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总体情况及典型案例.pptx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自2002年开始,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整体迅猛增长,中国海外投资也开始进 入井喷时代,海外并购也开始逐渐薪露头角。
时间
并购方
目标企业
标的物
金额
2001.6 海尔集团 意人利迈尼盖蒂公司 意人利迈尼盖蒂的一家工厂
700万美元
2002.1 中海油
西班牙瑞索普公司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西班牙瑞索普公司在印尼的 五大油田部分股权
5.85亿美元
2004.10 上汽集团
韩国双龙公司
韩国双龙公司48.9%的股份
5亿美元
2004.12 联想集团 2005.6 海尔美国 2006.8 中国建行
IBM 美国美泰克公司
IBM的 PC 业务 美国美泰克公司的股权
6.5亿美元现金及 价值6亿美元股票
出价12.8亿美元
美国银行(亚洲)
美国银行(亚洲)100%的股权
的增长势头。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了世界经济体系的既有结构和利益格
局,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活动中表现的愈发积极主动。
时间 2008年2月
事件 中国铅业联手美国铅业入股力拓
交易规模 5亿美元
2008年9月
中石化成功竞购加拿大石油公司
136亿元人民币
2010年8月2日
吉利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
18亿美元
2010年10月8曰 20012年
中石化71亿美元入股巴西油田 中海油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
71.09亿美元 151亿美元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现状
● 总体情况
● 起步晚但发展迅速。交易量与交易额整体呈增长趋势,尤其是近 两年,急速扩张
数据来源:联合国贸发会议,WIR数据库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现状
根据普华永道最近发布的报告,尽管预估的总并购数量较去年有所下降, 2012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总量创下652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同比上涨54%
➢ 海外并购规模小,次数较少,海外并购的目的地局限在美国、加拿大、 印度以及中国香港等少数地区,
➢ 涉及的行业主要是石油化工、航空等少数垄断性行.参与的主体也是 少数几个国有大型企业,如中信、中化、首钢和华润等。
时间
并购企业
目标企业
持股比例
1984.1
中银集团和华润集团
康力投资有限公司
100%
1986.9
➢ 总体并购数量仍旧较少。到1998年底,我国己在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
区投资兴建了 5666家境外企业, 但在5000多家境外企业中,大多数是 通过创建新企业的方式建立起来的,通过并购方式建立起来的海外企业 还比较少。
第三阶段:起步阶段(2002—2006)
➢ 我国自加入WTO以后,经济逐步实现与国际接轨,企业并购活动跨入了新 的阶段,逐渐趋于完善,并与国际接轨,出现了许多“战略性并购”、“强 强联合”等成功的案例。
投资出现了迅速增长的势头。
➢ 在这一阶段逐步出现了横向并购、纵向并购以及混合并购。企业在规 模、专业化程度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企业发生并购活动的数量 也有了大幅度增长。如1999年至2002年我国对外经济合作的交易额
保持着稳步的增长,平均增长率为11.1%,政府批准的对外投资企业数 也以每年平均261个的速度稳步增加。
LOGO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 总体情况及典型案例
Contents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历史演进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现状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分析 典型案例---------三一重工的海外并购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历史演进:
萌芽阶段 (1984—1992)
• 规模小
=•次数少
•目的地局限 •行业少 •主体少
准备阶段 (1993—2001)
数据来源:普华永道2010-2012中国并购报告
从中国并购市场出境并购完成数量按行业分布来看,能 源行业、制造业、金融行业居前三位,占比分别为25%、 23%、7%。
资料来源:ChinaVenture 2012年中国并购市场统计分析报告
➢ 从跨国并购交易区 域划分来看:中国 企业跨国并购的三 大交易区域是北美 地区、西欧和东南 亚及澳大利亚。
资料来源:ChinaVenture 2012年中国并购市场统计分析报告
分析——意义
分析——背景
海外并购的监管和审查放松
全球经济逐步平稳回暖
金融危机的到来和后危机时代 的大病初愈,使得欧美企业和 相关政府部门都会相对放松对 我国国有企业的监管和审查, 从而减少跨境并购的政治障碍 和隐性成本。
背景
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正在逐步 消退。各国政府经济刺激计划 已经开始奏效,世界各国央行 的指导利率很低,市场流动资 金充足。为中国企业大规模海 外并购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环境
贸易壁垒增加
企业海外并购成本低廉
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限制了中国 出口产品,正在损害中国制造,未 来,西方国家仍会打出贸易保护主 义这张牌,以碳关税的名义增大贸 易壁垒,或许碳关税将成为今后数 年贸易摩擦的焦点
国际金融危机及世界经济衰退造成了 众多欧美企业市值萎缩、流动性困难, 一些知名大公司的资产持续缩水。企 业处在一个需要整合的时期,而资产 价值也正好处于底部区域,此时进行
97.1亿港元
第四阶段:增长阶段(2007至今)
● 2007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给中国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大幅贬值的国际资产带来的诱惑难以抵挡,而且各国企业为了摆脱经 济危机,放宽了海外企业对国内企业的并购管制,很多中国企业借此开
始了大规模的海外并购,因此中国海外并购进入了增长阶段。
● 2007年起,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数量和总交易金额呈现出“量价齐升”
中信加拿大公司
加拿大赛尔加纸装厂
50%
1988.1 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 美国海太平洋炼油公司
50%
1988.7
首钢集团
美国麦斯塔工程设计公司
70%
第二阶段:准备阶段(1993—2001)
➢ 1992年邓小平先生“南巡”并发表重要讲话之后,市场经济改革有了 明确的方向,私营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并在整个市场环境中有了明确的 地位。消除了很多企业进行海外投资的疑虑,因此20世纪90年代,海外
•南巡讲话开启并 购新篇章
•横向并购、纵向 并购、混合并购
•规模化、专业化、 数量
起步阶段 (2002—2006)
• 企业并购活动 逐渐趋于完善 并与国际接轨
增长阶段 (2007至今)
• 放宽了海外企 业对国内企业 的并购管制
•金融危机的影 响
第一阶段:萌芽阶段(1984—1992)
➢ 1984年,中银集团和华润集团联手收购了香港最大的上市电子集团公 司——康力投资有限公司,首开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先河。
时间
并购方
目标企业
标的物
金额
2001.6 海尔集团 意人利迈尼盖蒂公司 意人利迈尼盖蒂的一家工厂
700万美元
2002.1 中海油
西班牙瑞索普公司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西班牙瑞索普公司在印尼的 五大油田部分股权
5.85亿美元
2004.10 上汽集团
韩国双龙公司
韩国双龙公司48.9%的股份
5亿美元
2004.12 联想集团 2005.6 海尔美国 2006.8 中国建行
IBM 美国美泰克公司
IBM的 PC 业务 美国美泰克公司的股权
6.5亿美元现金及 价值6亿美元股票
出价12.8亿美元
美国银行(亚洲)
美国银行(亚洲)100%的股权
的增长势头。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了世界经济体系的既有结构和利益格
局,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活动中表现的愈发积极主动。
时间 2008年2月
事件 中国铅业联手美国铅业入股力拓
交易规模 5亿美元
2008年9月
中石化成功竞购加拿大石油公司
136亿元人民币
2010年8月2日
吉利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
18亿美元
2010年10月8曰 20012年
中石化71亿美元入股巴西油田 中海油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
71.09亿美元 151亿美元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现状
● 总体情况
● 起步晚但发展迅速。交易量与交易额整体呈增长趋势,尤其是近 两年,急速扩张
数据来源:联合国贸发会议,WIR数据库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现状
根据普华永道最近发布的报告,尽管预估的总并购数量较去年有所下降, 2012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总量创下652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同比上涨54%
➢ 海外并购规模小,次数较少,海外并购的目的地局限在美国、加拿大、 印度以及中国香港等少数地区,
➢ 涉及的行业主要是石油化工、航空等少数垄断性行.参与的主体也是 少数几个国有大型企业,如中信、中化、首钢和华润等。
时间
并购企业
目标企业
持股比例
1984.1
中银集团和华润集团
康力投资有限公司
100%
1986.9
➢ 总体并购数量仍旧较少。到1998年底,我国己在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
区投资兴建了 5666家境外企业, 但在5000多家境外企业中,大多数是 通过创建新企业的方式建立起来的,通过并购方式建立起来的海外企业 还比较少。
第三阶段:起步阶段(2002—2006)
➢ 我国自加入WTO以后,经济逐步实现与国际接轨,企业并购活动跨入了新 的阶段,逐渐趋于完善,并与国际接轨,出现了许多“战略性并购”、“强 强联合”等成功的案例。
投资出现了迅速增长的势头。
➢ 在这一阶段逐步出现了横向并购、纵向并购以及混合并购。企业在规 模、专业化程度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企业发生并购活动的数量 也有了大幅度增长。如1999年至2002年我国对外经济合作的交易额
保持着稳步的增长,平均增长率为11.1%,政府批准的对外投资企业数 也以每年平均261个的速度稳步增加。
LOGO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 总体情况及典型案例
Contents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历史演进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现状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分析 典型案例---------三一重工的海外并购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历史演进:
萌芽阶段 (1984—1992)
• 规模小
=•次数少
•目的地局限 •行业少 •主体少
准备阶段 (1993—2001)
数据来源:普华永道2010-2012中国并购报告
从中国并购市场出境并购完成数量按行业分布来看,能 源行业、制造业、金融行业居前三位,占比分别为25%、 23%、7%。
资料来源:ChinaVenture 2012年中国并购市场统计分析报告
➢ 从跨国并购交易区 域划分来看:中国 企业跨国并购的三 大交易区域是北美 地区、西欧和东南 亚及澳大利亚。
资料来源:ChinaVenture 2012年中国并购市场统计分析报告
分析——意义
分析——背景
海外并购的监管和审查放松
全球经济逐步平稳回暖
金融危机的到来和后危机时代 的大病初愈,使得欧美企业和 相关政府部门都会相对放松对 我国国有企业的监管和审查, 从而减少跨境并购的政治障碍 和隐性成本。
背景
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正在逐步 消退。各国政府经济刺激计划 已经开始奏效,世界各国央行 的指导利率很低,市场流动资 金充足。为中国企业大规模海 外并购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环境
贸易壁垒增加
企业海外并购成本低廉
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限制了中国 出口产品,正在损害中国制造,未 来,西方国家仍会打出贸易保护主 义这张牌,以碳关税的名义增大贸 易壁垒,或许碳关税将成为今后数 年贸易摩擦的焦点
国际金融危机及世界经济衰退造成了 众多欧美企业市值萎缩、流动性困难, 一些知名大公司的资产持续缩水。企 业处在一个需要整合的时期,而资产 价值也正好处于底部区域,此时进行
97.1亿港元
第四阶段:增长阶段(2007至今)
● 2007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给中国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大幅贬值的国际资产带来的诱惑难以抵挡,而且各国企业为了摆脱经 济危机,放宽了海外企业对国内企业的并购管制,很多中国企业借此开
始了大规模的海外并购,因此中国海外并购进入了增长阶段。
● 2007年起,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数量和总交易金额呈现出“量价齐升”
中信加拿大公司
加拿大赛尔加纸装厂
50%
1988.1 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 美国海太平洋炼油公司
50%
1988.7
首钢集团
美国麦斯塔工程设计公司
70%
第二阶段:准备阶段(1993—2001)
➢ 1992年邓小平先生“南巡”并发表重要讲话之后,市场经济改革有了 明确的方向,私营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并在整个市场环境中有了明确的 地位。消除了很多企业进行海外投资的疑虑,因此20世纪90年代,海外
•南巡讲话开启并 购新篇章
•横向并购、纵向 并购、混合并购
•规模化、专业化、 数量
起步阶段 (2002—2006)
• 企业并购活动 逐渐趋于完善 并与国际接轨
增长阶段 (2007至今)
• 放宽了海外企 业对国内企业 的并购管制
•金融危机的影 响
第一阶段:萌芽阶段(1984—1992)
➢ 1984年,中银集团和华润集团联手收购了香港最大的上市电子集团公 司——康力投资有限公司,首开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