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我国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

——我国出口贸易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的原因和应对策略

郭晓清

(西安翻译学院国际关系学院 710105)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各国政府对环保、安全、卫生要求日趋严格,促进了TBT的发展。而TBT的影响和作用已经超出传统的非关税壁垒成为影响我国出口贸易的首要因素。所以技术性贸易壁垒已成为我国出口面临的第一大贸易壁垒,这是由于多种国内外原因造成的,如他国的保护意识、贸易地理方向、技术水平落后、技术标准化体系建设相对滞后、《TBT协议》的内容不够完善等,针对这些原因,我国应建立政府主导下的由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及出口企业共同组成的分层次的应对体系,共同应对TBT,保障出口贸易健康发展。

关键词:技术性贸易壁垒出口贸易应对策略

一、技术性贸易壁垒含义及特点

技术性贸易壁垒(TBT),是指一国或地区在对进口商品进行管理时,强制性或非强制性地规定某些技术上的标准以及效应的认证和检验制度,从而起到限制进口作用的一种非关税壁垒措施。TBT是政府主导的调控和规范市场的手段,可以用于解决由于市场外部效应带来的诸如保护环境与资源、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国家安全、防止欺诈之类的问题,对本国市场实施保护,维护生存空间和发展机会。

技术性贸易壁垒相对于其他非关税壁垒来说。更隐藏,更灵活,且种类繁多,不易对付。其主要特点可归纳为如下:

(一)貌似合理性

它以公开的立法加以规定和实施,具有名义上的合法性。

(二)灵活多样性

制定技术性贸易壁垒,手续比较简便,伸缩性较大,可以针对进口商品随时灵活改变标准水平,或增加标准或技术种类。

(三)伪装隐蔽性

技术性贸易壁垒在看似公平的标准和法规中,渗入了国与国之间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和一些人为因素,这些隐蔽性差异正成为一些国家限制外国商品流入国内市场的借口。

(四)针对性

某些技术性规章和标准经过精心设计和研究,可以专门用来对某些国家的产品设置障碍。

(五)坚固有效性

科技水平相对不高的发展中国家的商品通常达不到发达国家的标准和技术法规的要求而无法向重则向国家出口,故TBT被突破。

(六)广泛性

TBT的表现形式涉及公约、法律、标准、要求、制度等各个方面,极具广泛性,其影响也是多方面的。

(七)复杂性

TBT因涉及的技术和适用范围的广泛性,因而远比配额、许可证、出口限制和外汇管制复杂。

(八)利弊双重性

TBT对进口国和出口国都有利有弊。

二、国外对我国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点及现状

(一)特点

1.多:欧盟的技术标准有10万多个。德国仅工业标准就有15万种,日本1994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有8148个工业标准和397个农产品标准。

2.繁:技术法规、技术标准、质量认证、绿色壁垒……以认证为例,仅美国就有55种认证体系。产品安全认证体系UL、军用MIL,电磁兼容、FCC等诸多认证机构为外来产品设置了层层障碍。

3.细:西方国家对质量指标的要求往往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出口企业哪怕是在检测设备上差一点,就会因细小的差别而遭受重创。

4.严:FDA每月会因各种技术原因扣留3500批各国进口产品,2002年美国又出台规定,所有供应商必须进行IS09000认证,否则拒绝进入美国市场。

(二)现状

1. 涉及金额大、影响范围广

在《中国技术性贸易措施年度报告(2006)》中表明,2005年,中国大约有25.1%的出口企业遭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影响,直接损失总额达288亿美元,22大类出口产品中有18类遭受了直接损失,金额达691亿美元,占全年出口额9.07%。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给我国企业造成的出口贸易机会损失高达1470亿美元,占到了全年出口额的19.29%。企业为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所增加的生产成本为217亿美元,占全国出口贸易额的2.85%。国外技术壁垒给我国出口企业带来的损失呈逐年递增之势。

2. 受损地区广

我国各省市出口均因国外技术壁垒而受损。《中国技术性贸易措施年度报告(2006)》统计报告表明,广东省的直接损失额为94.8亿美元,位列全国各地区直接损失之首,占全国直接损失总额的32.9%左右;浙江省的直接损失额为47.7亿美元左右,占全国直接损失总额的16.6%。其他遭受直接损失估计值超过10亿美元的地区有北京市、福建省、江苏省、山东省和上海市。从损失的绝对值看,损失金额超过10亿美元的地区基本都是经济发达地区。从损失的相对比例看,中西部地区如内蒙古、云南、西藏等遭受的损失占其出口额的比例普遍高于发达地区的省市。

3. 涉及人员多

由于国外技术壁垒限制,一些企业限产或破产,造成职工下岗或失业。由于受限产品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加大了我国的就业压力。

4. 影响环节多

发达国家常常针对发展中国家的优势产品设定从摇篮到坟墓的一系列技术标准,涵盖了研究、开发、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消费及报废处理等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

5. 实施国家多

近年来,对我国使用技术壁垒的国家越来越多,包括日本、美国、俄罗斯、欧盟理事会等。各国一批节约能源、提高能效、物质循环利用、食品安全、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限量措施相继出台。以欧盟REACH法规、ROHS指令、WEEE指令和EUP指令和日本肯定列表制度为代表的技术法规系列,在WTO成员中引起强烈连锁反应。

三、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技术性贸易壁垒其实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它又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借口,充当了贸易壁垒。

(一)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积极影响

1. 阻止境外产品可能对境内相关产业造成的冲击。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一国如缺乏相应的贸易壁垒措施,境外产品的大量进入势必对境内相关产业形成冲击,致使市场均衡被破坏,即外部因素致使国内产品销售价格下跌,整个市场平均利润下降,部分企业因市场环境的不断恶化而被迫退出市场,从而形成对境内相关产业的损坏,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对经济和产业结构形成破坏性的冲击,因此,必要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是必需的。

2. 调控经济贸易利益,提高企业出口竞争力。

采取合理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特别是采用国际标准和取得国际认证,是调整和优化企业出口产品结构的重要手段,是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也是提升出口竞争力的重要工具。WTO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相关条款的实施也有助于规范各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从而为国际竞争创造良好的环境。

3. 调控经济贸易利益,提高企业出口竞争力。

采取合理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特别是采用国际标准和取得国际认证,是调整和优化企业出口产品结构的重要手段,是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也是提升出口竞争力的重要工具。

4. 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国际贸易领域,以保护环境为目的而采用限制甚至禁止贸易的措施即绿色壁垒。绿色壁垒一方面限制甚至禁止了严重危害生态环境产品的国际贸易和投资,而另一方面,又同时为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成为国际贸易和投资的新增长亮点。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消极影响

1.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实施引发了众多的国际贸易纠纷。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存在及其在纵深范围的扩大日益对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产生重大影响,双边中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争端则更是层出不穷,成为贸易争端的重要领域。当一国采取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限制别国商品进口时,受限国将同样采取报复措施,使得国际贸易中摩擦纠纷越来越多。

2.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实施使受限国出口贸易的增长遭受极大的影响。因此,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技术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发展限制性很强。

3.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实施扭曲了技术规则的本来面目,阻碍了国际贸易。

4.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实施加剧了国际贸易中的不平等、不公平。

发达国家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商品制订了名目繁多的技术标准和技术法规,限制其进入本国市场。从而造成了这样一个局面:一方面发达国家的商品不受多少限制地进入发展中国家市场,而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的商品进入发达国家时则受到越来越苛刻的各种限制,势必导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