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书专家评审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横陂锡坑S120线至周江蓝坑X031线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专家评审意见
五华县环保局于2017年9月25日在五华县华侨酒店三楼会议室召开了《横陂锡坑S120线至周江蓝坑X031线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专家评审会。
参加会议的有五华县环保局、四川锦绣中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报告书编制单位)以及五华县交通运输局(建设单位)等单位代表及特邀专家。
会议成立了由5名专家组成的评审组。
与会代表和专家踏勘了项目现场,听取建设单位关于项目概况的介绍和环评单位关于报告书的汇报,5位专家分别对报告书提出了评议意见,经认真审议,由专家组长汇总意见如下:
一、项目概况
横陂锡坑S120线至周江蓝坑X031线公路工程起点(K0+000)位于横陂镇锡坑即省道120线K341+000处,沿途途径双龙山景区、锡坑水库景区、西竹庵景区、高佛、宫背头、石角里,终点(K14+749.848)止于周江镇蓝坑村即县道031线K22+300处,总体呈由东往西走向,全长14.750公里,设计速度40公里/小时。
本项目主要工程规模:
(1)路基工程
全线进行分段设置,具体如下:
起点(省道120线)至锡坑水库景区:路基宽12.0米,行车道宽2×3.5米,硬路肩2×1.0米,土路肩2×1.5米。
锡坑水库景区至终点(县道031线):路基宽9.0米,行车道宽2×3.5米,硬路肩2×0.5米,土路肩2×0.5米。
(2)路面工程
本项目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如下:
面层:24cm厚C35水泥混凝土
基层:18cm厚5%水泥稳定碎石
垫层:20cm厚石渣
(3)桥涵工程
全线共设1座湖洋坑中桥,涵洞84道。
(4)交叉工程
全线共设平面交叉10处。
(5)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交通安全设施包括护栏、标志标线、里程碑、界碑、百米桩等。
本项目估算投资总金额为17824.51万元,其中环境污染控制投资费用初步估算为158万元,约占工程总投资的0.89%。
报告书认为,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和广东省最新产业政策的要求,符合梅州市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符合广东省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梅州市公路网规划等交通规划,项目用地合法,不违背国家的水污染防治法和自然保护区管理规定等相关要求,因此项目的选线是合法合理的。
本项目的建设对五华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和积极的影响,项目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极为显著。
虽然本项目的开发建设和营运将会对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但只要认真落实本报告所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真正做到环保措施与公路主体工程的“三同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完全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并能为环境所接受。
因此,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横陂锡坑S120线至周江蓝坑X031线公路工程的建设是可
行的。
二、报告书编制质量
报告书编制依据较充分,专题设置合理,评价目的明确,评价等级、范围和评价标准基本适当,环境保护目标较明确,分析内容基本清楚,预测方法基本合理,能体现本项目的特点,提出的环保对策措施基本可行。
总体上,报告书基本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编制要求,结论总体可信。
经修改补充完善后可报批。
三、报告书修改、补充意见
(一)总论
1、进一步核实项目所在区域饮用水源保护区与项目位置关系,核实相关标准。
2、核实补充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因子。
3、进一步核实水环境保护目标和声环境保护目标,核实补充环境保护目标内容,完善敏感点分布图。
(二)工程概况
1、补充说明主要控制点位置(桩号、经纬度等)。
2、完善桥梁所跨水体、涉水桥墩数等桥梁相关参数。
(三)工程分析
完善运营期污染源强分析内容,核实补充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及拟采用的环保措施汇总一览表。
(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1、补充噪声监测报告中现有声源种类。
2、完善地表水锡坑水库监测因子及水文参数。
(六)营运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核实更新五华县的气象数据。
(七)环保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
完善补充桥梁工程的环保措施。
专家组组长:
专家组成员:
2017年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