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章节习题精编详解(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章节题库详解(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圣才】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章节题库详解(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圣才】](https://img.taocdn.com/s3/m/48e25530336c1eb91b375d06.png)
第18章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一、名词解释1.浮动汇率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5研;江西财经大学2014研;中央财经大学2016研)答:浮动汇率制是指一国不规定本国货币与他国货币的官方汇率,听任汇率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自发地决定。
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世界各主要国家实行的是浮动汇率制。
浮动汇率制又分为自由浮动与管理浮动。
其中,前者是指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汇率完全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力量自发地决定;后者是指实行浮动汇率制的国家,对外汇市场进行各种形式的干预活动,主要是根据外汇市场的供求情况售出或购入外汇,以通过对外汇供求的影响来影响汇率。
在浮动汇率制下,一国货币当局不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即不通过外汇储备增减来影响外汇供求,而任凭汇率随外汇市场供求变动而变动。
这意味着:①本币的汇率会自动地将本币在外汇市场上的供求调整到相一致的状态,即本币在外汇市场上的供求自动相等,这意味着国际收支能自动调节,实现平衡。
②浮动汇率制下,中央银行可任意确定货币供给。
因为它不再负有干预外汇市场,确保汇率稳定的责任,所以在货币供给与国际收支之间不再存在固定汇率制下的那种联系,于是货币供给成了外生变量。
总之,浮动汇率可自动调节国际收支,使一国经济达到对外平衡。
所以,在浮动汇率制下,政府的政策目标即是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达到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
2.购买力平价(武汉大学2002研;华中科技大学2006研;厦门大学2013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3研;中央财经大学2009、2014研;北京师范大学2015研;中央财经大学2018研)答:购买力平价是一种认为任何一单位通货应该能在所有国家买到等量物品的汇率理论。
购买力平价理论根据一价定律得出。
这个定律认为,一种物品在所有地方都应该按同样的价格出售,否则就有未被利用的可以获取利润的机会。
根据一价定律,一种通货必然在所有国家具有相同的购买力,即一单位通货在每个国家都应该有相同的真实价值。
宏观经济学第十一章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宏观经济学第十一章蒙代尔-弗莱明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7b56490f0740be1e650e9a61.png)
P (M/P) LM 左移
NX Y
2 1
IS* Y2
P
P2
Y1
Y
P1
AD
Y2
Y1
Y
slide 24
从短期到长期
如果 Y1 Y , 那么价格就有下降的 压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 P 将 下降, 引起 (M/P )
LM*(P1) LM*(P2)
1 2
IS*
M P L (r *,Y )
e
LM*
均衡汇率
IS*
均衡收入
Y
slide 5
浮动和固定汇率
在浮动汇率(floating exchange rates )制度中,
e 可以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动而自由波动。
相反, 在固定汇率(fixed exchange rates)制度
中, 央行在一个预先给定的价格下进行本币和外币 的兑换交易。
会影响收入
slide 26
Chapter Summary
3. 货币政策
在浮动汇率制下会影响收入。 但是在固定汇率制下不能被用来改变收入。
slide 27
Chapter Summary
5. 固定汇率 vs. 浮动汇率
在浮动汇率制下,货币政策不必用来维持汇率稳定, 而可以用于其他目的。 固定汇率减少了国际交易中的不确定性。
e
LM1*LM 2*
e1
IS 2* IS 1*
Y1 Y2
e = 0, Y > 0
Y
slide 17
Mundell-Fleming 模型中政策效果的总 结
汇率制度:
浮动 固定
影响: 政策
财政扩张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0a247cef804d2b160b4ec0b8.png)
目录第12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4)12.1复习笔记 (4)12.2课后习题详解 (9)12.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13)第13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19)13.1复习笔记 (19)13.2课后习题详解 (24)13.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29)第14章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模型 (35)14.1复习笔记 (35)14.2课后习题详解 (42)14.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49)第15章国民收入的决定:AD-AS模型 (56)15.1复习笔记 (56)15.2课后习题详解 (65)15.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70)第16章失业与通货膨胀 (78)16.1复习笔记 (78)16.2课后习题详解 (85)16.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91)第17章宏观经济政策 (103)17.1复习笔记 (103)17.2课后习题详解 (110)17.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117)第18章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127)18.1复习笔记 (127)18.2课后习题详解 (133)18.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137)第19章经济增长 (144)19.1复习笔记 (144)19.2课后习题详解 (150)19.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156)第20章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167)20.1复习笔记 (167)20.2课后习题详解 (172)20.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181)第21章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187)21.1复习笔记 (187)21.2课后习题详解 (191)21.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200)第22章西方经济学与中国 (207)第12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12.1复习笔记一、宏观经济学的特点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即对经济运行的整体,包括整个社会的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就业水平进行分析。
测量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最重要指标有国民收入及其增长率、失业率、物价水平及其变动即通货膨胀率。
西方经济学(宏观)高鸿业第三版试题及答案
![西方经济学(宏观)高鸿业第三版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39c68ed0d233d4b14e69b6.png)
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一、选择题1、国内生产总值是下面哪一项的市场价值()A.一年内一个经济中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B.一年内一个经济中交换的所有商品和劳务;C.一年内一个经济中交换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D.一年内一个经济中的所有交易。
2、通过以下哪项我们避免了重复记帐()A. 剔除金融转移;B. 计算GDP时使用增值法;C. 剔除以前生产产品的市场价值;D. 剔除那些未涉及市场交换的商品。
3、GDP帐户不反映以下哪一项交易()A. 卖掉以前拥有的住房时,付给房地产经纪商6%的佣金;B. 在游戏中赢得的100美元;C. 新建但未销售的住房;D. 向管道工维修管道支付的工资。
4、当实际GDP为175亿美元,GDP价格缩减指数为160时,名义GDP为()A.110亿美元;B. 157亿美元;C. 280亿美元;D. 175亿美元。
5、如果当期价格低于基期价格,那么()A.实际GDP等于名义GDP; B. 实际GDP小于名义GDP;C. 实际GDP和名义GDP是同一回事;D. 实际GDP大于名义GDP。
6、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小于国内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 大于;B. 小于;C. 等于;D.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7、下列哪一项计入GDP()A.购买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B. 购买普通股票;C. 汽车制造厂买进10吨钢板;D.晚上为邻居照看儿童的收入。
8、假设第1年即基年有当期美元产出为$500,如果第8年价格矫正指数翻了一倍而实际产出增加了50%,则第8年的当期美元产出等于()A. $2000;B. $1500;C. $1000;D. $750。
9、在一个四部门经济中,GDP是()A. 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B. 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C. 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D. 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和折旧。
10、净出口是指()A. 出口加进口;B. 全部产品无内销,均出口;C. 出口减进口;D. 进口减出口。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十九章 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 第三节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应用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十九章 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 第三节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e50e883f524ccbff121846b.png)
政策
汇率制度 浮动汇率 固定汇率 对以下各项的影响 收入 汇率 净出口 收入 汇率 净出口 不变 上升 上升 下降 下降 上升 上升 不变 不变 不变 不变 不变
财政扩张 货币扩张 财政紧缩 货币紧缩
2019年2月17日星期日
制作者:聂正彦(西北师范大学)
12
第十九章 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 第三节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应用
第十九章 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 第三节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应用
谢谢各位专家评委!
封闭经济下的财政(货币)扩张
制作者:聂正彦(西北师范大学)
为什么小型开放经济下财政扩张对收入没有影响? 在封闭经济下:政府支出增加→乘数效应,收入增加→利 率上升→对私人部门产生挤出效应,但一般会带来总 收入的增加; 在一个小型开放经济中,只要国内利率上升到世界利率 以上,国外资本就会自由和迅速的流向国内,从而使 国内利率回到世界利率水平,从而不会产生挤出效应 ,既然这样,为什么财政扩张对收入没有影响呢? 别忘了资本的流动还有另一个作用:资本流入→增加外 汇市场上对本币的需求→抬高本币价值→净出口减少 →净出口的减少完全抵消了政策对收入的扩张作用。
2019年2月17日星期日
制作者:聂正彦(西北师范大学)
3
图19—6 浮动汇率下的财政扩张
e2
E2
e1
E1
0
2019年2月17日星期日
y1
制作者:聂正彦(西北师范大学) 4
第十九章 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 第三节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应用 一、浮动汇率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2.浮动汇率下的货币政策 假定中央银行增加了货币供给。由于假定物价水 平是固定的,货币供给的增加意味着实际货币余额 (M/P)的增加,实际货币余额的增加又使LM*曲线 向右移动。因此,货币供给的增加提高了收入并降低 了汇率。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宏观部分)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宏观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ef88bb51f01dc281e53af057.png)
第三章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均衡5、设投资函数为i=e-dr(1)当i=250(美元)—5r时,找出r等于10%、8%、6%时的投资量,画出投资需求曲线;(2)若投资函数为i=250(美元)—10r,找出r等于10%、8%、6%时的投资量,画出投资需求曲线;(3)说明e的增加对投资需求曲线的影响;(4)若i=200—5r,投资需求曲线将怎样变化?答案:(1)i=250 —5×10 = 200(美元)i=250—5×8 = 210 (美元)i=250 —5×6 = 220 (美元)(2)i= 250 —10×10 = 150 (美元)i = 250 — 10×8 = 170 (美元)i =250 — 10×6 =190 (美元)(3)e 增加使投资需求曲线右移(4)若i = 200 — 5r,投资需求曲线将左移50美元6、(1)若投资函数为i = 100(美元)—5r,找出利率r 为4%、5%、6%、7%时的投资量(2)若储蓄为S= —40(美元)+ 0.25y,找出与上述投资相均衡的投入水平;(3)求IS 曲线并作出图形;答案:(1)I1 = 100-5×4=80(美元) I2 = 100-5×5=75(美元)I3 = 100 – 5 × 6 = 70(美元) I4 = 100- 5×7 = 65(美元)(2)S = -40 + 0.25y—40 + 0.25y = 80 ∴y = 480(美元) —40 + 0.25y = 75∴y = 460 (美元) —40 + 0.25y = 70∴y = 440(美元) —40 + 0.25y = 65∴y = 420(美元) (3)IS曲线函数:∵I = S∴100-5r = -40 +0.25y∴y = 560 — 20r图:8.下表给出了货币的交易需求和投机需求对货币的交易需求对货币的投机需求收入(美元)货币需求量(美元)利率%货币需求量(美元)500100600120 700140800160900180 1230 1050 8706904110(1)求收入为700美元,利率为8%和10%时的货币需求;(2)求600,700和800美元的收入在各种利率水平上的货币需求;(3)根据(2)作出货币需求曲线,并说明收入增加时,货币需求曲线是怎样移动的?答案:(1)L=L1(Y)+L2(r)当Y=700时, L1(Y)=140; 当r=8% 时, L2(r)=70 ∴L=L1(Y)+L2(r)=140+70=210当r=10% 时,L2(r)=50 ∴L=L1(Y)+L2(r)=140+50=190(2)当Y=600时,L(Y)=120L=L1(600)+L2(12%)=120+30=150 L=L1(600)+L2(10%)=120+50=170 L=L1(600)+L2(8%)=120+70=190 L=L1(600)+L2(6%)=120+90=210 L=L1(600)+L2(4%)=120+110=230当Y=700时L1(r)=140L=L1(700)+L2(12%)=140+30=170 L=L1(700)+L2(10%)=140+50=190L=L1(700)+L2(8%)=140+70=210 L=L1(700)+L2(6%)=140+90=230 L=L1(700)+L2(4%)=140+110=250当Y=800时L1(800)=160L=L1(800)+L2(12%)=160+30=190 L=L1(800)+L2(10%)=160+50=210 L=L1(800)+L2(8%)=160+70=230 L=L1(800)+L2(6%)=160+90=250 L=L1(800)+L2(4%)=160+110=270(3)图形9、假定货币需求为L=0.2Y-5r:(1)画出利率为10%,8%和6%收入为800美元,900美元和1000美元时的货币需求曲线;(2)若名义货币供给量为150美元,价格水平P=1,找出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相均衡的收入与利率;(3)画出LM曲线;(4)若货币供给为200美元,再画出一条LM曲线,这条LM曲线与(3)这条相比,有何不同?(5)对于(4)中这条LM曲线,若r=10%,y=1100美元,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是否均衡?若不均衡利率会怎样变动?答案:(1)(2)由L=M/P得r=0.04y=30当y=800美元时,r=2 当y=900美元时,r=6 当y=1000美元时,r=10(3)LM曲线如图:(4)若货币供给为200美元时,r=0.04y-40当y=800美元时,r=-8 当y=900美元时,r=-4 当y=1000美元时,r=0这条LM曲线与(3)中的LM曲线截距不同,LM曲线向右水平移动250美元得到LM’曲线(5)若r=10%y=1100美元时L=0.2y-5r=0.2×1100-5×10=170与200不相等货币需求与供给不均衡,L〈M,则使利率下降,直到r=4%时均衡为止10、假定货币供给量用M表示,价格水平用P表示,货币需求用L=Ky-hr表示。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8~22章【圣才出品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8~22章【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2c20c77a3186bceb18e8bb94.png)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国家主要有美国和英国。在本章的论述中,用字母 e 表示没有考虑到两国价格因素的名义 汇率,并约定:e 用间接标价法来加以表示,即 e 是本币的外币价格。
2.汇率制度 固定汇率制是指一国货币同他国货币的汇率基本固定,其波动限于一定的幅度之内。 浮动汇率制是指一国不规定本国货币与他国货币的官方汇率,听任汇率由外汇市场的供 求关系自发地决定。1973 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世界各主要国家实行的是浮动汇率制。 浮动汇率制又分为自由浮动与管理浮动,前者指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不采取任何干预措 施,汇率完全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力量自发地决定;后者指实行浮动汇率制的国家,对外汇市 场进行各种形式的干预活动,主要是根据外汇市场的供求情况售出或购入外汇,以通过对外 汇供求的影响来影响汇率。
2 / 169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5.净出口函数 净出口是一国出口额与其进口额的差额。净出口的大小有三种情况: ①贸易盈余:净出口为正值,即出口大于进口,表明一国向国外出售的产品与劳务多于 它向其他国家购买的。 ②贸易赤字:净出口为负值,即出口小于进口,表明一国向国外出售的产品与劳务少于 它向其他国家购买的。 ③贸易平衡:净出口为零,即一国的出口与进口相等。 影响净出口的因素有很多,汇率和国内收入水平是两个最重要的因素。一般地说:净出 口反向地取决于实际汇率,反向地取决于一国的实际收入。 在宏观经济学中,通常将净出口简化地表示为:nx=a-γy-nε=a-γy-ne×(P/Pf)。 上式被称为净出口函数,式中,a、γ 和 n 均为正参数。参数 γ 被称为边际进口倾向, 即净出口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收入变动的比率。 从上式可看出净出口与实际汇率之间的关系:实际汇率越低,净出口越大;反之,则越 小。净出口与实际汇率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 18-1 表示。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章节习题精编详解-第十二~十五章【圣才出品】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章节习题精编详解-第十二~十五章【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1842f5f1d1f34693dbef3e02.png)
第十二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一、名词解释1.名义GDP和实际GDP答:(1)名义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2)实际GDP是用以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由于物价不同,名义GDP一般和实际GDP会有些差异,差异越大,说明基期到现期的物价变动越大。
实际GDP=名义GDP/GDP折算指数。
2.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答:(1)最终产品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
(2)中间产品是指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
区分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主要是为了避免重复计算。
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产品既可以是最终产品,也可以是中间产品,例如煤炭,卖给消费者家用时就是最终产品,卖给工业企业做燃料时则是中间产品。
3.总投资和净投资答:总投资指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包括厂房、住宅、机械设备以及存货)的支出,即总投资是一定时期内的全部投资。
净投资是总投资中扣除了资本消耗或者重置投资后的剩余部分,即净投资等于总投资减去重置投资。
由于资本在不断地消耗折旧,因此在每年的总投资里,有部分额度需要用于弥补当年的资本折旧,这部分投资是用于重置资本设备的,称为重置投资。
4.政府购买答:政府购买是指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如政府设立法院、提供国防、建设道路、开办学校等方面的支出。
政府购买可直接计入GDP。
政府购买只是政府支出的一部分,政府支出的另一些部分如转移支付、公债利息等都不计入GDP。
5.净出口答:净出口指进出口的差额,等于出口减进口。
在用支出法核算GDP时,只有净出口才应计入总支出。
因为进口表示收入流到国外,不是用于购买本国产品的支出,应从本国的购买支出中减去;而出口表示收入从外国流入,是用于购买本国产品的支出,应计入本国购买支出中。
二、判断题1.作为基本分析工具的供给和需求分析正如在微观经济学中一样,在宏观经济学中也处于核心地位。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习题集和答案解析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习题集和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5f05a60852458fb770b5656.png)
第一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一、选择题1.国内生产总值表示一定时期内的某一国家或地区领土范围内( D )的市场价值总和。
考察GDP的概念A.所有经济交易B.所有市场交换的最终商品和劳务C.所有商品与劳务D.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2.已知某个国家的资本品存量在年初时为2000亿美元,它在本年度生产了500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折旧是300亿美元。
这样,这个国家在本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A)。
总投资500=净投资+折旧300A.500和200亿美元B.2500和2200亿美元C. 500和300亿美元D.1500和2200亿美元3.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里,政府支出是指(C)。
A.政府购买物品的支出B.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加上政府转移支付之和C. 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 不包括政府转移支付D. 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加上政府转移支付以及公债利息等之和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里,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故政府支出不包括政府转移支付。
4.在二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来衡量,国内生产总值等于(A )。
A.C+IB.C+I+GC.C+I+G+X-MD.C+I+G+X5.在四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衡量,国内生产总值等于(B)。
A.C+I+G+XB. C+I+G+X-MC.C+I+G+MD. C+I+G+M-X6.下面哪一部分收入不是居民挣得的但他们却拿到了? (A)。
A.转移支付B.利息C.租金D.利润7.假如某人不出租他的房子而是自己使用,这部分房租(B )。
A.不算入国内生产总值,因为出租房子不属于生产行为B.算入国内生产总值,按出租可以得到的租金计算C.不算入国内生产总值,因为房子由房主本人居住D.不算入国内生产总值,因为没有经过市场活动8.下列何种行为属于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D )。
A.购买公司债券B.购买公司股票C.购买国债D.上述都不是9.根据国民收入核算的法则,家庭用于教育的支出( A )。
第18章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ppt课件
![第18章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ec31e2eb307e87100f6964b.png)
a
y
ne
P Pf
第二节 模型的结构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Mundell-Fleming model)是 IS LM 模型在开放经济中的形式,同 样假定物价水平是固定的,并说明是什么因素引 起总产出的短期波动。
1.关键假设:资本完全流动的小型开放经济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一个关键假设是所考察的经 济是资本能够完全流动的小型开放经济。“小型”是指 所考察的经济只是世界市场的一小部分,从而其本身对 世界利率的影响微不足道。这“资本完全流动”是指该 国居民可以完全进入世界金融市场。特别是,该国政府 并不阻止国际借贷。 在这样的假设下:
经济中的利率 r必定等于世界利率rw ,可得开放经
济的LM 方程式即 LM 方程式如下:
M P
Lrw, y
当货币供给量 M 增加时,LM 曲线向右移动,
当M 减少时,LM 曲线向左移动。
图18-4 LM 曲线
4.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可以用以下两个方程式来 表示:
y c y irw g nxe 产品市场的均衡
M P
Lrw, y
货币市场的均衡
如图18-5所示,经济的均衡处于IS曲线和 LM
曲线的交点。这个交点表示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
都均衡时的汇率与收入水平。
图18-5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第三节 模型的应用 1.浮动汇率制度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1)财政政策的影响 在浮动汇率的小型开放经济中,当政府希望 通过增加政府购买或减税刺激国内支出时,汇率 上升,而收入水平保持不变。
3.固定汇率制度的运行 在固定汇率制下,中央银行为本国货币确定 一个固定的价格,并通过外汇市场的干预维持既 定的汇率水平。当国际收支盈余,本币有升值压 力时,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用本币买进外币, 维持汇率稳定;当国际收支赤字,本币有贬值压 力时,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买进本币、抛出外 币来维持汇率稳定。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章节习题精编详解(第19章~附录)【圣才出品】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章节习题精编详解(第19章~附录)【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1a1d7150bb68a98270fefa3e.png)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章节习题精编详解第十九章经济增长一、名词解释1.经济增长黄金律答:资本的黄金律水平是指稳定状态人均消费最大化所对应的人均资本水平,由经济学家费尔普斯于1961年提出。
他认为如果一个经济的发展目标是使稳态人均消费最大化,那么在技术和劳动增长率固定不变时,稳态人均资本量的选择应使资本的边际产品等于劳动的增长率。
用方程表示为:()*f k n'=上述结论可以用图19-1来加以论证。
如图19-1所示,应选择*k ,这时稳态的人均消费等于线段MM '的长度。
可以看出,在*k 处,曲线()f k 的切线的斜率与直线nk 的斜率应相等,由于直线nk 的斜率为n ,而曲线()f k 在*k 处的斜率为()*f k ',故有()*f k n '=。
图19-1经济增长的黄金分割律黄金分割律具有如下两个性质:①在稳态时如果一个经济中人均资本量多于其黄金律的水平,则可以通过消费掉一部分资本使平均每个人的资本下降到黄金律的水平,就能够提高人均消费水平;②如果一个经济拥有的人均资本少于黄金律的数量,则该经济提高人均消费的途径是在目前缩减消费,增加储蓄,直到人均资本达到黄金律的水平。
2.内生增长理论答:内生增长理论是经济增长理论中的一种,它与新古典增长理论不同,内生增长理论用内生技术进步来说明一个国家长期经济增长和各国增长率差异,认为经济的长期增长依赖于储蓄率和其他因素,而不仅仅依赖于劳动力的增长率。
其重要特征就是试图使增长率内生化。
根据基本假定条件的差异可以将内生增长理论分为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和垄断竞争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
按照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使稳定增长率内生化的两条基本途径就是:①将技术进步率内生化;②如果可以被积累的生产要素有固定报酬,那么可以通过某种方式使稳态增长率被要素的积累所影响。
二、判断题1.根据索洛模型,人口增长率较高的国家将有较低的稳态人均产量和较低的稳态人均增长率。
高鸿业版_宏观经济学每章课后习题答案全
![高鸿业版_宏观经济学每章课后习题答案全](https://img.taocdn.com/s3/m/192c95ee76a20029bd642dec.png)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解答: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1)研究的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研究组成整体经济的单个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而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
(2)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3)中心理论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价格机制的运行展开的,而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产出)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国民收入(产出)的决定展开的。
(4)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而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1)相互补充。
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
为此,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微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研究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作为主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当代宏观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微观基础的研究,即将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
由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分析方法也不同,因此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是不合理的、无效的。
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某个厂商降低工资,从该企业的角度看,成本低了,市场竞争力强了,但是如果所有厂商都降低工资,则上面降低工资的那个厂商的竞争力就不会增强,而且职工整体工资收入降低以后,整个社会的消费以及有效需求也会降低。
同样,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实行节约,可以增加家庭财富,但是如果大家都节约,社会需求就会降低,生产和就业就会受到影响。
宏观经济学各章习题及答案(高鸿业主编)
![宏观经济学各章习题及答案(高鸿业主编)](https://img.taocdn.com/s3/m/74e751252cc58bd63086bd6a.png)
宏观经济学习题第十二章西方国民收入核算一、名词解释1国内生产总值2国民生产总值3名义GDP与实际4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5总投资和净投资6重置投资7存货投资8政府购买和政府转敌支付9净出口。
二、选择题1、宏观经济研究哪些内容?()A、失业率上升一个百分点会使GDP增加多少B、研究为什么从事农业和渔业的人的工资要比其他工人的工资低C、降低工资会对单个厂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D、分析对企业征收的环境特别税对整个环境污染的影响2、下列项目哪一些计入GDP?()A、政府转移支付B、购买一辆用过的汽车C、购买普通股股票D、购买彩票赢得的1万元E、企业支付的贷款和债券利息3、某国的GNP大于GDP,说明该国居民从外国获得的收入与国居民从该国获得的收入相比的关系。
()A、大于B、小于C、等于D、无法判断4、在国民生产和国民收入中,哪种行为将被经济学家视为投资?()A、购买新公司债券B、生产性生活而导致的当前消费C、购买公司债券D、上述都不对5、下列哪一项不是公司间接税?()A、销售税B、公司利润税C、货物税D、公司财产税6、下列哪一项不是转移支付?()A、退休军人津贴B、失业救济金C、困难家庭补贴D、退休人员的退休金7、在一个有政府、投资和外贸部门的模型中,GNP是下面哪一个选择中各项之和?()A、消费、总投资、政府在商品和劳务上的支出和净出口B、消费、净投资、政府在商品和劳动上的支出和净出口C、国民收入和简洁税D、工资、租金、利息、利润和折扣8、假设一个经济第1年即基年的当期产出为500亿元,如果第8年GNP物价减指数提高了一倍,而实际产出增加了50%,则第8年的名义产出等于()A、2000亿元B、1500亿元C、1000亿元D、750亿元9、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计入GDP的政府支出是指哪些?()A、政府购买的物品支出B、政府购买的物品和劳务的支出C、政府工作人员的薪水和政府转移支付D、政府购买的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加上政府的转移支付之和10、今年的名义GDP增加了,说明()A、今天的物价上涨了B、今年的物价和产出都增加了C、今年的产出增加了情况D、不能确定三、简答题1、简要说明国民收入的三种核算法。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章节习题精编详解(第15~18章)【圣才出品】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章节习题精编详解(第15~18章)【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86a9428a2f60ddccdb38a0a4.png)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章节习题精编详解第十五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一、名词解释1.总供给曲线答:总供给是指经济社会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提供的物品和劳务的总量,总供给函数表示总产出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依存关系,描述这种关系的曲线称为总供给曲线。
总供给曲线是根据生产函数和劳动力市场的均衡推导得到的,当资本存量一定时,总产出水平随就业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边际产出递减。
就业量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当劳动力需求等于劳动力供给时,就决定了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就业量。
总供给曲线的斜率取决于劳动力市场对货币工资变动能作何反应的假定。
在短期,就业量的变化是引起总供给变化的最重要的因素;在长期,资本积累的变化、技术进步等都会影响总供给水平。
2.古典总供给曲线答:古典总供给曲线又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
按照古典学派的说法,在长期当中,价格和货币工资具有伸缩性,因此,经济的就业水平就会处在充分就业的状态上。
当经济处于充分就业时,经济的产量水平也将位于潜在产量或充分就业的水平上,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
因此,古典学派认为,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经济的潜在产量或充分就业产量水平上的垂直线,如图15-1所示。
图15-1古典总供给曲线古典总供给曲线为一条垂直线,其原因在于工资的充分弹性或劳动市场的充分竞争性。
劳动市场的充分竞争性保证了劳动市场经常处于均衡位置即充分就业,从而使实际产量或国民收入也总是处于充分就业的水平,不受价格的影响。
二、判断题1.总供给曲线越平坦,货币供给增加对GDP的影响越大。
()【答案】T【解析】货币供给增加会使得总需求增加,从而使得总需求曲线右移,总供给曲线越平坦,则货币供给增加导致总需求曲线右移所带来的国民收入增加越大。
2.物价水平下降将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答案】F【解析】P是总需求曲线的内生变量,P变化只会使均衡点沿总需求曲线移动。
只有外生变量(P和Q以外的变量)的变动才会引起总需求曲线形状、位置的变化。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https://img.taocdn.com/s3/m/c701074801f69e3143329445.png)
第21章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21.1 复习笔记一、货币主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美国的货币主义(学派),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
1.货币主义的理论基础(1)新货币数量论弗里德曼提出的货币需求函数为:1d ,,,,,,d b e P M f P r r w Y u P t ⎛⎫=⋅ ⎪⎝⎭式中,M 为财富持有者手中保存的名义货币量;P 为一般价格水平;r b 为市场债券利息率;r e 为预期的股票收益率;1d d P P t ⋅为预期的物质资产的收益率,即价格的预期变动率;w 为非人力财富与人力财富之间的比例;Y 为名义收入;u 为其他影响货币需求的变量。
弗里德曼强调,新货币数量论与传统货币数量论的差别在于,传统货币数量论把货币流通速度V (或者1/k )当作一个由制度决定的常数,而新货币数量论认为稳定的不是V ,而是决定V 值的函数,V 只不过是稳定的外在表现而已。
V 在长期是一个不变的量,在短期可以轻微地波动。
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数量说首先是一种货币需求理论,其次才是产出、货币收入或物价水平的理论。
因此,货币数量说所要研究的主要是影响人们货币需求的各种因素。
在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中,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主要有:①总财富。
弗里德曼认为,总财富是决定货币需求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总财富可以用永久性收入y来衡量。
②非人力财富在总财富中所占的比例。
弗里德曼把总财富分为非人力财富和人力财富两部分,这两种财富的形式是可以互相转换的,但人力财富转为非人力财富比较困难,因而,当人力财富在总财富中所占比例越大,或非人力财富在总财富中所占比例越小,则对货币的需求也越大,反之亦然。
③各种非人力财富的预期报酬率。
弗里德曼认为,人们选择保存资产的形式除了各种有价证券外,还包括资本品、不动产、耐用消费品等有形资产。
一般地说,各种有形资产预期的报酬率愈高,愿意持有的货币就越少。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7版)课后习题详解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7版)课后习题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205a9351bceb19e8b9f6ba61.png)
目 录第12章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第13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第14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模型第15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AD-AS模型第16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第17章 宏观经济政策第18章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第19章 经济增长第20章 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第21章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第22章 西方经济学与中国第12章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答:(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联系和区别参见本章“复习笔记”相关内容。
(2)总体经济行为并不是个体经济行为的简单加总,所以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
举例来说,对于单个厂商来说,降低工资可以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从而可以增加生产并增雇工人。
但是,如果每个厂商都降低工资则工人们的消费支出会下降并使总需求下降,从而会导致整个社会的生产和就业下降。
2举例说明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区别不是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而是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
答: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时必须区分产品是最终产品还是中间产品。
其中,最终产品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所购买的产品和劳务;中间产品是指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
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一件产品究竟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不能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加以区别,而只能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这一点加以区别。
例如,不能根据产品物质属性来判断面粉和面包究竟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
看起来,面粉一定是中间产品,面包一定是最终产品。
其实不然。
如果面粉为面包厂所购买,那么这包面粉是中间产品,如果这包面粉为家庭主妇所购买,此时面粉则是最终产品。
同样,如果面包是面包商店卖给消费者,此面包是最终产品,但面包在生产厂出售给面包商店时,它还属中间产品。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西方经济学与中国【圣才出品】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西方经济学与中国【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9ea78824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fa.png)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西方经济学与中国【圣才出品】答: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经济学家开始对把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分割开来研究的这种分裂提出质疑。
经济学界已经逐渐认识到宏观经济行为必须与其背后的微观经济学原理联系在一起,只有一套经济学原理,而不是两套。
下面试举两例来说明微观经济学是如何应用于宏观经济分析:(1)卢卡斯供给曲线是以微观分析为基础推导的宏观总供给曲线。
卢卡斯假定整个经济由n个完全相同的厂商组成,只要推出代表性厂商i的供给曲线,然后进行加总就可以得出整个社会的总供给曲线。
(2)新凯恩斯主义学者的理论致力于构筑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在新凯恩斯主义关于工资和价格黏性的理论分析中用到了不完全竞争理论。
第23章西方经济学与中国说明:由于本章涉及到的西方经济学知识点非常少,因此,略去本章的课后习题详解。
但是,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本章考试内容主要集中在西方经济学理论在我国的应用问题,尤其是结合我国乃至世界经济形势出题已经成了近年来众多高校命题的特点,一般都是分值较大的论述题。
所以,建议大家多留意热点经济问题,密切关注经济形势的变化和我国经济政策的改变,并经常思考经济政策背后所隐藏的经济学原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附录:指定高鸿业《西方经济学》教材为考研参考书目的院校列表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是我国众多高校采用的经济学优秀教材,也被众多高校(包括科研机构)指定为“经济类”专业考研参考书目,具体如下表所示。
高校(包括科研机构)对应学院(专业)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财政金融学院、商学院、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劳动人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社会与人口学院、环境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汉青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管理学院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院、金融学院、经济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保险学院、统计学院、税务学院、中国发展和改革研究院、体育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国煤炭经济研究院、国防经济与管理研究院、政府管理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金融学院、保险学院、国际商学院(工商管理综合)、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国际经济研究院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与法律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复试)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财政学、会计学、国民经济学、企业管理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经济系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外交学院国际经济系北京物资学院产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管学院北京印刷学院出版传播与管理学院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贸易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金融管理学院、国际经贸学院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日本研究院、商学院天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河北大学经济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会计学院、金融学院、经济学院、营销与物流管理学院、财政与税务学院、产业发展研究院宁波大学商学院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统计学院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浙江林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浙江财经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金融学院、经济与国际贸易学院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院、财政税务学院、新华金融保险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信息学院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土地管理学院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湖北大学商学院中南大学商学院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文法与经济学院湖南大学会计学院、统计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复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八章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一、名词解释
1.汇率
答:汇率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的货币的比率。
汇率表示的是两个国家货币之间的互换关系,这种货币之间的互换关系被称为名义汇率。
汇率主要有两种标价方法:①直接标价法,它是用一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来表示的汇率。
用这种标价方法,一单位外币折算的本国货币量减少,即汇率下降,表示外国货币贬值或本国货币升值。
反之,若以单位外币折算的本国货币量增加,即汇率上升,表示外国货币升值或本国货币贬值。
②间接标价法,它是用一单位的本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外国货币来表示的汇率。
用这种方法,一单位的本国货币折算的外国货币量增加,表示本国货币升值或外国货币贬值。
反之,如果一单位本国货币折算的外国货币量减少,表示本国货币贬值或外国货币升值。
如果人们得到了某种外币的直接标价,只要取其倒数,即用1除以这个标价,就可以得到该外币的间接标价。
在实际生活中,当人们提到两个国家之间的汇率时,一般指的是名义汇率,名义汇率是指两个国家通货的相对价格。
当考虑到两国价格因素时,就是实际汇率。
2.汇率制度
答:世界上的汇率制度主要有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两种。
固定汇率制是指一国货币同他国货币的汇率基本固定,其波动限于一定的幅度之内。
浮动汇率制是指一国不规定本国货币与他国货币的官方汇率,听任汇率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自发地决定。
浮动汇率制度又
分为自由浮动与管理浮动两种,前者指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汇率完全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力量自发地决定。
后者指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对外汇市场进行各种形式的干预活动,主要是根据外汇市场的供求情况售出或购入外汇,以通过对外汇供求的影响来影响汇率。
3.开放经济
答:开放经济是指开放的商品市场和开放的资本市场,存在物品与劳务的国际贸易,以及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资本流动。
相对于国际贸易而言,引入了进口和出口,以及净出口(贸易余额)的概念。
对于国际的资本流动,引入了资本流入和资本流出,以及资本净流出(国外净投资)的概念。
而连接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之间关系的正是贸易余额和资本净流出这对密切相关的经济变量。
与开放经济相对应的是封闭经济。
在封闭经济中,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没有包括净出口,所以国内产出等于国内支出。
但在开放经济中,除非净出口为零,否则国内产出不等于国内支出。
当国内产出大于国内支出时,净出口为正值,对国外有物品和劳务的净出口;当国内产出小于国内支出时,净出口为负值,这时对国外物品和劳务有净进口。
二、判断题
1.浮动汇率就是指中央银行可以随时根据需要变动汇率,而固定汇率则是指中央银行把汇率固定下来不再变动。
()
【答案】F
【解析】浮动汇率是指一国不规定本币和外国货币与他国货币的官方汇率,听任汇率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自发的决定,但这并非是指中央银行可以随时变动汇率。
固定汇率是指
一国货币同他国货币的汇率基本固定,其波动限于一定的幅度之内,并非意味着汇率就永远固定不变了。
2.汇率贬值就是指用本国货币表示的外国货币的价格上升了。
()
【答案】T
【解析】汇率贬值说明本国货币不值钱了,一单位的本国货币只能兑换到比以前更少的外国货币了。
这说明外国货币相对于本国货币变得贵了,即一单位的外国货币可能换到更多的本国货币。
因此汇率贬值就是指用本国货币表示的外国货币的价格上升了。
3.名义汇率的变动都产生于物价变动,因此,通货膨胀率相对较高的国家货币相对便宜。
()
【答案】F
【解析】由名义汇率的公式ε=e×P/P f,可知名义汇率不仅和两国的物价水平有关,还和两国的实际汇率有关。
所以名义汇率的变动并不都取决于物价的变动。
4.若其他条件不变,日元对美元升值,将导致美国增加对日本商品的进口,减少对日本商品的出口。
()
【答案】F
【解析】若日元对美元升值,日本商品相对于美国的商品变得更加昂贵,即来自日本的商品价格相对上涨,因此会导致美国减少对日本商品的进口,增加对日本商品的出口。
5.若一国货币长期以来不断升值,那么该国将处于不利地位。
()
【答案】T
【解析】一国货币长期以来一直升值,对该国来说是不利的,一方面,长期的升值不利于本国商品的出口,另一方面,在资本自由流动的情况下,会吸引国际热钱流入,从而不利于本国经济环境的稳定。
6.根据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固定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对产出水平的影响效果明显,而货币政策却对国民收入没有作用。
()
【答案】T
【解析】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意味着经济是资本完全流动的小型开放经济,在固定汇率制下,货币政策使得LM曲线发生位移后,由于汇率偏离原先水平的趋势使得套利者迅速做出反应,从而又使得LM曲线回到原先的位置,国民收入不变,即固定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不起作用。
7.某国海关对进口产品进行检查时设定高壁垒,这会导致本国净出口增加,收入增加,汇率上升。
()
【答案】F
【解析】设定高壁垒是贸易限制的一种表现形式,但并非贸易限制都能导致净出口增加,收入增加,汇率上升,这要看该国实行的是什么样的汇率政策。
一般而言,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则汇率上升,收入和净出口都不变;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则汇率不变,收入和净出口都增加。
8.在浮动汇率制下,一国国际收支可自动得到调整,不需要任何政府调节。
()
【答案】T
【解析】在浮动汇率制下,当一国国际收支发生赤字时,外汇需求增加,供给减少,本国货币就会贬值,这就会刺激出口,抑制进口,使经常项目收支状况改善,国际收支赤字自动消除。
相反情况发生时,国际收支同样可自动得到调整。
9.一国政府决定购买美元时,所采取的中立化政策即是在公开市场上出售债券。
()【答案】T
【解析】一国政府购买美元时,本国货币流通量会增加。
为防止由此产生的通货膨胀,政府所采取的中立的政策应当是在公开市场上出售债券,把流通中增加的货币供给量收回到中央银行手中。
10.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购买美元时,本国的货币供给量就减少了。
()
【答案】F
【解析】一国在外汇市场上只能用本国货币购买美元,因此,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购买美元时,本国的货币供给量就增加了。
11.美国的利率越高,汇率就朝着美元贬值的方向变化。
如此的话,人们就不愿意投资于美国的债券。
()
【答案】F
【解析】美国利率越高,外国资金就会流入美国,这些国家会将本国货币兑成美元,购买美国的债券,于是,对美元的需求会增加,美元会随之升值。
这样,投资于美国会得到双重好处:①高利率,②美元升值,因而人们更愿意投资美国债券。
12.对于小型完全开放经济,国内政府采购支出水平的变化与国内投资水平无关。
()【答案】T
【解析】小型完全开放经济表明资本完全流动,即国内利率等于国际利率,国内政府采购支出不会改变国内利率。
由于国内投资仅仅与国内利率有关,国内政府采购支出不影响国内利率,从而不影响国内投资。
13.在固定汇率制、资本完全流动条件下,货币政策短期有效,长期无效。
()【答案】F
【解析】在固定汇率制、资本无限流动条件下,货币政策完全失效,即使在短期内也不起作用。
14.扩张性财政政策在固定汇率下要比在浮动汇率下更有效。
()
【答案】T
【解析】假定资本完全流动,那么BP曲线为一条水平直线。
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国际收支盈余,在浮动汇率制下,货币将升值,货币升值导致净出口下降,从而抵消扩张性财政政策;在固定汇率制下,中央银行为维持汇率稳定,将买进外汇,卖出本币,从而增加货币供给,因此中央银行被动地实施了扩张性货币政策,加强了财政政策效果。
因此,扩张性财政政策在固定汇率制下要比浮动汇率制下更有效。
15.要改变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逆差以及国内失业率高于自然失业率的状况,应当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财政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