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8 数学广角——数与形第1课时 数与形(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数学广角——数与形

数形结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把数和形结合起来解决问题,可以使复杂的问题变得更简单,使抽象的问题变得更直观。有些情况下,是图形中隐含着数的规律,可利用数的规律来解决图形的问题。本单元的例1以及相关练习就属于这种情况。而有些情况下,是利用图形来直观地解释一些比较抽象的数学原理与事实,让人一目了然。尤其是小学生,其思维的抽象程度还不够高,经常需要借助直观模型来帮助理解。例如,利用长方形模型来教学分数乘法的算理,利用线段图来帮助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算理,利用面积模型来解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乘法分配律、完全平方公式等。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使学生通过数与形的对照,利用图形直观形象的特点表示出数的规律。例如,例1从图形的角度直观地理解“正方形数”或“平方数”的特点。二是借助图形解决一些比较抽象的、复杂的、不好解释的问题。例如,例2解决求和的问题,教科书利用分数意义的直观模型,使学生直观地理解“无限”的抽象概念。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但仍以形象思维为主。为了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知识,同时又满足学生发展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教科书在编排上体现了先“数”后“形”的顺序,把形象真正放在“支撑”地位,从而为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而服务。

1.形的问题中包含着数的规律,数的问题也可以用形来帮助解决。教学时,要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体会到数与形的这种完美结合:既可以从数的角度出发,让学生看看可以怎样用图形来表示数的规律;也可以让学生寻找图形中所包含的数的规律。例如,教学例1时,可从形引入,先让学生说一说三幅图中分别有多少个小正方形,通过学生的讨论,得出小正方形数为12,22,32,…,还可以分别表示成1,1+3,1+3+5,…的结论;也可以从数引入,让学生通过计算,发现1+3=4,1+3+5=9,…引导学生用正方形来表示这些算式,使学生通过数与形的比照,从而对规律形成更为直观的认识。

2.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让学生感受用形来解决数的有关问题的直观性与简捷性。例2中,“无限”的概念非常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比如说,教师可以出示一个圆或者一条线段或者一个正方形,让学生根据分数的意义表示出这些加数,使学生直观地看到最终的结果是“1”,从而进一步感受到“化数为形”直观、形象、简捷的特点。当然,如果学生还是有困难,教师也可以通过反推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

第1课时数与形(1)

▶教学内容

教科书P107例1及P108“做一做”第1、2题,完成教科书P109~110“练习二十

二”中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体会数与形的联系,进一步积累数形结合的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

数学思想意识。

2.体验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价值,激发学生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

兴趣,感受数学的魅力。

3.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和掌握数形结合、归纳推理等基本的数学思想方

法。

▶教学重点

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学难点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发现的规律。

▶教学准备

课件、不同颜色的小正方形。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我们学习了几年的计算,都会吧?(会)跟老师比一比行吗?(行)

课件依次出示习题。

师生比赛,看谁算得快。(老师当然快一些)

师:你们想不想也像老师一样算得快呢?(想)老师给你们一点点提示,我是借助

图形发现计算方法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数与形。[板书课题:数与形(1)]

【设计意图】从谈话导入,通过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顺理成章地引

出课题。

二、形中找数,以形解数

师:我先根据算式中的加数拿出若干个图形。比如,1+3,我就先拿1个小正方形,

再拿3个小正方形贴在黑板上,我发现这些数量的小正方形刚好可以拼成1个大正方形,

那就把它们拼成一个大的正方形。

师:接着,我观察图形和算式之间的关系,发现了可以快速算得结果的方法,你们

想不想自己试试看?

1.动画引出形与数的联系。

◎教学笔记

【教学提示】

比赛结束后,适

当引导学生观察一下

算式的特点,再说自

己的计算方法。

◎教学笔记

师:请大家认真观察屏幕上的内容。(课件动态呈现教科书P107例1)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你能从图中发现哪些数的信息?请先与同桌交流,再向大家

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全班交流。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根据图形的呈现顺序(每层个数)回答,如1(1层)、1+3(2

层)、1+3+5(3层)……;也可能根据图形的结果(正方形个数)回答,如1、4、9……

学生边回答,课件边呈现算式,教师边完成下面板书。

1=1×1=12

1+3=2×2=22

1+3+5=3×3=32

2.探究发现形与数的关系。

师:请大家结合图形与算式,看看能发现什么规律?拼这样的图形,一共需要多少

个小正方形?

课件集中呈现。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全班交流。

【学情预设】预设1:结合算式看图形,发现图形中所包含的规律是各层小正方形

的个数之和等于层数的平方。

预设2:发现算式左边是每层图形的个数之和,右边也是。并从中发现,在计算连

续奇数的和时,用“个数”的平方来计算比较快。

预设3:发现图形和算式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也就是说,图形中的规律可以用算式

表示出来,这样,不需要再继续拼下去,就可以从算式中知道,所拼图形中一共有多少

个小正方形。

预设4:发现拼出的图形有多少层,层数的平方就是图中所有小正方形的个数。如

拼出的图形有2层,一共有22个小正方形;拼出的图形有3层,一共有32个小正方形;

拼出的图形有几层,就有几的平方个小正方形。

3.初步体会形与数的关系。

【教学提示】

避免学生将数与

形分离开观察,在此

要求学生用数表示出

图的规律。

◎教学笔记

【教学提示】

要关注学生多种

推理方法,突出学生

的思维过程,不能让

学生套用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