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合理优化选择
围手术期管理之患者饮食管理PPT课件

避免不良饮食习惯及误区
01
避免暴饮暴食
术前应避免暴饮暴食,以免增加胃肠道负担和手术风险。
02
避免刺激性食物
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引起胃肠道不适。
03
误区提示
部分患者认为术前应大量补充营养,实则不然。过度补充营养可能导致
胃肠道负担加重,甚至影响手术效果。因此,术前饮食应以适量、均衡
围手术期管理之患者饮食管理
$number {01} 汇报人:xxx
2024-01-08
目录
• 引言 • 饮食管理原则与指导方针 • 术前饮食管理策略 • 术后饮食管理策略 • 特殊患者群体的饮食管理 • 饮食教育与患者沟通技巧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1 2
3
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率
合理的饮食管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身体抵抗 力,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
根据手术类型、麻醉方式及患者 情况,术前禁食时间一般为6-12 小时。
禁食要求
严格禁止摄入固体食物,可酌情 允许少量清流质饮食,如清水、 无渣果汁等。
适宜食物选择与搭配
高营养食物
术前应选择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高营养食物,如瘦肉、鱼、蛋、奶 制品、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易消化食物
选择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如稀粥、面条、蒸蛋等,以减轻胃肠道负担。
THANKS
确定能量和营养素需求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疾病状况等因素,计算每日所需能量和营养素摄入量。
制定饮食计划
结合患者的饮食偏好、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等,制定符合其需求的个性化饮食计划。
营养需求评估与调整
01
02
03
监测营养状况
骨科患者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与管理

骨科患者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与管理摘要:围术期间患者因骨科疾病而处于应激状态之中,日常消耗量较大,为此必须重视骨科患者围术期间营养支持管理。
护理人员应当先进行营养支持评估,了解患者营养状况和胃肠道功能,进而选择最佳的营养支持途径。
护理人员按照肠外营养支持和肠内营养支持方式的不同而给予针对性护理,日常加强导管护理管理,重视预防各类并发症,因此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骨科;围术期;营养支持;护理管理前言围术期间患者因骨科疾病而处于应激状态之中,日常消耗量较大,术后伤口愈合也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患者在围术期出现营养不良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故此必须重视对骨科患者围术期营养状况的了解和干预,制定合理的营养支持管理计划。
本文简要归纳骨科患者围术期营养状况及营养支持管理的主要策略,为提高骨科围术期护理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1 营养评估一项研究[1]认为在入院后的二十四小时内就可进行营养筛查和评估,护理人员需要全面高危骨折创伤患者身体状况,例如依据前白蛋白以及白蛋白等指标展开评价。
目前临床上针对骨科疾病患者围术期营养筛查和评价的工具较多,如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量表)、MUST(营养不良通用筛查工具)、MNA-SF(微营养评定简表)等[2],这些均可对骨折患者围术期间营养状况进行客观的评价,其中NRS2002量表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最高,护士以及临床医师均可迅速学会使用[3]。
2 术前禁食和术后进食管理2.1 术前禁食管理传统外科手术理念要求患者禁食一晚上,然而术前长时间禁食会导致患者胃肠道吸收功能下降,在术后可能出现胰岛素抵抗的风险[4]。
因此美国麻醉医师协会主张可在麻醉前给予患者流质食物支持,不仅不会增加麻醉期间误吸的风险,同时还能避免因禁食而出现代谢紊乱症状。
2.2 术后进食管理骨折患者在术后需及时给予胃肠内营养支持,不需要延迟进食。
护理人员需结核患者病情和恢复情况对营养补充剂的种类和量做出科学的选择。
术后可按照医嘱通过静脉滴注能量合剂、脂肪乳剂等补充能量和热量[5]。
麻醉科围手术期病人营养支持指南

麻醉科围手术期病人营养支持指南麻醉科围手术期病人的营养支持是保障患者手术安全和恢复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营养支持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促进创伤愈合和恢复,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本指南旨在为麻醉科医生和临床护士提供相关指导,确保围手术期病人的营养支持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一、营养筛查和评估在手术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营养筛查和评估。
通过问卷、观察和体格检查等方式,判断患者的营养状况和风险因素,以便进行个体化的营养干预措施。
1. 营养筛查工具常用的营养筛查工具包括NRS2002评分法、MUST评估工具等。
医护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工具进行筛查。
2. 营养评估内容营养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身高、体重、BMI指数、蛋白质摄入量等。
同时还要结合患者的疾病情况、营养摄入情况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二、术前准备术前准备是围手术期病人营养支持的重要环节。
通过术前准备,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升手术成功率和术后恢复速度。
1. 营养干预针对营养不良或风险因素较高的患者,可以进行营养干预。
包括增加膳食摄入、补充口服或静脉营养支持等。
2. 特殊情况处理对于存在特殊情况的患者,如消化道手术前禁食的患者,可以通过肠内外营养支持等方式进行替代。
三、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个体化处理,既要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又要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1. 膳食调整根据患者手术类型、年龄、疾病等特点,合理调整膳食结构和摄入量。
例如,在血管手术中,应避免高脂肪和高胆固醇的食物。
2. 营养支持途径选择根据患者的胃肠功能和手术类型选择营养支持途径。
常用的支持途径包括口服、静脉和肠外营养等方式。
3. 营养成分选取在选择营养成分时,应考虑患者的特定需求。
例如,心脏手术患者可适当增加精氨酸的摄入,以促进心肌恢复。
四、术后恢复与监测术后恢复与监测是围手术期病人营养支持的关键环节。
通过及时监测和适当的干预,帮助患者提高术后恢复水平和生活质量。
围手术期应该如何进行营养支持?

围手术期应该如何进行营养支持?围手术期是围绕手术的一个全过程,从病人决定接受手术治疗开始,到手术治疗基本康复,包含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的一段时间,具体是指从确定手术治疗时起,直到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时间约在术前5-7天至术后7-12天。
手术是一种创伤性的治疗手段,手术的创伤可以引起机体一系列内分泌和代谢变化,导致机体营养物质消耗增加、营养状况水平下降、免疫功能受损。
手术前期体内足够的营养储备、手术期间病人对手术创伤和麻醉的耐受力以及手术后期营养素的适量补充都是影响病人术后恢复状况的决定因素。
围手术期营养能够提高病人抵抗力,减少并发症,促进手术病人伤口愈合和痊愈,降低营养不良病人的术后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外科手术患者应在入院24小时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 BMI(体质指数)是可以用来判断患者体重是否正常的指标,BMI的计算是患者体重(kg)除以身高平方(m)2。
我国成人正常的BMI应在18.5~23.9 kg/m2之间。
术前还可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进行全面的营养风险筛查。
具有营养风险的患者应由临床营养医师进一步进行术前营养评估,评价指标包括膳食调查、人体测量、生化检查、临床检查和综合评价。
有营养风险或存在营养不良的患者术前营养支持治疗时间一般为7~10 天,严重营养不良的患者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营养支持,以改善营养状况,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鼓励患者平衡膳食,好好吃饭。
这是所有需要营养干预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
营养教育包括营养咨询、饮食指导及饮食调整。
在详细了解患者营养不良严重程度、类别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个体化的营养宣教、饮食指导及饮食调整建议,如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进餐频次,优化食物加工制作等。
当自然进食不能满足机体营养需要时,首先应该选择“口服营养补充”。
即在自然饮食的基础上经口摄入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补充日常饮食的不足。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包括全营养配方食品、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非全营养配方食品。
围手术期的临床营养治疗指南

围手术期的临床营养治疗指南外科手术作为一种有创治疗,可导致机体出现内分泌及代谢改变,这些改变虽然是机体的保护性防御反应,有利机体对创伤耐受,但会导致体内营养素大量消耗。
临床上外科患者普遍存在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发生率约为30%~50% 。
Studley等已注意到围手术期营养不良对消化性溃疡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
围手术期营养不良不仅影响器官的生理功能,还会增加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延长切口愈合、器官功能恢复及住院时间。
大多数研究证实,围手术期营养不良的患者术后并发症是营养正常患者的20倍,尤其是中重度营养不良患者术后并发症显著增加。
因此,围手术期的营养治疗应该受到重视。
(一)术前营养诊断与营养治疗原则1. 术前营养诊断外科患者多数存在程度不同的营养不良,但有关营养不良的患病率,各家报道差异甚大。
选择正确的营养状况评估方法,不仅能诊断患者是否存在营养不良,而且能够评价营养治疗的效果。
目前尚无公认的、简便而又精确的标准,临床常用有2种比较系统、全面的评价方法,包括主观全面评估法(SGA)和营养风险筛查法(NRS)。
SGA根据体重变化和身高、膳食摄入变化、胃肠情况、疾病与营养需求关系、体格检查等进行评分,结果分为A、B、C级,A级为良好,B级为轻中度营养不良,C级为重度营养不良。
NRS包括初筛和最终筛查两个部分,前者结合人体测量(BMI)、疾病结局与营养治疗的关系、近期体重变化和近期营养摄入变化;后者还需根据目前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疾病损伤状况的风险而定,NRS评分≥3分作为存在营养不良风险的标准。
2. 术前营养治疗指征营养治疗的主要指征是严重营养不良者,以及需进行大手术的轻中度营养不良患者。
其主要目的在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其对手术创伤的耐受力,减少或避免术后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
而证据表明,营养状况良好者可以耐受一般手术创伤,在10天内不给予营养治疗也不会产生严重不良反应。
3. 术前营养治疗原则(1)高能量高糖类高糖类膳食可供给充足能量,减少蛋白质消耗,促进肝糖原合成和贮备,防止发生低血糖,保护肝细胞免受麻醉剂损害。
围术期患者营养支持指南

成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指南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自2006年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制定《临床诊疗指南:肠内肠外营养学分册》至今已有10年,为了更好地规范我国的临床营养实践,我们按照当今国际上指南制定的标准流程,根据发表的文献,参考各国和国际性营养学会的相关指南,综合专家意见和临床经验进行回顾和分析,并广泛征求意见,多次组织讨论和修改,最终形成本指南。
指南制定方法学本指南主要采用德国医学科学委员会、苏格兰学院指南协作网及牛津大学循证医学中心所提供的分级系统,并根据GRADE系统对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做出评定[1]。
证据级别主要由研究的数量和类型决定,用来评判相关证据的质量和效果的确定性,等级从“高”到“极低”,最高证据质量来源于多项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RCT)所产生的一致结果和Meta分析结果(表1)[2]。
表1?《成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指南》采用的证据分级证据级别定义研究类型高我们非常确信真实的效应值接近效应估计无限制、一致性好、精确、可直接应用、无发表偏倚的RCT;效应量很大的观察性研究中对效应估计值我们有中等程度信心:真实值有可能接近估计值,但仍存在二者大不相同的可能性有严重限制、结果严重不一致、精确度严重不足、部分不能直接应用、可能存在发表偏倚的RCT;有剂量反应、效应量大的观察性研究低我们对效应估值的确信程度有限:真实值可能与估计值大不相同有极其严重限制、结果极其严重不一致、精确度极其严重不足、大部分不能直接应用、很有可能存在发表偏倚的RCT;观察性研究极低我们对效应估计值几乎没有信心:真实值很可能与估计值大不相同有非常严重限制、结果非常严重不一致的RCT;结果不一致的观察性研究;非系统的观察性研究(病例系列研究、病例报告)注:RCT为随机对照试验根据PICO系统构建合适的临床问题,通过相应的关键词进行系统文献检索,文献搜索资源中,一级文献数据库包括MEDLINE、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二级文献数据库包括Cochrane?Database?of?Systemic?Reviews、the?National?Guideline?Clearinghouse,再利用Google学术搜索进行搜索(含电子出版物),搜索时间截至2016年3月29日。
腹部外科围手术期的合理营养支持

初 产妇 由 于 没 有 经 验 , 即 将 到 来 的 对 分 娩 既有 喜 悦 期 盼 , 有 恐 惧 焦 虑 , 心 又 担 分娩过 程出现 疼痛 、 血等情 况 , 响产 出 影 程进展 , 至 造成难 产 , 以初 产妇 更加 甚 所 希望得 到医护人员的关心与帮助 , 使他们 在最佳 的心理状态下顺利分娩 。
腹部外科
围手术期 营养 支持
d i 1 . 9 9 j i n 1 0 —6 4 . 0 0 o:0 3 6 /.s . 07 s 1x 2 1 .
腹 部外 科患 者 大 多伴 有不 同程 度 的 营 养不 良 , 不 良不但 损 害机 体 组织 器 官 的 营养 生 理功 能 , 且 可 增 加 手 术 风 险 , 低 患 者 而 降 手 术耐 受力 , 研 究 表 明 J围手 术 期 营养 有 , 支 持可 以降 低营 养 不 良患 者 的术 后 并 发 症 的发 生 率与 死亡 率 , 改 善器 官 功能 。 并
术前营养支持 外科手术患者术前存在 许多 因素 , 如 肿瘤 、 消化道 梗阻 、 感染 、 创伤均 可引起 不 同程度的营 养不 良, 现低 蛋 白 血症 、 出 免 疫功能低下 、 织修 复能 力下 降 、 组 器官 功 能障碍 , 而影 响手术 效果 , 果 为选 择 从 如 性 手 术 或 者 限 期 手 术 , 前 可 以 给予 肠 内 术 或 肠 外 营 养 支 持 以改 善 营养 状 态 , 而 改 继 善 机 体 的 整 体 情 况 , 不 可 避 免 需 要 手 术 为
初 产 妇 分娩 前 的 心 理 护 理 措 施
由于 初 产 妇 没 有 分 娩 经 验 , 做好 产 前
宣 教 是 非 常 重 要 的 。护 理 人 员 一 定 要 认
优化围手术期病人护理

监测与记录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 化,及时发现并处理 并发症,做好相关记 录和报告。
应急预案
制定并发症应急预案 ,一旦发生并发症, 能够迅速采取措施进 行处理。
出院前健康教育
饮食指导
指导患者出院后合理饮食 ,注重营养均衡和饮食卫 生。
活动建议
建议患者出院后继续进行 适当的活动和康复训练, 促进身体恢复。
持续改进方案落实
制定持续改进计划
根据护理质量评价结果 ,制定具体的持续改进 计划,明确改进目标、 措施和时间表。
落实改进措施
按照计划落实改进措施 ,确保改进措施的有效 性和可持续性。
跟踪改进效果
对改进效果进行跟踪和 评估,了解改进措施的 实际情况和效果,为后 续的改进的专业技能水平。
护理质量评价指标设定
制定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结合围手术期病人护理的特点和要求,制定具体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设定护理质量评价指标
根据评价标准,设定具体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如病人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护理记录 完整性等。
定期进行评价
定期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价,了解护理质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心理疏导
针对患者具体心理问题,进行个性化的心理疏导,提高手术耐受性 。
家属支持
鼓励家属给予患者情感支持,增强患者信心与安全感。
优化营养支持方案
营养评估
根据患者病情及营养状况,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支持方案。
肠内营养
对于胃肠功能正常的患者,优先选择肠内营养,提供全面 均衡的营养素。
肠外营养
对于胃肠功能受损或无法进食的患者,给予肠外营养支持 ,确保能量供应。
沟通不畅
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不同科室之间沟通不足,可能导致治疗延 误或护理不当。
外科手术中的围术期营养支持

外科手术中的围术期营养支持手术是治疗和改善患者健康状况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外科手术中,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这一整个过程被称为围术期。
围术期的管理对于手术的成功和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其中,营养支持在围手术期的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外科手术中围术期营养支持的重要性及其具体实施。
一、围术期营养支持的重要性在外科手术中,患者的身体将受到一定的创伤,代谢率和能量消耗将大大增加。
因此,围术期的营养支持对于维持患者的营养平衡、促进愈合、减少并发症发生至关重要。
1. 保持营养平衡:手术前和围术期的卧床休息会导致肌肉蛋白分解,而手术本身也需要大量能量。
因此,通过合理的营养支持,可以提供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物质,减少营养不良的风险。
2. 促进伤口愈合:手术后的伤口愈合是成功康复的关键。
营养素如蛋白质在此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足够的蛋白质摄入可以增加伤口愈合速度,减少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3. 减少并发症:围术期的营养支持可以有效降低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手术后肠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
适当的营养补充可以提高免疫力,减少感染风险;同时,保持恰当的水电解质平衡也对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至关重要。
二、围术期营养支持的具体实施1. 手术前的营养准备:手术前的病患应获得适当的营养支持,以减少手术后营养不良的风险。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途径进行营养补充。
口服摄入通常是首选,但对于无法口服的患者,可考虑经胃管、肠外营养等方式。
2. 手术中的营养管理:在手术中,患者无法口服,因此根据手术的时间长短和患者具体情况,可以通过静脉输液或肠外营养等方式,维持患者的能量和营养需求。
3. 手术后的营养调理:手术后的围术期是最关键的阶段,患者需要尽早地恢复正常的饮食和活动。
根据手术的性质和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合适的能量和营养摄入,并逐渐过渡到正常的饮食模式。
三、围术期营养支持的注意事项1. 个体化营养方案:针对不同患者的特点和手术的不同类型,制定适合其个体化需求的营养方案。
普外科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护理课件

肠梗阻患者由于肠道功能受阻,常常无法正常进食。在术前应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了解肠道梗阻的程度和位置 ,制定合适的营养支持方案。术后应密切关注患者的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及时调整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的方案, 以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
案例三:胰腺炎患者的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护理
总结词
胰腺炎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关键在 于控制炎症反应,促进胰腺功能恢复。
心理护理
及时与患者沟通,缓解焦虑、恐惧等 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围手术期营养支持 护理的重要性,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 力。
05
普外科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护 理的案例分享
案例一:胃癌患者的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护理
总结词
胃癌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关键在于维持良好的营养状态,促进术后恢复。
普外科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护 理课件
目录
• 普外科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护理概 述
• 围手术期患者营养状况评估 • 普外科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护理的
实施
目录
• 普外科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护理的 并发症及处理
• 普外科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护理的 案例分享
01
普外科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护 理概述
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普外科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护理是指在手术前后为患者提供营 养支持,以满足其身体需求,促进术后恢复的护理措施。
详细描述
胃癌患者常常存在营养不良的情况,因此术前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制定个性化 的营养支持方案至关重要。术后应关注患者的消化吸收功能,提供适当的营养支 持,如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促进术后恢复。
案例二:肠梗阻患者的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护理
总结词
肠梗阻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重点在于缓解肠梗阻症状,维持良好的营养状态。
围手术期患者的营养支持

围手术期患者的营养支持一、营养支持的基本知识何谓营养支持?营养支持是指为治疗或缓解疾病,增强治疗的临床效果,而根据营养学原理采取的膳食营养措施,又称治疗营养。
营养支持主要包括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
所采用的膳食称治疗膳食,其基本形式一般包括治疗膳、鼻饲膳、管饲膳、要素膳与静脉营养。
其是维持与改善器官、组织、细胞的功能与代谢,防止多器官衰竭发生的治疗性措施。
营养支持的目的有哪些?营养支持不能单纯地理解为提供营养素,其目的是使机体细胞获得所需要的营养底物,进行正常或接近正常的代谢,进而维持与改善器官、组织、细胞的功能与代谢,防止多器官功能衰竭,达到促进患者康复的目的。
根据营养支持的目的,营养支持可分为三类:补充营养、支持营养与治疗营养。
补充营养是为那些存在营养不足的患者补充较多的营养,以纠正营养不良;支持营养是为那些原无营养不良,但因急性疾病,消耗大量增加,为维持机体的基础需要与补充额外消耗而给予相应的营养,以支持机体维持代谢的正常进行;治疗营养是通过提供某些营养物质,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哪些患者需行营养支持?患者是否需要营养支持,必须考虑以下因素:患者营养状况与脏器损害的关系;拟定实施手术的类型及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性;是否获得适当的补充路径。
如果患者存在严重营养不足,或存在术后并发症的风险,或摄入量低于机体需要量的60%,可在术前提供营养支持,以促进能量和蛋白质储备,减少消耗,增强机体抵抗力。
营养支持有何重要意义?患者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患者的营养状况可直接影响疾病的恢复和转归,营养不良可使患者的抵抗力降低,使患者对手术和麻醉的耐受能力下降,从而使疾病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增加,同时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最终导致医疗费用的提高。
因此,对患者进行营养支持对于疾病的转归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还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
如何对患者进行营养支持?营养支持是临床治疗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其目的是让患者准备抵御手术应激和减少手术风险。
骨科患者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与管理

伤、疼痛、长期卧床有关 八、潜在并发症 压疮、肺部感染、深
静脉血栓、肢体废用综合征
LUZHOU PEOPLE’S 理。 二、使患者身心处于最佳状态下接受手术。 三、患者疼痛减轻或缓解。 四、减少因长期制动和卧床引起的不良生理反
胃肠外营养(PN)
LUZHOU PEOPLE’S HOSPITAL
LUZHOU PEOPLE’S HOSPITAL
临床研究发现,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对营养状 态良好者的预后无影响,但能降低中、重 度营养不良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 、缩短住院日、强调对中、重度营养不良 者,尤其术后处于应激状态的危重者应尽 早进行营养支持。
骨科患者围手术期的 营养支持与管理
周玉洁 LUZHOU PEOPLE’S HOSPITAL
LUZHOU PEOPLE’S HOSPITAL
手术是治疗骨科疾病的重要手段, 但能否取得预期效果,不仅取决于 医生正确的诊断、合理的治疗,妥 善细致的术前术后护理更是保证手 术成功的重要基础和重要环节。
LUZHOU PEOPLE’S HOSPITAL
LUZHOU PEOPLE’S HOSPITAL
术前准备 术中保障 术后处理
体质与精神的准备 手术方案的选择 特殊情况的处理 术中的监护 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LUZHOU PEOPLE’S HOSPITAL
护理安全管理的方法
一、组织安全管理 1.查房制度 2.医嘱的执行与查对制度 3.交接班制度 二、业务安全管理 1.准确的围手术期评估和积极的术前准备 2.严密的术后监测、观察及记录 3.严格执行护理制定职责规范
LUZHOU PEOPLE’S HOSPITAL
老年骨科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

老年骨科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中国已进入老龄社会,如何加强老年保健、延缓衰老进程、防治各种老年常见病,达成健康长寿和提高生命质量的目标,已成为医学界注重的研究课题。
老年营养是其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合理的营养有助于延缓衰老,而营养不良或营养过盛、紊乱则有可能加速衰老的速度。
因此,从营养学的角度探讨老年人生理变化,研究老年期的营养,包括老年骨科围手术期的营养非常重要。
一、影响老年人营养状况的因素(一)生理因素多数老年人有牙齿脱落或对假牙不适应,影响食物的咀嚼,因此不愿选用蔬菜、水果和瘦肉一类的食物。
老年人由于消化吸收功能减弱,摄入营养素不能很好地被吸收。
由于肝、肾功能的衰竭,维生素D不能在体内有效地转化成具有活性的形式。
老年人由于慢性病,常服用各种药物,干扰了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
(二)环境因素部分老年人由于经济状况拮据,购买力下降,或行动不便外出采购困难,影响了对食物的选择。
丧偶老人、空巢老人由于生活孤寂,缺少兴趣,干扰了正常的摄食心态。
有些老人因退休而离开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尚不能适应,引起食欲下降。
二、外科患者的临床营养支持临床营养支持是近年在国际上常用的名词。
临床营养包括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支持。
这两种营养支持的内容,均是由大分子营养素组成,与普通的食物有根本的区别,包括平衡的多种氨基酸成分、长链及中链脂肪、糖类、平衡的多种维生素、平衡的多种微量元素等成分。
由于历史上临床营养支持是以外科医师作为先驱,故有人称之为外科营养。
(一)营养基质代谢及创伤/感染后的代谢反应1.营养基质的代谢营养基质可分为三类:①供应能量的物质,主要为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②蛋白质,这是构成身体的主要成分,是生命的物质基础。
③身体各部分的各种元素,如各种电解质、微量元素以及各种维生素。
以下略述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氨基酸)的代谢。
(1)碳水化合物的代谢碳水化合物是中国人膳食的主要成分,为热量的主要来源。
各地区的人们所摄碳水化合物在膳食中的比例差别很大。
最新:老年外科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

最新:老年外科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摘要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日益加重,接受外科手术的老年患者也随之增多,老年患者有合并症多、营养风险高、衰弱、器官功能下降等特点,营养支持是老年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的重要环节。
目前,国内外缺少老年患者用手术期肯养支持指南或共识,为推动本领域临床工作规范开展,基于现有研究证据,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老年外科专业委员会组织讨论并制定本共识,从术前营养评定,手术前后的营养支持适应证、目标、成分与途径,营养并发症与管理、手术并发症的营养干预及营养随访等多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老年外科患者的规范营养支持提供指导。
根据联合国标准,年龄二60岁人口比例>10%或265岁人口比例>7%为老龄化社会,465岁人口比例>14%为老龄社会。
我国正快速步入老龄社会,旦老年人口基数庞大C截至2022年底,我国老年人口总数已达2.8亿,占总人Il19.8%,>65岁占总人口14.9%[l]0老年人群因年龄增长、器官功能衰退,健康问题逐渐增多。
2019年我国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达75%,老年人死因中,心脑血管疾病、肿痛和呼吸系统疾病占比超过80%,合并症多是老年患者接受外科手术面临的重要挑战。
衰老涉及生理、病理、社会和心理等多方面,其中营养是老年健康问题的重要方面。
老年人营养不良常见,可导致器官功能下降、肌肉功能降低、骨质减少、免疫功能减弱、认知功能下降等,在老年外科患者中,营养不良还与切口愈合和术后恢复减拽,再入院率和病死率增加等相关[2,3]0外科手术患者中,老年患者占比呈增氏趋势;我国外科手术患者中,>65岁患者比例为25%~33%,在美国则超过50%[4,5]。
面对日益增长的老年外科患者营养支持需求,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老年外科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围绕老年外科患者的临床营养关键问题,撰写本共识C共识目标人群为拟行外科手术的老年患者,各级医疗机构中从事老年外科工作的临床医师、护理人员及从事相关教学、科研等工作的人员均可参考使用。
胃肠手术“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全攻略

胃肠手术“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全攻略围手术期的合理营养支持对于患者康复和恢复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全面的《胃肠手术“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全攻略》,以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策略。
一、胃肠手术前的准备(一)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和风险因素在手术前,医生会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相关风险因素。
这包括测量身体质量指数(BMI)、血液检查、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水平等。
通过评估患者的营养状态,可以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支持计划,并预防并发症。
(二)预防感染和改善免疫功能的措施手术前,预防感染是非常重要的。
患者可能需要接受抗生素治疗以预防或治疗感染。
此外,提高免疫功能也是关键。
饮食中摄入足够的维生素C、锌和其他抗氧化剂有助于增强免疫系统功能。
此外,适当的休息和减轻压力也可以改善免疫功能。
(二)准备消化道清洁和预防并发症的策略在胃肠手术前,患者需要进行消化道清洁以减少手术中的感染风险。
这可能包括使用泻药、灌肠或采用其他特定的清洁方案。
此外,为了预防并发症,患者可能需要暂时停止服用某些药物,如抗凝剂或非甾体类抗炎药,并告知医生有关过敏反应和家族史等重要信息。
二、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目标与原则(一)维持水电解负衡和酸碱平衡在胃肠手术过程中,机体可能会出现液体丧失、电解负衡以及酸碱紊乱等问题。
因此,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应注重维持正常水分和电解质平衡,确保机体功能正常运转。
(二)提供足够能量和蛋白质在围手术期,提供足够的能量和蛋白质可以帮助减少感染风险、促进伤口愈合,并增强机体抵抗力。
个体化的能量和蛋白质摄入计划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和手术类型进行调整。
(三)补充必需维生素等微量元素营养支持应包括必需维生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D)、矿物质(如钙、铁)和微量元素(如锌、硒)的补充。
这些营养素在胃肠手术围手术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促进伤口愈合、增强免疫功能,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四)控制液体摄入在围手术期,过多的液体摄入可能导致组织水肿,增加心脏负荷,并增加呼吸机械通气的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北京 100730
E-mail:yu-jch@
出:对于营养不良(不足)或存在营养不良风险的围手术期 病人,合理优化肠外、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以维持或改善 营养状况,提高手术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住院时 间及医疗费用。对于无营养不良或营养不良风险的围手 术期病人,肠外、肠内营养支持可能无效,或增加并发症风 险和医疗费用。因此,有必要对围手术期病人首先进行营 养风险筛查和评估。
营养风险筛查是指由临床医护人员、营养师等实施的 快速、简便方法,以决定是否需要制定和实施营养支持计 划。多种方法均可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和评估,临床医师或 营养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我们主要采用欧洲 肠外肠内营养学会(ESPEN)推荐的营养风险筛查 2002 方 法[2],该法针对成年和老年住院病人进行营养风险筛查,是 具有循证基础的方法。营养风险是指与营养因素有关的 不良结局的风险,包括并发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增 加的风险。这种通用营养不良筛查工具的评价指标包括: 体重下降、摄食量、体重指数( 1~3 分);疾病严重程度(1~3 分);病人年龄≥70 岁(1 分)。判断标准:总评分≥3,表明 病人有营养不良或营养风险,即应该使用营养支持。1~2 分提示存在轻度风险,应每周复查;0 分表示无营养风险。
Perioperative nutritional support: reasonable and optimal selection YU Jian-chun.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PUMC Hospital, CAMS and PUMC, Beijing 100730, China Abstract For the existence of malnutrition or undernutrition risk perioperative patients, nutritional screening and assessment, nutrition intervention plan can be designed earlier. Rational, optimizing selection for perioperative parenteral and enteral nutritional support therapy could maintain or improve nutritional status, improve surgical treatment, reduce complications, hospital stay and medical costs. Keywords malnutrition;nutritional support therapy
· 110 ·专题笔谈Fra bibliotek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2 年 2 月 第 32 卷 第 2 期
外科营养
文章编号:1005-2208(2012)02-0110-03
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合理优化选择
于健春
【摘要】 对于营养不良(不足)或存在营养不良风险的围手 术期病人,营养风险筛查和评估可以提早制定营养干预计 划。围手术期选择合理、优化肠外、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 以维持或改善营养状况,提高手术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 率,减少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 【关键词】 营养不良;营养支持治疗 中图分类号:R6 文献标志码:A
肠外、肠内营养支持临床应用 40 多年以来,从营养补 充、支持到治疗,已挽救了无数肠功能障碍危重病人的生 命。当今,人们更加注重营养支持的疗效[1]。如何选择合 理、优化的肠外、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是提高围手术期病人 营养支持疗效的关键。
1 营养风险筛查与评估 在循证医学的基础上,欧洲、美国及我国的指南均指
通常的氨基酸溶液包括 13~20 种氨基酸,包括必需氨 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一般氨基酸溶液中均含有电解质, 应注意考虑到电解质摄入量,并应提供足够的非蛋白热 量。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2 年 2 月 第 32 卷 第 2 期
· 111 ·
2 围手术期肠外营养 规范化应用肠外营养应提倡应用全合一系统进行经中
手术应激期营养热量目标 83.7~104.6kJ(/ kg·d),氮量 0.10~0.15g(/ kg·d)。应激与代谢状态稳定,可适当增加能 量 104.6~125.5kJ(/ kg·d),氮量 0.15~0.20g(/ kg·d),脂肪能 量应占总能量的 25%~40%。当病人存在呼吸功能障碍且 对脂肪耐受良好时,脂肪乳剂供能可达 50%。体脂异常时 应调整能量,肥胖病人应降低热量 41.8~62.8kJ(/ kg·d),严 重营养不良病人应增加热量 146.44~188.3kJ(/ kg·d),氮量 0.20~0.25g(/ kg·d)。
心静脉、外周静脉或外周-中心静脉输注:普通病人可选用 即用型肠外营养袋,特殊病人可行特殊个体化配液或多瓶 输液[1]。
全合一系统指将所有肠外营养素混合在一个容器中, 这样可使全天需要的营养、水、电解质、微量元素及维生素 从一个袋子进行输注。其目的是使肠外营养更方便,使每 例病人用一个硅胶袋和一条输液管即可输注全部所需营 养素。全合一的优点:(1)节约准备、接换、注药的操作时 间。(2)营养协同利用。(3)降低静脉管道、注射器、连接器 的费用。(4)减少代谢性并发症发生率,如高血糖、电解质 紊乱等,进而降低监测费用。(5)脂肪替代部分葡萄糖,降 低葡萄糖摄入量过多导致副反应的风险。(6)添加脂肪乳 剂降低营养制剂渗透压,从而减少静脉刺激,允许外周静 脉输注。(7)方便输注,减少了连接、换瓶及其他操作,降低 了感染发生率。每天连续使用全合一系统 16~20h,显示更 好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全合一唯一的缺点是不能从已配 制好的混合液中去除已加入的物质。
循证医学显示:NRS 2002 评分>3 分者应用营养支持可 使多数病人获益,治疗计划即包括营养支持计划[2-4]。如病 人存在重度营养不良或中重度营养风险,应在手术前进行 7~10d 营养支持。如肠功能允许应首选肠内营养[5],对于肠 梗阻或肠瘘的营养不良病人,术前准备通常需要肠外营 养。
成人需要能量为 4.6~25.5J/d,蛋白质或氨基酸的基本 需要量为 0.8~1.0g(/ kg·d),在严重分解代谢状况下大量丢 失或严重营养不良时,病人需求量增加。在肝、肾功能衰 竭情况下应调整氨基酸的量和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