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诗歌鉴赏表达技巧ppt课件[30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两句用了对偶的修辞,其中“芳树”
对“春山”,“花”对“鸟”,“自落”
2.评析手法之手法定向型
(2005湖北卷) 元代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第三折戏 中,汉元帝在灞桥送别王昭君出塞和亲时,有下面一段曲 词。阅读这段曲词,然后回答问题。
《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 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
《咏鹰》( 衬托 )
小试 吧
判断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
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⑵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借代,对比 借代,设问
⑶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夸张
⑷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双关对偶拟人
⑸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夸张
⑹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设问
⑺荷花娇欲语,愁煞荡舟人。
试题类型
1.判断手法型
手法定向型
2.评析手法型
手法自助型
3.比较异同型
1.判断手法型
【规范答题】 答此类题的步骤是:(1)呈现表达技巧的名
称;(2)解说表达技巧在诗词中的使用情况。
(2005年全国卷一)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 请具体说明。
• 2、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也曾热衷于官场, 想在仕途上一展自己的抱负。但当他做了 彭泽县令,了解到官场的黑暗以后,便毅 然辞官归隐,“羁鸟倦旧林,池鱼思故 渊”,他还是喜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 南山”的生活,从此躬耕农田,不问世事。 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实现了他的人生价 值。
• 3、陶潜伴着“庄生晓梦迷蝴蝶”中的翩 翩起舞的蝴蝶在东蓠之下悠然采菊。面对 南山,渊明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官场的丑 恶,忘记自己遇到的所有不快,这是心灵 的选择,这是过河人在“河”的两岸所做 出的明智的选择,这更是明智的“摆渡”。
• 4、是那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的隐士,是那个“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 声”的雅人,是那个“戴月荷锄归”的农 夫,对!是他,是这享誉文坛百千年的陶 渊明。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挂印归 田园。他忘却了官场的失意,忘却了仕途 的不达,却记住了世人的愿望,写出了心 中的圣地——桃花源。
• 5、远离尘世,隐归田园,看花开花落。 陶渊明生活很清逸,很自由,像蓝天中的 白云,像大海中的鱼鳞,因为有菊,那颗 渴望自由的心被官场的牢笼束缚太久了, 难道没有什么寄托?选菊吧!清新淡雅, 与世无争,不正像他不羁的性格吗?是陶 诗将心寄托于菊,寻回了一方心灵的净土, 也是陶诗让菊带上了品质高洁,与世无争 的高姿态帽子流传至今。
美的这完段美结曲合词;中顶运真用具了有对回仗环、跌顶宕真的的旋修律辞美,手表法现,了试汉简 析元它帝们离各恨有未怎已样,的相艺思术又继效、果千。结百转的愁绪。
2.评析手法之手法自助型
提问方式:
这首诗(或哪一联)运用了怎样的 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 (1)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 手法)。 (2)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3)这首诗写法上有何特点?
学习目标
1.能指出古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 2.能分析古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的 表达效果。 3.能根据题目要求,用通顺的语言, 规范答题。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抒情类
借景抒情
间接抒情
古
托物言志
诗 1.表现手法描写类 动静,虚实,侧面
词
烘托,细节描写,
表
白描,乐景衬哀情
达
赋比兴,抑扬,对比,联
技
想,衬托(正、 反衬)
拟人
小试 吧
近4年各地高考诗歌鉴赏题有关手法 统计
2005年: 考查了表现手法(修辞),涉及了衬托(3
套)对偶/对仗(3套)夸张(2套)比喻(2套) 拟人(2套)等常见手法和顶真(1套)。
2006年: 衬托对比( 3套),比喻( 3套),虚实相生,
借景抒情,拟人,对比以及象征。
2007年:
试卷省份 全国卷一
(2005全国卷三) 雨后池上 刘敏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槛。 东风忽起垂柳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 (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
答:用了比喻手法(步骤一) 把水面比作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
陶者
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寸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问:这首诗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比,诗歌把长年辛劳而居室简陋的陶者与
不劳而获的统治阶级作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劳 动人民的同情,以及对不劳而获的统治阶级的 愤慨之情。
3、2006年全国高考江苏卷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在灯火阑珊处。
最深的情——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最高的楼——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最大的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架子最大的人——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提醒
在古诗鉴赏中,命题者往往将“表达 技巧、写作特色、写作技法、艺术特色、 表现手法 、手法”等几种称谓综合使用, 实则大同小异。答题要看清楚,不要被迷 惑。
高考作文优秀片段 [陶渊明 ]
•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国文人里, 又有谁能将心澄净到如此境界,以至于只剩下南 山之菊?陶渊明选择了归隐之路。这一路走得潇 洒,走得清明。然而,陶潜除了饮酒采菊之外, 还做了些什么?这或许连他自己都无法回答。归 隐之路为中国无数文人选择,但正如余秋雨先生 所言:“自我完善式的道德导致了整体上的不道 德。”或许是历史的机缘,促成了一座文学的丰 碑。但历史的路若要向前延伸,凭千万个陶渊明 能够走出吗?
江西)人。②淀:即蓝靛,蓝色染料。
(1)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
答:①比喻,如将长江比作白练,将江帆比作疾箭, 将下泻的山泉比作闪电,将天上一字排开的飞鸿比作 一条线等。②对偶,如一、二两句对偶,三、四两句 对偶,五、六两句对偶等。③比拟,如说新月“学” 扇。
2.阅读下面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用典
援引历史故事或古书中的词语来说明白
自己观点的一种修辞方式。
(05江苏)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
诗中哪一句可以使人联想到“知音”的故事?
说说下列诗句的主要表现手法:
1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 用典 )
2008年:
卷 别 体裁、时代
福建卷
唐诗
广东卷
宋诗
江苏卷
唐诗
江西卷
宋诗
辽宁卷 元散曲
山东卷 四川卷 浙江卷
宋词 元散曲
金诗
考点
手法:景中含情 修辞:拟人
修辞:比喻 手法:虚实 修辞、表现手法:比喻 对偶、比拟 手法:细节描写 修辞:对偶、比喻、夸张 手法:触景生情
特点
一、手法丰富多彩 二、重点考查:比喻 拟人 对偶 三、概念模糊 衬托 对比 景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问:该诗主要运用了何种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第一步)作者采用拟人化的手法
(第二步)“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欲别频啼四五声” 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移位。
(第三步)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 (或:借景抒情。通过柳条、藤蔓、黄莺的描写,表现惜 别之情。)
鹧鸪天 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元]魏 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 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 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
注: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 请略加分析。
这里以鸦归巢与人不能归家对比,表达出作者 想要回家的迫切心情。
两首诗都应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2分) 第一首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血阴云,
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成阴,温暖如春。(1分)第二首 今昔(或时间)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 杂树丛生,宫殿荒凉。(1分)
提问变体型
酒泉子
潘阆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 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不湿。别来几 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1)请简要赏析描写潮水的句子。(3分) (2)请简析“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在全词中的作用。(2分)
温馨提醒——
• 表现手法的使用往往 是综合性的,但要分 清主次。
• 结合诗句分析要具体, 不能脱离诗句本身架 空分析。
• 总结概括要力求准确, 反复筛选用词。
归纳总结
1.诗歌鉴赏三环节:读懂诗歌——审清题 意——答出规范
2.答题三步骤:准确指出诗句运用了什么 手法——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是怎样运用这 一手法的——运用这一手法表达了什么感 情或起到了什么效果。
2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直抒胸臆)
3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 起兴 )
4 .杨柳岸晓风残月。
( 借景抒情 )
5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互文 )
6 .樯橹wk.baidu.com飞烟灭。
( 借代 )
7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 白描 )
8 .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
边的房檐和槛柱,生动形象地表现雨后池塘水面 的平静(步骤二)
表达作者对生活的热爱(步骤三)
1.(08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正宫〕塞鸿秋
浔阳即景
周德清①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②。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①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
常见修辞格表达效果
比喻、比拟:描绘事物生动、形象、鲜明。增强了 感染力。比喻用在议论中使深奥道理浅显化,易于 理解接受。 借代: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 夸张:引起丰富的联想,突出了事物的本质和特征, 便于抒发强烈的感情。 对偶:音节整齐匀称,节奏鲜明,有结构美和音乐 美。 顶真: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 用典:使语言精炼,内容丰富,表达委婉含蓄,增 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巧
2.修辞方法比 夸喻 张
比拟(拟人拟物)对偶 借代 设问 用典 顶真等
3.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表达方式
乌衣巷
刘禹锡 •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 问:诗中不作一句议论却是怎样怀古的?
答:诗人只选取了野草、斜阳、飞燕三种景物 进行描写,而把对历史盛衰兴亡的感慨,寓情 于景,含蓄有味。
诗歌鉴赏专题之五
——表达技巧类
石家庄15中 王红
填诗诗词词之小魅练力 习
最快的船——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最害羞的人——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最多的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最消瘦的人——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最憔悴的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的人憔悴。 最忧愁的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眼力最差的人——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
北京卷 江苏卷 山东卷 安徽卷 重庆卷 湖北卷 浙江卷
体裁 宋词 诗经 宋词 清诗 清词 唐宋诗 唐诗 唐诗 金词 元曲
考点分布 手法:直抒胸臆 手法:赋比兴 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手法:借代 手法:衬托 手法:拟人 手法:对比(或对照、映衬) 手法 :今昔对比,寓情于景,拟 人,运用典故,化用诗句
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 围场。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 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 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 凉;夜生凉,泣寒螀① ;泣寒螀,绿纱窗;绿纱窗,不 思量! 〖注〗 ①寒螀:寒蝉。
对仗显示了语言的对称美,达到了意境美和韵律
3.比较异同型
(2007湖北)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华清宫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 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 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 。(4分)
这首诗是怎样表现------的?
☆答题三步骤
① 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② 结合诗句阐释如何运用了这种手法。
(分析) ③ 此手法有什么突出的效果和好处,表达 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作用,主旨)
2.评析手法之手法自助型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对“春山”,“花”对“鸟”,“自落”
2.评析手法之手法定向型
(2005湖北卷) 元代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第三折戏 中,汉元帝在灞桥送别王昭君出塞和亲时,有下面一段曲 词。阅读这段曲词,然后回答问题。
《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 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
《咏鹰》( 衬托 )
小试 吧
判断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
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⑵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借代,对比 借代,设问
⑶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夸张
⑷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双关对偶拟人
⑸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夸张
⑹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设问
⑺荷花娇欲语,愁煞荡舟人。
试题类型
1.判断手法型
手法定向型
2.评析手法型
手法自助型
3.比较异同型
1.判断手法型
【规范答题】 答此类题的步骤是:(1)呈现表达技巧的名
称;(2)解说表达技巧在诗词中的使用情况。
(2005年全国卷一)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 请具体说明。
• 2、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也曾热衷于官场, 想在仕途上一展自己的抱负。但当他做了 彭泽县令,了解到官场的黑暗以后,便毅 然辞官归隐,“羁鸟倦旧林,池鱼思故 渊”,他还是喜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 南山”的生活,从此躬耕农田,不问世事。 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实现了他的人生价 值。
• 3、陶潜伴着“庄生晓梦迷蝴蝶”中的翩 翩起舞的蝴蝶在东蓠之下悠然采菊。面对 南山,渊明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官场的丑 恶,忘记自己遇到的所有不快,这是心灵 的选择,这是过河人在“河”的两岸所做 出的明智的选择,这更是明智的“摆渡”。
• 4、是那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的隐士,是那个“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 声”的雅人,是那个“戴月荷锄归”的农 夫,对!是他,是这享誉文坛百千年的陶 渊明。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挂印归 田园。他忘却了官场的失意,忘却了仕途 的不达,却记住了世人的愿望,写出了心 中的圣地——桃花源。
• 5、远离尘世,隐归田园,看花开花落。 陶渊明生活很清逸,很自由,像蓝天中的 白云,像大海中的鱼鳞,因为有菊,那颗 渴望自由的心被官场的牢笼束缚太久了, 难道没有什么寄托?选菊吧!清新淡雅, 与世无争,不正像他不羁的性格吗?是陶 诗将心寄托于菊,寻回了一方心灵的净土, 也是陶诗让菊带上了品质高洁,与世无争 的高姿态帽子流传至今。
美的这完段美结曲合词;中顶运真用具了有对回仗环、跌顶宕真的的旋修律辞美,手表法现,了试汉简 析元它帝们离各恨有未怎已样,的相艺思术又继效、果千。结百转的愁绪。
2.评析手法之手法自助型
提问方式:
这首诗(或哪一联)运用了怎样的 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 (1)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 手法)。 (2)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3)这首诗写法上有何特点?
学习目标
1.能指出古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 2.能分析古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的 表达效果。 3.能根据题目要求,用通顺的语言, 规范答题。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抒情类
借景抒情
间接抒情
古
托物言志
诗 1.表现手法描写类 动静,虚实,侧面
词
烘托,细节描写,
表
白描,乐景衬哀情
达
赋比兴,抑扬,对比,联
技
想,衬托(正、 反衬)
拟人
小试 吧
近4年各地高考诗歌鉴赏题有关手法 统计
2005年: 考查了表现手法(修辞),涉及了衬托(3
套)对偶/对仗(3套)夸张(2套)比喻(2套) 拟人(2套)等常见手法和顶真(1套)。
2006年: 衬托对比( 3套),比喻( 3套),虚实相生,
借景抒情,拟人,对比以及象征。
2007年:
试卷省份 全国卷一
(2005全国卷三) 雨后池上 刘敏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槛。 东风忽起垂柳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 (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
答:用了比喻手法(步骤一) 把水面比作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
陶者
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寸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问:这首诗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比,诗歌把长年辛劳而居室简陋的陶者与
不劳而获的统治阶级作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劳 动人民的同情,以及对不劳而获的统治阶级的 愤慨之情。
3、2006年全国高考江苏卷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在灯火阑珊处。
最深的情——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最高的楼——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最大的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架子最大的人——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提醒
在古诗鉴赏中,命题者往往将“表达 技巧、写作特色、写作技法、艺术特色、 表现手法 、手法”等几种称谓综合使用, 实则大同小异。答题要看清楚,不要被迷 惑。
高考作文优秀片段 [陶渊明 ]
•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国文人里, 又有谁能将心澄净到如此境界,以至于只剩下南 山之菊?陶渊明选择了归隐之路。这一路走得潇 洒,走得清明。然而,陶潜除了饮酒采菊之外, 还做了些什么?这或许连他自己都无法回答。归 隐之路为中国无数文人选择,但正如余秋雨先生 所言:“自我完善式的道德导致了整体上的不道 德。”或许是历史的机缘,促成了一座文学的丰 碑。但历史的路若要向前延伸,凭千万个陶渊明 能够走出吗?
江西)人。②淀:即蓝靛,蓝色染料。
(1)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
答:①比喻,如将长江比作白练,将江帆比作疾箭, 将下泻的山泉比作闪电,将天上一字排开的飞鸿比作 一条线等。②对偶,如一、二两句对偶,三、四两句 对偶,五、六两句对偶等。③比拟,如说新月“学” 扇。
2.阅读下面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用典
援引历史故事或古书中的词语来说明白
自己观点的一种修辞方式。
(05江苏)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
诗中哪一句可以使人联想到“知音”的故事?
说说下列诗句的主要表现手法:
1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 用典 )
2008年:
卷 别 体裁、时代
福建卷
唐诗
广东卷
宋诗
江苏卷
唐诗
江西卷
宋诗
辽宁卷 元散曲
山东卷 四川卷 浙江卷
宋词 元散曲
金诗
考点
手法:景中含情 修辞:拟人
修辞:比喻 手法:虚实 修辞、表现手法:比喻 对偶、比拟 手法:细节描写 修辞:对偶、比喻、夸张 手法:触景生情
特点
一、手法丰富多彩 二、重点考查:比喻 拟人 对偶 三、概念模糊 衬托 对比 景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问:该诗主要运用了何种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第一步)作者采用拟人化的手法
(第二步)“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欲别频啼四五声” 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移位。
(第三步)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 (或:借景抒情。通过柳条、藤蔓、黄莺的描写,表现惜 别之情。)
鹧鸪天 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元]魏 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 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 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
注: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 请略加分析。
这里以鸦归巢与人不能归家对比,表达出作者 想要回家的迫切心情。
两首诗都应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2分) 第一首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血阴云,
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成阴,温暖如春。(1分)第二首 今昔(或时间)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 杂树丛生,宫殿荒凉。(1分)
提问变体型
酒泉子
潘阆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 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不湿。别来几 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1)请简要赏析描写潮水的句子。(3分) (2)请简析“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在全词中的作用。(2分)
温馨提醒——
• 表现手法的使用往往 是综合性的,但要分 清主次。
• 结合诗句分析要具体, 不能脱离诗句本身架 空分析。
• 总结概括要力求准确, 反复筛选用词。
归纳总结
1.诗歌鉴赏三环节:读懂诗歌——审清题 意——答出规范
2.答题三步骤:准确指出诗句运用了什么 手法——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是怎样运用这 一手法的——运用这一手法表达了什么感 情或起到了什么效果。
2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直抒胸臆)
3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 起兴 )
4 .杨柳岸晓风残月。
( 借景抒情 )
5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互文 )
6 .樯橹wk.baidu.com飞烟灭。
( 借代 )
7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 白描 )
8 .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
边的房檐和槛柱,生动形象地表现雨后池塘水面 的平静(步骤二)
表达作者对生活的热爱(步骤三)
1.(08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正宫〕塞鸿秋
浔阳即景
周德清①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②。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①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
常见修辞格表达效果
比喻、比拟:描绘事物生动、形象、鲜明。增强了 感染力。比喻用在议论中使深奥道理浅显化,易于 理解接受。 借代: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 夸张:引起丰富的联想,突出了事物的本质和特征, 便于抒发强烈的感情。 对偶:音节整齐匀称,节奏鲜明,有结构美和音乐 美。 顶真: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 用典:使语言精炼,内容丰富,表达委婉含蓄,增 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巧
2.修辞方法比 夸喻 张
比拟(拟人拟物)对偶 借代 设问 用典 顶真等
3.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表达方式
乌衣巷
刘禹锡 •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 问:诗中不作一句议论却是怎样怀古的?
答:诗人只选取了野草、斜阳、飞燕三种景物 进行描写,而把对历史盛衰兴亡的感慨,寓情 于景,含蓄有味。
诗歌鉴赏专题之五
——表达技巧类
石家庄15中 王红
填诗诗词词之小魅练力 习
最快的船——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最害羞的人——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最多的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最消瘦的人——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最憔悴的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的人憔悴。 最忧愁的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眼力最差的人——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
北京卷 江苏卷 山东卷 安徽卷 重庆卷 湖北卷 浙江卷
体裁 宋词 诗经 宋词 清诗 清词 唐宋诗 唐诗 唐诗 金词 元曲
考点分布 手法:直抒胸臆 手法:赋比兴 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手法:借代 手法:衬托 手法:拟人 手法:对比(或对照、映衬) 手法 :今昔对比,寓情于景,拟 人,运用典故,化用诗句
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 围场。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 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 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 凉;夜生凉,泣寒螀① ;泣寒螀,绿纱窗;绿纱窗,不 思量! 〖注〗 ①寒螀:寒蝉。
对仗显示了语言的对称美,达到了意境美和韵律
3.比较异同型
(2007湖北)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华清宫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 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 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 。(4分)
这首诗是怎样表现------的?
☆答题三步骤
① 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② 结合诗句阐释如何运用了这种手法。
(分析) ③ 此手法有什么突出的效果和好处,表达 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作用,主旨)
2.评析手法之手法自助型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