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教法初探论文
高校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教学方法新论
![高校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教学方法新论](https://img.taocdn.com/s3/m/0b085329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fd.png)
高校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教学方法新论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的内家拳法,有着传统的文化内涵,受到海内外广大舞者的青睐。
但在高校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被舞者认为复杂难懂,限制了太极拳的普及和研究。
为了改变太极拳教学的困境,张清江教授的团队,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研发出“高校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成为海内外舞者研习太极拳的有效教学方法。
高校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教学方法,基于人体运动学的分析,将太极拳的复杂动作精简成24个基础动作,使其极具活力,同时不失传统太极拳的风采。
在本教学方法中,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主动把握太极拳的表现和技术,吸收太极拳的精华,从而实现太极拳动作的提高。
具体的高校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教学方法,以延后七星步法为基础步法,分成上式、中式、下式三部分,每部分由八个动作组成,上式动作以太极手势为主;中式动作以十字手势为主;下式动作以山峰手势为主,动作名称也都清晰明确,比如“抱二仪”,“捶胸夹腿”等。
另外,高校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教学方法,特别关注学生的身体素养,在教学中重点强调太极拳的情感表达及空间控制,让学生的动作在思想上完善,从而达到“了然于心,自然而然”的效果。
从而更好地体现太极拳的“太极无极”“气血两轮回”的原则。
本教学方法在高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三个月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以某高校的太极拳教学为例,在学生练习二十四式太极拳两个月后,动作技能提升了65%,在拳势中有了显著改善,拳势的动作更加简洁,表现更加自然顺畅。
本文系统地阐述了高校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教学方法的研发背景、教学原理及实践效果,得出结论,高校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教学方法是一种高效的太极拳教学方法,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从而促进太极拳的传播和普及,有效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
综上所述,“高校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教学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太极拳教学方法,可以促进太极拳的传播和普及,培养学生文化素质,同时可以让舞者更好地把握太极拳的表现和技术,从而实现太极拳动作的提高。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教法改革研究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教法改革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ccc89e1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d1.png)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教法改革研究随着太极拳运动的不断发展,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的教法成为了广大太极拳爱好者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
然而,针对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教法的剖析和改革研究仍然是一个热门话题。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太极拳爱好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历史背景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最初是由北京体育学院武术研究会根据太极拳传统套路编写的,目的是方便广大人民群众学习太极拳。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教法的特点是简洁易学,动作简明流畅,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于1981年创制之后很快就风靡全国,被广泛传播和推广。
在推广的过程中,教练员们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和方法。
传统太极拳术式慢、需穿宽松袍,香火弥漫,显然不适合现代人的需求。
而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的宗旨是“简化、实用”,符合现代人运动的需要,因此得到了更多人的喜爱。
然而,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教法也存在一些缺陷。
当时的学员大部分为新手,往往只看到了它的简洁易学,却不注意修身养性、内外兼修的要点,虽然呈现了技击的效果,但没有得到太极拳与哲学密切结合的价值,因此在今年的“奥运会+”大运动中,台湾和香港的传统式太极拳代表队显得更加精湛优美,而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的代表队则过于生硬、拘谨。
二、教学内容在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教学中,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功、套路演练、散手等内容。
其中,基本功是太极拳的基础,要求学员要重视基本功的训练,如:站桩、单步推手等,只有通过基本功的练习,才能真正掌握太极拳的技术要领。
套路演练是太极拳技能的考核内容,要求学员熟记动作步序,通过不断的训练和反复演练,达到技能的高度。
散手则是太极拳应用的重要内容,通过散手的练习,能够更好地锻炼自己的应变能力和战斗能力。
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决定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的教学方法主要有集体授课、私人教练等几种。
在集体授课中,注重基本功的讲解和练习,视学员程度而定,让学员掌握太极拳的基本技术。
高校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教学方法新论
![高校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教学方法新论](https://img.taocdn.com/s3/m/f5922e69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c6.png)
高校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教学方法新论摘要:太极拳作为一种古老而经典的武术文化,在高校课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它不仅对提高学员的体质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能够深刻挖掘太极文化的历史渊源,增强学员通过太极拳体验传统文化的意义感。
针对传统的太极拳教学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教学方法,它将太极拳的基本动作进行归类统一,可以使太极拳的教学更加有效、更具有可操作性,对于学员在短时间内学会太极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太极拳;教学方法;二十四式简化第一章极拳简介1.1极拳的历史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核心,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以前,历经千百年的发展、演进,形成了现今古典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和站架,以及分类清晰的拳理解读。
成熟的太极拳体系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潜能,其系统性实践性强,能够融合太极精神到肢体动作中,使得武术和文化互相交融,形成古典美学形态。
1.2极拳的优势在当今流行的武术形式中,太极拳以其特色突出,包括健身、保健作用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
太极拳的性质可以从脏腑、经络、肌肉、重心等方面进行体系化的描述,它不仅能够帮助学员改善体质,纠正身体姿势等,而且能够帮助学员更深层次地体会太极文化内涵,追寻体质意境美学。
第二章二十四式简化教学方法2.1 二十四式简化框架太极拳有十四式、太极剑有十三式,结合两者形成了二十四式,是一种太极拳最基本的教学框架。
按照这一框架,将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划分为太极步(Tàijí Bù)、太极手(Tàijí Shǒu)、太极拳(Tàij í Quá)和太极剑(Tàijí Jiàn)四大类,各自包含六个子动作,一共二十四式。
2.2化教学方法面对传统的太极拳教学方法,其学习成本较高,缺乏可操作性,本文提出了基于二十四式简化框架的太极拳教学方法。
通过拆分招式,突出体验太极精神,重点突出基本动作,增加教学细节,实现注重实践和反思学习相结合,同时将太极拳和中国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让学员通过实践感受太极文化的内涵,同时提高太极拳的可操作性,缩短学习的时间,让学员更快掌握太极拳的基本技能。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教法改革研究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教法改革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a85a83d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e0.png)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教法改革研究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教法改革研究太极拳是中国传统的拳术之一,以其缓慢细致的动作和奇妙的内功闻名于世。
太极拳拥有300多年的历史,是晚清时期的传统武术之一。
近年来,太极拳因其养生功效和为老年人带来的健康福利而备受欢迎。
为了适应现代快节奏的生活和需求,太极拳进行了简化,形成了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本文将对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的教法改革进行研究。
一、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的尺度缩小和动作简化传统的太极拳共有108式,表现了太极拳的精髓。
但是,108式的太极拳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极具挑战性的。
为了适应大多数人的需求,太极拳简化成了24式。
二十四式太极拳的尺寸缩小和动作简化,使它更适合普通人练习。
它比传统的太极拳更容易掌握,更容易跟随,更容易在短时间内取得不错的效果。
所以,二十四式太极拳成为了许多人学习太极拳的首选。
二、简化太极拳的内气训练太极拳中的“气”的训练是整个太极拳的精髓所在。
但是,在传统的太极拳中,要达到内气的培训是很难的。
在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中,内气的练习和掌握更加容易,因为二十四式太极拳是一种比较简单而直接的练习。
这种练习可以保证练习者身体的平衡和协调,让练习者能够感到内气的流动。
一旦这些基本练习被掌握,你可以进一步深入内气的训练,从而使自己的太极拳实力更上一层楼。
三、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的慢跑动作太极拳的慢跑动作是太极拳动作的核心要素。
在传统的太极拳中,慢跑动作是难以掌握的,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但是,在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中,这些慢跑动作更简单,更适合于初学者的需求,帮助他们更快地掌握和理解太极拳的精髓。
四、二十四式太极拳的教法改革太极拳作为一种传统的武术,气质独特,需要使用极其耐心和耐力的指导教练。
然而,现在的教育体制日益改变,所以太极拳也进行了教育改革。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教学方法的改革着眼于更有效率地传递太极拳的精髓。
为此,教练们使用了流畅的铁锤技巧、事先设计的教学计划和独特的动作演示,这使得太极拳的学习和掌握更加容易。
关于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教学方法的分析
![关于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教学方法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2be1019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80.png)
关于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教学方法的分析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是一种较为易学、简便的太极拳教学方法,其特点是不仅保留了太极拳的基本原理和核心技术,还减少了难度和学习时间。
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教学方法进行分析:一、体式动作的规范化和基础功夫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强调体式动作的规范化和基础功夫的学习。
四两拨千斤、沉肩屈肘、开合、沉着、自然呼吸等基本功夫皆应被讲解及实践。
因为良好的基础功夫是掌握太极拳技术的基础,而动作的规范化也是教学的重要目标。
二、动作的分解和修改由于太极拳是一种综合性的健身技术,其动作包罗万象且非常复杂,因此应将动作分解为一系列简单的练习,逐步学习和改善。
教练员应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和特点,进行个性化的修改和辅导。
通过分解和修改,学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太极拳的技术要领,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三、教学内容的适度调整和实用性的优化在实际教学中,应适度调整教学内容,并从实用性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
教练员应针对不同的学员,进行个性化的调整和配合。
对于学习太极拳的初学者,应该着重讲解太极拳的基本原理和核心技术。
而对于那些进阶学习,并有一定水平的学员,应该着重强化实用性,增强太极拳的实用性价值。
四、强化平衡感和连贯性太极拳注重身体的平衡感和连贯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强化这些方面。
对于平衡感的强化,可以借助一些平衡练习和借重动作的训练。
对于连贯性的强化,可以加强转移和转换的练习,从而让学员更好地掌握太极拳的连贯性。
总之,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教学方法十分系统、科学和实用,各项措施合理可行,可以有效地促进学员的学习和提高水平,重在运用太极拳的理念来做出简化后的步法,包含不损伤经筋骨,增强肌肉和平衡感。
我院二十四式太极拳教学情况分析研究
![我院二十四式太极拳教学情况分析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c151620eefdc8d376ee3240.png)
我院二十四式太极拳教学情况分析研究摘要:本文从我院的太极拳教学情况入手,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我院太极拳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提高我院太极拳教学的效果,使学生获得一种终生受益的健身手段。
关键词:二十四太极拳教学分析研究1 前言众所周知,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遗产,是一种不仅可以健身、防身而且可以练人的精气神的体育运动,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如果能潜心研习,提升认识,可以获得一种比较科学的人生观,对于浮躁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好的运动;其次太极拳运动对场地、器材要求较低不高。
2010年我院实行新一轮的体育教学改革,即从2010级新入学的新生开始,大一的体育教学内容和形式由原来的基础教学内容改为特色体育项目教学,即第一学期为二十四式太极拳,第二学期为体育舞蹈。
教学形式由男女分班上课改成整班上课。
目前二十四式太极拳教学已经实施了快两个学期了,就太极拳的教学情况作一个分析研究。
2 研究对象与方法2.1研究对象南京化工专业技术学院10~11 级两个年级学生太极拳的学习情况。
2.2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通过南京图书馆、南京体育学院图书馆、中国期刊网等查阅了大量相关的资料,并进行归纳整理。
问卷调查法:本文根据研究需要随机抽取568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529份,有效回收率93.1%。
数理统计法:本文运用Excel 软件对调查所获取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处理。
访谈法:就太极拳教学过程中一些相关问题走访了从事太极拳教学的9名体育教师。
3 研究结果与分析通过对我院领导、教师、学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我院太极拳教学的一些情况。
10、11级两个年级6000多名学生已基本掌握二十四式太极拳的套路,其中一部分学生动作非常到位优美,也有一些学生比较喜欢这项传统的体育运动。
还在院田径运动会上进行了太极拳方阵的表演。
起到了一定的健身与静心的作用。
但是在这两学期的教与学的过程中也发现许多问题。
关于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教学方法的分析
![关于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教学方法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e7e8c49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a2.png)
关于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教学方法的分析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是一种广为流传的太极拳教学方法,它将传统的太极拳的六十四式简化成了二十四式,使得初学者能够更快速地掌握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和套路。
本文将对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的教学方法进行分析,探讨其对太极拳的传承和普及所起到的作用。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的教学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易学性。
相比传统的六十四式太极拳,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将太极拳的核心要素和代表性动作进行了概括和提炼,并设计成了一套完整的套路。
这些动作包括了开合、展合、推拉、靠按、闪化等基本功夫和太极拳的招式,通过这些简化的动作,学习者可以更快速地领会太极拳的精髓,掌握太极拳的基本技术,并且能够将其运用到实际的健身保健中。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的动作流畅舒展,易于上手,不仅适合中老年人,也适合青少年和初学者学习。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太极拳的传承和普及。
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内涵。
由于太极拳的复杂性和技术性,一直以来在传承和普及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而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的教学方法,使得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和学习太极拳,促进了太极拳的传承与发展。
通过学习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学生可以更快地进入太极拳的门槛,建立兴趣和信心,为以后的深入学习和研究太极拳打下基础。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的教学方法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由于其精简的套路和较短的学习周期,学生在学习完二十四式后,可能会感到缺乏继续挑战的动力,从而影响了学生对太极拳的深入学习和理解。
在教学中,教练和老师需要及时引导学生,为他们提供更深入的太极拳知识和技术,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太极拳的功夫水平。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的教学方法会让学生产生对传统六十四式太极拳的误解,认为只学会了二十四式就掌握了太极拳的精髓。
在教学中需要及时引导学生,让他们明确太极拳的深厚内涵和复杂性,引导他们继续深入学习和研究太极拳。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的教学方法在推广太极拳、满足人们健身保健需求、促进太极拳传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的教学方法初探4页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的教学方法初探4页](https://img.taocdn.com/s3/m/ce2f8bebf242336c1eb95ea5.png)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的教学方法初探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是中国传统保健体育项目之一,高职学生学习和掌握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不仅能掌握终身体育锻炼方法,也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需要。
而研究太极拳的教学方法,制定可行的教学计划,是教授太极拳的一项重要课题。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是我们湖北科技职业学院公共体育课的必修教材,在一年56教学课时中占有20课时,占考试总分的30%,在多年的太极教学中笔者积累了一些教学心得,现总结一些教学方法和太极拳教学工作者一起学习探讨。
一、注重基本功练习在初学整套套路,应加强基本功练习,基本功要注重动作规范,以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为套路练习打下良好基础。
在教学中,可针对学生武术基本功比较差和对武术了解不够透切的实际情况,授教正规的套路前,要先向学生介绍太极拳的基本知识、手型、步型、步法、桩功等,以使学生建立起规范的概念,便于教学中讲解和示范。
例如太极步的练习是学习太极拳的基础,在第一次授课时,先讲解太极步,当学生学会了太极步之后再学习野马分鬃时就很简单了,因为学生的脚下动作已经熟悉了,野马分鬃的学习只是手上动作的学习,这样就避免了过多讲解,学生学习起来比较轻松。
二、完整示范和分解教学法完整示范,是把整套(段)动作或整个动作从头到尾的示范一遍。
所以,我们在一般的教学中,学习动作之前,教师都会把整套(段)的动作首先示范一遍,使学生在头脑中对全套动作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和印象。
这样会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看完示范后,会有急于把整套动作马上学会、学完,自己也能完整打出来的求知欲。
这样会更有利于后面的分解教学。
在教授较为复杂的单势动作时,应进行动作分解练习,首先要进行下肢动作练习,后进行上肢动作的练习,最后再进行上下肢的协调配合练习。
例如云手的练习,云手是24式太极拳中的教学难点,在教授这个动作时,将手与脚的动作分开,有助于学生对动作的记忆。
先学习手的动作:双手从身体左侧开始,左手在上掌心朝外右手在下掌心朝内,两手先上下交换位置,然后用转腰的力量将双手带到身体的右侧,之后翻掌两手交换位置,再利用转腰的力量将双手带到身体的左侧,如此反复练习,学生便很容易掌握手上的动作。
高校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教学方法新论
![高校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教学方法新论](https://img.taocdn.com/s3/m/02c691d8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6f.png)
高校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教学方法新论伴随近年的少儿健身热潮,太极拳在中国的流行度更上了一个台阶,涌现出无数新的教学方法。
这些方法中,高校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的教学法在全国的太极拳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高校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教学法是由武汉高等教育学院太极拳团队创立的,它以中国传统中国武术文化为基础,综合运用太极拳历史文化、发展历史、传播进程以及具体动作训练原理,结合动作组织及教学目标,将传统太极拳简化为二十四式,构建出一套更为科学合理的太极拳练习及教学模式。
高校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教学在塑造学生的健康身心素质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可以帮助学生调节大脑,促进心理平衡,增强身体素质,磨练意志力,提高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健康体魄;其次,它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社交能力,增强团结合作意识,提升独立负责生活习惯,以及灵敏活力;最后,它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有分寸之间的正确观念,操守协调、和而不同,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强化面对学习压力的能力,培养自我控制力,从而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基于上述原因,本文将详细探讨高校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教学法,从动作结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式等方面来分析这一教学法,以期为高校太极拳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先从动作结构来讲,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教学主要分为四部分:搁式、屈起式、撤步式、跨越式,其中搁式主要分为搁式空翻、搁式前搁、搁式上步及搁式压步四个部分;屈起式主要分为屈起式后跨和屈起式前搁两个部分;撤步式主要分为撤步式回踵及撤步式进步两个部分;跨越式主要分为跨越式向后跨步及跨越式向前跨步两个部分,共有二十四个动作,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
从教学目标上看,高校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完备的健康身心素质以及社交礼仪。
这一教学目标体现在培养学生之中,希望他们在体育锻炼中获得充分的身体及心理发展;在社会交往中学会礼仪,懂得尊重他人,自觉把握自己的言行,维护正常的社会关系;在体验文化中了解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掌握节奏,增强对艺术的理解力。
关于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教学方法的分析
![关于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教学方法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56f8530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da.png)
关于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教学方法的分析近年来,随着太极拳的普及和受欢迎程度越来越高,简化太极拳也成为了越来越多人学习和实践的一种选择。
在简化太极拳中,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是其中的一个代表性形式,它简洁明了,动作流畅,非常适合初学者学习和掌握。
分析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的教学方法成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的教学方法进行分析,以期为更多的学习者和教练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我们需要了解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是在传统太极拳基础上简化而成的,包括了起势、左右野马分鬃、白鹤亮翅、左右搂膝拗步、手挥琵琶、倒转手摆莲、单鞭、云手、单鞭、高探马、右蹬脚、双峰贯耳、转身蹬脚、左右摆莲、倒卷肱、肘底看捶、拦雀尾、单鞭、云手、单鞭、站立捶、进步搬拦捶、如封似闭、十字手等动作。
这些动作涵盖了太极拳的基本要素,包括起势、缠丝劲、开合、沾粘、粘黏和收放等。
整套动作简练流畅,易学易懂,非常适合初学者学习。
针对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的教学方法,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可以通过教学视频进行教学。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教学视频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便捷和有效的教学方式,学习者可以通过观看教学视频,随时随地学习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和要领。
可以通过面对面的教学进行教学。
面对面的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习者纠正动作错误,掌握动作的要领,通过教练员的指导和演示,学习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太极拳的精髓。
可以通过练功班和培训班进行教学。
练功班和培训班是一种集中进行太极拳练习和学习的方式,学习者可以通过参加练功班和培训班,与其他学习者一起学习,相互交流,相互促进,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太极拳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者需要注重引导学习者进行热身和放松。
太极拳是一种非常注重身心调和的运动方式,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进行充分的热身和放松,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太极拳的精髓。
教学者需要注重对学习者的指导和鼓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是非常正常的,教学者需要通过耐心的指导和鼓励,帮助学习者克服困难,不断提高自己。
高中学生教法二十四式太极拳探析
![高中学生教法二十四式太极拳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406a7c70daef5ef7bb0d3c79.png)
高中学生教法二十四式太极拳探析概要:在太极拳教学中,只有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积极的热情,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提高太极拳的教学质量,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太极拳运动的规律和特点,对学生尽快掌握二十四式太极拳有很大帮助。
教无定法,学无止境,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太极拳的教学一定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丰富教学方法,以此提高教学效果。
据解剖学理论,武术中的“型”是静力性工作,武术中的“法”是动力性工作。
“型”指手型、步型、身型;“法”是指手、眼、身、步、腿的使用方法。
精炼、准确、恰当的讲解,不但能使学生理解记忆动作。
而且更能提高动作质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太极拳运动是由动静、张弛、刚柔、轻沉、虚实、曲直、升降相對独立复杂的动作组合而成的统一体,许多动作姿势,名称具有鲜明的形象化特点,对于从未接触太极拳的中学生来说,学习掌握难度加大,因此在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教学过程中,要依据太极拳的拳理,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在教学教法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习太极拳的兴趣,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一、提高认识水平,培养学习兴趣太极拳运动与其它球类、田径等项目不同,太极拳对练习者的要求是心静体松,头正颈直,正中安逸,虚灵顶劲,含胸拔背,沉肩坠肘,舒指坐腕,屈膝松胯,圆裆实腹,尾间中正,气沉丹田,上下相随,节节贯穿。
太极拳是以导引疏通经络,以畅通气血为内练切入点,从而改善和提高脏腑功能,提高练习者的健康水平,练习太极拳时,要排除杂念,气沉丹田,以腹式呼吸法自然配合,以甜淡虚无,呼吸吐纳,使阴阳交感,浑然成太极状态。
这种状态是一种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改变身心,使意、气、劲得到锻炼,从而到达生命质量的升华。
认识水平提高了,无形中就激发了学生学习太极拳的兴趣和欲望,一但兴趣被激发,学习者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就会产生聚精会神的注意力,愉快紧张的情绪和坚强的意志,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教学方法研究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教学方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b3fed877fd5360cbb1adb90.png)
学园探究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教学方法研究熊金才(河南大学民生学院,河南开封 475004)摘要: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凝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文化,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是中华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含的哲学思维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的教习需从细微处入手,教学方法上应以太极桩为首进,教会习练者呼吸吐纳之法,次之学习太极步,而后配合上肢动作进行学习,循序而进,使习练者明拳法,知拳理。
关键词:武术;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教学方法太极拳是中华武术的瑰宝,“太极”一词源出《周易•系词》,含有至高、至极、绝对、唯一的意思。
在习武之人中流传着这样一句古语,文有太极平天下,武有八级定乾坤,由此观之,太极拳在中华武术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是国家体育总局于1956年组织太极拳专家汲取杨氏太极拳之精华编串而成的。
尽管它只有24个动作,但相比传统的太极拳套路来讲,其内容更显精练,动作更显规范,能充分体现太极拳的运动特点,易于大众所接受。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拳势轻柔缓和,要求习练者做到沉肩、坠肘、含胸、拔背、虚领顶劲,这些要求对于大部分没有接触过武术的习练者来说并不容易,如何高效的将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技巧进行传授,就成了拳法传承的重要环节。
一、动静相宜,循序而进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之于普通练习者来说,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静态桩功,第二部分则是动态套路。
太极桩功根据拳法的特点各有千秋,在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中常见的太极桩功为无极桩,无极桩动作简单易于初学者所接受。
无极桩的习练方法为,习练者松静站立,双腿微屈,左脚开步与肩同宽,双腿弯曲同时双手从体侧抬起抱球于小腹前。
无极桩要求习练者元档松垮、沉肩坠肘、含胸拔背、虚领顶劲、牙齿轻叩、舌顶上腭、下颚微收,用意念将气息导引进丹田之中,循环往复。
无极桩的练习既是对习练者呼吸循环系统的强化,更是对接下来将要学习的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的先觉体验,于动态的太极拳套路而言,静态桩功练习更容易让初学者集中精神,因此,在学习太极拳伊始,首先应将无极桩教授给习练者。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教法论文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教法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9f96cc395a8102d276a22fff.png)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教法初探摘要:本文就在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教学过程中,如何结合“基本防卫术”及运用我国特有的民族音乐等进行教学,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学得更快,掌握得更好,并结合教学,实践促进学校体育文化开展。
关键词:太极拳防卫术训练探究太极拳是我们国家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它是我们祖先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身体锻炼法。
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使学生更快掌握运动技术,并真正起到强身健体的促进作用,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及接受能力,优化了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结合基本防卫术练习,改变单一的健身意识太极拳具有养神、益气、固贤、健脾、通径脉、创气血、养筋骨、利关节的作用。
在太极拳动作徐缓而舒畅,均匀而细致的同时,人们往往忽视了太极拳具有相当实用的自卫防身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基本防卫术,可以改变单一的健身意识,并更能领会太极拳中所含的彬、履、挤、按、采、列、肘、靠、进、退、顾、盼、定的基本特征,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提高了劲力内蓄的涵养。
以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为例;第一组起势动作实际上就是一个典型的防守解脱动作。
它的意义与作用在于,当被对方从正面双手抓住两肩部时,已方双手由下而上上移,从对方双手的内侧按压对方以臂,从而完成解脱过程。
又如“左右野马分鬓”以“左”为例,当对方从左方向自己拳击面部时,顺势闪躲,用右手抓住对方右手手腕,同时将左脚插入对方右脚后侧,另将用左臂插入对方左腋下,贴紧对方,快速拧转上体,迫使对方失去重心,向后摔倒。
这种典型的攻防动作,在整套动作内还有“左右搂膝拗步”,“左右倒卷肱”、“左右穿梭”及“转身搬拦捶”等不下十余种,而“肉通臂”及“双峰贯耳”等更具有实际的攻击。
这些动作含意,往往被人们在学习和练习中所忽视。
而在学生中,尤其是男同学,总认为太极拳是老年人锻炼的一种手段,导致学习及练习的积极性不高,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高职院校二十四式太极拳的教法初探
![高职院校二十四式太极拳的教法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87b0e509eff9aef8941e0693.png)
高职院校二十四式太极拳的教法初探【摘要】二十四式太极拳在许多高职院校被作为必修或选修课程。
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结合不同教学阶段进行教学,使学生更快掌握与领会,真正起到强身健体的促进作用,并提升认识层次和参与程度,培养终身体育锻炼思想。
【关键词】高职院校二十四式太极拳教法太极拳是中国武术的优秀组成部分,有着极高的健身、养生价值。
二十四式太极拳在许多的高职院校被作为必修或选修课程,对提高改善大学生身体、心理素质有着不可轻视的作用。
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教师如何扮演好“推销员”和“传授者”的角色,使学生更快掌握与领会,并其真正起到强身健体的促进作用,笔者根据教学实践,将二十四式太极拳教学教法设计总结为三个教学阶段。
一、教学初期阶段:透析学生心理,激发学习兴趣1.透析学生心理,消除误解,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高职院校学生精力充沛,接受能力强,但生源素质参差不齐,对传统文化有一定认同差异。
高职院校大学生尤其男生,认为太极拳运动量小,不具备防身功能,是只适合中老年人进行身体锻炼的“老人拳”。
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应及时加以纠正。
在教学初期阶段,教师应该透析学生心理,扮演好“推销员”角色,通过自身的体会及现场套路演练,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分析其在休闲运动中的地位及健身养生方面的知识,消除学生“先入为主”的思想;再以讲述目前我国太极运动的在世界各国的发展及太极运动对大学生德行的修养来纠正学生的错误观点。
2.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从快到慢“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
步法和手法的单个动作练习是练好二十四式太极拳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要精选出典型的几种步法和手法在开始阶段反复练习。
步法不得当都会造成重心不稳或上下动作衔接不顺畅。
如迈步过小、过窄,出脚的位置、方向、角度不对,都会形成上身不正、重心不稳等现象。
所以步形要准确,出步要适度,保持稳定性及培养身形、步法的协调性,为进一步学习太极拳打下基础。
太极拳论文
![太极拳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e643c803cc175527072208c7.png)
24式太极简单研究1 学习理论,了解太极的健身作用上世纪五十年代,为了广泛推广太极运动,国家体委组织专业人员,在杨氏拳的基础上创编了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并一直流传至今。
其动作简单明了,通俗易懂易学,适合男女老少。
太极拳对人体有非常重要的健身作用,经常练太极拳对改善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均有良效,它具有预防疾病和抗衰老的作用,对神经衰弱、高血压肠、胃炎、风湿寒腿病、关节炎、糖尿病等慢性病有很好的医疗作用。
所以,太极是一种有康复作用的健身运动。
2 了解简化太极拳的自身特点,掌握其技术要领要学好太极,首先要了解太极拳自身的特点,了解这套太极自身有哪些要求,在学习中要注意哪些问题,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提高学习质量。
在学习其技术要领时,要注意以下几点:2.1 轻松柔和,意动身随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的架式比较平衡舒展,动作柔和。
没有大幅度忽起忽落的明显、变化和激烈的跳跃动作。
在练拳时,要求用意识(指想象力)引导动作,把自己的意念、气息、用力点等融入到动作之中去,真正体会到太极的韵味。
2.2动作连贯,分清虚实太极拳动作的整套动作中,从“起势”到“收势”,每一个位置和方向的改变处处都贯穿着步法的变换和转移重心的活动,不论动作的虚实变化和姿势的过渡转换都衔接紧密,并要求身法和手法的运用。
由虚到实或由实到虚,既要分明,又要连贯一气,速度均匀,一气呵成,好像行云流水,绵绵不断。
2.3动作协调,上下相随太极拳的动作不论是整个套路,还是单个动作姿势,要求上下相随,内(意含,呼吸)外(躯干,四肢动作)一体,身体各部分密切配合,习拳时必须以腰为轴,手、脚的许多动作都由躯干来带动,并互相响应,即:全身“一动无有不动”,“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成一气”。
2.4圆弧均匀,呼吸自然太极拳的动作中要求上肢动作处处带有弧形,这与人体各关节自然弯曲状态相吻合,通过这种弧形活动的锻炼,有得动作的圆洛自然。
练习者的呼吸也应按自己的习惯和当时的需要进行,动作和呼吸不要互相约束,可根据个人锻炼的体会程度毫不勉强地随着速度的快慢和动作幅度的大小进行。
二十四式太极拳教学方法的初探
![二十四式太极拳教学方法的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cca10fa0e53a580216fcfedb.png)
二十四式太极拳教学方法的初探摘要:太极拳是我国宝贵的体育文化遗产之一,作为传统太极拳演化与简化后的二十四式太板拳,是普通高校教学、训练的重要内容。
在体育教学中选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旨在提高大学生对太极拳的学习兴趣,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关键词:二十四式太极拳教学方法初探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要求教育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人才。
体育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然要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放到首位。
太极拳教学作为体育教育的一个子系统,也必然要跟上这个步伐,积极贯彻这个要求。
但这些学习领域的提高,仅靠一种方法是行不通的,因体育教学过程是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体育教师必须综合、整体地运用选择体育教学方法,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体育教学方法对体育教学实践的意义体育教学过程是由教学内容、教师、学生、场地、器材和教学手段等多因素组成,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构成了教学的不同结构和特点,使体育教学过程处于动态发展的状态。
“学无定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好的教学方法能够影响体育教学整体功能的实现。
因此,教师只有了解各个体育教学方法的特性,并能够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科学、恰当地选择使用各种教学方法,从教学的整体性出发,才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二、三种常见现代教学方法在太极拳教学中的借鉴与运用1、探究性教学方法1.1探究性教学方法的概念探究性教学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社会实践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景,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运用试验、操作、调查、信息搜索与处理的方法,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探究性教学主要让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过程对某些蕴含有科学价值的难题进行理解和消化,并通过典型的探究过程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和提高能力。
24式简化太极拳教法初探
![24式简化太极拳教法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89f7423f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10.png)
24式简化太极拳教法初探
林文晓
【期刊名称】《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
【年(卷),期】2017(000)003
【摘要】太极拳是我们祖先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身体锻炼方法,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中国传统拳术.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是面向大众推广的太极拳简化套路,学起来相对简单.我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认真贯彻"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将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纳入到其中,为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总页数】2页(P159,162)
【作者】林文晓
【作者单位】山东省威海荣成市第二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教法初探 [J], 王瑾
2.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在医学院校的教法初探 [J], 魏大勇
3.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教法初探 [J], 赛喜东
4.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教法初探 [J], 陈广戈;
5.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教法初探 [J], 陈广戈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教法初探摘要:本文就在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教学过程中,如何结合“基本防卫术”及运用我国特有的民族音乐等进行教学,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学得更快,掌握得更好,并结合教学,实践促进学校体育文化开展。
关键词:太极拳防卫术训练探究
太极拳是我们国家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它是我们祖先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身体锻炼法。
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使学生更快掌握运动技术,并真正起到强身健体的促进作用,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及接受能力,优化了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结合基本防卫术练习,改变单一的健身意识
太极拳具有养神、益气、固贤、健脾、通径脉、创气血、养筋骨、利关节的作用。
在太极拳动作徐缓而舒畅,均匀而细致的同时,人们往往忽视了太极拳具有相当实用的自卫防身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基本防卫术,可以改变单一的健身意识,并更能领会太极拳中所含的彬、履、挤、按、采、列、肘、靠、进、退、顾、盼、定的基本特征,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提高了劲力内蓄的涵养。
以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为例;第一组起势动作实际上就是一个典型的防守解脱动作。
它的意义与作用在于,当被对方从正面双手抓住两肩部时,已方双手由下而上上移,从对方双手的内侧按
压对方以臂,从而完成解脱过程。
又如“左右野马分鬓”以“左”为例,当对方从左方向自己拳击面部时,顺势闪躲,用右手抓住对方右手手腕,同时将左脚插入对方右脚后侧,另将用左臂插入对方左腋下,贴紧对方,快速拧转上体,迫使对方失去重心,向后摔倒。
这种典型的攻防动作,在整套动作内还有“左右搂膝拗步”,“左右倒卷肱”、“左右穿梭”及“转身搬拦捶”等不下十余种,而“肉通臂”及“双峰贯耳”等更具有实际的攻击。
这些动作含意,往往被人们在学习和练习中所忽视。
而在学生中,尤其是男同学,总认为太极拳是老年人锻炼的一种手段,导致学习及练习的积极性不高,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作为教师,一方面要从全民健身的认识高度去教育学生端正认识,一方面也要结合基本防卫术,因势利导,让学生明确,在一个个徐缓的太极拳动作中,充满了我国民族文化武术运动的博大精深,以此提高学生学习和练习太极拳的兴趣和积极性,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充分利用多种教具和教学手段,增强直观教学效果
合理的运用不同的教具及优化教学手段是教学的基础。
从教学实际中的体会,仅用单一的动作示范是不够的,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可利用挂图,并用电视录像等先进的电化教学手段,加深学生直观意识。
同时,还要利用多种教具,为教学所用。
如教“左右野马分鬓”时,有双手体前“抱球”似的动作,光靠提示往往不能起到较好的作用,但在示范时,运用篮球“抱”于体前,就能使学生更明确动作的要领。
又如,“双峰贯耳”等教学动作,
同学间可相互演练。
这样教学方法,给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领会掌握动作更快,且不易遗忘。
再如“手挥琵琶”、“白鹤亮翅”等形象的提示,促进学生的想象思维,加深动作概念的理解,以利动作的掌握。
此外,还有很多辅助教学的方法,要根据不同的动作合理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示范的位置及示范面等,还要根据教学中所反映的实际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三、用民族音乐渗透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情趣
运用简练的口令和动作术语,提示在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但在整套动作教学中,免不了枯燥乏味,缺少练习情趣,而在练习中要有目的选择乐感舒缓,曲调内容健康,具有一定特色的民族音乐,代替口令与节奏,融于太极拳的教学之中,才能收到较好效果。
太极拳主张有身心合修,要求“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拳论用“运劲如抽丝”、“自始至终,绵绵不断”、“行云流水”等形象的采纳,以求匹配,往往可合二为一,收到意想不到的共鸣效果。
在教学中,也培养了学生的乐感素质。
同时也能多层次欣赏和吸收我国民族音乐的精华,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练习的热情,促进身心健康与审美能力均有较好的作用。
四、练功要持之以恒,才能巩固学习成效
“拳一天不练手生”太极拳教学,应突出一个重点,即“练”,光学不练,起不到好的效果。
往往会导致:“教过,学过,过段时
间似风吹过。
”在学生基本掌握全套动作后,教师要有意识地利用早锻炼及课外活动等时间,加以强化练习。
在促使学生熟练掌握动作技术,不断提高动作质量的同时与能丰实校园体育文化生活,进而从多方位多角度地开展学校体育文化,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另外也要多注意加强对学生全民健身意识的培养及教育,提高学生自觉参与练习的积极性,为今后踏入社会,树立终身体育锻炼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体育学院普修通用教材《武术》人民体育出版社1989年第一版。
[2]《太极拳常识》人民体育出版社,1978年6月第一版
[3]《体育教材教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8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