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新区总体规划2020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滨海新区总体规划
2005——2020
• 滨海新区位于天津东部沿海地区,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总面积2270平方公里, 人口263万人,是中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 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宜居生态型新城区,被誉为“中国经济的第三增长 极”。
滨海新区位于天津东部沿海地区,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总
三、新区发展特有的优势和主要问题
• 丰富的资源
拥有盐碱荒地1214km²,渤海海域拥有石油资源98亿吨,天然气资源1937亿m², 是石油资源产业、基础石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还有大量可开采地热、原盐,广袤 的盐田、海滨湿地、沿海滩涂等,生态环境基础好。
• 较完善的交通条件
海陆空兼备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现代物流基本形成,建成了深水大港。
• 优越的技术和智力支撑
• 拥有大批国家级和市级机构、创业孵化器、企业研发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多层次的 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技人才创新基地已初具规模,拥有一批技术管理人才为现代企业提 供智力保障。
三、新区发展特有的优势和主要问题
2、发展存在的问题 • 缺乏统一、协调、一体的规划
• 空间布局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缺乏有机结合,曝露出局部、部门和短期的行为现 象,削弱了新区的整体综合竞争优势。
• 较雄厚的产业基础
已形成电子信息、石油开采及加工等六大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值占新区工业产 值的比重达43%,全国1000多家企业为新区的产业配套,大批国际资本进入新区。
三、新区发展特有的优势和主要问题
• 突出对外开放优势
• 新区是全国一流的对外开放功能区,聚集了各类享有国家优惠政策的开发区,组成了 对外开放的综合平台。
布局结构的变化
新区内部各地区的一些新生规划对上版总规布局有相当大的突破,出现较大的建 设空间扩展,以引起新区城市空间布局结构上的重大变更。
三、新区发展特有的优势和主要问题
1.滨海新区发展优势分析 • 良好的区位环境
地处环渤海经济带和京津冀都市圈的 交汇点,依托京津、背靠“三北”、面向 东北亚,中国北方连接欧亚大陆桥最近的 东部起点——桥头堡。
三、新区发展特有的优势和主要问题
• 建设用地指标“不足”
• 由于国家土地利用严控政策以及新区整体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不高,造成对建设用地新 增量的需求虚高。
• 生态整治任务艰巨,自然灾害频繁,工业污染
四、统筹发展的规划思维
• 1、新区总体规划修编重点的转变
• 改进以往规划对区域整体协调共生发展关系估计不足,对空间的区划、分类管制研究 不多、对各行政区、功能区开发主体的发展导向作用不强等需要更多方面的关注。
一 、天津滨海新区发展状况 (1993—2005)
• 逐步建成滨海新区
1990年初全国改革开放力度加大,1993年天津市委、市政府制定“三、五、八、 十”战略目标。
• 实现了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劳动生产率
2005年新区GDP占全市的43.9%,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超过1.3万美元, 是全市人均值的三倍,12年间GDP增长率达20.3%。
二、对前一版总体规划的简单回顾与检讨 (1999—2010)
2、上版新区城市总体规划的回顾 • 城市性质
滨海新区是现代化的工业ຫໍສະໝຸດ Baidu地、现代物 流中心和国际港口大都市标志区。
• 城市布局
以塘沽地区为中心,向汉沽城区、大港 城区和河海下游工业区辐射,形成“一心三点”的 组合型城市布局结构。
二、对前一版总体规划的简单回顾与检讨 (1999—2010)
将新区定位为高度开放的经济区,地域空间范围基本上是由海岸线向陆地纵深约 10km的面积达2270km²的区域。
• 新区性质职能定位的发展
从工业基地、物流中心和港口城市的城市性质表述提升到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和现代服务业的现代化工业基地和现代物流中心,直至定位在服务、辐射、带动区域 经济振兴的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换基地,北方国 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宜居生态型新城区。对“创新型、国际化和宜居生态型 “的认识逐渐清晰。
3、总体规划修编的主因 • 国家更高层面的要求
要求滨海新区在更高的层次、更宽的领域发挥对区域的服务、辐射和带动作用,
以推动环渤海区域经济的振兴,促进东中西部互动和全国经济协调。新区性质上版 空间和时间的变化
需要适时扩充规划范围整体调整,调整城市边界。扩展空间以寻求相适应的合理 布局形态,且上版总规期限已到,需滚动编制新一轮规划。
四、统筹发展的规划思维
2、新区发展空间规模的理性预测 • 主要产业建设用地需求
预测产业结构在规划期的演变趋势、工业增加值与工业用地的相关性或工业增加 值密度的发展趋势,同时区别对待现状工业用地的存量与规划新增用地的增量,严格 控制增量用地更集约高效使用,而存量用地在维持现状水平不降低的情况下逐步挖潜 增效,这样就可以核算出工业用地的最大需求量,减少新增量,体现资源节约环境友 好原则。对于物流中心。可以在现状已经确定的大片开发用地内不断集约高效地运作, 其它现代服务业可结合各城区公共活动中心的布局进行开发建设一体化考虑。规划提 出新区总计城镇建设用地在510m²以内,空间土地紧凑布局,以支撑生态区不断恢复和 保持良好的景观生态格局。
• 经济结构、产业布局和发展模式还需优化与转型
• 处于产业化上升时期,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关系失衡,化工产业布局分散,总体发展模 式还存在“开发区”式的外延粗放,本地化发展能力不足的缺点。
• 基础设施保障程度不高
• 由于现状港城空间格局制约,对外交通不够通畅,能源、水资源和环境质量不适应发 展需要,降低了城市载体功能和水平。
四、统筹发展的规划思维
• 人口总量规模的预测
• 拥有一批国家级外向型经济成长平台及大型国有企业
拥有全国位居前位的人工深水大港天津港,国内综合效率最好的天津经济技术开发 区TEDA以及出口加工区、天津港保税区、享有国家高新区政策的塘沽海洋高新技术产 业园区等。
二、对前一版总体规划的简单回顾与检讨 (1999—2010)
1、对滨海新区认识的逐步提升 • 学习上海开发浦东新区的战略举措 • 《天津滨海新区条例》的颁布
2005——2020
• 滨海新区位于天津东部沿海地区,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总面积2270平方公里, 人口263万人,是中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 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宜居生态型新城区,被誉为“中国经济的第三增长 极”。
滨海新区位于天津东部沿海地区,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总
三、新区发展特有的优势和主要问题
• 丰富的资源
拥有盐碱荒地1214km²,渤海海域拥有石油资源98亿吨,天然气资源1937亿m², 是石油资源产业、基础石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还有大量可开采地热、原盐,广袤 的盐田、海滨湿地、沿海滩涂等,生态环境基础好。
• 较完善的交通条件
海陆空兼备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现代物流基本形成,建成了深水大港。
• 优越的技术和智力支撑
• 拥有大批国家级和市级机构、创业孵化器、企业研发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多层次的 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技人才创新基地已初具规模,拥有一批技术管理人才为现代企业提 供智力保障。
三、新区发展特有的优势和主要问题
2、发展存在的问题 • 缺乏统一、协调、一体的规划
• 空间布局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缺乏有机结合,曝露出局部、部门和短期的行为现 象,削弱了新区的整体综合竞争优势。
• 较雄厚的产业基础
已形成电子信息、石油开采及加工等六大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值占新区工业产 值的比重达43%,全国1000多家企业为新区的产业配套,大批国际资本进入新区。
三、新区发展特有的优势和主要问题
• 突出对外开放优势
• 新区是全国一流的对外开放功能区,聚集了各类享有国家优惠政策的开发区,组成了 对外开放的综合平台。
布局结构的变化
新区内部各地区的一些新生规划对上版总规布局有相当大的突破,出现较大的建 设空间扩展,以引起新区城市空间布局结构上的重大变更。
三、新区发展特有的优势和主要问题
1.滨海新区发展优势分析 • 良好的区位环境
地处环渤海经济带和京津冀都市圈的 交汇点,依托京津、背靠“三北”、面向 东北亚,中国北方连接欧亚大陆桥最近的 东部起点——桥头堡。
三、新区发展特有的优势和主要问题
• 建设用地指标“不足”
• 由于国家土地利用严控政策以及新区整体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不高,造成对建设用地新 增量的需求虚高。
• 生态整治任务艰巨,自然灾害频繁,工业污染
四、统筹发展的规划思维
• 1、新区总体规划修编重点的转变
• 改进以往规划对区域整体协调共生发展关系估计不足,对空间的区划、分类管制研究 不多、对各行政区、功能区开发主体的发展导向作用不强等需要更多方面的关注。
一 、天津滨海新区发展状况 (1993—2005)
• 逐步建成滨海新区
1990年初全国改革开放力度加大,1993年天津市委、市政府制定“三、五、八、 十”战略目标。
• 实现了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劳动生产率
2005年新区GDP占全市的43.9%,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超过1.3万美元, 是全市人均值的三倍,12年间GDP增长率达20.3%。
二、对前一版总体规划的简单回顾与检讨 (1999—2010)
2、上版新区城市总体规划的回顾 • 城市性质
滨海新区是现代化的工业ຫໍສະໝຸດ Baidu地、现代物 流中心和国际港口大都市标志区。
• 城市布局
以塘沽地区为中心,向汉沽城区、大港 城区和河海下游工业区辐射,形成“一心三点”的 组合型城市布局结构。
二、对前一版总体规划的简单回顾与检讨 (1999—2010)
将新区定位为高度开放的经济区,地域空间范围基本上是由海岸线向陆地纵深约 10km的面积达2270km²的区域。
• 新区性质职能定位的发展
从工业基地、物流中心和港口城市的城市性质表述提升到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和现代服务业的现代化工业基地和现代物流中心,直至定位在服务、辐射、带动区域 经济振兴的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换基地,北方国 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宜居生态型新城区。对“创新型、国际化和宜居生态型 “的认识逐渐清晰。
3、总体规划修编的主因 • 国家更高层面的要求
要求滨海新区在更高的层次、更宽的领域发挥对区域的服务、辐射和带动作用,
以推动环渤海区域经济的振兴,促进东中西部互动和全国经济协调。新区性质上版 空间和时间的变化
需要适时扩充规划范围整体调整,调整城市边界。扩展空间以寻求相适应的合理 布局形态,且上版总规期限已到,需滚动编制新一轮规划。
四、统筹发展的规划思维
2、新区发展空间规模的理性预测 • 主要产业建设用地需求
预测产业结构在规划期的演变趋势、工业增加值与工业用地的相关性或工业增加 值密度的发展趋势,同时区别对待现状工业用地的存量与规划新增用地的增量,严格 控制增量用地更集约高效使用,而存量用地在维持现状水平不降低的情况下逐步挖潜 增效,这样就可以核算出工业用地的最大需求量,减少新增量,体现资源节约环境友 好原则。对于物流中心。可以在现状已经确定的大片开发用地内不断集约高效地运作, 其它现代服务业可结合各城区公共活动中心的布局进行开发建设一体化考虑。规划提 出新区总计城镇建设用地在510m²以内,空间土地紧凑布局,以支撑生态区不断恢复和 保持良好的景观生态格局。
• 经济结构、产业布局和发展模式还需优化与转型
• 处于产业化上升时期,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关系失衡,化工产业布局分散,总体发展模 式还存在“开发区”式的外延粗放,本地化发展能力不足的缺点。
• 基础设施保障程度不高
• 由于现状港城空间格局制约,对外交通不够通畅,能源、水资源和环境质量不适应发 展需要,降低了城市载体功能和水平。
四、统筹发展的规划思维
• 人口总量规模的预测
• 拥有一批国家级外向型经济成长平台及大型国有企业
拥有全国位居前位的人工深水大港天津港,国内综合效率最好的天津经济技术开发 区TEDA以及出口加工区、天津港保税区、享有国家高新区政策的塘沽海洋高新技术产 业园区等。
二、对前一版总体规划的简单回顾与检讨 (1999—2010)
1、对滨海新区认识的逐步提升 • 学习上海开发浦东新区的战略举措 • 《天津滨海新区条例》的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