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基础会计案例教学作用-会计毕业论文-会计论文

合集下载

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应用论文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应用论文3篇第一篇:思维导图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应用一、思维导图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应用1.备课应用在绘制思维导图的时候,可以分成两种:手绘版、电脑软件版。

尽管手绘能够增强记忆效果,但是投入的时间非常多,并且还要求学生具有相应的绘画能力。

因此,老师可以利用软件版,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绘制教学内容。

这样在进行讲解的时候,不仅可以节省时间、明确思路,还可以帮助老师对课堂时间与进程进行一定的把控。

除此之外,和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思维导图教学方法更加简捷,并且具有易修改、易标注、易添加、实用性强等特点。

2.课堂教学应用(1)帮助学生树立全局观念。

通过思维导图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构建相应的知识体系,并且使其更加有结构、有层次、易懂。

在基础会计教学中,其知识点就是一个体系,老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将相关的知识点予以连接,进而展开系统的分析。

在会计教学中,是否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主要就是取决于教学思路的明确与全局的把握。

通过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将一些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只需要一张纸,就能够把一本书含有的知识体系画出来,让学生充分了解问题的全部。

所以,在学生学习基础会计的时候,老师可以要求学生查阅目录,从第一章看到最后一章,之后绘制一张思维导图,对重点知识进行标注,帮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解决主要问题。

(2)增加师生交流,促进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提高。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绘制自己分析、判断的思维导图,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另一方面,老师也可以在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中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关注,开展因材施教。

首先,加强小组合作探究,构建思维导图。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分组教学,在不同的情况下,促进学生的学习,并且梳理自己的知识体系,对新知识进行构建,之后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构建相应的思维导图,让小组的每一位成员都可以得到一定的知识,并且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中职基础会计案例教学作用【精品发布】

中职基础会计案例教学作用【精品发布】

中职基础会计案例教学作用【精品发布】一、案例教学法的涵义所谓“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本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宗旨,遵循教学目的的要求,以案例为基本素材,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双向和多向互动,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实践活动中,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最突出的特点是讲课开始于实践,从实践中提出问题,通过分析发现规律,提炼理论,然后使理论回到实践,应用理论去指导实践。

作为财务会计教师,应注意充分运用案例来解释深奥的理论知识,从而使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显得生动丰富。

特别是对于基础较差、理解能力比较弱的中职学生来说,案例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帮助中职生一出校门就能顺利上岗。

二、中职学校基础财务会计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的重要性(一)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财务会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基础财务会计作为该学科的入门课程,其内容比较抽象、难理解,对于从未学过财务会计的中职学生来说,要理解这些概念、方法还是有很大难度的。

如果不能很好地掌握理论就谈不上实践和运用,案例教学法对于解决这一问题,提高教学效果,无疑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它使掌握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在实际的案例学习和分析过程中,通过精心的准备和讨论、归纳,使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都得到质的发展,这就为学生拓展理论知识,走向实践迈出了一大步。

(二)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由于中职学生生源的普遍下降,作为入门课程基础财务会计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理论难度,而且教材偏重理论,这加大了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的困难,也使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如果教师讲课时照本宣科,会使知识更难以消化。

案例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它的真实性,由于教学内容是具体的实例,加之采用是形象、直观、生动的形式,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易于学习和理解。

所以,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时刻把理论知识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让学生集中注意力,使思维经常处于活跃的状态,学生不仅容易接受,还会留下较深刻的印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中职教学基础会计论文

中职教学基础会计论文

中职教学基础会计论文(一)展现生活环境,模拟问题情景会计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实践。

在会计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需要,选择鲜明而富有典型意义的场景,确定教学主题,启发学生进行联想与想象,将学生带入具体的情境中去感受会计生活,让会计知识贴近生活,感受到会计的趣味和价值,引起学习欲望的同时帮助其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

如,在会计等式这一节,重点学习资产与权益之间相互依存、数额相等的关系。

讲解这一问题时可以设置以下情境:假设某同学想开办一家食品加工厂,他应具备哪些资源?学生会动脑思考并回答:需要日常开支的资金、厂房、食品加工机器、运输车辆、食品加工原料以及加工食品的技术等。

老师这时给出总结:这些都是企业拥有的各类财产物资,是企业的资产。

紧接着提出下一问题:这些资产可以从哪些渠道获得?学生思考后回答:用自己的现金、存款购置。

老师继续启发:经过预算大概需100万的资产,现在自有资金20万,不够怎么办?学生们回答:找其他人共同出资购置。

老师再问:如果其他合伙人可出资60万,还不够呢?有学生回答:向银行借款。

老师这时加以肯定并总结:出资人就是投资者,投入的80万为所有者权益,从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20万为债权人权益,二者统称为“权益”。

所以说资产与权益是同一笔资金的两个不同侧面,从资金的物质存在形式角度来看是资产,从其来源角度看是权益,有一定数额的资产就必然有一定数额的权益与其相对应,资产与权益总额必然相等。

由此,在宽松的环境下,突破了理论知识教学的重难点。

(二)实物图文并茂,展示特定情境基础会计课程要求学生对授课内容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和形象思维,教师在课堂上恰当地展示会计实物资料,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相关影像资料等,展现不同的会计特定工作情景。

如,在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学习前,教师要求学生注意搜集日常生活中的购物凭证、付款发票或单据等,带到课堂上来展示、分类、归纳、总结。

对于学生收集不到的凭证、账簿,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校资源状况,选取相关图片、画面和影像资料等,借助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展现、播放。

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基础会计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基础会计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基础会计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会计学有着较强的综合性和务实性,通过实践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避免理论与实际的脱节。

结合中职基础会计教学中资产减值的教学内容,简要论述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基础会计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标签:中职基础会计;资产减值;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需要而有目的地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的场景。

它以创业实践为切入口,以活动课堂形式为载体,通过模拟创立的企业为情境来整合教材,在给学生提供思考的智力背景的同时,也能在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场景中引起学生主人翁的体验,从而使学生获得在合适的职业岗位上工作所需要的一部分综合能力。

案例教学法不仅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方式,更能让基础会计课堂教学贴近生活,避免以往教学中理论与实际脱节和教学“满堂灌”的问题。

一、应用企业真实案例,引出“资产减值”的概念在学习过程中,对于纯理论的概念学生会觉得太过枯燥或者难以理解,因此可以在此过程中插入与此概念密切相关的企业案例(真实事例或者编造假设事例都可)。

通过引入真实的案例,将学生引入对资产减值的思考,明确使用这一方案的理由,从中体现出资产减值的确认与实现经济利益的方式的关联。

例如,在讲解固定资产的概念时,笔者引入了如下一个案例:爱华公司于2007年12月31日购入一项环保水处理专利设备,2010年12月31日发现有同类专利技术出现在市场上销售,故判断此项设备可能减值:①如果该公司出售设备,买方愿意以2 200 000元的销售净价收购该设备;②假设2010年账面价值3 000 000元,已经计提折旧500 000元,以前年度已计提减值准备200 000元。

在上述案例中,笔者引导学生通过将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进行比较来判断是否存在资产减值。

账面价值3000000(原值)-500000(折旧)-200000(已计提资产减值)=2300000(元),而销售净价为2 200 000元,很明显,该设备销售净价已经低于账面价值,从而引出资产减值损失的判断条件。

基础会计学论文范文

基础会计学论文范文

基础会计学论文范文一:中职学校基础会计课堂教学策略【摘要】针对中职生基础知识较差、学习能力不强、厌学情绪严重,基础会计教学难度大的现状,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深入浅出地讲解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激发中职生的学习兴趣,降低理解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性,从而提高中职学校基础会计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中职基础会计教学效果基础会计不仅是会计专业的一门入门课,也是经济专业和管理专业的必修课,其课程特点是专业概念抽象难懂,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会给基础知识较差的中职生带来很大的障碍,学生上课玩手机、睡大觉的现象大有存在,严重影响基础会计课堂教学效果。

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学生方面的原因是中职学生初次接触基础会计课,而且学习能力不强,缺乏学习动力,厌学情绪严重等;教师方面的原因是讲课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不注意活跃教学气氛,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失去学习兴趣。

由此可见,如何提高中职生学习基础会计的主动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提高基础会计课堂教学效果,是中职学校基础会计教师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

一、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摒弃“师道尊严”的旧观念,放下“架子”,为学生创造民主、轻松、和谐、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一个接纳性、宽容性的课堂气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焕发课堂活力的前提条件。

1.把微笑带进课堂学生是富有情感的人,教师不同的情感表现很容易传染给学生,所以“把微笑带进课堂”是很重要的。

当教师板着脸,极严肃地走进教室时,学生看到老师阴沉的脸,心想:老师今天心情不好,我得小心点!于是学生会变得小心谨慎,不敢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整堂课死气沉沉;反之,当教师满面春风地走进教室时,学生也会露出阳光灿烂的笑脸,因为良好的情绪会感染学生,学生内心感到愉悦并以轻松的精神状态投入课堂学习,敢说、敢问、也敢与老师讨论,课堂气氛活跃了,课堂教学就算成功了一半。

会计基础结课论文范文写

会计基础结课论文范文写

会计基础结课论文范文写作为中职教育重要专业课程之一的基础会计学一直以来备受关注,但同时它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主要通过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教学模式、教学思路、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目标及现当今社会中职教学存在的各方面不足,阐述了现当今该怎样进行中职基础会计教学,从而提高教学实效性。

在当今这个经济与文化相互渗透的社会,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需要基础会计学方面在教育上不断支持。

通过提高中职基础会计教学实效性,不断提高中国人才培养质量,从而为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服务。

要使中职基础会计教学服务于现当今社会经济,就要弥补以往在基础会计教学方面的不足和缺陷。

1.突破以往教学缺陷,引领现今社会人才培养的发展受中国自古以来教育模式的影响,中职基础会计教学一直存在各种问题,例如教育模式保守,教学方式单一,学生接受知识的来源狭窄,接受程度有限。

还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脱轨,造成学生理论知识炉火纯青,但实践操作不堪入目。

理论知识过于保守化,实践中不知所措,根本不能将教学中所学内容与实践相结合,创造社会财富,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这种毫无社会价值的中职基础会计教学的教学方法必定会遭到社会的质疑与改进[2]。

由于这种教育模式,学生思维得不到新突破,更不能站在新的高度审视前人留下来的知识。

毕竟时代不同,社会情况变化巨大,以往的关于基础会计学知识并不能适应现今社会的发展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我们不断突破以往基础会计教学中的不足,在前人留下的知识财富中推陈出新,找出适合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模式。

2.提高中职基础会计教学实效性的方法2.1转变以往教学模式,适应社会需求。

以往教学模式保守单一,严重束缚受教育者的思维。

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视野狭窄,根本看不到突破事实本质的实效性类容。

这种教育模式必然会导致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受教育者根本不能在实践中根深层次地了解前人留下来的宝贵理论。

由于不能理解前人留下的理论知识,在这样恶性循环中,学生就会渐渐失去对中职基础会计学的兴趣,没有基础会计学学习的兴趣,何谈其他方面,推动社会发展,创造社会财富。

中职会计教学中案例教学论文

中职会计教学中案例教学论文

中职会计教学中案例教学论文1中职会计专业实施案例教学的意义1.1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气氛与学生感兴趣的程度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传统教学形成的老师讲、学生听的这种单向知识流动,使学生在学习上处于较为被动的地位。

尽管我们教师在讲台上满怀激情,仍然有部分学生没有兴趣,甚至昏昏欲睡。

而案例教学法它所选用的案例基本模拟于企业单位中的实际经济业务,案例较为真实、贴近工作实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实施案例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置身于特定的真实情境来学习处理会计实务问题,对他们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学习的兴趣被激发到较高的水平,由被动学习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知识,有利于学生对会计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也便于掌握案例中所揭示的有关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法,它能以一种全新的模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改善学生对会计理论知识的掌握运用能力,以达到教学目标。

1.2提高实践能力,适应就业导向的需要会计学是一门非常实用的学科,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会计人员时比较看重实际操作能力。

也是由于这个因素,使得会计的专业技巧显得尤其可贵重要。

中职会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重视学生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的能力,充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便他们毕业后,一旦被录用就能迅速适应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

虽然我们大部分学生在学校能较好学习和掌握会计的理论和方法,但是对于如何用会计理论来指导实际工作、如何来处理实际工作中面临的各种各样复杂问题,则往往显得束手无策。

案例教学法的优点就是能贴近现实生活,贴近实际工作,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模拟实际单位的经济业务,避免枯燥无味的单纯理论学习,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迅速转化为应用能力,缩短企业人才需求与我们职业学校教学存在的差距。

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各会计课程的特点,选择利用具有时代性与代表性的案例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积累案例处理的经验,为以后的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进而提高学生职业素质。

中职会计教学的相关论文会计毕业论文范文5000

中职会计教学的相关论文会计毕业论文范文5000

中职会计教学的相关论文会计毕业论文范文5000会计专业知识内容较为枯燥,快速全面的掌握知识内容较为困难,将抽象的知识转变为具体的实践操作,帮助学生更好的领悟掌握知识,对提高教学效率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一篇:中职会计教学中小组合作模式的运用一、整合教材,合理制定小组合作方案合作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所在。

因此,在对教学资源进行收集和整理中,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大纲中对知识点的掌控,因地制宜地整合教材和教学资源,这是让合作教学得以有效开展的前提。

比如,在会计专业实训中,教师可以根据会计的7个不同岗位,即出纳、往来结算、存货、资产、资金、职工薪酬、财务成果,将教材的理论知识与企业的原始资源进行整合,以任务的形式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学习,创设真实实践的情景,提高校内实训的实践效果。

同时,为了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还需要教师在课前形成一整套科学的小组合作方案,这是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对其进行有效指导的重要前提。

例如,在讲“会计的应用”时,不仅要让学生对会计应用的相关知识有基本的了解,还要注意学生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把理论教学和实践联系到一起。

只有根据学生的学情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小组合作方案,才能在会计理论学习和会计实践中对学生进行更有针对性地引导和启发,让学生在合作中有所收获。

二、合理分工,科学组建学习小组首先,要有个合作的团体,一般来说,4~6名学生为一组较好,人数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合作学习的开展。

教师可以遵照合理搭配和自由选择相结合的原则,避免学困生搭配在一起,每个学习小组内可搭配一名优等生、二至四名中等生和一名学困生,由成绩较好的优等生担任学习小组长。

也可以让学生适当自由组合,或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分组,让优秀生与潜能生搭配,便于学生一起讨论交流,也可以让兴趣、看法一致的同学组成一组,在组间展开激烈的辩论,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避免由成绩较好的学生“垄断课堂”,而组内其他成员缄口不言。

高职会计案例教学论文

高职会计案例教学论文

高职会计案例教学论文一、案例教学法在高职会计教学中的作用首先,降低枯燥感,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任何课程学习中,学生是否充满学习热情,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率。

但由当前的高职院校看,生源比较复杂,良莠不齐,不少学生学习积极性本就不高。

而会计课程,理论性内容多且抽象,核算也较为复杂,有一定的学习难度,欠缺吸引力,很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若要提高教学吸引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就需要改变单一的灌输方法,营造愉悦而自主的学习氛围。

其中,案例教学法则是有效的方法,以真实情景为背景,借助现代媒体、图片等多样辅助手段,融合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降低了纯粹灌输的枯燥感,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智慧点燃起来。

如在“企业财务会计”中,分析不同结算方式的程序与等会计知识时,如果采取灌输的方式,逐条讲解,学生会感觉枯燥乏味,产生不耐烦的情绪,不能很好地吸收所学知识,即便当时看似理解了,但在实际应用中则不能很好地操作。

而采取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建立学习小组,扮演“收款单位”“收款单位开户行”“付款单位”“付款单位开户行”不同角色,模拟再现结算过程,并注意角色互换。

这样,会计学习与操作变得更生动、富有趣味,学生会更积极地参与,也在模拟实践中熟悉各操作程序与注意事项,有的学生还能提出预设之外的问题,学会举一反三,把握其他结算方式的运用方法。

其次,突出学生主体,由知识转变成能力。

会计学科融合了理论性、操作性、业务性与方法性,学生仅仅学习课本上的“死”知识,把握纯粹的会计理论与会计方法,面对形式多样的实际问题,照搬现有理论知识就很难解决问题,甚至束手无策。

因此,在高职会计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引导他们将知识内化成真正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而案例教学法是借助再现或模拟生活情景,将学生纳入特定的案例场景之中,使其通过自主思考与讨论等方式展开学习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现实问题有机结合起来,深入理解知识,也增强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

论文:案例教学法在会计基础教学的应用

论文:案例教学法在会计基础教学的应用

论文:案例教学法在会计基础教学的应用1引言会计基础教学是为财务专业后续的发展而打下基础,并且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

如今因为市场的需求,财会专业的教学变得越发规范。

传统的会计基础教学就是老师讲授,同学来听,这种灌溉式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用现在的课堂。

因为会计基础教学在整个会计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在课堂上使用案例教学法来取得更好的讲课效果就值得广大教师推广和使用。

2教学所用案例的准备工作案例教学法的有效实施的关键是在于是否选择了科学合理的案例,这也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

每一堂课的授课重点和传授的相关知识点都需要授课老师去付出高于数倍的课堂时间去精心准备。

学生必须掌握的相关知识点和每堂课的重点都应该被涵盖在所选取的案例中,这是选取案例最基本的要求。

其次选取的会计案例也应该具有综合性的特征。

会计案例的综合性也就是指所选取的案例中包含多个知识点,难度比较适中,激发同学的'求知欲望,这样能够达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也要讲究所选案例的实用性,不可以选取过于陈旧的案例。

授课教师应该考虑到现实中会计实践工作的需要,要求案例必须与其保持一致。

授课老师在课堂上要使用现实中有根据真实存在的案例。

所以这就要求授课老师在准备课堂案例设计时,根据所教学的内容并且考虑实际的经济情况,不定时的去有关的行业单位进行搜集素材。

授课老师通过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向同学们讲述理论知识,使得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加快速地消化课堂传授的知识理论。

3案例教学课堂流程的设定3.1案例的引出每一堂课所使用的都是一个新的案例,老师以什么样的方式引出课堂案例从而使得同学们能够快速接受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点。

授课老师在开启一堂新的课程时,可以使用一个简单的案例将上一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在同学们回顾上一堂课所学习到的知识点,激活对已经学到的知识内容的记忆后,授课老师再使用一个新的案例来开启本次课程的学习。

当然,也有一部分授课老师喜欢将开场引用的案例和本次课程所学习的知识点进行融合,来达到新旧知识的无缝衔接。

中职基础会计教3篇-基础会计论文-会计论文

中职基础会计教3篇-基础会计论文-会计论文

中职基础会计教3篇-基础会计论文-会计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一)一、加强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1、基本理论教学《基础会计》是一门理论性和实战性都很强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先掌握理论,打好理论知识基础是第一位的,因为只有弄懂吃透了理论,掌握会计规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领会会计的特点,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式会计发展的需要。

《基础会计》中基本理论很多,诸如:“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会计要素、会计等式……”等等基本理论,对学生来说既是新鲜的,又是抽象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讲清讲透彻,才能使学生在基础知识和技能方面有更深刻的理解,如:只有明确资金运动周转的过程,才能理解工业企业主要生产经营过程的核算;只有明确权责发生制等原则,才能很好地确认收入和费用等业务;只有明确了会计等式的平衡原理,才能实际地开展帐务工作……只有如此,才能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在基本理论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很简单的帐务处理也做不出来。

初学者若遇到这样的挫折,很容易打消其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对会计专业失去兴趣。

这个问题看似是个技能问题,实则却是个借贷记帐法的原理问题。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第一步,明确经济业务中资产、负债或者所有者权益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第二步,找出相应性质的帐户;第三步,运用借贷记帐法下各性质帐户增减的记帐方向,做出帐务处理。

只要按照这三个步骤来做,学生基本都能掌握借贷记帐法的原理并能实际运用了。

2、基础知识教学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经济业务知识,会计核算知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教育等几方面的内容。

(1)经济业务知识。

《基础会计》是以工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为例,阐明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主要经济业务内容及其帐务处理。

主要经济业务内容可分为材料物资供应、产品生产和产品销售三个过程,在这三个过程中,会引企业的资金以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货币资金的形式不断运动。

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基础会计》的应用研究

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基础会计》的应用研究

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基础会计》的应用研究摘要近些年,关于职业技术教育要如何发展成为了职业技术教育界一个十分热门的话题。

而案例教学法是将那些经典并且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作为学习的载体,学生通过案例进行独立思考。

其次通过展开激烈的小组讨论,师生之间共同互动与交流,从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并学得知识。

但是中职学校的教育课程长期以来是采用讲授形的教学模式。

虽然在知识的编排上结构逻辑严密,也具有系统性,但是难以满足现在的教学需求。

本文通过对去案例教学法应用的研究,提出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完善会计专业案例库,增强师资力量等等建议,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也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会计专业教育健康有序的发展。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中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一、案例教学法相关概念的界定(一)案例教学法的定义案例教学法它是通过一个个根据真实事件加工整理成案例,让学生体验真实的情境,结合了教与学。

在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他们对案例进行激烈的讨论与分析。

从而丰富自身的理论知识,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实践操作能力。

即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所开展起来的以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等结合起来的开放式教学方式[1]。

在案例教学法下,教师是课堂的引导着。

引导学生最大限度的投入学习中,而学生是主动学习者,是课堂的主体。

(二)案例教学法的理论依据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使学生自己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下通过自己去主动学习而获得的,不是教师课堂灌输传授的,与传统的教学理论有着本质的区别。

它认为教学是知识间的相互转换,非知识间的相互传递。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扮演的角色是引导的,不是主导者,教师也不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习得知识,拓展他们的知识面。

学生在自己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案例的自主学习,将案例里面包含的专业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库,以意义建构的方式来进行学习。

2.学习迁移理论学习迁移理论是在20世纪初由桑代克提出的,指的是学习者在现有的知识和新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并且能理解其存在的内部联系,从而达到学习迁移的效果[3]。

中职学校基础会计论文-基础会计论文-会计论文

中职学校基础会计论文-基础会计论文-会计论文

中职学校基础会计论文-基础会计论文-会计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一“、基础会计”教学现状1.课程设置不合理,教材内容落后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会计行业已实现了由手工记账向电算化操作的转变。

但是“基础会计”课程在教材编排上仍以手工操作为主,教材内容滞后于会计实际工作,虽然在教学中也涉及电算化操作内容,但学生学到的只是基本理论和方法,上机操作的机会不多,理论和实践不能有机结合。

2.学生学习基础较差,缺乏学习主动性近年来生源数量逐年减少,成绩较好的学生一般都进入普通高中,中职学校则是成绩较差学生的无奈选择。

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学习基础较差,因此在学习时没有明确的目标和端正的态度,缺乏足够的学习兴趣,再加上知识的专业性太强,所以学生对专业知识不能很好地理解和吸收,从而丧失学习信心,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二、改善“基础会计”教学质量的措施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人们从事任何事情的最大动力,学生的学习也是一样,如果学生有了足够的学习兴趣,就会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因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是中职教师关注的问题。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呢?一是多与学生沟通和交流。

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接受能力科学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多沟通交流,给学生更多的关心和鼓励,了解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给予帮助,减少学生对教师的隔阂感,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同时在教学时,教师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并结合教学技巧的运用和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使学生按照教师的思路进行学习。

二是合理设计课程导入。

课程导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基础会计课程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学生刚刚接触这门课程时最能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

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把学生关心的问题作为切入点,把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学生身边的经济问题引入教学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教学方式对教学质量的影响很大,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能有效提高“基础会计”的教学质量。

中职基础会计教学(共5篇)

中职基础会计教学(共5篇)

中职基础会计教学(共5篇)第一篇:中职基础会计教学中职基础会计教学《基础会计》是我校会计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它有着极强的实践性及操作性,会计专业学生掌握这门会计入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能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其他会计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中职生基本初中毕业,普遍缺乏对会计方面的感性认识和实践经验,对于初次接触这门课程的学生而言,抽象、空洞、难以理解,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容易出现畏惧、厌学的情形。

那么,如何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我们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笔者结合自己多年实际教学,浅谈如何上好《基础会计》课。

一、正确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中职生入学时年龄小,理解能力差,社会经验不足,《基础会计》作为会计专业学生学的第一门专业课程,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

对老师而言,正确引导,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是上好这门课的关键。

首先,我们要让学生了解这门课程,在第一堂课时介绍《基础会计》的重要性和在会计实际工作中的作用,让学生知道我们的教学计划,知道三年所开设的课程,明确在校期间的奋斗目标;其次,要树立学生的信心,打消他们学习的疑虑,可以介绍以往学生学习这门功课的经验和他们的奋斗史,为他们提供借鉴和参考;再次,可带领学生到实训基地财会部门进行参观,让他们了解会计机构的设置,观摩相关会计资料,如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报表等;最后,带学生到会计模拟实验室,观看高年级做账的过程,拿出做账样本,告诉他们只要努力,也可以取得这样的成绩,进而提高他们对本专业学习的兴二、运用多媒体,采用现代教学手段我国中职专业的重要教学手段仍是以“教案粉笔黑板”为主。

教师通过大量板书、口头表述和肢体语言等,向学生传授如何从填制原始凭证开始到最后编制会计报表的方法和全过程,既抽象又难以理解。

多媒体充分运用了现代科学技术,利用声音、图像、文字等多重刺激,使学生闻其声、观其影、临其境、再现了生活实际,传达了大量信息,加大了课堂容量,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基础会计理论知识在中职学生生活实践中的应用论文

基础会计理论知识在中职学生生活实践中的应用论文

基础会计理论知识在中职学生生活实践中的应用论文一、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现状在中职会计专业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经常学了新知识,就忘记了前面学过的旧知识,导致学生在离开学校实习时掌握的知识并不多。

这说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刻,记忆不够牢固,很多知识还不能融会贯通。

对比一下企业里的会计,一个新手会计在一个企业里工作两年,正常情况下两年之后新会计就能成为老会计,再去新的企业也能很快适应工作。

可以说,目前学生在学校学习两年会计课程还不如在企业工作两年成长得快。

二、中职会计专业教学问题成因分析造成上述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例如年龄、社会经历、工作压力等。

但是,笔者认为学习模式不当是导致上述教学问题的重要原因。

新手会计进入企业之后,在老会计的指导下进行会计操作,由于企业会计每个月的业务工作差别不大,大部分业务是每个月不断地重复的,所以新会计一般三个月后就能独立工作了。

企业会计每个月做一次账,做账涉及会计工作的各个方面,是一次综合性的学习和练习,两年时间里可以练习做账24次。

而学校的会计教学讲究的是循序渐进、由易入难,强调的是知识的连续性、全面性、系统性,按照两年的学习时间进行教学进度的规划,从而导致学习周期过长。

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在某个时期练习的次数很多,但缺乏长期、连续的练习,于是容易产生“掰玉米”的现象,学了新知识忘了旧知识。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会计的学习是真实、具体、直观的,而学校会计课程的学习是虚拟、概括、抽象的;企业中会计面对的是真实的经济事务,在运用会计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会对理论知识产生深刻的理解和牢固的记忆,而学生对企业的经济业务缺乏具体的认识,更不知道如何处理企业经济业务。

于是,学生在学习时往往需要对经济业务进行困难的想象,并且不知道想象的结果是否正确,这就造成学生感觉会计很难学。

例如,从银行提现的会计处理,“借”:库存现金,“贷”:银行存款,学生都会做,但是对利润的结转,很多学生就不理解了。

浅谈中专《基础会计》的案例教学

浅谈中专《基础会计》的案例教学

浅谈中专《基础会计》的案例教学中专《基础会计》课程是中等职业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掌握会计基础知识,提高会计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传授知识点外,教师通过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会计知识。

本文将以《基础会计》为例,从案例教学的意义、案例教学的流程和案例教学的具体实践三个方面进行浅谈。

一、案例教学的意义中专《基础会计》课程中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同时,案例教学也能够更好地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会计能力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具体来说,案例教学在教育教学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 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案例教学可以从实际情况出发,将抽象的理论联系到实践,更有现实意义,让学生对会计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能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点。

2. 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案例教学可以通过具体的案例来让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并在实践中训练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3. 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案例教学中要求学生关注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老师进行互动,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从而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二、案例教学的流程案例教学大体可分为三个步骤:案例分析、案例解决和案例总结。

1. 案例分析。

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对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独立思考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2. 案例解决。

在案例解决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分析和思考,通过实际操作来解决实际问题,并将解决问题的过程记录在笔记中。

3. 案例总结。

在案例总结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将解决问题的具体步骤进行总结,并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反思,从而对学习内容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三、案例教学的具体实践案例教学的具体实践需要考虑到具体的案例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中等职业学校基础会计论文

中等职业学校基础会计论文

中等职业学校基础会计论文1.1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中等职业教师在讲解基础会计知识时,首先要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会计理念和主要经济业务核算方法,同时还要系统了解基础会计知识结构,加深他们对会计的认识,给予他们更多的思考和学习空间,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明确学生能力培养目标,比如要让学生掌握账户分类、借贷记账方法及其应用;让学生能够正确填制会计凭证,能够结合会计凭证登记账簿。

学生还要学会如何查找错账,掌握相应的更正方法,从而提升会计处理的准确性。

1.2提升学生的会计实践能力第一,参与式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该种教学方法中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会计实践当中来,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会计知识,及时解决他们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降低学生的基础会计学习难度。

同时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也可以相互之间进行探讨,认识到自身学习上的不足,相互取长补短,增强他们课堂的互动性,调动学生参与会计学习的积极性。

比如教师在讲解会计分录时,许多学生会感觉学习吃力,同各国参与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相互之间进行提问记忆,教师也可以为学生讲解一些记忆规律,最大限度降低他们的学习难度,提升他们的学习质量。

第二,开放式教学方法。

该种教学方法需要教师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将会计课堂还给学生,为他们创建更加宽松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课堂上敢于思考,敢于提问,从而拓展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让他们感受到基础会计课堂的趣味性,最终达到会计教学目标。

比如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会计借贷记账方法时,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先进行预习,然后再相互之间交流,教师最后进行总结和讲解,加深学生对该种记账方法的认识,提升他们的会计处理能力。

1.3激发学生基础会计学习兴趣基础会计作为中职院校学生会计知识学习的重要课程,教师应该要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找到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而满足他们今后的会计学习需求。

激发学生的基础会计学习兴趣,首先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空间,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提高他们会计业务处理能力。

中职会计专业的教学论文

中职会计专业的教学论文

中职会计专业的教学论文中职会计专业的教学论文(精选8篇)中职会计专业的教学论文篇1一、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基础会计》作为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过去那种“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显然是不合现代教学的逻辑性和思维性,更不能体现会计专业的特色。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一)跳出会计学会计,跳出会计教会计会计源于生产生活。

可以说,会计活动已渗透到当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以某种形式运用会计知识来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

任何一个行业都需要进行会计核算,都需要利用核算所得的会计信息来进行管理决策。

很难想象一个不懂得本企业产品的生产流程的会计人员,却能做好成本控制。

会计学不仅可以联系财、税、审等经济类学科来教,而且还可以涉及政治、哲学以及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

在基础会计教学中,我们应渗透职业道德,让学生树立严谨的职业人格,日后一旦选择会计职业,成为一名会计人员,就应以诚信作为做人的标准,把诚信视同生命一样珍贵,宁可不干,也不违背良知。

学生通过基础会计的学习首先就要明白,会计就是责任,只要干了会计就意味着承担了责任和义务。

(二)进行“启发归纳式”教学在基础会计这门学科中,很多知识点是相互衔接,相互关联的。

为了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和运用它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局限于就事论事,就问题说问题,应该学会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教学,注意对知识点的综合理解,找出关键点,同时注意其它部分与之的联系,让学生达到触类旁通的感觉。

例如,笔者在讲授“预付账款”这个科目的内容时,抓住“预付”这个关键点,层层分析,让学生明白,企业在预付材料款时,通过此科目进行核算。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联系:1)当企业在预付差旅费、预付报刊杂志费、预付保险费等等,应该通过什么科目来进行核算呢?2)如果企业的预付款不多时,应怎样处理?3)它与企业的“预收账款”科目有何区别?4)当“预付账款”科目出现“贷方余额”又怎样处理?笔者在采取这种方式教学时,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教师不断地问问题,可以说是大问题套小问题,小问题再套更小问题,促使学生不停的思考。

中职会计教学研究论文10篇

中职会计教学研究论文10篇

第一篇职业角度下中职会计教学效果探析一、引言会计专业是一门实践高于理论的学科,目前,在中职会计教学中,还存在理论教学高于实践教学的现象,同时在会计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这就对培养实用型会计人员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新环境下,中职学校必须从职业的角度出发,结合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实现会计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而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实用型会计人才。

二、从职业角度开展中职会计教学的重要性从广义上看,职业是指人们在社会中,所承担的工作角色。

对于在校学生,从职业的角度开展教学活动,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新环境下,从职业角度开展中职会计教学是十分重要的,首先在新课标下,中职学校必须培养综合型人才,这样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在知识经济时代,各行业的竞争本质就是人才的竞争,而中职学校要想培养出真正满足社会发展的人才,必须将职业理念引入教学活动中,因此,从职业的角度进行中职会计教育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重要途径。

对于会计专业,有很多知识需要通过实践来掌握,如果学生没有经过丰富的练习,很难熟练的运用会计岗位知识和技能。

因此,从职业角度进行中职会计教学,不仅能对现有的中职会计理论知识体系进行完善,还能极大的提高中职学生的会计实践能力,提高中职学生的会计岗位适应能力。

由此可见,对于中职学校,从职业角度开展会计教学活动是十分重要的。

三、当前中职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中职教学的本质是培养实用型一线人才,培养出来的学生需要具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并且能适应市场发展,因此,对于中职会计教学而言,通过实践检验,是考察会计专业学生学习状态的一个重要方法。

但从当前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情况看,还存在很多问题,这就对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水平的提高造成一定的影响。

第一,不注重实践教学。

在中职会计教学过程中,教学理念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指导,只有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才能保证中职会计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职基础会计案例教学作用-会计毕业论文-会计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一、案例教学法的涵义
所谓“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本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宗旨,遵循教学目的的要求,以案例为基本素材,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双向和多向互动,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实践活动中,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最突出的特点是讲课开始于实践,从实践中提出问题,通过分析发现规律,提炼理论,然后使理论回到实践,应用理论去指导实践。

作为会计教师,应注意充分运用案例来解释深奥的理论知识,从而使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显得生动丰富。

特别是对于基础较差、理解能力比较弱的中职学生来说,案例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帮助中职生一出校门就能顺利上岗。

二、中职学校基础会计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的重要性
(一)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
会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基础会计作为该学科的入门课程,其内容比较抽象、难理解,对于从未学过会计的中职学生来说,要理解这些概念、方法还是有很大难度的。

如果不能很好地掌握理论就谈不上实践和运用,案例教学法对于解决这一问题,提高教学效果,无疑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它使掌握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在实际的案例学习和分析过程中,通过精心的准备和讨论、归纳,使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都得到质的发展,这就为学生拓展理论知识,走向实践迈出了一大步。

(二)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中职学生生源的普遍下降,作为入门课程基础会计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理论难度,而且教材偏重理论,这加大了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的困难,也使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如果教师讲课时照本宣科,会使知识更难以消化。

案例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它的真实性,由于教学内容是具体的实例,加之采用是形象、直观、生动的形式,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易于学习和理解。

所以,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时刻把理论知识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让学生集中注意力,使思维经常处于活跃的状态,学生不仅容易接受,还会留下较深刻的印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三)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培养一支综合素质全面的教师队伍
中职的目标是培养技能型实用人才,学生一走出校门就能上岗,这就要求中职会计专业教师不但要有良好的专业理论,还要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能对课程内容以形象直观的形式进行讲述,使高深的理论通俗化,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以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要想在案例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考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对案例所反映的理论知识就要有深刻的理解,并具备全面的知识结构。

在引导和组织学生思考、讨论、总结的过程中,又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组织和互动能力,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在各种不同案例的研究和探讨中,又提升了教师的科研能力。

所以,大力推进会计专业的案例教学,对于教师队伍的建设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三、会计案例教学法的具体运用
案例教学法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入实践中的一些典型案例,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便于学生对会计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最终达到学习目标。

特别是在讲授基础会计这一入门课程时,将学生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作为案例引入教学,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和理解。

案例教学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一)口头描述案例
在讲授基础会计中账户的四个数量指标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时,因为账户借贷方表示的内容不同,初学专业课的学生被期末余额公式搞得很糊涂。

于是,在教学环节中笔者设计了如下例子:9月1日开学时,小明从家里带来现金500元;9月15日,爸爸来学校看他给了现金1000元;9月20日,他花了现金300元给饭卡充值,请问到9月30日他还有多少现金?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月初的500元为9月的期初余额,15日收到的1000元为本期增加发生额,20日支出的300元为本期减少发生额。

至于计算对学生来说只是简单的数学问题,通过学生的分析、讨论可知月底剩余现金=500+1000-300=1200元。

这个数字就是9月的期末余额,又是10月的期初余额。

进一步引导学生用文字表示上述公式,可得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教师又再次启发思考:由于账户的性质不同,所以每一个账户的借贷方表示的增减情况也不同,请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期末余额公式还可以怎么表述?学生展开讨论:资产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所以资产的期末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而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账户的性质跟资产刚好相反,为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所以权益账户的期末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账户的四个指标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常用的概念和公式,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填写账户并计算出它们的期末余额。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这是一个通用公式,适用于每一个账户期末余额的计算。

但是因为每一个账户借贷方表示的内容不
同,所以在具体公式上我们可以用借方和贷方去公式中的增加和减少,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先熟练掌握账户的结构这一内容。

通过这个案例分析,学生将简单的数学计算和会计知识结合起来,很容易就掌握了账户相关的知识点。

(二)运用多媒体方式呈现案例
在讲解“会计收入”这一重要概念的时候,很多学生觉得“收入”这一概念他们很熟悉,不存在什么难点,却不知道“会计收入”和我们平常所讲的“收入”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并不是收到钱就是收入,还要区分是否属于企业日常经营所产生的收入。

笔者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形象地展示了某流通企业的几种收入情况:有罚款收入、销售产品收入、出租柜台收入、提供修改服装服务收入等。

多媒体设备展示的画面形象生动,引起了学生一阵阵笑声,播放结束,笔者提出问题:刚刚展示的收入哪些才是“会计收入”呢?学生开展了激烈的讨论,结合课本上的概念,最后得出结论:偶然产生的罚款收入不属于会计收入,其他几个则属于会计收入,它们分别是销售产品、让渡资产使用权、提供劳务取得的企业日常经营所产生的收入。

多媒体教学用生动形象、具体直观的声像手段把案例中所包含的各方面的信息更全面、更逼真的呈现给学生,既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有利于理解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

(三)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讨论案例
刚开始涉及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这两个概念的时候,学生感到很难理解,不知道如何使用并区分这两种核算基础。

笔者列出某公司2010年8月发生的10笔交易,将学生分为A、B两组并要求他们分别以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为基础,计算出该公司8月份的收入,然后比较两种方法计算出的当月收入是否相同?为什么?最后讨论这两种核算原则的不同点在哪里?刚开始有些学生因为概念模糊,没掌握方法,计算结果经常出错,还产生争论。

这时已经掌握的同学就会进行解释和纠正,经过相互讨论,学生很快掌握了计算方法。

然后,两个小组派出代表阐述每一种核算方法的特点,教师加以引导和提示,得出两种方法的不同点。

最后教师总结:虽然收付实现制以当月是否实际收到现金为标准来判断该收入是否为本月收入,方法比较简单但是不够严谨,所以目前一般适用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而权责发生制以该收入是否属于本月为判断标准,不论款项是否于当月收到,判断标准虽然复杂但是比较严谨,所以一般适用于企业会计。

采用分组进行相互交流和讨论,促使每个小组成员主动参与学习,并进一步思考。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就可能顺利解决个人在学习中的困难,集中小组内各成员的智慧,使其加深理解,达到学以致用。

通过以上不同形式的案例呈现以及讨论、分析,教学效果表明案例教学法能帮助中职学生更好地理解好掌握基础的会计理论。

案例教学不
仅可以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克服学生死记硬背的缺点,而且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笔者近几年来在基础会计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当然,倡导案例教学并不意味对课堂理论讲授的,也不是要在所有的教学中都要进行案例教学;其次还要注意所选案例的时效性与实际性;而且案例教学法还会受到教学内容、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和学生理论基础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些还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研究并加以完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