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非瓣膜病房颤患者不使用华法林治疗的因素分析

合集下载

华法林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华法林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慢 性 阻 塞 性 肺 病 等 。入 选 患 者 排 除 既 往 颅 内 出 血 史 , 化 性 溃 消
3 讨 论
华 法 林 为双 香 豆 素类 中效 抗 凝 剂 , 作 用 机 制 为 竞 争 性 对 其 抗 维 生 素 K 作 用 , 过 抑 制 依 赖 维 生 素 K 的 凝 血 因子 Ⅱ、 、 通 Ⅶ Ⅸ 和 X的 合 成 , 时还 具 有 降低 凝 血 酶诱 导 的 血 小 板 聚 集 的 作 用 , 同
20 0 5年 1月 一 2 o 0 7年 1 2月 在 我 院 心 内 科 住
低龄组
院治 疗 的非 瓣 膜 性 心 房 颤 动 具 有 高 风 险 血 栓 栓 塞 患 者 2 4例 , 0
注 : 组各项比较 ,>o0 。 两 P . 5
至少 具 有 一 项 血 栓 危 险 因素 : 血压 、 尿 病 、 高 糖 心力 衰竭 、 暂 性 短 脑缺血发作或缺血性 脑卒 中史 , 龄≥ 7 年 5岁 。其 中男 16例 , 0 女9 8例 , 年龄 4 O岁 ~7 5岁 (0 2岁 士5 6岁 ) 平均 随访 1 ~ 5. . , 年 3年 。房 颤 病 因 有 高 血 压 、 心 病 、 肌 病 、 冠 心 甲状 腺 功 能 亢 进 及
除 药 物治 疗 外 , 进 开 展 的射 频 消 融 术 因 医疗 条 件 和 治 疗 费 用 新 的影 响 , 泛 开 展 受 到 一 定 的 限 制 , 量 的房 颤 患 者 接 受 抗 凝 治 广 大 2 2 高 龄 患 者 与 低 龄 患 者 出血 率 比较 ( 表 2 . 见 )
裹 2 高 龄 患 者 与 低 龄 患 者 出 血 率 比 较
2 结 果
心 房 颤 动 是 最 常 见 的 心 律 失 常 , 因 心 律 失 常 住 院 治 疗 患 占

不同抗凝强度的华法林对非瓣膜病性房颤抗栓的疗效和安全性

不同抗凝强度的华法林对非瓣膜病性房颤抗栓的疗效和安全性
ha it a int . Th y we e gi e a f rn f r pr ve i ft r d ffy p te s e r v n W ra i o e nton o h omb m b i m. I oe ols NR— pe ii d s c fe
Ⅱ和 组 Ⅲ, I 且 NR维 持 在 标 准 强 度 (. ~ 2 5 范 围 内 , 2O . ) 出血 的发 生 率 低 , 用 安 全 可 靠 。 使
关 键 词 :心房纤颤 ;华法林 ;国际标准化 比值 ;疗效 ; 安全性
中图分 类号 : 5 17 R4. 5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 号 :10 —29(070~05—0 00 24 20 )5 09 3
An Ob e v to fAn ihr m b tc Ef e ta d S f t fW a f rn s r a i n o tt o o i f c n a e y o r a i
a d As r n i he Th r p o te t t n pi i n t e a y f r Pa i n s wih
No v l u a r a b il to n a v l r At i lFi r la i n
M A n qi g . Yu — n ZHENG - Ze qi

De a me t f ra rc b De a t n f a d o o p t n Ge i tis . p rme t C r ilgy,h rt { ti td Ho pi l o o t eFis { la e s t A a o n h n i e st Na gc a g 3 0 0 , i a f Na c a g Un v r iy, n h n 3 0 6 Ch n )

华法林抗凝治疗老年非瓣膜房颤的疗效及安全性

华法林抗凝治疗老年非瓣膜房颤的疗效及安全性
采 血检 测 I N R, 后续 可 延长采 血情 况 , 如有 不 良症 状
表 1 终 点事件发 生情况 比较 『 n ( %)
7 6
心血 管病 防 治知 识 2 0 1 4年 第 2期
3 讨

间, 由于 老年 患 者机 能 下 降 , 且 多 合 并其 他 疾病 , 因 此抗 凝 强 度不 可 过 高 ,我 院将 I N R控制 在 2 . 0 ~ 2 . 5 范围内, 从 研究 结 果来 看 , 患 者 出血 发 生率 较 低 , 表
心血 管病 防 治知 识 2 0 1 4年 第 2期
7 5
始 论著 /心律 失常 毋
华法林抗凝治疗老 年非瓣膜房 颤 的疗效及 安全性
雷 刚
( 广西 省柳 江县人 民 医院 , 广西 柳江 5 4 5 1 0 0 )
【 摘要】 目的
情况。结果 结论
探讨华法林抗凝治疗老年非瓣膜房颤 的l 】 缶 床疗 效及 安全性 。方法
病 和其 他 可逆 性 心 房颤 动 患者 , 所 有患 者 均无 使 用 其他 抗凝 药 物治疗 史 。 5 4例 患者 随机 分 为对华 法林 组 和 阿 司匹林 组 , 华法林组 3 0例 , 阿 司 匹林 2 4例 , 两 组 患者 基 本 资料 进行 比较 , 各 方 面 均无 显 著 差 异
( P > 0 . 0 5 ) , 具有 可 比性 。
1 . 2 方 j 法
2 . 1 终点 事件 发生情 况 比较
华 法林 组 患 者 终 点 事 件 发 生 率 明 显 低 于 阿 司
匹林组( P < 0 . 0 5 )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具体结果见
下表 1 。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169例抗凝治疗用药分析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169例抗凝治疗用药分析
i ,而 阿司 匹林 效果 不如 抗凝 药[。2 ic i“ 2 0 欧洲 心脏学 】 l 0年
药的依从性 ,有些患者 因此拒绝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再者 ,
华法林 的主要不 良反应是 出血 ,大 出血是最危险 的并 发症 ,

旦出现出血 ,尤其是颅 内出血 ,病死率很高 。因此 ,医患
中纤维 蛋 白原 、D一二聚体含量升高 ,易形成血栓 , 华法 而
林可使 其降低 ,进一步达到抗血栓 形成作用 。到 目前为止 ,
林使用率如 此之 低 , 尤其是 随着危 险级别 的增加 , 华法林 的 使用率反而下降的原 因,可能与临床 医生对房颤所致血栓栓 塞 的并 发症 以及抗栓治疗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有关。近年来 随 着循证 医学 的发展 , 许多疾病 的治疗理念不 断发生变化 。如
的逐渐减少 , 非瓣膜病房颤成为 目 的主要 问题。非瓣膜病 前
房 颤 的 发生 率 随年 龄增 长 而急 剧增 加 ,房 颤 的 主要 并 发 症 一一 卒 中的发生率 也随年 龄增加 而升高 。此 外 ,老年 人
证 :出血素质 、血 小板减 少( 5 × 1 L) < 0 0 / 、未治疗 或难 以控 制的高血压( 1 09 mmHg 。使 用华法林相对 禁忌 > /0 6 ) 证 :大量酗酒 ( 6 ml ) > 0 / 、常规使用非类 固醇类抗炎药( d 无 细胞保 护作用 ) 加容易造 成外 伤的活动 。 、参 2 结果 CHADS 2得 分与用药情 况见 表 1 。使用华法林 禁忌证 的有 2例 ,评分分别为 3分 和 6分 ,原因分别为大量酗酒 , 未 治疗或 难 以控 制的高血 压 。
( 上接 2 5页 )拉 西地 平 后患 者 的谷 压 / 压 比达 到 5 % 峰 0 以上 。患者 每 天 口服 2 rg拉 西地 平 可 以有 效 降低 其 ~8 a 白天与 夜 间 、2 h动 态 的血 压 平 均 值 , 4 血压 的偶 测 结 果

华法林和阿司匹林预防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栓塞的疗效观察

华法林和阿司匹林预防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栓塞的疗效观察
血 的发生 率。再根据 C A S H D 2评分对栓 塞高危 因素进行分层 ,
C A 2评分 : 分为低危组 , H D 2评分 ≥ 2为高危组 , H DS 1 CAS 与 阿司 匹林组对 比血栓栓塞 事件 、 出血事件 。
1 . 统 计 学 方 法 4
采用 S S I .统 计软件 , P S O0 计数资料采 用 x2 检验 , P< 00 .5
[ 关键词 】 心房颤动 ; 华法林 ; 阿司匹林 ; 血栓栓 塞
[ 中图分 类号 】 5 1 + ; 7 33 R 4. 5 R 4 . 7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 6 3 9 0 2 1 ) 9 17 0 1 7 — 7 1( 0 1 2 — 2 — 1
心房 颤动是 临床上最 常见 的心律失 常 , 栓塞性卒 中 的独 是 立危 险因素 , 且有 很高 的致 残率及 致死率 。非瓣膜性 房颤患 并 者缺 血性脑卒 中的发生率 增加 5 ~6倍 [ 1 ] 。因此 , 心房 颤动 的 治疗 除维 持窦性 心律 、 控制 心室 率外 , 更重 要 的是预 防血 栓栓 塞事 件 的发生 。本文 观察 华法林 和 阿司 匹林对 非瓣 膜病 房颤 预防血栓栓塞 的疗效及安全 性 。
用 S S 1. P S 70统计软 件进行统 计学处 理 , 结果 以( ±s 表 )
示, 组间 比较 用 t 检验 。
均 高于正常范 围 。本组 研究发现 1 8 3 例肺 癌化疗后贫血 患者
MC V无 明显变 化 , D 变 化有 明显升 高 , R W 有统计 学意义 , 于 属
出血并 发症 的发生率 。结果 应用 华法林组 可明显降低血栓 栓塞 的发 生率 , 降低 脑卒 中的致残 率及病死率 , 降低 因栓 塞而 再人 院例数 , 出血并 发症 发生率低 。结论 与 阿司匹林 相 比, 且 华法林抗 凝可有效 降低房颤 患者血栓栓 塞的发生率 , 维持 IR . 3 N 20~ . 0的华法林剂量 是安全有效 的。

华法林与阿司匹林对低危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抗栓疗效比较

华法林与阿司匹林对低危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抗栓疗效比较

12 ・ 65
明显器质性病 变 , 2 后 复查造影 剂到达结肠 ( 2 ; 当 经 4h 图 )③
肿瘤生长至一定程 度阻塞 肠道 时 , 影可 见病变 肠腔 狭窄 或 造 肠 腔 内结 节状充 盈缺 损致肠腔 阻塞 , 黏膜破 坏、 消失 , 病变 近
应 用 [ ] 国 消 化 内 镜 ,0 7 1 2 :2 J .中 20 ,( )2 .
3 3 碘油小肠造影在肠梗 阻诊治 中的特点 : . 碘油是植 物油与 碘结合 的一 种有 机碘化 合物 , 在肠 道碱性 消化 液作 用下 吸收 入血液 内 , 部分碘 油可在 肠道 内脱 碘 , 呈无机 碘状态 吸收 , 所 有行碘油造影者复查 肝肾功能 , 未发现在 3 5 l剂量下对 O一 OI I l
[ 关键词 ] 华法林 ; 阿司匹林 ; 低危 ; 房颤 动 ; 心 脑栓塞 ; 出血 心房颤动 ( 颤 ) 临床上 最常见 的持续 性心律失 常 , 房 是 并 且有很 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 。房颤对患 者主要危 害是发生 缺 血性脑卒 中 , 因此 , 加强房颤患者的抗栓 治疗具有 很大的 临床 价值 。虽然华 法林 能有效预防 N A V F患者脑 卒 中血栓 栓塞事
术 。因此 , 碘油小肠 造影 证实 为不完全 性肠 梗阻者 非手 术治 疗过程 中应 严密观察症 状 和腹部 体征 , 以免 出现严 重 的并发
症。
t e a et[ ] C i a,07 5 ( )6 1 i tns J . h hl2 o ,9 5 :5 . vp i r
[ ] 裴艳香 , 2 张 镭, 刘正新 . T仿 真 内镜 诊断小肠疾 病的 C 刚 .碘水 造影 检查在 临床诊 断 中
龄4 7 0~ 5岁 , 性别不 限 , 考《 际指 南 》 参 国 中关于 N A V F血栓 栓塞高危因素和建议 , 不具备下述任 何一项 : 缺血性脑卒 中或

华法林抗凝治疗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的安全性及疗效分析

华法林抗凝治疗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的安全性及疗效分析
能, 且伴 有一 种 以上高 危 因素( 尿病史 、 糖 脑卒 中等 ) 。本 组所
有患 者均排 除严 重脏 器管 损害 以及 出血者 、 慢性 肝 肾损 伤者 、
有溃 疡 病史 者 和对 本组 研究 药 物过 敏 者。 两组 患 者在 年龄 、 性别 、 颤等 方 面 比较 , 房 差异 无 统计 学 意义 ( > 00 , P .5)具有
f】 志军 , 桃 , 森泉 , . 3黄 李 杨 等 乙胺 碘 呋酮 和倍他 乐 克治疗 室 性早 搏 的疗 效 与
安 全性 的 Me t a分析 『 _ J 南方 医科 大 学学 报 ,0 0 ( 1 : 57 2 8. 1 2 1 , 1 ) 27 - 50
3 讨 论
室性早 搏简 称室 早 , 临床 上非常 常 见 的心 律失 常 , 发 是 其 生人 群相 当广泛 , 包括 正常健 康人群 和各 种心脏病 患者 1。室 2 1
13 观 察 指 标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两组 患者 于治 疗 1 月后 进行 临床 数据 对 比 , 个 分析 死亡 、 短暂 性脑缺 血发作 、 缺血 性脑卒 中和外周 动脉栓塞 等终点 事件 发生率 , 分析 用药安全性 。
1 统计 学处理 . 4 本组 所 有研 究 数据 应 用 S S 1 . P S 70统计 学 软件 处 理 , 据 数

药物与I床 ・ 临
2 2 6 第 2 第 1 期 01 年 月 卷 2

方 辉
长春市人 民医院心内二科 , 吉林长春 10 5 30 1
【 要】 摘 目的 探究华法林抗 凝治疗非瓣膜病 心房颤 动的临床效果及安 全性。方 法 选取笔 者所 在医 院 20 年 4 一2 1 07 月 0 1 年 4月间 收治 的 1 0例非瓣 膜病心房 颤动 患者作 为实验对 象 , 5 将其 随机分 为 甲乙两组 , 每组各 7 。分别 给予标 准 比 5例

利伐沙班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

利伐沙班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

利伐沙班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1. 引言1.1 研究背景非瓣膜性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其患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逐渐增加。

房颤患者存在较高的缺血性卒中、栓塞及死亡风险,而抗凝治疗能够有效减少这些不良事件的发生。

传统的抗凝药物如华法林存在剂量监测、剂量调整困难等问题,给患者及医生带来了诸多不便。

近年来,新一代口服抗凝药物利伐沙班作为华法林的替代品逐渐受到关注。

利伐沙班是一种直接凝血酶抑制剂,通过特异性地抑制凝血因子Xa的活性而发挥抗凝作用。

其不需要常规的凝血监测,剂量相对固定,服用方便,对于房颤患者来说具有很大的优势。

对于利伐沙班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的抗凝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尚有待深入研究。

本研究旨在探讨利伐沙班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的应用情况,评估其疗效及安全性,并与传统抗凝药物进行比较,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准确的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利伐沙班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相关疾病的增加,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数量逐渐增多。

抗凝治疗对于预防房颤患者的卒中和系统性栓塞至关重要,而利伐沙班作为新一代口服抗凝药物,其应用在临床上越来越广泛。

本研究旨在了解利伐沙班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的实际应用情况,评估其在预防卒中和系统性栓塞方面的效果,并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安全性。

通过对患者的选择与治疗方案、利伐沙班的效果、安全性、与其他抗凝药物的比较以及患者依从性与治疗满意度进行全面分析,我们希望为利伐沙班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的应用提供更多的临床证据,并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2. 正文2.1 患者选择与治疗方案患者选择与治疗方案是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抗凝治疗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对患者进行严格筛选,包括评估患者的血栓风险、出血风险、肝肾功能等,以确定是否适合接受利伐沙班治疗。

根据国际抗凝与抗血小板指南的建议,对于高危患者,如老年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的患者,利伐沙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凝治疗选择。

华法林治疗非瓣膜病房颤患者的抗凝疗效及安全性的对比分析

华法林治疗非瓣膜病房颤患者的抗凝疗效及安全性的对比分析

[ 4 】 梅骅 , 陈凌 武, 高新. 泌尿 外 科手 术学 【 M] . 北 京: 人 民卫 生 出版社 ,
2 0 08 : 5 29 — 5 3 0.
华法林 治疗 非瓣膜病房颤患者 的抗凝疗效及安全性的对 比分析
吴 桦
( 辽宁省建平县医 院心 内科 ,辽宁 朝 阳 1 2 2 4 0 0 )
1 o 0 ・临床研 究 ・
定保 留包 皮的长度 ,能客观保证所保 留包皮和系带 长度适 中、均匀对 称 、切 缘整齐 、外观 好。而传统手 术医师手术质量参 差不齐 ,术 中切
F e b r u a r y 2 0 1 4 , V o 1 . 1 2 , N o】 目的 探讨 华 法林 在 非瓣膜 病房 颤患者 治疗 中抗凝 疗效 及安 全性 。方法 选择 2 0 1 0 年 2月至 2 0 1 1 年 6月在我 院 治疗 的持 续性 经超 声
心 电图检 查证实 为非瓣 膜性房 颤 患者 1 2 0例 ,随机 分为 华法林 组 ( 治疗组 )6 0 例 与 阿 司匹林 组 ( 对照 组)6 0例 。治疗 组给 予 华法林初 始 剂 量2 . 5 m g / d晚饭 后 口服 ,依 1 NR 目标值 ( I N R 2 . 0 ~ 3 . 0 )调 整剂 量。对 照组给 予肠 溶阿 司 匹林 3 0 0 mg / d口服 。随访 记 录 2年 ,观察 缺血性 脑
中图分 类号 :R 5 4 1 . 7 + 5
文献标 识 码 :B
文章 编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4 )0 5 - 0 1 0 0 - 0 2
心 房颤动( 房 颤) 是临床 上最常 见的一种心 律失常 ,我国首 项大规 模人群 流行病学研 究在全 国 l 3 个 省 、1 4 个 自然 人群 中抽样 2 9 0 7 9 人,

陕西关中地区县级医院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治疗现况及影响因素

陕西关中地区县级医院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治疗现况及影响因素

㊃流行病学调查㊃陕西关中地区县级医院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治疗现况及影响因素张晓波㊀马娜㊀王艳㊀高洁㊀魏静华㊀何希站㊀康峰㊀曹磊㊀陈芝会713100兴平市人民医院心血管一科(张晓波㊁马娜㊁王艳㊁高洁);721000宝鸡市409医院心血管内科(魏静华);710300西安,陕西森工医院心内科(何希站);713300咸阳,乾县人民医院心内科(康峰);722200宝鸡,扶风县人民医院心内科(曹磊);711300咸阳,旬邑县人民医院心内科(陈芝会)通信作者:张晓波,电子信箱:145zxb012@DOI:10.3969/j.issn.1007-5410.2022.03.016㊀㊀ʌ摘要ɔ㊀目的㊀了解陕西关中地区县级医院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现况及影响因素㊂㊀方法㊀通过查询住院电子病历和门诊存档病历,采用临床资料分析㊁电话随访+面对面随访㊁问卷调查的方式,筛选出2019年1~12月于陕西关中地区8家县级医院心内科就诊的门诊和住院房颤患者,分析中高危栓塞风险患者的抗凝治疗现况㊁华法林和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NOACs)长期抗凝治疗依从性及影响因素㊂问卷调查心内科医生房颤患者的栓塞风险评估㊁抗凝药物选择㊁栓塞风险及抗凝获益宣教情况㊂㊀结果㊀共纳入房颤患者4577例,平均年龄(67.9ʃ10.1)岁,其中男性2793例,女性1784例,门诊患者1968例,住院患者2609例㊂采用CHA2DS2-VASc评分,门诊抗凝治疗率为14.9%,住院抗凝治疗率为44.9%㊂华法林抗凝治疗1年依从性良好㊁一般㊁较差的患者比例分别为24.0%㊁26.7%㊁49.3%;NOACs抗凝治疗1年依从性良好㊁一般㊁较差的患者比例分别为32.7%㊁25.2%㊁42.1%㊂影响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主要因素:频繁监测凝血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难以保持目标水平㊁过于担忧出血风险㊁经济因素㊁患者对可能面临的卒中风险认识不足㊁基层医生未告知或强调抗凝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㊂㊀结论㊀陕西关中地区县级医院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抗凝率低㊁依从性差㊁抗凝治疗不规范㊁健康宣教不足,有待进一步规范和提高㊂ʌ关键词ɔ㊀非瓣膜性心房颤动;㊀抗凝治疗;㊀影响因素Current statu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nticoagulant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nonvalvular atrialfibrillation in county-level hospitals of Guanzhong area,Shaanxi province㊀Zhang Xiaobo,Ma Na,Wang Yan,Gao Jie,Wei Jinghua,He Xizhan,Kang Feng,Cao Lei,Chen ZhihuiDepartment of Cardiology,Xingping People s Hospital,Xingping713100,China(Zhang XB,Ma N,WangY,Gao J);Internal Medicine-Cardiovascular Department,BaoJi409Hospital,Baoji721000,China(WeiJH);Department of Cardiology,Shaanxi Forest Industry Hospital,Xi an710300,China(He XZ);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Qianxian People s Hospital,Xianyang713300,China(Kang F);Department of Cardiology,Fufeng People s Hospital,Baoji722200,China(Cao L);Department of Cardiology,XunyiPeople s Hospital,Xianyang711300,China(Chen ZH)Corresponding author:Zhang Xiaobo,Email:145zxb012@ʌAbstractɔ㊀Objective㊀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nticoagulation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 in county-level hospitals in Guanzhong area of Shaanxi Province.㊀Methods㊀By inquiring the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s of inpatients and the archived medicalrecords of outpatients,patients with 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 in cardiology department of8county-levelhospitals in Guanzhong area of Shaanxi Province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2019were screened and reviewed.The compliance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nticoagulant therapy with warfarin and non-vitamin K antagonist oral anticoagulants(NOACs)were analyzed.㊀Results㊀A total of4577patients with 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aged(67.9ʃ10.1)years were enrolled,including2793males and1784 females,1968outpatients and2609inpatients.According to CHA2DS2-VASc scoring system,the anticoagulation treatment rate of outpatients and inpatients was14.9%and44.9%,respectively.The proportion of patients with good,average and poor compliance of warfarin anticoagulation treatment for oneyear was24.0%,26.7%and49.3%respectively.The proportion of patients with good,average and poor compliance of NOACs anticoagulation treatment for one year was32.7%,25.2%and42.1%respectively.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anticoagulant treatment compliance included frequent monitoring of coagulation and INR,difficulty in maintaining the target level,over worrying about bleeding risk,economic factors and lack of awareness of the possible risk of stroke.What is more,primary-level doctors may not inform or emphasize the necessity and importance of anticoagulant therapy to patients.㊀Conclusions㊀The anticoagulation rate of patients with 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 in Guanzhong area of Shaanxi Province is relatively low and the compliance of patients is poor.The anticoagulation treatment is not standardized and the health education is not sufficient.The anticoagulatio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 needs to be further standardized and improved.ʌKey wordsɔ㊀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㊀Anticoagulant therapy;㊀Influence factor㊀㊀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简称 房颤 )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心律失常,随着人口老龄化,房颤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㊂卒中和系统性栓塞是房颤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房颤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原因[2]㊂早在2001年,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心脏病学会/欧洲心脏病学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AHA/ACC/ESC)房颤管理指南就已提出,根据卒中危险分层评估房颤患者血栓栓塞事件风险,口服抗凝药是预防房颤患者卒中和系统性栓塞的重要策略[3]㊂本文通过对陕西关中地区县级医院门诊和住院房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和回顾性调查,分析房颤抗凝治疗现况,探讨其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改善措施㊂1㊀对象和方法1.1㊀研究对象采用查询住院电子病历和门诊存档病历的方式,筛选出2019年1~12月陕西关中地区8家县级医院心内科就诊的住院和门诊房颤患者,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共收集有效病例资料4577例,其中兴平市人民医院708例㊁乾县人民医院830例㊁三原县医院580例㊁旬邑县人民医院440例㊁陕西森工医院378例㊁扶风县人民医院500例㊁岐山县人民医院640例㊁宝鸡市409医院501例㊂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已经过兴平市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均已接受抗凝治疗风险告知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㊂1.2㊀研究方法1.2.1㊀纳入标准㊀经心电图或24h动态心电图明确诊断为房颤的门诊和住院患者,多次住院或门诊的同一患者计为1人㊂1.2.2㊀排除标准㊀(1)瓣膜性房颤:包括先天性㊁退行性㊁风湿性心脏瓣膜病;(2)有抗凝治疗禁忌证:活动性溃疡㊁恶性肿瘤㊁3个月内重大手术史㊁难以控制的严重高血压(收缩压ȡ180mmHg或舒张压ȡ110mmHg);(3)既往房颤已行射频消融术或左心耳封堵术;(4)无法联系或不能接受随访者㊂1.2.3㊀栓塞风险评分标准㊀采用2013年ESC和2014年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律学会(AHA/ACC/American Heart Rhythm Society)更新的房颤管理指南推荐的CHA2DS2-VASc血栓栓塞风险评估系统进行评分,充血性心力衰竭记1分,高血压记1分,年龄ȡ75岁记2分,65~74岁记1分, <65岁记0分,糖尿病记1分,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记2分,血管疾病记1分,女性记1分㊂CHA2DS2-VASc评分ȡ2分建议长期抗凝治疗[4]㊂1.2.4㊀服药依从性评判标准㊀华法林治疗12个月依从性评判标准:良好:规律服药从未停药且每月至少监测1次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能根据医嘱调整药量;一般:每月停药<5次或每2~3个月监测1次INR,能按照医嘱调整药量;较差:每月停药ȡ5次或超过3个月监测1次INR或从不监测㊂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non-vitamin K antagonist oral anticoagulants, NOACs)治疗12个月依从性评判标准:良好:剂量合理,规律服药从未停药;一般:剂量不足(<正常剂量但>1/2合理剂量)或每月停药<5次;较差:剂量不足(<1/2合理剂量)或每月停药ȡ5次㊂1.2.5㊀电话或面对面随访内容㊀服用抗栓药名称㊁剂量㊁频次及开始使用时间,INR监测频次及是否根据结果调整药量,停药㊁减量或换药原因㊂1.2.6㊀问卷调查内容㊀接诊医生是否会对未抗凝治疗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进行栓塞风险评估,是否会根据评估结果建议抗凝治疗,首选的抗凝药物是什么,是否对尚未抗凝治疗或已抗凝治疗的CHA2DS2-VASc评分ȡ2分的患者进行血栓栓塞风险及抗凝治疗获益宣教㊂1.3㊀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㊂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 ʃ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 确切概率法㊂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 回归模型㊂所有检验均为双侧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㊀结果2.1㊀基本资料本研究共纳入非瓣膜性房颤患者4577例,年龄28~92岁,平均(67.9ʃ10.1)岁,男ʒ女=1.57ʒ1,以阵发性房颤为主,合并最多疾病为高血压,其次是冠心病㊁卒中和心功能不全,见表1㊂2.2㊀非瓣膜性房颤抗栓治疗情况纳入的4577例患者中,有1784例病历中未记载有栓塞风险评分,其中34例给予了抗凝治疗㊂CHA 2DS 2-VASc 评分0~1分的低危患者722例(25.9%/2793例),有28例接受了医生推荐的抗凝治疗㊂CHA 2DS 2-VASc 评分ȡ2分的中高危患者2071例(74.1%/2793例),其中接受抗凝治疗的671例(32.4%/2071例);在未接受抗凝治疗的1400例患者中,1253例(60.5%/2071例)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抗栓治疗,147例(7.1%/2071例)未进行任何抗栓治疗,见表2㊂1204例患者拒绝接受抗凝治疗的原因为:对于抗凝药物所致出血风险的过度担忧(62.4%),频繁监测INR(55.6%),NOACs 价格较高(43.1%),对房颤所致脑卒中风险认识不足(35.8%)㊂196例患者医生未推荐抗凝治疗的原因为:近期有出血性疾病(31.3%),患者无法定期检测INR(30.5%),严重肝肾功能不全(26.2%),认为阿司匹林可以替代抗凝药物预防卒中(24.3%),高龄或独居患者服药依从性差㊁时常出现漏服或服药过量的情况(16.1%)㊂2.3㊀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服用不同抗凝药物长期治疗的依从性接受华法林治疗的479例(华法林440例+双抗中包括的华法林39例)患者中,依从性良好㊁一般㊁较差的比例分别为:24.0%㊁26.7%㊁49.3%;接受NOACs 治疗的254例(NOACs 224例+双抗中包括的NOACs 30例)患者中,依从性良好㊁一般㊁较差的比例分别为32.7%㊁25.2%㊁42.1%㊂中高危血栓栓塞风险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比例虽然高于NOACs,但抗凝治疗的依从性NOACs 组优于华法林组(P <0.05),见表3㊂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依从性较差的原因有:定期监测INR 值(55.6%),医嘱停药(45.1%),出血或对于出血的担忧(21.7%),INR 难以稳定达标(18.2%),对抗凝获益认识不足(12.3%)㊂使用NOACs 抗凝治疗依从性较差的主要原因有:价格昂贵(83.8%),医保不报销(72.4%),医嘱停药(28.0%),购买困难(26.9%),出血或对于出血的担忧(22.5%),对抗凝获益认识不足(14.2%)㊂2.4㊀门诊与住院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CHA 2DS 2-VASc 评分ȡ2分的2071例患者中,表1㊀4577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基线资料项目总计(4577例)华法林(440例)NOACs(224例)单抗血小板(3218例)抗血小板+抗凝(69例)未抗栓(626例)P 值年龄( x ʃs ,岁)67.9ʃ10.166.2ʃ9.667.5ʃ9.165.6ʃ8.466.9ʃ5.272.3ʃ7.20.026男性[例(%)]2793(61.0)275(62.5)142(63.4)1938(60.2)51(73.9)387(61.8)0.302心功能不全[例(%)]1686(36.8)172(39.1)95(42.4)1318(40.9)26(37.7)75(12.0)0.153高血压[例(%)]2858(62.4)266(60.5)143(63.8)2091(64.9)39(56.5)319(50.9)0.166糖尿病[例(%)]954(20.8)131(29.8)24(10.7)708(22.0)16(23.2)75(11.9)0.150卒中[例(%)]1842(40.2)193(43.9)110(49.1)1480(45.9)33(47.8)26(4.2)0.202冠心病[例(%)]2386(52.1)238(54.1)114(50.9)1705(52.9)47(68.1)282(45.0)0.136㊀㊀注:NOACs:非维生素K 拮抗剂口服抗凝药;单抗血小板: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抗凝: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华法林/NOACs;心功能不全: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Ⅳ级表2㊀4577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栓塞风险评估与抗栓治疗情况[例(%)]CHA 2DS 2-VASc 评分㊀例数华法林NOACs 单抗血小板抗血小板+抗凝未抗栓0~1分72220(2.8)5(0.7)442(61.2)3(0.4)252(34.9)ȡ2分2071405(19.6)212(10.2)1253(60.5)54(2.6)147(7.1)未做评分178415(0.8)7(0.4)1523(85.4)12(0.7)227(12.7)合计4577440(9.6)224(4.9)3218(70.3)69(1.5)626(13.7)㊀㊀注:NOACs:非维生素K 拮抗剂口服抗凝药;单抗血小板: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抗凝: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华法林/NOACs表3㊀733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服用不同抗凝药物治疗的依从性[例(%)]抗凝药物例数良好一般较差总体733198(27.0)192(26.2)343(46.8)华法林479115(24.0)128(26.7)236(49.3)NOACs25483(32.7)64(25.2)107(42.1) P值<0.05㊀>0.05㊀<0.05㊀㊀㊀注:NOACs: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门诊863例,住院1208例㊂门诊接受华法林治疗的87例,接受NOACs治疗的42例,抗凝治疗率14.9%;住院接受华法林治疗的208例,接受NOACs 治疗的334例,抗凝治疗率44.9%㊂门诊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选择华法林多于NOACs,住院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选择NOACs多于华法林,主要影响因素为NOACs价格和医保报销政策㊂无论选择何种抗凝药物,住院患者总体抗凝治疗率显著高于门诊患者(44.9%比14.9%,χ2=205.7,P<0.01),见表4㊂表4㊀CHA2DS2-VAScȡ2分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场所例数接受抗凝治疗(例)华法林NOACs抗凝治疗率(%)门诊863874214.9住院120820833444.9P值 <0.01 2.5㊀74名心内科医生问卷调查结果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是否进行首诊栓塞风险评估:39名(52.7%)医生一直进行评估,26名(35.1%)医生有时评估,9名(12.2%)医生从未评估㊂抗凝药物选择:23名(31.1%)医生首选华法林,35名(47.3%)医生首选NOACs,16名医生(21.6%)选择其他抗栓药物㊂是否进行栓塞风险及抗凝获益宣教,45名(60.8%)医生经常进行宣教,22名(29.7%)医生有时宣教,7名(9.5%)医生从未宣教㊂3㊀讨论房颤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预防房颤引起的血栓栓塞是房颤治疗策略的首要目标,临床应用华法林或NOACs可明显减少血栓栓塞事件,改善预后[5]㊂2014年,世界心脏病学术年会上公布的房颤患者长期口服抗血栓治疗全球登记研究(GLORIA-AF)[6]的首批数据及全球抗凝治疗注册研究的中国亚组数据[7]显示,中国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率仅为28.7%,其中,华法林使用率为22.2%,NOACs使用率为6.5%,陕西关中地区抗凝治疗率虽然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总体抗凝治疗率仍然较低㊂本研究CHA2DS2-VASc评分ȡ2分的中高危患者2071例,接受抗凝治疗的671例,抗凝治疗率为32.4%,华法林和NOACs的抗凝治疗率分别为21.0%㊁11.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可能与陕西关中地区近年来NOACs的普及和价格下降有关㊂在卒中中高风险患者中,有1253例(60.5%)选择抗血小板药物抗栓治疗,这一结果令人担忧,毕竟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在预防房颤致卒中方面效果明显劣于抗凝药物[8],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如多数老年房颤患者合并冠心病,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存在阿司匹林可以替代抗凝药物预防卒中的误区㊂部分医生出于对服用华法林后患者依从性和出血风险的担忧,不推荐使用抗凝药物,而建议患者选择相对安全㊁价格低廉㊁无须监测的抗血小板药物㊂虽然选择华法林治疗的患者多于NOACs,但接受抗凝治疗依从性良好的患者比例,NOACs组显著高于华法林组(P<0.05)㊂华法林作为经典口服抗凝药物,因其临床使用时间长㊁价格低廉在基层医院较为普及,但其抗凝治疗有效窗口较窄,且易受个体体质㊁饮食㊁药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需长期㊁反复抽血化验,对于老年患者,尤其高龄患者而言,行动不便,定期到院抽血困难,而且老年患者基础疾病较多,口服药物较多,对华法林作用的干扰较大,出血发生率较高,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9],其抗凝治疗依从性更是难以改善㊂NOACs口服吸收好㊁起效快,受食物㊁药物等因素的影响较小,口服剂量相对固定,无须反复监测凝血功能,使用方便,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好[10],但价格因素影响了其长期治疗的依从性㊂本研究发现,在已接受华法林和NOACs治疗的患者中,有45.1%和28.0%的患者停药是医生的决定,患者未按时监测INR和对老年患者服药安全性的顾虑是医生令患者停药的主要原因㊂门诊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选择华法林多于NOACs,住院患者反之,在选择NOACs抗凝治疗的住院患者中,超过半数出院后改为华法林或停药㊂使用NOACs(利伐沙班15mg/d)日均花费41元,而选择华法林(2.5mg/d)日均花费0.4元,价格因素且NOACs未纳入门诊报销是患者放弃NOACs的主要原因㊂其次,在参与调查的8家县级医院中,仅有2家医院有NOACs,3家医院2019年下半年购进NOACs,其他3家医院尚无NOACs采购计划,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医生对抗凝药物的选择㊂无论选择何种抗凝药物,住院患者抗凝治疗率显著高于门诊患者(P<0.01)㊂无论是抗凝药物的启动还是在患者服药过程中,医生都起着主导作用[11]㊂52.7%的医生会对首诊房颤患者进行栓塞风险评估,并根据卒中风险决定是否抗凝治疗㊂35.1%的医生仅对持续性房颤或房颤伴卒中患者进行栓塞风险评估,认为阵发性房颤不会导致栓塞或风险较小,低估了阵发性房颤血栓栓塞风险㊂研究显示,房颤无论其表现形式是阵发性还是持续性,其血栓栓塞风险无差别,仅与房颤发生的风险评分相关[4]㊂12.2%的医生对房颤栓塞风险认识不足,从不做栓塞风险评估,也很少处方抗凝药物㊂60.8%的医生经常会对患者或家属进行栓塞风险及抗凝获益宣教,以提高患者抗凝治疗的依从性㊂29.7%的医生有时宣教,9.5%的医生从不宣教㊂9位从不进行栓塞风险评估的医生中,有6位非心内科医生,7位从不进行栓塞风险及抗凝获益宣教的医生均非心内科医生㊂随着指南的更新和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的普及,更多的医生首选NOACs作为抗凝药物,但由于NOACs国产化不足㊁价格昂贵㊁医保报销政策等因素,NOACs停药率较高,长期治疗率远低于华法林㊂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资料来源于一定时间段陕西关中地区部分县级医院的门诊及住院病历资料,不能完全代表关中地区的实际情况㊂研究采用查询电子病历㊁随访和问卷调查等形式,信息偏倚难以避免,可能会对研究结果造成一定影响㊂不过综上所述,陕西关中地区房颤抗凝现状表现为抗凝率低㊁患者依从性差㊁栓塞风险评估率不足㊁抗凝治疗不规范㊁健康宣教不足㊂针对以上问题,基层医生应加强对房颤相关诊疗规范和指南的学习,合理评估栓塞风险,积极识别卒中高危患者,规范抗凝治疗,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使患者充分认识卒中风险及抗凝获益,提高抗凝率及治疗依从性,有条件医院可以开设房颤门诊,方便患者随访和指导抗凝治疗㊂未来NOACs实现国家集采并纳入门诊慢病报销,必将进一步提高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抗凝率和治疗依从性[12]㊂利益冲突:无参㊀考㊀文㊀献[1]董佳佳,程康安.亚临床心房颤动的认识与进展[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7,22(5):373-376.DOI:10.3969/j.issn.1007-5410.2017.05.014.㊀Dong JJ,Cheng KA.Cognition and advancement of subclinicalatrial fibrillation[J].Chin J Cardiovasc Med,2017,22(5):373-376.DOI:10.3969/j.issn.1007-5410.2017.05.014. [2]俞梦越.新型口服抗凝药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心血管杂志,2020,25(1):4-8.DOI:10.3969/j.issn.1007-5410.2020.01.002.㊀Yu MY.Application of new oral anticoagulants in elderly patients[J].Chin J Cardiovasc Med,2020,25(1):4-8.DOI:10.3969/j.issn.1007-5410.2020.01.002.[3]Ruff CT,Giugliano RP,Braunwald E,et parison of theefficacy and safety of new oral anticoagulants with warfarin in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sedtrials[J].Lancet,2014,383(9921):955-962.DOI:10.1016/S0140-6736(13)62343-0.[4]张海澄.CHADS2和CHA2DS2-VASc评分对我国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卒中风险的预测价值[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7,22(2):84-85.DOI:10.3969/j.issn.1007-5410.2017.02.002.㊀Zhang HC.Predictive value of CHADS2and CHA2DS2-VAScscore in stroke risk of the patients with nonvalvular atrialfibrillation in China[J].Chin J Cardiovasc Med,2017,22(2):84-85.DOI:10.3969/j.issn.1007-5410.2017.02.002. [5]孙艺红.心房颤动的抗凝治疗及进展[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6,15(10):740-743.DOI:10.3760/cma.j.issn.1671-7368.2016.10.002.㊀Sun YH.Updated anticoagulation therapy in atrial fibrillation[J].Chin J Gen Pract,2016,15(10):740-743.DOI:10.3760/cma.j.issn.1671-7368.2016.10.002.[6]Huisman MV,Lip GY,Diener HC,et al.Design and rationaleof Global Registry on Long-Term Oral Antithrombotic Treatment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a global registry program onlong-term oral an-tithrombotic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atrialfibrillation[J].Am Heart J,2014,167(3):329-334.DOI:10.1016/j.ahj.2013.12.006.[7]Kakkar AK,Mueller I,Bassand JP,et al.Internationallongitudinal registry of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at risk ofstroke:Global Anticoagulant Registry in the FIELD(GARFIELD)[J].Am Heart J,2012,163(1):13-19.DOI:10.1016/j.ahj.2011.09.011.[8]January CT,Wann LS,Calkins H,et al.2019AHA/ACC/HRSFocused Update of the2014AHA/ACC/HRS Guideline for the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A Report of the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Force o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and the Heart RhythmSociety[J].J Am Coll Cardiol,2019,74(1):104-132.DOI:10.1016/j.jacc.2019.01.011.[9]Kopecky S.New anticoagulants for stroke prophylaxis in atrialfibrillation:assessing the impact on medication adherence[J].Am J Cardiovasc Drugs,2012,12(5):287-294.DOI:10.1007/BF03261837.[10]Granger CB,Alexander JH,McMurray JJ,et al.Apixabanversus warfarin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J].N Engl JMed,2011,365(11):981-992.DOI:10.1056/NEJMoa1107039.[11]O Brien EC,Simon DN,Allen LA,et al.Reasons for warfarindiscontinuation in the outcomes registry for better informedtreat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ORBIT-AF)[J].Am Heart J,2014,168(4):487-494.DOI:10.1016/j.ahj.2014.07.002.[12]何榕,刘元伟,佘飞,等.单中心不同科室住院的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选择和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9,24(5):424-429.DOI:10.3969/j.issn.1007-5410.2019.05.008.㊀He R,Liu YW,She F,et al.Prevalence in clinicalcharacteristics and oral anticoagulation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atrial fibrillation in different inpatient departments[J].Chin JCardiovasc Med,2019,24(5):424-429.DOI:10.3969/j.issn.1007-5410.2019.05.008.(收稿日期:2021-06-27)(本文编辑:谭潇)。

142例心房颤动住院患者华法林使用情况的回顾性分析

142例心房颤动住院患者华法林使用情况的回顾性分析
国之 首 , 预 防房 颤 的 并 发 症 , 其 是 脑 卒 中 显 得 非 常 重 要 , 故 尤 但
为 0 4 , 着 年 龄 的增 加 , 病 卒 升 高 。我 国 房 颤 总 患 病 率 . 随 发 约 为 0 7 , 中 男 性 患 病 率 0 9 , 性 患 病 率 0 7 7 其 . 女 . 。
服 华 法 林 抗 凝 治 疗 的 情 况 总结 分 析 如 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者 血 栓 栓 塞 危 险 分 层 为 : 往 血 栓 栓 塞 史 、 尖 瓣 狭 窄 、 工 心 既 二 人 脏瓣 膜为高 危因 素 ; 龄≥ 7 年 5岁 、 血 压 、 力 衰 竭 、 室 功 能 高 心 左 受损 、 尿病为 中危 因素 ; 性 、 龄 6 糖 女 年 5岁 ~ 7 4岁 、 心 病 、 冠 甲 状 腺 功 能 亢 进 为 低 危 因素 。该 指 南 推 荐 低危 或 有抗 凝 禁忌 的 房
颤 患 者 可 口服 阿 司 匹 林 , 在 一 项 以 上 中 危 因 或 任 一 项 高 危 存 嚣
1 1 临床 资料 选 择 2 0 . 0 6年 一 2 0 0 7年 我 科 住 院 的 心 房 颤 动
患 者 1 2例 , 6 4 男 1例 , 8 女 1例 , 龄 2 年 8岁 ~ 8 8岁 ; 6 < 5岁 7 1
20 年-20 06 0 7年住 院 的 心 房 颤 动 患 者 1 2例 , 面 收 集 患 者 血 栓 栓 塞 的 高 危 因 素 、 凝 禁 忌 症 , 法林 的 用 法 、 4 全 抗 华 用量 , 及 未 用 华 法 以
林 的原 因等 。结 果 房 颤 患 者 总 体接 受 抗 栓 治 疗 ( 法 林 或 阿 司 匹林 ) 8 . 8 , 中 华 法 林 治 疗 6 . 7 , 6 华 者 5 2 其 1 9 < 5岁 组 华 法林 治 疗

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抗凝规范治疗影响因素及对策的研究进展

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抗凝规范治疗影响因素及对策的研究进展
法 林 抗 凝 的仅 有 4 3例 f.%)既 往 有 血 栓 栓 塞 的 7O : 7 9例 患 者 中 , 用 华 法 林 抗 凝 者 仅 2 服 3例 f91 , 2 .%1 可 见 房 颤 患 者 的 华 法林 抗 凝 规 范 治 疗 现 状 不 容 乐

E C 联合 公 布 的最 新房 颤 抗 凝指 南 , 用何 种 药 S ) 采 物 抗 凝 主 要 以 患 者是 否存 在 卒 中 的 危 险 因 素 为 依
据 ,无 卒 中危 险 因素 的患 者采 用 阿 司 匹林抗 凝 , 对
于仅 有 1 中 等 危 险 因素 的 患 者可 以选 择 华 法 林 项 或 阿 司匹林 , 而存 在 高 危 因素 或 1 以上 中危 因素 项
患 者必 须服 用 华法 林 抗凝 。这 些 高危 因素包 括 : 血
14未 系 统监 测 I R, I R 保 持 在 无 效 的 低 水 平 / N 或 N
(.~ .) 态 ; 13 1 状 5 同样 戴 妍 等 对 急 诊 就 诊 的 9 4例 4 房 颤 患 者 的抗 凝 状 况 进 行 了 回顾 性 分 析 .结 果显
示 : 膜 性 房 颤 患 者 (2 瓣 3 6例 ) 中用 华 法林 抗 凝 的有 10例 (9 1 ; 瓣 膜 性 房 颤 患 者 ( 1 6 4 .%)非 6 8例 ) 中用 华
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抗凝规范治疗影响因素及对策的研究进展
方曙静 林 . 征 1 综 述 : 国珍 1 审 校 , 2 a 孙 , 2 b
( . 京 医科 大 学 护 理 学 院 , 苏 南 京 2 0 2 ; . 京 医科 大 学 第 一 附 属 医 院 a护理 部 ; . 脏 科 , 1 南 江 1 0 9 2南 . b心 江苏 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京 2 0 2 ) 10 9

达比加群酯与华法林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抗凝有效性及安全性比较分析

达比加群酯与华法林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抗凝有效性及安全性比较分析

达比加群酯与华法林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抗凝有效性及安全性比较分析苏长安;曾赣惠【摘要】目的比较达比加群酯与华法林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抗凝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8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62例非瓣膜性房颤病例进行调查分析,将病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131例,分别应用达比加群酯、华法林抗凝治疗. 比较两组应用抗凝药物后的栓塞或血栓形成、缺血性脑卒中、轻微出血、少量出血、大出血或出血性脑卒中、死亡等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以及凝血指标等. 结果两组之间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大出血及死亡病例;研究组的栓塞或血栓形成(3.05%)、缺血性脑卒中(1.53%)、少量出血(0.76%),与对照组病例栓塞或血栓形成(3.29%)、缺血性脑卒中(0.76%)、少量出血(0.76%)等项目分别比较,结果存在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的轻微出血比例分别为3.29%、6.11%,两组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比加群酯对非瓣膜性房颤病患者的抗凝有效性与华法林相似,但其出血风险低于华法林.%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iciency and security of Dabigatran and Warfarin in anticoagulant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non 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 Methods 262 clinical cases of on non 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 were surveyed and analyzed , which was accepted in our hospital between May,2014 to August,2015.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ere set up randomly,with 131 cases for each,and were respectively applied with Dabigatran and Warfarin. The observed indexes included coagulationindex and the incidence rates involving embolization orthrombosis,ischemic stroke,micro-bleeding,mild bleeding,massive bleeding or hemorrhagic stroke,death and other cardiovascular or cerebrovascular symptoms. Resul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s in Prothrombin Time(PT),Thrombin Time(TT) and Fibrinogen(FIB) showed no statistic significance (P>0.05) while their difference in 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 (INR) and 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 obviously did (P<0.05);No case of death or massive bleeding appeared in both groups;In Study group,the percentages of the cases involving embolization or thrombosis,is-chemic stroke and mild bleeding were respectively3.05%,1.53%and 0.76%while the corresponding percentages in control group were respectively 3.29%,0.76% and 0.76%,and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between the figures didn't show statistic significance (P>0.05);but the percentages of the cases involving micro-bleeding in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respectively 3.29% and 6. 11%,did own the significance in statistics (P<0.05).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Warfarin,Dabigatran performs similar efficiency when applied to in anticoagulant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non 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but the bleeding risk caused by the appli-cation of the latter is lower.【期刊名称】《江西医药》【年(卷),期】2015(050)011【总页数】5页(P1166-1170)【关键词】达比加群酯;华法林;非瓣膜性房颤;抗凝;有效性;安全性【作者】苏长安;曾赣惠【作者单位】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药学部,南昌 330006;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药学部,南昌 33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7心房颤动(房颤)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心律失常,慢性房颤患者具有较高的血栓栓塞发生率,合理应用抗凝药物预防栓塞性并发症是房颤患者治疗的主要内容之一,有助于显著降低缺血性卒中发生率[1]。

华法林对非瓣膜病所致房颤的抗凝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华法林对非瓣膜病所致房颤的抗凝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颤 总 体 患 病 率 为 0 7 % , ≥ 8 岁 者 为 .7 而 0
7 5% … .

房 颤 是 缺 血 性 脑 卒 中 的 独 立 危 险 因
素 , 瓣膜 房颤 使卒 中危 险增 加 5~ 非 6倍 。有 研 究
表明, 有房颤者 与无房 颤者相 比, 亡率增 加 2 死
{ 第 2 8医院心 内科 0 106 30 2
可 间 隔 1个月 左右 复查 。对 照组 给予拜 阿 斯 匹林 ( 国拜 耳 公 司 生 产 ) 0 m ,1d 进 食 后 服 用 。 德 30 g / ,
8 ( 均 6 . I . ) 。人 选 标 准 : 符 合 永 l平 35- 0 岁 - 6 ①
久性 房颤 : 持续 时 间超 过 1年 且 无恢 复窦 性 心 律
塞事 件相 对危 险下 降 5. % 。 因此 , 国 20 20 我 06
林 的个体 差 异及 药 物 间 相互 作 用 、 否 坚 持 服药 是 等 等 。此外 , 龄 也 是 出 血 的 独 立 危 险 因素 J 年 。
应 用华 法林 抗凝 治疗 安全有 效 的 I R范 围为 2 0 N .
全性 作一评 价 。 1 资料 与方 法 1 1临床 资料 . 选 择 20 0 5年 1 2月 至 2 1 0 1年 6
制 在 16~25 . . 。服 药 后 第 3天 和 第 7天 检 测 IR, N 以后 每周 1 , IR值及 变 化趋 势调 整 华 次 以 N
法林 用 量 , 次 剂 量 增 减为 0 6 5~12 m ( / 每 .2 .5 g 14
式。我院妇产科 自20 年开展陪伴分娩 , 05 该护理 新模式深受广大产妇及家属的欢迎 。但临床工作 中发现 , 不同角色的陪伴分娩 , 其临床效果也有较

华法林专家共识

华法林专家共识

抗凝治疗的管理
虽然华法林有很多局限性,剂量调整和监测都比较繁 琐,但通过专业门诊对病人随访和教育并进行系统化管理 能够明显增强患者的依从性和用药的安全性。因此,建议 在有条件的医院建立专业门诊,加强对长期服用抗凝治疗 患者的抗凝管理。按要求监测INR是保障患者安全有效抗 凝治疗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患者的INR检测主要在医院 中心实验室完成,因流程较为复杂、等候时间较长、需使 用静脉血标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依从性。我国 已开始引进INR即时检测技术(point-of-care test, POCT ),只需一滴指血,可即时报告检测结果,大大简化了抗 凝治疗的检测流程,为INR的门诊、急诊快速检测以及患 者家庭监测提供了便利。临床研究显示,与每月进行一次 中心实验室的检测相比,服用华法林的患者应用POCT进 行家庭自我监测至少同样安全、有效。
心腔内血栓形成
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左心室血栓形成患者的抗栓治疗并没有直接的临床研究证 据,基于观察性研究和华法林联合阿司匹林的临床证据推荐华法林联合抗血 小板药物,但是联合治疗时间应该尽量短,即裸金属支架后1个月,药物涂层 支架3-6个月。
前壁心肌梗死伴左室血栓或左室血栓高危(左室射血分数<40%,心尖前壁运动异常 )的患者: 1 、未置入支架:前3个月应用华法林联合低剂量阿司匹林75-100mg/日。此后停用华 法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至12个月。 2 、置入裸金属支架:推荐三联治疗(华法林,低剂量阿司匹林,氯吡格雷75mg/日) 1个月。第2-3个月,应用华法林加一种抗血小板治疗,此后停止华法林治疗,继续应 用二联抗血小板治疗12个月。 3 、置入药物洗脱支架(DES):建议三联治疗(华法林,低剂量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75mg/日)3至6个月,此后停用华法林,继续应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至12个月。

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抗凝知识调查分析

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抗凝知识调查分析
1。
表 1 房颤患者华法林抗凝知识知晓情况(一8) ” 7
1 1 对象 2 0 . 0 9年 7月 至 2 1 0 0年 2月 在南 京 医科 大学 第一 附属 医 院 就 诊 的 房 颤 患 者 8 7例 。纳 入 标 准: ①经 心 电 图 、 l r确 诊 为 房 颤 ; 符 合 AC / Hot e ② C AHA/ S 2 0 E C 0 6年房 颤 抗 凝 指 南 中华 法 林 抗 凝 指 征并 服用华 法林 。排 除 标 准 : 有 心 脏瓣 膜 病 病 史 ; ① ②患 有 精 神 疾 病 。8 7例 中男 5 4例 、 3 女 3例 , 龄 年 2 ~8 1 4岁 , 平均 5 . 7 。阵发性 房颤 5 71 岁 6例 , 续性 持 房颤 3 1例 ; 病程 <5年 4 9例 , ~1 5 0年 3 6例 , 0年 >1
Guo he ,X u W e hu ,Ch n M i gl ng ,Yang Bi g ,Che o z n n a e n o n n H ng ̄ u
摘要 : 目的 了解服 用 华 法林 的非 瓣 膜 病 性 心 房 颤 动 ( 房颤 ) 者 对 华 法 林 抗 凝 知 识 的 知 晓 情 况 。 方 法 采 用 自行 编 制 的 华 法 林 抗 患 凝 知 识 问卷 对服 用 华 法 林 的 8 7例 患 者 进 行 调 查 。 结 果 8 7例 患 者抗 凝 知 识 均 分 为 4 5 - . 6 患 者 必 须 掌握 的 知 识 如 房 颤 危 害 .1 22 ; q 和 抗 凝 目的 的 知 晓 率 分 别 仅 为 3 . 8 、 2 1 ; 响 I 67 % 3.8 影 NR值 的 药 物和 饮 食 因 素 的 知 晓 率 分 别仅 为 1 . 9 、 . O ; 药 期 间 , 14 4 6 服 自我 监 测 出血 倾 向 的 知 晓 率仅 为 2 . 9 。 结论 房 颤 患者 缺 乏 对 抗 凝 治 疗 的 正 确 认 识 , 其是 影 响 华 法林 药 效 的 药物 、 食 因素 O 6 尤 饮

华法林和阿司匹林预防非瓣膜性房颤体循环栓塞

华法林和阿司匹林预防非瓣膜性房颤体循环栓塞

华法林和阿司匹林预防非瓣膜性房颤体循环栓塞目的:观察华法林和阿司匹林对预防非瓣膜性房颤体循环栓塞发生的预防和安全性。

方法:将确诊为高危房颤患者120例分为华法林抗凝和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两组,观察两组血栓栓塞并发症及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结果:华法林组血栓栓塞年发生率为0.17%,阿司匹林组为2.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不良反应为出血倾向及皮疹、消化道反应。

结论:华法林抗凝强度国际标准化比值(INR)2.0~3.0,较单纯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降低非瓣膜性房颤体循环栓塞患者血栓栓塞的发生率有明显优越性,且安全性好。

标签:非瓣膜性房颤;血栓;华法林我国“八五”风湿性心脏病学会(风心病)调查报告中估计,我国现有风心病患者250万以上,我国每年数十万风心病患者须抗凝治疗藉以预防血栓栓塞发生[1]。

本次临床观察旨在评价华法林和阿司匹林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血栓栓塞事件的预防情况。

1资料与方法1.1臨床资料2002年3月~2006年7月本院住院或门诊病例确诊为高危房颤患者,有以下特征:中风或血栓前状态;年龄>65岁;高血压;糖尿病;冠状动脉疾病;超声示中重度左室功能不全,左心房无血栓,无抗凝治疗禁忌证,并能定期随访者入选观察对象。

初选抗凝治疗133例,其中13例因不能规则服药,不能定期复诊而退出治疗观察对象。

所有病例随访内容使用统一表格登记,记录开始抗凝治疗日期和达到抗凝目标的华法林剂量、检查凝血酶原时间(PT)的日期及INR、华法林不良反应发生日期及类型、血栓栓塞发生及部位。

1.2分组所有入选病例随机分为华法林组60例和阿司匹林组60例。

两组病例基本构成见表1。

1.3给药方法华法林给药开始剂量为2.5 mg/d,服药第4天开始查INR值,每天1次,连续5 d,根据INR调整华法林剂量,INR达到预定目标2.0~3.0的华法林剂量作为维持量并长期口服。

继续监测INR值,第1个月每周检查1次,以后每月检查1次,检查间隔时间最长不能超过2 个月,如有出血等不良反应和血栓栓塞并发症发生时即查INR,并告知避免使用影响华法林药效的药物,少吃含维生素K多的食物。

非瓣膜病性房颤抗凝治疗--华法林PK新型口服抗凝药物

非瓣膜病性房颤抗凝治疗--华法林PK新型口服抗凝药物
1非瓣膜性房颤发病及抗凝治疗现状 口服抗凝药物 ( o r a l a n t i c o a g u l a t i o n ,O A C)是预防房颤 功 能滴定 剂量 ,以最 大 限度 地平衡 抗凝 效果 与 出血 风险 ,
从 而导致 患者 服药依从 性差 。另外 临床 医生 往往高估 华法
仅为4 0 %一 5 0 %。我 国既往研究 的显示 ,房颤患者 的华 法林 3新型 口服抗凝药物抗凝治疗的优势与缺陷
使用 率仅 为2 % ,即使在北京 这样 医疗 保健水 平领先 的大城 3 . 1新 型 口服 抗凝 药物 的作 用靶 点 正 是 因为华 法林 存 在
市也 不足2 0 . O %_ 2 0 】 。2 0 1 1 年 欧洲心脏病 学会 ( E S C)年会上 这 样那样 的一些 缺 陷 ,促使 人们研 发更 安全 有效及更 方便
】 。 临床上 ,房颤 最严 重 的后 果是 因卒 中事件 而导致 的死 亡及 华 法 林 抗 凝 的必 要 性
残 疾 ,非瓣膜 病房 颤患者 发生卒 中的风 险是正 常人 的5—6 2 . 3华 法 林抗 凝治 疗 的缺 陷 虽然 传统 口服 抗凝 药华 法林
倍 ,卒 中给社 会 和家庭带 来沉 重 的负担 ,因此对 房颤 患者 抗 栓效果 明确 、可靠 ,但其 代谢 易受食 物 、药物等 因素影 进行 抗栓 治疗 是其 治疗 的重要 内容 。本文 对 目前 临床 上房 响 ,药 物起效 、失效 时 间长 ;个体 对华 法林 的治疗 反应 与 颤抗 凝 治疗 的现状 及两类 口服抗 凝药 物优 势及 缺陷进 行 了 基 因背景 有关 ;华法 林治 疗窗 口窄 ,需 频繁 监测患 者凝 血 讨论 ,希 望能为临床医生合理选择抗凝药物提供帮助 。

老年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临床应用

老年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临床应用
维普资讯
脑血管 病防治 )06年 1 20 O月第 6卷
第 5期

诊 治分 析 ・
老年非瓣膜病 房颤 患者华法林 抗凝治疗 临床应用
俞 蔚, 吴巧 元 , 黄抒 伟 , 凌 锋, 陈建 明 , 志 军 , 王 陈旭娇 , 钟
30 1) 103
诚, 沈法 荣
书。排除风湿性心脏病及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房颤
及 有华 法林 应用禁 忌 症 的患者 。人选 病 例 5 2例 , 其 中男 3 8例 , 1 , 女 4例 年龄 6 5—8 8岁 , 均 7 平 5± 7岁 。5 非瓣膜 性房 颤 患者 , 并 基 础 疾 病 : 2例 合 高 血压 3 例 , 8 既往 有短 暂 脑缺 血发 作 和脑 梗 死 病 史
— —








2 结 果
的 主要 因素 是抗凝 强 度【 。本 研究 认 为老 年非瓣
膜心脏病房颤华法林 IR强度在 16 25 安全 N . .,
2 1 用 药 及 监 测 情 况 : 法 林 起 始 剂 量 为 . 华
13 统 计 学 方 法 : 用 SS 1. 件 包 进 行 统 . 运 PS00软
计, 计量资料采用 ( ±s表示。 x ) -
维普资讯

32 ・ 0
P e ent n a d T e t n fCadi Cee r a c l rv i o n ra mo to ro - rbal s ua V rDie s Oc O 6. V sa e t O 2 ol 6. No5
推广华法林抗凝治 疗临床应用 。方法
物剂量 调整方 法 、 应用注 意事项 以及 IR监测 、 N 出血 并发症 。结果

低抗凝剂量华法林与阿司匹林对老年非瓣膜病房颤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的比较

低抗凝剂量华法林与阿司匹林对老年非瓣膜病房颤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的比较
比较 。
l 资 料与 方法
1 . 1 临床 资料
病 例来 自2 0 0 9年 1 月_ 2 0 1 3年 8月
在滁州市第一人 民医院住 院及 门诊就诊 的房颤患者 , 由病 史 、 心 电 图或 2 4小 时动 态 心 电 图证 实 的 患者 , 至 少有 1 次心电图记 录到房颤。其 中男性 1 0 3例, 女性 6 7例 , 年龄 6 5—8 2岁 , 平均 年 龄 ( 7 2 . 2±6 . 5 ) 岁 。对 所有人选患者均详细询问病史 , 并行体格检查 , 行血尿 便 常规 、 肝 肾功 能 、 甲状腺 功能 、 凝血 功能检 查 , 及心 电 图、 心脏彩超、 头颅 c T等检查。入选标准 : ① 年龄 >
随机分为 2组 , 分别给予调整剂量华法林抗凝治疗 ( 华 法林组 , 9 1例 , 根据 I N R测定值 及变化趋势 调整华法 林剂 量, 1次/ 晚, 目标国际标 准化 比值为 1 . 6— 2 . 5和阿司匹林抗血小 板治疗 ( 阿 司匹林 组 7 9例 , 阿 司匹林 3 0 0 m g , 1 次/ d ) 。观察 2组患者各种出血( 泌尿系 、 消化道以及鼻 、 牙 龈、 皮肤 黏膜等 ) 、 死 亡及血栓栓 塞事件 ( 缺血性 脑卒 中、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外周动脉栓塞 ) 的发 生率 。结果 随访 1 8个月 , 华法林组发生缺血性脑卒 中 2 例, 严重 出
作者单位 : 2 1 0 0 0 8江苏省南京市 , 南京 大学 医学院 2 0 1 2级研修 班; 2 3 9 0 0 0安徽省滁 州市第一人 民医院心内科
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医学
2 0 1 5年 1 1 月第 1 3卷第 1 1 期
C h i n e s e J o u na r l o f G e n e r a l P r a e t i c e . N o v e m b e r 2 0 1 5 . v 0 1 . 1 3 . N 0 . 1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住院非瓣膜病房颤患者不使用华法林治疗的因素分析
发表时间:2016-09-12T14:14:57.617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9月第26期作者:辛建文张兰吴功平[导读] 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血栓栓塞是房颤患者的主要风险。

(陕西省宝鸡市眉县人民医院陕西宝鸡 722300)【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住院非瓣膜病房颤患者不使用华法林治疗的因素。

方法:2013年2月到2015年12月选择在我院住院诊治的非瓣膜病房颤患者160例,记录与观察不使用华法林治疗情况,同时调查患者的临床治疗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

结果:在160例患者中,不使用华法林治疗的患者有40例,比率为25.0%。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合并冠心病与出血为住院非瓣膜病房颤患者不使用
华法林治疗的主要因素(P<0.05)。

结论:本地区住院非瓣膜病房颤患者不使用华法林情况还比较常见,多与患者的年龄、合并冠心病与出血情况等有关,临床医师、药师应加强用药监护。

【关键词】非瓣膜病房颤;华法林;多因素分析;年龄【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6-0197-02 房颤(AF)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心悸、眩晕,可使得心房频率快且不规则,从而使心房心室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

非瓣膜病房颤是房颤的主要类型,也是引起卒中的最主要的原因,可使卒中风险增加5倍,从而导致患者容易致残与致死[1]。

现代研究表明CHADS2评分越高,房颤患者卒中发生风险越高,从原则上来说所有CHADS2评分≥2分的房颤患者均应进行长期口服抗凝药治疗[2]。

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临床上华法林的使用存在很多限制,比如治疗范围窄、出血不良反应严重、剂量调节困难、个体差异大等。

本文具体分析了住院非瓣膜病房颤患者不使用华法林治疗的因素,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2013年2月到2015年12月选择在我院住院诊治的非瓣膜病房颤患者160例,纳入标准:符合非瓣膜病房颤的诊断标准(除外瓣膜病变,其他原因包括高血压、心肌缺血、心肌炎、心肌病、外科手术后疤痕等或无明显器质性心脏引起的心房颤动);CHADS2评分≥2;知情同意本研究且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妊娠与哺乳期妇女;病例资料不全。

其中男101例,女59例;年龄最小23~83岁,平均(65.35±5.24)岁;疾病类型:阵发性房颤患者34例,持续性房颤80例,永久性房颤46例;平均CHADS2评分为(3.13±1.34)分。

1.2 调查内容记录患者如下基线信息,包括性别、姓名、病案号、年龄、临床诊断、疾病类型、CHADS2评分、居住地区、住院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值)、华法林用药剂量、华法林用药时间、出血、血栓、合并疾病、合并用药等。

1.3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数据和计量资料分析采用卡方χ2检验或者t检验,将上述单变量分析中检出的P<0.05的变量放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结果
2.1 不使用华法林治疗情况在160例患者中,不使用华法林治疗的患者有40例,比率为25.0%;而能口服但不能按时监测者为81例,比率为50.6%;能按时监测且达标只有28例,比率为17.5%。

2.2 不使用华法林治疗的因素分析我们将所有调查的数据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不使用华法林治疗作为应变量,进入水准为0.05,剔除水准为0.10,结果显示年龄、合并冠心病与出血为住院非瓣膜病房颤患者不使用华法林治疗的主要因素(P<0.05)。

见表1。

3.讨论
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血栓栓塞是房颤患者的主要风险,尤以脑卒中多见,其发生风险与基础心脏病的存在和性质有关。

住院非瓣膜病房颤是房颤的主要类型,随着年龄的增长,住院非瓣膜病房颤的发生也是不断升高的。

从发病机制上分析,房颤时,心率快且不规则,从而使心房心室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可在心房内形成附壁血栓,当血栓脱落后可导致各种系统性栓塞的发生甚至死亡[3]。

多数住院非瓣膜病房颤患者需要接受华法林抗凝血治疗,CHADS2评分标准可非瓣膜病房颤患者的血栓风险进行评估,当非瓣膜房颤患者的CHADS评分≥2分即为血栓高危患者,应服用华法林进行抗凝血治疗。

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有许多因素阻碍华法林的应用,包括需要常规监测、大量的饮食限制、频繁剂量调整和对药物相互作用的顾虑等。

本研究显示在160例患者中,不使用华法林治疗的患者有40例,比率为25.0%,表明不使用华法林治疗情况在临床上比较常见。

本研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合并冠心病与出血为住院非瓣膜病房颤患者不使用华法林治疗的主要因素(P<0.05)。

75岁以上老年房颤患者的华法林出血发生率和INR>3.0停药率会明显增加,限制了华法林的使用,这可能是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血清白蛋白逐渐减少,游离华法林血药浓度逐渐升高,导致其易发生出血,为此高龄患者在服用华法林期间,药师应加强出血并发症的监护;而心内科医师对住院非瓣膜病房颤患者比较倾向少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

总之,本地区住院非瓣膜病房颤患者不使用华法林情况还比较常见,多与患者的年龄、合并冠心病与出血情况等有关,临床医师、药师应加强用药监护。

【参考文献】
[1]周维东.县级医院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现状分析与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5,29(14):42-43.
[2]张铁梅,吴硕琳,徐秀英.低强度华法林在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卒中高风险患者卒中一级预防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J].中国卒中杂志,2015,6(23):483-487.
[3]孙荣艳,范正俊,冯云萍,等.CHADS2评分法规范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治疗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5,5(23):107-1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