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导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河颂》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疏通字词,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诗歌的内容,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3.感受黄河的悠久历史与波澜壮阔的形象,理解黄河所凝聚着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教学难点】

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调动并强化学生的爱国热情。

【学法指导】

讲述一个故事、诵读一段文字、抒发一种情感

【知识链接】

1、背景介绍:

1938年,抗战正在激烈进行,日本侵略者的铁蹄正践踏着华北大地。在中华民族到最危险的时刻,英勇无畏的华夏儿女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推入高潮, 1938年9月,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出队来到了黄河,来到了壶口瀑布。滔滔的黄河水,在诗人心中掀起了万丈狂澜,他挥笔写下了不朽的诗篇——《黄河颂》。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读到了《黄河颂》这首组诗也是异常激动,触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和光未然合作,连续写作六天,完成了一部史诗性的音乐作品《黄河大

合唱》。这组歌随后唱过大江上下,激励着中华儿女为祖国的尊严而战。

2、作者介绍: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1936年到延安,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学习目标

1、她古老,因为她孕育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她厚重,因为她本身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历史;她沧桑,因为她与她的儿女们一起经历过苦难与抗争。她,就是我们的母亲河,她就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光未然带给我们的对黄河的颂歌。

2、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二、学法指导,感知、探究学习内容

董卿主持的《朗读者》这个节目,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我认真看了每一期,也被每一期感动着,仔细回顾了一下,觉得每一期的节目都是这么几个环节:讲述一个故事、诵读一段文字、抒发一种情感,今天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学习这篇课文。

讲述一个故事

背景介绍:

1938年,抗战正在激烈进行,日本侵略者的铁蹄正践踏着华北

大地。在中华民族到最危险的时刻,英勇无畏的华夏儿女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推入高潮, 1938年9月,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出队来到了黄河,来到了壶口瀑布。滔滔的黄河水,在诗人心中掀起了万丈狂澜,他挥笔写下了不朽的诗篇——《黄河颂》。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读到了《黄河颂》这首组诗也是异常激动,触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和光未然合作,连续写作六天,完成了一部史诗性的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这组歌随后唱过大江上下,激励着中华儿女为祖国的尊严而战。

诵读一段文字

黄河儿女的故事深深的感动着光未然,《黄河颂》这首不朽的诗篇更让炎黄子孙荡气回肠。下面让我们来诵读这段激情澎湃的文字。

1、阅读路上要顺畅

独学:

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把读不准的字词在原文上注音。字词解决后可以默读的方式揣摩本首诗的朗读,等待其他同学完成本环节任务。

2、做个朗诵者

要求: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独学:

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朗读技巧和理解大声的有感情的朗读本首诗歌,读完后和本组同学会合完成群学任务。

群学:

1、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朗读体会,组内统一本诗朗读时的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组长合理安排后朗读两遍。

2、听范读,留心感知本首诗歌的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老师适时作朗读指导。

3、朗读展示。

抒发一种情感

我的收获

群学:

组内交流,你从这首诗中读出了哪些内容,获得了哪些收获。展示:

每组推荐同学发言,至少回答一点。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老师的问题

1题目中哪个字是关键点?

2第一节描画了黄河怎样图景和精神?

3歌词中哪些内容是来歌颂黄河的?分别是从哪些方面进行歌颂的?

4在“颂”之前对黄河进行了一番描绘,表现了黄河怎样的特点?5结合时代背景,你认为这首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三、主题深化,内容拓展

你认为谁是新时期具有“黄河精神”的人?请列举一位,并为他(她)写上一句话的评论。

四、课堂小结

1、目标回顾。

2、结束语:穿越炮火纷飞的岁月,烈士的鲜血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让我们手挽手,心连心,以黄河为榜样,学习它的伟大坚强,用黄河精神激励着我们去实现中国梦。

五、课下延伸:

与黄河有关的古诗词: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

与黄河有关的俗语谚语:

1.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不死心

2.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3.黄河归来不看川,黛眉归来不看山

4.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

5.黄河决了口,县官活不成

6.九曲黄河十八湾

六、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根据“讲述一个故事,诵读一段文字,抒发一种情感”三个环节安排的学习任务,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老师的指导为辅,把课堂充分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诵读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

我把诵读作为学习重点,要求学生多次诵读课文,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黄河气势磅礴、勇不可挡的气度和力量,让学生在脑海里浮现一幅波澜壮阔的雄伟图画。朗读在教学过程中所占的比例大,这符合诗歌的教学特点。在诵读中学生有所感悟,有所熏陶,有所启迪,达到了情感教育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