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工业与生态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学课程文献综述
综述题目:浅谈贵州工业化与生态环境
学院:林学院
专业: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
年级: 2011级
学号: 1109030094
学生姓名:柏正刚
指导教师:刘济明
2013年12月8日
浅谈贵州工业化与生态环境
柏正刚
(贵州大学林学院贵州贵阳 550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工业的大规模发展,工业污染日益加重;生态环境问题备受社会广泛关注。2010年10月26日,贵州省委、省政府在贵州省工业大会上明确提出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的发展,主推全省经济加速发展。本文通过分析贵州的生态现状,贵州省工业发展历史沿革、现状及贵州工业的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提出相应的使贵州工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意见。
【关键词】工业化;生态环境;工业污染
工业化是以经济重心由初级产品向制造业生产转移为特征的,其原因是内需求的变动,工业产品中间使用量的增加,以及随着要素比例变动而发生的比较优势的变化过程【1】。是国民经济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由于历史及地理原因贵州工业化程度相对较低,是一个生态良好且为脆弱的地区,特别是贵州省委九届五次扩大会议提出了“生态立省”的发展战略,使得贵州的生态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与发展;但是2010年“工业强省”战略的提出,引起了很大的社会争议。因此,充分认识贵州的生态现状、工业化进程以及工业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对于贵州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贵州生态环境现状
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
1.1 地质地貌
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的东南部,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贵州高原山地居多,均有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种基本地貌类型,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
陵。岩溶地貌发育非常典型,喀斯特地貌面积109084平方千米,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1.9 %,境内岩溶分布范围广泛,形态类型齐全,地域分布明显,构成一种特殊的岩溶生态系统。
1.2 植被覆盖
贵州的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温变化小,降雨量充沛;植被丰厚,具有明显的亚热带性质,组成种类繁多,区系成分复杂。截止2008年7月贵州的森林覆盖率到达了39.93%【2】,并提前完成了省委九届五次会议提出到201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40%的战略目标。到2013年上半年全省的森林覆盖率已达42.5%,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目前全省已建有自然保护区130个,其中有梵净山自然保护区、茂兰喀什特森林、草海湿地等国家级保护区9个;省级风景名胜区72个;国家森林公园22个,省级31个;国家地质公园3个,省级9个。贵州的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与发展。
1.3 生物多样性
贵州生物种类繁多,全省有野生动物资源1000余种,其中有黔金丝猴、黑叶猴、华南虎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4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69种。有野生植物资源3800余种,其中银杉、珙桐、秃杉、桫椤等4种属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二级保护植物27种,三级保护植物39种。
植被类型多样,有中国亚热带型的地带性植被常绿阔叶林、近热带性质的沟谷季雨林、山地季雨林、寒温性亚高山针叶林、暖性同地针叶林、落叶阔叶林、珍贵落叶林等。植被在空间分布上又表现出明显的过渡性,从而使各种植被类型在地理分布上相互重叠、错综,各种植被类型组合变得复杂多样。【3】
2、贵州工业化
工业是指从自然界取得物质资源或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再加工生产成产品的工作和过程。
2.1工业发展史
贵州的工业化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开始起步的。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贵州历届省委、省政府逐渐把发展工业经济放在突出位置,贵州工业化建设正式起步,并得到较快发展。在走过了艰苦卓绝的60年
历程之后,2010年贵州在一个很薄弱的基础上,建成了全面的、具有相当规模和水平的工业体系;工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为全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总的来说,贵州工业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始发展阶段(建国初期)。
建国初期,通过没收官僚资本,赎买民族资本,工业生产逐步发展,一批小型制造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逐步建立起来。1949年全省工业总产值只有 2.1亿元【4】;“大跃进”期间,贵州同全国一样,掀起了一股大办工业的热潮。在1958一1960年间,全省国营工业基本建设投资额达到10.66亿元【5】,工业得到较大的发展,工业体系初具雏形。
第二阶段:奠定基础阶段(三线建设时期)。
1966一1978年,贵州工业进人了大规模的专线建设时期,国家对贵州工业基本建设共投资69.26亿元,先后安排大中型工业建设项目200多个,地方配套建设小型项目1000多个。三线建设改变了原有的工业结构,贵州建成了航天、航空、电子三大国防科技工业基础,形成了煤炭、水电、火电等能源工业体系和有色金属、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原材料工业基地。贵州的工业化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到了1978年,工业总产值达41.26亿元。【5】
第三阶段:快速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来)。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历届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紧紧抓住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努力开发本省优势资源,着力培育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和引进高新技术,积极推进企业技术进步,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相关配套改革,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加强和改善工业经济运行调控,全面推进西部大开发等重大项目的实施,积极探索一条符合贵州省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2.2发展现状
落后的工业化是贵州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全省工业化进程,推动全省经济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努力实现经济建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2010年贵州省委《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