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崛起战略影响下的山西区域经济发展路径探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e Analysis of Developing Path of Shanxi Provinc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Central Region Rising Strategy

SHEN Shao-bo

(School of Economics,Capital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Beijing 100070,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the Central Region Rising Strategy has been implemented and regional economy has been gradually stepping to harmonious development.Shanxi,one of the provinces in the central region,has been influenced greatly by the Central Region Rising Strategy.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Shanxi,on the one hand,circular economy should be developed intensive -ly,the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reorganization of enterprise assets should be speeded up.On the other hand,Shanxi should participate in regional cooperation,enhance its openness to the outside world and attract foreign investment.All of them will facilitate to the realiza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This paper explored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Shanxi province under the influ -ence of the Central Region Rising Strategy by studying both the current economic situation of Shanxi and the existed problems of it.

Key words :Regional Economy ;Basis of Theory ;Modeling Analysis ;Path Exploration

摘要:近年来中部崛起战略顺利实施,区域经济逐步向协调发展,作为中部省份的山西省,中部经济崛起战略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探索其发展路径,一方面应当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与企业资产重组;另一方面积极参加区域的交流合作,扩大对外开放,加大引进外资,多方面同时发挥作用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本文通过对山西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阐述,探索在中部崛起战略影响下的山西区域经济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区域经济;理论依据;模式分析;路径探析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92X (2010)03-0145-03

收稿日期:2009-09-10

作者简介:沈少博(1984-),女,山西大同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工程与金融计量。

中部崛起战略影响下的山西区域经济发展路径探析

沈少博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070)

一、理论依据

近年来山西经济飞速发展。2008年,全省GDP 实现6938.73亿元,人均GDP 为20300元,财政总收入达到1518亿元。同时山西作为煤炭资源大省,不断进行着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战略的实施,为山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给山西带来了严峻的考验。一方面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崛起的一些积极政策为山西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特别是中部崛起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向山西扩展和延伸,为山西的发展铺了高速路,开了快车道;另一方面,中部战略的实施使得中部各省竞相发展,齐头并进,竞争与协作并存。寻求山西的最优发展策略,必须要全面客观地分析省情,科学系统地制定发展战略,认真探索山西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才能

实现山西区域经济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安全发展。

二、模式分析

1.省份对比

山西是能源大省,是我国的重工业基地,是全国重要的原材料基地,也是中部地区煤焦、冶金、电力四大主导产业基地,尤以煤炭闻名全国。山西已探明煤炭储量2612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三分之一,故有煤都之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部区域经济崛起战略实施以来,山西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经济增长质量和速度呈现较好态势,居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改善。2002年到2008年,山西省的GDP 总量由2029.5亿元上升到近7000亿元,增长了3.45倍;财政总收入由244亿元增加到151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5391元增加到13000元。截止到2007年末,全省新型工业化水平达到45.09%,比2002年

·145·

中部崛起战略影响下的山西区域经济发展路径探析

增长33.84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5.64个百分点。全省经济呈现出又好又快、好中加快的乐观发展势头。然而,若将中部区域各省经济横向对比就会发现,山西的经济发展水平仍然处于下游,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水平和增长水平排在中部六省中的落后位次;工业企业总产值、工业经济效益指数、工业增加值和利润总额低于六省平均水平;经济外向度低,进出口商品总值与实际利用外商投资量较少;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不足等方面。这些都表明了山西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工业经济的规模、效益整体上还比较落后,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发展路径仍有待于探索,需要我们做出努力。

2.待解决问题

在中部崛起战略的有力推动下,山西省区域经济发展发生了许多积极的变化,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这些变化和成绩仅仅是初步的。通过上述山西与中部区域各省的经济对比,不难看出在山西存在着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

—就是近年来,山西经济虽然呈现出高位增长的良好态势,但由于环境压力大、产业结构调整效果不佳、历史欠账多、受传统体制约束较深等因素的影响,全省整体发展水平还较为落后,在经济发展中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能源开发速度过快,环境压力继续增大。近年来山西经济的高位运行,主要得益于煤焦、冶金、电力等主导产业高速增长。煤炭、黑色冶金、电力、炼焦、有色冶金五大产业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0%以上。山西煤炭工业产值在全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较大,其中大同为36.7%,阳泉为29.7%,长治为35.2%,朔州为54.4%,一半以上地市的煤炭产业投资额占了本地区基本建设投资额的20%以上。这种传统优势行业的强劲增长,说明全省经济的高增长是以资源型、粗放型的采掘经济为支撑,而与高增长结伴同行的必然是高耗能、高污染。目前,山西的优质煤炭资源短缺问题日趋严重,煤质降低,可采量少,采掘成本高,全省矿产资源平均回采率只有45.8%,低于国内平均水平。同时山西省煤矸石、焦炉煤气和粉煤灰等年排放量巨大,伴随而来的水资源短缺现象加剧,大气环境压力增大等使得山西尤其是省内的几个有名的煤城已成为全国严重污染的地区。

(2)新兴产业比重偏低,服务产业发展滞后。近年来,随着煤、焦、铁产品市场需求旺盛,山西省矿业产业规模继续不断扩张,投资继续不断增长,资源型产业始终是工业利润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是,旅游、新材料、机械制造、煤化工、轻纺等新兴产业发展滞后,发展速度慢,发展规模有限,产业结构不合理,难以担当起带动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任。而近年来山西省服务业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仍是国民经济的薄弱产业,在中部六省中排第四位,2007年又有所下降。此外,山西省的服务业还存在着政策不到位、融资难、规模小、现代服务业比重低等结构不合理现象。满足不了市场化需求。

(3)经济结构调整慢,市场适应性较差。此次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凸显了我省经济结构的不合理问题。山西省经济结构由于调整经济结构的方法方式比较单一和缓慢,严重地影响着经济结构调整的进程和成效。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不协调,一二产业比重偏高,三次产业排序呈“二、三、一”结构。第三产业发展较慢,部分行业重复投资,资源浪费,城市化水平低,城乡二元结构比例不当。有些调整产业措施的操作性不够,往往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应有的引导和约束作用,难以产生实际效力,有些调整产业结构的政策针对性不强,缺乏相应的政策手段。由于经济结构调整的微观基础差,调整幅度窄,结构调整的动力显得不足,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和观念等“瓶颈”制约下,影响了资源配置效率,深化经济结构调整的出口不畅,不能适应市场化改革和现代化发展的要求。

(4)经济开放水平低,资金支撑率弱。开放落后是山西省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长期以来山西对外开放的规模和层次处于较低水平,大都集中在传统产业。市场化水平低,资金到位率低,进出口总额和实际利用外资规模处于落后地位,位列中部六省末位。近年来,虽有较大起色,但仍有较大差距。由于经济结构调整比例、比重不当,高质量、大规模的要素商品服务不足,资本自由流动程度低,地区壁垒仍有存在,使得投资环境差。目前,对外开放不足,特别是招商引资滞后,投资意向实现率低,引进来走出去的步子迈不开,已成为全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要障碍。

(5)结构调整任务重、行业互补性不强。山西省多数国有企业仍然是国有股一股独大,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政企不分、事企不分等问题仍有存在。国有资产产权问题,政企关系问题,历史负担问题,企业与职工关系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许多民营企业还没有突破家族企业的桎梏,改制的企业也存在公司治理结构和决策运营机制不规范的问题。政府在新的市场环境中,管人不管事的弊端渐显,企工矛盾突出。全省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仍很突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截至到2008年末已达到3.16倍。由于城乡之间在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差距,城乡之间的实际经济收入和生存环境差距还会更大。在地区结构调整方面,省内大多市、县之间工业结构高度趋同,项目单一,没有拳头产品的力量冲出娘子关。彼此间经济关系竞争性强于互补性,挤占资源,竞争资金。因而,在全省范围内增强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在关联性,实现省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难度很大。

三、路径探析

促进中部崛起是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统筹区域发展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地处中部、发展滞后的山西来讲,必然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山西区域经济竞争力的相对优势是基础设施较好,政府管理到位,人力资源丰富;相对弱势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环境因素差,市场要素支撑低,特别是在当前中部各省竞相发展的宏观格局下,应该适时调整发展策略,把握机遇、加快发展、实现崛起。

1.建立产业生态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利用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做好节能减排和治理环境污染,以此来更快更好地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循环经济。一是要发展大工业循环,运用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手段,实现物质与能量循环,解决节能减排和

·146·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年第3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