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基础知识学习

合集下载

塑料颗粒原材料基础知识

塑料颗粒原材料基础知识

塑料颗粒原材料基础知识塑料颗粒是一种常见的塑料原材料,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它是由聚合物通过加工和成型而成的,具有可塑性、耐磨性和耐腐蚀性等优点。

本文将从塑料颗粒的定义、分类、制造工艺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塑料颗粒的定义塑料颗粒是指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聚合物颗粒,它是塑料制品的基本原料。

塑料颗粒可以按照不同的聚合物种类进行分类,如聚乙烯颗粒、聚丙烯颗粒、聚氯乙烯颗粒等。

二、塑料颗粒的分类塑料颗粒可以按照硬度、透明度、耐热性等性能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方式有以下几种:1. 按照硬度分为软质塑料颗粒和硬质塑料颗粒。

软质塑料颗粒通常具有较低的硬度和较高的延展性,如PVC颗粒;而硬质塑料颗粒则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较低的延展性,如ABS颗粒。

2. 按照透明度分为透明塑料颗粒和不透明塑料颗粒。

透明塑料颗粒通常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和光泽度,如PS颗粒;而不透明塑料颗粒则不具备透明性,如PP颗粒。

3. 按照耐热性分为高温塑料颗粒和低温塑料颗粒。

高温塑料颗粒通常具有较高的耐热性和耐候性,如PA颗粒;而低温塑料颗粒则适用于低温环境下的使用,如PE颗粒。

三、塑料颗粒的制造工艺塑料颗粒的制造工艺主要包括聚合、塑化、挤出和颗粒化等步骤。

1. 聚合:聚合是将单体分子通过化学反应连接成长链聚合物的过程。

常见的聚合方法有自由基聚合、离子聚合和酯交换聚合等。

2. 塑化:塑化是将聚合物颗粒加热融化成为可塑性物质的过程。

通常会加入塑化剂来提高塑料的可塑性和韧性。

3. 挤出:挤出是将塑化的聚合物通过挤压机的螺杆进给系统进行加热、压力和剪切等作用,使其从模具的孔口挤出成型。

4. 颗粒化:颗粒化是将挤出的塑料条通过切割机进行切割,形成一定大小的颗粒。

四、塑料颗粒的应用领域塑料颗粒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日用品、包装材料、建筑材料、电子产品等。

1. 日用品:塑料颗粒可用于制造各种日常用品,如塑料杯、塑料盆、塑料餐具等。

2. 包装材料:塑料颗粒可用于制造各种包装材料,如塑料袋、塑料瓶、塑料薄膜等。

塑料基础知识培训资料-文档资料

塑料基础知识培训资料-文档资料

五、常用塑料简介 1、聚乙烯 (PE) 单体:乙烯——石油提炼一种气体 按合成工艺不同分为三大类: LDPE—低密度聚乙烯(耐化学腐蚀,电绝缘性优 良,低温仍有韧性 ) LLDPE—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柔软而且有韧性, 但比LDPE略硬 ) HDPE—高密度聚乙烯(机械强度比LDPE 低,接 近于PP,表面光洁度低于PP ) 用途:薄膜,电缆,低档外壳,容器瓶子。
4、高抗冲聚苯乙烯 (HIPS) 俗称高冲击硬胶 单体:苯乙烯和橡胶共聚合成 辨别:亚白色不透明,密度1.04g/cm3,燃烧 火焰上端金黄色,会软化起泡,无滴落,有浓 烟黑柱,有飞灰。 性能:HIPS为PS的改性材料,韧性比PS提高四 倍。制品不透明,易着色,吸水性低,加工时 可不需预先干燥。 用途:家电外壳,玩具外壳,中空制品,瓶子。


耐腐蚀、韧性好(能经受上万次弯曲) 易燃、燃烧时有石油味。 用途:编织袋,包装膜,餐具,家电外壳
3、聚苯乙烯(PS) 俗称普通硬胶 单体:苯乙烯---石油合成的一种无色液体。 辨别:硬而脆的无色透明塑料(仿玻璃状 ),密 度1.05g/cm3,与水基本相同。燃烧火焰上端金黄 色,同时软化起泡,无滴落,有浓烟黑柱,发出 苯乙烯单体的“甜香味”味。 性能:透明度高,高光泽,质硬而脆,敲打响声 清脆,易划伤和开裂,用手能折断。 用途:透明镜片,透明餐具,日用品及玩具外壳。
三、塑料的特性 优点: (1)一次成型,加工效率高于金属,成本低 。 (2)重量轻(钢的1/6-1/7,铝的1/3-1/4 ),可节约 能源。 (3)可任意配色,提高商品价值 。 (4)耐化学药品,不像金属易生锈腐蚀。 (5)不易传热,保温性好。 (6)既能制做导电部件,又能制作绝缘产品。
缺点 : (1)与金属相比,耐热性差、易于燃烧。 (2)随着温度的变化,性能也会大大改变。 (3)与同样体积的金属相比,机械强度较低。 (4)耐久性差,易老化。 (5)表面硬度较低,易划伤。 (6)收缩率高,尺寸稳定性差。

常用塑料基础知识综合

常用塑料基础知识综合

常用塑料基础知识综合1. 塑料基础概念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材料,以其轻便、耐用和成本低廉的特点,在现代社会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是由高分子化合物,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加工而成的具有特定形状和性能的固体材料。

塑料的基础成分是高分子化合物,这些化合物由大量的重复单元连接而成,形成长链状结构。

这些长链分子在常温下具有柔韧性,易于加工成型。

塑料还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和隔热性,这使得它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根据塑料的来源和生产工艺,我们可以将塑料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两大类。

热塑性塑料在加热后会变软,冷却后又会变硬,例如聚乙烯、聚丙烯等。

而热固性塑料在加热后会发生交联反应,变得坚硬不可塑,例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等。

塑料还可以根据其性能特点进行分类,如聚乙烯(PE)分为高密度聚乙烯(H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聚丙烯(PP)分为均聚物和共聚物等。

这些分类有助于我们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塑料材料。

塑料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其种类繁多,应用广泛。

了解塑料的基础概念对于我们更好地利用和管理这一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1.1 塑料的定义和分类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合成材料,以其轻便、耐用、易加工和成本低廉的特点,在现代社会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的定义是:塑料是以高分子化合物为基础的材料,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加工后形成具有特定形状和性能的固体材料。

热塑性塑料:在加热时能变软甚至熔化,而在常温下又能恢复固态的塑料。

这类塑料在工业上应用广泛,如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等。

热固性塑料:在加热时能变软,但在加热到一定温度后会发生化学变化,逐渐变硬并固化成不溶不熔的固态材料。

酚醛树脂、环氧树脂等。

软质塑料:如聚乙烯(PE)泡沫、聚氯乙烯(PVC)泡沫等,主要用于保温、隔热、缓冲等。

硬质塑料:如聚乙烯(PE)、聚丙烯(PP)、ABS等,用于制造各种机械零件、玩具、家具等。

培训资料(塑胶部分)

培训资料(塑胶部分)

(塑料基础知识)一、塑料的定义塑料是以树脂为主要成分,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塑造成一定形状,并在常温下能保持既定形状的高分子有机材料。

树脂是指受热时通常有转化或熔融范围,转化时受外力作用具有流动性,常温下呈固态或半固态或液态的有机聚合物,它是塑料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成分。

广义地讲,在塑料工业中作为塑料基本材料的任何聚合物都可称为树脂。

二、塑料的分类塑料目前尚无确切的分类,一般分类如下:.按塑料的物理化学性能分热塑性塑料:在特定温度范围内能反复加热软化和冷却硬化的塑料。

如聚乙烯塑料、聚氯乙烯塑料。

热固性塑料:因受热或其它条件能固化成不熔不溶性物料的塑料。

如酚醛塑料、环氧塑料等。

.按塑料用选分通用塑料:般指产量大、用途广、成型性好、价廉的塑料。

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

工程塑料:般指能承受一定的外力作用,并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尺寸稳定性,在高、低温下仍能保持其优良性能,可以作为工程结构件的塑料。

如、尼龙、聚矾等。

特种塑料:般指具有特种功能(如耐热、自润滑等),应用于特殊要求的塑料。

如氟塑料、有机硅等。

.按塑料成型方法分模压塑料:供模压用的树脂混合料。

如一般热固性塑料。

层压塑料:指浸有树脂的纤维织物,可经叠合、热压结合而成为整体材料。

注射、挤出和吹塑塑料:般指能在料筒温度下熔融、流动,在模具中迅速硬化的树脂混合科。

如一般热塑性塑料。

浇铸塑料:能在无压或稍加压力的情况下,倾注于模具中能硬化成一定形状制品的液态树脂混合料。

如尼龙。

反应注射模塑料:一般指液态原材料,加压注入模腔内,使其反应固化制得成品。

如聚氨脂类。

.按塑料半制品和制品分模塑粉:又称塑料粉,主要由热固性树脂(如酚醛)和填料等经充分混合、按压、粉碎而得。

如酚醛塑料粉。

增强塑料:加有增强材料而某些力学性能比原树脂有较大提高的一类塑料。

泡沫塑料:整体内合有无数微孔的塑料。

薄膜:一般指厚度在毫米以下的平整而柔软的塑料制品。

三、塑料的基本性能.质轻、比强度高。

塑料基本知识培训

塑料基本知识培训

2、热固性塑料
• 酚醛树脂(PF)、环氧树脂(EP)、氨基树脂、 醇酸树脂、烯丙基树脂、脲甲醛树脂(UF) 、三聚氰胺树脂、不饱和聚酯(UP)、硅树 脂、聚氨酯(PUR)
3、通用塑料
• 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 酚醛树脂、氨基树脂、现在一般把ABS也 列为通用塑料。
4、工程塑料
• 广义:凡可作为工程材料即结构材料的塑料。 狭义:具有某些金属性能,能承受一定的外力作 用,并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电性能和尺寸稳定性 ,在高、低温下仍能保持其优良性能的塑料。 通用工程塑料:聚酰胺、聚碳酸酯、聚甲醛、聚 苯醚(PPO)、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P)及其 改性产品。 特种工程塑料(高性能工程塑料):耐高温、结 构材料。聚砜(PSU)、聚酰亚胺(PI)、聚苯硫醚 (PPS)、聚醚砜(PES)、聚芳酯(PAR)、聚酰胺酰 亚胺(PAI)、聚苯酯、聚四氟乙烯(PTFE)、聚醚酮 类、离子交换树脂、耐热环氧树脂
• 加工温度是190℃~230℃。
改性PA
• 、纤维增强尼龙,主要有玻纤增强尼龙、 炭纤增强尼龙,硼纤维增强尼龙等,性能 主要表现在强度高,耐热性好,尺寸收缩 率小等方面。在我们公司主要做的玻纤增 强尼龙。主要用来做齿轮、线圈骨架、电 动工具、机械与汽车部件等。
改性PA
• 耐磨尼龙,主要是在增强尼龙的基础上加 有耐模助剂(常见的是石墨、二硫化钼, PTFE),性能主要表现在耐摸性好,主要 用来做齿轮、耐磨部件等。
改性ABS
• ABS/PC合金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韧性和阻燃性 ,用于建材,汽车和电子工业,如做电视机、办 公自动化设备外壳和电话机。ABS/PC合金中PC 贡献耐热性、韧性、冲击强度、强度阻燃性、 ABS优点为良好加工性、表观质量和低密度,以 汽车工业零部件为应用重点。如现在公司做的 ABS-HR004与ABS-HR005上都有PC,提高其耐 热性。对于PC/ABS合金在与客户沟通时要注意几 个关键指标是:PC含量、耐热要求、外观要求、 密度要求等。

《塑料》 知识清单

《塑料》 知识清单

《塑料》知识清单一、塑料的定义与分类塑料,是一种以高分子量的合成树脂为主要成分,在一定条件下(如温度、压力等)可塑制成一定形状,且在常温下保持形状不变的材料。

塑料的分类方式多种多样。

按照其受热后的性能变化,可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热塑性塑料在加热时会软化甚至熔融,冷却后又会重新固化,这种过程可以反复进行,常见的有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

热固性塑料在加热时会发生化学反应,固化成型后再次加热也不会软化,例如酚醛塑料、氨基塑料等。

根据塑料的用途,又可分为通用塑料、工程塑料和特种塑料。

通用塑料产量大、价格低、应用广泛,如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工程塑料具有较高的机械性能和耐热性能,适用于制造工程结构件和机械零件,像聚酰胺、聚碳酸酯等;特种塑料则具有某些特殊性能,如耐高温、耐腐蚀、自润滑等,如氟塑料、聚酰亚胺等。

二、塑料的性能特点1、物理性能塑料的密度通常较小,一般在 09 22g/cm³之间,这使得塑料制品相对较轻,便于运输和使用。

其透明度可以从完全透明到不透明,取决于塑料的种类和添加剂。

大多数塑料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能,是理想的绝缘材料。

2、力学性能塑料的力学性能差异较大。

一般来说,其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硬度比金属材料低,但某些工程塑料经过改性后,力学性能可以得到显著提高,接近甚至超过一些金属材料。

此外,塑料的弹性模量较低,容易产生变形。

3、化学性能塑料对一般的酸、碱、盐等化学物质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但对于某些强氧化剂和有机溶剂的耐受性较差。

4、加工性能塑料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可以通过注塑、挤出、吹塑等多种成型方法制成各种形状和尺寸的制品。

三、塑料的生产工艺1、聚合反应塑料的生产通常始于聚合反应,将单体分子通过化学反应连接成高分子链。

聚合反应主要包括加成聚合(如聚乙烯、聚丙烯的生产)和缩合聚合(如聚酯、聚酰胺的生产)。

2、成型加工聚合后的树脂需要经过成型加工才能成为最终的塑料制品。

塑料颗粒原材料基础知识

塑料颗粒原材料基础知识

塑料颗粒原材料基础知识塑料颗粒是一种常见的塑料原材料,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工业制品、日用品、建筑材料等。

在了解塑料颗粒的原材料基础知识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塑料的定义和特点。

塑料是一种由合成树脂加工制成的可塑性材料。

它具有轻质、耐腐蚀、绝缘、可塑性强等特点,广泛用于生活和工业生产中。

塑料的主要成分是合成树脂,而塑料颗粒则是制造塑料制品的原材料。

塑料颗粒的原材料通常来源于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这些化石燃料经过提炼和加工,得到合成树脂,再经过加工成型,最终形成塑料颗粒。

塑料颗粒的制造过程包括原材料选择、熔融加工、混合和造粒等环节。

首先,根据塑料制品的需求,选择适合的合成树脂作为原材料。

不同种类的塑料颗粒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因此选择合适的原材料对于制造高质量的塑料制品至关重要。

然后,选定的合成树脂经过熔融加工,即将其加热至一定温度使其熔化,并通过模具或挤出机进行成型。

熔融加工是将合成树脂转化为塑料制品的关键步骤,同时也是塑料颗粒加工的基础。

在熔融加工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填充剂、增塑剂、防老剂等辅助材料,以改变塑料颗粒的性能。

例如,添加填充剂可以增加塑料颗粒的硬度和强度,添加增塑剂可以增加塑料颗粒的韧性和可塑性。

经过熔融加工后,塑料颗粒会进一步进行混合和造粒。

混合是将不同批次的塑料颗粒进行均匀混合,以保证制造出的塑料制品的质量稳定。

造粒是将熔融的塑料颗粒通过挤出机或颗粒机进行成型,形成固体颗粒状的塑料原料。

塑料颗粒的质量对于塑料制品的质量和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制造塑料颗粒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原材料的选择、加工工艺和质量检测等环节,以确保塑料颗粒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总结起来,塑料颗粒是制造塑料制品的基础原材料,其制造过程包括原材料选择、熔融加工、混合和造粒等环节。

塑料颗粒的质量对于塑料制品的质量和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因此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确保塑料颗粒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通过对塑料颗粒原材料基础知识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塑料制品的制造过程和性能特点,为塑料领域的发展和应用提供支撑。

常用塑料基础知识综合

常用塑料基础知识综合
性质:由于 LLDPE 和 LDPE 的分子结构明显不同,性能也有所不 同。与 LDPE 相比,LLDPE 具有优异的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能和电绝缘 性,较高的耐热性能,抗冲和耐穿刺性能等。
用途:通过注塑、挤出、吹塑等成型方法,生产薄膜、日用品、 管材、电线电缆等。 (3)MDPE:中密度聚乙烯、双峰树脂 (4)HDPE:高密度聚乙烯又称低压聚乙烯
三、结晶性和非结晶性塑料定义: 从结晶度严格来讲,一般结晶度为 80%以上的材料称之为结晶性材料,其余
为 非结晶性材料. 但目前很多结晶度在 60%以上的半结晶性材料我们也称之 为结晶性材料.
从广义上来讲,我们把有结晶倾向的材料统称为结晶性 (线性)材料.把无结 晶倾向的材料称为非结晶性(无定性)材料.
PP 共聚物 热变形温度(0.46 Mpa) 85 - 104 °C 热变形温度(1.8 Mpa) 50 - 60 °C
PP 10-21%玻璃纤维 PP 热变形温度(0.46 Mpa) 110 - 140 °C 热变形温度(1.8 Mpa) 90 - 127 °C
PP 10-41% TALC(滑石粉) 热变形温度(0.46 Mpa) 100 - 127 °C 热变形温度(1.8 Mpa) 56 - 75 °C 由于结晶度较高,这种材料的表面刚度和抗划痕特性很好。
2
料大致可以分为吸湿,粘附水分及不吸水也不易粘附水分的两种。塑料中 含有的水份必须控制在注塑工艺允许的范围内方可生产。不然,在高温高 压下,分解出来的气体对塑料制品本身有很大的影响,一般为外观不良, 其机械强度也严重下降。所以塑料必须干燥处理。
二、 五大通用塑料知识大综合
一、PE(聚乙烯)——最简单的塑料
热固性:酚醛塑料、氨基塑料、环氧树脂、脲醛塑料、三聚氰胺甲醛和不 饱和聚酯、有机硅等。

(完整版)塑料基础知识

(完整版)塑料基础知识

第一节塑料的基本概念一、塑料的定义可塑性材料:以树脂(有时用单体在加工过程中直接聚合)为主要成分,一般含有添加剂,并在加工过程中可流动成型的材料,但不包括弹性体。

组成:基体材料-----合成树脂(高分子化合物))辅助材料------助剂(添加剂)二、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1.高分子化合物(聚合物):分子量很高的分子组成的化合物,由许多相同的、简单的基本单元通过共价键重复连接而成聚合反应:单体高分子,聚合物,高聚物2.聚合机理:(1)连锁聚合:聚合过程由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几步基元反应组成反应体系中只存在单体、聚合物和微量引发剂进行连锁聚合反应的单体主要是烯类、二烯类化合物(2)逐步聚合:在低分子转变成聚合物的过程中反应是逐步进行的聚合体系由单体和分子量递增的中间产物所组成大部分的缩聚反应(反应中有低分子副产物生成)属于逐步聚合单体通常是含有官能团的化合物(如二元酸、二元醇等)第二节聚合物的特性1.树脂分子结构对性能的影响:(1)分子链的化学结构对性能的影响:分子链中含有不稳定结构,聚合物的稳定性差。

例:PP易氧化,PC、PET易水解(2)分子链柔性对性能的影响:链段:高分子链上能独立运动的最小单元。

柔性好的分子,链段短,容易运动,熔体黏度小。

制品拉伸强度低、抗冲击强度高(3)分子链规整性的影响:分子链规整性好的,可结晶。

如:PE、PP成型加工条件影响聚合物结晶度及结晶状况,影响制品性能2.树脂分子量对塑料性能的影响:分子量↑:拉伸强度↑伸长率↑抗冲击强度↑熔体流动性↓溶解性↓第三节塑料成型基础一、聚合物的流动和流变行为:流变学:研究材料流动和变形规律的一门科学。

高聚物分子量大,结构及热运动复杂。

故流动情况复杂:不仅存在不可逆的塑性形变,且存在可逆的弹性形变。

流变行为强烈地依赖于聚合物本身的结构、分子量及其分布、温度、压力、时间、作用力的性质和大小等外界条件的影响。

1.高聚物熔体流动特性:(1)高聚物流动时的运动单元为链段。

塑胶基础知识培训

塑胶基础知识培训
模具类型:
2.2.1.模具的分类及作用:
类型 两板模
特点及使用 最常用
三板模 成品表面针点进胶或进胶点偏心
热浇道 无流道,可减少废料及增强注塑稳定性.
2.2.2.模具的基本结构:(主要有以下四大系统) 1.模具结构 2.浇注系统 3.冷却系统 4.顶出系统
18
模具结构介绍:
前模框 前模仁 后模仁 后模框
化酸如浓硫酸、浓硝酸所腐蚀并且也不适用与芳香烃、氯化烃接
触的场合。易分解,在高温时与钢、铜接触更易分解。
3.流动性差,其工艺范围很窄。
用途:供水管道,家用管道,房屋墙板,商用机器壳体,电子产品包装,
医疗器械,食品包装、电线电缆绝缘层、吹塑薄膜等。
16
二.塑胶模具
2.1 模具材料:
模胚: 1.一般使用龙记标准模胚. 2.如非标准模胚, 周期短的则用平进等其它模胚.
反光镜盒等),电冰箱,大强度工具(头发烘干机,搅拌器,食品加工机,
割草机等),电话机壳体,打字机键盘,娱乐用车辆如高尔夫球手推车以
及喷气式雪撬车等。
4
一.塑胶原料
1.2 常用材料介绍:
1.2.2 AS(丙烯晴-苯乙烯共聚合物)
热变形温度:85℃ 性能: 好,成形性佳。
2.耐热性,耐油性,耐化学腐蚀性优良。 3.高透明、高光泽、耐冲击性优 。 破裂。 用途:电扇叶片、车头灯盒、反光境 、杯子。
溶胶温度:240-270 ℃ 模温:35-70 ℃ 分解温度:300 ℃
性能:
1.流动性佳,易成型.
2.具有极为优越的光学性能,其板状物俗称有机玻璃.
3.有一定的耐化学能力,有优良的耐候性.
4.质轻易脆,易开裂.
用途:照明灯具、卫浴设备、办公室文具用品、汽车工业(信号灯设备、

塑料行业常识知识点总结

塑料行业常识知识点总结

塑料行业常识知识点总结塑料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是一种在生活中广泛应用的材料。

塑料行业是一个庞大的产业,涉及到生产、加工、应用等多个领域,对于塑料的性质、加工工艺、市场需求等方面都需要有一定的了解。

下面将就塑料行业的常识知识点做一个总结。

一、塑料的分类塑料是一种由天然或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材料,根据化学结构和物理性质的不同,可以将塑料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两大类。

1.热塑性塑料热塑性塑料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可加工性,可通过加热软化并成型。

主要有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聚醚酰胺等。

2.热固性塑料热固性塑料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一旦加热固化之后就无法再软化和成形,主要有酚醛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等。

除了以上主要分类外,根据用途和功能,塑料还可以分为工程塑料、装饰塑料、包装用塑料等。

二、塑料的性能与应用塑料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材料,具有多种性能,根据其性能不同可以用于不同的领域。

1.机械性能塑料的机械性能包括抗张强度、抗弯强度、硬度等,不同种类的塑料机械性能有所差异,因此在选用时需要根据具体的使用条件进行选择。

2.热性能塑料的热性能包括热稳定性、热膨胀系数等,不同种类的塑料具有不同的热性能,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使用条件进行选择。

3.化学性能塑料的化学性能包括耐酸碱性、耐腐蚀性等,不同种类的塑料在不同的化学环境中表现也不同,需要根据具体的使用条件进行选择。

4.电性能塑料的电性能包括绝缘性能、介电常数等,不同种类的塑料在电子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除了以上性能外,塑料在耐候性、透明性、卫生性等方面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三、塑料的加工工艺塑料加工是塑料行业的核心环节,包括原料制备、成型加工等多个环节。

1.原料制备塑料加工的原料一般是乙烯、丙烯、苯乙烯等石油化工产品,经过聚合反应得到高分子化合物,再经过改性、添加剂等工艺使其具有特定的性能。

2.成型加工塑料的成型加工主要包括挤出、注射、吹塑、压延、发泡等多种工艺,根据塑料的性能和产品的需求选择不同的成型工艺。

塑料常识知识点总结

塑料常识知识点总结

塑料常识知识点总结1. 塑料的定义塑料是一种由高分子化合物组成的材料,通常由石油或天然气等烃类化合物为原料制成。

塑料的特点是具有可塑性和可加工性,可以通过热塑性和热固性两种不同的工艺制成各种形状的制品。

2. 塑料的分类根据塑料的结构和性能特点,可以将其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两大类。

热塑性塑料在一定温度下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可以通过热压、注塑等工艺加工成型;热固性塑料则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化学反应固化成型,不能再次热加工。

另外,塑料还可以按照用途和制造工艺进行分类,如工程塑料、包装塑料、建筑塑料等。

3. 塑料的制造过程塑料的制造过程通常包括原料提炼、聚合物合成、塑化加工和成品制造等步骤。

首先,从石油或天然气等烃类原料中提炼出单体,然后通过聚合反应将单体聚合成高分子聚合物,最后通过挤出、注塑、压延等工艺将塑料制品成型。

4. 塑料的循环利用塑料制品具有轻质、耐用、成本低等优点,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

由于塑料制品通常难以降解,造成了大量的垃圾堆积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因此,塑料的循环利用成为了当今的一个重要议题。

目前,包括机械回收、化学回收、能源回收等多种塑料回收利用技术正在逐渐成熟和推广应用。

5. 塑料的环境影响塑料的制造和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废固体,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同时,塑料制品的废弃和填埋也对生态环境构成了负面影响。

因此,加强对塑料制品的管理和循环利用成为了当今社会的重要课题。

总的来说,塑料是一种常见的材料,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塑料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塑料,加强对其制造和使用的管理,并积极推广塑料的循环利用技术,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希望通过本文的总结,读者能够对塑料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进而更加珍惜和合理利用这种重要材料。

工程塑料的基础知识

工程塑料的基础知识

工程塑料的基础知识一、定义与范畴工程塑料是指可用作结构材料的塑料。

该类塑料具有较宽的使用温度范围、较长的使用寿命,使用期间可保持优良的特性、能够承受机械应力的作用。

所谓已在工程结构中应用的一类塑料主要是指通用工程塑料、特种工程塑料和高性能增强塑料等。

二、分类工程塑料的分类方法很多,可按其化学组成、结晶程度、耐热性、受热后性能变化特点和功能或用途等方法加以分类,但不管哪一种方法,都难以全面概括,只是根据需要或便于形成一种明确概念,从某一侧面加以归纳分类表述的一种方式。

本手册则按照工程塑料的应用或功能分类为主加以介绍,其他分类方法仅做简要介绍。

(一)按用途或功能分类(1)通用工程塑料聚酰胺(PA)(俗称尼龙)、聚碳酸酯(PC)、聚甲醛(POM)、热塑性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和改性聚苯醚。

(2)特种工程塑料氟塑料、聚酰亚胺(PI)、聚苯硫醚(PPS)、聚砜类(PSU)、聚酮类(如聚醚醚酮PEEK)、聚芳酯(PAR)、液晶聚合物(LCP)和发展中的特种工程塑料。

(二)按化学组成分类可分为聚酰胺类、聚酯类、聚醚类、聚烯烃类、芳杂环类和含氟类聚合物。

(三)按结晶程度分类按照聚合物的物理状态,可分为结晶型和无定型两类。

聚合物的结晶能力与分子结构规整性、分子间力、分子链柔顺性能等因素相关,结晶程度还会受拉力、温度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利用聚合物的物理状态也可部分地表征聚合物的结构和共同特性,是常用的一种分类方法。

(四)按耐热性分类通常按长期连续使用温度划分为两类:使用温度在100~150℃的塑料(如通用工程塑料和改性工程塑料等);使用温度在150℃以上的塑料(如特种工程塑料)。

三、性能(一)塑料的特点(表1-1)表1-1 塑料的特点(二)塑料性能术语(表1-2)表1-2 塑料性能术语(续)(续)(三)塑料的主要性能(表1-3~表1-7)表1-3 物理性能(续)表1-4 力学性能(续)表1-5 热性能表1-6 电性能(续)表1-7 燃烧性能。

塑料基础知识

塑料基础知识
4.热的不良导体具有消声、减震作用 一般来讲,塑料的导热性是比较低的,相当于钢的1/75—1/225,泡沫塑料的微孔中含有气体,其隔热、隔音、防震性更好。如聚氯乙烯(PVC)的导热系数仅为钢材的1/357,铝材的1/1250。在隔热能力上,单玻塑窗比单玻铝窗高40%,双玻高50%。将塑料窗体与中空玻璃结合起来后,在住宅、写字楼、病房、宾馆中使用,冬天节省暖气、夏季节约空调开支,好处十分明显。
2.热塑性塑料 该类塑料的特点是受热软化,冷却变硬,加工过程中一般只有物理变化而保持其化学本性。该类塑料的树脂多为加聚而成。常见的热塑性塑料有:硝酸纤维塑料、醋酸纤维塑料、聚乙烯塑料、聚丙烯塑料、聚苯乙烯塑料、聚氯乙烯塑料等。如,我们常见的矿泉水瓶、塑料袋等。 (
二)按塑料的应用范围划分
2.耐化学腐蚀性 PE常温下能耐一般酸、碱、盐,但不耐浓的H2SO4、HNO3,在60℃以下能耐绝大多数有机溶剂,在脂肪烃、芳香烃和氯代烃中溶胀。
3.耐老化性能 PE在空气中O2作用下缓慢降解;受热、紫外线、高能辐射的作用,降解加速。
4.绝缘性能 介电常数小。
5.粘结、印刷、着色性差。
塑料的分类
目前工业生产的塑料已有几百种,其中常用的也有60多种,常见的分类方法如下: (一)按塑料受热后的性能表现划分
1.热固性塑料 该类塑料的特点是在一定的温度下,经过一定时间的加热或加入固化剂后即固化成型。 固化后的塑料,质地坚硬,而且不溶于任何溶剂,也不能用加热的方法使其再次软化。加热温度过高就会分解。常见的热固性塑料有:胶木、电玉、装饰板及不饱和聚酯塑料等。图
(2)多功能性复合薄膜:国外大量开发多功能性复合薄膜使其作用进一步细化。例如:耐寒薄膜可耐-18℃、-20℃、-35℃低温环境;对PP作防潮处理制成的防潮薄膜,其系列产品可分为防潮、防结露、防蒸冷、可调节水分等几种类型;防腐膜可包装易腐、酸度大、甜度大的食品;摩擦薄膜堆垛稳定;特种PE薄膜耐化学、耐腐蚀;防蛀薄膜中添加了无异味防虫剂;以双向拉伸尼龙66的耐热薄膜取代双向拉伸尼龙6包装食品,其耐高温达140℃;新型专用食品包装膜可提高食品包装的保香性;非结晶尼龙薄膜透明度类似玻璃;高屏蔽薄膜可保色、香、味,营养指标及口感质量的稳定性;金属保护膜采用LDPE改性薄膜包装液态产品,在低温环境下可热封;以PP合成纸提高该包装的耐光性、耐寒性、耐热性、耐水性、耐潮性、抗油脂性、抗酸性、抗碱性以及抗冲击性能等。

(完整版)塑料基础知识

(完整版)塑料基础知识

(完整版)塑料基础知识第一节塑料的基本概念一、塑料的定义可塑性材料:以树脂(有时用单体在加工过程中直接聚合)为主要成分,一般含有添加剂,并在加工过程中可流动成型的材料,但不包括弹性体。

组成:基体材料-----合成树脂(高分子化合物))辅助材料------助剂(添加剂)二、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1.高分子化合物(聚合物):分子量很高的分子组成的化合物,由许多相同的、简单的基本单元通过共价键重复连接而成聚合反应:单体高分子,聚合物,高聚物2.聚合机理:(1)连锁聚合:聚合过程由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几步基元反应组成反应体系中只存在单体、聚合物和微量引发剂进行连锁聚合反应的单体主要是烯类、二烯类化合物(2)逐步聚合:在低分子转变成聚合物的过程中反应是逐步进行的聚合体系由单体和分子量递增的中间产物所组成大部分的缩聚反应(反应中有低分子副产物生成)属于逐步聚合单体通常是含有官能团的化合物(如二元酸、二元醇等)第二节聚合物的特性1.树脂分子结构对性能的影响:(1)分子链的化学结构对性能的影响:分子链中含有不稳定结构,聚合物的稳定性差。

例:PP易氧化,PC、PET易水解(2)分子链柔性对性能的影响:链段:高分子链上能独立运动的最小单元。

柔性好的分子,链段短,容易运动,熔体黏度小。

制品拉伸强度低、抗冲击强度高(3)分子链规整性的影响:分子链规整性好的,可结晶。

如:PE、PP成型加工条件影响聚合物结晶度及结晶状况,影响制品性能2.树脂分子量对塑料性能的影响:分子量↑:拉伸强度↑伸长率↑抗冲击强度↑熔体流动性↓溶解性↓第三节塑料成型基础一、聚合物的流动和流变行为:流变学:研究材料流动和变形规律的一门科学。

高聚物分子量大,结构及热运动复杂。

故流动情况复杂:不仅存在不可逆的塑性形变,且存在可逆的弹性形变。

流变行为强烈地依赖于聚合物本身的结构、分子量及其分布、温度、压力、时间、作用力的性质和大小等外界条件的影响。

1.高聚物熔体流动特性:(1)高聚物流动时的运动单元为链段。

塑料设计基础知识点

塑料设计基础知识点

塑料设计基础知识点塑料设计是当今工业中广泛应用的一门技术与艺术,它涵盖了塑料材料的特性、加工工艺、模具设计以及产品设计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介绍一些塑料设计的基础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塑料设计。

一、塑料材料的特性1. 物理特性:塑料材料通常具有较低的密度、良好的延展性和可塑性,还具有较好的电绝缘性和耐水性。

2. 化学特性:不同种类的塑料材料对溶剂和化学品的抵抗能力各不相同,需要根据实际使用环境来选择合适的材料。

3. 热学特性:塑料材料的热膨胀性较大,熔化温度和热变形温度也不同,需要在设计时考虑其热学特性以防止变形。

4. 机械特性:塑料材料的力学性能如强度、刚度、韧性等都具有明显的差异,需要根据产品的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二、塑料加工工艺1. 注塑成型:注塑成型是最常用的塑料加工工艺,通过将熔化的塑料注入模具腔中,冷却后得到所需形状的产品。

2. 吹塑成型:吹塑成型主要用于生产中空的塑料制品,如瓶子、桶,通过将加热的塑料挤出并在模具腔内吹气,使其与模具表面接触形成产品的空腔。

3. 挤出成型:挤出成型适用于生产条状、管状或异形截面的产品,通过将塑料加热熔化后挤出模具,冷却后得到产品。

4. 压塑成型:压塑成型适用于制作薄壁产品或具有较大面积的产品,通过将塑料加热软化后压入模具中,冷却后得到产品。

三、模具设计1. 模具材料:模具材料应选择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导热性能的材料,例如合金工具钢或精密合金等。

2. 模具结构:模具结构应合理设计,包括模腔、模芯、顶出机构等,以确保产品的几何形状和尺寸的精度。

3. 模具寿命:模具寿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材料选择、加工工艺和使用环境等,需要在设计时考虑这些因素以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四、产品设计1. 结构设计:塑料制品的结构设计应符合力学原理和工艺要求,以确保产品的强度和稳定性。

2. 外观设计:塑料制品的外观设计应考虑产品的使用功能和美观性,同时要兼顾材料的可塑性和成型工艺的要求。

常用塑料基础知识

常用塑料基础知识

塑胶名称特性电气机械用途建筑日用品包装材料、食其他PE 比水轻、松软、不耐热、耐药品、耐水性、电气绝缘性,接着印刷差。

电波机器零件、电线被复。

挡泥板、近紧。

可挠性水管。

器、容器药瓶、玩具、杂货水筒、塑胶袋一、常用塑料根底学问一.塑胶的定义塑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经渐渐取代了部份的金属、纸、木质品。

所谓塑胶,是由分子量格外大的有机化合物组成或由以其为根本成分的各种材料,以热压力等使之具有流淌性而成形为最终的固体状态者,称之为塑胶。

二.塑胶的通性1.比重轻〔比重为0.9~2〕。

2.结实耐用。

3.是良好的绝缘体。

4.耐蚀性强,且不生锈。

5.成形简洁、生产率高。

6.原料丰富、价格低。

7.颜色鲜亮,着色简洁。

8.主要原料为煤、石油等化工产品。

三.塑胶的分类1.热塑性塑胶〔thermo Plasties〕是指可以屡次重复加热变软、冷却结硬成形的塑料,其耐热性较差它又可分为结晶形与非结晶形,结晶是指分子规章地排列集成。

2.热固性塑胶〔thermosething Plasties〕在加热时起初会被软化而具有确定的可塑性,但随着加热的进展,塑胶中的分子不断化合,最终固化成型,也不熔于熔剂的物质。

按用途又可分为通用塑料,工程塑料,热塑性弹体。

通用塑料:指具备了以下某些性质的聚合物:高强度、刚韧、耐磨、抗化学药品及耐高温,一般指:PA、POM、PC、PPO。

工程塑料:泛指一些具有能制造机械零件或工程构造材料等工业品质的塑料。

其机械性能、电气性能,对化学环境的耐受性,对高温、低温耐受性等方面都具有较优异的特点,能在工程技术上替代某些金属如铜、铝、锌、部份合金钢或其他材料使用,常见的有ABS、PA、PC、POM、PMMA、PU、PSU、PPO、PTFE 等,其中前四种进展最快,为国际上公认的四大工程塑料。

热塑性弹体即指橡胶。

为满足某些特别的塑料,加强现有的性能,降低本钱等需要,近年来产生的一些掺混工程聚合物,PC/ABS、PC/PBT、PPO/PS。

《塑料》 知识清单

《塑料》 知识清单

《塑料》知识清单一、塑料的定义和分类塑料是一种以高分子聚合物为主要成分,并添加了各种助剂的材料。

它具有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易加工等优点,在我们的生活中被广泛应用。

从化学结构上分类,塑料主要可以分为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聚氯乙烯(PVC)、聚酯(PET)等。

聚乙烯又分为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低密度聚乙烯(LDPE)。

HDPE 常用于制造各种塑料制品,如瓶子、桶等;LDPE 则常用于制作薄膜类产品,如保鲜膜。

聚丙烯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机械性能,常见于汽车零部件、家居用品等。

聚苯乙烯质地坚硬且透明,多用于制作一次性餐具、玩具等。

聚氯乙烯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塑料,但由于其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可能释放有害物质,使用受到一定限制。

聚酯则常用于制造饮料瓶等。

二、塑料的生产过程塑料的生产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1、原料准备:主要原料是石油、天然气或煤炭等化石燃料。

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将这些原料转化为单体,如乙烯、丙烯等。

2、聚合反应:将单体在一定条件下进行聚合反应,形成高分子聚合物。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实现,如自由基聚合、离子聚合等。

3、添加剂混合:为了改善塑料的性能,会添加各种助剂,如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着色剂等。

4、成型加工:通过注塑、挤出、吹塑等工艺,将塑料加工成各种形状和尺寸的制品。

三、塑料的性能特点1、物理性能密度:塑料的密度通常比金属和玻璃小,这使得塑料制品轻便易携带。

透明度:有些塑料具有良好的透明度,如聚苯乙烯和聚碳酸酯。

硬度:不同类型的塑料硬度差异较大,从柔软的弹性体到坚硬的工程塑料都有。

2、化学性能耐腐蚀性:大多数塑料对酸、碱、盐等化学物质具有一定的耐受性。

可燃性:一些塑料易燃,而一些则具有较好的阻燃性能。

3、机械性能强度:塑料的强度可以通过添加纤维等增强材料来提高。

韧性:部分塑料具有较好的韧性,能够承受一定的冲击和变形。

4、热性能耐热性:不同塑料的耐热温度范围不同,有些可以在高温下长期使用,而有些则只能在低温环境中应用。

塑料材料基础知识介绍

塑料材料基础知识介绍

塑料的物料组成和助剂
• 1:塑料的基础是树脂,主要物料就是树脂,很多树脂无需添加其他物料直接加工 成型如PP,PE等
• 2:增塑剂:如PVC中环氧大豆油增塑剂,TPE中的烃油. • 3:稳定剂:分为加工防降解,抗氧和防紫外光老化剂 • 4:润滑剂:降低粘连,提高光泽.如ABS747S中就添加了润滑剂 • 5;填充剂:只是为物料的体积,降低成本和降低收缩而使用 • 6;增强剂:如玻纤,玻纤布,滑石粉等填充可以作为增强, • 7:交联剂:使分子与分子之间发生连接,如EVA发泡加工中的DCP(过氧化二异
塑料材料基础知识介绍
塑料概述
一,塑料的定义:
塑料是一种具有可塑性的人造有机化合物(树脂),是以树脂为主要成分加入或 不加入其他材料,通常在加热加压条件下可塑制成一定形状制件的高分子材料.
树脂的定义:相对分子量在1万以上的聚合物或高聚物. 树脂的分类:A天然树脂是指由自然界中动植物分泌物所得的无定形有机物质, 如松香、琥珀、虫胶等B合成树脂是指由简单有机物经化学合成或某些天然产物 经化学反应而得到的产物,如PE树脂,环氧树脂.
塑料材料基础知识介绍
• 6高聚物粘度和温度,切应力之关系 • 7塑料在模内的流动行为 • 8:塑料加工的物理和化学变化 • 8-1,聚合物分子结晶 • 8-2,聚合物分子取向 • 8-3,聚合物的降解 • 8-4,聚合物的交联
• 聚丙稀,尼龙,ABS的性能和加工特性
• 常用塑料的鉴别 • 高聚物性能的提升和改性
,PA9T,丙稀酸类如PMMA,聚醚类塑料如PC,PSF,PPO。
塑料材料基础知识介绍
塑料概述
5:热塑性塑料的一般分类图
塑料材பைடு நூலகம்基础知识介绍
塑料概述
四;塑料的物理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由moses10001贡献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第1讲塑料概述内容提要: 1.1 塑料的组成及分类 1.1.1 塑料的主要成分 1.1.2 塑料的几种物料形式1.1.3 塑料的分类 1.2 塑料的性能 1.2.1 塑料的使用性能 1.2.2 塑料的工艺性能 1.3 常用塑料11.1 塑料的组成与分类塑料一般由树脂和添加剂组成,树脂在塑料中起决定性作用。

添加剂对塑料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有些塑料(如聚四氟乙烯)在树脂中不加任何添加剂,树脂就是塑料。

但大多数塑料若不加添加剂,就没有实用价值。

可以根据塑料的不同用途和不同的性能要求,适当地在树脂中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来获取某种性能的塑料。

11.1.1 塑料的主要成分1.树脂树脂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称为高聚物,是塑料中主要的、必不可少的成分。

它决定塑料的类型,影响塑料的基本性能。

树脂可分为天然树脂和合成树脂两种。

天然树脂有的是从树木和昆虫中分泌出来的。

合成树脂是用人工合成的方法按天然树脂的分子结构制成的树脂,在生产中,一般采用合成树脂。

31.1.1 塑料的主要成分2.添加剂常见的添加剂主要有:填充剂,增塑剂,着色剂,润滑剂,稳定剂等。

此外还有阻燃剂,抗静电剂等。

41.1.1 塑料的主要成分填充剂:又称填料,可分为有机填充剂和无机填充剂。

填充剂在塑料中的作用有:(1)减少树脂的含量,降低塑料成本,起增量的作用;(2)改善塑料性能,扩大塑料的应用范围。

填充剂的形状有粉状、纤维状和层(片)状。

51.1.1 塑料的主要成分增塑剂:对于一些可塑性小、柔软性差的树脂,加入增塑剂可以使塑料的塑性、流动性和柔韧性得到改善,并可降低刚性和脆性。

增塑剂一般为高沸点液态和低溶点固态的有机化合物,要求与树脂相溶性好、不易挥发、化学稳定性好、耐热、无色、无臭、无毒、价廉。

常用的增塑剂有樟脑、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癸二酸二丁酯等。

61.1.1 塑料的主要成分着色剂:主要是使塑料具有不同的颜色,起装饰美观作用,有的着色剂还能提高塑料的光稳定性、热稳定性和耐候性。

着色剂包括颜料和染料。

颜料又分为无机颜料和有机颜料。

无机颜料是不溶性的固态有色物质,它在塑料中分散成微粒而着色,其着色彩能力、透明性和鲜艳性较差,但耐光性、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较好。

染料可溶于树脂中,有强烈的着色能力,且色泽鲜艳,但耐光性、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较差。

有机颜料的特性介于染料与无机颜料之间。

71.1.1 塑料的主要成分润滑剂:润滑剂的作用是防止塑料在成型过程中发生粘模,同时还能改善塑料的流动性并提高塑件表面光泽度。

常用的热塑性塑料中一般都要加入润滑剂。

常用润滑剂有硬脂酸、石腊和金属皂类(硬脂酸钙、硬脂酸锌)等。

81.1.1 塑料的主要成分稳定剂:高分子化合物在热、力、氧、水、光、射线等作用下,大分子链或化学结构发生分解变化的反应,称为降解。

为了防止或抑制降解,需在树脂中加入稳定剂。

稳定剂可分为热稳定剂、光稳定剂、抗氧化剂。

热稳定剂:抑制和防止树脂在加工或使用过程中受热而降解。

光稳定剂:阻止树脂因受到光作用而引起降解。

抗氧化剂:防止树脂在加工、贮存和使用过程中发生氧化,导致树脂降解而失去使用价值。

91.1.2 塑料的几种物料形式根据塑料成型需要,工业上常用于成型的塑料有粉料、粒料、溶液和分散体四种。

粉料的配制是将一定配比的树脂和添加剂粉碎,并在混合设备中按一定的工艺混合即可。

粒料是将已混合好的粉料置于塑炼设备中,借助于加热和剪切应力作用使之熔融,驱出挥发物与杂质,进一步分散粉料中的不均匀成分,再通过粒化设备使之成为粒料。

在成型工艺一般采用粒料。

溶液是将树脂溶于脂类、醚类和醇类溶剂中,再加入一些增塑剂、稳定型、色料和稀释剂等。

分散体是树脂与非水液体形成的悬浮体,通称为溶胶塑料或“糊”塑料。

101.1.3 塑料的分类1.按树脂的分子结构及热性能分类热塑性塑料:此类塑料的分子呈线型或支链型结构。

加热时软化并熔融,成为可流动的黏稠液体(熔体),成型为一定形状冷却后成为固体,并保持已成型的形状。

如果再次加热,又可以软化并熔融,可再次成型,并可反复多次使用。

在熔化、成型过程中只有物理变化而无化学变化。

所以热塑性塑料的边角料(水口料)及废品可以回收并掺入原料中再次使用。

例如:PE、PP、PS、PVC、PMMA、PA、 POM、ABS、PC、PPO、PSU、PTFE等。

111.1.3 塑料的分类热固性塑料:此类塑料的分子最终呈体型结构。

它在受热之初,分子呈线型结构,故具有可塑性和可熔性,可成型为一定形状,当继续加热时,线型分子间形成化学键结合(交联),分子间呈网状结构,当温度达到一定值后,交联反应进一步发展,形成体型结构,此时树脂既不熔融,也不溶解,形状固定后不再变化,又称固化。

如果再加热,不再软化,也不再具有可塑性,在上述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此类塑料制品的边角料和废料不能再回收利用。

例如:酚醛塑料、氨基塑料、环氧塑料、脲醛塑料、三聚氰胺甲醛和不饱和聚酯等。

121.1.3 塑料的分类2.按塑料的性能和用途分类通用塑料:此类塑料具有产量大、用途广、价格低的特点,主要有酚醛塑料、氨基塑料、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乙烯和聚丙烯六大品种。

工程塑料:指在工程上作为结构件的塑料。

这类塑料的力学性能、耐磨性、耐腐蚀性、尺寸稳定性均较高,具有一定的金属特性,常代替金属制造一些零部件。

常用的有聚酰胺、聚碳酸酯、聚甲醛、 ABS等。

增强塑料:在塑料中加入玻璃纤维等填料作为增强材料进一步改善塑料的力学、电气性能,形成复合材料,通常称为增强塑料。

增强塑料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比强度和比刚度高。

热固性的增强塑 13 料俗称玻璃钢。

1.2 塑料的性能塑料的性能包含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

使用性能体现塑料的使用价值;工艺性能体现塑料的成型特性。

塑料的使用性能包括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力学性能、热性能、电性能等,这些性能都可以进行衡量和测定。

塑料的工艺性能主要有:热固性塑料的工艺性能和热塑性塑料的工艺性能。

141.2.1 塑料的使用性能1.物理性能密度:单位体积中塑料的质量。

塑料的密度一般比金属的密度小,在0.83~2.20g/cm3之间。

透湿性:塑料透过蒸气的性质,用透湿系数表示。

在一定的湿度下,试样两侧在单位压力差情况下,单位时间内在单位面积上通过的蒸气量与试样厚度的乘积。

透气性:塑料阻止空气穿过的性质,是衡量塑料制品密封能力的一个指标。

吸水性:塑料吸收水分的性质。

它可用吸水率表示。

吸水率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将塑料放在水中浸泡一定时间后质量(重量)增加的百分率。

透明性:塑料透过可见光的性质,用透光率表示。

透光率指透过塑料的光通量与其入射光通量的百分比。

151.2.1 塑料的使用性能2.化学性能耐化学性:指塑料耐酸、碱、盐、溶剂和其他化学物质的能力。

耐候性:指塑料暴露在日光、冷热、风雨等气候条件下、保持其性能的能力。

耐老化性:指塑料暴露于自然环境或人工条件下,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产生化学结构变化,并保持其性能的能力。

光稳定性:指塑料在日光或紫外线照射下,抵抗褪色、变黑或降解的能力。

抗霉性:指塑料对霉菌的抵抗能力。

161.2.1 塑料的使用性能3.力学性能塑料的力学性能主要包括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弯强度、断裂伸长率、冲击韧度、抗疲劳强度、耐蠕变性、硬度、摩擦系数及磨耗等。

磨耗是塑料试样与特定的砂纸摩擦一定时间后损失的体积,其他指标与金属的力学性能指标有相似的意义。

171.2.1 塑料的使用性能4.热性能塑料的热性能包括线膨胀系数、导热系数、玻璃化温度、耐热性、热变形温度、溶体指数、热稳定性、热分解温度等。

玻璃化温度:塑料从黏流态或高弹态(橡胶态)向玻璃态(固态)转变(或反向转变)的温度。

耐热性:塑料在外力作用下受热而不变形的性质,用热变形温度或马丁耐热温度衡量。

熔体指数:热塑性塑料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其熔体在10min内通过标准毛细管的质量,以g/10min表示,是反映塑料在熔融状态下流动性的一个量值。

热稳定性:塑料在加工或使用中受热而不分解变质的性质。

热分解温度:塑料在受热时发生分解的温度,是衡量塑料热稳定性的一个指标。

塑料加热时应控制在此温度以下。

181.2.1 塑料的使用性能5.电性能塑料的电性能包括表面电阻率、体积电阻率、介电常数、介电强度、耐电弧性、介电损耗等,是衡量塑料在各种频率的电流作用下表现出来的性能。

191.2.2 塑料的工艺性能1.热固性塑料的工艺性能收缩性: 热固性塑料在高温下成型后冷却至室温,其尺寸会发生收缩,使尺寸减小,一般在0.5%左右。

收缩性的大小用收缩率表示,分为实际收缩率和计算收缩率两种,模具设计中一般使用计算收缩率,其公式如下 S=(Lm-Ls)/Ls×100% 式中 S计算收缩率; Lm室温时模具的尺寸; Ls室温时塑件的尺寸。

计算室温时模具的尺寸Lm=Ls×(1+S)201.2.2 塑料的工艺性能影响收缩率的因素: 1. 塑料品种品种不同,收缩率不同;同种塑料,牌号不同,收缩率不同;同种牌号,批次不同,收缩率也可能不同。

2. 塑件结构壁厚大,收缩率大;有嵌件,收缩率小;形状复杂,收缩率小。

3. 模具结构模具的分型面及加压方向,浇注系统的形式、布局及尺寸 4. 成形工艺挤塑、注射成形工艺一般收缩率较大,方向性明显。

预热情况、成形温度、成形压力、时间等。

211.2.2 塑料的工艺性能流动性: 塑料在一定温度与压力下,充满模具型腔的能力称为塑料的流动性。

塑料的流动性差,就不易充满型腔,因此需要较大的成形压力才能成形。

塑料的流动性好,可以用较小的成形压力充满型腔。

但流动性太好,会使塑料在成形时产生严重的溢边,填充不密实,塑件组织疏松,易粘模。

衡量热固性塑料流动性的指标通常用拉西格流动性表示。

221.2.2 塑料的工艺性能影响流动性的因素: 1. 塑料品种加入填料,流动性降低;加入增塑剂,流动性增加。

2. 模具结构模具成型表面光滑,型腔形状简单,采用不溢式压缩模等有利于改善流动性。

3. 成型工艺采用压锭及预热和提高成型压力,在低于塑料硬化温度的条件下提高成型温度等都能提高塑料的流动性。

231.2.2 塑料的工艺性能比容和压缩率:比容是单位质量塑料所占的体: 3/g。

压缩率是成型前塑料原材料的积,单位是cm 体积与成型后制品的体积之比,其值恒大于1。

水分和挥发物的含量:一定的水分和挥发物在:热固性塑料的成型中起增塑作用。

但含量过多,会造成塑料流动性增大,易产生溢料、成型周期长、收缩率大,产品易产生气泡、疏松、变形、翘曲、波纹等缺陷。

固化特性:热固性塑料在成型过程中树脂发生:交联反应,分子结构由线型变为体型,塑料由既可熔化又可溶解变成既不可熔化又不可溶解的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