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市培训-2017年7月14日
17年新课标英语

17年新课标英语17年新课标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是中国教育部为了适应21世纪的教育改革而制定的一套新的英语教学指导方针。
新课标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加强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课程目标:新课标明确了英语教学的总体目标,即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的能力。
课程内容:1. 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基础知识。
2. 语言技能: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以及使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以及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尊重和理解。
4. 学习策略: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5. 文化意识:通过英语学习,了解不同文化,增强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教学方法:1. 任务型教学:通过完成具有实际意义的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使用英语。
2.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 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问题,发展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信息技术的融合: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评价方式:1. 形成性评价:通过课堂观察、作业、小测验等方式,持续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展。
2. 终结性评价:通过期末考试、口语测试等,全面评估学生的语言能力。
3. 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鼓励学生自我反思,以及通过同伴评价,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课程资源:新课标鼓励教师开发和利用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包括教科书、教辅材料、网络资源、多媒体工具等,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师角色:新课标强调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高专业素养,以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求。
新课标英语课程的实施,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均衡、高效的英语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更好地掌握英语这门国际语言,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新2017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内容整理

新2017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内容整理随着时间的推移,教育的发展和改革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作为一项重要的改革任务,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在促进英语教育质量提升,培养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2017年新一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进行内容整理和分析,以期让读者了解该标准的主要内容和变化。
一、课程目标新一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制定,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其听、说、读、写的技能。
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素养为目标,该标准注重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文化意识和学习策略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1.语言知识新标准明确规定了学生在不同学段应掌握的基本语言知识,包括音素、词汇、语法等方面的要求。
在知识的掌握上,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注重知识与实际运用的结合。
2.听新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
通过多种听力材料和听力训练,使学生能够听懂不同场景下的英语表达,并能获得所需信息。
3.说新标准强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他们自信、流利地运用英语进行口语交际。
通过多种生活化的语境和情景训练,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交际策略。
4.读新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态度。
通过阅读材料的选择和任务的设计,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章的意思,提高快速阅读和深度阅读的能力。
5.写新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通过写作任务的设置和写作技巧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鼓励学生多样化的写作形式,如记叙文、议论文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根据新标准的要求,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能力,使学生能够真实地理解和运用英语。
此外,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培养他们的英语思维和表达能力。
2.教学难点在教学中,教师要解决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和掌握问题。
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学习策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英语课程标准》建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实践性强、具有明确任务的“任务型”学习方式,使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目标,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实践、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
“任务型”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强化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形成学习策略,培养合作精神,增进对文化的理解;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思维和想象能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的发展,促进英语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和联系。
任务型教学是一种教学模式。
所谓任务,是指指定担任的工作,指定担任的责任。
根据定义,我认为任务型教学是以语言的实际应用为纽带,在实践活动中学习,来实现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它具有如下特点:1.意义优先,以意义为中心,而不是以操练某种意义不大,甚至是无意义的语言形式为目的。
2.其焦点是解决某一交际问题,这一交际问题必须与现实世界有着某种联系。
这种联系不应是笼统的或是现实世界中某种活动的翻版,而应是具体的、贴近学生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交际的,能引起学生共鸣和兴趣,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
3.任务的设计和执行应注意任务完成,即交际问题的解决,任务完成的结果是评估任务是否成功的标志。
《英语课程标准》就是以学生“能做某事”的描述方式设定各级目标要求的。
因此,在实践中,要求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
要求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
学生通过思考、调查、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感受颇深。
一、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活动设计原则1.任务的设计要有兴趣性、真实性任务型教学活动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生活经验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真实,旨在培养学生在真实生活中运用语言的能力,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参与和完成任务,摆脱传统的以教材知识为中心的枯燥无味的教学方式,使课堂语言活动近似于习得过程。
2017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解读(最新版)

03-“语音知识”内容要求
知识
目标描述
1.在口头表达中做到语音、语调自然和流畅;
语音(7)
2.根据语音、语调了解话语中隐含的意图和态度; 3.初步了解英语诗歌中的节奏和韵律;
4.根据语音辨别和书写不太熟悉的单词。
1.在实际交际中逐步做到语音、语调自然、得体、流畅;
语言 知识 与技 能类
语 言 应 用 类
欣赏类
17高中英语课程结构
2、学分和选课新变化
03: 必修课程共5个模块,10学分 选修课程共6个模块、12学分
一般情况高二第一学期修完必修,高二第二学期 修完选修6、7、8。
17: 必修课程共3个模块,6学分 选择性必修课程共4个模块,8学分 一般情况高一年级3/4学年内完成必修课程6个学
(二)新《课标》体现的语言学习观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倡导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 英语学习活动观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 习等学习方式。
教师应设计具有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特点的 英语学习活动,使学生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 迁移创新等一系列融语言、文化、思维为一体的 活动,获取、阐释和评判语篇意义,表达个人观 点、意图和情感态度,分析中外文化异同,发展 多元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提高英语学习能力和运 用能力。
七级:
有明确和持续的学习动机和自主学习意识。
能就熟悉的话题交流信息,提出问题并陈述自己的意见 和建议。能读懂供高中学生阅读的英文原著简写本及英 语报刊。
具有初步的实用写作能力,例如:事务通知和邀请信等。
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参与计划、组织和实施语言实 践活动。
能主动扩展和利用学习资源,从多渠道获取信息,并能 利用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清楚和有条理的表达。
2017英语课程标准

2017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发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是我国英语教育领域的重要文件,它对英语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定,为英语教学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本文将对2017年英语课程标准进行解读,帮助老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
首先,2017年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的目标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根据标准,英语教学的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综合语言素养,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
这些目标的设定,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英语能力,使他们能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有效运用英语。
其次,2017年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标准明确了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语言知识和技能、文化意识等内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这些内容的规定,为教师提供了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
此外,2017年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的方法进行了科学的规定。
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体验性,注重学生的实践性和合作性,注重学生的情感性和思维性。
这些方法的规定,为教师提供了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他们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和发展。
最后,2017年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的评价进行了全面的规定。
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注重学生的学业水平评价,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评价。
这些评价的规定,为教师提供了科学的评价方法和手段,帮助他们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
总之,2017年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英语教学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教师和学生应当深入学习和理解这一标准,切实落实到教学实践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希望本文对大家理解和应用2017年英语课程标准有所帮助。
新2017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英语课程标准(201 7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目录第一部分前言 (3)一、课程性质 (3)二、课程基本理念 (3)三、课程设计思路 (4)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5)一、总目标 (5)二、分级目标 (6)第三部分分级标准 (8)一、语言技能 (8)二、语言知识 (13)三、情感态度 (14)四、学习策略 (15)五、文化意识 (17)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18)一、教学建议 (18)二、评价建议 (21)三、教材编写建议 (23)附录 (25)附录1 语音项目表 (25)附录2语法项目表 (26)附录3 词汇表 (27)第一部分前言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和大调整的变革时期,呈现出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化的发展态势.作为一个和平发展的大国,中国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国际责任与义务。
英语作为全球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
已经成为国际交往和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
学习和使用英语对吸取人类文明成果、借鉴外国先进科学技术、增进中国和世界的相互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能够为提高我国整体国民素养,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国民的国际交流能力奠定基础。
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对青少年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学习英语不仅有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世界,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播中国文化,增进他们与各国青少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还能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接受教育和职业发展的机会。
学习英语能帮助他们形成开放、包容的性格,发展跨文化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促进思维发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人文素养。
学习英语能够为学生未来参与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储备能力,也能为他们未来更好地适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化奠定基础。
一、课程性质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
2017年新课标i英语

2017年新课标i英语2017年新课标I英语课程标准是中国教育部为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需求,对英语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的一次重要改革。
新课标强调了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以下是对2017年新课标I英语的一些主要内容的概述:1. 课程目标:新课标明确了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他们能够在不同情境中有效地使用英语进行沟通和表达。
2. 学科核心素养:新课标提出了英语学科的四大核心素养,即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这四大素养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学生英语学科素养的整体框架。
3. 课程内容:新课标对英语课程内容进行了重新规划,包括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知识、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等方面。
4. 教学方法:新课标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鼓励教师采用任务型教学、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5. 评价方式:新课标强调评价的多元化,不仅包括传统的笔试,还包括口语测试、项目作业、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等多种形式。
6. 信息技术的应用:新课标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如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在线学习平台等。
7. 跨学科学习:新课标提倡英语与其他学科的整合,鼓励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促进跨学科思维的发展。
8. 教学资源:新课标强调教学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包括教材、教辅材料、网络资源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9. 教师专业发展:新课标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鼓励教师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
10. 家校合作:新课标认为家校合作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至关重要,鼓励家长参与到孩子的英语学习过程中,共同促进学生英语素养的提升。
2017年新课标I英语的实施,旨在通过全面改革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为他们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英语词汇新课标解读

高中英语词汇新课标解读高中英语新课标,即《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是中国教育部为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需求,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而制定的一套指导性文件。
它对高中英语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规定和指导。
课程目标新课标明确了高中英语教学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包括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
具体来说:- 语言知识: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和语法结构,了解英语语言的基本规律。
- 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要求学生能够使用英语进行有效的交流。
-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以及跨文化交流的意愿。
- 学习策略: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 文化意识:增强学生对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国际视野。
课程内容新课标强调了课程内容的多样性和实践性,包括:- 词汇:要求学生掌握3500左右的词汇量,包括基础词汇和学科专业词汇。
- 语法:系统学习英语语法知识,能够正确运用各种时态、语态、句型等。
- 阅读:广泛阅读不同类型的英文材料,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 写作:能够根据不同目的和场合,撰写各种类型的英文文章。
- 听说:通过听力练习和口语交流,提高英语听力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新课标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 任务型学习:通过完成具体任务来学习语言,提高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
-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 探究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 信息技术的运用: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评价方式新课标对评价方式也进行了改革,提倡:- 形成性评价:注重过程评价,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 终结性评价:通过考试等方式,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 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和评价能力。
文化教学新课标特别强调了文化教学的重要性,要求:- 介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英语新课程标准解读

英语新课程标准解读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我国的英语教育也在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
2017年发布的《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标准”)对英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指导,为英语教学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依据。
本文将对英语新课程标准进行解读,希望能够帮助广大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新标准。
首先,新标准强调了英语教学的整体目标和核心素养。
在新标准中,英语教学的核心目标被定义为“培养学生有效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而核心素养则包括“语言知识与能力、文化意识与文化适应能力、学习策略与方法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
这一变化突出了英语教学的交际导向和综合素养培养,对于引导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次,新标准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在新标准中,英语教学被要求要以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为出发点,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这一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再次,新标准强调了英语教学的多元评价。
在新标准中,英语教学的评价被要求要多样化、全面化,注重对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学习策略、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评价。
这一要求对于改变传统的单一考试评价模式,促进教学评价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最后,新标准提出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研究。
在新标准中,教师被要求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英语教学。
这一要求对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推动英语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发布为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理念和指导,对于推动英语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应该充分理解和贯彻新标准,不断探索和实践,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英语人才做出更大的努力和贡献。
希望广大教师和学生能够认真对待新标准,积极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共同推动我国英语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文素养的过程。
• 6、修订稿仍然以描述学生“用英语做 事”为主线,强调培养学生综合语言 运用能力。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语 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修订稿在教学建议中从八个方 面为英语教师提出了既具有指导意义、
又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建议,体现了 以培养能力为导向的改革方向。
• 7、从《标准》颁布实施以来,一线英
•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 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培养 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
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
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 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 发展,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 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
为什么要把情感态度列为课程目标?
(1)语言与情感态度有密切关系。
(2)情感态度对语言学习的结果有重要影 响。 (3)情感态度本身就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 个重要方面,所有学科都有责任和义务发 展学生的情感态度。
如何理解情感态度目标?
(1)有些情感态度,如学习动机、学习兴 趣、自信心,不仅与英语学习有密切的关 系,而且还是在英语学习方面取得成功的 前提条件。
五级语言知识目标(语法)
•
理解附录“语法项目表”中所列语法项目并能在 特定语境中使用;
•
• •
了解常用语言形式的基本结构和常用表意功能;
在实际运用中体会和领悟语言形式的表意功能; 理解并运用恰当的语言形式描述人和物;描述具 体事件和具体行为的发生、发展过程;描述时间、 地点及方位;比较人、物体及事物等。
评价建议
1. 2. 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
3.
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市培训-2017年7月14日

26
英语学科学业质量标准解读 一、什么是学业质量标准
英语学科的课程内容(即学习内容)包含六大要素:主题语境、语篇类型、
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
任感的人。 7
文化品格定义及要点解读
文化品格要点解读
文化理解 文化认同 文化意识
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国家认同感 学会做人做事
人文修养
行为取向
文化修养
社会责任
7
思维品质定义及要点解读
思维品质的定义
思维品质是指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体现的能
力和水平。思维品质呈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 思维品质的发展有助于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 能够从跨文化及多元视角观察和认识世界,对事物作出正确的价
学习能力要点解读
英语学习——为什么学?
英语学习——学什么? 英语学习——怎么学?
7
核心素养如何培养?
Other Houses, Other Rules
阅读教学实例: Five dangerous things we should let our kids do
Gever Tulley gave a TED talk, which spells out 5 dangerous things we should let our kids do — and why a little danger is good for both kids and grownups. Which of the things on the right does Gever Tulley suggests children doing? Why? Now read the text of Gever’s talk and check your predictions.
2017英语学科新课标

2017英语学科新课标2017年,中国教育部发布了新的英语课程标准,旨在适应21世纪教育发展的需求,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新课标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课程目标新课标明确了英语学科的教育目标,即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同时,也强调了学生应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以及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沟通和理解能力。
课程内容新课标对英语课程内容进行了更新,包括了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知识、学习策略和情感态度五个方面。
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话题等;语言技能则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
教学方法新课标提倡采用任务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合作学习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同时,鼓励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和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评价方式新课标对评价方式进行了改革,强调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注重评价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评价不仅包括笔试,还包括口语测试、项目作业、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等多种形式。
课程资源新课标鼓励开发和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包括教科书、教辅材料、网络资源等。
同时,也提倡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创造性地使用和开发课程资源。
教师发展新课标强调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鼓励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技能,参与教育研究,以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
学生发展新课标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倡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培养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新课标的实施,旨在构建开放、灵活、多元的英语教育体系,以适应全球化背景下对英语人才的需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017年新课标英语

2017年新课标英语
2017年新课标英语课程标准是中国教育部对中小学英语教学提出的新
要求,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跨
文化交际能力。
新课标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
1. 课程目标:新课标明确了英语教育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
运用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同时注重学生思维品质和
文化意识的培养。
2. 课程内容:新课标对英语课程内容进行了丰富和拓展,包括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等方面。
3. 教学方法:鼓励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任务型教学、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4. 评价方式:新课标提倡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强调评价的多元化和过程性。
5. 信息技术的应用:鼓励教师和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资源,如多媒体、
网络等,来丰富教学内容和提高教学效果。
6.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新课标提倡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包
括教材、教辅、网络资源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7. 教师专业发展:强调教师的专业成长,鼓励教师不断学习新的教育
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8. 学生个性化学习:新课标提倡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根据
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个性化学习。
9. 跨学科学习:鼓励英语教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通过跨学科的项目或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10. 国际视野: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通过学习英语了解不同文化,增强国际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新课标英语课程标准的实施,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重点内容双语解读(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重点内容双语解读(一)1. 课程性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是高中阶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础文化课程。
强调对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综合培养,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融合统一的特点。
1. Course nature: The English curriculum of regular high school is a basic cultural course which is aimed to fully implement the party’s educational policy, to conduct the basic task to strengthen moral education and cultivate the people, to develop the core competencies of the English subject and train constructors and successors for the socialist cause. It emphasizes on the comprehensiv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language ability, cultural consciousness, thinking quality and learning ability. It hasa feature of instrumental and humanistic integration.2.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2. Subject core competencies: It is a concentrated reflection of the educational value of the subject as well as the correct value, necessary qualities and key competencies the students gradually form through learning a certain subject. The core competence of English subject mainly includes language competence, cultural consciousness, thinking quality and learning ability.3. 语言能力:指在社会情境中,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以及在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形成的语言意识和语感。
新2017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内容整理

新2017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内容整理教育部发布的新2017年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内容整理一、前言在教育部最近发布的新2017年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对于学生英语学习的目标和内容进行了重新规划。
本文将对这一标准进行整理,以便让广大教师、学生和家长更加全面地了解新的英语课程标准。
二、课程目标新的课程标准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沟通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的基本语音、词汇、语法和语篇等知识,提高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课程内容1. 听力新的课程标准将听力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通过对各种听力材料的练习,帮助学生提高听力理解能力和听力表达能力。
课程中的听力材料包括各类英语对话、新闻报道、演讲等,涉及不同的语速和语调,旨在帮助学生逐步适应真实的英语听力环境。
2.口语口语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课程标准强调了口语能力的培养。
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口头报告等形式的练习,学生将有机会进行实际的口语交流,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3.阅读阅读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关键,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能够通过阅读理解并获取信息。
课程中的阅读材料包括各类文章、故事、新闻等,涉及不同的主题和文体,旨在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
4.写作写作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体现,新的课程标准鼓励学生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和表达能力。
学生将通过写作练习来提高他们的写作技巧和逻辑思维能力,学会用英语进行创作和表达。
5.语法和词汇语法和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和词汇量。
通过系统的语法和词汇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常用语法规则和词汇用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的语言交流中。
四、学习方法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和自主学习。
学生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如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积极参与交流、多做练习等,以提高自己的英语学习效果。
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

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
在学前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幼儿的语言感知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游戏、歌曲等方式引导幼儿接触英语,培养其对英语的兴趣和初步的语言能力。
在小学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和语言交际能力,同时注重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在初中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进一步加强了对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包括阅读理解、写作表达、口语交际等方面的能力。
在高中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运用英语进行更加深入和广泛的学术交流和实际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总的来说,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在各个教育阶段都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和文化意识,强调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
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当今社会的国际化发展趋势。
这一标准的出台对于规范和提高我国英语教育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英语新课标考试标准解读

英语新课标考试标准解读英语新课标考试标准,即《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是中国教育部为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需求,对普通高中英语教学内容和要求进行的全面更新。
这一标准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以适应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发展。
一、课程目标1. 语言能力:强调英语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的均衡发展,注重语言知识的系统性和实用性。
2. 文化意识:培养学生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3. 思维品质:通过英语学习,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4. 学习能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二、课程内容1. 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意念和话题等,要求学生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和语法结构。
2. 语言技能: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培养,特别是口语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3. 文化知识: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习惯和价值观。
4. 学习策略:教授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提高学习效率。
三、教学建议1. 教学方法: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参与和体验,提高学习兴趣。
2. 评价方式:采用多元化评价体系,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注重过程和结果的结合。
3. 资源利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教学资源,拓宽学习渠道。
四、考试要求1. 考试内容:涵盖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知识和学习策略等方面。
2. 考试形式:包括笔试和口试,笔试主要测试阅读和写作能力,口试则侧重于听力和口语表达。
3. 评分标准:明确评分标准,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和一致性。
五、课程实施1. 教材选择:选择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材,确保教学内容的更新和丰富。
2. 教师培训:加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对新课标理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学校管理:学校应为英语教学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通过这些标准的实施,新课标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英语人才,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和经济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语言能力目标的实现途径
理解口语和书面语语篇的基本意义,领会其表达的深层内涵,
识别和赏析语篇恰如其分表达意义所借助的语言手段。 在具体语境中有效地使用口语和书面语传递意义,在人际交往 中建构恰当的交际角色和人际关系。
7
语言能力目标的实现途径
学习真实语境中的真实语言
Federico was student in an alternative high school in Los Angeles. He was asked to explain why he had been kicked out of his previous school. Federico: Our neighborhood started having shit with that neighborhood down there? So I went over there to the bus so they came and hit me up I said my neighborhood and they said fuck that so they socked me. Everybody rushed me. Then the next day we, we and the homeboys went down and they got me. So that’s it.
学生拓展国际视野和思维方式,开展跨文化交流。 7
语言能力定义及要点解读
语言能力要点解读
社会情境
理解和表达意义 听、说、读、看、写是使用语言的方式 强调语言意识和语感 语言能力是核心素养中的基础素养
7
语言能力目标解读
1 具有一定的语言意识 和 英语语感
4 有效地使用口语、书 面语表达意义和进行 人际交流
任感的人。 7
文化品格定义及要点解读
文化品格要点解读
文化理解 文化认同 文化意识
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国家认同感 学会做人做事
人文修养
行为取向
文化修养
社会责任
7
思维品质定义及要点解读
思维品质的定义
思维品质是指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体现的能
力和水平。思维品质呈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 思维品质的发展有助于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 能够从跨文化及多元视角观察和认识世界,对事物作出正确的价
2 在常见的具体语境中 整合性地运用已有语 言知识,理解口头和 书面语篇所表达的意 义
3 识别语篇恰当表达意 义所采用的手段
9
语言能力目标的实现途径
发展学语言意识,认识英语语言特征和增强
英语语感。 在学习和使用英语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并逐步内化所学英语 语言知识,将其经过整合运用于交流情境中。
借助英语形成新的概念,加深对世界的认识。 7
学习能力定义及要点解读
学习能力的定义
学习能力是指学生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拓宽英语
学习渠道、努力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意识和能力。 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做好英语学习的自我管理,养成良好 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7
学习能力定义及要点解读
值判断。
7
思维品质定义及要点解读
思维品质要点解读
不同的语言体现不同的思维特质,学习英语有助于学生提高思维 的逻辑性和缜密性,丰富思维的方式,促进多元思维的发展。 英语课程培养的思维品质是与英语学习紧密相关的一些思维品质,
如:
理解英语概念性词语的内涵和外延; 把英语概念性词语与周围世界联系起来;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解读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框架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 语言能力 文化品格 思维品质
学习能力
4
语言能力定义及要点解读
语言能力定义
语言能力是指在社会情境中,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
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包括在此过程中形成的语言意识和 语感。 英语语言能力构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要素。英语语言能 力的提高蕴含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提升,有助于
A: …
7
文化品格定义及要点解读
文化品格的定义
文化品格是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
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文化意识、人文修养和行为取向。文化品 格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 文化品格的培育有助于学生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增强国家 认同感和家国情怀,学会做人做事,成长为有文化修养和社会责
学习能力要点解读
英语学习——为什么学?
英语学习——学什么? 英语学习——怎么学?
7
核心素养如何培养?
Other Houses, Other Rules
阅读教学实例: Five dangerous things we should let our kids do
Gever Tulley gave a TED talk, which spells out 5 dangerous things we should let our kids do — and why a little danger is good for both kids and grownups. Which of the things on the right does Gever Tulley suggests children doing? Why? Now read the text of Gever’s talk and check your predictions.
• Play with fire
•
• • • • • • • •
7
语言能力目标的实现途径
理解语言形式与意义的关系
在下面的对话中,A为什么最后陷入尴尬?
A: Did I hurt your feelings? B: Yes, you hurt my feelings. A: Sorry, but I didn’t mean to hurt your feelings. B: So what did you mean to hu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