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 赵凯华 习题解答

合集下载

赵凯华光学optics_14

赵凯华光学optics_14

第27、28课时 ;共72课时 - 64 -3.5.4 傅里叶变换光谱仪前面讨论了通过迈克尔逊干涉仪,获得光场的强度随光程差x 而改变的记录I (x )。

据此可求得光场中各不同频率k 所占的强度i (k )吗?前面曾有结论:()()()()001cos cos I x i k kx dk I i k kxdk∞∞=+=+∫∫结合三角函数的正交性,由上式可得:()()002cos i k I x I kxdx π∞=−⎡⎤⎣⎦∫ 上述过程实现了:I (x )←→i (k )。

体现了一个思想,即通过积分变换,某个物理量在一个空间的分布情况,和某另一个物理量在另一个空间的分布起概况,可以唯一确定的相互导出。

本问题所采用的手段,称傅里叶余弦变换。

第27、28课时 ;共72课时 - 65 -傅里叶变换光谱仪工作原理图:图 3.5.10:傅里叶光谱仪工作原理图,工作原理祥听课堂分析3.5.5精密测长与长度的自然基准图3.5.11:(a)、长度标准器;(b)干涉比长仪。

第27、28课时;共72课时- 66 -很多精密仪器和零件的尺寸必须准确到μm的量级;国际米原器;迈克尔逊的工作:15℃、760m m H g、g=9.80865c m/m2、含0.3%容量的C O2的空气中:1m=1650763.73λK r从米原器这种实物标准,改为光波这种自然标准是计量工作的一大进步。

第二大进步:把光在真空中的光速定死,用时间(频率)的自然标准代替长度的自然标准:光是在真空中1299792458秒的时间间隔内所经路径的长度。

同时还规定了复现新的米定义的方法。

第27、28课时;共72课时- 67 -3.5.6光场的时间相干性(0)实例零:已经知道,随着迈克尔逊干涉仪两臂光程差的增加,干涉条纹逐渐模糊直至不可分辨,即干涉消失。

根据前面的分析,道理已经明确:光场的非单色性造成各色光各自的干涉条纹相互重叠,越是远离零级条纹中心,相干性越差。

大学物理光知识学知识题和解答

大学物理光知识学知识题和解答

光学习题和解答习题十六16.1 从一狭缝透出的单色光经过两个平行狭缝而照射到120cm 远的幕上,若此两狭缝相距为0.20mm ,幕上所产生干涉条纹中两相邻亮线间距离为3.60mm ,则此单色光的波长以mm 为单位,其数值为(A) 41050.5-⨯; (B) 41000.6-⨯; (C) 41020.6-⨯; (D) 41085.4-⨯。

答案:(B)16.2 用波长为650nm 之红色光作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已知狭缝相距410-m ,从屏幕上量得相邻亮条纹间距为1cm ,如狭缝到屏幕间距以m 为单位,则其大小为(A) 2; (B) 1.5; (C) 3.2; (D) 1.8。

答案:(B)16.3 波长λ为4106-⨯mm 单色光垂直地照到尖角α很小、折射率n 为1.5的玻璃尖劈上。

在长度l 为1cm 内可观察到10条干涉条纹,则玻璃尖劈的尖角α为(A) 24''; (B) 4.42''; (C) 3.40''; (D) 2.41''。

答案:(D)16.4 在一个折射率为1.50的厚玻璃板上,覆盖着一层折射率为1.25的丙酮薄膜。

当波长可变的平面光波垂直入射到薄膜上时,发现波长为6000nm 的光产生相消干涉。

而700nm 波长的光产生相长干涉,若此丙酮薄膜厚度是用nm 为计量单位,则为(A) 840; (B) 900; (C) 800; (D) 720。

答案:(A)16.5 当牛顿环装置中的透镜与玻璃之间充以液体时,则第十个亮环的直径由1.40cm 变为1.27cm ,故这种液体的折射率为(A) 1.32; (B) 1.10; (C) 1.21; (D) 1.43。

参考答案:(C)16.6 借助于玻璃表面上所涂的折射率为n=1.38的2MgF 透明薄膜,可以减少折射率为60.1='n 的玻璃表面的反射,若波长为50000A 的单色光垂直入射时,为了实现最小的反射,问此透明薄膜的厚度至少为多少0A ?(A) 50; (B) 300; (C) 906; (D)2500; (E) 10500。

赵凯华光学nloptics_7

赵凯华光学nloptics_7

第五章光学参量振荡22221)(εωωωn a =⎪⎩⎪⎨1M M Crystal n n )()(22121ωωωω)(213≈∝ααω1()(13≈∝αω)1M Crystal光学参量振荡§4相位匹配及频率调谐1.相位匹配能量守恒、动量守恒正常色散介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双折射⎩⎨⎧+=+=213213k k k ωωω0)()()(221133=−−ωωωωωωn n n 0)()()()(2211321=−−+ωωωωωωωn n n 0)]()([)]()([232131=−+−ωωωωωωn n n n )()(),()(2313ωωωωn n n n >>光学参量振荡§4相位匹配及频率调谐2.角度调谐在共线传播的前提下,若选定,要实现相位匹配,就必须找到合适的相位匹配度,即找到合适的泵浦光波矢方向。

在该角度下入射频率为的激光,当光强超过阈值时,在相同方向片会出现参量光输出。

当泵浦光的入射方向改变时(即改变),原来的两个参量光频率无法在满足共线的相位匹配条件,此时(可能)存在另外两个频率满足相位匹配条件。

由此,可以利用对泵浦光角度的连续变化,实现参量光频率的连续变化,实现连续调谐。

(此时,参量光频率仍满足能量守恒)21213,,ωωωωω+=θ3k G3ω21,ωω21,ωω21','ωω213''ωωω+=θ光学参量振荡§5用于混频、参量过程的二阶非线性光学晶体混频、参量过程对晶体的要求具有非中心对称的结构,存在非零的二阶非线性系数在工作波短范围内有较高的透射系数在工作波短范围内能够实现相位匹配有较高的光学损伤阈值能够得到足够尺寸的、光学均匀性好的晶体物理、化学性能稳定,易加工晶体性质的主要差别大的非线性系数与相位匹配仅在一定波段范围内同时存在损伤的分类:体积损伤——晶体内光路出现小泡沫或细丝:热斑不可恢复表面损伤——入射/出射点存在小洞/黑斑:可恢复光学参量振荡作业,请于下周一上交现用某正单轴晶体实现I 型相位匹配的倍频,已知其主轴折射率和非线性系数矩阵求:1、相位匹配角的解析表达式2、有效倍频系数)2(),2(),(),(ωωωωe o e o n n n n ωωω2→+⎟⎟⎟⎠⎞⎜⎜⎜⎝⎛−=0000000000033313114151514d d dd d d d d I m θ。

基础光学(赵凯华版)课件Chap3_Interference

基础光学(赵凯华版)课件Chap3_Interference

can use sin or cos to describe a wave

wave equation using complex numbers
9
The complex number math
ei cos i sin
e i cos i sin
cos
ei e i ei e i , sin 2 2i
~z rcos i sin
Euler formula: ei cos i sin Any complex number: ~z rei
Argand diagram
3D plane wave: r , t A sin k r t ' A cos k r t
3. 条纹间距
获得干涉的方法:将相干光源发出的光分成两部 分,再使它们叠加。
分波面法 p S* S* 分振幅法

· p
14
薄膜
二、杨氏双缝实验
1. 双缝实验的强度分布
屏幕远离光源: D d x d D
I 2 I 0 1 cos k 1 r r2 , k 2 / L r1 r2 d sin d tan dx / D kd 2 d x x I 2 I 01 cos 4 I0 cos2 , D 2 D k i r t Ae Convention - use cos: r , t Re A cos k r t i k r t i r Usually omit ‘Re’: r , t Ae Ae
5
The superposition principle

赵凯华光学及习题答案 ppt课件

赵凯华光学及习题答案 ppt课件

二、几何光学时期
<1500~1800,大约300年>
1、建立了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奠定了几何光学的基础
2、研制出了望远镜和显微镜等光学仪器 3、牛顿为代表的微粒说占据了统治地位 4、对折射定律的解释是错误的
n2 n1 v2n v1n
v 1t
v 1 t v 1 s in i1 v 2 t v 2s in i2 v 1 n
光的本性
光的两种互补性质: 传播过程中显示波动性 与其他物质相互作用时显示粒子性
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赵凯华光学及习题答案
1、全息术、光学传递函数和激光的问世 是经典光学向现代光学过渡的标志
2、光学焕发了青春,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 飞速发展 1)智能光学仪器 2)全息术 3)光纤通信 4)光计算机 5)激光光谱学的实验方法
5)线光谱:光谱集中在一些分立的波长区 间的线状谱线,就叫线光谱。
dI
dIdLeabharlann d连续光谱1 2 3 线光谱
谱线宽度:每条线光谱在其半强度值处的波长间隔
称为谱线宽度, 越小表示光波的单色性越好.
光学的研究对象、分支与应用
光学是研究光的传播以及它和物质相互作用问题的学科
几何光学: 从光的直进、反射、折射等基本实验定律出发,研究成像
2)光强:通过单位面积的平均光功率,
或者说,光的平均能流密度
3)光强表达式:
SEH
EH
0E 0H
SEH
0 E2
0
, 分别是相对介电常数和相对磁率
0 , 分0 别是真空介电常数和真空磁率
在光频波段 1
1/ 00 c1/ 00
nc/

S 0 nE2 n E2
0

基础光学(赵凯华版)课件Chap4 Diffraction

基础光学(赵凯华版)课件Chap4 Diffraction

光程差为
缝平面 透镜L
a sin
透镜L B
0, 0
S
*
a

—— 中央明纹(中心) f

I p
f
(p点明亮程度变差)
观察屏
·p
0
26
§4.4 单缝夫琅禾费衍射
▲ 当 a sin 时,可将缝分为两个“半波带”
B 半波带 a 半波带
C
A
xsin
观测屏
p
0z f
E( p) C F ( )E(Q) eikr dS

r
33
§4.4 单缝夫琅禾费衍射
考虑近似
对于平行光垂直入射,倾斜因子F() 1
狭缝a很小,E(Q)处处相等,为常数
r =r0+r r0 (Fresnel衍射没有此近似)
e e e ikr
sin单缝衍射因子49多缝衍射多缝衍射50是它的单缝衍射振幅而另一个缝的衍射振幅为若把坐标原点放在第一个缝的中心sinsin51夫琅禾费四缝衍射光强分布夫琅禾费四缝衍射光强分布sinsin夫琅禾费双缝衍射光强分布夫琅禾费双缝衍射光强分布多缝衍射与双缝衍射的包络线相同强度分布中保留了单缝衍个主极大之间出现n1个光强为零的极小值和n2个次峰值次极大
对于近轴近似,
角宽度
0

2 1

2

a
衍射屏 透镜
x2

x1
1
0
0
x x0
I
中央亮纹的边缘对应的衍射
角1,称为中央亮纹的半角宽
f
线宽度
x0

2f
tg 1

赵凯华光学optics_25

赵凯华光学optics_25

第二次课堂测验(25分钟)在光栅光谱仪中,所用光栅有2000条光缝,每缝宽a=0.5μm,光栅周期d=3μm,所用准直透镜和汇聚透镜的焦距f'=50c m,口径都足够大。

已知缝光源中有两条谱线λ1=6000Å和λ2=6010Å。

○1、画出光栅光谱仪的实验装置图(或者光路图)。

○2、当光源很窄时,该光谱仪能够分辨开这两条谱线?○3、在每缝的零级衍射包络中,可观察到几个干涉级别λ1的光谱线?○4、当光源缝宽S=0.2m m 时,该光谱仪在一级光谱中,能否分辨开这两条谱线?第49,50课时,共72课时-111-第49,50课时, 共72课时 - 112 - 解:○1如图所示;○2在波长λ处,k 级衍射条纹能够分辨的最小波长差为: cos cos k Nd d kN λλδλθθ==,做为上限,设k =1,可求得波长λ1 = 6000 Å 处能够分辨的最小波长差为:δλ=60002000=3 Å,因此波长距之10Å的λ2 = 6000 Å 谱线应能分辨;○3零级衍射包络的角半径θm满足:s i nθm=λa第k级缝间干涉主极大衍射角θk满足:s i nθk=kλd;可见,零级衍射包络的半角宽度内包含缝间干涉主极大数k为:k=ad=30.5=6。

但0级与λ2谱线重合,而6级缺级,所以只可观察到干涉级别为1,2,3,4,5的λ1谱线。

(注:在使用光谱仪的场合,±k级同属k级。

)○4对于谱线λ1=6000Å和λ2=6010Å,每线角半径约为:第49,50课时,共72课时-113-Δθ1=λN d≈0.62000×3=1×10-4r a d普线一级衍射角约满足:s i nθ≈λd=0.63=0.2,即c o sθ=1-0.22=0.9798,所以在6000Å附近谱线λ1=6000Å和λ2=6010Å的角距离应为:Δθ2=Δλd c o sθ=10×10-43×0.9798=3.4×10-4r a d>Δθ1,∴当光源缝宽无限窄时,上述一级谱线原本是可以区分的。

电磁学(赵凯华)答案[第1章 静电场]

电磁学(赵凯华)答案[第1章 静电场]

1. 有两个相距为2a,电荷均为+q的点电荷。

今在它们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放置另一个点电荷q',q'与连线相距为b。

试求:(1)q'所受的电场力;(2)q'放在哪一位置处,所受的电场力最大?解:解法一用直角系分解法求解。

取直角坐标系,两q连接的中点为坐标原点O,如图所示。

(1) 由库仑定律可知,两电荷q施加给q’的电场力F1和F2的大小分别为:F1和F2分别在X轴和Y轴上的投影为:于是电荷q’所受的合力F在X轴方向的分量为:因此,电荷q’所受的合电力F的为在Y轴方向的分量,大小为:方向沿Y轴方向。

(2) 根据q’所受的电力F=Fj,设式中b为变量,求F对变量b的极值,有:可得:得:由于:所以,当q’放在处时,所受的电场力最大。

解法二本题也可以直接用矢量合成法求解。

(1) 根据库仑定律,q’所受的电力F1和F2分别为有电场力叠加原理可知,q’所受的合力F为:此结果与解法一相同。

如果选取的电荷q’与q同号,F方向与Y轴同向;如果q’与q异号,F方向与Y轴反向。

(2) 同解法一(略)。

2. 如图所示,在边长为a的正方形的4个顶点上各有一带电量为q的点电荷。

现在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上放置一个质量为m,电量为q0(设q0与q同号)的自由点电荷。

当将q0沿某一对角线移动一很小的距离时,试分析点电荷q0的运动情况。

解: 如图所示,取坐标轴OX,原点O在正方形的中心,顶点上的点电荷到O电的距离为。

沿X轴方向使q0有一小位移x(x<<a), 左右两个点电荷q对q0的作用力Fx(1)为:因为x<<a,故x<<r,所以:Fx(1)的方向沿X轴负向。

而上、下两个q对q0的作用力Fx(2)为:由上述分析可知,q0所受的合力为:Fx = Fx (1) + Fx(2)方向沿X轴负向。

这表明q0所受的电场力为一线形恢复力,则q0在这个作用力下作简谐振动。

有牛顿定律可知:可得q0在O点附近简谐振动的角频率ω和周期T为3 如图(a)所示,有一无限长均匀带电直线,其电荷密度为+λ(1)另外,在垂直于它的方向放置着一根长为L的均匀带电线AB,其线电荷密度为+λ(2)试求她们间的相互作用力。

赵凯华所编《电磁学》第二版标准答案

赵凯华所编《电磁学》第二版标准答案

第一章静电场§1.1 静电的基本现象和基本规律思考题:1、给你两个金属球,装在可以搬动的绝缘支架上,试指出使这两个球带等量异号电荷的方向。

你可以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但不使它和两球接触。

你所用的方法是否要求两球大小相等?答:先使两球接地使它们不带电,再绝缘后让两球接触,将用丝绸摩擦后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金属球一侧时,由于静电感应,靠近玻璃棒的球感应负电荷,较远的球感应等量的正电荷。

然后两球分开,再移去玻璃棒,两金属球分别带等量异号电荷。

本方法不要求两球大小相等。

因为它们本来不带电,根据电荷守恒定律,由于静电感应而带电时,无论两球大小是否相等,其总电荷仍应为零,故所带电量必定等量异号。

2、带电棒吸引干燥软木屑,木屑接触到棒以后,往往又剧烈地跳离此棒。

试解释之。

答:在带电棒的非均匀电场中,木屑中的电偶极子极化出现束缚电荷,故受带电棒吸引。

但接触棒后往往带上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

3、用手握铜棒与丝绸摩擦,铜棒不能带电。

戴上橡皮手套,握着铜棒和丝绸摩擦,铜棒就会带电。

为什么两种情况有不同结果?答:人体是导体。

当手直接握铜棒时,摩擦过程中产生的电荷通过人体流入大地,不能保持电荷。

戴上橡皮手套,铜棒与人手绝缘,电荷不会流走,所以铜棒带电。

--------------------------------------------------------------------------------------------------------------------- §1.2 电场电场强度思考题:1、在地球表面上通常有一竖直方向的电场,电子在此电场中受到一个向上的力,电场强度的方向朝上还是朝下?答:电子受力方向与电场强度方向相反,因此电场强度方向朝下。

2、在一个带正电的大导体附近P点放置一个试探点电荷q0(q0>0),实际测得它受力F。

若考虑到电荷量q0不是足够小的,则F/ q0比P点的场强E大还是小?若大导体带负电,情况如何?答:q0不是足够小时,会影响大导体球上电荷的分布。

基础光学(赵凯华版)Chap1 Introduction

基础光学(赵凯华版)Chap1 Introduction

1光学2009.02~2009.06教师简介•董建文–2003年理学学士中山大学物理学系光信息–2000-03年辅修中山大学信科学院计算机系–2003-07 光学博士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2007年助理研究员香港科技大学物理系•办公室:南校区激光所403•Phone: (020)84111469,84037563-8403•E-email:dongjwen@ •Homepage: /dong/•Course website: http://202.116.84.117:403/2课程提纲(Syllabus )1.引言(Introduction)2.几何光学(Geometrical Optics)3.光的干涉(Interference)4.光的衍射(Diffraction)5.光的偏振(Polarization)6.光的吸收、散射、色散(Absorption,Scattering, Dispersion)7.光的量子现象(Quantum of the light)8.激光(Laser)9.现代光学进展(Progresses of Optics)包括:全息(Holography),光子晶体与负折射率材料(Photonic crystals & Negative refraction metamaterials),量子光学11(Quantum Optics)12参考书(Reference Texts )•《光学》,赵凯华钟锡华,北京大学出版社•《光学》章志鸣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基础光学》,李良德,中山大学出版社•《普通物理学教程——光学》,易明,高等教育出版社•Principles of Optics 7th edition, Born & Wolf, Cambridge•课程要求成绩考核•课堂笔记•平时作业25%•考试成绩20%(Midterm) + 45%(Final)•严肃纪律(点名) 10%•课程网址:http://202.116.84.117:403/第1章引言§1.1 光学发展史1.中国古代它是一门古老的学科。

1.1几何光学基本定律(赵凯华版)

1.1几何光学基本定律(赵凯华版)

1.1 几何光学基本定律
第一章 几何光学
(2)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
设媒质透明、均匀和各向同性,
分界面为平面(或曲率不大)。
n1
反射线与折射线都在入射面内 n2
i1 i1' i2
• n1和n2称为媒质的绝对折射率. • 折射率大为光密媒质,折射率小为光疏媒质. • 适用条件:反射和折射面积远大于光波长。作为实
此时有:
带入折射定律:
第一章 几何光学
有:
时,
结论:n越大,最小偏向角越大。波长越短,折射率越大(正常 色散),因此,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时,透射光将按红、橙、 黄、绿、青、蓝、紫的顺序依次展开成彩虹状,其中紫光 偏向角最大,红光偏向角最小——棱镜光谱仪原理。
赵凯华版课件
光学
色散
1.1 几何光学基本定律
第一章 几何光学
当光线的方向反转时,它将逆着同一路径传播, 称为光的可逆性原理。
M1 M2
光传播的可逆性
通过简短的 推理,得到 重要的结论
利用光的可逆性原理证明:三棱镜产生最小偏向角 的条件是光线相对于棱镜对称。
赵凯华版课件
MH’即为 所求折射 线。
赵凯华版课件
光学
1.1 几何光学基本定律
证:
(1)正弦定理于△HCM
第一章 几何光学
(2)三角形相似,△HCM和△MCH’
i
赵凯华版课件
光学
1.1 几何光学基本定律
1.2 全反射定律
第一章 几何光学
➢ 当光线从光密媒质射向光疏媒质时,折射 角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临界值时, 折射光线消失,光线全部反射,此现象叫全反 射。
验规律几何光学三定律是近似规律。

赵凯华光学optics_13

赵凯华光学optics_13

3-6:关于相对位相差的求法。

关于干涉条纹与驻波场的关系问题梅斯林干涉仪。

在光束交叠区域内任取一点P 。

光源S 发出的光线,分别经透镜L 1和L 2折射后经过该点的光程关系如##所示。

注意,等式右边第一个方括号的值为(S 2'S 1'),特别地,当P 点恰为光场振动加强位置时,##式第二个方括号的值应为(n+1/ 2)λ(n =0,1,2…)。

(请问为何不为负?为何出现λ/ 2?)。

规定光线传播的方向为光程的正方向,则光程表达式##改用空间距离绝对值表达式为:PS 1 '+PS 2 '= S 2 'S 1 '+(n+1/2)λ。

此式即为动点P 的空间轨迹方程。

3-8 关于梅斯林干涉仪此式即为动点P 的空间轨迹方程。

表明,梅斯林干涉仪所呈现的亮条纹,空间分布为相干光束交叠区的一系列椭球面,或称椭球面簇。

其焦距2c = S 2'S 1';第n 个椭球长轴为2a n = P S 1'+P S 2 '= S 2'S 1'+(n+1/2)λ。

若在此间放置垂直于轴向的屏幕,则屏幕上呈现的,应为上述椭球簇被幕平面所截得的交线;为一系列半圆环。

若屏幕放置在S 2'S 1'中垂面上,则一系列半圆环半圆环的半径分别为该椭球簇的一系列短半轴长度,第n+1个半圆环半径b n 以及第n +2与第n +1个亮环之间的间隔Δb n +1分别为:2221222*********''''''122''22222''31b (0,1,2..122.)n n S S n n S S S S b a c S S n S S n n n n λλλλλ⎛⎛⎞⎛⎞⎛⎞+++⎜⎟⎜⎟⎜⎟⎛⎞⎛⎞⎝⎠⎝⎠⎜⎟=−=−=+≈+⎜⎟⎜⎟⎜⎟⎝⎠⎝⎠⎜⎟⎝⎠⎛⎞⎛⎞⎛⎞Δ=+−+=⎜⎟⎜⎟⎞⎜⎟+⎜⎟⎝⎠P S 1'+P S 2 '= S 2'S 1'+ (n+0.5)λ前面曾经讲过。

光学(赵凯华)习题解答

光学(赵凯华)习题解答

《光学》赵凯华 (钟锡华)习题解答第一章P23—5 (1-4)证一: 对平行平板上下表面分别两次运用折射定律,并考虑到平板上下是同一介质,便可证明最后出射光线与当初入射光线的方向一致。

根据几何关系可得侧向位移量为)cos sin cos (sin 2211 )sin cos cos (sin cos )sin(211221i i i i t i i i i ti i AB X −=−=−=Δ122i折射定律 sini =nsini 在i 2<i 1<<1的条件下, 取小角近似 sini 1≈i 1,cosi 1≈cosi 2≈1于是有 n n X 1−≈Δt i 1证二:)1())sin(11n n t l x ()sin(cos 11t t−=−−=θθθθ=−=θθθθP23—7(1-6)证一:由于光线垂直入射,故光线在第一个界面不发生折射,仅在第二个界面有折射。

如图, 根据折射定律 nsini 2=sini ’2 以及几何关系 i 2=α, 故 nsinα=sini ’2当α很小时, 有sinα≈α,sini ’2≈i ’2 则上式可写成nα=i ’2所以偏向角为αααδ)1(2'2−=−=−=n n i i这个近似公式, 在干涉、衍射、偏振中经常要用到, 我们应当记住。

证二:αααα+δ+⇒δ=)sin(n →sin (当0α时)得出:δα)1(−n=P23—11(1-10)解:设棱镜的折射率为n ,水的折射率为n ’,先求得n=60.15023550sin=+D DD 2sin再由 n=n ’2sin2sin αα+δm 得D25sin 33.160.1sin=+2sin 2′=αδαn nm'132305080.0sin 2D ==+−mδα最后求出此棱镜放在水中的最小偏向角为'411D =m δp23—14(1-13)解 :根据折射定律,得到n 0sin22111sin 1sin θθθ−=n n 21'1cos θ==n 因为光线在玻璃芯和外套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的条件为sin122n n ≥θ所以,欲使光线在纤维内发生全反射,1θ必需满足n 0sin2121)(1n n n −1≤θ故数值孔径为 n 0sin221n n −=θ'sin sin i DEF n g =∠n g DEF EDF ∠−=∠D90n n g 21光导纤维的数值孔径反映集光本领,是导光传象的重要性能参数之一。

赵凯华光学optics_29

赵凯华光学optics_29

第57、58课时;共 72课时 - 30 - 6.3 双折射6.3.1 双折射现象和基本规律(1)o 光和e 光图 6.19:o 光和e 光及其偏振状态的演示。

第57、58课时;共 72课时 - 31 - (2)晶体的光轴图 6.20:左,冰洲石的光轴及意义;右,冰洲石如图切割后,正入射的光束将沿此方向在晶体中传播,不再分解成两束。

第57、58课时;共 72课时 - 32 - (3)主截面图 6.21:主截面。

主截面:晶体表面的法线与晶体光轴构成的平面。

当入射线在主截面内,两者射线均在入射面内;否则异常光线可能不在入射面内。

第57、58课时;共 72课时 - 33 - (4)主平面图 6.22:主平面。

晶体中光的传播方向与晶体光轴构成的平面。

需要说明的是,o 光的偏振方向垂直于主平面,e 光的偏振方向在主平面内。

第57、58课时;共 72课时 - 34 - (5)双折射光的偏振图 6.23:o 光和e 光都是线偏振光,且偏振的方向相互垂直。

6.3.2单轴晶体中的波面(1)单轴晶体与双轴晶体冰洲石、石英、红宝石等晶体,只有一个光轴;有些晶体,如云母、橄榄石、硫磺等,有两个光轴方向,叫双轴晶体。

日后,待双折射的机理搞清楚后,双轴晶体的描述并不比单轴晶体复杂。

但是就目前而言,如果描述双轴晶体,很可能不仅描述不清楚,反而会把单轴晶体的一些物理特性搞得非常糊涂。

我们在这里只讨论单轴晶体。

先介绍一些结论性的规律和实验现象。

第57、58课时;共 72课时-35-(1)单轴晶体中的波面负单轴晶体:图6.24:左,在单轴晶体中,o光沿各个方向的传播速度相同;右,在单轴晶体中,e光沿各个方向的传播速度并非一样,是与光轴夹角有关的函数v e(θ)。

图示的v o<v e,此种晶体称“负单轴晶体”。

(n o>n e)。

第57、58课时;共 72课时-36-第57、58课时;共 72课时 - 37 - 正单轴晶体:图 6.25:左,在单轴晶体中,o 光沿各个方向的传播速度相同;右,在单轴晶体中,e 光沿各个方向的传播速度并非一样,是与光轴夹角有关的函数v e (θ)。

光学通关答案

光学通关答案
由几何关系得
解得
由几何关系得
由几何关系可知
解得
卡尺上的C点发出的光,经过平面镜的下边界反射从P点射向液面,可以被人观察到,C点得
平面镜人能够观察到米尺的刻度范围为24cm∼48cm。
光线2再传播到底部介面时入射角
i3= 30°
光线2对介质II的全反射临界角为
所以不会发生全反射.再由折射定律得
r3= 60°
设光线2射出后交y轴于P点
所以所求的距离
(2)由于蓝光的折射率大于红光的折射率,再由(2)中的相关规律可得,光线的偏折程度更大,则d比上面结果小.
【点睛】本题其实是光的色散问题,考查光的折射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正确作出光路图,运用几何知识辅助分析;注意频率越大的光在介质中的折射率也越大.
180°-75°-15°=90°
所以底面透光部分的弧长为
L′= ×2πR=
玻璃砖下表面有光线射出部分的面积
5.
【答案】①150°;②
【详解】①设球半径为R,球冠底面中心为O′,连接OO′,则OO′⊥AB。令∠OAO′=α,有

α=30°
由题意
MA⊥AB
所以
∠OAM=60°
设图中N点为光线在球冠内底面上的反射点,所考虑的光线的光路图如图所示
由几何关系得, 与法线 夹角为60°,经BC边反射后光线与OD夹角为 ,由折射定律
解得
(2)由于折射率 ,可知到达E点的光线发生全反射。射到 点的光线在玻璃砖中的光路如上图所示。
由几何关系可知,其在 中的光程总长为 ,而在半圆形部分的光程长为 。光在玻璃砖中的传播速度为
因此在玻璃砖中的总传播时间为
7.
解得
∠ENO=30°
于是∠ENO为反射角,ON为反射光线。这一反射光线经球面再次折射后不改变方向。所以,经一次反射后射出玻璃球冠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的偏角β为

赵凯华光学课件及习题答案

赵凯华光学课件及习题答案

二、几何光学时期
<1500~1800,大约300年>
1、建立了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奠定了几何光学的基础 2、研制出了望远镜和显微镜等光学仪器 3、牛顿为代表的微粒说占据了统治地位 4、对折射定律的解释是错误的
n2 n1
v2 n v1n
v1t
v1t v1 sin i1 v2t v2 sin i2
激光全息傅利叶和非线性光学
第一章 光和光的传播
§2 几何光学基本定律
1.1 几何光学三定律 1.2 全反射定律 1.3 棱镜与色散 1.4 光的可逆性原理
2.1 几何光学三定律 (1)光的直线传播定律: 光在均匀媒质里沿直线传播。 例:物体的影子, 针孔成像 例:海市蜃楼(mirage)
海市蜃楼(mirage)是一种折光现象,由于靠 近表面竖直方向上空气密度的剧烈变化,使 得一些远处的物体在一定区域形成图像以代 替其真实位臵。这些图像是扭曲的,倒转的 或是摇摆的。 空气密度与气压、温度和水蒸气含量密切相关。


电磁波(包括光波),只要光子能量不变,其光波频 率就不变。E=hν,E是光子能量,h是普朗克常数,ν 是光波频率。 在不同介质里频率不变,但是波速要变,所以波长肯 定变,波长变了光的颜色应该要变吧? 光的颜色由频 率确定,而频率是光源的性质,与光通过的介质没有 关系。波长改变,是与光速改变相适应的,与频率没 有关系!
第一章
光和光的传播
Questions:


这两个光源的颜色(λ=?) 实验观测时,下面两种情况的不同:①只有一 个光源照明;②两个光源同时照明。 两个光源同时照明时,两个光源之间互相影响 吗? 光源发出的光是如何传播的? 在下面①②③三种情况下,观察者看到的光源 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在观察者和光源之间放置 【①0个;②1个;③2个】透明晶体片,已知 每个晶体片本身不吸收光。

赵凯华 力学 12章答案解析

赵凯华 力学 12章答案解析

第一章1-1 已知质点沿x 轴周期性运动,选取某种单位时其坐标x 和t 的数值关系为x=3sin 6πt,求t=0,3,6,9,12s 时质点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解:位移Δx=x(t)-x(0)=3sin 6πt, 速度v=t dt dx 6cos 2ππ=,加速度t dt dv a 6sin 122ππ-==,对于不同的时1-2 已知质点位矢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形式为r=R(t ωcos i +t ωsin j )求:(1)质点轨迹,(2)速度和加速度,并证明其加速度总指向一点 解:(1)x =R t ωcos ,y=R t ωsin ,x 2+y 2=R 2,∴质点轨迹是圆心在原点的圆)cos sin (j t i t R dt r d v ωωω+-==(2)r j t i t R dtv d a 22)sin (cos ωωωω-=+-==方向恒指向圆心1-3 在一定单位制下质点位矢随时间变化的函数数值形式为j t i t r)32(42++=求(1)质点轨迹,(2)从t=0到t=1的位移,(3)t=0和t=1两时刻的速度和加速度。

解:(1)x=4t 2, y=2t+3, x=(y-3)2故x ≥0,y ≥3,质点轨迹为抛物线的一段(见右图) (2),24)0()1(Δ,54)1(,3)0(j i r r r j i r j r+=-=+==大小为r Δ=m 522422=+。

与x 轴夹角︒==-6.26421tg θ(3)2/88,28s m a a i dtv d a j i t dt rd v ==⋅==+== 方向沿x轴正向jv2)0(=,大小为s m v v /2)0()0(== ,方向沿y 轴正向;,28)1(j i v+=方向:与x 轴夹角︒==-14821tg a1-4 站台上一观察者,在火车开动时站在第一节车厢的最前端,第一节车厢在1Δt =4.0s 内从他身旁驶过。

设火车作匀加速度直线运动,问第n 节车厢从他身旁驶过所需的时间间隔n t Δ为多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学》赵凯华 (钟锡华)习题解答第一章P23—5 (1-4)证一: 对平行平板上下表面分别两次运用折射定律,并考虑到平板上下是同一介质,便可证明最后出射光线与当初入射光线的方向一致。

根据几何关系可得侧向位移量为)cos sin cos (sin 2211 )sin cos cos (sin cos )sin(211221i i i i t i i i i ti i AB X −=−=−=Δ122i折射定律 sini =nsini 在i 2<i 1<<1的条件下, 取小角近似 sini 1≈i 1,cosi 1≈cosi 2≈1于是有 n n X 1−≈Δt i 1证二:)1())sin(11n n t l x ()sin(cos 11t t−=−−=θθθθ=−=θθθθP23—7(1-6)证一:由于光线垂直入射,故光线在第一个界面不发生折射,仅在第二个界面有折射。

如图, 根据折射定律 nsini 2=sini ’2 以及几何关系 i 2=α, 故 nsinα=sini ’2当α很小时, 有sinα≈α,sini ’2≈i ’2 则上式可写成nα=i ’2所以偏向角为αααδ)1(2'2−=−=−=n n i i这个近似公式, 在干涉、衍射、偏振中经常要用到, 我们应当记住。

证二:αααα+δ+⇒δ=)sin(n →sin (当0α时)得出:δα)1(−n=P23—11(1-10)解:设棱镜的折射率为n ,水的折射率为n ’,先求得n=60.15023550sin=+D DD 2sin再由 n=n ’2sin2sin αα+δm 得D25sin 33.160.1sin=+2sin 2′=αδαn nm'132305080.0sin 2D ==+−mδα最后求出此棱镜放在水中的最小偏向角为'411D =m δp23—14(1-13)解 :根据折射定律,得到n 0sin22111sin 1sin θθθ−=n n 21'1cos θ==n 因为光线在玻璃芯和外套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的条件为sin122n n ≥θ所以,欲使光线在纤维内发生全反射,1θ必需满足n 0sin2121)(1n n n −1≤θ故数值孔径为 n 0sin221n n −=θ'sin sin i DEF n g =∠n g DEF EDF ∠−=∠D90n n g 21光导纤维的数值孔径反映集光本领,是导光传象的重要性能参数之一。

P23—16(1-15)证: 毛玻璃的作用是增加散射,以使液层上表面处处为散射源。

如图(b)所示,在AB面入射角较小的光线,在AC面出射时折射角较大。

以折射角下限i '出射的光线1ˊ,其共轭光线1在AB面的入射角为900。

出射方向观察用的是一架接收平行光用的望远镜,它能接收从AC面出射的一系列不同方向的平行光束,同一方向的平行光在望远镜中会聚于一点。

由于AC面出射光线的折射角有一下限i ',因此在视场中出现有明显分界线的半明半暗区。

对图(b)中的E 点写出折射定律为对图(b)中的D 点写出折射定律为D90sin sin n EDF =∠又因为DEFn EDF g ∠=∠cos sin =故由以上三式得2'22sin 1sin 1gg i n DEF n −=∠−gn ='22sin i n g −gg =<nn<n 是极限法测液体折射率的限制条件。

如果液体相对棱镜是高折射率,经AB面一次折射后就有各种方向的平行光束,它们在AC面出射时就不可能在望远镜中出现有明显分界线的半明半暗区。

p32--1.(1-16)Ζ−Η×=××==1481001009.5105893103λλνc 解: (1)光频ƒ=式中λo 为光谱线的真空波长。

(2)同一谱线在介质中的光波长038775893A ===52.1nλλP132—1(1-22)解一: 按点光源照明时的照度公式2I E cos r θ=并以 I=100cd(坎德拉),A B B A A r r m r 2,2/145cos cos ,0.1,10cos cos 0=====D θθ代入分别算出A,B两点的照度为 E A =100lx E B =35lx 解二: 对于A 点lx 100cd 100cos ==(1.0m)22′=Φ=I d E LA dS A θ 对于B 点lx 2252/2cd 100cos =×==Φ=I d E θm)2(22LB dS BP132—2(1-23)解 如图,设照明处B 与灯泡垂足A 的距离为l,灯泡位于不同高度将同时改变距离r 和倾角θ,θ为变量,则r=l/sinθ 照度公式改写为E=I 2cos r θI 2l cosθsin 2θ=对上式求导得 θd dE I 2l sinθ(2-3sin 2θ)=32θd dE=0,解得 sinθ=令 l21则可得 h=P132—4(1-25) 证明:θcos dS Bd d Ω=ΦBdS d d B dS πϕθθθππ==Φ∫∫202/0cos sinB dSE π=Φ=解一: 设地面的照度为E,地球的轨道半径为z,太阳的半径为r,由球对称性和太阳的总光通量为24EZ π=Φ太阳的面发光度为R=24r πΦ=22Ez r由面发光度与亮度的关系得太阳的亮度为22Ez Rr πB=π=/s '''ΔΩΔ=ΔΦ=ΔΦs B '/s ΔΔΦ22'/z r π≈=1.5×109lm/m 2·sr=1.5×105sb 如果考虑到光功当量为k M =683lm/W,则太阳的亮度也可以表示为 B=2.2×106W/m 2·sr如果对大气层的吸收(以致地面照度降低)作修正,并考虑到太阳辐射于整个波段(不限于可见光范围)的功率,那么太阳辐射亮度值自然比以上数值还要高。

目前在大气层上边界所取的太阳辐射亮度值为2×107W/m 2·sr。

解二: 如附图,根据互易关系,亮度为B的太阳照射在地球面元上的光通量等于亮度为B的面元Δ照射在太阳上的光通量。

即现已知太阳光投射于地球的照度E=,又由太阳的半径和太阳至地球的距离可以算出太阳对地球所张的立体角ΔΩ解出B=('s ΔΔΦ)(22r z 22Ez r ππ=1.5×105sb)=r 为地球半径解三:R 为太阳半径,.srlm/m 105.1sb 105.12952×=×≈⋅==14420ππππr R E EB第二章P46—2(2-2) 解:n n r n n rn nr CA QC Q C AC QA Q A ′=+′′+=+′=′ n nC M C Q Q M H M Q M H M u u ′=′=′=′///sinsin求得球面镜的曲率半径和横向放大率为r=-19.4cm v=-30这说明,为了满足象距要求应选用一块凹面镜,此时得到的是个放大了30倍的倒立的实象。

P55—10(2-11)解一: 本题是P点经两次平面(半径为无穷大的球面)折射成象于P '点。

联立物象距公式(令r ∞→)′′−=1s n 11s '2s 21s n −=n t ns )(1+并注意到s 2=-(s ’1-t),解出 s ’2=-t nn s pp 1('2's t )()1−=−−+=须知物象之间的位移值'1pp n−n 所以 t=mm pp 3'=与物点P的远近无关,原题中的数据15cm不是必要的。

以n=1.50,代入上式算出 t=9mm 解二:第一平面:0)150(15.11=+−+′t s 第二平面:0m )(5.1315011=−′−++t sm 9=tP70—2(2-16) 解:见P62的光焦度定义)11)((21r r n n f n P l −−==5.1=l n 1=n当 ,时,5)11(5.02=−=r r P ; 1当,n 时,5.1=l n =液n 111(5.121-)液=−−r r n (=P =液n 解方程得出:6.1P71—3(2-17)解 这里的粘和剂可以看为一个两侧为空气的胶透镜,于是复合透镜相当于三个透镜的密接,其合成焦距公式为2011111f f f f ++=式中f 1,f 2分别为原来两个透镜的(两侧是空气)的焦距,f 0是胶透镜的焦距,它应当为)11)(1(10n f −−=320r r ∞式中n 0为胶的折射率。

由此可见,当r 2=r 3,既两透镜吻合时,→0f 即使有一层胶,合成焦距公式仍为=f12111f f +21a a >201=−a aP71—8(2-22) 解:设2fa 100−a 111=+10021=a a +得出:fa a 10021=24f 1=a ,40 ,602==a2321−=a a 1−=v ,322−=vP71—10(2-24)解:对L 来说是虚物成实像,2=s =′s 152−=−s 201=sfs =+s 111′ ,cm 60−=fP71—11(2-25)解 这是两次成象问题,设对L 1的物距、象距分别为s 1、s /1,对L 2 的物距、象距分别为s 2、s ’2,并注意到s 2=-(s /1-d),d是L 2在L 1.510.1011'1=+s 右方的距离。

把数据代入高斯公式得 0.101)0.5(11'1'2−=−−+s s '1s cm s 0.102=′,0.10cm =解得. 并有 s 2=-5.0cm.10.100.101'11−=−=−=s s V 所以经此光学系统象成在L 2之右10.0cm处,横向放大率分别为.20.50.102'22=−−=−=s s V x总放大率为V=V 1V 2=-2 用作图法验证(如图所示)。

P97—4(2-41)解 放大镜(或目镜)的工作距离是要使得物体处在第一焦点附近稍靠里一些的小范围内,这样才能形成一个明视距离s 0以远的放大虚象供正常人眼观察。

所谓“焦深”就是指的上述小范围的纵向间隔Δ,此值也正是与明视距离相对应的物距。

令象距,由牛顿公式得f s f x f x +−==02'2)(0'f s x +−=须知视角放大率M=s 0/f,替换上式中的焦距f 得)1(0+−=M M s x焦深)1(0+==M M x Δs x cm x 17.4=x x =Δx Δ由此算出 M=2x, Δcm08.2=Δ M=3x, cm 83.0M=5x, cm23.0=M=10x,由此可见,高倍放大镜或目镜的焦距很短,焦深也随之缩短,要求实验调节更要精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