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金融开放的被动性与主动性探析

合集下载

中国近代金融发展与变迁

中国近代金融发展与变迁
随着近代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保险公 司逐渐增多并壮大,为经济发展提供
了风险保障。
保险业务不断创新
保险业在传统的人身保险、财产保险 等业务基础上,不断创新,推出责任
保险、信用保险等新型业务。
保险法规逐步完善
政府加强对保险业的监管,制定了一 系列法规,保障了保险业的健康发展

04
金融业在近代化进程 中的作用与影响
互联网金融的崛起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 网金融迅速崛起,为金融业带 来了新的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 。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的应用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 领域的应用,提高了金融机构 的风险管理能力、客户服务水 平以及业务运营效率。
区块链技术的探索 与实践
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分布式账 本技术,在金融领域具有广阔 的应用前景,如数字货币、供 应链金融等。
近代中国金融市场监管体系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和措施,导致金融市场乱象丛 生,金融风险不断累积。
金融机构的脆弱性
金融机构资本不足
近代中国金融机构普遍存在资本不足的问题,难以抵御市 场风险和经营风险,一旦发生危机,容易引发连锁反应。
金融机构管理不规范
近代中国金融机构管理不规范,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风 险管理水平较低,容易发生违规操作和风险事件。
01
银行业规模迅速扩 大
随着近代工业和商业的兴起,银 行业得以快速发展,银行数量和 资本规模迅速扩大。
02
银行业务不断创新
银行业在存款、贷款、汇兑等传 统业务基础上,不断创新,推出 信托、投资等新型业务。
03
银行业法规逐步完 善
政府加强对银行业的监管,制定 了一系列法规,保障了银行业的 健康发展。
证券市场的兴起与繁荣

电大金融本科金融理论前沿课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附题目

电大金融本科金融理论前沿课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附题目

电大【金融理论前沿课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电大【金融理论前沿课题】形考作业一答案:一、名词解释1.金融行为学:P1是行为理论与金融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

它分析人的心理、行为以及情绪,对人的金融决策、金融产品的价格以及金融市场开展趋势的影响,是心理学与金融学相结合的研究成果。

2.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P2人们新增收入中用于新增消费的比重,此比重趋于递减之中,也就是说,随人们收入的增加,增量收入中用于消费的局部在减少。

3.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P2资本边际效率指新增单位的投资所带来的收益。

递减是说随着投入的增加,每单位投资的收益在减小4.流动性偏好:人们对现金具有特殊的偏好,是因为现金的流动性最强;偏好的理由在于提取现金为了交易,或投机或才防患于未然——慎重。

5.选择性偏差:P5指人们常根据自己对特定事件的代表性观点,来估计*事件发生的概率。

6.锚定效应和调整:P5指人们的思维固定于*种方法,然后根据新情况进展调整,但调整对信息的反响是迟钝的。

7.过度反响与反响缺乏:P12是解释投资者行为对新增信息反响程度的两个概念。

投资对收益的过度反响,是股票价格暂时偏离其根本价值的结果;投资者对极端收入的过度反响,是因为投资者不能认识到极端收入回复到平均水平的围和程度。

过度自信的投资者当对新信息重视不够时,各种收入为正投资,当过度看重信息时,为负投资。

8.动量效应:P13市场价格的惯性趋势,是投资者在投资期对信息反响缺乏够导致的投资行为惯性的结果。

9.魅力股与价值股:P14是LSV使用的两个描述股票特征的两个概念。

前者指过去业绩颇佳。

预计未来业绩也好的股票;后者指业绩相反的股票。

10.DHS模型:P16是Daniel;Hirshleifer和Subrahmanyam等1998年对于短期动量和长期反转问题提出的一种基于行为金融学的解释。

在分析投资者对信息的反响程度时更强调过度自信和有偏差的自我归因。

11.可变性研究:P22行为金融学对可变性的形容主要指利率期限构造的可变性研究和股票市场的可变性研究。

金融学在中国的发展基于本土化批判吸收的西学东渐

金融学在中国的发展基于本土化批判吸收的西学东渐

金融学在中国的发展基于本土化批判吸收的西学东渐一、概述作为研究资金流动、资源配置以及风险管理等经济现象的学科,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本土化批判吸收的西学东渐态势。

这种态势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金融理论的碰撞与融合,也展示了中国金融学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批判性地吸收西方金融学的精髓,并将其与本土实践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学体系。

中国人就有对货币金融现象的记述和评价传统。

金融学作为一门系统的学科,在中国的形成与发展,更多地受到了“西学东渐”的影响。

从近代开始,随着西方金融理论的传入,中国金融学开始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学科体系。

这一过程中,国人并没有简单地照搬西方理论,而是在批判性吸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本土的金融实践,进行了深入的本土化探索。

本土化批判吸收的西学东渐,不仅体现在对西方金融理论的消化吸收上,更体现在对中国传统金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上。

中国金融学在发展过程中,既借鉴了西方金融学的理论框架和分析方法,又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学理论和方法。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市场的日益成熟,中国金融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保持和发扬中国特色,如何在金融创新和风险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如何与其他国家的金融学进行交流与互鉴,这些都是中国金融学未来发展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金融学在中国的发展是基于本土化批判吸收的西学东渐过程。

这一过程既展现了中国金融学对西方金融理论的消化吸收能力,也体现了其在全球化背景下保持和发扬中国特色的决心与智慧。

中国金融学将继续在批判性吸收与本土化创新中不断发展壮大,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1. 金融学的全球化与本土化趋势金融学作为一门研究货币、资本及金融市场的学科,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既呈现出日益明显的全球化趋势,又保持着本土化的特色。

这种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交融,使得金融学在中国的发展呈现出独特的面貌。

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一、银行产生和发展的主要过程及现代银行体系建立的途径银行是在商品生产和市场交易逐步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与发展起来的,因而是经济发展的产物。

在金属货币出现以后,就出现了早期的金银兑换、保管和汇兑业务,形成了早期的货币兑换商和钱在银号等机构。

如在欧洲的古希腊与古罗马时期,就有了大量的金银保管兑换与放贷的记载。

但一直至漫长的中世纪结束前,这种钱庄业务一直停留在传统的形式上。

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工业革命,是传统的货币经营业向现代金融业转变的主要动力。

到16世纪中叶,地中海沿岸各国的工商业与贸易有了较大的发展,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与存款。

贷款的要求,出现了最早的商人银行,这些商人银行既办理存款与贷款,也从事转帐结算业务。

但他们的贷款往往带有高利贷性质,使一般工场手工业主和商人很难获得贷款,即使获得也会因高额利息而无利可图。

这显然不能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建立资本主义的银行。

在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推动下,真正现代意义上的银行在17世纪末至明世纪中逐步发展起来了。

现代银行体系的建立并取代传统的货币经营业、高利贷商,是通过两条途径实现的:一是旧式的高利贷银行在新的经济条件下,调整放款原则而逐渐转变为现代的银行,主要特征是较大规模地吸收社会资金,同时以较低的利率发放贷款;二是按照资本主义原则组织的股份制银;行,其一开始就具有现代商业银行的性质,并从事大规模的融资与贷款活动,股份制的商业银行因其资本雄厚、融资能力强,贷款利率低,所以逐步成为现代信用领域的主导形式,银行成为整个社会信用的中心。

1694年,英格兰成立了第一个现代银行——英格兰银行,其建立标志着高利贷在信用领域的垄断地位被打破。

从此以后,现代银行在欧洲就广泛地发展起来了。

二、银行是一种特殊的企业,如何理解?银行是一种金融机构,也是一种企业。

说它是企业,是因为它与一般的工商企业有共同之处。

中国近代金融业开放:历史经验与当代借鉴

中国近代金融业开放:历史经验与当代借鉴

融机 构 由于 应 对 策 略 的差 异 而 走 向 了 不 同 的 命
运 。在新 中国金融 业开 放 3 0年之后 , 特别 是在 当
前 世 界 金 融 危 机 的 阴 霾 尚 未 消 退 之 时 , 中 国 近 对
主 权 , 通过贷 款控 制 中国的财 政 , 取 了中 国大 并 攫
量 的权益 。到 1 1 9 1年 各 资本 主 义 国家 在华 设 立
动基 本不 受清 政府 的约 束 , 于外 资 金 融 机构 的 对
市场 准入 和业 务经 营 的 监 管基 本 处 于 真空 , 政 清 府对 于金融 业 开放 的态 度基 本 可 以 用 消极 、 奈 无 来形容。 鸦 片 战争之 后 , 政府 开 辟 上 海等 五 口为 商 清 埠 , 着对 外 贸易 的发 展 , 国 银 行 纷 纷进 入 中 随 外 国。外 资银行 操 纵 了 中 国经 济 , 断 了 中 国的 国 垄 际汇兑业 务 和 国内金 融市 场 ; 发行钞 票 , 侵犯 中国
第2 5卷
第 5期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 会科学版 ) 社
V 12 o5 o.5N .
S p 2 1 e . 00
21 0 0年 9月
J U N L O E JN E H O O Y A D B SN S N V R IY( O I L S I N E O R A F B II G T C N L G N U I E S U I E ST S C A C E C )
在 中国 的 建 立 与演 进 、 中国 的金 融 思 想 、 融 制 度 的 转 化 与 质 变 以及 促 进 中 国近 代 金 融 市场 的形 成 起 到 了一 定 的促 进 作 金
用 , 同时 也 加剧 了近 代 中国金 融体 系风 险 、 但 迫使 中 国政 府 丧 失 了部 分金 融主 权 、 响 到 了中 国 的政 局 变 化 。 以 史 为 鉴 , 影 当前 中 国金 融 业 开 放 尤 其 应 该 注 意 加 强 政 府 在金 融 业 开放 中 的 作 用 , 护 我 国金 融 主权 和金 融安 全 , 免 金 融 自由化 。 维 避

中国近现代经济结构的特征及其演变

中国近现代经济结构的特征及其演变

中国近现代经济结构的特征及其演变一,中国近现代史上几种经济成分演变过程1.封建自然经济特点:(1)表现为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

(2)具有分散性、封闭性和保守性、是和商品经济相对立的经济形态。

(3)是晚清及北洋军阀统治的经济基础。

演变过程:(1)开始解体: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东南沿海纺织业受到很大冲击,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

(2)进一步解体: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获得更多的特权,商品输出规模扩大,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自然经济解体已由沿海扩展到内地,中国日益沦为西方原料产地及商品销售市场。

(3)加剧解体: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列强资本输出的加剧,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加剧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4)走向衰亡: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运动,消灭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1953—1956年进行了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封建自然经济消亡.2.洋务经济特点:清政府维护封建统治的目的和官僚管理运营,使其具有封建性;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依附,使其具有买办性;采用机器生产,民用企业面向市场,又使其具有资本主义色彩,是中国近代化起步的标志,一开设就以垄断面目出现,又呈现出有别于资要主义发展规律的特殊性。

是中国早期的官僚资本主义。

兴衰过程:(1)19世纪60年代,为镇压人民革命运动,抵御外侮,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清政府内部的一些地方实力派开创军事工业。

以曾国藩1861年创办安庆军械所为标志,洋务企业兴起,其管理以封建衙门式的管理方式为主。

(2)19世纪70年代,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和运输在困难,洋务运动又采取多种形式创办大批民用工业,明显具有资本主义色彩。

(3)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扩大税源和抵制列强在资本输出,放宽民间设厂限制,实际上把洋务企业放到与民族企业同等的地位,洋务企业垄断地位丧失,这宣告了洋务运动在破产。

试论近代中国金融业的发展

试论近代中国金融业的发展

试论近代中国金融业的发展:路径与结构(上)2013-05-24摘要:近代中国的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反映了经济的近代化进程。

金融机构的产生、发展过程为制度变迁的过程和各种参与者相互博弈及认同的结果。

当通过学习、模仿、实验所做出的边际调整或能够得到大量利润、或仍出现大范围持续亏损时,往往伴随既定金融组织的解体和金融创新的实现,金融组织以渐变方式向前演进。

近代中国金融业的发展与金融结构变迁不仅体现为现代银行体系的形成、完善,及对票号、钱庄、典当等“旧式”金融机构的替代,也存在一个由通商大埠向广大内地的扩散过程,存在一个“由上到下”即由国家、省级层面向县级及其以下基层的渗透过程。

各种金融机构共同发展、动态调整,既有相互融合、互补的一面,又有相互竞争、替代的趋势。

近代时期的金融资源分布也具有很大的不平衡性,表现为典型的二元结构的特征,而这种二元性的金融结构也是与近代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相适应的。

关键词:近代中国;金融业;发展路径;金融结构金融组织的演变与金融工具创新很大程度上是自主发生的,服从于诺思所提出的“适应性效率”标准。

除各种政治、社会以及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经济组织以外,经济组织的产生与演变主要是适应技术与外部制度环境的变迁所提供的获利机会。

同时,组织内部参与人的知识积累与技能的发展,以及组织之间的相互补充、配合,倾向于使既定组织更为稳固,或者通过渐进的方式向前发展。

而组织之间的相互竞争、替代,重大技术的创新或引进,外部环境的巨变则会促使组织的重新组合,出现熊彼特意义上的“创造性毁灭”。

在一定的时点上,各种金融机构及其所使用的金融工具共同构成了金融结构,而各种金融机构之间的相互竞争、替代,新的金融机构的出现与发展,以及各种金融工具的创新过程,也就是金融发展和金融结构的变迁过程。

一、金融组织的演进进程从明中叶以来,除典当业在经济中仍然履行其基本职能外,先后出现了钱庄(钱铺、银铺、银号、印局、账局等)、票号、各种银行,以及非银行系统的保险公司、证券交易所、信托公司、储蓄与投资公司等。

我国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及其风险防控研究

我国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及其风险防控研究

我国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及其风险防控研究作者:全毅薛同锐来源:《贵州省党校学报》2022年第04期摘要:近年来,中国积极融入国际金融服务市场,有序开展资本项目可兑换、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全方位推动对外开放、全面履行开放承诺,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

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既是行业发展的自身需要,也是在国际国内双循环背景下的时代需求。

本文在梳理了我国金融服务业开放沿革后,分析我国金融服务业开放进程中面临的挑战、压力与风险,针对金融业风险防控能力建设提出具体政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风险防控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5381(2022)04 - 0089 - 09一、我国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的历史回溯1978年,中国金融服务业踏上对外开放征程。

40多年来,金融产品从简单到复杂,金融服务从局部到全面,我国金融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外资银行保险机构在华投资力度不断加强,经营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银保监统计数据,截至2021年上半年,在华外资法人银行共计41家,分行115家,代表处139家,总资产3.73万亿元;外资保险机构共计66家,代表处85家,专业中介机构17家,总资产1.94万亿元。

本节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主要法律法规进行梳理,将其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78年至1992年,是金融业对外开放的起步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主要通过货物贸易活动实现对外经济往来,有关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政策法规相对较少。

随着深圳、珠海、厦门、汕头经济特区的设立,各类外资机构陆续进入中国设立营业网点。

与此同时,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同步开启,1992年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发布了《深圳市人民币特种股票投资者开户暂行规则》,B股试点的开启,标志着中国证券交易正式走出国门。

境内企业可以在境外市场进行股票债券融资,极大地扩展了企业的资金来源,丰富了企业的股本构成。

整体而言,这一阶段我国的外汇和境外资本都处于短缺状态,但是充足的劳动力供给吸引了不少外资机构的青睐,为金融业开放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金融的发展研究论文

金融的发展研究论文

金融的发展研究论文一、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金融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就像人的脉搏一样支撑整个社会的血液循环。

它不仅是经济活动中的重要纽带,也是资源配置的媒介,关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方方面面。

一谈到金融的发展研究,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银行、股市等高大上的词汇,但实际上金融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讨金融的发展研究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首先金融的发展研究关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无论是购买房屋、购买汽车还是日常消费,都离不开金融的支撑。

例如现在许多人通过房贷、信用卡等方式进行消费和购买资产,这都是金融发展的表现之一。

其次金融的发展还涉及到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在现代经济中,金融市场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增长与稳定。

例如金融市场是否能够有效配置资源、企业能否通过融资扩大生产等都与金融的发展息息相关。

金融的发展还涉及到全球经济的发展与合作,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越来越紧密,金融市场的发展对于全球经济合作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和研究金融的发展规律,以便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金融不仅仅是经济领域的一个专业术语,它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紧密相连。

那么当我们谈论金融的发展时,实际上是在探讨如何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如何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繁荣与进步。

想象一下当我们购物时使用的支付方式从现金转向手机支付,这不就是金融发展的成果吗?但在这背后,还有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

金融的发展是否总是顺利的?它对社会有哪些影响?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其中的挑战与机遇?这些问题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背景。

研究金融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帮助我们理解经济的运行规律,还能为我们指明未来的方向。

比如通过金融的创新,我们或许能找到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新途径;通过深入研究金融市场的变化,我们或许能更好地预测未来的经济趋势。

这一切都是为了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每一位普通人。

中国金融改革开放30年历程、成就和进一步发展

中国金融改革开放30年历程、成就和进一步发展

中国金融改革开放30年历程、成就和进一步发展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回顾中国金融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总结其取得的显著成就,并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

过去的三十年,中国金融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封闭到开放的历史性变革,逐步融入全球经济金融体系,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这一过程中,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开放不仅推动了国内经济的快速增长,也为全球金融稳定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本文将通过梳理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的主要历程,分析其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教训,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以期为中国金融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二、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的历程是在国内外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展开的。

在国内方面,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困境,金融体系效率低下,资金分配机制僵化,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随着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的逐步深入,金融体系的改革成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在国际方面,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世界经济金融一体化的发展,使得中国金融市场必须与国际市场接轨,参与国际竞争。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金融市场的信息化、网络化趋势也日益明显,为中国金融改革开放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金融改革开放应运而生。

通过引入市场机制,改革金融结构,提高金融效率,中国金融改革开放旨在建立一个更加开放、透明、高效的金融市场体系,以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金融改革开放也致力于加强与国际金融市场的联系,提升中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以更好地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三、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的历程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的历程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它深刻地反映了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历史进程。

自1980年代初开始,中国金融业开始了艰难而坚定的改革之路,至今已走过三十余年的风雨岁月。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金融业的改革主要围绕着银行体系的改革进行。

1983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标志着中国金融体系的初步形成。

中国近代金融开放的被动性与主动性探析

中国近代金融开放的被动性与主动性探析
的阶段 。” 当时主要 金融机构 为钱庄 、 票号 、 当铺 , 主要信 用形式 为高利贷。
二、 中国近代金融开放的国内历史背景与国际大环境 1 中国封 建经济的没 落与 西方工业文明的崛起 、
【 关键词】 近代 金融开放 被动性 主动性
14 80年鸦 片战争打 开了中国的大门 , 也开启 了中国金融开 放的进程。虽然近代金融 开放 与现 代金融开放 不同 , 也不能 但 简单地认定中国近代金融 开放 只是单纯地被动 陛开放 , 而是金 融开放的被动 『 生与主动 l 生兼而有之。
T 2 《 代经 》 o年4 ( ) 5 当 济 2 9 月 上 o
经济体 系自身 的特色。 英国人赫德 ( b rHa ) Ro et r 在其《 t 中国见 闻
败让 国人措手不及一样 , 近代 的金融 开放最初也使 中国金融业 陷入 了迷 茫 。不论 是金融市场 的监管 者— —当时的清政府 , 还 是金 融市场的主体——传统金 融机构 , 都没有做好 应对金融开
本的封建帝 国 , 中国 当时的社会是 完善 的 自然经 济社会 , 以家 庭为经济单位 , 高度地 自给 自足 。自然 经济的 固步 自封及封 建 制度对经济 自由的束缚 , 成了 14 年前 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痼 80 疾; , 另外 社会分配严重失衡也激化了国内矛盾。 当・ 亚 斯密( dm A a Si) 《 m t 在 国富论 》 h 中谈 到 :中国最 下层人民 的贫 困 , “ 远远超过
国家对 华巨额逆 差真 正的原 因是西方 近代经 济全球化 和 中国
过 多的人 口又拉 低了 中国平 民 的生活水准 。从 辨证 的角度来
看 ,强大的 中央 集权为人 口繁衍和 人民 生存带 来了保护 和便 利 , 导致了平民长期受着沉重的剥削。除了 中央集权之外 , 但 更 重要的一点是经济发展迟缓 、生产力发展 的速度不及人 口增加

近代中国的金融体系与改革

近代中国的金融体系与改革

近代中国的金融体系与改革近代中国的金融体系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改革,这些改变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近代,中国的金融体系从传统的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渐转变为现代化的金融体系,实现了从闭塞到开放、从落后到进步的跨越。

以下将重点探讨近代中国的金融体系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首先,近代中国的金融体系改革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特点。

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金融体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在此背景下,清廷开始进行对外开放,引进西方的金融体系和理念,如设立银行、发行货币、创立商会等。

这些措施为中国的金融体系改革打下了基础,也为后来中国金融体系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其次,近代中国的金融改革还体现在金融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上。

随着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加快,金融制度的建立变得尤为重要。

清末民初,东北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等银行相继建立,中国传统的票号制度逐渐消失,金本位制度逐渐建立。

同时,中国的货币制度也发生了变化,自然经济逐渐向货币经济转变,现代化金融市场初步形成。

第三,金融改革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随着金融体系的改革,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大幅提升,国民经济水平明显改善。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市场逐渐向外界敞开,吸引了大量外资流入,促进了国内企业的国际化进程。

同时,金融改革也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更加便利的融资方式,帮助其实现了快速增长。

最后,近代中国的金融改革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金融市场的过度开放可能导致资本外流和金融风险增加,需要加强监管和风险控制。

此外,金融改革也可能会导致金融不平等现象的出现,需要政府加大金融包容力度,保障金融服务的普惠性。

总的来说,近代中国的金融体系经历了多次变革和改革,这些改革对中国经济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金融体系改革,中国逐步建立起了现代化的金融市场体系,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的富强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未来,中国还需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市场,保障金融安全,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近现代中国的金融与货币体系

近现代中国的金融与货币体系

近现代中国的金融与货币体系近现代中国的金融与货币体系承载着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金融与货币体系不断演变,适应了经济的发展需求,并经历了多次改革与变革。

本文将从近现代中国金融与货币体系的发展历程、相关政策与措施以及对经济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近现代中国金融与货币体系的发展历程近现代中国金融与货币体系的演变可以追溯到清朝时期。

在清朝末年,由于社会经济不稳定和政府金融管理不当等因素,中国的金融与货币体系饱受困扰。

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国开始了实行货币改革的尝试,但一系列的政治和经济动荡阻碍了改革的进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时期,金融与货币体系也面临着重大的改革。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恢复和稳定国民经济,中国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如发行人民币等。

然而,这些举措只是短期的解决方案,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进行,金融与货币体系的改革任务逐渐变得紧迫。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中国相继推出了一系列金融与货币改革措施。

其中最重要的是1984年实行的金融体制改革,使得中国的金融机构开始向市场化方向发展,金融业的自主性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

此外,中国还进一步开放了金融市场,引入外资,推动国内金融与货币体系的国际化进程。

二、近现代中国金融与货币体系的相关政策与措施为了推动金融与货币体系的改革,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与措施。

首先,中国建立了金融市场体系,包括股票市场、证券市场等,为企业融资和个人投资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其次,政府加强了对金融机构的监管,规范金融业的运行秩序,提高了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效率。

此外,中国还逐步推进货币政策的市场化改革,加强了对货币供应和利率的调控,提高了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和灵活性。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和发展,中国的货币政策也正逐渐与国际接轨。

三、近现代中国金融与货币体系对经济的影响近现代中国金融与货币体系的改革对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问题研究

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问题研究

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问题研究2020年4月1日,我国金融市场正式开放,取消除了银行领域外,其他(含期货、保险、基金、证券等在内的金融服务领域)对外资公司的经营限制,可以说中国金融行业即将迎来翻天覆地的改变。

从国家统计局数据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2001年我国金融服务占出口服务的比重仅为0.36%,2017年这一比重已达到3.62%,增长了十余倍。

我国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在2008年超过日本,并在2015年超过美国,2019年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7.8%。

虽然与世界平均水平还有差距,但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步伐一直稳定而坚决,对外开放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

从历史经验来看,金融业的对外开放是大势所趋:首先,金融业开放有助于国内金融机构学习国外先进管理经验,优化组织架构和人才队伍,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完善其创新机制。

其次,金融业对外开放有助于统一境内外市场,在更大的范围内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并提升服务效率,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更有效的保障。

再次,金融业对外开放有助于国内金融机构加大在境外的投资,扩大收益,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综合竞争实力。

2金融开放内涵2.1 金融开放的内涵“金融开放”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金融市场”的开放,主要包括银行、保险和证券三个板块。

另一个层面是“资本账户”的开放,包括货币可自由兑换和资本跨境的、自由流动。

2.1.1 金融市场的开放(1)银行业的对外开放中国银行业开放30年以来在广度和深度上发生了质的变化。

银行业开放是渐进、有序的。

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时间分界,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改革开放之初至加入世贸组织前(1979年-2001年)。

这一阶段的开放主要是配合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引进外资,开放措施带有“试点”特征,没有开放时间表。

第二阶段:从加入世贸组织至今(2001年至今)。

这一阶段中国认真履行承诺,逐步开放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范围和客户对象范围。

金融自由化在发展中国家的实践及中国的金融开放

金融自由化在发展中国家的实践及中国的金融开放

金融自由化在发展中国家的实践及中国的金融开放陈柳钦(天津社会科学院,天津,300191)[内容提要]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金融自由化浪潮席卷全球。

本文试图对金融自由化概念及其利弊纷争进行深入诠释,并针对金融自由化在发展中国家的具体实践经验和教训进行客观评价,通过回顾中国金融自由化的历程,提出深化中国金融开放的战略措施。

[关键词]金融;金融自由化;金融开放;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金融自由化(Financial Liberalization)浪潮席卷全球,成为西方发达国家金融创新的主流。

许多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也效颦模仿,成为全球经济中的一种时尚。

随着金融市场化与经济全球化发展,以金融自由化为主要手段的金融改革步伐必将要加快。

发展中国家在金融自由化进程中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

在全球金融自由化和中国已经加入WTO的情况下,中国如何把握住机会、加快金融改革开放、融入国际社会主流,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金融自由化及其利弊纷争“金融自由化”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R.J.Mckinnon)和爱德华.肖(E.S.Show)在70年代,针对当时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金融市场不完全、资本市场严重扭曲和患有政府对金融的“干预综合症”,影响经济发展的状况首次提出的。

他们严密地论证了金融深化与储蓄、就业与经济增长的正向关系,深刻地指出“金融抑制”(financial repression)的危害,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欠发达是因为存在着金融抑制现象,因此主张发展中国家以金融自由化的方式实现金融深化(finacial deepening),促进经济增长(Mckinnon,Shaw,1973)①。

“金融抑制”是指中央银行或货币管理当局对各种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市场经营流程和市场退出按照法律和货币政策实施严格管理,通过行政手段严格控制各金融机构设置和其资金运营的方式、方向、结构及空间布局。

根据麦金农和肖的观点,如果政府过份干预金融市场,实行管制的金融政策,不但不能有效地控制通货膨胀,而且会使金融市场特别是国内资本市场发生扭曲,利率和汇率不足以反映资本的稀缺程度,发生“金融抑制”现象。

1998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述评

1998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述评

1998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述评一、1998年中国经济发展概述二、1998年中国经济发展形势的阶段性特征三、1998年中国经济政策的变化四、1998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与效应五、1998年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与金融风险1998年中国经济发展概述1998年是中国近代经济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经济面临了许多难题和挑战。

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中国经济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化和发展,其中最显著的就是经济下滑,经济增长率降至7.8%,通货膨胀率达到20%以上。

同时,随着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中国也面临着严重的外部压力,重要入口口岸、贸易措施受到严重影响等等。

1998年中国经济发展形势的阶段性特征可以看出,1998年的中国GDP增速开始下滑。

这一下滑说明中国经济进入了一种“转换期”。

1998年的中国经济发展可以说是一个阶段性特征的经济。

首先,在这一年的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率并存下,以及整个宏观经济表现与扩张、停滞、收缩三种状态并存下来的情况,反映出经济正处于转换期,尚未形成一定的制度秩序与社会结构。

1998年中国经济政策的变化1998年,国家出台了一些新的政策。

其中最重要的是《采煤荟萃》的政策,《采煤荟萃》政策的出台,使得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由资金、资源、土地、人口等多个维度构成的新阶段,强力推动了中国经济向全面市场化的方向发展。

1998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与效应在1998年,中国政府采取了大量的调整措施,整个国家经济出现了一生一次的高速增长,民间投资占据了很大的比例。

同时,全国有50%的企业面临着财务困难,13.8%的企业处于亏损状态。

1998年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与金融风险1998年,中国进入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新阶段。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对金融体制的改革。

然而,由于1998年的外部经济环境比较困难,国内的金融风险也加剧,这些都为中国金融体制的改革增加了难度。

相关案例分析1、《采煤荟萃》政策的推出《采煤荟萃》政策的推出,实际上是国家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进入市场化状态,打破垄断经济的局面而出台的一项政策。

试论中国近代外交的转型

试论中国近代外交的转型

试论中国近代外交的转型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中国近代外交的转型历程,分析其背后的动因、过程以及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列强的崛起和国际关系的剧变,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外交挑战。

从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从屈辱条约到平等外交,中国近代外交的转型不仅是国际政治格局变迁的反映,也是中国自身社会变革、观念更新的结果。

文章首先将回顾中国近代外交的历史背景,包括鸦片战争后的不平等条约体系,以及晚清政府在外交上的被动局面。

随后,本文将分析中国近代外交转型的关键节点,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探讨这些事件如何推动了中国外交政策的转变。

本文还将探讨转型过程中的主要人物和思想,如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等人的外交思想和实践。

本文将评估中国近代外交转型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包括对国内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对中国在国际社会地位和影响力的重塑。

通过这一系列的分析,本文试图揭示中国近代外交转型的复杂性和深刻性,以及这一转型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二、中国近代外交转型的背景中国近代外交的转型,并非偶然的历史事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国内环境来看,晚清时期的中国,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内忧外患。

政治上,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使国家机器运转失灵,民生凋敝经济上,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掠夺资源,严重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思想上,西方的民主科学思想逐渐传入,冲击着传统的封建观念。

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中国社会各阶层对外交事务的重新认识与思考。

国际环境的变化也为中国外交转型提供了契机。

19世纪中叶,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资本主义列强纷纷向海外扩张,中国作为亚洲的重要国家,自然成为了他们争夺的对象。

频繁的战争与外交摩擦,使清政府逐渐认识到传统的朝贡外交已无法应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必须寻求新的外交模式。

再次,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与努力,为中国外交转型提供了思想基础。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一系列改革运动,不仅在经济、政治领域有所突破,也在思想领域引发了深刻的变革。

近现代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危机与机遇

近现代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危机与机遇

近现代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危机与机遇随着现代化进程以及全球化的推进,对外开放政策成为了国家发展的重要策略之一,而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大国来说,对外开放更是一个跨越时空的命运选择。

自19世纪以来,在中西方交流上华夏大地便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思潮、文化、科技、贸易等等方面的交流不断加深,中华民族自身也随之演化出独特的历史轨迹。

而伴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推进,历史上不可避免的发生了一些危机和机遇。

因此,本文将分别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探讨近现代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危机与机遇。

一、经济方面近百年来,中国在经济方面的对外开放经历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伴随着不同的危机和机遇。

首先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中西方经济合作,中国以低廉的劳动力优势吸引了大量西方资本的注资,这些注资促进了中国企业的发展,为中国经济的起飞奠定了基础,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中国还遭受了西方国家在贸易、知识产权等方面对中国的不公平待遇。

例如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国际社会摆出了一大堆条件,其中不少为西方营利做铺垫。

同时,西方国家也通过一些不正当手段争取所谓的“公平竞争”,从而对中国市场进行掠夺。

虽然这样做有利于西方国家在全球范围内扩大市场份额,但对于中国来讲则是一种失败的代价。

随着中国经济的逐渐崛起,中国开始寻求与西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从而打破了这种不公平的局面。

二、政治方面20世纪前半期,中国的对外交往主要是以外交关系为主、两国之间的平等交流比较少。

此时,欧洲列强通过合约条款等方式强行将政治体系打入中国,从而占据了中国的领土和资源。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开始推动对外开放。

这种方式是建立在政治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基础之上的。

例如中国采取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结盟政策等措施,架起了新中国与外界的“桥梁”,大力发展亚非友好合作关系,成功地谋求了国际地位的提高。

现在,中国对外开放早已不局限于政治领域,而是多领域、多角度地进行。

“两个大局”背景下中国金融发展问题研究

“两个大局”背景下中国金融发展问题研究

“两个大局”背景下中国金融发展问题研究作者:***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4年第01期【摘要】金融在國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发挥着关键作用,并与经济发展相互影响。

新时代我国金融处于发展、完善和转型中,面临经济转向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需求。

这要求我们结合国内外发展,在“两个大局”背景下重新思考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国的金融与发展改革、财政形成合力,共同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发挥着以市场方式实现国家战略导向下的资源优化配置的特殊功能。

为构建适应发展环境、服务于国家战略的有用、高效和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未来5年我国宜聚焦实现金融与产业、科技良性循环,完善可持续的政策性金融体系,协调新发展格局下的金融开放与金融安全,构建与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相适应的监管、调控和风险防范处置机制。

【关键词】“两个大局” 金融金融体系信任国家治理【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DOI】10.16619/ki.rmltxsqy.2024.01.001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西方经济学理论非常重视金融在经济体系中的地位,而且很早就注意到金融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熊彼特(1911)认为,通过金融系统对储蓄进行分配,有助于提高生产力、推动技术变革并带动经济增长。

格利和肖(1960)认为金融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动力。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1998)认为,金融是经济的大脑,发挥着在不确定的环境下进行跨时空资源配置的作用。

著名金融学家、美联储理事会原成员米什金(2007)同样认为,金融体系就像经济的大脑,如果资本被错误地使用或根本不流动,将导致经济低效运行。

兹维·博迪和罗伯特·莫顿在其合著的经典著作《金融学》中认为,金融形式不稳定,金融功能相对稳定,并将金融在经济体系中的功能归纳为跨时空转移资源、管理风险、提供支付结算和清算手段、汇集资金和分割股份、提供信息、解决激励问题等六个方面,受到学术界和业界的广泛接受和认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代金融开放的被动性与主动性探析【摘要】本文阐述了中国近代金融开放的国内历史背景与国际大环境,分析了中国近代金融开放的被动性与主动性,从而说明中国近代金融开放是在开放过程中还存在外在强制性的金融变迁和内在诱致性的金融变迁。

【关键词】近代金融开放被动性主动性1840年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也开启了中国金融开放的进程。

虽然近代金融开放与现代金融开放不同,但也不能简单地认定中国近代金融开放只是单纯地被动性开放,而是金融开放的被动性与主动性兼而有之。

一、1840年前中国的经济金融态势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曾长期作为世界最先进和富有的国家代表。

以公元1793年(清高宗乾隆五十八年,康乾盛世末期)为例,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第一位,人口为世界的1/3,而对外贸易则长期顺差。

英国人安格斯·麦迪森(Angus Maddison)在《世界经济千年史》中评述:“1820年时,中国的GDP比西欧和其衍生国的总和还要高出将近30%。

”经济规模的庞大并不能掩盖中国自然经济体系衰落的事实。

从明朝中期以后,中国的传统经济就已经开始逐步走向衰落;到鸦片战争前夕,内忧外患已经愈演愈烈。

作为一个以农为本的封建帝国,中国当时的社会是完善的自然经济社会,以家庭为经济单位,高度地自给自足。

自然经济的固步自封及封建制度对经济自由的束缚,成了1840年前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痼疾;另外,社会分配严重失衡也激化了国内矛盾。

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国富论》中谈到:“中国最下层人民的贫困,远远超过了欧洲最穷国家的人民。

”过强的中央集权使财富过分集中,而过多的人口又拉低了中国平民的生活水准。

从辨证的角度来看,强大的中央集权为人口繁衍和人民生存带来了保护和便利,但导致了平民长期受着沉重的剥削。

除了中央集权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经济发展迟缓、生产力发展的速度不及人口增加速度、贫富悬殊也为中国的经济体制埋下了另一个隐患。

从金融领域来看,当时的中国仍然实行银、钱并用的货币体系,鸦片战争前中国金融体系中的货币形态是混乱的。

货币制度落后于西方国家,贵金属白银还停留在称量货币阶段,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贱金属铸币铜钱经常要用于较大数额的支付。

因此,法国学者布罗代尔说:“货币方面,中国尚在比较原始的阶段。

”当时主要金融机构为钱庄、票号、当铺,主要信用形式为高利贷。

二、中国近代金融开放的国内历史背景与国际大环境1、中国封建经济的没落与西方工业文明的崛起(1)中国封建制度与经济体系走向没落。

封建经济体系在中国运行的时间比西方要长,到了明朝前期封建政治、经济制度日臻完善,但从明后期起,封建制度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桎梏愈来愈明显,致使资本主义在中国的萌芽发展缓慢。

清朝的建立没有从实质上扭转明后期以来中国封建体系走向腐朽、没落的局面,而逐渐成了守旧、落后、封闭的国家。

(2)西方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

中国的封建经济走向没落的时候,西方国家正处于上升的通道。

工业革命使人类跨入了机器时代,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以及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形成了近代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拉大了东西方社会进步的距离,打开了亚、非、拉落后国家的大门,并把整个世界纳入了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体系。

2、西方工业体系发展对中国传统经济、金融体系构成威胁(1)中西方经济体系的摩擦。

西方工业文明开始迅速发展,以英国为首西方列强的目光越来越多的放在了海外市场的拓展和侵占上,拥有世界1/3人口的中国则成了他们眼中的猎物。

但是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使西方的产品在中国基本没有多大市场。

中国始终保持着对外贸易的长期巨额顺差。

西方国家对华巨额逆差真正的原因是西方近代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经济体系自身的特色。

英国人赫德(Robert Hart)在其《中国见闻录》(The sefrom the Land of Sinim)中写道:“中国有世界最好的粮食——大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物——棉、丝和皮毛。

他们无需从别处购买一文钱的东西。

在这种情况下,西方工业国家非但不能打开中国市场,反而将巨额白银输送给了中国。

”(2)鸦片贸易与“白银战争”。

对华贸易逆差使英国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而且西属美洲白银产量下降,使其殖民扩张费用紧缺。

于是英国人运用了鸦片贸易的手段来改变对华贸易逆差。

据统计,1800—1838年,输入中国的鸦片达422676箱,每箱平均价约750银元。

18世纪最后十年共有20000箱鸦片输入中国,从1790—1838年,输入中国的鸦片价值23904万两。

1887年洋货进口突破一亿海关两。

到1894年,七年间已经迅速上升到1.62亿海关两。

中国贸易巨额入超因此形成。

大量进口鸦片残害国民身心,巨额白银流出造成银贵钱贱,从而引起严重的通货紧缺,还导致了清政府财政危机,经济长期失衡。

1839年林则徐等有识之士坚决抵制鸦片贸易,极大地触动了英商的既得利益,从而爆发了1840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

腐朽而没落的清政府在处于上升阶段的英帝国的军事打击下溃不成军,签下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例,英国用鸦片和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

中国相对独立和封闭的自然经济体系被逐渐瓦解,经济主权也逐渐丧失。

有西方学者把鸦片战争称为“白银战争”,这也指出了战争的本质。

这本来是对外贸易引起的国际收支变动导致的贵金属输出入的货币金融问题,却在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的攻击下,演变成了军事问题。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述殖民主义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中说:“跟踵而来的是欧洲各国以地球为战场而进行的商业战争。

这场战争以尼德兰脱离西班牙开始,在英国的反雅各宾战争中具有巨大的规模,并且在对中国的鸦片战争中继续进行下去。

”中国在开放五口通商等不平等条约签定后,旧的政治、经济格局被打破,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而中国的传统金融体系也随之改变,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金融开放就此拉开了帷幕。

三、近代中国金融开放中的被动性与主动性1、近代中国金融开放中的被动性成分(1)政治妥协的产物。

中国近代金融开放的开端是帝国主义的殖民扩张导致的,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政府签定了丧权辱国的条约,资本主义金融势力渐渐的渗透到了中国的金融市场。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中国近代的金融开放确实有被动的因素,是源于政治上的妥协和屈服于列强武力下签定不平等条约的被迫承诺。

中国在被迫开放经济、金融体系的同时,并没有获得时机选择的主动权。

(2)外力威逼下的强制性金融变迁。

中国自身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到鸦片战争爆发前,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导致了中国近代化历程被迫启动,而且中国金融业也被动开放。

以1845年英国丽如银行在华设立为标志,西方金融资本以侵入的态势进入了中国金融市场。

近代的金融开放最初并不是中国主动选择的有目的、有步骤的开放,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是属于外力威逼下的强制性金融变迁。

(3)一场缺乏准备的金融开放。

正如1840年鸦片战争的失败让国人措手不及一样,近代的金融开放最初也使中国金融业陷入了迷茫。

不论是金融市场的监管者——当时的清政府,还是金融市场的主体——传统金融机构,都没有做好应对金融开放的准备。

在此之前,清政府对西方金融不甚了解,更不用说对其进行监管,即使是对传统金融市场和传统机构的管理也是很不完善的。

当时没有一部专门的金融法规,也没有完善的金融监督体制,在以人治代替法治的封建社会,往往是政令和训喻在起作用。

民间对于金融开放的风险也意识不足,对西方的金融工具、金融运行不了解。

另外,西方金融资本进入中国的真实目的是为了获取超额利润,在中国的某些经营也加剧了金融领域的投机性和风险,这都直接导致了近代中国金融风潮不断。

2、中国近代金融开放中的主动性成分虽然近代中国的大门是被“鸦片和大炮”强迫打开的,但中国金融业的开放是大势所趋。

从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来看,封建制度的生产关系已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在新生的资本主义制度冲击下必然会走向衰亡,而与之相适应的封闭的金融体系也将随之消亡。

虽然1840年金融开放的时机选择并不是由国人主动作出的,但中国金融开放有其内在的历史必然性。

从事实上来看,中国金融开放思想的萌发在1840年前就已经产生了。

(1)早期中国有识之士的金融思想从封闭到开放。

早在鸦片战争前,一些有识之士就已经意识到了中国经济、社会体制的落后性,在金融领域学习西方的思想逐渐萌生。

林则徐、魏源是较早接受西方金融做法的人士,他们都主动学习西方来解决中国的金融问题。

在银荒问题上,他们分析出鸦片贸易和洋钱在华溢价流通是主要原因,不但反对禁止洋钱流通的政意,而且主张清政府仿铸洋钱,改变货币形态来适应民间需求。

当晚清政府财政力量不足时,有人提出了效法西方,举借外债的思想。

洋务派与保守派因此进行了长时间的争论,梁启超积极地参与了“借债亡国论”和“借债救国论”的争论,并出版了《中国国债史》和《外债平议》,从政治需求和经济发展等多个角度进行了阐述,并以西方经济理论来分析外债的利弊。

此外,还有太平天国的洪仁玕提出“兴银行”主张;康有为提出“金主币救国论”;以及后来陆续有越来越多的经济届人士著书立说,介绍西方金融理论和西方新式金融机构。

向西方学习的金融新思潮的萌发,启迪着人们冲破封闭的旧式金融体系,成为了近代中国金融开放的思想启蒙。

(2)兴办新式金融机构。

在新式金融机构中,中国人最初认识到的是兴办新银行的必要性。

中国最早提出创办银行的是太平天国的干王洪仁玕。

1859年洪仁玕在他所著的《资政新篇》中提出了“兴银行”的主张,认为“此事大利于商贾士民”。

这个建议由于太平天国的失败等原因而未能实现。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由督办铁路总公司事务大臣盛宣怀倡议,经清政府批准,在上海成立了中国自办的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经营存款、放款业务,发行银元券和银两券。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在北京设立了官商合办的户部银行(光绪三十四年改称大清银行),除办理一般银行业务外,由清政府授予铸造货币、代理国库、发行纸币、经理公债等特权,并先后在全国各地设立分支机构30多处,成为清朝末年起国家银行作用的一家银行。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由清政府邮传部出一部分资本并招商入股,在北京成立了交通银行。

这家银行除经办轮船、铁路、电报和邮政系统所属单位的存放款与汇兑业务外,还经营一般商业银行的业务,并发行银行兑换券。

同时由民族资本开办的信成商业储蓄银行、信义银行、浙江兴业银行、四明商业储蓄银行等,也于光绪三十二年至三十四年间(1906—1908年)相继成立。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经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孙中山批准,将大清银行改组为中国银行。

为适应国民革命事业的需要,孙中山领导的广东革命政府于1924年8月在广州成立中央银行。

在官府办银行开端之后,民间银行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