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传学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Q正传》学案

一、学习要求

1、阅读小说,把握故事情节,领会主题思想。

2、认识阿Q这一人物形象,分析小说通过心理描写塑造人物的方法。

3、了解课文的时代背景,认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二、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通过故事情节结构的分析,理解阿Q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学习难点:结合时代背景把握小说主题,理解作者塑造阿Q这一人物形象的意义。

三、学时安排:2学时

第一学时:梳理故事情节,领会课文主题思想。

第二学时: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意义,把握课文的主要艺术特点。

四、学习过程

第一学时

(一)学前尝试:

1、学法指导:

(1)鉴赏小说应从情节入手,认真阅读全文,按照情节发展的过程(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分析课文的情节结构,体会本文情节安排的巧妙性与合理性,理解作者构思的精妙之处。

(2)上网以“辛亥革命”为关键词搜索,阅读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创作本文的时代背景,深入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

2、尝试练习:

(1)字词积累

①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埠.头()黑魆.魆()酒肆.()怯.弱()怃.然()土谷祠.()迸.跳()着.了道()隽.秀才()躄.()

②解释下列词语:

素不相能用度窘错愕

咸与维新秋行夏令一笔勾销

2、上网查阅与辛亥革命有关的材料,阅读《阿Q正传》。课文节选自其中的第章《》以及第章《》。

1、探究问题

(1)仔细阅读课文,理清阿Q对革命态度的变化。

→→→

(2)在这次革命风潮中,封建势力的表现如何?

→→

(3)这次革命风波给未庄带来的影响是什么?它反映了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4)用简洁的语句概括本文的主题。

2、知识链接

小说结构是作家对于材料的组织工作,对人物、事件、情节等的布局和安排。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主题的。鉴赏小说的情节,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1)理清线索,把握情节的来龙去脉;

(2)以事见人、透视人物的性格特点;

(3)见微知著,涵泳细节的内在意义;

(4)品味技巧,领会情节的艺术匠心。

3、当堂训练

(1)认真阅读小说《药》,理出故事的情节结构。

华家:

夏家:

(2)比较《阿Q正传》与《药》在情节结构与主题上的异同。

4、归纳总结

(三)课后拓展:

1、阅读鲁迅小说《风波》,理清故事的情节结构,概括小说的主题。

2、进一步研读课文,认识阿Q这一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其意义。

第二学时

(一)课前尝试

1、学法指导:

(1)故事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为此,可以从情节分析入手把握人物性格发展的脉络。

(2)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虽然多种多样,但其主要的方法是一致的。了解人物描写的方法(如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及其作用,可以帮助我们准确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1、尝试练习:

(1)找出文中描写阿Q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它们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

(2)试用简洁的语句概括阿Q的性格特点。

(二)课堂探究

1、探究问题

(1)阿Q原先对革命的态度是怎样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态度?

(2)阿Q是未庄第一个宣布革命的人,这说明了什么?

(3)阿Q在土谷祠的一段心理描写,反映了他怎样的革命观?表现了他什么性格特点?

2、知识链接

小说是一种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的文学体裁,学会分析人物形象,对于准确把握人物性格,正确理解小说的主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分析小说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注意分析典型人物形象的特征及意义;

2、注意分析情节发展过程中典型人物的言行、心理活动;

3、注意分析描写人物的手法。

小说中的典型人物是时代、社会的缩影,其意义是深刻的,鲁迅先生曾说过:“杂取种种人,合为一个。”正确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小说情节的发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小说表现的主题,同时帮助我们提高阅读和鉴赏小说的能力。

3、拓展视野

阅读小说第二章“优胜记略”,思考问题。

阿Q不独是姓名籍贯有些渺茫,连他先前的“行状”也渺茫。因为未庄的人们之于阿Q,只要他帮忙,只拿他玩笑,从来没有留心他的“行状”的。而阿Q自己也不说,独有和别人口角的时候,间或瞪着眼睛道:

“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

阿Q没有家,住在未庄的土谷祠里;也没有固定的职业,只给人家做短工,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工作略长久时,他也或住在临时主人的家里,但一完就走了。所以,人们忙碌的时候,也还记起阿Q来,然而记起的是做工,并不是“行状”;一闲空,连阿Q都早忘却,更不必说“行状”了。只是有一回,有一个老头子颂扬说:“阿Q真能做!”这时阿Q赤着膊,懒洋洋的瘦伶仃的正在他面前,别人也摸不着这话是真心还是讥笑,然而阿Q很喜欢。

阿Q又很自尊,所有未庄的居民,全不在他眼神里,甚而至于对于两位“文童”也有以为不值一笑的神情。夫文童者,将来恐怕要变秀才者也;赵太爷钱太爷大受居民的尊敬,除有钱之外,就因为都是文童的爹爹,而阿Q在精神上独不表格外的崇奉,他想: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加以进了几回城,阿Q自然更自负,然而他又很鄙薄城里人,譬如用三尺三寸宽的木板做成的凳子,未庄人叫“长凳”,他也叫“长凳”,城里人却叫“条凳”,他想:这是错的,可笑!油煎大头鱼,未庄都加上半寸长的葱叶,城里却加上切细的葱丝,他想:这也是错的,可笑!然而未庄人真是不见世面的可笑的乡下人呵,他们没有见过城里的煎鱼!

阿Q“先前阔”,见识高,而且“真能做”,本来几乎是一个“完人”了,但可惜他体质上还有一些缺点。最恼人的是在他头皮上,颇有几处不知于何时的癞疮疤。这虽然也在他身上,而看阿Q的意思,倒也似乎以为不足贵的,因为他讳说“癞”以及一切近于“赖”的音,后来推而广之,“光” 也讳,“亮”也讳,再后来,连“灯”“烛”都讳了。一犯讳,不问有心与无心,阿Q便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