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 古代日本
教学目标
• 1.了解6世纪前日本的状况;能简单说出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能简述大化改新 的内容和作用;了解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及幕府统治的建立;弄清幕府与天皇 朝廷之间的关系,认识武士道的实质 • 2.讨论:中日交往是从何时开始的,在什么朝代双方往来相当密切?那时交往 密切的原因是什么?初步培养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日本学习与模仿中国文明进行的大化改 • 新,它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度到了封建社会【重点难点】 • 教学重点:大化改新 • 教学难点:幕府与天皇朝廷的关系
6世纪前的日本
地理环境: 岛国
1-2世纪的日本:
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 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 云。 ——《汉书·地理志》 1、小国林立, 2、部分国家与中国有 “通使”关系
• 材料一:“大王”是日本大和国家首脑,
6世纪前的日本
阅读材料,简述大和国 的统治。
最高统治者 依靠力量 经济基础
豪族的同族集团叫做氏,有臣、连、君、 直、造、首等姓。大王依赖中央、地方的 氏姓贵族统治全国。大和统治阶级将被征 服的部落居民,按照“部”的形式组织起 来进行生产。国家的经济基础是大王的直 辖领地(屯仓和田庄)和部民制。
材料二
• 根据材料,从政治、经济两个角度,归纳大化改新的内容
• 背景: • • • • • •
大化改新
1、日本国内:社会矛盾十分尖锐,下层民众反抗。 2、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强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与中央派官治 理。 • 经济上:土地、部民收归国有;国家将土地颁给农民,六年一颁,不能终生使用,不 能买卖;统一赋税。
武士和武士集团
幕府统治的建立:12世纪晚期,源赖朝,镰仓
武士道
团,源始首领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 设幕府于镰仓。
源赖朝曾把后白河天皇比喻为“日本最大的大天狗”, 但他认识到皇室仍然是可以利用来号令天下的权威的象 征。同时,皇室已经衰弱,仅靠它来维系国家的统一是 不可能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在承认皇权的前提下,另 立政权机构,实行武家统治。从表面上看,源赖朝凡涉 及国家大事,他均禀呈朝廷批准。在实际行动上,则时 时设法控制朝廷,让朝廷按自己的意图行事。
• 意义: • 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一个民族要繁荣强盛,必须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和
大化改新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锐意改革,重视
教育,促进本民族的发展。
改新之后 大和正式改名为日本, 意为”日出之国“。
日本武士
形成背景: 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与土 地兼并盛行。贵族、豪门、寺院大 量购买、兼并土地,组成庄园; 中央对地方逐渐丧失了控制能力, 社会局势动荡。
武士效忠的是他的主公,而不是国家。 武士道的实质就是以最大的勇敢和牺牲精神做主人的忠实奴仆。
课堂小结
统一: 5世纪初 , 大和统一日本 背景:中国文化的直接影响刺激
时间:646年 古代日本
大化改新 内容:政治上(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 经济上:国有、颁地、统一赋税 意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武士集团的形成
镰仓幕府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日本由此进入长达近700年的 幕府统治时期。
室町幕府(足利尊) 江户幕府(德川家康)
幕府统治
• 幕府与天皇之间关系怎样?
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幕府首领“征夷大将军”名义上由天皇 任命,但天皇实际上大权旁落,成为一种礼仪性的摆设。
武士道
• 含义:武士阶层的道德和行为规范。 • 内容:名,忠,勇,义,礼,诚,克,仁。 佐贺锅岛藩第四代吉茂,年轻时非常粗暴,他的家臣中有不讨其喜 欢的,即将此人之妻的坏话写在扇上,交给近侍说“你把此扇让他 看,再将那家伙做何反应呈报”。此家臣看了扇之后,并不知道是 谁写的,即把此扇撕破。近侍即将此呈报。吉茂公曰“将主人书写 的东西撕裂,乃是无礼者。令他切腹。 从这则故事中你读到了哪些历史信息?
武士与武士集团
• 目的: • 组成成员:
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
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男子
• 性质:
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 • 特点: 小的武士集团追随、服从一个更强大的首领,组成大的武士 集团。武士集团有时代表庄园利益与地方政府对抗,有时也 响应朝廷号召去征战。
幕府统治
12世纪晚期,源氏武士集团击败平氏武士集
• 材料二:大和国统治集团的奴隶人数众多, 按分工分别编成不同的部,包括师部、陶 部;膳部、豚养部、马饲部、锻冶部、弓 削部;地方上提供水产的海部、看守山林 的山部;在屯仓、田庄中耕作的田部等等。
大和国是什么制度的国 家?
大化改新
• 背景:
1、日本国内:社会矛盾十分尖锐,下层民众反抗不断。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之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遣唐使
贞观四年(630年),米斗四五钱,外户不闭者数月,马牛被野,人行数千里缺粮, 民物蕃息,四夷将附者百二十万人。是岁,天下断狱,死罪者二十九人,号称太平。 ——《新唐书。食货志》
“贞观之治”
2、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强烈刺激了大和的统治者。
材料一
大化改新
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 郡、里三级,与中央派官治理。 经济上:土地、部民收归国有;国家将土地颁给农民, 六年一颁,不能终生使用,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