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及对策分析【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浙江省新型城镇的低碳经济研究

浙江省新型城镇的低碳经济研究

浙江省新型城镇的低碳经济研究【摘要】浙江省新型城镇正逐步向低碳经济发展转型,本文旨在深入研究该地区的低碳经济状况及发展模式。

文章分析了浙江省新型城镇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解析。

接着探讨了浙江省新型城镇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并对相关政策进行研究。

对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总结了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浙江省新型城镇的低碳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推动该地区走向更加环保、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浙江省、新型城镇、低碳经济、研究、发展、现状分析、概念解析、发展模式、政策研究、对策建议、问题、未来发展方向、总结、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浙江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是全国经济发达的省份之一。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发展的不断提升,浙江省新型城镇建设已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

新型城镇的建设需要统筹考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低碳经济已成为发展的必然选择。

作为经济发达省份,浙江省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较快,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问题日益突出。

而低碳经济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路径。

研究浙江省新型城镇的低碳经济,对于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减少碳排放、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浙江省新型城镇的低碳经济,可以为该地区的经济转型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对于其他地区的新型城镇建设和低碳经济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浙江省新型城镇的低碳经济进行研究,探讨其发展现状、政策措施和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该地区乃至全国的低碳经济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浙江省新型城镇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分析低碳经济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从而为未来的政策制定和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研究,我们希望能够全面了解浙江省新型城镇的低碳经济发展情况,探索适合该地区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提出可行的政策建议,为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做出贡献。

通过这项研究,我们也将能够加深对低碳经济相关理论的理解,提升对低碳技术和产业的认知,为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浙江省新型城镇的低碳经济研究

浙江省新型城镇的低碳经济研究

浙江省新型城镇的低碳经济研究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低碳经济成为了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

浙江省作为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的省份,也在积极探索新型城镇的低碳经济模式。

浙江省新型城镇的低碳经济需要倡导绿色出行。

随着城镇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交通问题逐渐凸显,尤其是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问题。

浙江省可以通过推广公共交通和鼓励非机动车出行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还可以通过建设更多的步行街和自行车道来方便居民出行。

浙江省新型城镇的低碳经济需要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可再生能源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

浙江省可以利用丰富的水资源开发水力发电,利用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开发太阳能电站,以及利用海洋能和风能来开发海洋能和风能发电。

还可以通过建设太阳能热水器和光伏发电设施来在城镇中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浙江省新型城镇的低碳经济需要倡导低碳生活方式。

低碳生活方式是指以节约能源和资源为导向的生活方式。

浙江省可以通过宣传教育和政策引导来倡导居民节约用水、用电和减少垃圾产生。

还可以鼓励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对自然资源的浪费。

浙江省新型城镇的低碳经济需要加强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浙江省可以加大对低碳科技研发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和研究机构开展低碳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还可以建设低碳技术应用示范项目,推广和推动低碳技术在城镇建设和运营中的应用。

浙江省新型城镇的低碳经济研究是一个复杂的课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政府、企业、居民和研究机构等各方面都应该参与共同为实现低碳经济发展而努力。

只有通过积极探索和实践,才能推动浙江省乃至整个中国的城镇发展迈向更加可持续和环保的道路上。

浙江省新型城镇的低碳经济研究

浙江省新型城镇的低碳经济研究

浙江省新型城镇的低碳经济研究浙江省作为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在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浙江省新型城镇发展迅速,低碳经济也成为了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本文将从浙江省新型城镇的低碳经济发展现状、主要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

1.城镇化进程加快浙江省地理位置优越,是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城镇化进程较快。

截至目前,浙江省城镇化率已经超过了60%,新型城镇的建设进展迅速。

2.低碳经济发展态势良好浙江省作为全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低碳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省内各地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对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的投入,大力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3.政策支持力度大为了促进新型城镇的低碳经济发展,浙江省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土地政策等多方面的支持措施,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浙江省新型城镇低碳经济的主要特点1.产业结构绿色化浙江省新型城镇的产业结构正在向着绿色化方向转变,推动传统产业向清洁能源、低碳技术等领域转型升级,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科技创新引领浙江省新型城镇注重科技创新,大力推动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3.生活环境改善随着新型城镇建设的不断推进,浙江省城镇环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城市绿化等工作也得到了加强,为低碳生活提供了有力支持。

1.宣传教育不足尽管浙江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但在新型城镇低碳理念的宣传教育方面还存在不足,公众对于低碳生活的认知度有待提高。

2.碳排放管理不够规范部分新型城镇在发展过程中对于碳排放管理不够规范,存在着排放治理不力、监管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影响了低碳经济的健康发展。

3.低碳生活意识淡化尽管政府一直在倡导低碳生活,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居民对于低碳理念的认识仍然不够深入,低碳生活意识较为淡化。

【低碳经济发展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4000字】

【低碳经济发展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4000字】

低碳经济发展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学者也投身到了对低碳经济的摸索道路上,而探究重心不外乎其意义、实现途径等。

知名学者庄贵阳(2010)曾表达过这样的理念,国内只有坚持改进能源利用率,打造出成熟的能源构架,并致力于研发工作,并不断优化政策,才能妥善把控好节能的节奏,顺利遏制气候的恶化。

张坤民、潘家华(2014)的看法是,低碳经济是全新的经济模式,若以能源的层面来解读,不妨将其视作凭借大量发达技术构筑出的先进经济形态,从而妥善统筹资源,充分发挥新能源的价值等,后者则以碳生产率来衡量人类活动。

付允等(2016)将其诠释为遵循绿色准则的经济框架,特质在于低排、低能耗与高效率。

在2015年,权威机构更是批示了相关文件,将低碳经济的概念界定为把金融、科研乃至社会融合成一个完整的框架,全方位控制能耗,从而立竿见影地削减碳排量,也塑造出理想的经济环境,和以往的经济模式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别。

而谢来辉(2016)则另辟蹊径,强调低碳经济的核心为打破碳锁定。

王韬的看法是,低碳经济不妨从微观、宏观两条思路来解读,前者就是在振兴经济的道路上,尽可能削减碳排放;后者则代表着全新的经济框架,不再盲目依赖自然资源,摸索出更可靠、成熟的经济方针。

谢军安等(2017)看来,低碳经济其实是人类的自救措施,以免生态被破坏,带来难以挽回的后果。

总的来看,学术界迟迟未能对低碳经济做出权威、统一的诠释,各类观念、见解层出不穷。

如牛文元、贺庆棠、李国志等人(2016),就将其界定成具备绿色特质的生态经济。

刘薇(2012)全面介绍了世界各国在低碳发展方面的研究状况,认为低碳发展的内容包含了技术、制度及文化方面的创新,其中核心内容是技术方面的低碳发展,除此之外,创新制度及管理活动,也属于其中的内容。

根据冯志军(2013)的观点,让自然保护、生态保护的理念取代资源利用贯穿整个创新发展活动,进而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让生态环境得到了相应的保护,不但能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还能实现较高的环境效益。

发展低碳经济 促进浙江经济转型发展

发展低碳经济 促进浙江经济转型发展

浙江积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推广节能减排 、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提高公众的低碳意 识。
04
促进浙江经济转型发展的政策建议
加强组织领导和政策引导
建立健全低碳经济组织体系,加强浙江省政府对低碳经济的 领导,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确保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
制定更加明确的碳达峰和碳中和时间表,加强碳排放目标考 核,推动各级政府和企业积极采取措施降低碳排放。
经济转型的必要性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浙江必须加快经济转型,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 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经济转型的紧迫性
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浙江必须加快推进低碳经济发展,才能跟上全球低碳 经济发展的趋势。
低碳经济与浙江经济转型的关系
01
低碳经济是浙江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
浙江经济转型的方向应该是发展低碳经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能源
鼓励发展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逐步降低化石能源的比重,优化 能源结构。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推广高效节能技术,加强能源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新兴产业,提高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
低碳产业的发展
鼓励发展低碳产业,如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提高低碳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
倡导低碳消费,促进生活方式转 型。
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 管理经验,加快浙江低碳经济发 展的步伐。
THANK YOU.
低碳经济转型是浙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浙江已经初步形成了以能源、环境和新能源为支撑的 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
浙江具备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条件。
低碳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 效益。

发展低碳经济 促进浙江经济转型发展

发展低碳经济 促进浙江经济转型发展
培育新兴产业
加快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低碳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01
参与国际低碳合作
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的合 作,共同推动全球低碳经济的发 展。
02
学习借鉴先进经验
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的低碳技术和 经验,为浙江经济转型发展提供 借鉴。
03
推动对外贸易结构 优化
加强对外贸易的低碳化引导,推 动浙江出口产品向高附加值、低 碳排放方向转变。
培育新兴产业
低碳经济的发展将促进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如新能源、节能环保、智能制造等产业 ,为浙江经济转型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提升产业竞争力
通过发展低碳经济,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增强浙江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 发展能力。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推广清洁能源
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推广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 等,降低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节能减排
通过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 消耗和排放,推动浙江经济向高效、清洁、低碳的方向发 展。
促进能源结构调整
发展低碳经济需要促进能源结构的调整,降低煤炭等高污 染能源的比重,提高清洁能源的比重,推动浙江能源结构 的优化和升级。
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降低环境污染
通过发展低碳经济,降低工业生产、交通运 输等领域的污染排放,改善浙江的生态环境 质量。
低碳经济特点
经济性
低碳经济应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 和要求来发展,同时也应该考虑 到成本和效益的比较。
安全性
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 严重的影响,发展低碳经济可以 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降低对气 候变化的影响,提高人类生存的 安全性。
全球性

发展低碳经济 促进浙江经济转型发展

发展低碳经济 促进浙江经济转型发展

发展低碳经济促进浙江经济转型发展近年来,低碳经济成为全球范围的热门话题,各国纷纷投入大量资源和精力进行低碳经济的发展。

作为中国的浙江省,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致力于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以促进经济的转型升级。

本文将探讨浙江省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的努力,并分析其对经济转型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背景与意义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气候变化问题迫切需要得到解决。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以降低碳排放、优化资源利用、推动清洁能源发展为核心内容,正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

对于浙江省而言,发展低碳经济既是履行社会责任的表现,也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二、浙江省低碳经济发展现状1. 低碳排放:浙江省把降低碳排放作为低碳经济的基础工作,通过加强能源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截至目前,全省碳排放总量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5%,是全国平均下降水平的两倍以上。

2. 产业结构优化:浙江省着力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绿色产业的发展,减少高碳产业的比重。

例如,在新能源汽车和节能环保设备制造方面,浙江省已形成了一批领先企业和产业集群,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3. 能源转型:浙江省积极推进能源结构的转型,减少对传统煤炭资源的依赖,加大对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力度。

通过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产业,浙江省正在逐步实现能源的绿色转型。

三、低碳经济对经济转型发展的促进作用1. 创新驱动: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技术创新的支撑,必然促进创新驱动型经济的发展。

浙江省在低碳经济领域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培育了一大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低碳技术和新产品,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

2. 就业机会:低碳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增长,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例如,太阳能发电、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就业,有效推动了就业问题的解决。

3. 环境改善:低碳经济的核心目标之一是环境保护,通过减少碳排放和资源浪费,能够改善环境质量,提升人民生活品质。

发展低碳经济 促进浙江经济转型发展

发展低碳经济 促进浙江经济转型发展

发展低碳经济促进浙江经济转型发展[摘要]文章通过对浙江省当前的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耗情况的研究,从低碳经济的角度探讨了浙江省产业结构和经济转型发展的出路。

[关键词]低碳经济;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发展1 浙江的产业发展和出口贸易的能源消耗1.1 浙江省的产业结构与发展状况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等因素引发的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浪潮加速发展。

自中国加入WTO之后,对于浙江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产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据统计,2004年浙江GDP为1124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的产出为816亿元,占总产出的7.3 %;第二产业的产出为6045亿元,占总产出的53.7%;第三产业的产出为4382亿元,占总产出的比重为39%。

总的来说,当前浙江经济正从初级发展阶段向现代发展阶段转变,但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仍然偏低,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任务仍然艰巨。

面对2009年年末的金融危机的冲击,展望2010年浙江经济的发展,笔者深深感到当今的浙江发展处在机遇与挑战,困难与希望的交叉点。

调整经济结构,防止通货膨胀,促进经济转移,加快经济发展浙江经济发展的重点和政策调整得分趋向。

1.2 浙江省社会经济发展的能源消耗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资源,而浙江省虽然经济发达,但是资源十分匮乏,95%以上的能源消耗需要从外省引进。

2008年共从外省调入煤10874万吨,进口煤2087万吨,进口和调入原油2297万吨,调入天然气17.7亿立方米。

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建设加快,全省能源消耗随之增长,能源供需缺口扩大,浙江经济发展的压力也日渐突出。

1.3 浙江省的能源消费结构近年来全省能源品种消费结构仍以煤炭为主。

其中,煤炭占61.5%。

而电力和天然气占9.1%,只占能源消耗初始结构中的很小比例。

虽然在能源终端消费中,煤炭消费比重进一步下降,电力、热力、天然气等消费比重进一步上升。

但是煤炭仍然是浙江省发展经济的主要消耗资源。

浙江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及建议

浙江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及建议

建材 、 造纸 、 味精 、 印染 、 皮革 、 电镀等行业
的 落 后 产 能 。2 0 0 9年 , 江 最 后 两 座 水 泥 浙
对 气 候 变 化 的 日益 关 注 , 界 各 国对 于 建 世 设 低碳 经济 以应对 全球 变暖 的共识 也不 断得到加强。 向低 碳 经 济 转 型 已经 成 为 世
三 期 ,省 内 核 电 总 装 机 容 量 3 7万 千 瓦 , 0 占到 了 全 省 电 力 总 装 机 容 量 的 58 , .% 远 高 于 全 国 1 %的 平 均 水 平 。三 是 大 力 发 _ 3 展 可 再 生 能 源 。 随着 慈 溪 、 岭 等 沿 海 一 温 批 风 电 发 电 机 组 相 继 投 产 ,0 9年 浙 江 20
比 20 0 5年下降 4 %至 4 %,并将 减排 目 0 5
标 作 为 约 束 性 指 标 纳 入 国 民 经 济 和 社 会
发 展 的 中 长 期 规 划 。 江省 作 为 全 国经 济 浙
优化 , 为浙汀实现低碳 发展奠
定 了 良好 的 用 能 基 础 。
— —
图 1 99 2 0 1 9 — 0 8年 浙 江 省 能源 消 费 总 量 及增 长 速 度
是 积极 引 进 天 然 气 。2 0 0 4年 西 气 和 2 0 06 年 东 海 天然 气 入 浙 以来 , 然 气 利 用 速 度 天
目的发 展 。 加 快 高 能 耗 行 业 并 内部 的结 构调 整 , 出抓 好 钢 突 铁 、 色金 属 、 有 电力 、 工 、 化 建 材 、 染 、 纸 、 革 等重点耗 印 造 皮
浙江 经济 Z JA C HE I NG E ONOMY
2 pt mbe 10 5 Se e r20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必要性及其政策建议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必要性及其政策建议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必要性及其政策建议随着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不断增加,全球气候变化现象日益严重,低碳经济日益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我国作为世界上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之一,低碳经济发展已经成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一、低碳经济发展的必要性1、应对气候变化低碳经济发展可以有效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化的趋势。

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家之一,低碳经济的发展可以有效地改善我国的环境质量,减少空气污染和水污染等问题。

2、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低碳经济发展还可以提高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和环境污染。

我国依赖煤炭等传统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煤电等行业的产能过剩和能耗高是低效能源利用的典型表现,低碳经济的发展可以使我国更加注重可再生能源和能源利用效率,从而提高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自然资源的破坏。

3、助力经济转型升级低碳经济的发展还可以推动我国的经济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推进科技创新和能源结构调整,打破依赖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从传统经济向绿色低碳经济的转变,这有助于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二、低碳经济发展政策建议1、加强绿色投资我国低碳经济发展面临资金短缺的困境,因此需要加强绿色投资。

政府可以通过向绿色项目提供优惠资金支持,为投资者提供相关政策支持,并鼓励国内外投资者共同参与低碳经济的发展。

2、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发展清洁能源,实现能源的低碳化。

国家需要建立能源结构调整的长效机制,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的低碳发展,同时还可以通过引导消费者进行节能降耗,从而加速我国的能源结构调整。

3、推进绿色制造政府需要加大对环保技术创新和环境保护工作的投入,促进绿色制造的发展,提高我国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政府可以通过给予相应的支持和奖励,鼓励企业主动采用环保技术,推行绿色制造。

4、建立低碳生产生活方式低碳经济发展需要建立低碳生产和生活方式。

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法规和政策,鼓励企业采用绿色技术,从而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对浙江省发展低碳产业的思考与建议

对浙江省发展低碳产业的思考与建议

对浙江省发展低碳产业的思考与建议就浙江“资源小省、能耗大省”的省情而言,从发展低碳产业入手,开发低碳技术、推进发展低碳化,不但是落实国家战略部署的现实要求,更是抢抓产业革命机遇、打造新增长点和新产业制高点、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的可行之路文/朱李鸣陈王进一、浙江加快低碳产业发展正当其时低碳产业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增加值,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生产方式和用能方式创新以及人类创造财富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其本质是摈弃20世纪“资源-产品-废弃物”的传统生产方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转向“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生产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可见,加快低碳产业发展,不但是我省转变生产发展方式的可选途径,更是在当前全球经济低迷背景下,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推动新技术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从全球看,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各国争夺未来产业主导权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形势,世界主要国家在发展低碳经济上逐步形成共识,包括碳足迹、低碳能源、低碳技术、低碳产业、低碳城市、低碳社会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研究进一步拓展,各国政策导向上也更加注重发展低碳化和产业低碳化。

200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正式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40%;而在奥巴马的财政刺激计划中,与低碳相关的支出占到40%;此外,欧盟已计划2013年之前投资1050亿欧元支持低碳经济发展。

其中,英国政府2009年7月正式发布名为《英国低碳转换计划》的文件,提出到2020年将英国的碳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34%;德国规划到2020年使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在能源总量中的比例从现在的14%增加到20%,其国内低碳产业要超过汽车产业。

此次2009年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更是将碳排放作为核心议题,拟为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之后谈判商定一个共同文件来约束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经济学浙江省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及对策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关于低碳经济的研究,国外低碳经济的提出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

英国充分意识到了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按目前的消费模式,预计2020年英国80%的能源都必须进口,故发展低碳经济迫在眉睫。

自英国提出低碳经济后,德国,意大利,欧盟,日本,澳大利亚,美国纷纷提出低碳发展策略,集中力量发展低碳技术,降低能耗,开发新能源。

关于低碳经济的发展探索,各国举措不一。

英国于2002年实行碳排放交易机制,鼓励企业以最低成本投资于能源效率与洁净技术。

德国提出实施气候保护高技术战略,先后出台五项能源研究计划;欧盟通过战略能源气候一揽子计划,并到2020年减少20%的温室气体排放;日本提出“福田蓝图”低碳战略,涉及低碳技术创新,制度变革以及生活方式转变;美国发展清洁煤电不遗余力,同时开发创新型污染控制技术,碳收集封存激素等。

国外很多学者对于低碳技术低碳生产也展开了研究。

如F. Bertinelli, S. Comel, P. Harlet, G. Peiro, A. Russo, and A. Taquet在于2006年发表的《Production of Low-Carbon Magnetic Steel for the LHC Superconducting Dipoleand Quadrupole Magnets》一文中就介绍了怎样使用低碳技术来生产钢,钢的制造和质量控制流程,组织生产,物流及合同的后续行动每一个环节都是低碳排放,清洁生产,这项技术十分有借鉴意义。

而在发展中国家,例如印度,也积极探索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P. R. Shukla, Subash Dhar, Junichi Fujino在2010年发表的《Renewable energy and low carbon economy transitionin India》一文中,指出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要实行低碳合作来发展低碳经济。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实现低碳能源的现实途径,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和生物燃料的开发,发展这些核心技术的关键在于怎样减少发展成本,提高技术发展的能力。

国内关于低碳经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这两年,2009年,中国宣布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是一份沉重的责任,我国的优秀学者也在积极探索者低碳经济发展道路。

周玉华,肖亮在2010年发表《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一文中概括得出低碳经济的本质概念,是指碳生产力和人文发展均达到一定水平的一种经济形态, 旨在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共同愿景。

主要包括两方面含义: 一是节能。

无论在生产还是生活中, 强调节约使用能源特别是碳基能源; 二是改善能源结构, 降低能源碳密度(即单位能源中碳的含量),并倡导人们转变观念,养成低碳生活习惯。

王新,马琳在2010年发表的《低碳社会建设的国外经验及借鉴》中介绍了德国,意大利,日本,美国等国家的低碳发展战略,并结合我国的国情,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低碳社会建设的先进经验。

主要创新点在于建立全民参与的低碳互动体系,出台利于低碳发展的政策等。

而王俊锋,杨春玉等人在2010年发表的《日本低碳社会建设规划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一文中详细介绍了日本低碳的规划以及详细的碳减排指标体系,对于中国的碳排放规划体系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王新,李志国在2010年发表的《日本低碳社会建设实践对我国的启示》一文中,其创新低碳措施在于提出设立低碳经济示范区,如设立广州,杭州,厦门等低碳城市建设,以先低碳带动后低碳。

陈志恒在2009年在现代日本经济上发表《日本构建低碳社会行动及其主要进展》一文中,详细介绍了日本“福田蓝图”的实施计划,在政府主导下,依靠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以及对外合作,稳步推进低碳计划。

中国低碳研究的成果也有重大进展。

王仕军在2009《低碳经济研究综述》中指出各学者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条件以及怎样发展低碳经济进行归纳综述;洪大用在2010年发表的《中国低碳社会建设初论》一文中,指出由于处于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特殊性, 中国低碳社会建设面临着选择困境、整合困境、持续困境以及外部突围困境和协同困境。

为此,建设中国低碳社会应当充分发挥现有体制的优势, 但需推动其必要的功能转换, 建立政府、市场与公民社会之间的适当关系。

李明生,袁莉在2010年发表的《中国低碳社会的模式与建设路径探讨》中特别指出构建低碳城市群的途径为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构建生态的城市群空间结构;集约节约使用土地,构建紧凑的城市空间结构,以及优化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模式。

王小康在2010年发表的《发展低碳经济,践行科学发展》一文中,介绍了中国当前低碳产业发展的初步成效,中国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增加森林碳汇,发展绿色经济等,减排量成绩喜人。

而针对我国目前公车使用泛滥的现状,张俊艳, 李璐, 姜福洋2010年发表的《在低碳社会建设中我国公车制度改革的对策研究》一文中分析了低碳社会建设给我国公车制度改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进而提出低碳社会建设中我国公车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

如转变公车消费观念,建立公车绿色采购制度,加强监督监管等,为低碳建设做贡献。

同时,中国的低碳技术研究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徐匡迪在2010年发表的《推广LED照明建设低碳社会》一文中,指出LED的节能效果,倡导建筑节能。

而浙江也在探寻着符合自身发展的低碳之路.如张艾理在2009年《萧山区积极发展低碳农业》一文中,以萧山为例,提出发展低碳农业的方法。

李伟民在2009年发表的《低碳浙江呼之欲出》一文中,概括了符合浙江省情的低碳之路,共筑低碳浙江。

朱宏文在2009年发表的《清洁发展机制及其在浙江的利用状况》中,致力于利用CDM致力于节能减排。

马驰,夏伊利在2009年发表的《浙江农村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SWOT 分析》中提出了农村生物质能的优劣势以及浙江农村的发展前景。

通过对我国低碳社会发展现状以及借鉴各国的低碳发展措施以及经验技术,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少有益的发展措施。

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优化产业和能源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开发利用太阳能、核能、风能、光能和氢能等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技术,积极开展潮汐能、水能和地热能等方面的研究。

鼓励和推动节能降耗。

除了注重产业结构的调整,停止或限制高能耗产业发展,提倡使用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

二是利用经济杠杆,合理调节财税。

把财政补贴作为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经济手段,同时以税收优惠的方式,鼓励纳税人从事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营行为税收优惠政策,主要包括所得税增值税和消费税的减免以及加速折旧等等。

第三,加强公车制度的改革。

应该要求限制公车数量,提高公车使用效率,鼓励购买、使用新型环保新能源汽车,并加强公车使用的监督管理。

第四,实行碳排放交易制度并进行示范试点。

该制度规定,国内企业可以按照自愿制定减排目标的原则,自行设定排放总量。

如果企业减排至排放上限以下,可将剩余部分作为排放权出售,而对于没有达到减排目标的企业,可以从其他企业那里购买排放权进行弥补。

当然,企业设定的减排目标要向政府申请,由政府认证审查。

随着更多企业的参与,该制度将最终实现总量控制的交易机制。

第五加强国际合作,加快低碳技术开发与应用。

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同样地,要发展低碳经济,必须依靠低碳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存在问题:总体看来,关于低碳经济的研究已经产生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国内的研究相较于国外有一些滞后,研究比较零散,主要集中于低碳经济的概念、作用及其对策的定性分析。

同时,浙江的低碳发展模式也是主要停留在大方向上的政策措施分析,针对各行业的低碳技术和措施比较缺乏,而且分析的数据实证性不强。

此外现有的研究中理论分析的深度不足也是一个问题。

具体表现为在低碳技术性研究,符合浙江的省情,在如地理环境、资源状况,能源消耗等实际情况方面的针对性研究方面仍缺乏有力度的调查与发现,在战略对策的研究也缺乏系统性,已有看法往往局限于陈旧,缺乏创新思想,难于整体把握。

参考文献[1] 周玉华,肖亮.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J].生物学教学,2010,35(11):66.[2] 王俊锋,杨春玉.日本低碳社会建设规划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J].理论探讨,2010(7):271-272.[3] 王新,马琳.低碳社会建设的国外经验及借鉴[J].视野,2010,349(5):187-188.[4] 张俊艳,李璐,姜福洋.低碳社会建设中我国公车制度改革的对策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0,9(3):78-81.[5] 陈志恒.日本构建低碳社会行动极其主要进展[J].现代日本经济,2009,168(6):1-5.[6] 郭印,王敏洁.国际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J].绿色经济,2009,218(11):58-61.[7] 王新,李志国.日本低碳社会建设实践对我国的启示[J].特区经济,2010(10):96-98.[8] 徐匡迪.推广LED照明建设低碳社会[J].业界访谈,2010(8):8-9.[9] 李明生,袁莉.中国低碳社会的模式与建设路径探讨[J].软科学,2010,124(4):39-47.[10]洪大用.中国低碳社会建设初论[J].中国人名大学学报,2010(2):20-26.[11]王小康.发展低碳经济,践行科学发展[J].经济改革与发展,2009(22): 36-38.[12]王仕军.低碳经济研究综述[J].开放导报,2009,146(5):45-47.[13]章艾理.萧山区积极发展低碳农业[J]信息资讯,2009(2):48.[14]李伟民.低碳浙江呼之欲出[J]经济观察,2009(17):36-37.[15]朱宏文.清洁发展机制及其在浙江的利用状况[J]区域经济,2009(4):98-100.[16]马驰,夏伊利. 浙江农村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SWOT 分析[J]北方经济,2009(1):77-78.[17]温怀德.杭州市绿色GDP核算指标体系及应用研究,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2):23-26.[18]P.R.Shukla,Subash Dhar,Junichi Fujino.Renewable energy and low carbon economytransitionin India [J].JOURNAL OF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2010 (9): 1-15.[19]F.Bertinelli,el.Production of Low-Carbon Magnetic Steel for the LHCSuperconducting Dipoleand Quadrupole Magnets [J] IEEE TRANSACTIONS ON APPLIED,2006 (2):1777-1781.[20]K.-C. XIE. Low Carbon Economy and Energy Technologies for a Low Carbon Future [J].Energy Sources,2009,10(31):1593-159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