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代谢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选择判断题
1、营养代谢病是研究动物营养物质缺乏、过量或代谢失调而引起物质代谢障碍,从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
2、营养代谢性疾病是营养性疾病和代谢障碍性疾病的总称。
3、酮体的组成:β-羟丁酸、丙酮、乙酰乙酸。
4、糖尿病的症状多食、多饮、多尿、体重减轻。
5、胰岛素是胰岛B细胞分泌的一种主要降血糖的肽类激素。
6、仔猪低血糖症多发生于出生后1—3天仔猪,临床上以虚弱、平衡失调、体温下降、肌肉发抖为特征。
7、根据体内组织中的矿物质含量分类,体内总含量在0.01%以上的为常量元素,如Ca、P、K、Na、Cl、Mg等;在0.01-10mg/kg之间的为微量元素;0.1ug/kg以下称痕量元素。
8、钙磷的调节物质:活性维生素D(1,25-(OH)2-D3)甲状旁腺素(PTH)、降钙素(CT)。
9、钙磷作用的靶器官:小肠、肾、骨组织。
10、生产瘫痪以5-9岁或3-7胎高产奶牛发病率最高(95%)。
本病的发生主要与分娩前后血钙浓度急剧降低有关,也有人认为与大脑皮层缺氧有关。
11、生产瘫痪临床症状多数病例在产后3天内发病,个别的在生产过程中或产前数小时发病,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典型(重型)和非典型(轻型)两种。
12、生产瘫痪的治疗:静脉注射钙剂和乳房送风是治疗本病最有效的
常用方法,同时可采用补糖和对症治疗。
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13、躺卧母牛综合征病因有三类:代谢性、产科性和外伤性。
14、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表现:神经精神症状出现较早、出现骨骼的改变。
分期:活动早期、活动期、恢复期后遗症期。
15、牛的骨软病通常由于饲料、饮水中磷含量不足,导致钙、磷比例不平衡而发生。
猪的骨软病一般由于日粮中钙缺乏。
16、不论分娩后奶牛或是水牛的血红蛋白尿,其共同特点是:血清无机磷浓度下降;血红蛋白尿;共同的治疗方法--大剂量补磷。
17、笼养鸡疲劳症主要发生于产蛋鸡。
病因:钙、磷比例失调,磷供给量过少,钙消耗过多,与本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
表现腿肌无力,站立困难,常伴有脱水、体重下降的现象。
组织学变化显示,除骨质疏松、正常骨小梁结构破坏以外,关节呈痛风性损伤,组织出血性炎症,肾盂有时呈急性扩张,肾实质囊肿,甚至有尿酸盐沉着。
18、痛风可分为关节型和内脏型两种。
临床上以病禽行动迟缓,腿、翅关节肿大,厌食,跛行,衰弱和腹泻为特征。
其病理特征是血液中尿酸水平增高,尸体剖检时见到关节表面或内脏表面有大量白色尿酸盐沉积。
19、硒和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使组织免受体内过氧化物的损害而对细胞正常功能起保护作用。
20、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中心为硒;磷脂过氧化氢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中心为硒。
21、白肌病的主要病变部位在骨骼肌、心肌、肝脏,其次为肾和脑。
22、肝营养不良和桑葚心是猪的硒和维生素E缺乏症最为常见的病型之一,对猪危害十分严重。
23、桑葚心生长发育迅速、体况良好,用高能量、低硒和维生素E饲喂的肥育猪(60-90kg)中发病率最高。
24、肝营养不良以3-4月龄以下的幼龄生长猪常发。
25、肝营养不良的主要病理变化在肝脏,其一,肝形成彩色多斑的嵌花式外观(称为“花肝”)。
其二,肝表面变得粗糙不平。
桑甚心病主要病理变化在心脏和血管。
26、幼驹腹泻,腹泻乃是幼驹硒缺乏症的主要病症之一,故当前均以该症状作为疾病的名称。
临床上以消化障碍为病的特征,本病主要发生于缺硒地区的幼驹(马、驴驹)。
急性型:生后l一3日内发病,水样腹泻,迅速出现脱水,心力衰竭,心跳每分钟达120—150次,第一心音分裂,如抢救不及时,很快发生死亡。
慢性型:多发生于10—30日龄的幼驹,主要表现消化机能紊乱,混有肠粘膜和血液,心跳快而弱,每分钟180—200次,步态强拘,行动迟缓,口腔常有溃疡。
27、小鸡渗出性素质是由于饲料中缺乏硒或维生素E,或两者都缺乏而引起的一种晒缺乏病,其特征为胸、腹部、翅下及沿大腿的皮下发生水肿,以4—6周龄的小鸡发病为多,因此亦有小鸡水肿病之称。
28、典型的渗出性素质变化,通常于躯体的低垂部位,主要是胸部和腹部皮下出现淡蓝绿色水肿样变化。
29、锌缺乏动物主要表现为生长停滞、发育受阻、繁殖能力下降、皮肤角化不全以及创伤愈合缓慢等现象。
30、碘是生物活性较高的一种微量元素,是甲状腺素的主要成分。
碘缺乏时,可导致机体发生一系列机能紊乱。
中度缺碘可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
缺碘可致生长发育受阻,皮肤、毛羽构造异常,繁殖能力降低等病理变化,甚至导致死亡。
碘的生物学功能,合成甲状腺激素、对物质代谢的作用、对生长发育及许多组织系统的影响。
31、锰是形成骨基质的粘多糖成分的硫酸软骨素的主要成分,是正常骨筋形成所必需的元素。
也是很多酶的组成成分。
32、动物体缺铜可引起贫血、腹泻、运动失调、被毛褪色为特征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
33、铁缺乏引起仔猪贫血、疲劳、活力下降及生长受阻为特征,多见于3-6周龄仔猪,故又名仔猪营养性贫血仔猪缺铁性贫血。
共同症状:易疲劳,懒于运动,稍运动就喘息不止,可视粘膜色淡至苍白,食欲减退。
幼畜生长停滞,抵抗力下降,易感染,死亡。
34、绵羊对缺钴最敏感,钴含量高的是:蘑菇。
35、维生素A又称视黄醇,仅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
在动物体内以两种形式存在,即视黄醇和脱氢、视黄醇,而棕榈酸视黄酯是主要的储存形式。
36、维生素C缺乏临床表现皮肤、内脏出血、贫血,齿龈溃疡,坏死,关节肿胀,抗病力下降。
37、维生素B的来源很广泛,在自然条件下一般是不会发生缺乏的。
幼年犊牛和羔羊,因瘤胃还处于不活动阶段,如果这些维生素供给不足,可能会发生维生素B缺乏症。
38、硫胺素,又称抗神经炎素,即维生素B1,是由被取代的嘧啶和噻唑环通过亚甲基相连组成。
39、核黄素是体内黄酶的辅酶(FMN和FAD)的重要组成成分,并具有氧化还原特性,故在生物氧化即组织呼吸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40、泛酸(B5)典型缺乏症皮肤和粘膜病变:表皮粗糙,毛发或羽毛脱落,胃肠溃疡,神经受损,生殖功能障碍。
抗病及抗应激力下降。
猪后肢运动痉挛性鹅步症,生殖机能紊乱。
41、胆碱缺乏症症状:禽:生长停滞,腱关节中的,骨短粗症;猪:生长发育缓慢,衰弱,被毛粗糙,腿关节屈曲不全,运动不协调,有的呈先天性八字腿。
42、尼克酸为辅酶Ⅰ(NAD)与辅酶Ⅱ(NADP)的组成成分,在许多生物性氧化还原反应中起电子受体或氢供体的作用,与其他酶一起几乎参与细胞内生物氧化还原的全过程。
43、尼克酸的缺乏症其典型症状是皮炎、腹泻、及痴呆,即所谓的“三D”症状。
44、癞皮病是一种典型的膳食性缺乏症,最常见的体征是皮肤、口、舌、胃肠道黏膜以及神经系统的变化。
45、维生素B6是一组含氮的化合物,包括吡哆醇(PN)、吡哆醛(PL)及吡哆胺(PM)3种天然形式。
46、维生素B6缺乏可致眼、鼻与口腔周围皮肤溢性发炎,个别还有神经精神症状,如易激动、忧郁和人格改变等。
47、维生素B12缺乏症主要是由于体内维生素B12(或钴)缺乏或不足
所引起的一种以机体物质代谢紊乱,生长发育受阻,恶性贫血及繁殖机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营养代谢病。
本病多呈地区性发生,缺钴地区发病率较高。
动物中以猪、禽和犊牛较为多发,其他畜禽极为少见。
48、世界性肉鸡养殖三种最严重的新病:肉鸡腹水征、猝死综合征、生长障碍综合征。
49、肉鸡腹水征是家禽发生的一种以不愿活动,呼吸困难、发绀和腹部膨大为临床特征的疾病。
中心环节:肺动脉高压。
主要侵害4周龄以上的肉鸡。
50、肉鸡腹水征的机制:肺动脉压力增高时,右心室克服压力而泵血,心室持久变厚,扩张,房室瓣不能有效关闭,使右心进一步衰竭。
该病常发于成长快、体况良好的幼龄肉鸡(3周龄),公鸡比母鸡发病率高3倍。
其症状特点为发病急,死亡快。
本病主要危害肉仔鸡,鸡的症状为外观健康、体况良好的鸡突然死亡多呈仰卧姿势。
51、肉鸡腹水征发病有关的因素营养因素、环境因素、遗传及个体因素、其它因素(酸碱平衡的失调)等。
52、肉鸡骨骼畸形是肉鸡快速生长过程中骨骼异常的总称。
主要表现为跛行,骨质缺陷及畸形,常发于肉仔鸡,肉鸭和火鸡。
其临床症状有慢性疼痛性跛行、跗骨间关节的外翻和内翻畸形、脊椎前移、胫骨旋转、钩形趾、软骨发育异常、软骨骨病。
53、应激反应的基本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警觉期、抵抗期、衰竭期。
54、应激是指机体在受到各种强烈因素(即应激原)剌激时所出现的
以交感神经兴奋和垂体-肾上腺皮质分
泌增多为主的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各种机能和代谢改变的病理过程。
55、维生素A缺乏症最常发生于犊牛、仔猪和幼禽,其它动物亦可发生,但极少发生于马。
二、名词解释
1、营养代谢病是研究动物营养物质缺乏、过量或代谢失调而引起物质代谢障碍,从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
2、营养性疾病:是指动物所需的某类营养物质缺乏或过多(包括绝对性的和相对性的)所致的疾病。
3、代谢性疾病:是指因机体内的一个或多个代谢过程异常,导致机体内环境紊乱而引起的疾病。
4、奶牛酮病:是泌乳奶牛在产犊后1至6周内发生的一种以酮血症、酮尿症、酮乳症、低糖血症、不食、昏睡或兴奋、体重丧失、产奶量下降、偶尔发生运动失调为特征的营养代谢病。
5、肥胖母牛综合征:因母牛怀孕期间过度肥胖,常于分娩前或分娩后发生的一种以厌食、精神沉郁、严重的酮血症、脂肪肝、心率加快、昏迷以及致死率极高为临床特征的代谢病。
主要发生于围产期奶牛.
6、禽脂肪肝综合征:由高能低蛋白日粮引起的以肝脏发生脂肪变性为特征的营养代谢病.
7、鸡脂肪肝和肾综合征:是肉仔鸡发生的一种以肝脏、肾脏肿胀,肝脏苍白,肾显各种颜色,嗜睡、麻痹和突然死亡为特征的疾病。
主
要发生于肉用仔鸡,以3~4周龄发病率最高。
8、血糖指存在于血液中的葡萄糖,主要来自食物。
9、仔猪低血糖症:又称乳猪病或憔悴病,是仔猪在出生后最初几天内因饥饿致体内贮备的糖原耗竭而引起的一种营养代谢病。
10、生产瘫痪:母畜产后突然发生以血钙含量急剧下降、知觉消失、肌肉松弛、四肢麻痹、卧地瘫痪为特征的疾病。
11、躺卧母牛综合征:最常继发于生产瘫痪,临床上表现长时间躺卧,用钙剂治疗两次,还不能站立者,多认为是本病。
12、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因缺乏维生素D引起体内钙、磷代谢失常,临床以神经精神症状和骨化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病。
13、骨软病:是成年动物软骨内骨化完成后由于钙磷代谢紊乱而发生的以骨质脱钙、骨质疏松和骨骼变形为特征的一种骨营养不良。
特征性病变是骨质的进行性脱钙,呈现骨质软化及形成过量的未钙化的骨基质。
临床特征是消化紊乱,异嗜癖,跛行,骨质软化及骨变形。
14、纤维性骨营养不良:是由于日粮中磷过剩而继发钙缺乏或原发性钙缺乏而发生的一种以马属动物为主的骨骼疾病,亦见于山羊和猪,有时也见于牛。
特征性病变是骨组织呈现进行性脱钙及软骨组织纤维性增生,进而骨体积增大而重量减轻,尤以面骨和长骨骨端显著。
临床特征是消化紊乱,异嗜癖,跛行,拱背,面骨和四肢关节增大及尿澄清、透明等。
15、母牛血红蛋白尿:指由缺磷等非传染性因素所致的以血管内溶血
和血红蛋白尿为特征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
临床以血红蛋白、贫血、低磷血症和黄疸等特点。
以母牛发病较多。
16、笼养鸡疲劳症:因钙、磷比例严重失调,钙从体内丢失过多,引起笼养鸡无力站立或移动,长骨变薄、变脆,肋骨与肋软骨结合部呈串珠状膨大,即产生骨折的现象,称为笼养鸡疲劳症。
17、家禽痛风:是由于禽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障碍导致血液中尿酸含量显著升高,进而以尿酸盐形式沉积在关节囊、关节软骨、关节周围、胸腹腔及各种脏器表面和其他间质组织中的一种疾病。
18、白肌病:是幼畜的一种以骨骼肌、心肌纤维以及肝组织等发生变性、坏死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病变部肌肉色淡,甚至苍白而得名。
19、桑葚心:心脏扩张,两心室容积增大、横径变宽呈圆球状,沿心肌纤维走向发生多发性出血而呈红紫色,外观颇似桑葚样,故又称为“桑葚心”。
20、锰缺乏症:是动物体内锰含量不足引起的以生长缓慢、骨骼发育异常和繁殖机能障碍为特征的营养代谢性疾病。
21、钴缺乏症:因饲料或饮水中缺少钴,而引起以反刍动物以厌食、极度消瘦和贫血为特征的慢性消耗性疾病,称为钴缺乏症。
22、维生素A缺乏症:是由维生素A或其前身胡萝卜素缺乏或不足所引起的一种营养代谢疾病。
临床上
以生长缓慢、上皮角化、夜盲、繁殖机能障碍以及机体免疫力低下等为特征。
维生素K缺乏症:是由维
生素K缺乏或不足所引起的一种以出血性素质为特征的营养代谢疾
病。
23、异食癖:是由营养代谢机能紊乱,味觉异常和饲养管理不当等引起的一种非常复杂的多种疾病的综合
征。
三、简答论述题
1、营养代谢病的发生原因:
⑴营养物质摄入比例不当、不足或过多
⑵营养物质的需要量增加,例如某些奶牛代谢障碍性疾病
⑶营养物质吸收利用障碍
①消化吸收不良(肝胃肠疾病)
②拮抗,饲料中某些营养物质之间的拮抗作用
③饲料中存在有干扰营养物质吸收的因子
2、营养代谢病的发病特点:
①发病缓慢:几天、几周甚至几月
②发病率高,多为群发性
③呈地方性流行:如硒缺乏,可分为三个流行带:东北、陕西、西南、甘肃、新疆、黄海东海
④疾病症状多样化:出现各种非特异症状,且出现亚临床表现(产品数量质量下降),如奶牛酮病
⑤不发生接触传染
⑥一般不出现体温升高,常表现为体温下降
⑦经化验可确定病因:饲料、器官元素含量测定
⑧补充了缺乏的元素,疾病就能很快恢复
3、酮病的病因:
①乳牛高产:4-6周泌乳高峰8-10周食欲采食恢复高峰产奶22公斤34公斤
②日粮中营养不平衡和供给不足:少,劣质,不平衡;精料过多,粗饲料少---生糖物质缺乏
③产前过度肥胖:干奶期能量高,产后采食恢复慢
④钴、碘、磷等缺乏
4、酮病的主要发生机理:
5酮病的临床症状:
1临床型---消化紊乱和神经症状为主:采食减少,便秘,粪便有粘液;乳汁有泡沫如初乳;尿呈浅黄
色,有泡沫;乳、呼气、尿液有酮味;狂躁表现转圈、摇摆、猛冲撞②亚临床型---泌乳下降,乳质量下降,体重减轻,但呼气有酮味
6、酮病的防控:
①对妊娠后期母牛必须分群饲养,并密切观察牛体重的变化,防止过度肥胖。
②对临产和产后奶牛进行代谢监测
③增加生糖前体物
④补充代谢调节剂
⑤调控瘤胃微生物发酵增加生糖先质丙酸的生成
⑥应用内分泌调节剂
7、酮病的治疗方法:
①替代疗法:补糖:20–50%葡萄糖,500ml,一次静注
②补充生糖先质:甘油、丙酸钠、乳酸或乳酸钙
③激素疗法: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④综合疗法:先抑制泌乳,后补糖
8、肥胖母牛综合征临床症状:
①异常肥胖—脊背展平,毛色光亮
②食欲下降、废绝
③产奶下降
④虚弱,躺卧
⑤酮尿(采取酮病治疗措施无效)
⑥神经症状:举头、头颈肌肉震颤、昏迷
⑦产犊前不安,易激动,行走运部不协调,粪少而干
⑧低血钙
9、禽脂肪肝综合征:
临床特征:个体肥胖,产蛋减少,肝破裂、出血死亡
发病对象:蛋鸡,笼养蛋鸡的产蛋高峰期
临床症状:发病死亡的鸡都是母鸡,大多过度肥胖,发病率为50%左右,致死率在6%以上,产蛋量显著
下降,降幅可达40%。
喜卧,腹下软绵下垂,冠和肉髯褪色,甚至惨白,嗜睡,瘫痪
10、禽脂肪肝综合征防治要点:
①调整日粮结果,降低日粮中的能量,增加蛋白质含量,特别是含硫氨基酸,添加富含亚麻酸的花生油
②添加胆碱、肌醇、甜菜碱、蛋氨酸、维生素E、维生素B12、锰、和亚硒酸钠等
③抑制蛋鸡育成期的日增重,在8周龄时严格控制体重
④加强饲养管理防止应激刺激
11、胰岛素对糖代谢的作用:
①促进糖原合成
②促进葡萄糖的利用
③抑制糖异生
12、鉴别诊断
项目脂肪肝和肾综合征包涵体肝炎传染性法氏囊
病因
生物素等缺乏及代谢紊乱腺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毒
发病日龄10-30日龄28-45日龄10日龄以上
鸡群状况
死前正常或表现营养缺乏的一般症状死亡前多数正常多不正常
死亡率0-8%小于7%0-30%
法氏囊正常萎缩出血、水肿、坏死,有胶冻样黄色渗出液,剖检变化肝脏、肾脏肿胀肝苍白、质脆、肿胀,肝脏和骨骼肌有出血胸腿肌出血,肾脏苍白肿胀有尿酸盐沉积组织学变化细胞内脂肪含量增加,无明显病理变化肝细胞内可见明显嗜碱性包涵体法氏囊淋巴滤泡的淋巴细胞坏死
13、仔猪低血糖症的病因:
①原发性低血糖症:由于吃乳不足所致母猪营养不良,泌乳量少母猪患有各种疾病,仔猪头数多于母猪奶头数
②继发于仔猪的某些疾病:发生先天性震颤、溶血性贫血、脑水肿等诱因:猪舍保温条件差
14、钙磷调节机制:
⑴活性维生素D(1,25-(OH)2-D3)
①对小肠的作用:是促进小肠对钙磷吸收最有效的物质
②对骨的作用:促进破骨细胞生成并提高其活性
③对肾的作用:促进近曲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
(2)甲状旁腺素(PTH)
①对骨的作用:促进溶骨,升高血钙
②对肾的作用:排磷保钙
③对小肠的作用:促进小肠对钙磷的重吸收
(3)降钙素(CT)
①对骨的作用:抑制破骨细胞的溶骨作用
②对小肠的作用:抑制小肠对钙磷的吸收
③对肾的作用:抑制近曲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
15、生产瘫痪发病机理:
⑴血钙浓度降低
①钙过多进入乳汁。
②机体动用骨钙能力降低。
③肠道吸收钙减少。
④胎儿因素。
⑵大脑皮质抑制
①分娩后腹内压急剧下降,血液重新分配,内脏器官相对充血,同时血液大量进入乳房,引起脑组织暂时
性贫血。
②产后大量的血糖进入乳房合成乳糖,使得血糖降低
⑶脑缺氧导致脑贫血:脑皮质缺氧、脑神经兴奋性降低。
⑷血镁含量低
⑸遗传因素
16、维生素D的来源与病因:
⑴来源:①内源性(人体合成):皮肤中7-脱氢胆固醇(VD3原)→紫外线照射→VD3(胆骨化醇)。
为最主要来源。
②外源性(天然来源):
含于鱼肝油、蛋黄、肝、植物性食物中(VD2、VD3)
⑵病因:①日照不足;②摄入不足;③生长过快;④疾病及药物影响
17、骨软病的发病机制与症状:
①发病机制:由于矿物质代谢紊乱,骨骸发生明显的脱钙,呈现骨质疏松,同时这种疏松结构又被过度形
成的未曾钙化的骨样基质所代替,它与佝偻病的主要区别在于不存在软骨内骨化方面的代谢扰乱。
②症状:消化紊乱,并呈现明显的异嗜癖。
在异嗜癖出现一段时间之后而呈现跛行;症状明显以后,由于
支柱的骨骼都伴有严重脱钙,脊柱、肋弓和四肢关节疼痛外形异常。
18、试比较佝偻病与骨软病的异同▲
①佝偻病:幼龄动物维生素D缺乏及钙、磷代谢障碍所致的以消化紊乱、异嗜癖、跛行及骨骼变形为特
征的疾病。
②骨软病:成年动物软骨内骨化完成后由于钙磷代谢紊乱而发生的以骨质脱钙、骨质疏松和骨骼变形为
特征的一种骨营养不良。
相同之处:
①同属钙磷代谢紊乱性疾病。
②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亦有相似之处:表现为跛行、消化紊乱,出现异嗜癖及骨骼系统的变形现象,负重能力降低;骨质密度降低。
③治疗时均应注意纠正日粮中的钙磷比。
不同之处:
①佝偻病主要发生在幼龄动物,发生在骨化作用完成之前;骨软病以成年动物为主,发生在骨化作用完成以后。
②佝偻病主要因VD缺乏;骨软病主要是P缺乏。
③佝偻病出现肋软骨与骨交界处的串珠状膨大;骨软病易发生骨折。
19、请举例硒-维生素E缺乏或与之有关的疾病?▲
①牛:营养性肌营养不良、胎衣滞留
②羊:营养性肌营养不良、硒应答性疾病
③猪:桑葚心、肝营养不良、肌营养不良、渗出性素质、贫血
④马:营养性肌营养不良、幼驹腹泻、肌红蛋白尿
⑤禽:渗出性素质、胰腺纤维化、肌胃变性、脑软化、肌营养不良
⑥人:克山病、癌症、心血管疾病、大骨节病、衰老
20、锌缺乏的症状:
①生长发育迟滞
②皮肤角化不全或角化过度
③骨骼发育异常
④繁殖机能障碍
⑤毛羽质量改变
⑥创伤愈合缓慢
21、猛的缺乏症状:
①骨路畸形(弯曲、变短,骨短粗症)
②繁殖机能障碍(母畜不育,发情率和受精率下降)
③新生幼畜运动失调
22、铜缺乏的症状:
①贫血
②运动障碍(摆腰病、地方性共济失调)
③骨及关节变形
④被毛褪色(铜眼镜)
⑤心功能障碍
23、钴缺乏的临床症状:
①渐进性食欲降低,体重减轻,虚弱,消瘦和贫血(干瘦病)
②异食癖、可视粘膜苍白
③泌乳减少或停止,产毛量下降,毛脆而易断
④后期繁殖功能下降,腹泻和流泪
24、维生素A的生理功能:
①维持正常视觉
②维持上皮细胞结构的完整性.
③促进生长发育,维持正常免疫功能
④对生殖的影响
⑤防癌作用
25、脂溶性维生素与水溶性维生素的不同点:
脂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化学组成仅含C,H,O除C,H,O外,有的尚有N,S,Co等元
素溶解性溶于脂肪及脂溶剂溶于水吸收、排泄随脂肪经淋巴系统吸
收,从胆汁少量排泄经血液吸收过量时,很快从尿中排出积存性摄入后,大部分积存在体内一般在体内无积存
缺乏症出现时间缓慢较快毒性大剂量摄入(6-10倍RDA)易引起中毒几无毒性,除非极大量
26、硫胺素(VB1)缺乏症:
①是由于体内硫胺素缺乏或不足所引起的一种以神经机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营养代谢病。
②本病多见于禽类,偶见于猪、牛、羊、马和兔等
③病鸡出现多发性神经炎,主要显现进行性肌麻痹症状,腿屈曲,坐地,头向后仰,呈“观星姿势”
④人缺乏维生素B1会引起脚气病。
27、核黄素(VB2)缺乏症:
①是由于体内核黄素缺乏或不足所引起的一种以生长缓慢、皮炎、肢麻痹(禽),胃肠及眼的损害为主要特征的营养代谢病。
②本病多发于猪和禽类,偶见于反刍动物
③病雏的特征性症状是趾爪向内卷曲,强制躯赶以跗关节着地而爬行,翅膀展开以维持体躯平衡,腿部的肌肉萎缩并松弛。
29、异食癖的病因:
①日粮中某些蛋白质和AA的缺乏→啄肛癖。
鸡啄羽癖可能与含硫AA 缺乏有关。
②某些矿物质元素的不足(Na、Cu、Co、Mn、Ca、Fe、S、Zn…)→异食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