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谈创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亨利•詹姆斯复杂曲折的作品而登峰造极的一派文风”亨利·詹姆斯真是个毁誉参半的人,有人说他在小说领域的革新,有人又说他文风繁复华丽,究竟怎样,得读过之后才能有自己的判断。
“海明威回顾那至今看来仍然算是英国小说盛期的一个时代,他无疑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实,而且哈代为此提供了许多最显著的例证。他无疑发现了这么一件事实:从种种解释,探讨、社会难题、哲理言论那一片洞穴般的昏暗之中,呈露跟前而具有永恒兴趣和价值的东西,仅仅是绘声绘影的叙事所投下的点滴光明,散见于各处。”海明威注重描绘、表现,而不是解释、探讨,这一点倒是和绘画有相通的地方。哈代躺枪了,哈哈,除去哈代的道德色彩,他笔下的人物还是栩栩如生啊。
“海明威所孜孜以求的,是眼睛和对象之间,对象和读者之间直接相通,产生光鲜如画的感受。”我想到王维。
“按照这套老规矩,角色说的话要具备作家所强调的抑扬顿挫,风味、情绪、含意。于是:“他带着明显表示的愤怒又重复了一遍”;“她鼓起勇气;用忧郁的音调说”;“他犹豫不决地宣称;”“他声音惊恐、、结结巴巴地讲、“他夹进来说”;“他低声笑着插了句嘴”,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些文字填料一块块塞满了上起狄更斯、下至四辨士平装本的每部长篇小说中的人物交谈。
海明威把这套老规矩一扫而光。代替它的,只是他自己靠选词适当来促人联想的本领,以及文字的先后顺序——不管角色心里所感觉的,谈话中所吐露的是愤怒、遗憾、绝望还是柔情,说得是快还是慢,是意在嘲弄还是表示痛恨。一切语调和情绪都隐含在似乎偶然间仓促作出的字句安排中(“我觉得挺好”,她说。“我没有什么不舒服。觉得挺好。”)海明威对读者唯一的请求,就是同他合作,把握住这些语调和情绪。”我对海明威的这一努力深感赞同。电影就是用语言表达情绪的啊,配之以肢体语言,太多的形容词是累赘,长篇尚可,短篇要不得。
“海明威只有一个主题——死。它潜伏在绝大多数他的短篇小说背后;它是《午后之死》的整个问题所在;它是《永别了,武器》坚持不移地向之步步逼近的高潮。”“《杀人者》中暴徒们要行凶把人弄死,《乞力马扎罗的雪》中那个汉子由于坏疽而渐渐死去,《白象似的冈峦》中写人畏死,《打不败的人》中写斗牛士怎样看待死,《世界之都》中写西班牙男孩怎样看待死。”新认识。
“作家写小说应当塑造活的人物;人物,不是角色。……如果作家想写的那个人物谈论旧时代的大师,谈论音乐;谈论现代绘画,谈论文学或者科学,那么他们就应当在小说里谈论这些问题。如果人物没有谈论这些问题,而作家叫他们谈论,那么这个作家就是一个伪造者,如果作家自己出来谈论这些问题,藉以表现他知道的东西多,那么他是在炫耀。不管他有多好的一个词儿,或者多好的一个比喻,要是用在不是绝对必需,除它无可替代的地方,那么他就因为突出自己而毁坏了他的作品。”这是海明威回复赫黎胥的信,嗯,作者最好不要自己跳出来发表议论,一切交给人物。
“小说中的人物不是靠技巧编造出来的角色,他们必须出自作者自己经过消化了的经验,出自他的知识,出自他的头脑,出自他的内心,出自一切他身上的东西。”小说人物融入了作者全部的生命。每一部打动人心的作品都是作者用血与泪投入的写作。咦?这话听着耳熟,欧丽娟老师讲的嘛,可能是吧。
“安徒森说明了,美国短篇小说家们在地理广度方面最好有所放弃——他们必须满足于一个地区而不是广包全国的视野;海明威则说明了,美国短篇小说家们应当在另一方面有所放弃——放弃无关的素材、写作的花招、感情的泛滥放弃文学形容、文学伪造。”海明威说过,所有优秀的写作都是诚实的写作,一旦你开始撒谎,你就完了。
海明威就是“一个手拿板斧的人”,“砍伐了整座森林的冗言赘词”,“剥下了句子长、形容词多得要命的华丽外衣;以谁也不曾有过的勇气把英文中附于文学的乱毛剪了个干净”,可以说,他
的写法“引起了一场文学革命”(见英国作家赫·欧·贝茨《现代短篇小说》)
【备注:英国作家赫·欧·贝茨《现代短篇小说》英文版The Morden Short Stories by Frank Myszor 已借;贝茨评论海明威的那篇被董衡巽编入了《海明威研究》,电子版已下。】
关于人物描写——
·无能的人在不该神秘的地方弄出神秘来,为了掩盖知识的贫乏,或者掩盖他没有能力叙述清楚·一切蹩脚的作家都喜欢史诗式的写法
·让人物谈论音乐、绘画、文学、科学,作家不要自己跳出来谈论,否则就是炫耀
(选自《午后之死》1932)
关于美国文学——
·爱伦坡技巧熟练,结构极妙,它死了;麦克维尔讲究修辞,在没有神秘的地方弄出神秘来。海明威对以上两者评价都不高。
·纽约的作家是塞在瓶子里的蚯蚓,想从互相接触当中,从瓶子里汲取知识和养分。他们出了瓶子就会感到寂寞。
·好作家是亨利·詹姆斯,斯蒂芬·克莱恩和马克·吐温。(好好玩哦,海明威走了完全不同于亨利·詹姆斯的路,但他还是承认他是好作家,所以你看,海明威也不小气嘛)
·一切现代美国文学来自马克·吐温写的一本书,叫做《哈克贝利·费恩》。读这本书读到黑奴吉姆被孩子们偷走就停下,这是真正的结局,往下是骗人的。这是我们最好的一本书。
·克莱恩写过两篇好小说,《海上扁舟》和《蓝色的旅馆》,后一篇更好些。克莱恩的书是不能剪裁的,他自己就已经把小说剪裁得像诗那样精炼的程度了。
·必须有才气,像吉卜林那样的才气。还得有训练,福楼拜那样的训练。还必须知道能写到什么程度,内心坚定不移。作家必须聪明,不计名利,尤其是要活下来。
(选自《非洲的青山》1935)
关于战争文学——
·有些书就是这样,刚出现的时候像一出新的好戏叫人振奋,可是隔了几年你去重读,发现他们死气沉沉,好比你走进仓库,碰巧见到那出戏用过的舞台背景。
(节译自《战争中的人们》1942)
【备注:此文可帮助我们了解他的《丧钟为谁而鸣》1940】
关于托尔斯泰——
·托《塞瓦斯托波尔故事》是一本富于青春活力的书,里面关于法军进攻棱堡的一场战斗写得很好。
·托《哥萨克》写得非常出色,故事中有炎夏的灼热,蚊蚋的嗡嗡声,四季变化的森林,看见鞑靼人奇袭时渡过的河流。我也生活在那时的俄罗斯了。
·若有余暇,请阅读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略过书中阐发政治思想的大段文章。同时你会发现书中的人物和情节的描写是多么真实,多么重要,多么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一切好书在这一点上都是共同的:它们比实际可能发生的生活更加真实,在你读完以后,你会产生这样一种感觉,觉得书中的一切都是你亲身经历的事,从此以后,这一切——好事和坏事、狂喜、悔恨和忧伤、人物和地点以及天气情况——都属于你了。你要是能达到这样的境界,能把这些内容传达给读者,那么你就称得上是一位作家了。
·巴格拉齐昂指挥的阻击战的描写是我读过的关于这一战争故事中最杰出、最优秀的篇章,它把故事充分容纳在一个尽量小的规模内,以便使人能够纵观全局,懂得战争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