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英语复习备考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学情分析:
本届往届班学生生源整体较好,学生来自全县各个学校,学习习惯和行为差异较大,学习基础参差不齐,成绩差距较大,最高分133分,最低分18分,90分以上学生大160人,70-80分学生人数最多,学生基础整体不牢靠,存在明显的漏洞和不足;学习习惯较差,书写随意,做题不规范,不严谨;不勤于动手,不勤思考,满足于选A、B、C、D,不认真进行题目分析,意志和毅力欠缺;对补习认识不到位,态度不积极,补弱意识不强,明知自己不足,不想对策,反而把弱当作自己不作为的挡箭牌。提优补弱难度较大,整体提高任务艰巨。
二、指导思想
以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近三年高考题为指导,以《高考英语考试说明》为依据,立足学生实际,探索适合复读生的有效方法;要狠抓基础,以学定教,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努力提高课堂复习效率;实施分层次教学,强化学生自主学习;以阅读能力培养为主线,重点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强化考练安排,及时查缺补漏;注重人文关怀,主动与学生交流沟通,及时给予学生心理疏导;密切关注高考动态,积极收集最新有用材料。通过系统扎实的复习,力争学生在高考中英语成绩能有较大提高。
三、复习安排
1、第一阶段复习(—基础知识复习阶段)
完成高一、高二英语教材及语法复习的内容和一轮英语复习资料,主要包括考纲规定的3500单词和短语以及基本句型;教材的系统复习,还要指导学生完成各校编写的《高考话题读写必备手册》第一遍的记忆工作。教法上要做到先学后教,先练后讲,讲练结合,讲学生最需要掌握的内容。
2、第二阶段复习(—;专题训练阶段)
专项复习,是基础知识向能力转换阶段。它包括两块:语法专项和题型专项,主要包括阅读、语法、词汇,重在题型训练;这一阶段要突出阅读和写作的训练。注意参照《16年考纲》中有关高考各题型时间分配的要求,强化各种新高考题型的限时训练工作。指导学生完成高三第二轮英语复习资料、《高考话题读写必备手册》第二遍的记忆工作。
3、第三阶段复习(—.综合冲刺训练阶段)
综合模拟训练应贯穿于高三英语教学的始终。该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以及应试能力和应试技巧,帮助学生积累考试的经验。要重视考后的反馈和反思
工作。教法上要帮助学生克服在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查缺补漏,积累解题经验,确保该得到的分不丢失。指导学生完成《高考话题读写必备手册》第三遍的记忆工作。
4、考前50天(2018年4月中旬后到高考前为冲刺调整阶段)
各班要逐日细化复习迎考安排,精选精讲试题,指导学生复习迎考的方法,调整学生的心态和生物钟,确保他们以最佳状态参加高考。
四、具体备考措施
1,认真研究本届高三学生的学情。有的放矢地制订切实可行的校本复习教学计划。研究高考信息,关注考试动向。及时了解2018高考动态,适时调整复习方案。
2、加强集体备课,优化教学环节;加强考题研究,研讨“新考点”
备课组的老师充分利用每周日、每周四集体备课的时间,积极探讨合理高效的复习方法,精心选择材料,大胆取舍,针对我校的实际,降低复习的难度,狠抓基础,抓课本,练一般题型,不做偏题、难题和怪题。通过对《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研究,找出新旧内容的变化,在教学中适时调整;通过对近3年高考试题,尤其是新课标卷的研究,感知内里的要求,要把近三年高考题的轨迹和2017年高考的要求结合起来,熟悉和研究每个题型的考查内容、特点、命题思路,从而找到解题思路和复习思路。教师要做到不但对近几年高考题烂熟于心而且要找出高考规律在教学中加强方法的点拨。。
3. 研究纲题,明确方向
2016试题题量适中,试卷总长度与往年基本持平,选材丰富,内容有时代感,知识覆盖面广,重点较突出,以《英语课程标准》为纲,突破教材版本限制,体现了《英语课程标准》的发展性原则和拓展性原则,对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贯彻新课程标准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1)研究《英语课程标准》:高考八级目标与要求:(1)语言技能目标:听、说、读(300000words)、写。(2)语言知识目标:语音、词汇
(3300words+400--500idioms)、语法、功能、话题。(3)情感态度目标(4)学习策略目标(5)文化意识目标
高考英语命题的依据:/)研究《考试说明》2(
(1)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参与命题和改卷的大部分是高校的老师)
(2)《新课标》的八级要求
(3)考虑我省中学英语教学的实际
(4)依据《考试说明》(高考的依据不是课本,我们要重点研究高考命题趋势的变化)
五、各阶段具体复习安排
1.(第一轮)构建网络,夯实基础和专题突破相结合
(1)知识点考点梳理(8月中旬—17年3月上旬):
一轮复习按照教材顺序,以高考题为导向,复习材料为辅助,对高考内容进行全面复习,使零散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结构化;训练问题化。力求知识到边到沿,重点突出,注重落实,为能力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方法是:学生自学——教师点拔——学生练习——师生归纳,形成网络。复习原则是:扎扎实实,步步为营。
同时要注意基础知识复习与题型专项复习相结合,并适时穿插综合套题以检查复习效果,备课组要精心研究一轮复习资料的使用。要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技能;要稳扎稳打,为二轮乃至后期复习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和初步的能力素养。
(2)词汇突破和循环巩固。
研究《课程标准》和《考纲》中词汇的内涵和外延,特别是动词的用法。注意词汇分级,区别对待。优化词汇的教学方法,不以单词默写来代替词汇训练。研究学生掌握词汇的状况,在教材学习中注意《课程标准》词汇的识记和运用,特别是派生词、合成词和多义词等用法的训练,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章”。培养学生在语境中辨析词汇和猜测词义的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3)点滴渗透,明了语法。
一轮复习结束前完归纳和梳理。帮助学生对语法进行有效的总结、淡化语法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