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风景区发展模式创新与案例解读
2021年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名单
![2021年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名单](https://img.taocdn.com/s3/m/7183a25e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78.png)
2021年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名单2021年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名单导言: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水利风景区逐渐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首选之地。
然而,在大量的水利风景区中,哪些能够实现高质量的发展并吸引游客呢?本文将为大家介绍2021年的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名单,并讨论这些典型案例背后的成功之道。
一、案例1:XXX水利风景区1. 概述:XXX水利风景区位于中国某省,占地面积广阔,风景优美,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独特的自然景观。
在过去的一年里,该水利风景区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2. 高质量发展措施:-注重保护与开发的平衡:XXX水利风景区注重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也积极开发旅游资源,实现了保护与开发的平衡。
-精细化管理:该水利风景区借助现代管理技术,对游客服务、环境整治、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精细化管理,提供了优质的旅游体验。
-科技支撑:引入智能化技术,如人脸识别、无现金支付等,提升了游客流程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3. 成功之道分析:XXX水利风景区之所以能够实现高质量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地理位置优越:该水利风景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环境保护: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保持了优美的自然风光,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
-资源整合:充分整合了周边的旅游资源,形成了完整的旅游线路,提供了全方位的旅游体验。
-科技创新:引进了先进的科技手段,提升了景区的管理水平和游客的满意度。
二、案例2:YYY水利风景区1. 概述:YYY水利风景区位于中国另一个省份,是该地区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通过一系列的发展措施,该水利风景区实现了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2. 高质量发展措施:-文化挖掘与传承:YYY水利风景区充分挖掘了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举办文化活动和展览,使游客能够更好地了解当地的文化底蕴。
-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该水利风景区开发了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如漂流、划船等,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水利风景区管理模式实践与思考论文
![水利风景区管理模式实践与思考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9468028bcd126fff7050bd6.png)
水利风景区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思考[摘要] 随着水利工程建设标准的不断提高,水利风景区应运而生。
如何在保证水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水利景观资源的优势和潜力,规范水利风景区管理工作,各级水利风景区在管理模式上进行了诸多的实践。
延吉市布尔哈通河作为吉林省首处城市河湖型国家水利风景区,积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摸索出一套适合实际的管理模式,为水利风景区管理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水利风景区;管理;实践水利风景区是指以水域(水体)或水利工程为依托,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风景资源与环境条件,可以开展观光、娱乐、休闲、度假或科学、文化、教育活动的区域。
2001年水利部开展水利风景区评定以来,全国已命名国家水利风景区370处。
吉林省现有国家水利风景区14处,省级水利风景区18处。
10年来的实践证明,水利风景区建设已经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民生水利的重要手段,是传承发展水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推动水管单位改革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拓宽水利服务领域的重要窗口。
水利风景区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度假的场所,同时也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了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多赢的综合功能。
但由于水利风景区类型众多,管理体制各异,景区管理模式不尽相同,导致景区发展效益差距悬殊,给景区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挑战。
延吉市布尔哈通河作为吉林省第一处城市河湖型国家水利风景区,积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摸索出了一套适合实际的管理模式,为水利风景区规范化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一、布尔哈通河国家水利风景区基本情况1.布尔哈通河概况布尔哈通河从东向西横跨延吉市区,将城市分为南北两区,延吉河自北向南,又将河北区一分为二,最后汇入布尔哈通河。
作为城市防洪和景观工程,该工程于1996年立项,1997年动工兴建,2008年竣工,总投资3.1亿元,总面积达7.32km2,共完成综合工程量900万m3。
整个工程由18.2km防洪堤、四座拦河坝、20座生态坝和总长2560m的亲水平台等设施以及游园、绿化带、水面、滩地构成,形成了点、线、面相结合,科学、合理、完整的景区布局,是以城市防洪为主,集绿色生态、城市美化、娱乐休闲、旅游观光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水利工程。
第三批国家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第三批国家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caba38bf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45.png)
第三批国家水利风景区的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在我国的国家水利风景区中,第三批国家水利风景区的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备受关注。
这些风景区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丰富的人文历史和良好的旅游设施而闻名,为游客提供了难忘的旅游体验。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些典型案例,我们将深入探讨一些代表性的第三批国家水利风景区,并分析它们的成功之处。
1. 桂林漓江风景区桂林漓江风景区是我国著名的国家水利风景区之一,也是第三批国家水利风景区的典型代表。
这里以漓江为主要景观,周围山峦叠嶂、峰峦奇特,景色如诗如画,被誉为“天下第一山水”。
桂林漓江风景区以其绝美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吸引着无数游客,是我国旅游业的一大亮点。
在桂林漓江风景区的高质量发展中,首先体现在保护自然环境方面。
风景区管理部门加强了环保意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漓江的水质和生态环境,保护了大量濒临灭绝的野生动植物,让游客能够在清新的空气和绿色的环境中尽情观赏自然景观。
桂林漓江风景区还提倡绿色出行,推广无污染的环保交通工具,如竹筏、电动游船等,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桂林漓江风景区在文化传承和旅游设施建设方面也做出了巨大努力。
在保护和修复古建筑的还兴建了一些博物馆和文化陈列馆,让游客更加直观地了解漓江风景区的历史文化底蕴。
风景区还加大了对旅游设施的更新和升级力度,提升了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为游客提供了更便捷、舒适的旅游体验。
对于桂林漓江风景区的成功,我个人认为,除了其绝美的自然景观外,更重要的是风景区管理者和当地政府重视生态环境和文化传承的理念。
他们在不断发展壮大漓江旅游业的也不忘保护自然生态,传承历史文化,这样的做法值得借鉴和推广。
2. 黄山风景区黄山风景区是我国的又一著名国家水利风景区,也是第三批国家水利风景区的典型代表。
黄山以其险峻的山峰、奇特的岩石和独特的云海而闻名于世,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
黄山风景区的高质量发展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黄山风景区的发展中,一方面体现在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
水利工作的创新经验与成功案例
![水利工作的创新经验与成功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b8a72270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11.png)
水利工作的创新经验与成功案例水利工作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领域。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水利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改革。
本文将介绍水利工作的创新经验和成功案例,以期对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综合水资源管理的创新优化水资源配置是水利工作的核心任务之一。
中国在这方面的创新经验主要体现在多方面:建立完善的河流流域管理制度,制定了一系列的水资源管理政策和法规;推行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发展节水农业,推广高效节水灌溉设施;加强水资源监测和评价体系建设,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江苏省三河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项目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该项目通过设立水事权、水分区,实行分区供水、分区管理,建立水资源综合管理机制,有效解决了水资源配置不均衡、供需矛盾等问题,实现了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科学管理。
二、水灾防治的创新中国是世界上受水灾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水灾防治是水利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近年来,中国在水灾防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成功的案例。
福建省永定县水灾防治项目是一个成功的创新案例。
该项目采用多措并举的方式,包括加强河道整治、提高防洪能力、修建抗洪大堤等,有效预防了水灾的发生,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三、水污染治理的创新水污染治理是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环境的关键任务。
中国在水污染治理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尝试,取得了显著成效。
北京市人民政府推行的“十三五”期间水污染防治工程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该工程坚持“清、准、严、慢”原则,采取多种方式治理水污染,包括建设废水处理设施、推广污水处理技术、严格控制工业排放等。
通过多方面的努力,使得北京市的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四、农田水利建设的创新农田水利建设是保障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水平的关键工作之一。
中国在农田水利建设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创新经验和成功案例。
广东省三水灌区改造项目是一个典型的农田水利建设创新案例。
该项目通过深化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广高效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等方式,使得农田灌溉水利得到了明显改善,提高了农田用水效果。
济南百里黄河风景区 国家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济南百里黄河风景区 国家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8d4d8443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1d.png)
济南百里黄河风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济南百里黄河风景区是中国国家水利风景区的典型案例,也是山东省的重点旅游景区之一。
该风景区位于济南市的西南部,濒临黄河,总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
百里黄河风景区依托黄河这一中国母亲河的独特资源,通过生态修复、景观塑造、功能完善等手段,打造了一片美丽的黄河生态旅游区。
这里有河岸特色农庄、黄河壁画文化广场、黄河历史文化园等一系列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和度假。
在国家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方面,百里黄河风景区注重保护和恢复黄河生态环境,推进生态修复工程,以提高水质,保护生态系统的健康。
同时,风景区还加强了景区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了旅游服务质量,为游客提供了更好的旅游体验。
此外,百里黄河风景区还积极打造旅游品牌,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旅游活动和节庆活动,增加了旅游业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风景区还注重与周边地区的协作合作,打造了黄河文化走廊,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和投资。
综上所述,百里黄河风景区作为国家水利风景区的典型案例,通过积极的生态修复、景观塑造和功能完善,成功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它不仅为游客提供了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还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解读
![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27a5c1ab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e3.png)
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解读
一、生态优先,安全发展
水利风景区的高质量发展首先要坚持生态优先,安全发展的原则。
这包括在开发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对生态平衡的维护,以及确保游客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在建设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尊重自然,保护生态。
同时,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安全防范水平,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二、目标导向,服务民生
水利风景区的发展应以服务民生为目标导向。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以满足人民的需求和期望为出发点,尤其是对于那些与水资源相关的需求。
例如,通过提供娱乐、休闲、观光等服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
同时,水利风景区应积极发挥其科普教育功能,提高公众对水资源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环保意识。
三、依法依规,有序发展
水利风景区的发展应依法依规,有序进行。
这包括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如环境保护法、水资源管理法等。
同时,还应遵循地方性法规和行业标准,确保风景区的建设和管理符合规范。
此外,应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确保风景区的有序运行和发展。
四、水利特色,彰显文化
水利风景区的发展应突出其水利特色,彰显水文化。
水利风景区的核心是水资源,因此应充分挖掘和利用水资源的优势,如开展水上游乐活动,观赏水景等。
同时,水利风景区还应积极传承和弘扬水文化,如通过建设水文化博物馆、开展水文化宣传活动等方式,增强公众对水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总之,水利风景区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坚持生态优先、安全发展、目标导向、依法依规、水利特色、彰显文化的原则。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服务民生,提高公众的生活品质。
水库旅游开发案例
![水库旅游开发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c853d945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7f.png)
水库旅游开发案例水库旅游开发是指以水库为基础,将其自然景观、水体资源和水利设施进行开发利用,以满足人们休闲娱乐、健身锻炼和观光旅游等需求的一种旅游开发模式。
下面,我将以某水库旅游开发案例为例,探讨水库旅游开发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案例背景介绍:某地区拥有一个占地面积较大的水库,水库自然环境优美,水质清澈,资源丰富。
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旅游开发,该水库至今尚未能够充分发挥其旅游价值。
开发方案:1. 提高基础设施: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需要提高水库周边的现有基础设施。
包括修建游客停车场、餐饮场所、公共卫生间和休息区等,以方便游客的休息和观光活动。
2. 发展水上项目:由于水库资源丰富,可以发展水上项目,如帆船、划船、钓鱼等。
游客可以在水面上欣赏自然美景,体验水上运动的乐趣。
此外,还可以增设观光游船,为游客提供更为便利的观光方式。
3. 建设步行道和自行车道:为了满足游客的运动和休闲需求,可以在水库周边建设步行道和自行车道。
游客可以沿着步行道和自行车道欣赏水库的美景,享受户外活动的乐趣。
并且,该项举措还有助于保护水库周边的生态环境,减少人为破坏。
4. 举办水上活动: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参与,可以定期举办水上活动,如划龙舟比赛、水上音乐会等。
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增加游客的参与度,还可以为当地带来经济效益,提升旅游的知名度。
实施效果及意义:通过上述的开发方案,水库旅游将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实施后将带来多方面的效益:1. 经济效益:水库旅游开发后,将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增加投资、创造就业机会,提升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2. 生态保护:水库旅游开发需要注重生态保护。
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可以保护水库周边的生态环境,提高水质,并促进当地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 文化传承:水库旅游开发还可以促进当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通过举办各种活动,游客可以了解到水库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推动当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水库旅游开发案例的成功经验可以为其他地区提供参考。
(参阅信息)国内外湖泊旅游开发建设的成功案例分析
![(参阅信息)国内外湖泊旅游开发建设的成功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1b95042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85.png)
(参阅信息)国内外湖泊旅游开发建设的成功案例分析第一篇:(参阅信息)国内外湖泊旅游开发建设的成功案例分析长寿湖等湖泊旅游开发建设的成功经验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纵深发展,以观光游览、水上运动、休闲垂钓、餐饮美食、游船休闲、湖滨度假为代表的湖泊旅游,越来越受到广大游客的欢迎。
当前,我我县**湖省级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进入了全面启动阶段,以下列举的长寿湖(重庆市长寿区)、索河(河南省荥阳市)、蟠龙湖(河北省元氏县)等湖泊旅游开发的成功经验,为今后我县**湖旅游开发提供了有效参考。
长寿湖:充分发挥当地道教文化资源,抓住人们对于健康长寿的期盼心理,结合长寿湖“寿”字形状,以“天赐神寿”为主题,划分了福寿观光分区、蓬莱仙岛分区、养生仙境分区、长寿祈福分区四大旅游区域,将道家文化与自然资源高度融合,开发了水上游乐、乡村游乐、渔家休闲、温泉休闲、宗教朝觐等一系列特色旅游文化产品,使长寿湖与长寿文化“整合开发、完美结合、形神统一”,成为远近闻名的道教文化旅游胜地。
索河:充分展现人性化的规划设计理念,结合水、山、林等丰富的自然资源,打造亲水游乐的“绿城水滴”水上乐园,体验原始文明、古代文明、现代文明的山野运动乐园,集高端休闲、会议、度假于一体的绿谷庄园,以森林温泉为主题的瑶池度假村,高端企业会所运动休闲公园等旅游项目,建设集住、购、食、娱、商务活动于一体的休闲度假区,充分满足远近游客、各个层次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营造和谐而人性化的休闲度假环境。
蟠龙湖:成功引进河北省百强、石家庄市十强企业天山集团,进行大手笔综合开发,计划用3—5年时间,投资108亿元,综合开发水陆景观、水上海世界、时尚商业广场、森林公园、酒店、停车场、滑雪场、景观地产等旅游项目,将蟠龙湖景区打造成5A级旅游景区,成为集节能、环保、低碳、绿色、科技为一体的国际旅游度假区及中国北方最大的旅游观光和休闲娱乐中心。
第二篇:国内外乡村旅游成功案例乡村旅游成功案例研究一、国外经典案例1.1工匠之乡——日本水上町(1)项目概况走观光型农业之路的日本乡村水上町的“工匠之乡”包括“人偶之家”、“面具之家”、“竹编之家”、“陶艺之家”等近30余家传统手工艺作坊,其旅游概念的提出吸引了日本各地成千上万的手工艺者举家搬迁过来。
2021年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名单
![2021年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名单](https://img.taocdn.com/s3/m/f3d33928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4b.png)
2021年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名单
【原创版】
目录
一、2021 年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名单
二、案例名单的具体内容
三、结语
正文
2021 年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名单已经揭晓。
这些案例充分展示了我国在水利风景区建设方面的卓越成就,体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具体案例名单如下:
1.水利风景区绿色发展案例:丹江口水库
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2021 年,该水库通过强化水资源保护、实施绿色生态补偿、推进水环境治理等举措,实现了绿色发展目标,为确保一江清水送北京做出了巨大贡献。
2.水利风景区智慧旅游案例:黄河壶口瀑布景区
黄河壶口瀑布景区通过智慧旅游系统建设,实现了景区的智能化管理和服务,提高了游客的游览体验和满意度。
同时,景区还积极开展文化旅游活动,弘扬黄河文化,提升了景区的文化内涵。
3.水利风景区生态修复案例:白沙湖景区
白沙湖景区通过实施生态修复项目,改善了景区的生态环境,恢复了湖水清澈、岸线优美的自然景观,为游客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休闲度假环境。
4.水利风景区社区参与案例:盘锦市红海滩景区
盘锦市红海滩景区积极推动社区参与,通过开展生态保护、环境治理
等项目,提高了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形成了景区与社区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5.水利风景区综合治理案例:千岛湖景区
千岛湖景区通过实施综合治理,加强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等工作,提升了景区的整体品质,为游客提供了一个集山水、生态、文化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第二批国家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第二批国家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2634c051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11.png)
第二批国家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随着国家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政策的推动,越来越多的风景区在水利资源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以下是第二批国家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案例。
首先,黄山风景区在水利资源的高质量利用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
黄山位于安徽省,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为了提高水利资源的有效利用率,黄山风景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在水利设施方面,黄山风景区建设了一套完善的水利管理系统,包括水库、水渠、水泵等设施,实现了水资源的统一调度和有效利用。
其次,黄山风景区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利用地下水、雨水等非常规水源进行景区绿化和农田灌溉,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最后,黄山风景区加强了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加大了水源地保护力度,加强了水质监测和治理,确保了水环境的良好状态,为游客提供了清洁的水资源。
其次,张家界风景区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张家界位于湖南省,以其独特的自然风景而闻名。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张家界风景区注重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同时推动旅游产业与水利资源的融合发展。
首先,张家界风景区加强了对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建立了严格的水资源监控和保护机制,同时加强水环境治理,确保了水源地的水质安全。
其次,张家界风景区积极推动旅游产业与水利资源的融合发展,利用水资源打造了一系列特色旅游产品,如漂流、泡温泉等,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
最后,张家界风景区加大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推动生态修复,并开展了一系列环境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了游客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综上所述,第二批国家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案例包括黄山风景区和张家界风景区。
这些风景区在水利资源的高质量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为其他风景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经验。
同时,这些案例也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水利风景区建设水平的提高,促进了旅游业和水利业的良性互动和共同发展。
水库旅游开发案例
![水库旅游开发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06dc7854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61.png)
水库旅游开发案例水库旅游开发是近年来旅游业的新热点,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将水库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
水库旅游开发不仅可以有效利用水库资源,还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升旅游业的吸引力。
下面,我们以某地水库旅游开发为例,探讨水库旅游开发的具体案例。
首先,水库旅游开发要充分发挥水库的自然风光优势。
水库周边往往风景优美,空气清新,这为开发水库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在开发过程中,可以利用水库周边的山水资源,打造观光步道、生态农庄、休闲度假村等,让游客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其次,水库旅游开发要注重文化特色的挖掘。
许多水库都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通过举办水上文化节、水上运动比赛等活动,展示当地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
另外,水库旅游开发还要充分考虑游客的需求和体验。
可以建设水上游乐设施、水上运动项目,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提供更多选择。
同时,要建设完善的旅游设施和服务设施,确保游客在水库旅游过程中能够得到良好的服务和保障。
此外,水库旅游开发还需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在开发过程中,要合理规划,保护水库周边的生态环境,避免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
可以通过植树造林、湿地保护等方式,保护水库的生态环境,让游客在享受美景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最后,水库旅游开发还需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和旅游企业的作用。
地方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水库旅游开发,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推动水库旅游的健康发展。
旅游企业可以积极参与水库旅游项目的开发,提供更多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满足市场需求。
总的来说,水库旅游开发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旅游项目,可以有效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升旅游业的竞争力。
在开发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水库的自然风光优势,注重文化特色的挖掘,满足游客的需求和体验,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发挥地方政府和旅游企业的作用,共同推动水库旅游的健康发展。
希望这个案例可以为更多地方的水库旅游开发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2023年度国家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2023年度国家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95e505af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bc.png)
2023年度国家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重点推介名单1.济南百里黄河水利风景区济南百里黄河水利风景区位于济南市北部城区,依托济南黄河标准化堤防工程而建,属于自然河湖型水利风景区,2003年被水利部认定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该水利风景区河段历史悠久,自秦汉以来,河道内先后为济水、大清河、黄河所流经,是独特的“三河古道”,拥有百年铁路老桥、百年泺口水文站和千年泺口古渡,历史文化和水利遗产资源独特,以此探索实施“水利+多业态”发展模式,促成水工程和水文化有机融合,塑造了“济南百里黄河”水文化品牌。
现拥有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水利部水工程和水文化有机融合典型案例、水利部红色基因水利风景区名录、国家水情教育基地和“中国黄河50景”等荣誉。
2.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水利风景区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水利风景区位于河南省洛阳、济源两地交界,依托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而建,属于水库型水利风景区,2003年被水利部认定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该水利风景区由水工建筑物群、退役工程设备、纪念雕塑、微缩黄河等元素组成,集水利功能、生态涵养、文化传承、研学教育于一体,打造“水利+乡村振兴+科普研学”发展模式,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大力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在维护河湖健康生命、传承弘扬水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成效明显,塑造了“黄河小浪底”水文化品牌。
现拥有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示范工程、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达标单位、水利部水工程和水文化有机融合典型案例、国家水情教育基地、国家环境保护百佳工程、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节水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研学教育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等荣誉。
3.南京玄武湖水利风景区南京玄武湖水利风景区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依托玄武湖、武庙闸等建设,属于城市河湖型水利风景区,2016年被水利部认定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该水利风景区注重生态环境提升、历史文化挖掘与展示、“水利+旅游”多元发展,成功探索并实施生态补偿机制,通过持续的水生态环境整治与修复、丰富的涉水活动、深度的自媒体宣传,景区知名度、水文化传播度、科普宣传效应凸现,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广受市民青睐和赞誉,塑造了“南京玄武湖”水文化品牌。
第三批国家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第三批国家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0611add2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75.png)
第三批国家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1. 九寨沟景区:九寨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境内,是中国著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在第三批国家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中,九寨沟景区以其独特的地质景观和多样的生态系统,通过依托水利设施的合理开发和管理,实现了景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发展。
2. 桂林漓江景区:桂林漓江景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境内,是中国著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在第三批国家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中,漓江景区通过对水利设施的合理利用和管理,保护了漓江水质的清澈和岸边植被的繁茂,实现了景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3. 三峡大坝景区:三峡大坝景区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境内,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
在第三批国家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中,三峡大坝景区通过保护大坝工程对周围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实现了景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 张家界武陵源景区:张家界武陵源景区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境内,是中国著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在第三批国家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中,武陵源景区通过合理管理和利用水利设施,保护了景区内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实现了景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5. 黄山风景区:黄山风景区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境内,是中国著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在第三批国家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中,黄山风景区通过对水利设施的合理开发和运营,保护了景
区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实现了景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2023年国家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2023年国家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f8e07a44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10.png)
2023年国家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2023年国家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包括浙江衢州开化县马金溪水利风景区、贵州省锦屏三江水利风景区。
马金溪水利风景区位于开化县境内,以马金溪干流、支流村头溪及其沿河区域为框架,沿线串联古岸慢城的马金、情怀水运的音坑等景区。
2018年,马金溪水利风景区获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锦屏三江水利风景区位于贵州省东南部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县三江镇境内,依托天柱县白市水电站库区回水湖面,形成了城市河湖型水利风景区。
2015年12月10日,锦屏三江水利风景区成功入选第十五批国家水利风景区。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查阅政府网站获取更多关于这两个水利风景区的详细信息。
简析国家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模式与典型案例研究
![简析国家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模式与典型案例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f9b3d76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2c.png)
简析国家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模式与典型案例研究摘要:国家水利风景区的高质量发展模式涵盖了多个方面,通过引入可持续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水利工程与自然景观的相互补充作用,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同发展。
本文通过分析典型案例,总结了几种成功的高质量发展模式。
其中,一种是内蒙古巴彦淖尔二黄河水利风景区典型案例。
另一种是江苏江都水利枢纽水利风景区典型案例。
通过对这些典型案例的研究和总结,可以为其他地区的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和长远利益的实现。
关键词:国家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模式;典型案例国家水利风景区是指水利工程和自然景观相结合的地区,具有水利、生态和旅游价值。
高质量发展水利风景区是保护生态环境、提升旅游体验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各地探索出了一系列适应性强、科学有效的发展模式,并在实践中取得了积极成果。
本文将就国家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的模式进行浅谈,并结合典型案例进行介绍。
1.国家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模式1.1政府导向模式制定政策与规划: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与规划文件,明确水利风景区发展的战略目标、发展方向和保护要求,并对水利风景区的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进行指导。
加大资金支持:政府应提供必要的财政资金支持,用于水利风景区的设施建设、文化传承、环境保护等方面。
同时,鼓励吸引社会投资,促进公私合作,实现更多资金来源的多元化。
优化服务保障:完善水利风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便捷的交通、酒店、餐饮、娱乐等配套服务,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
同时,加强安全管理,保障游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强化保护与传承:政府要加强水利风景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推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生态平衡。
同时,注重水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开展相关研究与学术交流,提高公众对水文化遗产的认知和重视程度[1]。
1.2社会参与模式政府主导模式:政府在水利风景区的规划、管理和保护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经费支持,并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监督和协调工作。
2021年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名单
![2021年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名单](https://img.taocdn.com/s3/m/aaeb6008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d0.png)
2021年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名单(原创版)目录1.2021 年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名单公布背景2.名单中的典型案例介绍3.这些案例对于我国水利风景区发展的意义和启示正文2021 年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名单公布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利风景区在保护生态环境、改善民生、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推动水利风景区的高质量发展,2021 年,我国公布了一批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案例名单,希望通过这些案例的示范作用,引领我国水利风景区的发展方向。
名单中的典型案例介绍在这份名单中,涵盖了全国各地的多个水利风景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案例包括:1.黄崖关长城水利风景区:位于天津市东北部的蓟州区,景区内既有壮丽的长城景观,又有丰富的水资源。
通过合理规划和利用,黄崖关长城水利风景区实现了旅游资源的高效整合,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旅游体验。
2.缙云仙都水利风景区:位于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景区内拥有独特的山水景观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缙云仙都水利风景区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成功打造了一个集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型旅游目的地。
3.峨眉山水利风景区: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景区内拥有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峨眉山,以及丰富的水资源。
峨眉山水利风景区将山水景观与佛教文化相结合,发展成为了一个具有特色的旅游胜地。
这些案例对于我国水利风景区发展的意义和启示这些典型案例为我国水利风景区的发展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1.强化规划引领:在发展水利风景区时,应注重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合理布局旅游资源,实现景区的高质量发展。
2.保护生态环境:在开发水利风景区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确保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3.丰富旅游产品:通过挖掘景区内的文化内涵和特色资源,开发多样化的旅游产品,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景区的交通、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水平,为游客提供舒适的旅游环境。
2021年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名单
![2021年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名单](https://img.taocdn.com/s3/m/7a97cc52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76.png)
2021年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名单一、引言水利风景区是指依托水利工程景观特色和水体资源,结合自然、人文景观,以及游憩、休闲、观光为主要功能,兼顾生态环境保护,为游客提供旅游、休闲、度假服务的区域。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和人们休闲需求的增长,水利风景区成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2021年,有一些水利风景区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绩,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案例。
本文将就相关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其成功的原因和经验。
二、2021年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1. XXX水利风景区在2021年,XXX水利风景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实现了游客人数和收入的双增长。
这得益于该景区在保护水体资源的注重开发独特的水利工程景观,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和活动。
他们利用水利工程展示水利文化,举办了水利知识讲座和体验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游玩。
景区还加强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使得游客在享受美景的也能感受到清新的空气和优美的自然环境。
2. XXX水利风景区另XXX水利风景区也在2021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他们着力打造水利工程与乡村旅游相结合的特色景区,推出了农家乐、民宿等多样化的住宿和旅游产品,吸引了不少城市游客前来度假休闲。
而且,他们还通过开展水利科普教育,向游客传播水利知识,增强游客对水利工程的认知和体验。
景区还积极开展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确保景区水体清澈透明,为游客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游览环境。
三、成功原因和经验总结上述典型案例的成功,离不开景区管理者的用心经营和持续创新。
他们在保护水体资源的基础上,精心打造文化水利和水生态景观,使得景区具有了独特的吸引力和竞争优势。
他们注重深度挖掘当地的人文历史和民俗文化,将其融入景区的建设和运营中,使得游客在游览景区的也能深入体验当地的文化底蕴。
景区还加强了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使得景区环境保持了优美的状态,为游客提供了良好的旅游体验。
四、个人观点和展望作为水利风景区的发展者,需要在保护水体资源的前提下,注重景区的特色打造和游客体验。
南乐西湖生态水利风景区建设实践与分析
![南乐西湖生态水利风景区建设实践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1fcfcccf78a6529647d53cb.png)
南乐西湖生态水利风景区建设实践与分析摘要:南乐西湖生态水利风景区是南乐县的一项重要民生水利工程,文章介绍了景区的基本概况、建设背景以及效益。
景区的建设极大改善了南乐县水资源匮乏的局面,改善了南乐水生态与水环境。
在兴建水利项目的同时,开发水利风景资源,依靠水利工程推进水利风景资源利用方式的改变,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
使得水利风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南乐;生态水利;水利风景区;建设实践与分析1 项目背景南乐西湖生态水利风景区位于县城西,马颊河杏元桥向北至豆村桥处,全长1500米。
依托马颊河主河道为引黄调蓄湖泊,属于城市河湖型水利风景区。
1.1因势利废南乐西湖原为马颊河滩地,由于大广高速取土及其附近群众修建房屋用土,形成了深浅不一的坑塘,最深处是距G341国道北500---840米段的滩地区域,深度可达7---8米,且紧紧靠近大堤,是防汛险工段。
2012年,106国道县城段改线,南林高速东延工程需要大量的土方。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抢抓机遇,充分利用马颊河现有引黄河道,统筹兼顾、科学运作,本着“除险加固、修旧利废、打造亮点、广惠民生”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的坑塘,把河道与滩地间子堤打开,因势利导,以有偿供土的模式筹集资金,在马颊河险工段处与主河道北侧打造出一个南北长1.5km,东西宽0.49km的人工湖泊,湖面面积66.67h㎡,新增蓄水量400余万m³,形成“水通水丰、水清水美、水韵水乐、人水和谐”的生态宜居宜人的水利景观。
1.2引黄调蓄南乐县地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冷暖气团较频繁,春夏秋冬四季分明。
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降水主要集中在7-9月份,其中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由于缺少大型的拦蓄工程,这部分水量很难利用。
因此,春冬两季旱象突出,有十年九旱、旱涝交替的特点,严重影响夏粮生产和春季播种,旱灾为该区的主要自然灾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发展不平衡 (1)地区发展不平衡 我国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分布于除港、澳、台地区之外各省(市、区) (见表4-1),其中以东部和中部较多,较密集,且主要集中在我国年降水量 大于400mm的丰水带、多水带以及过渡带之内。
第一部分 水利风景区发展现状
国家水利风景区数量较多的省份主要是我国东部沿海的山东、江苏、 上海、浙江以及中部的湖南、湖北、安徽、河南等,景区较集中地分布于 黄河、长江、淮河中下游及其主要支流。
管理模式 水管单位管理 属地政府直接管理 管委会领导下的管理 委托其他单位管理 承包租赁经营管理 其他管理模式 景区数(个) 123 25 29 6 14 10 比例(%) 59.42 12.08 14.01 2.90 6.76 4.83
合计
207
100
表3-1 水利风景区管理模式统计表
第三部分 水利风景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现状
2、体制不顺畅 目前在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体制还不顺畅,机制还有待完善, 主要表现在: (1)水利风景区工作仍然排除在水利中心工作之外,行业系统内 思想还未统一; (2)很多地方工作经费与人员经费没有保障,景区有关工作依靠 其他职能部门捎带完成,工作积极性不高、力度不大; (3)我国水利风景区多由各级水利部门主管,而水利部门的管辖 范围仅仅局限于水利工程设施及相应水域,而除此之外的土地、森林 等则由地方政府管辖,导致水管单位和地方政府所属部门在相关资源 的归属权上划分不清。
第二部分
水利风景区与其他的比较
一、批准时间和知名度的比较
名称
水利风景区 国家风景名胜 区 国家A级景区 国家地质公园
首批公布时间
2001年 1982年 2002年 2001年
已批准数量 (个)
588 208 2515 240
国家森林公园
国家湿地公园
1982年
2005年
表2-1
761
213(含试点)
4-1 国家水利风景区分布情况表
60 50 40 30 20 10 0
水利部
长委
黄委
淮委
海委
松辽委
太湖局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景区数量
新疆兵团
第一部分 水利风景区发展现状
总体而言,造成这一分布格局的最基本的原因有: (1)自然条件的差异 我国西北高原荒漠区以及内蒙古西部地区大多年降水量在400mm 以下, 地表水资源的缺乏,三级以上河流较少,使该地区没有丰富的水利资源做依托, 而水利资源又是水利风景区开发的基础。同时这些地区传统生产方式多为畜 牧业,灌溉需求不强,水利设施较少。 (2)人文因素 在我国东部经济发展较好的省份,如山东、江苏、浙江等省经济基础条 件较好,人们的旅游动机较高,旅游市场比较完善,政府对其开发也比较重视。 再加上近年来我国对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各省区出于对环境的改善以及资源 的保护,把水利风景区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抓 手,更促进了水利风景区的发展。而广大的西部地区由于在资源、市场以及 开发能力等方面的不足,导致水利风景的开发相对较少,发展较缓。
(一) 水管单位自主管理模式 该模式是根据管理体制要求并结合水资源现状,成立专门的水管单位对 水资源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模式下资金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水管单位 自己的盈利(准公益性单位),二是借助地方的财政补贴。因此这一管理模 式适用于准公益性工程、财政收入适中的地方政府采用,此次调研中的益塘 水库采用的即是这种管理模式。在水管单位自主管理的模式下,地方政府承 担的是国家的监督职能,根据水管单位的效益情况在财政上给予动态支持; 而水管单位则作为经营者根据国家对水利资源的管理要求负责各方面的日常 经营管理。 (二) 属地政府直接管理模式 该模式是由当地政府直接执行对水资源的管理权,其典型代表是浙江 绍兴环城河的管理。这种管理模式适用于政府主导的纯公益性质的工程, 其管理机构由地方政府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设置,如成立工程管理委员会等 管理部门,并挂靠相关政府部门;在人员配备上,可以在原有机构中进行 内部选聘,也可以重新招聘定编定岗。这种管理模式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 财政拨款,另一方面也来源于水利资源本身带来的诸如发电、旅游等各方 面的盈利。
19%
图1-5
从水利工程数量及分布情况来看,水库工程数量最多,分布最广。 我国现有水库8.7万余座,在农业灌溉、城市供水、调蓄减灾等方面发 挥着重要作用,同时,这些水库也形成了大量的工程景观与山水风光, 为水库型水利风景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流经城镇或近郊河道被开 发利用的可能性较大,居其次;湿地、灌区、水保型具有比较强的地域 性和专属要求,数量较少。
第一部分 水利风景区发展现状
12, 3% 64, 13% 8, 2% 14, 3%
82, 17%
水库型 城市河湖型 灌区型 自然河湖型 湿地型 水保型
295, 62%
图1-3 国家水利风景区六大类型所占比例(2011年)
从类型发展格局来看,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是目前发展速度最快,也 是数量最多的一种类型,自然河湖型水利风景区以其良好的自然资源优 势,多年来一直稳步增长,同时城市河湖型水利风景区近年来也发展迅 速。而目前水土保持型和灌区型水利风景区的数量较少,增速也较缓。
第一部分 水利风景区发展现状
二、发展现状
从2001年7月,水利部成立水利风景区评审委员会以来,到2013年年 底,全国已建成国家级水利风景区588个,省级及以下水利风景区2000余 个,水利风景区已经成为我国现代水利的重要业态和开展旅游业的生力军。
由于水利风景区大都依托水域(水体)或水利工程而建,根据水域 (水体)、水利工程和城市河湖水系的实际状况,水利风景区分为水 库型、湿地型、自然河湖型、城市河湖型、灌区型、水土保持型6种类 型。 在588家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中水库型水利风景区319个,自然河湖 型水利风景区116个;城市河湖型水利风景区93个;湿地型水利风景区 22个,水土保持型水利风景区,22个,灌区型水利风景区16个。
水利风景区发展模式创新与案例解读
石培华 博士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家信息中心旅游规划研究中心主任 全国旅游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北京中科景元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原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 原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地区经济所室主任 中国旅游业十一五、十二五规划专家组长; 国务院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执笔人
第一部分 水利风景区发展现状
500 450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年增长数 2007 2008 年总数 2009 2010 2011
图1-1 国家水利风景区发展规模年际变化
国家水利风景区目前覆盖了除港澳台地区外的所有省、市、自治区, 带动了近千个“省级水利风景区”的发展。从地区发展格局来看,华东地 区是水利风景区发展的第一梯队,拥有148家级水利风景区,居各片区首 位;华中、西北、西南、华北、东北地区位于第二梯队,发展势头良好; 华南地区虽然位于第三梯队,但其水利风景资源丰富,后发优势巨大。
第三部分 水利风景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现状
(三) 管委会领导下的管理模式 该模式是由地方政府抽调水利、土管、工商、城管、旅游、公安等部门 部分工作人员组成的管理委员会,对水资源进行综合管理的一种管理模式。 对兼有公益性质与盈利性质的准公益性质水利工程,这种管理模式较为有效。 管委会领导下的管理,其主要资金也来源于财政补贴。这种管理模式下的机 构设置可以较为灵活,根据管理的实际需要,将抽调人员分别组织到不同的 管理部门,行使不同的职能。 (四)委托其他单位管理模式 该模式的特点是水资源实行委托管理,即国家将水资源的管理权委托 给相关经营单位,由该经营单位负责工程的日常运营,资金上实行自收自 支,独立运营。这种管理模式下关键在对该经营单位的选择,在管理能力 上要保证有能力承担起有效管理的任务,包括维持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营、 水资源的适当开发及风景区的旅游开发等任务;在财务上也要保证公司能 够自负盈亏、持续经营。因此,受托单位可以从对水利工程有相当管理经 验的有实力的公司中选择。这种管理模式的典型代表是湖南江垭水电站。
目 录
第一部分 水利风景区发展现状
第二部分 水利风景区与其他的比较
第三部分 水利风景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现状
第四部分 水利风景区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五部分 对水利风景区建设的建议 第六部分 案例分析
第一部分 水利风景区发展现状
一、概念内涵
水利风景区,是以水域(水体)或水利工程为依托,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 的风景资源与环境条件,可以开展观光、娱乐、休闲、度假或科学、文化、教 育活动的区域。水利风景区由优美的水利风景资源及良好的水生态环境组成。 水利风景资源,是水域(水体)或水利工程以及与其相关联的岸地、岛 屿、林草、建筑等形成的自然和人文吸引物。 水生态环境,是影响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以(陆地)水为核心的各 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所形成的有机统一体,包括地表水、地 下水,以及毗邻的土地、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古迹、人文遗迹、城 乡聚落、人工设施等。 水利风景区可分为水库型、湿地型、自然河湖型、城市河湖型、灌区 型和水土保持性六种类型。
第一部分 水利风景区发展现状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华东 华中 西北 华北 西南 东北 15 华南 93 72 53 48 46 个数 148
图2 国家水利风景区地区分布情况(2011年)
水利风景区类型丰富,形态多样,涵盖水库型、城市河湖型、自 然河湖型、湿地型、水土保持型、灌区型六大类型。在475家国家水 利风景区中,水库型水利风景区295个,占62%;自然河湖型水利风 景区82个,占17%;城市河湖型水利风景区64个,占13%;水土保 持型水利风景区14个,占3%;灌区型水利风景区12个,占3%;湿地 型水利风景区8个,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