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泉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
[规划范围]
市域面积约11000平方公里,包括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泉港区、晋江市、石狮市、南安市、惠安县、安溪县、永春县、德化县、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
市域要形成“一区、两翼、多支点”的城镇空间结构。
[市域总人口与城镇化水平预测]
预计到2015年,全市常住总人口约820万人,城镇人口约475万人,城镇化水平达58%。
预计到2020年,全市常住总人口约850万人,城镇人口约536万人,城镇化水平达63%。
预计到2030年,全市常住总人口约920万人,城镇人口约65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71%。
根据划分原则,将空间类型区划分为:优先发展区、引导发展区、控制发展区、生态保护区。
●晋江
优先发展区:包括中心城区、城镇密集区。
中心城区主要由青阳、梅岭、西园、罗山、新塘、灵源六街道组成,城镇密集区包括晋北组团(池店、磁灶)、晋西组团(安海镇、内坑镇、东石镇)和晋南组团(金井镇、深沪镇、英林镇、龙湖镇)。
生态保护区: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址自然保护区、晋江坫头海滨森林公园。
控制发展区:农田、海岸带及地质灾害易发区域。
●石狮
优先发展区:包括主城区和三个重点发展节点城镇。
主城区由城市中心区和滨海组团组成,三个重点发展节点镇是指北部的蚶江镇、东北部的祥芝镇、鸿山镇、锦尚镇和东南部的永宁镇。
生态保护区:宝盖山森林公园、永宁黄金海岸度假区、灵秀山省级森林公园。
控制发展区:农田、海岸带以及地质灾害易发区域。
●惠安
优先发展区:包括中心城区、三大次中心城区。
中心城区主要由螺城、螺阳两镇组成,三大次中心城区是指洛秀、斗尾、崇武三个次中心城区。
生态保护区:惠女水库、陈田水库、锦芳水库、菱溪水库、眉山水库和洛阳江、黄塘溪等水源保护区,崇武海滨森林公园、文笔山森林公园、科山省级森林公园。
控制发展区:农田、洛阳江沿岸、海岸带以及地质灾害易发区域。
●南安
优先发展区:包括市区和三个次中心、六大片中心。
市区包括城南、城北、城东、城西四个组团;三个次中心为水头镇、官桥镇、石井镇;六个片中心为洪濑镇、诗山镇、丰州镇、英都镇、仑苍镇。
生态保护区:美林水厂一级保护区、南安森林公园、五台山森林公园、康美雪峰森林公园、灵应省级森林公园、罗山森林公园。
控制发展区:农田、东西溪沿岸区域、海岸带以及地质灾害易发区域。
●安溪
引导发展区:包括主城区、辅城区、三个重点中心镇。
主城区由中心组团、东翼组团、西翼组团三大组团,辅城区为官桥、龙美、龙门三大组团,三个重点中心镇为湖头镇、蓬莱镇、长坑镇。
生态保护区:凤山省级森林公园、云中山自然保护区和县城关水厂水源保护区、清水岩风景名胜区、凤冠山、龙门、骑虎岩、阆苑岩、清风洞、泰山岩、晋江源、官桥犀山等县级森林公园和白濑森林公园。
控制发展区:农田、西溪沿岸区域以及地质灾害易发区域。
●永春
引导发展区:包括县城、一个次中心城镇、三个重点镇。
县城由中心商贸区、城东片区、城西片区、岵山片区组成,次中心城镇为蓬壶镇,三个重点镇为达埔镇、下洋镇、湖洋镇。
生态保护区:牛姆林自然保护区和永春县自来水厂水源保护区,岱山岩、雪山岩、百丈岩、乌髻岩、北溪、蓬壶仙洞山、船山岩等森林公园。
控制发展区:农田、桃溪沿岸区域以及地质灾害易发区域。
●德化
引导发展区:包括中心城区、次中心城镇、重点镇。
中心城区由城北区、城南区、城西区、城东区组成,次中心城镇为上涌镇,重点镇为水口、葛坑两镇。
生态保护区:戴云山自然保护区、县第二水厂一级保护区、石牛山国家森林公园、唐寨山国家森林公园。
控制发展区:农田、大樟溪沿岸区域以及地质灾害易发区域。
区两翼多支点
规划构建“一区、两翼、多支点”的市域城镇空间结构。
以各级中心为节点,快速交通体系为依托,形成复合交融、时序协调、地域开放的城镇体系;逐步引导二、三产业向“一区两翼”多极集聚,在此之外,形成开阔的一产发展空间。
“一区”:指环泉州湾核心区(主要包括泉州中心城区、晋江中心城区和石狮中心城区)。
“两翼”:指北翼湄洲湾南岸区域(主要包括泉港和惠安),和南翼环围头湾区域(主要包括安海水头组合)。
“多支点”:指南安、安溪、永春、德化等城镇支点。
城镇规模
1个特大城市+7个中等城市
到规划期末,形成“特大城市1个、中等城市7个、中心镇21个、一般建制镇约80个”的市域规模结构。
特大城市(300万人以上):预计到2030年,环湾核心区城市人口达到385万人左右,其中泉州中心城区约280万人,晋江中心城区约60万人,石狮中心城区约45万人。
中等城市(20万—50万人):预计到2030年,南安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达40万人,惠安县城城市人口达35万人,泉港城市人口达40万人,安溪县城城市人口达30万人,永春县城城市人口达28万人,德化县城城市人口达20万人,安海水头(组合)城市人口达25万人。
中心镇(2万—10万人):预计2030年,重点中心镇人口规模为5万—10万人,一般中心镇的人口规模为2万—5万人。
一般建制镇(2万人以下):预计到2030年,一般建制镇的人口规模为0.5万—2万人。
规划提出,以打造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为目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构建现代化工业体系。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其中纺织服装、鞋材、建筑建材、机械制造、食品饮料、工艺制品等传统产业持续提升,石油化工、汽车及配件、船舶修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及装备制造、光伏电子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轻重工业比重日趋合理,重工业比重2015年达42%、2030年达55%以上。
设全国最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方面,规划期内要建成全国重要的石化工业基地、纺织服装基地、鞋业基地和建材基地,建成省级装备制造、船舶修造、汽车及配件、光电信息、食品饮料、生物医药基地。
交通突破
以铁路、高速公路、海空港为骨架
规划中,通过以港口为重点的现代化集疏运体系建设,打造海西“西进东出”的重要通道,同时构建以铁路、高速公路、海空港为骨架的市域交通网络。
■港口:规划形成肖厝、斗尾、泉州湾、深沪湾、围头湾五大港区,共有16个作业区和5处独立作业点。
■民航:近期适度扩建泉州晋江机场,尽快开展海西区域性枢纽机场专项规划选址工作,本次规划建议在泉州、厦门两市交界地区预留区域新建机场建设用地。
■高速公路:规划形成“一环、两纵、三横、五联”的市域高速公路骨架。
■铁路:积极构筑“三纵二横四支”为基本结构的泉州市域铁路网络。
■快速通道路网:加强沿海与山区、山区与山区间的横纵向快捷联系,形成“沿海环湾放射、内陆网状纵横”为基本骨架的市域快速通道网络,境内总里程约1300公里。
[规划区范围]
包括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泉港区、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晋江市域、石狮市域、惠安县域以及南安市的12个乡镇和街道(溪美、柳城、美林、省新、洪濑、洪梅、康美、丰州、霞美、官桥、水头、石井),总面积约2980平方公里。
规划区内要形成“一湾两翼三带”的空间布局结构。
实施中兴泉州湾、南联厦门湾、北领湄洲湾、东通全球、西拓内陆的区域合作战略,打造中心城市服务大平台
■构建一个组合型中心区:
环泉州湾组合城区:战略重点是利用转型契机,建设泉州湾高端职能环。
■发展三大门户型次区域:
南部门户——安海水头组合:是环围头湾地区的增长极核和区域门户,向南对接和联系厦门、珠三角,并为将来对接台湾预留充分的战略用地。
北部门户——惠安和泉港:是环湄洲湾南岸地区的增长极核,形成生活生产一体化的城市组团,向北对接联系莆田、福州乃至长三角地区。
西部门户——南安城区:成为向西辐射和带动内陆地区的重要门户。
向东与环湾核心区的功能、产业进行衔接,向西联系和带动安溪、永春、德化山区的发展。
城市快速路
两重环湾多向放射
泉州规划“两重环湾、多向放射”城市快速路系统骨架。
两重环湾快速路包括:一重环湾:联系泉州湾发展核心地区,崇武—张坂—洛秀—东海—仙石—晋江—石狮,线路长47.5公里,是未来环湾地区各组团间联系的重要快速通道。
二重环湾:联系泉州、晋江、石狮、惠安外围发展地区,线路长68公里。
5条快速放射线包括:东北向放射线、西南向放射线、西北向放射线、西向放射线、南向放射线。
公交发展共计规划主要公交枢纽27处,规划占地162.5公顷。
其中,规划福厦高铁泉州站和晋江站、宁漳客专铁路秀涂站和安海站等4处“铁路—公路—城市公交”环城枢纽;规划泉州晋江机场“民航—公路—城市公交”换乘枢纽,预留泉州新机场综合枢纽。
规划近期常规公交发展规模为车辆5000辆,场站用地100—125公顷,远期车辆8600—9700辆,场站用地195—215公顷。
轨道交通
规划6条总长逾300公里
泉州规划6条轨道交通线路,规划线路总长度约326公里。
1号线:福厦高铁泉州站—泉州—晋江—泉州晋江机场—石狮蚶江,与3号线链接,线路长43公里。
同时规划实施城区—晋江龙湖—金井的轨道支线,线路长21公里。
线路总长64公里。
2号线:漳泉肖铁路南安站—南安市区—浮桥—江南—泉州古城—东海—洛秀—惠安黄塘,线路长约60公里,同时保留远景向安溪等内陆延伸的空间。
3号线:洛江河市—双阳—福厦高铁泉州站—浮桥—晋江池店—陈埭—西滨—石狮蚶江—鸿山—马甲,线路长54公里。
4号线:洛秀—城东—泉州中心区—展览城—泉州开发区—晋江市中心—五里工业区—安海—水头—石井,线路长约66公里。
5号线:张坂—洛秀百崎—东海—仙石—晋江市区—泉州开发区—福厦高铁晋江站—官桥,线路总长约53公里,其中东海段与2号线共线9.5公里。
6号线(泉港线):泉港区中心—现325国道走廊—惠安中心—洛秀,与规划4号线衔接,线路长约38公里。
工业用地
形成北中南三大片区
规划区范围,工业用地将形成北、中、南三大片区。
●北片:石化产业发展区
重点发展石化工业和船舶工业等新兴产业,延伸石化产业链,壮大石化产业集群。
泉港石化工业园区:承担国家石化产业基地及其配套职能,形成区域性的原料供应源头。
普安开发区:承担石化下游成品制造职能。
泉惠工业园区、惠东工业园区和斗尾修造船基地:承担大型修造船以及石化中游工业原料供应源头。
惠安城北、城南工业区:重点发展石雕、木雕、包装、食品饮料等传统优势产业。
●中片:新型产业与技术研发区
加快发展电子信息、汽车及配件、机械制造等产业,以高附加值成品制造为主,提供技术服务、职业培训、实验基地和产品孵化等高端信息服务以及决策中心职能。
泉州开发区、江南高新技术园区和出口加工区:以高附加值成品制造为主,技术服务和产品孵化职能于一体的生产基地。
泉州台商投资区:以光机电一体化为重点,建设光电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园、现代物流产业园和保税港区等。
南安:集中于扶茂岭和城南工业组团,重点发展机械汽配、水暖阀门等产业。
洛江经济开发区:以发展五金机电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等产业。
●南片:现代制造业发展区
轻工产业制造为主,大力发展纺织鞋服、建筑材料、食品饮料等。
五里工业区:以发展高档成衣、休闲服饰和制鞋为主。
石狮市石湖工业区、祥芝工业区:鞋衣配件原料产地。
内坑、磁灶工业区:以高铁泉州南站为中心,是建材、卫浴、鞋业、印刷产业的主要发展地区。
晋南工业区:以发展高档成衣、休闲服饰和体育产业为主。
宝盖工业区:以发展五金机械、鞋业、体育用品等产业为主。
安海、水头滨海工业区:重点发展纺织服装、装备制造、电子玩具、皮革制鞋、日用塑料、食品加工、建材、家具、港口储运等行业。
12个组团
公共布局逐步向泉州湾口位移
中心城区以“一湾四山两江”为依托,形成“多中心、多组团”的空间布局模式,组团之间以水体、山体间隔,使每个组团具有良好的近山和亲水性,促进人与自然的交融。
同时,组团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的中心逐步向规划区核心地带泉州湾口位移,打造区域服务中心。
●中心组团:由泉州古城和古城东部平原区域组成。
规划泉州古城进行整体保护和合理利用;搬迁中心片区工业项目,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疏散古城人口;进一步完善古城东部的市级商业服务功能和旅游服务功能。
●北峰丰州组团:围绕福厦高铁泉州站,加快建设现代物流、生活居住、娱乐休闲等设施,注意规模控制。
●东海组团:重点完善市级行政服务功能,积极发展商业、文化、商务办公、生产性服务等综合功能。
●城东双阳组团:依托华侨大学,提升科研、教育服务职能,借助海峡体育中心带动作用,完善医疗、生活服务设施,打造高品质生活居住区;逐步对工业用地进行置换,大力发展与传统产业相配套的职业教育。
●江南池店组团:江南浮桥一带,依托江南高新技术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发展轻污染的相关产业,同时建设滨江生活区与沿江景观走廊。
池店镇一带,沿晋江南岸建设生活居住、综合服务等设施;依托泉州开发区,继续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轻纺化纤、体育用品、工艺礼品等产业。
紫帽一带,依托出口加工区,精心配置经济辐射力强、科技含量高、优势突出的产业集群,吸引出口型大企业、大项目入驻,培育服务全市产业升级、产品出口的功能。
●仙石西滨组团:在内环快速路以东的环湾核心区域,承担未来高端金融信息服务、商务办公等区域职能。
近期重点深度开发建设江滨片区,远期逐步向西滨一带拓展。
西部的新店一带,重点建设环境优美、功能完善、具有现代气息的综合性生活设施。
●蚶江祥芝组团:在石湖路以北的蚶江镇区环湾一带,承担大型市场和物流等职能,预留未来会展发展空间。
石湖路以南的工业区一带,依托石湖作业区,大力发展临港型工业、保税仓储和物流园区;祥芝一带,依托国家一级渔港,建设海洋科技园、国家级渔业基地和区域性水产品批发市场。
●洛秀张坂组团: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产业和政策体制等综合优势,打造海西中部台商投资聚集区、对台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区、先进制造业基地,港口物流业和区域产业创新中心。
●河市马甲组团:作为泉州的后花园和生态屏障,坚持低密度、生态化开发原则,发挥仰恩大学培育教育科研功能作用,重点发展高新技术、高等教育、生态观光农业、高档住宅,禁止其他一切产业进入该区域。
●崇武山霞组团:依托崇武古城和滨海资源,加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架设,重点培育旅游服务职能,培育综合性功能。
●黄塘组团:以台商创业基地开发建设为契机,引进科技型台资项目,同时配套建设生活服务设施,培育综合性的功能。
●磁灶组团:围绕建材陶瓷产业发展与提升,完善城镇生活、服务等设施,培育综合服务功能。
空间结构
一湾四区多组团
中心城区以“多中心、组团式”的空间布局模式,形成“一湾四区、多组团”的空间布局结构,实现沿江发展、跨江发展,走向面海环湾。
“一湾”即在环泉州湾地区精心打造面向区域的高端服务职能中心,重点发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国际商务、技术研发、信息咨询、文化创意、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打造区域性服务中心。
主体是环湾的五大区域性功能中心(东海行政中心、洛秀科技创新中心、仙石企业决策中心、西滨生产服务中心、蚶江商贸会展中心)和市域商业中心。
工业用地
向外围工业园区集中
中心城区总体规划划分了禁止建设区域、限制建设区域、适宜建设区域和已建区,其用地发展方向为“东进、南下、北优、西控”,城市用地主要向东、向南发展,优化北部功能,适度向西发展。
工业用地原则上退出环湾核心功能区,即退出中心组团、仙石西滨、东海和白沙等环湾核心功能区,向外围工业园区集中。
规划重点构筑四大工业片区(洛秀工业园区、清濛工业园区、江南工业园区、石湖工业园区)和四个特色工业园区(洛江经济开发区、黄塘台商创业基地、崇武山霞石雕工业园区、磁灶陶瓷工业园区)。
公共交通
轨道交通+BRT+常规公交
规划希望建立现代化、可持续的绿色交通系统。
具体发展目标为:完善道路网络建设,提高主要干道平均运行车速达35—45公里/小时。
中心城区内主要组团间,实现小汽车30分钟内通达。
中心城区与规划区各主要市县中心之间,实现小汽车45分钟内通达。
2030年公交出行比例提升至30%—35%以上,跨江客运交通中,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达40%—50%。
规划中心城区公交系统由轨道交通—快速公交(BRT)—常规公交干线、支线等共同构成。
规划泉州紫帽站(客运南站)、泉州洛江万安站(客运北站)、泉州洛秀站(客运东站)、泉港客运站、晋江龙湖客运站、石狮客运中心站、石狮服装城客运站、惠安客运站、南安客运站、水头客运站等11处“公路—城市公交”换乘枢纽,预留泉州霞美客运站。
城内公交换乘枢纽5处,包括洛秀、东海、浮桥、仙石、丰泽。
至2030年,中心城区公交车辆总数达5000—5600辆,合计18—20辆/万人。
5个历史文化环境区为:泉州古城历史文化环境区;六胜塔—安平桥沿海历史文化环境区;崇武—泉州沿海历史文化环境区;安溪历史文化环境区;永春—德化历史文化环境区。
古城外规划确定10个历史文化保护区:泉州洛阳桥及两侧古镇古村落保护区、泉港土坑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区、泉州东海法石历史文化街保护区、泉州东海蟳埔传统民俗文化村保护区、泉州丰州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区、惠安崇武历史古镇保护区、晋江陈埭镇涵口传统文化村保护区、德化上涌镇杏仁古街保护区、安溪湖头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区、晋江金井镇福全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区。
[规划区范围]
中心城区面积980平方公里,包括: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的万安街道、双阳街道、河市镇和马甲镇,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泉州出口加工区,晋江市的池店镇、紫帽镇、陈埭镇和西滨镇,石狮市的蚶江镇和祥芝镇,南安市的丰州镇和霞美镇,惠安县的洛阳镇、东园镇、百崎乡、张坂镇、崇武镇、山霞镇和黄塘镇。
中心城区要形成“一湾四区、多组团”的空间布局结构。
[城市性质]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之一,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
[城市职能]
承接台湾产业转移,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的台商投资区。
构建对台交往平台和区域通道,建设全国性的专业会展中心和专业技术服务、研发中心,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和商贸、文化、旅游服务中心。
[人口规模]
预测到2030年,泉州中心城区常住城镇人口规模约为280万人。
泉州中心城区人均建设用地标准约为99.7平方米,建设用地规模约为279平方公里。
[用地规模]
规划至2030年,中心城区居住用地达到94.86平方公里,占城市规划建设总用地的近34%,人均居住用地33.88平方米。
规划至2030年,中心城区新增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面积占新增住房面积的比例提高到1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