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农技推广工作汇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层农技推广工作汇报

加大投入完善体系扎实开展农技推广

xx市农委、市财政局按照全市综合改革示范“三化同步”的要求,高度重视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健全现代农业经营制度,采取“扶、训、联、帮、带”等措施,狠抓了市、区、乡、村农业服务体系及高新农业示范园、农民科技培训中心、示范基地等“五有”条件的规划落实,积极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普及推广,不断提升我市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全市农业科技转化率和贡献率明显提升,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入户率在90%以上,主要农作物单产年均递增9%,单位面积节本增效上升10%以上。为全市粮、油、菜、果等经济作物增产及农民增收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主要工作措施及成效:

一、建立和健全农技推广服务体系

近年来,我市农技服务体系保持了相对稳定。200年,按照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精神和要求,将原来的28个乡、镇、办农技站改制为28个乡、镇、办农技服务中心,在原有的农技人员中,通过考试考核和公开竞聘从中择优聘用了138个乡、镇、办公益性社会服务人员,其中农技岗位59个,

农机岗位27个,畜牧岗位21个,生产岗位31个。市财政局整合农业专项和以钱养事资金2600万元,重点完善了县级农技推广单位服务功能,加强了市、区、乡、村四级农技服务网络和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了市有农技推广中心、区有农技普及事业机构、乡镇有农技服务中心、村有农技推广服务站的四级农技推广和农业科技示范展示体系,按校企联合、科研示范、方便农民、进村办班要求,先后在东港、峒山等35个城乡一体化示范村按“六位一体”的要求,建成了一批融村级农民科技书屋、农村信息服务站、农民远程教育基地、农业生资服务部、农民田间学校和农民文体活动中心于一体的村级农业科技服务站。

二、组织和督导农业科技培训咨询

整合“阳光工程”、“农业科技示范县”、“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粮食高产创建”、“粮食大县”、“畜牧大县”、“水产大县”建设等农业科技项目财政资源860万元,逐步建立了以市、区农技人员为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广泛参与,乡农技管理部门相互衔接的培训体系。积极利用报纸、电视、广播、农业信息网等媒体及乡镇文化站实行农信通工程,开展农技推广。按校企联合、科研示范、方便农民、进村办班需求在通过以会代训、集中学习、面上指导等多种形式,培训农村各类实用人才26540人次。实现基层培训四级办学网络化、教学方式多样化、教

学设施基地化、教学管理规范化,用农民身边的典型和能人效应,引领农民干,指导农民学。

三、引进和开展农业技术试验示范

市、区、乡、村各级共同筹集农科教结合资金1200万元,先后与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大学等农业高等院校合作,大力实施百名科技人员进百村、百名专家入百企科普活动,建好一批农业高新技术的实验示范基地和“院士”科研园区,积极发挥农业学会、协会和农民经济合作社的组织功能,组织科技工作者带项目、带良种、带技术、带课题、深入农村,采取培训教师到池塘田边,科技成果入农家庄园,“面对面”“手把手”的传授方式,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的多技能培训,有效地建成了10个农业示范基地,培育了1000个学以致富的典型示范户,3000个农业科技生产带头人,提升了产业经营水平。

华中农业大学傅廷栋等三位工程院士领衔的华农大xx 农业科研实验示范基地,武汉大学朱国英院士的水稻基因实验园和峒山生物柴油科研、秸杆气化项目等,科技水平处全省农业科技前沿。东港社区大丰牧业有限公司集生猪饲养、交易、屠宰加工、供港、鲜肉销售、饲料加工、淡水养殖、农业科技开发、清洁能源供应、集贸市场等为一体,建设了一个800亩生态农业园及xx城区二十余个品牌猪肉专卖店,一个600m3沼气供应站,一个万吨级生物肥厂及千亩蔬菜大

棚基地,逐步建成了一个规模经营的现代生态牧业示范园。

四、创新和提升农业生产机制

市财政局多层次、多渠道筹措资金,在预算资金安排上增加了农技推广投入经费,加强这些资金的引导和管理,确保财政预算安排的农技推广经费、支农周转金、部分支农专项资金以及其它方面用于农技推广资金发挥其重要作用,全部用于支持粮棉油等大宗农作物的良种繁育、栽培技术、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节水灌溉技术以及其它农业生产方面的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

全市每年多渠道组织资金2800万元,围绕高新农业发展、农村能源综合开发、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耕作制度及其农机化水平的提升,并突出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断强化公益性、基础性、服务性职能,积极推进农技推广运行机制,促进了农技推广工作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全市建立农机专业合作社65个,机防专业队48个, 大中型沼供应站8个。努力改善农业机械、农资工业、信息网络三大装备条件,引导农民购置先进适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的农机具,加快提高农机装备水平,积极引导开展社会化作业服务,支持鼓励农机户和农业生产经营者创办农机合作社、农机作业公司、农机协会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提高农机服务专业化、组织化、产业化程度。依托植保机防队建设,进一步提升我市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水平,采取定人、

定时、定点,点面结合的方式,狠抓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病虫防治效果,降低生产成本,有效地控制了农作物病虫害危害,确保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二0一二年七月二十五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