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常见问题清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现场未按《江苏省水利基本建设工程质量责任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管理办法》(苏水基[2018]11 号)的要求进行质量终身制、质量举报的现场公示。

主要人员均未在施工现场,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违反《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三十七条规定。

施工脚手架搭设需进一步加固封闭、增加横向斜撑、悬挂防坠网,搭设脚手架的高空作业人员应系安全带。

施工现场布置较为混乱,钢筋、木工加工场硬化范围较小、场区内排水系统不完善,未制作质量终身责任制、农民工工资公示牌等。

施工现场安全警示标志不足,塔吊施工时应加强专职安全员值班制度。

施工单位需加强对基坑支护的观测,确保基坑安全。

低压配电柜电缆沟线缆布设较乱,自动化传输线布设需进一步整理。

表面渣
柜体杂物应进一步清理。

施工通道防护标准低,临时施工用电应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中强条要求。

钢筋、黄沙、砌体砖等材料未进行标识。

管道安装基槽底未整平、管道底部两腋处回填土方未进行压实。

涵洞上下游进出水连接不顺滑。

混凝土外观质量较差,表面无光泽、不洁净,且多处施工缝处存在露砂、漏浆、蜂窝等现象,不符合《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04-2002) 第6.3.1 款、第6.3.4 款规定。

(污水处理厂)
混凝土外观质量一般,存在跑模、气孔、麻面现象,且部分混凝土顶表面未进行提浆、收光、抹平,不符合《水利工程预拌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
(DB32/T3261-2017)第8.3.6 条规定。

现浇素混凝土表面未进行提浆、收光、抹平,不符合《水利泵站施工及验收
规范》(GB/T51033)第5.3.14条规定。

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存在少量蜂窝,建设单位应校核实体混凝土强度后确定处理方案。

施工缝采用冲击钻进行凿毛,造成施工缝表面混凝土形成沟槽且表面存在混凝土松动现象,混凝土清除不彻底,不符合《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L677-2014)7.4.19 条规定。

混凝土施工缝凿毛、水泥土搅拌桩、混凝土灌注桩桩头破除工序严禁使用冲击钻。

个别部位混凝土存在施工冷缝处理,应处理并进行缺陷备案。

翼墙均存在漏
振现象,不符合DB32/T2334.2-2013表B.60混凝土外观质量工序质量评定表的要求,施工单位应进行处理,并进行质量缺陷处理备案。

个别混凝土框架柱顶端约10c m左右外观质量较差,存在少量气泡、裂缝等缺陷,不符合《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第6.8.3条第4款及《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第8.1.2条规定。

混凝土对销螺栓封堵不符合《水闸施工规范》( SL27-2014) 第7.4.46 条要求。

部分sps 材料已脱落。

池壁对拉螺杆孔眼封堵不密实,不符合《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41-2008第622款、第6条规定。

进一步加强钢筋制作安装及保护层控制。

出水涵洞顶板钢筋间距不均匀,钢筋保护层垫块密度不够,涵洞边墩钢筋顶部锚固长度不足,不符合《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L677-2014)第445条规定。

钢筋安装保护层质量控制存在偏差,同一垂直面上钢筋保护层厚度大小不一致。

筋搭接长度不足、接头面积百分比达到100%,箍筋弯钩制作。

钢筋保护层混凝土垫块目测孔隙率偏大,不满足设计要求;第三节闸室部分斜向加强筋制作长度不足、安装不规范,不符合《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L677-2014)4.4.5 条规定。

部分钢筋焊焊接接头存在烧伤现象,且焊缝不平整、不饱满,存在气孔,焊渣未清理等焊接缺陷,不符合《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L677-2014)第4.4.3 款第6 条规定。

纵向受力钢筋与箍筋安装不相符,清水调节池钢筋保护层质量控制存在偏差,同一垂直面上钢筋保护层厚度大小不一致,均不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第5.5.3条规定。

灌注桩桩身钢筋笼保护层不符合设计要求。

建设单位应组织监理、施工、设计单位查明原因,制定可行方案进行处理,完成后,组织专项检查验收,同时按
《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范》(DB32/T2334.1-2013)规范表C进行质量缺陷备案。

翼墙墙后土方回填目测粘土浆涂刷厚度不均匀,且未做到随刷随填等工艺要求。

翼墙墙后回填土/基础回填土含在块石等杂质,未整平、未压实,回填土质量不符合施工图要求,应清除;混凝土与土料结合面涂刷的粘土浆不均匀,不符合《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范》(DB32/T2334.1-2013)5.3.4 条规定,应进行处理。

目测钢管内外防腐厚度不足,外防腐存在起鼓现象,管壁表面灰渣、铁锈、氧化铁清理不到位,防腐涂层涂刷不均匀,存在气泡、皱皮、流挂、漏涂等缺陷。

不符合《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第5.4.5条第2 款规定。

构筑物防雷接地体方式与施工图纸说明不相符,施工单位自行增设接地极焊接接触点连接面积不符合《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16)第4.3.4条规定;施工防雷接地图纸设计说明不明淅,造成施工单位施工偏差。

闸室基础左侧混凝土搅拌桩中心线偏差较大,施工单位应在基础开挖完成后
进行放线,并由设计单位对中心线位置进行校核。

施工单位管道功能性试验未提供打压、冲洗消毒依据,未提供第三方对水质的检测结果,不符合《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第9.1.10 强条规定。

清水管线。

污水处理厂。

钢管、PE 管功能性试验(重要资料),工作压力应为设计压力的1.5 倍,打压试验包括试验前准备,池子、压力表、管子;试验中,打压记录,打压、注水、浸泡;试验后,结论。

闭水(满水)试验,
紫铜止水焊接不规范/ 水平止水与垂直止水接头焊接不符合设计要求,未形成封闭的止水系统,不符合《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 SL677-2014)第10.2.4
款规定。

钢筋混凝土箱涵橡胶止水片现场穿孔拉挂固定,不符合《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L677-2014)第10.2.3、10.2.4条规范要求,应采用硫化热粘接。

多处橡胶止水带安装质量存在偏差,存在止水带与缝面不垂直、止水中心线与接缝中心线偏差较大现象,不符合《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41-2008第6.2.2款、第8条规定。

施工单位应制定可行措施进行整改,经我站检查确认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未在施工现场设置公示质量质量责任主体和主要责任人的标牌。

苏水基
2018[11] 号文。

二、建设单位 参建单位未建立健全相应质量管
理体系,不符合《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 第十八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六条、第三十三条规定。

各责任主体主要人员均未在施工现场, 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 违反《建设工 程质量
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三十七条规定,建设单位应停工整改,待参建单 位主要人员到位报我站备案后方可恢复施工。

项目法人内设管理机构配备人员 (项目法人、 技术负责人) 工作简历较为简 单,
缺少必要的毕业证书或资格证书复印件,无法证明是否满足工程建设需要。

质量管理制度缺乏针对性, 没有重点突出项目法人的质量管理, 且质量管理 体系文
件中未能明确设置执行、检查强制性条文的环节和要求。

对其他参建单位质量终身制落实情况、 履约情况、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未开 展检
查、未形成检查记录。

/ 现场未制作质量责任主体公示牌。

未提供强制性条 文学习、检查等记录。

未提供交桩记录,不符合《建设工程文件归档规范》
(GB/T50328-2014)附表 B.0.3 归档要求。

未办理质量监督手续, 合同工程开工批复日期应晚于质量监督批复。

( 安全监督-开工备案,这期间监理可发开工令)
开工备案手续报送不规范,未报送项目主管部门备案。

分部工程质量评定结论、 单
位工程验收鉴定书未报质量监督站核备。

( 监站签字盖章)
分部工程验收鉴定书未及时报送法人验收监督管理机关。

( eg :水下) 项目
划分调整后至少报到单位工程。

法人验收计划不全、缺少专项验收、阶段验收、竣工验收、档案验收等验收 工作的具体时间节点。

且未报法人验收监督管理机关。

单位工程外观质量评定标准检测项目需进一步修改, 检测数量应以第三方检 测计划
中数量为主。

单位工程外观质量评定标准及标准分制定不满足规范要求、 且未报送质量监督机构备。

一般设计变更文件未报项目主管部门核备。

(报规计处) 重大设计变更未按 原报审
程序报原初步设计审批部门审批。

(报水利局,在报审表中签字盖章) 质量缺陷报质监站核备不及时,需要有质监站盖章签字。

项目法人委托抽检检测单位未提供检测人员资质证明文件、同体。

未开展工程实体检
测,包括 高程、垂直度、过程控制 对历次稽查、检查发现的问题未建立整改台账。

未制定质量事故应急预案。

第三方委托检测缺少电气、 房建等内容。

第三方委托检测要工作留痕, 最好 签协
议就明确检测后三天出检测结果, 有利于过程质量的监管控制。

不能到最后
提供一份检测报告书。

施工图审查滞后,不符合《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十一条规
定。

项目法人未与中标监理单位未签订监理合同,不符合工程建设基本建设序。

质量
有质
三、监理单位现场监理人员与投标文件不相符,主要监理人员驻场不满足合同约定。

现场监理机构应以红头文件成立,监理人员如变更应及时完善手续。

人员履历,资质证书附后。

考勤表。

进一步加强质量巡视。

质量控制制度应设置执行检查强条的环节和要求。

混凝土灌注桩监理旁站记录未体现钻孔护筒高程、钢筋笼安装高程及混凝土浇筑最终高程等质量参数。

不符合《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范》 ( DB32/T2334.2-2013 )表B16、B17 有关参数要求。

监理机构未及时对施工图纸进行核查与签发,不符合《水利工程施工监理规
范》(SL288-2014)第524款第1条、第4条规定。

未及时向项目法人报告检查和检测发现的问题、未形成监理月报。

对部分原材料、中间产品、施工设备核验、检查不规范,未对报验所需附件材料进行核对。

不符合《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T50319-2013)第529款规
定。

未对施工单位执行强制性条文的情况进行检查、未形成检查记录。

对施工单位施工工艺性试验方案审批不严,堤防回填碾压试验未确定碾压工艺参数,钢筋焊接工艺试验确定电流、咬合度、电焊条质量,灌注桩完成后做单桩承载力试验,形成试桩报告,破桩报告。

监理对施工单位上报的专项施工方案、原材报验、监理通知回复等资料把关不严,如监理回复未见整改台账、原材报验附件不全、专项施工方案引用的规范过期、监理对存在的问题未签署意见建议,不符合《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GB/T50319-2013)第5.2.2 款规定。

监理检测计划不规范,存在检测内容不全(原材、中间产品、实体:高程、垂直度等过程控制)、检测频次不具体、未明确检测项目等问题,且未见工序平行检测记录、未建立检测不合格台账。

监理单位应按平行检测计划将泡沫板、沥青、抗冻试块、紫铜止水焊缝、水泥、黄砂、碎石及时送检。

并建立检测不合格项目台账。

已提供的基础工程图纸监理单位未签字施工单位就开始用于施工,不符合
《水利工程施工监理规范》第5.2.4 条规定。

基槽高程与尺寸部分数据描述与后附测量图不一致,且勘察、设计单位签字手续不符合规范要求。

开工资料监理未签字审核,手续不完备,不符合《水利工程监理规范》
(SL288-2014) 4.3.1 条要求 未按规范要求施工单位进行各种施工工艺参数的试验或未
审批施工单位提
交的工艺参数试验报告。

( 1 监理机构应审批承包人提交的现场工艺试验方案 , 并监督其实施。

2 现场工艺试验完成后 , 监理机构应确认承包人提交的现场工艺 试验成果。

3 监理机构应依据确认的现场工艺试验成果 , 审查承包人提交的施工 措施计划中的施工的施工工艺。

4 对承包人提出的新工艺 , 监理机构应提请发包 人组织设计单位及有关专家对工艺试验成果进行评审认定) 。

不符合《水利工程 监理规范》( SL288-2014)6.2.9 条要求。

四、施工单位
钢筋浇筑台账手写,现场浇筑部位。

地基验槽签字手续不全,无测量数据,未附照片。

质评资料滞后,基础评定资料签字盖章手续不全。

三检资料只做钢筋、模板,其他没有? 施工单位委托江苏华杰咨询有限公司 (交通丙级资质 )江苏泽建(只有混凝土 缺电气金结资质) 设置的工地实验室不符合 《省水利厅关于印发 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的通知》第十四条规定。

项目划分,工程外观质量评定标准分未及时报质监站批。

施工进度计划不仅要编制总进度计划, 还要编制月进度计划, 展情况及时进行进度计划调整。

项目部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安全员从业资格证已过期。

强制性条文梳理不全。

(包含原材、 施工现场的、 分部评定:
3专项内容强条:劳动安全、质量检查、验收。

原材质量检查:需复检的原材、 试块列出来)
工程施工专项内容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检查记录表执行情况一栏不应只填 写符合要求,应说明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的具体参数和规范条款
/ 填写实际检查
具体的内容和情况。

江苏省水利工
并根据工程进 混凝土、拆模、
项目部人员未组织强制性条文学习,形成会议记录附签到表。

检查专项施工方案是否齐全(冬雨季、降排水、水泥搅拌桩、深基坑高边坡 等)。

专项施工方案未结合具体施工内容、 施工条件、 施工特点进行编制, 针对性、 指
导性、可操作性差。

(如《混凝土预制管桩工程专项施工方案》未明确具体质 量控制内容及控制措施、未提供桩基布置平面图; 《降排水专项施工方案》未明 确管井布置形式,管井深度、顶高程、底高程与实际情况不相符; 《测量专项施 工方案》施工内容与具体工程建设内容不相符。

《混凝土预制管桩工程》施工未 按施工图进行试桩,不符合规范和施工图要求。

《施工围堰专项施工方案》未明 确平面图、断面图等具体质量控制内容及控制措施、 《水泥土换填专项施工方案》 未提供水泥土掺入量。


专项施工方案未结合具体施工内容、 施工条件、 施工特点进行编制, 针对性、 指
导性、可操作性差。

如《混凝土预制管桩工程专项施工方案》未明确具体质量 控制内容及控制措施、未提供桩基布置平面图; 《降排水专项施工方案》未明确 管井布置形式,管井深度、顶高程、底高程与实际情况不相符; 《测量专项施工 方案》施工内容与具体工程建设内容不相符。

混凝土预制管桩工程施工未按施工 图进行试桩,不符合规范和施工图要求。

钢筋焊接、水泥土搅拌桩等工艺试验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形成工艺试验结 论(试
桩报告)。

堤防回填碾压试验未确定碾压工艺参数。

混凝土灌注桩未提供试桩报告, 未提供灌注桩承载力报告, 工艺试验方案及 试验成
果未及时报验,不符合《水利工程施工监理规范》 (SL288-2014)6.2.10 条第 1、2 款规定(做好重要隐蔽单元工程、关键部位单元工程的质量控制)。

水泥搅拌桩试桩报告未形成,不符合《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范 部分:建筑工程》
( DB32/T 23334.2-2013 )第6.3.3.1 款、第 6.3.3.6 (施工前应进行成桩工艺试验, 验证并确定掺入比、 掺入量等技术参数。

载力和复合地基承载力应
符合设计要求。


混凝土预制管桩工程施工未按施工图进行试桩,不符合规范和施工图要求。

钢筋焊接
工艺试验方案缺乏可操作性, 未明确试焊操作人员、 机具设备、 焊 条型号,未明确焊接接头形式、 焊接电流等工艺参数; 且原上报试验方案由监理 签发重新上报指令后, 未及时重新报监理审批, 不符合《水利工程施工监理规范》
(SL288-2014)第 629 款规定。

质评: 用于质量评定的混凝土试块采用标准养护。

部分质量评定资料(单元 / 工序
质量评定表)填写不规范,不真实,评定不 及时,签字不及时。

(工序、 单元质量评定施工单位自检, 监理复核。

分部工程、 子单位、单位工程施工,则监理、项目法人均要签字,监理单位以报告单形式报
第2 款规定。

单桩承
业主签字)。

不符合《水利工程监理规范》(SL288-2014)6.1.3 条要求。

填表时间顺序与工序时间衔接顺序前后矛盾。

混凝土浇筑工序质量评定表评定时间与实际情况不相符。

单元工程评定日期应不早于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检测报告日期,后续单元工程开工必须在前一单元质量评定之后开始。

不符合《水利
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范填写要求与示范》第2 部分(建筑工程)有关要求。

部分工序质量评定表填写不规范,如《混凝土浇筑工序评定表》“混凝土表面保护”检查项目检查记录直接填写“符合规范要求”,未明确采取的具体保护措施;《混凝土外观质量评定表》“表面浅层裂缝” 检查项目检查记录填写“无缝宽超过SL191允许值的浅层裂缝”,对是否存在裂缝表述不明确;“麻面”检查项目检查记录填写“少量麻面”,未明确麻面累计面积即评定质量等级等,以上均不符合《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范》(DB32/T2334.2-2013)填表要求。

工序质量评定表填写不规范,施工单位“三检制”原始数据资料不全/无,填写不规范,应单独存放作为备查资料。

(班组初检、施工队复检、施工单位专职质检员终检,质量评定表要依据三检资料,数据应对应。


重要隐蔽/关键部位单元工程的质量等级经施工单位自评合格,监理单位抽检后,由项目法人或委托监理组织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单位成立联合小组,共同核定质量等级并签证附录表F.1 。

地基验槽记签字盖章手续不完善,且未提供基坑图片、地勘报告、高程及尺寸测量图、测量记录,实测桩位图、桩的数量、桩间距等附件资料。

质量评定、验收工作不及时、不规范。

至检查日,只完成土方开挖分项工程质量评定,且监理未签字、盖章;基础开挖及基础处理分部工程共包含5 个分项工程,评定资料只涉及到3 个分项工程的完成情况,不满足验收条件。

未形成混凝土浇筑台账。

检测;
现场测量基准点交接手续(交桩单位、建设单位)未盖鲜章,需完善。

交桩记录不完整、交桩单位未签字;施工单位未制定工程检测计划,不符合《建设工程
以上均文件归档规范》(GB/T50328-2014)附表B.0.3归档要求。

施工单位未开展工程实体质量自检。

自检计划、监理单位平行检测计划编制不规范,检测项目缺项、检测频数不明确。

不符合《水利工程监理规范》6.2.4 条要求。

(自检计划包括:原材、实体、外观尺寸)
未对已完工程的混凝土强度、结构尺寸、层面高程、垂直度、平整度及防水涂料厚度等进行实体检测;监理单位亦未对相关指标进行平检。

施工单位自检计划缺少黄沙、碎石、止水、砌体砖等检测内容,检测频次不明确。

施工单位所用原材料应按规范要求进行全参数复检,抗冻混凝土应进行含气
量检测,施工、监理单位应在施工现场配备氯离子检测仪器。

未制定分项工程和检验批划
分方案, 不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
准》(GB50300-2013第4.0.7条要求。

桩基检验批质量评定表中施工依据的规 范不满足设计要求。

未提供混凝土预制管桩防腐检验批验收评定记录, 筑工程防腐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

原材:
原材、设备进场报验不规范不及时、 存在代表数量未按实填写、 集
不全、报验附件不全(水泥、黄砂、碎石、混凝土外加剂、土工膜、 钢筋焊接接头、波纹管、钢管、电缆线、 <接线盒、插座 >复检、等原材料)。

混凝土试块、 混凝土配合比比对试验报告、 土工膜和钢筋焊接试验报告、 灌 注桩检测报告、 碎石桩等检测报告未以报告单形式报监理审核。

不符合《水利工 程施工监理规范》( SL288-2014)4.3.2 、6.2.6 条规定。

钢筋、等原材料报验不规范,且水泥、碎石、、中间产品报验不及时,不符 合《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2008第3.1.9条及《建设 工程监理规范》( GB/T50319-2013)5.2.9 条规定。

甲供材料进场也需要向监理报验,填写《甲供设备进场查验记录表》,供应 商、施工、监理、建设形成四方签证记录。

水泵、预埋件等设备开箱验收记录填写不规范, 且四方签字盖章手续不完善, 不符合《泵站设备安装及验收规范》 2.4.1 条要求。

用于主体工程施工的PE 管、球墨铸铁管等材料未进行复检、报验,不符合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第3.1.9款规定;且 PE 管道热熔接头未进行工艺性试验及焊接接头质量复试,不符合《给水排水管 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第5.10.8款第3条规定。

PE 管道施工未制 定施工方案。

施工单位未对已完工程的混凝土强度、结构尺寸、层面高程、垂直度、平整 度及清水调节池LM-复合防水涂料厚度等进行实体检测;监理单位亦未对相关指 标进行平检。

钢筋混凝土管、焊条未进行复检、未报验;水泥、钢筋焊接接头报验时间在 前,相应检测报告时间在后,不符合报验要求。

土工击实试验报告、灌注桩检测 报告、混凝土配合比比对试验报告未以报单的形式报监理审批。

工程原材料、中间产品、构配件、设备等未进行出入库登记管理、现场未进 行标识。

闸门、启闭机未进行进场验收。

混凝土预制管桩未按要求进行复检, 不符合《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 范》( GB50141-2008 第 3.1.10 款强条规定。

钢筋原材报验未进行外观质量检查, 且报验的型号、 炉批号与实际情况不相 符;外观检查记录监理未签字、钢筋检测频次不足等问题,不符合《水利工程施
工监理规范》( SL288-2014)6.2.6 条要求。

紫铜止水片、焊条等原材料未进行复检、 报验;钢筋焊接接头报验附件不全, 未提供焊接接头外 观 质量检 查 记录, 不符合《水 利工程 施工监理规 范》
不符合《建 钢筋铭牌收 止水片、
(SL288-2014)第626款、《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L677-2014)第442 款第3条、第4条规定。

止水钢板、泡沫板、钢板焊缝等原材料/ 中间产品未送检;商品混凝土未及时对原材料取样送检、配合比也未进行比对,不符合《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第3.1.10强制性条文规定。

未提供泵站工程防雷接地电阻测试数据。

钢筋焊接接头复检数量不足,不符合《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
(SL677-2014)4.4.6 条规定;
施工所用原材料应按规范要求对全参数进行复检,抗冻混凝土浇筑工序质量评定表中未填写含气量。

施工进度计划不仅要编制总进度计划,还要编制月进度计划,并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及时进行进度计划的调整。

混凝土施工缝凿毛、水泥搅拌桩、混凝土灌注桩破桩工序严禁使用冲击钻。

钢筋焊接工艺试验方案钢筋缺乏可操作性,未明确试焊操作人员、机具设备、焊条型号,未明确焊接接头形式、焊接电流等工艺参数,不符合《水利工程施工监理规范》(SL288-2014)第6.2.9款规定。

五、设计单位设计单位提供的施工图不完整,未见施工图总说明,施工图设计说明,粉煤灰设计指标不明确,水泥搅拌桩地基处理未提供地基承载力设计指标. 设计单位未开展设计交底,设计单位未形成施工图设计交底纸质证明材料( 未形成会议纪要) 。

设计变更手续不完善,未及时下发变更通知单,设计单位未及时提供设计变更报告。

未按苏水规【2014】6 号文进行强条梳理
检查日,未提供有效配电间房屋施工图现场设计代表未提供工作履历及相关资质证明,无法证明其工作能力是否满足工程建设需要。

设计单位设计服务质量管理制度为设计单位内部质量管理制度,没有针对工程现场制定,不符合要求。

设计单位未提供现场服务记录,针对现场施工的重点难点要有沟通、记录。

设计单位施工图提供滞后,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

设计单位提供的施工图数量不足,不满足招标文件要求。

设计单位提供的施工图不完整,未见施工图总说明,粉煤灰设计指标不明确。

[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