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商业文化差异的跨文化交际研究
分析中西文化差异及其在国际商务交际中的作用
![分析中西文化差异及其在国际商务交际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d2a742b9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b0.png)
分析中西文化差异及其在国际商务交际中的作用中西文化差异是指中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系统所存在的差异。
中西方文化是由相对独立的历史、地理、经济、政治等因素所形成的,这些因素使得中西方文化在价值观、思维方式、社会习惯和行为规范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这些差异在国际商务交际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西方文化差异在国际商务交际中影响着双方的沟通方式。
中西方人在交流时追求的效果和方式是不同的。
中方重视面子、圈子和人情味,更注重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倾向于通过非言语的方式来传递信息。
而西方人更注重直接、明确和理性的交流方式,更注重事实和逻辑。
在商务交际中,这种差异导致双方在交流过程中产生误解和冲突。
中西方文化差异在国际商务交际中影响着商务谈判的方式。
中方重视维护和谐的关系,善于谈判中的妥协和让步,注重长期合作。
而西方人更注重逻辑和权利,喜欢直接的谈判方式,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
在商务谈判中,这种差异导致双方在谈判策略和目标上存在分歧,增加了谈判难度。
中西方文化差异在国际商务交际中影响着商务礼仪和商务礼节的执行。
中方注重礼仪和礼节,重视场合和仪式,倡导尊重长辈和上级,注重面子和尊严。
而西方人更注重效率和个人自由,较为直接和随意。
在商务交际中,这种差异可能导致双方在礼仪和礼节的执行上产生冲突和误解。
中西方文化差异在国际商务交际中影响着双方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中方注重家庭和集体利益,看重传统和道德规范,注重人伦关系和亲情友情。
而西方人更注重个人利益和个人权利,追求自由和平等。
这种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的差异可能导致双方在商务交际中出现冲突和分歧。
中西方文化差异在国际商务交际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了解和尊重中西方文化差异,可以提高商务交际的效率和成功率。
双方应该增加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学习和适应对方的文化差异,提升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促进商务合作和发展。
中西方商务礼仪行为差异的研究基于高低语境理论
![中西方商务礼仪行为差异的研究基于高低语境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7732f794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03.png)
中西方商务礼仪行为差异的研究基于高低语境理论一、概述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与国际商务活动日益频繁,理解和掌握中西方商务礼仪行为的差异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旨在运用高低语境理论(High and LowContext Communication Theory)这一跨文化交际学中的重要框架,系统地剖析中西方商务环境中不同礼仪规范及其背后的文化逻辑,以期为涉外商务人士提供实用的跨文化交际指导,促进跨文化商务交流的顺畅与高效。
高低语境理论由爱德华霍尔(Edward T. Hall)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用于解释不同文化在交际过程中对信息编码和解码方式的差异。
该理论将文化分为高语境与低语境两类:高语境文化强调非言语、情境、关系背景等隐性因素在传递信息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低语境文化则倾向于依赖明确、直接、详尽的语言表述来传达信息。
在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普遍认为中国属于典型的高语境文化,而西方国家如美国、英国等则多表现为低语境文化特征。
在商务礼仪层面,这种理论框架的运用有助于揭示中西方在诸如沟通风格、时间观念、礼赠习俗、餐桌礼仪、商业谈判策略等方面存在的显著差异。
例如,中国商务交往中重视关系的建立与维护,倾向于通过含蓄表达、暗示及长期关系中的默契来理解对方意图,而西方商务环境更注重契约精神和明确的条款说明,强调直接、清晰的口头与书面沟通。
同样,对于时间管理,中国商务文化往往体现出更为灵活、注重人情的特性,而西方则严格遵守时间约定,视其为尊重他人与效率的体现。
本研究将首先概述高低语境理论的核心概念与分类依据,继而结合具体实例,深入探讨中西方商务礼仪行为在各个关键环节中的异同,以及这些差异如何受到各自文化语境特性的深刻影响。
研究不仅停留在现象描述层面,还将尝试挖掘造成这些差异的文化根源,如历史传统、社会结构、价值观等,并探讨在实际商务交往中如何恰当地应对和适应这些差异,以提升跨文化商务沟通的效果。
本研究以高低语境理论为切入点,通过对中西方商务礼仪行为差异的系统梳理与分析,旨在为跨国商务实践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助力全球商务参与者跨越文化鸿沟,实现更加和谐、有效的跨文化商务1. 研究背景与意义在全球化的今天,中西方商务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商务礼仪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差异性和共性逐渐受到学者和商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分析中西文化差异及其在国际商务交际中的作用
![分析中西文化差异及其在国际商务交际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2c8d14db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6c.png)
分析中西文化差异及其在国际商务交际中的作用我们来看一下中西文化差异的特点。
中西方文化差异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比较,包括价值观、人际关系、时间观念、沟通方式等。
在价值观方面,西方文化倾向于个人主义和自由竞争,追求个人的成功和独立性;而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集体主义和家族观念,强调团队合作和社会和谐。
在人际关系上,西方文化强调直接、开放的沟通方式,注重个人之间的平等和尊重;而中国文化注重间接、含蓄的表达方式,重视尊长和尊重传统。
中西方在时间观念、决策方式、管理风格等方面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这些文化差异在国际商务交际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文化差异影响了商务谈判和合作的进展。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由于文化差异可能会出现误解、冲突甚至失败,因此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和行为习惯显得尤为重要。
在谈判中,西方人通常更加直接、注重时间效率,而中国人更加注重人际关系、妥协和长期合作。
对于使用者来说,这些文化差异往往会影响谈判的进展和最终的结果。
文化差异也影响了商务沟通的效果。
在商务交际中,语言沟通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非语言沟通和文化的理解。
由于文化差异,沟通双方往往容易产生误解,比如在谈判中使用的措辞、表达方式、肢体语言等都可能会因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引起反感或误解。
在跨文化交际中,还可能出现文化冲突和文化碰撞的现象,这会对商务交际产生负面影响。
文化差异也影响了商务管理和领导方式。
在国际商务中,涉及到跨国企业合作、跨文化团队管理、商务谈判等方面,文化差异对管理者的领导方式和管理风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跨文化团队需要管理者有跨文化管理的能力,善于协调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促进团队协作和有序运作。
了解并适应对方的文化背景也是一个好的国际商务管理策略。
鉴于以上分析,如何应对中西文化差异成为了国际商务交际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国际商务交际双方需要相互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尊重对方的文化习惯和行为方式,通过文化沟通协调双方的利益。
国际商务交际需要培养和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使双方在交流中更加注重非语言沟通、快速调整和适应对方的文化差异。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272fc7a9284ac850ad0242f4.png)
体 。” 言和文化相互传承。有些社会学家认为 , 语 语言是文化 的基 是 直 呼其 名 。 石——文化靠语言得 以传播 , 没有语 言就 没有 文化 ; 而从另一个 三 、 于 价值 取 向 的差 异 基 方 面看 , 语言又受文化 的影响 , 反映文化 。 语言的丰富和发展是文 中国人在对待金钱 与物质 的问题 上 , 显得 温和 、 委婉 , 他们 化发展 的必要前 提, 同时 , 文化 的发展也推动和促进 了语言 的发 展 。语言反映一个 民族的特征 , 它不仅包含着该 民族的历史和文 化背景 , 而且蕴藏着该 民族对人生 的看法 、 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更重视的是感情 , 较少争辩和对抗。若就某问题存 在异 议 , 往往
不同于西方人的直来 直去 , 不直接说否定 , 通常使用沉默 以表示 礼貌和尊重 。而西 方人对金钱 的态 度很坦然 , 讨价还价 时注重 对依照逻辑进 行的争辩 , 惯于对抗 , 说话 口气断然 。
中西方价值观对待 “ 的态度差别也是截然不 同的 。一般 老” 中 国人 认 为 “ ” 示 经 验 、 熟 和 社 会 地 位 , 国人 对 “ ” 往 老 表 成 中 老 往 直言不讳 , 汉语 中往往会见到“ 老前辈 ”老首长 ”老教授 ” , “ “ 等 这 是 中国人尊老 、 敬老 的体现 。而西方的文化模 式追 求创 新 , 忌讳
学 1 8 羁0年 期 2 第 1
刘 晓枫 ( 东省 东莞职 业技 术 学院公 共教 学部 53 0 ) 广 2 8 8
摘 要 : 同的 民族 文化 凝 聚 着 一 个 民 族 世 代 相 传 的 社 会 意 不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分析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d925222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98.png)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分析摘要:不同文化交流沟通过程中存在一定障碍,要想实现中西方跨文化交流,就需要明确中西方文化差异,才能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文化交际活动的顺利开展。
通过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表现,探讨如何高效开展中西方跨文化交际活动,旨在为类似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翻译策略跨文化交际,即针对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运用一种通用语言交往的行为,其本质就是加强不同语言与文化之间的交流。
中西方文化差异较大,跨文化交际时需要考虑这种差异,采取有效方法,实现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
因此,有必要做好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影响的研究分析。
1、价值观念差异中西方文化在价值观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价值观,即对行为、事物或可能选择具体实施具体评价标准的观念,涵盖个人对事件的情感倾向与行为态度。
比如,中西方家庭观念的差异。
中国人脑海中深深印刻着血缘关系、长幼有序、亲情伦理、家庭观念等,父母和孩子是一家人,通常子女成家立业或父母年老后,需要承担起赡养父母的义务,这也是子女的责任。
但在西方国家却不这样,通常西方国家子女成年后会独立居住,成年子女也会管家中的事情,因此他们不存在赡养父母这一观念,基本上看不到几代同堂的情况[1]。
再如,超市购物时,国内经常可以看到一家人逛超市的情况,给孩子买东西也很常见,还能看到父母和成年子女抢着付钱的情况。
而在西方国家成年子女和父母之间经济独立,一般都是自己付账,小孩子买东西则需要给父母做家务赚钱并进行支付。
由此可见,中西方家庭价值观念差异极大,双方态度不同,实际交流时涉及这点时需要注意,考虑对方的价值观念,避免盲目交流。
2、语言文化差异这里选择英语翻译为例进行分析。
英语翻译时需要高度关注中英语言的文化背景差异,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特定词汇、语法的含义,并将其正确表述出来,还要表达不同语言环境中的符合,这样双方都可以通过语言文字准确理解其中含义。
因此,具体翻译时需要正视文化差异造成的影响,避免出现词不达意的情况,提高翻译质量。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中西商务礼仪差异研究毕业论文答辩模板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中西商务礼仪差异研究毕业论文答辩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dbfbdc93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b0.png)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中西商务礼仪差异研究毕业论文答辩模板一、概览本次毕业论文旨在探讨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中西商务礼仪差异。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商务活动中的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商务礼仪对于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比分析中西商务礼仪的差异,揭示其背后的文化根源,进而为减少误解和冲突、促进有效沟通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论文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及研究方法。
在全球化背景下,商务礼仪已经成为企业展示自身形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窗口。
中西文化差异导致商务礼仪存在显著差异,而这种差异对于跨国企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本研究通过对中西商务礼仪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拓宽人们对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企业竞争力。
同时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以及实证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论文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阐述中西商务礼仪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其次,对比分析中西商务礼仪在交际方式、言谈举止、宴会礼仪等方面的差异;再次,深入挖掘这些差异背后的文化价值观及心理因素;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在跨文化商务交流中如何有效运用礼仪知识,减少误解和冲突的策略和方法。
本次毕业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结合跨文化交际理论,深入分析中西商务礼仪差异;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剖析,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策略和建议;研究内容既具有理论价值,又具备实践指导意义。
同时论文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如研究范围的局限性、数据样本的代表性等,需要在后续研究中加以完善和改进。
本论文通过系统研究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中西商务礼仪差异,旨在为企业和个人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发展。
接下来将详细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及核心论点等。
1. 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际商务交往日益频繁。
中西方的商务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商务礼仪差异逐渐凸显出其重要性。
影响商务交际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影响商务交际的中西方文化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b6ebf50b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a1.png)
影响商务交际的中西方文化差异【摘要】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商务交际产生着深远影响。
从言语表达方式、沟通方式、商务礼仪到时间观念和价值观念,中西方在商务交际中存在着诸多差异。
在言语表达方式上,西方更加直接和开放,而中方更加间接和含蓄。
沟通方式上,西方更注重个人表现和自主性,而中方更看重集体合作和礼貌尊重。
在商务礼仪和时间观念方面,中西方也存在着不同的标准和习惯。
了解并应对这些文化差异对于商务交际的成功至关重要。
加强跨文化交际的训练和意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中西方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促进商务交际的顺利进行。
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和相互理解,将对商务交际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差异、商务交际、言语表达、沟通方式、商务礼仪、时间观念、价值观念、跨文化交际、影响、重要性、应对、加强、文化差异1. 引言1.1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商务交际的影响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商务交际的影响是一个广泛而深远的议题。
作为全球化时代商务交际中必须要面对的挑战,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不仅体现在言语表达方式、沟通方式、商务礼仪、时间观念和价值观念等方面,更是影响着商务合作的进行和成果的取得。
中国和西方国家在文化传统、历史背景、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这些差异直接影响着商务交际的效果和成功与否。
正确认识和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商务交际的影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商务关系,提高合作效率,降低交流误会,实现共赢局面。
深入探讨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商务交际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在全球化进程中,如何有效应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意识,将是我们在商务交际中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的能力。
加强跨文化交际的必要性也将在今后的商务活动中愈发凸显。
2. 正文2.1 言语表达方式的差异中西方文化差异在商务交际中表现出来,往往最容易被忽视的就是言语表达方式的差异。
在中西方文化中,言语表达方式的差异可以体现在多个方面。
在中西方文化中,对待称谓的方式有很大的差异。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比较研究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比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4e745883b3567ec112d8a87.png)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比较研究[摘要]在世界多元文化共存、相互交流日益频繁的形势下,人们对跨文化交际中不同文化间差异的认识有了更高的要求。
在跨文化交际背景下中西方文化上的差异主要是由于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风俗习惯、交际习俗等方面的不同而产生的。
运用文化对比的目的就是发掘出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的根源,以求总结出规律性的特点并预见到在交际之中可能出现的文化冲突。
对于不同的文化,我们首先应该承认差异存在的合理性,消除“文化本位主义”思想并遵循“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求同存异”的原则。
其次,在跨文化交际中移情也是解决文化冲突,增进理解和了解的重要能力。
此外,教师也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理念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和适应能力,实现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差异;文化对比;求同存异;移情;跨文化理念在世界多元文化共存、相互交流日益频繁的形势下,人们对跨文化交际中不同文化间差异的认识有了更高的要求。
在一些跨文化交际活动中,为了避免人们因对文化背景差异的不了解而造成的彼此交际上的误会与冲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基本教育,提出解决文化交际冲突的一些重要原则和文化规约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笔者认为在跨文化交际背景下中西方文化上的差异主要是由于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风俗习惯、交际习俗等方面的不同而产生的。
一、因价值观念产生的文化差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价值观念是文化中最深层的部分,是跨文化交际的核心。
它决定着个人、群体或社会的生存形态、行为方式和交往准则。
“不理解价值观方面的差异就不能真正理解跨文化交际”根据美国文化学者克拉克鸿的理论,人们的价值观主要体现在人的本性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对时间的观念,人对活动的看法,以及人与集体的关系五方面。
中西方人论的根本差异表现为中国文化坚信人性是善的,而西方文化则抱持人性恶的基本信念。
在大众文化层面,作为民间通俗文化第一文本的《三字经》的首句教训就是“人之初,性本善”。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b5fd3e60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91.png)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跨文化交际是人类社会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它涉及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中西方文化差异广泛存在于语言、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等方面,对跨文化交际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语言差异、价值观差异和行为模式差异三个方面讨论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首先,语言差异是中西方文化差异之一、语言反映了文化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沟通习惯。
中西方的语言差异在语音、文法和词汇等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
中文是一种象形文字,强调对上下文的依赖,而英语则是一种拼音文字,强调语义和逻辑的准确性。
这种差异导致了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和困惑。
比如,在商务会谈中,中方谈判者可能更倾向于使用隐蔽、间接的语言表达方式,而西方谈判者习惯于直接、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语言差异需要双方的理解和适应,才能有效地进行沟通。
其次,价值观差异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重要方面。
中西方文化在价值观念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中方注重团队合作、家庭感情和社会秩序,西方更加重视个人自由、竞争和个人权利。
这种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经常导致误解和冲突。
例如,在商务谈判中,西方方面可能会强调个人利益和竞争,而中方方面更注重合作和共赢。
这种价值观差异可能导致双方在商务谈判中的理解不一致和合作的困难。
因此,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的价值观,是实现有效跨文化交流的关键。
最后,行为模式差异是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另一个显著影响。
中西方在行为习惯、礼仪规范和交际方式上存在差异。
例如,在社交场合,中方可能更注重面子和社交禁忌,而西方则更注重个人自由和表达。
这些差异可能导致在交流中的误解和冲突。
此外,中方可能更注重非语言交流,比如面部表情、身体语言和姿态,而西方则更注重语言表达。
这种行为模式差异需要双方的互相理解和适应,才能促进有效的跨文化交流。
总结起来,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语言差异、价值观差异和行为模式差异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主要方面,它们在跨文化交际中经常导致误解、冲突和困惑。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分析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6c61ebd31b765ce0408149e.png)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分析作者:陈宁来源:《卷宗》2020年第24期摘要:文化是社会意识的集中体现,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民族文化往往反映出不同的国家和社会背景下社会意识和历史文化的差异,这也是人类社会共有的现象。
因此,在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交流当中,往往会存在一些障碍,若要在交际活动当中,必须要了解和掌握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才能够适应跨文化背景之下的各种交际活动。
本文围绕着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展开论述,希望能为跨文化交际活动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影响中西方文化差异背景下的跨文化交际指的是人们对西方文化底蕴有充足的知识储备量,并且能够熟练的用外语进行交流活动,使用外语和西方文化的思维去思考交际当中相关的问题,能够顺利的使用外语进行交流活动。
这就要求人们在交际过程中要把握文化差异,消除思维障碍,把握语言文化背后的文化底蕴和意识形态。
随着各个领域的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中西方之间的交际活动频率不断增多。
因此,我们必须要对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进行研究,用文化差异的相关知识辅助交际活动顺利进行。
1 存在于语言表达当中的文化差异性1)对动物含义的理解不同。
文化背景的差异在对动物的不同理解上得到了明显的体现。
不同国家的人们对同一种动物的印象可能会有很大差异。
最经典的就是“龙”,中国人有对龙的原始崇拜,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龙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图腾,表达至高无上的尊贵之意,在古代,只有君主才可用龙作为装饰[1]。
在现代,龙在我国文化中表达吉祥、活力,龙马奔腾、生龙活虎,这些成语可以看出我国传统文化中对龙的偏好和喜爱。
但在很多西方国家的文化概念中,“龙”并不是一种吉祥的动物,反而是一种邪恶、可怕的怪兽,代表着黑暗和嗜血,因此,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就要特别注意两国对龙的理解差异,避免因为认识上的不同导致交际活动中产生误会。
除了龙之外,例如“狗”和“狼”,在中外文化之中也存在较大差异,西方人普遍认为狗代表忠诚,而狼却是勇敢的象征,但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鸡鸣狗盗”、“狼心狗肺”、“狼子野心”这些词语深刻的反映出狗和狼并不为传统文化所喜。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影响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72e69748453610661fd9f42e.png)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影响[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中西方之间的跨文化交际也越来越频繁。
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不仅可以达到人与人之间交流的目的,更是促进国与国之间建立良好关系和实现共同发展的催化剂。
鉴于文化差异的存在,跨文化交际也愈加复杂化,想要取得成功的跨文化交际并非易事。
本文主要从文化差异的视角来分析影响中西方跨文化交际的因素,把文化因素分别与语言和非言语行为两方面相结合进行分析,以便中西跨文化交际者深入了解影响跨文化交际的因素,减少交际障碍。
[关键词]文化差异;中西方跨文化交际;语言因素;非言语行为跨文化交际学是一门具有生命力和推动力的新生学科,并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迅速地发展起来。
改革开放加快了我国对外交流的步伐,尤其是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交流迅速增多,跨文化交际也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
一般认为,跨文化交际(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不仅包括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还包括任何在语言及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顾佳希,2016)。
由于文化差异(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心理因素、语言、非言语行为等)的客观存在,当前中西方之间的跨文化交际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语言不通、理解偏差、交际障碍、文化误读、文化冲突等,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文化误读。
鉴于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误读事件屡屡发生,交际者必须了解影响跨文化交际的诸多因素,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以便在跨文化交际中减少失误,从而促进中西文化的交融和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就提高跨文化交际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言,首先,从交际者自身方面来说,交际者要主动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学习跨文化交际知识、研究跨文化交际方法、分析跨文化交际失败原因等来提高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其次,跨文化交际者要从外部环境中汲取有关跨文化交际的成功案例,并积极地参与到跨文化交际当中来丰富自己的跨文化交际知识与经验,为成功的跨文化交际积累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经验。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中西方商务礼仪差异与对策研究基于语境的分析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中西方商务礼仪差异与对策研究基于语境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c3d2d03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3f.png)
对策和建议
为了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好地应用中西方商务礼仪,首先,我们需要树立跨文 化意识,尊重并理解对方的文化差异。其次,加强语言交流能力,避免因语言障 碍而造成的误解和冲突。再次,培养高效的沟通技巧,包括倾听、表达、反馈等。 最后,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以降低文化差异带来的风险。
结论
本研究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探讨了中西方商务礼仪的差异及其对策。中西方 商务礼仪作为两种不同的文化现象,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在全球化背景下, 为了更好地促进国际商务交流与合作,我们需要树立跨文化意识,提高沟通技巧, 培养合作精神,以应对中西方商务礼仪差异带来的挑战。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 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商务礼仪及其对国际商务合作的影响,为跨文化交际提供 更为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针对中西方商务礼仪的差异,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加强跨文化意识。在商务交往中,要充分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和商务礼 仪习惯,尊重对方的差异,以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2、提高沟通技巧。学习如何在跨文化交际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倾听和 理解对方的需求。采用直接、坦率的沟通方式,避免模棱两可的语言表达。
3、建立互信机制。在商务合作过程中,要注重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通过加强企业间的文化交流活动,增进双方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结果与讨论
中西方商务礼仪在诸多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例如,中国商务人士往往注重关 系和情感的建立,而西方商务人士更具体业务和合同的签订。此外,中国式的热 情和谦虚在西方文化中可能被视为不专业或缺乏自信的表现,而西方的直接和坦 率的交流方式在中国文化中可能会被视为不礼貌或冒犯。
然而,这些差异并非绝对优劣之分。在具体的商务情境中,中西方商务礼仪 各有其优点和适用性。例如,中国式的热情和好客可以营造友好的合作氛围,有 助于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而西方的直接和坦率的交流方式则可以提高沟通 效率,使双方更加了解彼此的需求和立场。
中西方商业文化差异研究
![中西方商业文化差异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88ad41e4b35eefdc8d33393.png)
中西方商业文化差异研究当今世界,随着各国交流的持续密切,文化差异引起的各种冲突持续显现。
在日益频繁的国际贸易中,各种商业活动接二连三。
很多外国企业纷纷来中国展开商业活动,而中国的大企业也大步跨到国际市场。
他们在实行着各种商业活动的同时,都同样面临着不同的商业文化所带来的冲突。
商业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商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所以,深入了解中西方文化,尤其是商业文化差异,能协助我国企业适合其国际商业伙伴的文化环境,从而在竞争中取得优势,获得商业活动的成功。
一、文化与商业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它是人类通过社会实践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关于文化的定义,国内外学者提出过各种观点,但都无法形成统一的看法。
A.L.Kroeber和ClydeKlukhohn1就曾在他们1952年发表的著作《文化:概念与定义之回顾》(Culture:ACriticalReviewofConceptsandDefinitions)中收集了近300个相关文化的定义。
著名学者胡文仲认为:1)文化是人们通过长时间的努力所创造出来的,是社会的遗产。
2)文化既包括信念、价值观点、习俗、知识等、也包括实物和器具。
3)文化是人们的行动指南,为人们提供解决问题的答案。
4)文化并非生而有之,而是后天所学会的。
5)价值观点是文化的核心,能够根据不同的价值观点区分不同的文化。
2而商业是人们从事的经济贸易活动,随着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商业也随之逐渐成熟,从最初的只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使用的需要,演变成越来越注重商品给消费者带来的精神方面的体验。
而要提升商品的体验价值,就要给商品注入一定的文化因素。
同时,消费者的消费观点和消费水平也在持续地变化,他们不再仅仅简单地追求实用,而是更看重商品的文化价值。
所以,商业和文化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文化对商业的影响日益突出,并已成为商业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商业文化也就这样悄然地出现了。
跨文化交际下中西商务礼仪比较研究
![跨文化交际下中西商务礼仪比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92d2a3819e8b8f67d1cb97a.png)
跨文化交际下中西商务礼仪比较研究【摘要】: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各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然而因为地区的不同、各国的习俗甚至语言都有很大的差异,所以,我们有必要对中西商务礼仪进行比较和研究,以便实现更好的交际。
【关键词】:商务礼仪差异表现商务礼仪是长期以来人们在商务活动中形成的一种行为准则。
不同国家由于不同文化背景、价值观以及民族主义等的差异,商务礼仪也是既有其国际性,又有其民族性。
以儒家、道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和以基督教为核心的西方在文化上存在的巨大差异,就必然导致中西方商务礼仪千差万别。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速,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经济摩擦也随之增多。
对于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人来说,熟悉不同国家的礼仪,掌握跨文化交际技巧,有着十分重要现实意义。
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文明,他们的不同来自不同的背景,不同的文化。
东方文化历史悠久,而西方文化相比时间较短,而且两者对比之下,文化精神也有不同,东方以道家儒家思想为核心,而西方以基督教为核心,精神讲求的是英雄主义,而且他们用较短的时间创造了灿烂的文明。
在中西两个文化思想不同的体系中,便造成了中外的道德标准体系和价值观的不同,也呈现出千差万别的商务礼仪特点。
一、见面礼仪的差异———开门见山与委婉迂回1.称谓的差异。
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有泛化使用的倾向,年轻人对长辈称“叔叔”、“阿姨”;对平辈称“大哥”、“大姐”。
在公共场合则用“同志”或者是“师傅”,比如公交车司机,通常人们喊“师傅”,在与外国人交流时,如果我们以 uncle 或 comrade 相称,他们将会感到莫明其妙。
西方人亲属称谓粗疏模糊,相对贫乏,而且指称宽泛、语义不清,除区分辈分外,什么都可以忽略不计。
比如一个 cousin 就相当于汉语的“堂兄”、“堂弟”、“表哥”、“表弟”、“堂姐”、“堂妹”、“表姐”、“表妹”8个词。
因为西方人呼吁的是人格平等,不管年龄都可直呼其名,以表亲近。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以案例分析中美商务谈判的差异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以案例分析中美商务谈判的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4ee725b4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d0.png)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以案例分析中美商务谈判的差异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跨文化交际在商业活动中变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在商务谈判中。
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商务谈判风格和策略的差异对双方的经济合作有着深远影响。
本文旨在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以案例分析的形式探讨中美商务谈判中存在的差异,以期帮助双方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优化谈判策略,促进更有效的商业合作。
本文将首先概述中美商务谈判的基本风格和特点,然后从语言、非语言行为、价值观、思维方式等方面分析双方谈判风格的差异。
接着,通过具体案例,详细剖析这些差异在商务谈判中的具体表现和影响。
本文将提出在跨文化交际背景下,如何调整谈判策略,克服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以实现双方共赢的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增进中美两国在商务谈判中的相互理解和信任,推动双方在商业领域的合作更加深入和广泛。
也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对其他跨文化商务谈判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二、中美商务谈判的文化背景文化差异是影响中美商务谈判的重要因素之一。
下面将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分析中美商务谈判在文化背景方面的差异。
价值观差异:中国和美国有着截然不同的价值观,这些差异反映在谈判中表现为对风险、责任和承诺的不同看法。
中国强调和谐、合作和相互尊重,而美国则更注重个人主义、竞争和自我实现。
这种差异导致在中美商务谈判中,双方对问题的理解、目标和解决方案等方面存在差异。
商业环境差异:中国的市场经济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形成了独特的商业文化和市场规则。
相比之下,美国的商业环境已经非常成熟,具有完善的市场机制和法律体系。
这种差异导致中美在商业决策、时间观念和诚信要求等方面的不同。
沟通方式差异: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中美在沟通方式和语言习惯上也存在很大差别。
在中国,人们通常注重情感交流和间接表达,而在美国,人们则更倾向于直接表达情感和观点。
这种差异可能导致误解和不愉快的中美商务谈判经历。
从文化差异透视影响中西方跨文化交际的因素获奖科研报告
![从文化差异透视影响中西方跨文化交际的因素获奖科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232d009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66.png)
从文化差异透视影响中西方跨文化交际的因素获奖科研报告摘要: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深入推进,中西方文化交流逐渐密切与频繁,文化之间相互浸染、相互作用,致使二者出现一定的融合倾向。
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巨大,若不能正确认识这些差异,就会形成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带来诸多不便,甚至导致双方关系恶化。
因此,想要促使中西方共同发展、携手并进,就必须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质量,要从文化差异入手。
本文联系实际,剖析中西方文化在各个方面的差异,并指出在此视角下影响双方跨文化交际的因素。
关键词:文化差异;中西方;跨文化交际;影响因素引言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与国际地位的提高,中西方交流逐渐密切,我国对外交流已进入新的阶段,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生长的人,交流时除了语言上的障碍外,还受到文化差异影响,很容易出现误解甚至冲突。
这种矛盾不仅存在于语言文字中,还分布在文化的方方面面,中西方之间的距离并不仅仅在于地理上的距离,还在于文化和人类思想意识。
想要实现和谐的跨文化交际,必须先对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详尽研究,了解、尊重差异。
一、文化概念剖析所谓文化,乃是人类社会中各项活动所导致的多项产物总和,包括两种形式,即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
广义上的文化包括人类思想观念、科学技术、艺术、风俗习惯、语言等,世界范围内人类的共同观念认为,文化是由长期人类活动所创造的产物,是社会现象,是历史的积淀产物,它既凝集于实物之中,体现在物体造型、色彩等的方方面面,又游离于物质世界纸上,存在于精神当中。
人类文化是在交互关系中不断进行交流和影响、被大众广泛认可的能够代代传承的意识形态,是人类针对客观世界的感性认识的集合与升华。
总而言之,文化就是人类全部的精神活动与其所有产物,内容十分丰富。
二、文化差异背景下影响中西方跨文化交际的因素1、地理环境差异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理环境会衍生出不同的文明,影响当地居民的外表、生活习惯,乃至宗教信仰、语言文字、行为规律等。
同样的人在不同区域生长,可能会养成不同的习惯于性格,中国素有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的说法,体现出了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巨大影响。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其障碍破除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其障碍破除](https://img.taocdn.com/s3/m/1ebe4954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c3.png)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其障碍破除一、概述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各国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存在常常构成沟通的主要障碍,对理解和接纳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行为、观念和价值观产生了影响。
这些差异可能源于历史、地理、宗教、社会制度、价值观等多个方面,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各自文化的独特性和复杂性。
中西方文化差异在交际中的表现多种多样,可能体现在语言使用、非语言交流、社会习俗、思维方式、价值观等多个层面。
例如,对于个人空间和隐私的尊重,西方文化往往更加强调个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权,而中国文化则更强调集体和谐和相互依赖。
这种差异可能会导致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误解、冲突甚至对立。
理解和尊重文化差异,以及寻找有效的沟通策略,是克服这些障碍的关键。
通过增强跨文化意识,提高文化敏感性,以及学习和掌握跨文化沟通技巧,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适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行为模式,从而实现更加顺畅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本文旨在探讨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分析这些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实用的策略来破除这些障碍,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融合。
1. 简述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跨文化交际在当今全球化的世界中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和群体之间的互动成为常态。
跨文化交际不仅有助于促进国际间的经济合作,加深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还能推动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从而构建更加和谐的世界。
在商业领域,跨文化交际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国际市场,提升品牌形象,拓展业务范围。
在教育领域,跨文化交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为未来的全球化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在日常生活和社交场合中,跨文化交际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让人们能够跨越文化的鸿沟,增进相互理解和尊重,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深入研究和探讨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对于促进全球范围内的交流与合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中西方文化差异和跨文化交际
![中西方文化差异和跨文化交际](https://img.taocdn.com/s3/m/257f7079a45177232f60a261.png)
中西方文化 差异和跨文化交 际
Hale Waihona Puke 文/ 司博 摘 要 :随着全球 化的深入 ,各 国间的交往 日益频繁 ,跨 文化交际也被 列为 了一 门独 立学科 ,说 明了其 对 于当代社 会的重要 性。在跨 文化交际 中,由于双方拥有不 同的历史文化,社会 背景 ,接 受不 同的教 育 ,因而,在 思维方式 、语 言 表达 、生活 习惯等诸方而都存在着差异 ,交际时不可避免会发 生一些冲 突。 因此,本 文就 中西方 文化 间的差 异所 出现 的 问题 ,提 出相应的应对手段和策略 ,为积极地促进不 同国家和 民族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提供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 :跨文化交 际;文化差异 ;交际策略 ;全球化 美 国人会认 为我都 已经病到如此严重吗 ?这也就是侵犯 了美 国人 的 “ 个 各 国之间不 同的历史文化是形成 中西方文化差异 的主要 因素 。他们 人主义 ” ,即别人不应当对 自己的事 情做 出过多干 涉。中 国文 化实质 上 的语言结构和思维方式都各 自的特点 ,并形成了各 自不 同的心理模式 和 就是儒家文化 , 而西方 文化 与西方 的宗教起源 息息相关 。由此而产 生中 趋 向。比如 中国人大都遵循传统思想 ,比较保守 ;而西方 崇 尚自由,富 西方 的文化差 异。汉语 “仁” 字指 的是 “ 爱人 ” ,是儒 家思想 的核心 , 有 冒险精神 。对待 同一种事物 ,“ 由于 民族 间不 同的心理感 受 ,在语 言 而 “ 礼 ”则是指人 们社会 行为 的规范 。 自古 以来 ,中 国人就 推崇 “ 仁 中就会 出现不 同的意识感知 ,而且这种意识感知的不相融 合 ,又必然导 爱 ” ,从而形成友好和谐 社会 。西方 文化标 榜 “ 个人 主义” ,主张 以个 致 出两种截然不 同的语 言效果 ” 。著名 的翻译学家奈达指 出:“ 语言深深 人为中心。这两种人 际关 系 的差异体 现在 跨文 化交 际上 ,就显 错综 复 的植根 于社会生 活中,不 了解语言 的社会文化背景 ,就无 法理解这样 的 杂。中国人 在儒家思 想的影 响下 , 人 际交往 中十分注 重社会关 系。这种 语 言的确切含义 , 每一个 民族都有 自己的民族文化 的历史 积淀和深层根 文化 的积极 方 面是 :中国人 忠顺 、容 忍 、重义 、守信 、谦恭 、敬老 尊 基。 ” 因此 ,要达到一个成功 的交 际,对文化 的差异性要足够认识 。 师 、人际和谐 、 社会有序 ;其消极 的一 面是 :抑制个 人欲望 、限制人 的 2 . 中 西 方 文化 差异 发展 、思想 保守 、缺少开拓进取精 神。西方受基督教 影响 ,平 等思想深 每一个 民族都 有不 同于 其他 民族 的传 统礼仪 ,这种 长期 流传 、发 入人 心 ,提倡 平等 ,不看重 家世 背景 , 更 看重个人 能力 ,尊重 人格 ,不 展 ,逐渐形 成了一个 民族 自己所特有 的风俗 习惯 。例 如 ,西方人在谈话 干涉个 人抉 择 ,即便是 自己的孩子 也是 如此 。所 以他 们 更愿 意追 求变 中 比较避讳隐私问题 ,特别是 有关个 人收入 、年 龄 、宗教信仰 、婚姻 状 化 ,富有冒险精神 ,更具竞争力 和创造 力。但 同时人 际关 系冷漠 ,家庭 况等都一些个人问题 ,在谈话 中是应 当避 免的 ,谈论这 些话题都被 视为 容易出现危机 ,社会 易出 现暂 时不 和谐。在 不 同背景 下 ,人 们 的价值 有失礼貌。而我们中 国人见 面三分 熟 ,几分 钟 之 内就 想把 对方 了解 清 观 、世界观千差万别 ,往 往导致 双方产 生心理对 抗 ,产生 冲突 和误 区。 楚 ,对别人的大小事都十分关心。关心别人 ,为他人着想 ,一直 是我 国 比如 ,对于称谓 ,在英语国家中人会习惯性地直呼别人 的名 字 ,即使是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这都是 由于各 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所引起 的。 年长者也是如此 ;但在中国 ,这种行为会被视为无礼貌 ,缺 乏修养 ,对 文化的形成往往离不开语言 ,文化的差异使 得语言在许多情 况下表 即使是陌生人 也会 以 “ 大叔 、大 伯 、大妈 、大婶 ”等 尊敬 语称 呼 。因 达方式也不同 。如姓名 的表达 ,中国人姓在前名在后 ,而西方 人则恰恰 此 ,掌握了解相关 的文化背景知识 ,避免不必要 的失误 。 相反 ,名在前姓在后 。地名排列顺序 ,中 国人 由大到小 的顺 序排列 ,而 3 .2 注 重思 维 方法 ,遵 循 交 际规 则 英语则是 由小到大。再如 ,就称呼语 而言 ,西方 对不管是 长辈或 上级 , 文化会影 响人们对外界事物的看法和认识 ,处于不 同文 化中的人们 见面时可直呼其名 。 中国注重尊长关系 ,称呼别人时往往 用 “ 大伯 ,某 在思维方式方面必然存在差异 。这一现象尤其在 中西文化 中表现得 尤为 老师 ,某 医生 ”等 尊敬语 ,这样才 视为 礼貌 友善 。再如 ,在 阐述 问题 明显 。西方文化 的思维更多是逻辑 和分析 ,而东方 的思 维则 善于总 结问 时 ,中文经常是按时 间顺序 、事情发展 的逻辑关系有先 到后 ,由假设 到 题 。在表达方式上 ,中西方人的差异主要表 现在 中国人 含蓄委婉 ,思维 结论 ,由事实到论证 ;而英语则正好相反先把表达思想概 括成 段落 的主 范式带有意会性 ;而西方人 比较直接 ,属于直观性 。在表述 中常常 开门 题 句或全文 的例证句 ,然后举例说 明介绍细节 。由此可 看出 ,对于 中西 见山 ,不绕 弯子。因此,中国人在交流是大多要做一 番寒暄 ,选择 比较 方 这种思维 习惯 和表达方式 的差异 ,体现在 了诸多方 面。因此 ,一个成 恰 当的时机再 切人正题 。了解思维方式 的差异 ,从对方 思维模式 角度出 发思 考 问题 。是跨 文化 交 流 成 功 的前 提 。 功 的交 际就需要 了解文化差异 ,并培养跨文化交 际意识 。 3 .培 养 跨 文 化 交 际 意 识 4 .结 语 为了达到不同文化之间交 流的 目的 ,克服文化 冲突 ,培养跨文化 交 正确理解中西方文化 差异 ,合理地解 决由此形成 的文化 冲突 ,最大 际意识是 必不可少的。首先要 自觉 培养跨文 化意识 。逐 渐消除对异 国文 限度地促进各种文化的融合与和谐 相处 是我们 的 目的。我们对跨 文化交 化的偏 见 ,克服思维定势 ,淡 化民族 中心主义。通过有 意识增强跨 文化 流做深层次 、多方面的探讨 ,其 目的就在 于把握 两种文化 的 主要倾 向, 意识 ,学习 、尊重 、包容异族文化 ,更深入地了解他人生 活、习俗 、信 避免不必要的文化冲突 ,有助于 中西之间的的交流和合作 。如果没有跨 仰 、价值观等 ,从而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流。其次 ,还要对新事 物有善 文化交际的基础 ,我们便不能进行积极深人 、富有成果 的交 流 ,并且极 于接受的能力。要有 “ 取其 精华 ,去其糟 粕” 的意识 。即并非要求我们 大的影响着改革发展的脚步。在当代城市化发展 、各种交流 活动的 日益 全盘接受对方文化 ,而是在 交流 中设 身处 地 ,从对 方 的思维 角度 去思 增加 的形势下 ,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愈加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 。 考 。应对跨文化交际失误的最根本 的途径是提高跨文化 的认 知能力 ,这 ( 作者单位 :西安 电子科技 大学研究生院 ) 种认知能力包括语言认知能力和文化认知能力 ,二者相辅相 成 ,缺一不 参考文献: 可 。只有不断提高这种能力 ,才会有更高 的文化创造力 ,顺 利进行跨 文 化交 际。 [ 1 ] 贾玉 新 跨 文化 交 际学 [ M] 上 海 :上 海外 语 教 育 出版 社 , 1 9 9 8 3 .1了解 ,熟悉一些历史 、文化 等背景 知识 [ 2 ]顷嘉祖 跨 文化 交际一 外国语 言文 学 中的 隐蔽文化 区j 南京 : 首先 ,对文化背景知识 的了解是十分重要 的。其 实 , 仅 仅学 习语 言 而忽 略了和其 密切相关 的背 景知识 ,不可能实现 成功的交流 , 也就是 不 南京师范大 学出版社 ,2 0 o o 能成功地进行 沟通 ,只能称 为为交 际层 面。因而 ,拓 宽知识面 ,加 强j E [ 3 ] 王薇薇语 言与跨文化 交际 [ D ]首都 师范大学硕士 学位论 文 京知识 的了解可成功促进两种文化 之间的交流 。有这样 的一个例 子 ,一 [ 4 ] 刘长 江,孔瑞珠 全球化语境 下跨 交化 交际失误 语 用归 因 [ J ] 位中国学生碰到了美国老师 ,发 现他感 冒了,学 生就 以 中国人思 维惯 社会科 学家,2 0 1 0,( I 1 ) 势叮咛 ,应 当多喝水 ,尽 快去看医生等等。但 老师对 此十分诧 异 ,不解 [ 5 ] 郑4 r . , g.中西方 文化差 异与英 语教 学 [ J ] . 江西 师 范大 学学 0 0 2( 6 ) . 其意。对这 个例子 ,就是 文化差异造成 ,虽然学生是 出于真诚 关心 ��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中西方商务礼仪差异与对策研究——基于文化的分析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中西方商务礼仪差异与对策研究——基于文化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3eb3f0c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42.png)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中西方商务礼仪差异与对策研究——基于文化的分析齐琳肖霞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必然会造就不同的礼仪表现形态,在经济全球化形式逐渐加剧的新时代背景下,随着各国贸易往来的日渐频繁化,商务礼仪应用适当与否逐渐成为一个企业能否获得商务机遇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为此,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有必要结合各国文化特点的分析,针对跨文化交际视角下中西方商务礼仪差异以及对策展开一番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本文首先就中西方商务礼仪典型案例进行了介绍,其次从思想文化、历史条件两个主要方面就中西方商务礼仪差异产生的具体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并结合上述研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跨文化视角下中西方商务礼仪交往对策。
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主要是依靠有声语言和肢体语言对个人的思想、观念予以表达。
而不同的语言又与语言赖以形成的社会文化有着紧密的关联性,人们在与人交际尤其是谈话的过程中总会不自觉的透露出语言背后所隐藏的文化背景。
因此可以说交际即文化,二者相互影响,密不可分。
跨文化交际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在对两种不同的文化做出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实现求同存异。
之所以会出现跨文化交际失败其主要原因,往往也在于交际者并没有提前对对方文化做出充分的理解,从而导致在交谈亦或是行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尊重对方文化、习惯等现象的出现,从而致使交际误解的产生。
随着对外贸易往来的日渐频繁化,许多企业管理者也已经认识到了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意义,并要求参与跨文化商务活动的人员不仅需要具备较高的商务谈判技巧,更需要具备深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对不同社会文化、历史做出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具备较高的文化交际敏感性,可以适应不同交际环境。
从而为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1 中西方商务礼仪典型案例分析商务礼仪是企业在开展商务洽谈、交际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固定的行为准则。
对于商务活动的有效实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不同国家受自身传统文化、历史发展等方面差异性的影响,导致了各国之间商务礼仪文化的不同,其中不仅具有其自身民族性的一面,同时也具有国际性的一面。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中西文化差异简论——以电影《别告诉她》为例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中西文化差异简论——以电影《别告诉她》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d7f7f702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95.png)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中西文化差异简论——以电影《别告诉她》为例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中西文化差异简论——以电影《别告诉她》为例导言: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的交流日趋频繁。
跨文化交际作为一门研究人类文化差异的学科,对于促进不同国家间的相互理解和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电影《别告诉她》为例,通过分析中西文化在交际方式、价值观和情感表达等方面的差异,探讨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中西文化差异,并提出相应的交际策略。
一、交际方式的差异中西方文化在交际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
在电影《别告诉她》中,西方文化以直接表达和传达信息为主,注重直接对话和自由交谈。
而中国文化则更注重间接表达和非言语交际,善于运用暗示和隐喻的表达方式。
例如,在电影中,女主角一直对男主角暗示自己的感情,而男主角始终无法领会这些暗示,直到最后才意识到女主角的爱意。
这体现了中西文化在交际方式上的差异。
针对这种差异,跨文化交际中应采取相应的策略。
当西方人与中国人交流时,应学会倾听和解读非言语信号,以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意图。
而中国人在与西方人交往时,应尽量明确自己的意图,不宜过多采用暗示和间接表达方式,以避免误解。
二、价值观的差异中西方文化在价值观念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西方文化注重个人主义、竞争和自由;而中国文化则强调集体主义、和谐和稳定。
在电影《别告诉她》中,正是因为女主角强调“十年来都是此情此景”,一味追求个人感情的自由表达,导致了与中国传统观念的冲突,无法获得对方的理解和接纳。
跨文化交际中,我们要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差异,避免将自己的观念强加于他人。
对于西方人来说,他们应主动适应中国人的集体主义和稳定价值观,尊重中国人注重家庭和社会关系的做法。
而中国人在与西方人交往时,应更加开放和包容,尊重他们的个人主义和自由精神。
三、情感表达的差异中西方文化在情感表达上也存在一些差异。
西方文化讲究直接表达情感,而中国文化更注重内敛和克制。
在电影《别告诉她》中,女主角向男主角诉说自己的感情,提出与其相伴一生的愿望,而男主角却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反而通过行动来暗示自己的爱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方商业文化差异的跨文化交际研究当今世界,随着各国交流的不断密切,文化差异引起的各种冲突不断显现。
在日益频繁的国际贸易中,各种商业活动接二连三。
许多外国企业纷纷来中国开展商业活动,而中国的大企业也大步跨到国际市场。
他们在进行着各种商业活动的同时,都同样面临着不同的商业文化所带来的冲突。
商业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商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因此,深入了解中西方文化,尤其是商业文化差异,能帮助我国企业适应其国际商业伙伴的文化环境,从而在竞争中取得优势,获得商业活动的成功。
一、文化与商业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它是人类通过社会实践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关于文化的定义,国内外学者提出过各种观点,但都无法形成统一的看法。
A.L.Kroeber和Clyde Klukhohn就曾在他们1952年发表的著作《文化:概念与定义之回顾》(Culture:ACriticalReviewofConc eptsandDefinitions)中收集了近300个有关文化的定义。
著名学者胡文仲认为:1)文化是人们通过长时间的努力所创造出来的,是社会的遗产。
2)文化既包括信念、价值观念、习俗、知识等、也包括实物和器具。
3)文化是人们的行动指南,为人们提供解决问题的答案。
4)文化并非生而有之,而是后天所学会的。
5)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可以根据不同的价值观念区分不同的文化。
而商业是人们从事的经济贸易活动,随着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商业也随之逐渐成熟,从最初的只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使用的需要,演变成越来越注重商品给消费者带来的精神方面的体验。
而要提高商品的体验价值,就要给商品注入一定的文化因素。
同时,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能力也在不断地变化,他们不再只是简单地追求实用,而是更看重商品的文化价值。
所以,商业和文化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文化对商业的影响日益突出,并已成为商业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商业文化也就这样悄然地出现了。
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商业活动也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所创造的成果自然也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
因此,商业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类历史上,商业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进步。
比如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就承载了商业的繁华和文化的共融。
所以,文化的进步始终离不开商业。
商业不仅能把商品和先进的生产方式传播到其所到之处,还能把各种文化形式带到各个地方,并与当地的文化进行交流,使得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能取长补短,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
恩格斯曾说:“商入对以前一切都停滞不变,可以说由于世袭而停滞不变的社会来说,是一个革命的要素。
”“现在商人来到这个世界,他应当是这个世界发生变革的起点。
”由此可见,商业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始终起着重要作用。
商业文化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也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二、中西商业文化的差异中西文化的差异必然导致了中西商业文化的差异。
用文化差异来解释国际商务中的所有问题是十分荒谬的,但如果否认真实和深奥的文化差异的存在,并否认它给全球商务活动带来了很大影响,则会走向另一个极端。
因此,我们要正视中西商业文化的差异。
中西文化在各个方面存在差异,比如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观、行为方式等。
同样,中西商业文化也同样存在各种差异。
如果将人类的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那么商业文化也可一分为二,即商业物质文化和商业精神文化。
商业物质文化即各种商品、商业建筑和设备等,比如茶文化和酒文化。
商业精神文化即商业习惯、商业理念、商业思维、商业价值观、商业道德等。
这里,笔者将主要分析中西商业精神文化的差异。
(一)商业习惯的差异西方商人通常把人际关系和商业关系区分开来,他们跟生意伙伴往往只谈如何合作,不管在正式场合还是休闲场合,所以他们就没有只跟朋友做生意的顾虑,商业关系比较简单。
然而中国商人一般认为要跟人做生意就得先跟他交朋友,所以会通过饭桌,甚至人情来拉近关系,把对方变成朋友的同时也使他成为其商业伙伴。
这种商业理念让外国商人很不习惯,但如果他们想在中国打开市场,也不得不入乡随俗,适应中国的人情世故。
(二)商业思维的差异中西方人的思维差异在商业上也有所体现:中国商人倾向形象思维,而西方商人则倾向抽象思维。
中国商人侧重由面到点的叙述方式,而西方商人喜欢由点到面进行阐述。
中国商人强调以联系的角度看问题,注重事物的整体关系。
西方商人则会将事物分割,进行逻辑分析。
比如在商务函电往来中,中国商人往往采用归纳式的表达模式,即先阐述问题再表述自己的观点。
西方商人则通常采用演绎式的表达模式,即先提出观点再对其进行阐述。
在商务谈判中,中国商人一般更注重对方的诚意和实力,强调在谈判中要随机应变,缺乏周密的安排。
西方商人则更注重谈判的布局,即会事先明确目标,确定计划,收集数据等,对谈判的过程和要求非常熟悉。
在公司管理中,中国商人认为一切要以大局为重,看重人际关系,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会促使业务更好地往来,所以要先处理好各种关系,强调彼此理解,相互支持。
西方商人强调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人际关系相对简单,工作中各人只要按章办事就可以了,职责清晰,互不干涉。
(三)商业价值观的差异西方商人以最求利润为唯一目标,任何活动都要以股东的利益最大化为目的,按期公布公司的财务报表。
一旦公司出现亏损,通常就要大幅裁员,甚至申请破产保护。
中国商人注重企业效益的同时更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即使陷入亏损状态,也尽可能维护职工的利益,尽量避免破产。
在企业经营中,西方商人注重个人利益,平等竞争。
中国商人注重整体利益,讲究人情世故。
在企业管理中,西方商人向往进取精神和创业精神,而中国商人则认为创业容易,守业难,因此向往领导才能和守业能力。
(四)商业道德的差异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商业道德的基本内容是: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文明经商,礼貌待客;遵纪守法,货真价实;买卖公平,诚实无欺等。
中国商人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赚钱,他们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真正的商人会通过赚钱来满足自身甚至是他人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而西方商人从事商业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
在资本主义初期,他们会通过惨无人性的手段榨取他人的劳动来赚钱;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里,他们则会千方百计地从消费者身上赚取更多的利润。
三、中西商业文化冲突的应对策略中西商业文化的差异不可避免地会带来各种冲突,这些不同商业文化间的冲突也属于跨文化冲突的一部分,因此要解决这些冲突就需要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寻求方法。
(一)跨文化交际理论中西商业文化的交际也是跨文化的交际,因此合理应用跨文化交际的理论对解决中西商业文化冲突有很重要的作用。
1.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发展跨文化交际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
二战后,美国迅速崛起,成为超级大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也面临着由文化差异引起的各种交际问题,从而促使学者们进行文化差异的研究。
20世纪50年代末,爱德华•霍尔(EdwardH all)在其《无声的语言》(TheSilentLanguage)中率先提出了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的概念,为跨文化交际学理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国的跨文化交际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
1980年,许国璋发表了Culturally- loadedWordsandEnglishLanguageTeaching,标志着跨文化交际学在中国的起步。
2.跨文化交际理论戴晓东认为,跨文化交际是不同文化群体以及不同的文化成员互相交换信息、相互沟通、共同建构意义和身份的过程。
一直以来,国内外的许多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跨文化交际理论进行拓展和深化,其中丁允珠和欧埃特塞尔的跨文化冲突管理理论比较有影响力。
他们认为,跨文化冲突管理主要受到四个方面因素的影响:1)定位因素,包括文化价值模式、个人属性、冲突规范和面子的关切;2)情景与交往范围的特征,包括群体的内外界限、关系参数、冲突目标的评判和冲突程度;3)冲突过程因素,包括冲突方式、维护面子的策略、情感表达以及冲突的节奏;4)处理冲突能力的特征,包括得体性、有效性、满意和成果。
①它们的内在逻辑是交际冲突首先受到定位因素的制约,并影响到情境因素,且在过程因素中得到更直观的体现,冲突管理能否成功取决于得体性、有效性、满意和成果等因素;冲突管理的结果又影响到文化价值定位及其他各个方面。
(二)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解决之道广义而言,只要两个对象之间的需求无法搭配或相容,我们就可以说,他们处于冲突的情境之中。
由于中西方的商业文化存在差异,必然就会有各种商业交际的冲突。
因此,要解决冲突,就必须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积极寻求有效的方法。
1.提高对中西方商业文化的认同每个民族都有其自身的文化积淀。
东西方商业文化之间存在很多差异,甚至有人认为它们是背道而驰的。
西方人在资本主义唯利是图的本质驱动下,形成了一种完全靠剥削劳动力或吸引消费者来赚取利润的商业模式。
对他人缺乏关爱精神。
而东方人深受儒家提倡的道德观念影响,在利益驱动的现代商业社会往往仍会遵循有些道德准则,比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但是不管哪种文化都有其利弊,西方人擅长用富有逻辑的理性思维来对待经济,缺少感情因素。
而东方人擅长用感性思维对待经济,缺乏严密性。
两种不同的文化需要相互交融才能焕发新的活力,任何固步自封的排他行为都会给自身带来不良后果,导致经济停滞不前,落后挨打。
要进行良好的商业沟通必须要平等对待不同文化,具有开放的精神。
2 .进行适当的商业文化调整在实际商务活动中,要主动提高文化意识,加强自身文化修养,深入了解本民族文化和对方文化,多站在对方文化的角度理解他们,探索有利于双方的交际模式,会有助于赢得对方的尊重,更有效地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
在商业文化的交流中,要包容不同的文化,互相吸取对方的文化精华,摒弃文化糟粕。
比如中国人容易安于现状,讲究面子,缺乏竞争意识,应多吸取西方文化的长处。
但西方人太强调自我,不利于家庭稳定和社会团结,也应摒弃,需要学习中国的集体意识。
此外,还应该把西方的商业习惯及商业理念同东方的商业价值观相结合,取长补短,孕育出新的商业文化。
四、结语中西商业文化的差异源于不同的文化。
东方文化坚持集体主义,崇尚和谐;西方文化信仰个人主义,推崇自由。
不同的商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西贸易活动的顺利进展。
只有不断了解中西商业文化的差异和冲突,努力架起中西商业文化沟通的桥梁,才能不断缩短中西商业文化的距离,促进中西贸易的深度发展。
作者:方海霞金新元单位:温州大学瓯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