静脉性梗死另一例患者dsa上矢状窦显影不清缺失横窦和乙状窦血栓caption
脑梗塞的进展及相关 问题
眩晕等症状,诊断困
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相当部分的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对r-tPA并不敏感,仅 6% ~30% 能够实现闭塞血管再通,获益程度有限.
18
动脉内溶栓 选择性动脉内溶栓指征
❖ 疑为大脑中动脉主干 或基底动脉梗死,发病 4.5小时内,适应征和 禁忌征同静脉溶栓。 并应监测出凝血时间、 凝血酶原时间。大面 积梗死者不适于溶栓 治疗。
注:NIHSS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INR :国际标准化比率
15
表3 6h内尿激酶静脉溶栓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 适应证 I.有缺血性卒中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2.症状出现<6 h 3.年龄18-80岁 4.意识清楚或嗜睡 5.脑CT无明显早期脑梗死低密度改变 6.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禁忌证 同表1
13
表1 3小时内rt-PA静脉溶栓的适应证、禁忌证及相对禁忌证
❖ 11.已口服抗凝药者INR>1.7或PT> I5s ❖ 12.目前正在使用凝血酶抑制剂或Xa因子抑制剂,各种敏感 ❖ 的实验室检查异常(如APTT,INR,血小板计数、ECT;TT或恰 ❖ 当的Xa因子活性测定等) ❖ 13.血糖<2.7 mmol/L ❖ 14.CT提示多脑叶梗死(低密度影> 1/3大脑半球)
❖ 有关椎基底动脉所致的脑梗死溶栓治疗的时间窗、 安全性与有效性研究不多,遵循现行指南的基础 上,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个体化处理
8
溶栓药物
❖ 尿激酶U K ❖ 链激酸SK ❖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
原激活剂rt-PA
9
溶栓前准备
❖ 抽血(血常规+血型,凝血四项,生化),ECG,CT,建立 2条静脉通路,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备好微量泵,溶栓药 物,抢救设施和药品。
16
表4 静脉溶栓的监护及处理
❖
1.患者收入重症监护病房或卒中单元进行监护 2.定期进行血压和神经功能检查,静脉溶栓治疗中及结束后2 h 内,每15 min进行一次血压测量和神经功能评估: 然后每30 min一次,持续6 h; 以后每小时一次直至治疗后24 h 3.如出现严重头痛、高血压、恶心或呕吐,或神经症状体征恶 化,应立即停用溶栓药物并行脑CT检查 4.如收缩压≥180 mmHg或舒张压≥ 100mmHg,应增加血压监 测次数,并给予降压药物 鼻饲管、导尿管及动脉内测压管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应延迟 安置 6.溶栓24h后,给予抗凝药或抗血小板药物前应复查颅脑CT/MRI
❖ 特殊治疗: 超早期溶栓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血 管内治疗、细胞保护治疗和外科治疗。
6
梗死组织周边存在半暗带 是缺血性卒中现代治疗的基础
中 溶栓的方法
动脉内溶栓 静脉内溶栓
7
静脉溶栓
❖
目前指南推荐rtPA静脉溶栓治疗前循环缺血性梗 死的时间为发病后4.5小时内(≤4.5小时),尿激 酶为6小时内(≤ 6小时)
19
动脉溶栓
❖ 目前尚缺乏动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有效性的循证研究 结果,动脉溶栓可提高再通率和改善结局,但增加颅内出血 发生率,并不减少死亡率
❖ 动脉溶栓越早,效果越好,应尽早实施治疗 ❖ 在不具备取栓条件的中心可尝试使用
20
血管内介入治疗
❖ 包括动脉溶栓、机械取栓、血管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 ❖ 国内外指南仍强调静脉溶栓的重要性,推荐静脉溶栓桥接血
脑梗塞新进展
脑病科
1
脑梗塞定义
❖ 脑梗死旧称脑梗塞,又称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是指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所导致的 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
2
3
脑血管病是中国第一位死亡原因
4
❖ 无法改变的危险因素 ❖ 年龄
❖ 性别
❖ 种族
❖ 有卒中和TIA病史或家族史
❖ 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 ❖ 高血压 ❖ 吸烟 ❖ 心脏病 ❖ 高胆固醇水平 ❖ 过量饮酒 ❖ 肥胖 ❖ 久坐的生活习惯 ❖ 糖尿病 ❖ 红细胞比积升高(即红细胞
增多) ❖ 口服避孕药(特别是吸烟的
女性) 精神紧张 ❖ 吸毒和长期应用麻醉药 ❖ 无症状性颈动脉狹窄
5
急性期治疗
❖ 一般治疗:主要为对症治疗,包括维持生 命体征和处里并发 症。
❖ 阿替普酶通过其赖氨酸残基与纤维蛋白结合,并激活与纤维 蛋白结合的纤容酶原转变为纤溶酶,这作用比本药激活循环 中的纤溶酶原显著增强。由于本药选择性地激活纤溶酶原, 因而不产生应用尿激酶时常见的出血并发症
12
表1 3小时内rt-PA静脉溶栓的适应证、禁忌证及相对禁忌证
❖ 适应证 1.有缺血性卒中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2.症状出现< 3h 3.年龄≥18岁 4.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禁忌证 1.近3 个月有重大头颅外伤史或卒中史 2.可疑蛛网膜下腔出血 3.近1周内有在不易压迫止血部位的动脉穿刺 4.既往有颅内出血 5.颅内肿瘤,动静脉畸形,动脉瘤 6近期有颅内或椎管内手术 7.血压升高: 收缩压≥180mmHg,或舒张压≥ 100mmHg 8.活动性内出血 9.急性出血倾向,包括血小板计数低于100X 109/L或其他情况 10.48 h内接受过肝素治疗(APTT 超出正常范围上限)
10
静脉溶栓药物
❖ 尿激酶: 尿激酶100万~150万IU,溶于生理盐水100 ~ 200mL,持卖静脉滴注30min
❖ rt-PA: 0.9mg/kg (最大剂量为90mg),其中总 量的10%在最初1min内静脉推注,剩余的90%以输液泵持续 滴注1h
11
静脉溶栓药物
❖ 尿激酶直接作用于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能催化裂解千 溶酶原成纤溶酶,纤溶酶不仅能降解纤维蛋白凝块,亦能降 解血循环中的纤维蛋白原、凝由因子V和凝血因VIIl等,从而 发挥溶栓作用
注: rt-PA: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表1 同;INR :国际标准 化比值;AP TT: 活化凝血酶时间
14
表2 3~4.5 h内rt-PA静脉溶栓的适应证禁忌证和相对禁忌证 适应证
适应证 1.缺血性卒中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 2.症状持续3 ~ 4.5 h 3.年龄≥18岁 4.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禁忌证 同表1 相对禁忌证(在表1基础上另行补充如下》 1.年龄>80岁 2.严重卒中(NIHSS评分>25分) 5.口服抗凝药( 不考虑INR水平) 4.有糖尿病和缺血性卒中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