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数学难教,特别是对一些数学概念及原理的教学尤为艰难。常常是事倍功半。在小学数学教学课教学中,应该尽量让学生动手操作,这不仅可以有效地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大大提高了数学的教学质量,尤其是待进生对数学概念及原理的理解更是有明显的提高。

关键词:动手操作小学数学作用

动手操作是学习数学的一种有效方式,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能够发展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许多老师说数学难教,特别是对一些数学概念及原理的教学尤为艰难。常常是事倍功半。教师费力讲,可学生理解模糊,近年来在小学数学教学课教学中,应该尽量让学生动手操作,这不仅可以有效地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大大提高了数学的教学质量,尤其是待进生对数学概念及原理的理解更是有明显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动手操作有如下几个作用:

1、动手操作使学生从中领悟到学习方法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认为:一个好的先生不是教书,而是教学,教学生研究,教学生创造,教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不是生硬的传授知识,而是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我在教五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一节内容时,就充分体会到了学生动手操作,自己总结的优越性。在教平行四边形面积前一天放学,我就让学生回家自己准备一个平行四边形并

画出高,标出底和高,上课时,我请一个后进生让他将自己的平行四边形拿到讲台上,告诉全班同学底和高。然后要全班同学动手将自己的平行四边形沿着高剪下一个三角形,并且将这个三角形从一侧平移到另一侧。拼成一个长方形,老师巡视检查,每个学生都非常认真的动手操作,兴趣非常高,接下来让大家思考,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原来平行四边形的什么?大多数学生都知道了是底和高,少数后进生不知道,我又让他们将长方形还原成平行四边形。然后又拼成长方形,这样反复动手操作以后,后进生也认识了底和高,学生根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长x宽”很容易迁移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底x高”。以后在教学三角形、梯形面积时,我还是完全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总结、概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全班学生对面积计算这部分知识的掌握都很好,计算面积是随手拈来。

2、动手操作能启迪、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育家姆林斯基认为:“手能使脑得到发展,使它变的更智,脑使手发展,使它变成创造发明的工具,变成维的工具和镜子。”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为主要形式。他们的思维离不开操作活动。如六级学生学习分数应用题时,我就要求他们画出线图,这样形象

的进行分析,解答应用题就容易多了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既要动眼看,动手做,还要动想,动口说,是外显的操作活动与内在的思维活

动密结合,可见小学生动手操作是思维发展的源泉。

3、动手操作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增强信心。

在美国华盛顿国立图书馆门前有一块标牌,上面写道:“我看见了,但可能忘掉;我听到了,有可能记住;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在数学教学中,动手操作“做”数学,而不是看数学,听数学,其道理就在这里。动手操作探索就是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探索、猜测和发现的环境,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探求新知识的活动中去,使学生亲身体验,获得直接经验,丰富感性认识,最终达到学会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的目的。

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时,课前布置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萝卜和一把小刀。上数学课带萝卜和小刀,学生本来对此就充满了好奇。课上,在老师的引导下,全体学生个个精神集中,兴致很高,以极大

的热情投入到切萝卜的活动中去。当学生按照要求,用刀垂直各个面切完最后一刀时,一个具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的长方体展示在每个学生面前。学生根据自己动手切出的长方体形状的萝卜,就能归纳总结出长方体的特征。还有,沿圆柱的高和底面直径把圆柱切开,它的横切面是什么形状,沿圆锥的底面直径和高把圆锥切开,它的横截面是什么形状,都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切一切,做一做。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不仅学会了知识,提高了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分享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4、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

得必需的数学”。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如果数学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就容易被学生接受、掌握。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联系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认识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在教学利息一节时,先问学生,你们愿意做爸爸妈妈的小助手,帮父母理财吗?听说自己小小年纪可以为父母理财出谋划策,个个兴趣高涨,跃跃欲试,于是,老师给学生讲解利息的求法,学生学得非常认真。课后,老师给学生留了一道这样的作业:到附近银行去调查各种存款利率,回家帮父母选择合适的存款方式,并说出自己的理由。贴近生活的有趣的操作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教学“厘米和米”时。我让学生测一测,量一量,说出自己的文具、课本、课桌、黑板等身边物品的长度。经过这样的教学活动,数学就成了具体的有意义的数学,课堂成了生活化的课堂,真正体现了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

5、动手操作使数学学习更有趣

一位教育学家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动手操作的过程是学生手、眼、脑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的过程。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不仅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能使学生学得生动有趣,而且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起来,使学生对知

识理解得更深刻,记忆得更牢固。动手操作还可以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在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既适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赵香莲,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动手操作[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2

[2]张可伟,动手操作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 学科教学探索,2009.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