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讲义 001-人性本善 人同此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性本善,人同此心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

究竟有没有共同的人性?人性到底是善的,还是恶的?这些问题,自古以来就有争论。

从逻辑上来说,人性肯定是有的,而且人性只能是善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任何一种事物存在,就必然有这一类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否则这种事物就不可能存在。

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存在于世上,也必然有其作为人类而存在的本质属性,这就是人性。

其次,当我们说:一类东西的性是善的,这意思就是说,这一类东西的存在,合乎人的目的,符合人的愿望。

同样,当我们说: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其本性是善的,这意思就是说:人类的存在,从总体上来说是符合人类的目的,是符合人类的愿望的。

如果我们否认人性是善的,那就等于说,人类的存在,根本不符合人的目的。

这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

因此,人类作为一个类,其整体的性对于人类自己来说,不可能是不善的。

然而,人性的问题,又不能仅仅从抽象的逻辑意义上来论证,因为所谓善,所谓恶,都是有具体内容的。

孟子所说的善,具体内容就是仁、义、礼、智。

因而,孟子与告子等人讨论的性善、性恶的问题,实质上就是讨论儒家所提倡的仁、义、礼、智是否具有普遍合理性的问题。

按照孟子的思路,仁、义、礼、智,并不是儒家硬要从外部强加于人的,而是人性中本来就有的。

仁、义、礼、智,既是高尚的道德理想,同时又是人性中固有的内在要求,是天赋予人的“命”,因而可以称之为“天爵”。

应该说,仁、义、礼、智的具体内容,虽然有许多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有的是糟粕,有的已过时,但同时也的确包含了不少反映全人类普遍本性的东西,这些东西正是人性中普遍存在的善。

孟子的性善论告诉人们,人同此心,心通此理,人人心中都有善的萌芽,都可以体验到善性呈现,人性之善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存在。

因此,儒家的学说,不过是要启示人们自觉省悟到这种存在,使之发扬光大,充分呈现,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合乎人的本性的人。

一、人心、人性与天命
孟子说:真诚尽力地开掘自己的本然之心,就可以认识人类普遍的本性,因为人与人之间心相通、性相近。

认识了人类普遍的本性,也就认识了天命,因为人的本性就是天赋予人的使命。

保持人的本心,护养人的本性,就是对天命最好的尊奉与恭敬。

无论是富贵长寿,还是贫穷短命;无论是飞黄腾达,一帆风顺,还是艰难困苦,身处逆境,都能一心一意,修身养性,坦然迎接自己的命运。

君子就是这样来安身立命!(13.1)
人生所遭遇的一切,无非是命运的安排。

顺从天理,坦然面对,就是完成了天所赋予的正常使命,也就是成就了自己人生的正命。

所以,知命的人,不会拿自己的性命去作无意义的冒险,不会故意逞能站在摇摇欲坠的高墙之下。

尽心尽力一辈子走正道而死的人,就是完成了天命,成就了正命。

走歪门邪道,铤而走险,胡作非为,犯罪而死的人,就是违逆天命,偏离正命,也就是死于非命。

(13.2)人生有些东西,如道德与智慧,是通过主观努力可以获得的,只要追求就能得到,如果放弃也会失去。

这种追求,投入一分努力,就有一分收获。

因为,所追求的,是我心性中本来就潜在着的东西。

因而这种追求,也是自我可以把握的。

人生还有些东西,如地位与财富,不完全是凭主观努力可以获得的,即便求之有道,但能否求到,则要看命运的安排。

这种追求,投入的努力,未必都有收获。

因为,所追求的,都是身外之物。

因而这种追求,也是受外在因素制约的。

(13.3)
人作为人而存在,所需要的一切道德要素,其实早已全备于我的心性之中。

返回自己的内心,真诚面对自己的本心本性,便会得到莫大的乐趣。

努力从自己的本心本性出发,推广
到他人的心性,将心比心,像对待自己那样真诚地对待他人,这就是追求仁德、实现仁道的最便捷的途径了。

(13.4)
其实,仁道的原理是很普通、很平常的。

人们往往如此这般去做了,却不能明确地说出其中的道理;人们早已对之习以为常,却不能清楚地看出其所以然;人们一辈子就在这条大道上走,却不知这就是仁道。

大众中像这样的人是很多的。

(13.5)
二、良心与善性的四颗种子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孩提之童(1)无不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无他,达之天下也。


人身上有些不经学习就已经具备的能力,叫做“良能”;人心中有些不需要思考就已经知道的道理,叫做“良知”。

良知良能人人都有。

比如,小孩子生下来以后,不需要人教,都知道依恋爱慕自己的爸爸妈妈,稍微再长大一点,就知道敬重自己的哥哥姐姐。

这就是良知良能。

爱爸爸妈妈,这就是最基本的“仁”;敬重兄长,这就是最起码的“义”。

连不懂事的小孩子身上都有最起码的仁和义,这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仁义是人的良知良能,是通行于天下的道理。

(13.15)
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

’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

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

’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

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瞍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

’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与?”
孟子曰:“乃若(1)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

若夫为不善,非才(2)之罪也。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3)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或相倍蓰而无算(4)者,不能尽其才者也。

《诗》曰(5):‘天生蒸民,有物有则(6)。

民之秉(7)彝,好是懿(8)德。

’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彝也,故好是懿德。

’”
一天,弟子公都子与孟子讨论人性善恶的问题。

公都子说:“我听告不害老先生说:‘人性无所谓善,也无所谓不善。

’还有人,好像是陈国的世硕先生吧,说‘人性既可以为善,也可以为不善。

’这些话好像也有道理:当年周文王、周武王治理天下时,老百姓道德素质都很高,人人都喜好做善事。

可是到了西周末年,周幽王、周厉王当政的时候,却民风大坏,暴乱并起。

这不是人性可以为善,也可以为不善吗?还有人认为:‘人性有善的,也有不善的。

’这话好像也不错。

您看,在尧那样的圣人做天子的时代,也会出现那个叫做‘象’的刁民,而像瞽瞍那样的混账父亲,居然也能养出像舜这样的圣人。

又如商纣王这个昏君,荒淫无耻,为所欲为,但是他的叔叔微子启和王子比干,却又是出了名的大善人。

可是老师您始终坚持人性本善的观点,难道上面我提到的这些观点都没有道理吗?”
孟子回答说:从人的本然的、真实的内在情感来说,人心都是向善的,人都是可以为善的,这就是我所说的人性本善。

至于现实社会中有人不为善而为恶,罪过不在于他天生的素质,也就是说原因不在于他所具有的人的本性,而是后天的、非人性的外部因素造成的。

所有的人身上都有最基本的善的萌芽,概括说来有四种萌芽,可称为“四端”:第一是恻隐之心,也就是对于同类生命的一种本能的、直觉的同情与关怀;
第二是羞耻之心,人都知道害羞、怕丑,都有感到难为情的时候;
第三是恭敬之心,对尊者、长者表示恭敬,同辈之间讲谦让,也是人之常情;
第四是是非之心,对事物和事情做出起码的是或不是的判断,是人所具有的基本能力。

这四个方面,是人皆有之的,它们是人的良心与善性的四颗种子。

而咱们儒家的仁、义、礼、智,就是由这四颗种子发芽、生长而成的:
恻隐之心,就是仁的萌芽,因为仁就是讲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怀、互相爱护;
羞耻之心,就是义的萌芽,因为知道羞耻,就知道有的事能做,有的事不能做;知道什么是适宜的,什么是不适宜的。

而所谓“义”,也就是“宜”,讲究做事要得体,要适宜。

恭敬之心,就是礼的萌芽,因为礼的核心就是讲恭敬与谦让,人人都能互相恭敬、互相谦让,礼也就实行得差不多了。

是非之心,就是智的萌芽,因为一切知识与智慧,皆离不开判断能力,而不论如何复杂的高级判断,归根结底离不开“是”与“不是”的判断。

由此可见,仁、义、礼、智这四样东西,并不是什么人从外部强加给我的,而是我的心性中本来就有的,只不过大多数人平时不会反思自己身上固有的这些东西。

俗话说:‘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这些东西本来是属于你的,你只要用心去寻求,终究会得到;如果你自己放弃了,当然也就丢了。

如果丢得太多,与别人的差距也就拉大了。

正因为如此,社会上人与人之间道德水准相差甚远,相差一倍、五倍乃至于无数倍。

道德素质差的人,不是因为他本性不善,而是未能充分发挥出他原有的善的可能性。

《诗经》上说:“天生蒸民,有物有则。

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意思是说:老天生养了万事万物和人类,每一个种类都有其固有的规则和本性;人类所持有的恒常不变的天性,就是喜爱美好的品德。

孔子曾经评价此诗说:“作这首诗的人,是懂得大道的。

有一种物存在,就有这种物之所以存在的道理和规则。

天下民众作为人类而存在,也有其经常不变的本性,因此人类都向往美好道德。

”可见,人的本性是善的。

(11.6)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1)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2)之心。

非所以内交(3)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4)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5)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6)。

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孟子说:人人都有一颗不忍看到他人受苦遭难的心。

前代的圣王正是由于有这颗不忍之心,所以才会有不忍之政,也就是不忍心让民众受苦的政策。

如果统治者能推广自己的一颗不忍之心,实行保民爱民的不忍之政,治理天下之事,也就易如反掌了。

何以见得人人都有一颗不忍之心呢?这里举个例子来做分析。

假设这里有个不懂事的三岁小儿在井边玩耍,眼见就要落入井中。

这个情景恰好被你看见了,你会有什么反映?我想只要是一个正常的人,就会本能地悚然惊惧,恻隐之心油然而生,或许第一反应是吓出一身冷汗,接下来也许就是一个箭步上前把孩子从井边拉开。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是和那孩子的父母有旧交情吗?是想到可以从其父母那里捞一笔奖赏吗?是事先想好了做这件好事,可以受到表彰,成为见义勇为的英雄吗?是不喜欢听见小孩的哭声才这样做吗?显然都不是,根本来不及想到这些,完全是仓促之间受本性驱使。

由此看来,没有恻隐之心,就不能算是人;没有羞耻之心,就不能算是人;没有辞让之心,就不能算是人;没有是非之心,就不能算是人。

恻隐之心,就是仁的萌芽;羞耻之心,就是义的萌芽;辞让之心,就是礼的萌芽;是非之心,就是智的萌芽。

人身上有这四种萌芽,就好像人天生就有四肢和身体一样。

明明有这四种萌芽在身上,却说自己做不到仁、义、礼、智,那就是自己害自己。

硬要说自己的国君做不到仁、义、礼、智,那就是害自己的国君。

只要认识到这四种萌芽本来就在自己的身上,并且知道去发扬它们、推广它们,这四种萌芽就会茁壮成长,好比火苗已经燃起,好比泉水已经涌出,只要不阻挡它,就会蔓延开来,就会奔涌下去。

善性的萌芽扩充开来,就可以保国安民,平定天下。

不能扩充善性的萌芽,则连孝敬父母的事都做不好。

(3.6)
三、人同此心,心通此理
孟子曰:“富岁,子弟多赖(1);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今夫麰(2)麦,播种而耰(3)之,其地同,树(4)之时又同,浡然而生,至于日至(5)之时,皆熟矣。

虽有不同,则地有肥硗(6),雨露之养、人事之不齐也。

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

故龙子曰:‘不知足而为屦,我知其不为蒉(7)也。

’屦之相似,天下之足同也。

“口之于味,有同耆也,易牙(8)先得我口之所耆者也。

如使口之于味也,其性与人殊,若犬马之与我不同类也,则天下何耆皆从易牙之于味也?至于味,天下期于易牙,是天下之口相似也。

惟耳亦然。

至于声,天下期于师旷,是天下之耳相似也。

惟目亦然。

至于子都(9),天下莫不知其姣(10)也。

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

故曰: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

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

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

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11)之悦我口。


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社会太平,少年子弟们吃穿不愁,无所事事,就容易变得散漫懒惰。

天灾人祸,饥荒连年,天下混乱,少年子弟们生活没有着落,就会惹事生非,为暴为乱。

这不是因为老天赋予这些年轻人的本性和材质有什么不同,而是由于后来社会上种种不良因素的诱导,使他们的本心本性掉进了看不见的陷阱。

这就好比种麦子,同样的麦种撒到田里,一样除草施肥,只要土壤相同,下种的时间相同,这些种子自然会一道蓬勃生长,到了收获的季节,也就都会成熟。

若是有什么不同的话,那一定是后来的因素造成的,如土壤有肥有瘦啦,雨水有多有少啦,种田人有勤有懒啦,等等,跟种子本身没有什么关系。

凡属于同类的东西,都是相类似的,都具有作为这个类而存在的共性。

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可是为什么谈到“人”这个“类”也有其共同的人性时,就有人要提出质疑呢?人与人属于同一个类,本性是相同的。

圣人与我都是人,都属于人类。

圣人能做到的,我也应该能做到。

有一位龙先生说得好:“给人编草鞋,虽然不知他脚的尺寸,也不至于把草鞋编成筐子。

”因为人的脚毕竟是有共同之处的,所以草鞋大致也是差不多的。

又比如,人的口味也是有共同之处,有共同的嗜好的。

像易牙那样的著名烹调师,大家都承认他烹调手艺高,烧的菜好吃。

这就是因为他事先掌握了我们大家共同的口味嗜好。

假如人与人的口味,相互都没有共同之处,就像人喜欢吃五谷,马喜欢吃草,狗喜欢吃屎一样,嗜好都不相通,那怎么可能产生众人公认的名厨师呢?人们又怎么会都想品尝易牙的烹调手艺呢?说到口味,天下人都想到易牙的烹调,这就说明天下人的口味是相似的。

不仅口味如此,耳朵也一样。

谈到音乐,天下人都会向往著名盲人音乐家师旷演奏的乐曲。

不仅耳朵如此,眼睛也是一样,见了美男
子子都,天下人都会说他长得俊美。

看不出子都的美,那就等于是没有眼睛。

因此可以说,人的口对于滋味,是有共同嗜好的;人的耳朵对于声音,是有共同的喜爱的;人的眼睛对于色貌,是有共同的美感的。

既然如此,那么难道人的心,就独独没有共同之处了吗?显然,人心也是有共同向往的东西的。

人心共同向往的是什么呢?就是“理”,就是“义”。

人们都喜欢讲理的人,讨厌不讲理的人;都喜欢有情有义的人,憎恨无情无义的人。

就连那自己不讲理,自己无情无义的人,其实也希望别人最好对他讲理.对他有情有义。

可见“理”与“义”,是人心共同向往的东西。

圣人提倡“理”、“义”,只不过是率先摸准了我们大家心中共同向往的东西而已。

正因为如此,“理”、“义”能使我们内心感到由衷的喜悦,就像美味佳肴能使我们大饱口福一样。

(11.7)
四、人性与狗性、牛性究竟有没有区别?
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1),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舜明于庶物(2),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3)也。


孟子说:人与禽兽之间的差别,其实就那么一点点。

这一点点差别,普通百姓有时就把它忘记了、丢弃了,而君子却将它保存了下来。

所以君子才是真正的人。

舜就是君子,他明察天下万事万物的原理,研究人之所以为人、人类之所以区别于万物的特性,这种特性就是人伦道德,就是仁和义。

舜是顺着人性中固有的仁义之道而行走,而不是故意硬要推行仁义之道。

(8.19)
五、顺乎人性自然,扩充本心本性
孟子曰:“无为其所不为(1),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


从本心本性出发,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可欲的,什么是不可欲的,良知良能本来是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取舍的。

怕就怕受了世俗利害计较的干扰,乱了本心本性,做出糊涂判断,去做那不该做的事情,去欲那不该欲的东西。

所以,只要回到本心本性上来,不做那不该做的,不欲那不该欲的,就此打住,如此而已。

(13.17)
孟子曰:“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

人能充无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也;人能充无穿逾(1)之心,而义不可胜用也;人能充无受尔汝(2)之实,无所往而不为义也。

士未可以言而言,是以言餂(3)之也;可以言而不言,是以不言餂之也,是皆穿逾之类也。


从本心本性出发,人都会有一些不忍心做的事,如果能把这种心思推而广之,运用到其他不该做而居然忍心去做的事上面,这样便做到了仁。

从本心本性出发,人都会有一些不屑于干的事,如果把这种心理推而广之,运用到其他不该干而居然肯干的事上面,这也就做到了义。

比如一个惯偷惯抢的江洋大盗,遇到孤儿寡母老弱无助,或许也会生起怜悯之心,不忍下手。

如果他能够把当下这一点不忍心害人的心思推而广之、扩而充之,他身上的仁德也就足够他受用了。

又比如一个贪赃枉法的贪官污吏,假使钻狗洞翻墙头当场被人抓住,大概也会觉得羞愧难当,无地自容吧。

他如果能将这种不肯钻狗洞翻墙头的羞耻之心推而广之、扩而充之,不去干那贪赃枉法之事,他身上的义也就足够他受用了。

人人自我内心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自视珍贵的东西,不能容忍别人指着鼻子随便咒骂侮辱。

如果能把这点可贵的东西发扬光大,则无论何时何地也不会做那不义之事了。

所谓“钻狗洞翻墙头”,实质就是企图用不正当的见不得人的手段,从别人那里窃取利益。

其实,类似情况在人与人交往中也很常见,即使是士君子者流也不例外。

比如士人交往,有的场合本来不该多说,或无话可说,偏偏有人硬要无话找话、言不及义、喋喋不休。

这是企图通过说话来从别人那儿捞点好处。

有的场合本来应该说,也有正事要说,却偏偏有人假装深沉、三缄其口、爱理不理。

这是企图通过不说话从别人那里捞点好处。

诸如此类的花招虽然很微妙,说穿了其实都属于“钻狗洞翻墙头”之类。

(14.31)
六、找回迷失的心
孟子曰:“今有无名之指(1)屈而不信,非疾痛害事也,如有能信之者,则不远秦、楚之路,为指之不若人也。

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2)也。


孟子说:如今有这么个人,一只手上的无名指有点小毛病,伸不直,其实不痛也不痒,更无生命危险,就是与别人不同而已。

可是这人却整天烦得要死,急得要命,到处寻医问药。

假如有人能帮他伸直这只无名指,他不惜重金、不远万里,也要去治疗。

为的是啥?就为这指头跟人不一样。

指头跟人不一样,知道着急,知道要治疗;可是心与别人不一样,却不知道着急,不知道要治疗,这真叫不知轻重缓急啊!(11.12)
孟子曰:“拱把(1)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

至于身,而不知所以养之者,岂爱身不若桐梓哉?弗思甚也。


自家院子里有棵小桐树,想要让它活下去,都知道如何保护培养,浇水啊,施肥啊,修枝啊,忙得不亦乐乎。

可是自己本人的身心,却不知道如何去护养。

难道真是对自己的爱还比不上对小桐树的爱吗?不是啊!是没有动脑筋去好好想一想啊!(11.13)
孟子曰:“人之于身也,兼所爱。

兼所爱,则兼所养也。

无尺寸之肤不爱焉,则无尺寸之肤不养也。

所以考其善不善者,岂有他哉?于己取之而已矣。

体有贵贱(1),有小大。

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

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

今有场师(2),舍其梧槚(3),养其樲棘(4),则为贱场师焉。

养其一指而失其肩背,而不知也,则为狼疾(5)人也。

饮食之人,则人贱之矣,为其养小以失大也。

饮食之人无有失也,则口腹岂适(6)为尺寸之肤哉?”
也有人很知道爱护自己的身体,身体上每个部分都细心爱护,都精心保养。

美容啊,护肤啊,刮毛啊,拉皮啊,忙个不停,身体上每一寸皮肤都受到了无微不至的照顾。

保养的效果究竟如何呢?对于一个人的生命的意义究竟何在呢?那就要由他自己根据其价值观念去评价了。

其实,由于价值观念不同,人们对于自己身上什么部分更值得花心思去保养,取舍也不同。

身体各个部分,也是有贵有贱,其重要性也是有大有小。

千万不能只顾保养小的,而伤害了大的;只顾保养贱的,而伤害了贵的。

只知道保养小的贱的,就只能是个小人;只有懂
得保养大的贵的,才可能成为大人君子。

假如有个园艺师,丢下那些梧桐啊、楸树啊等等珍贵的树木不管,只知道去侍弄那些杂木荆棘,那他一定是个蹩脚的园艺师。

只知道保养一根小指头,肩膀和脊背就不顾了,这比丢三拉四的马大哈还要糟糕许多倍。

那些饮食过度、身体肥胖的人,常常被人嘲笑,笑他们一味贪吃,只顾大饱口福,结果把身体搞得臃肿不堪。

这也可以说是一种养小失大,只顾了养这张嘴,整个身体都不顾了。

但是你们这些标准体形的人,也别只顾嘲笑人家胖子。

假如一个胖子能注意保养自己的内心世界,精神境界很高,那他就保住了更珍贵的东西。

毕竟饮食并不只是为了肉体的生存。

尽管你们很懂养生之道,注意饮食习惯,体形保持得很好,但也要好好想一想,在专心于保养完美体形的同时,有没有忘记什么更重要的东西呢?如果是那样的话,那么你和那些只顾贪嘴而吃坏了体形的胖子们又有什么区别呢?(11.14)
公都子问曰:“钧(1)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何也?”
孟子曰:“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


曰:“钧是人也,或从其大体,或从其小体,何也?”
曰:“耳目之官(2)不思,而蔽于物。

物交物(3),则引之而已矣。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4),不思则不得也。

此天之所与我者。

先立乎其大者(5),则其小者不能夺也。

此为大人而已矣。


公都子问道:“老师说过,人性本善,人与人本来都是一样的。

同样都是人,可是后来有的成了君子,有的却成了小人,这又怎么解释呢?”
孟子说:“人身体上各部分、各种器官,按照其功能之重要程度,可分为‘大体’与‘小体’。

注意保养‘大体’,首先满足‘大体’需求的人,就可能成为大人君子;只知道保养‘小体’,只会满足‘小体’之欲望的人,就成了小人。


公都子又问:“同样都是人,有的人注意保养‘大体’,有的人却只知道保养‘小体’,这又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耳朵是用来听的,眼睛是用来看的。

但耳朵和眼睛不会思考,不会思考就容易被外在的事物蒙蔽。

外界的事物一物与一物相接,受蒙蔽的耳目也就追随着外物,被一环套一环地引入了迷途。

要想避免被蒙蔽,就要用心来思考。

心这个器官的功能,就是用来思考的。

良知良能也好,善的本性也好,理性精神也好,这些东西,只要你用心去思考,就会发现它,就能得到它。

如果不肯用心去思考,就发现不了,就得不到,就丢失了。

心这个器官,是老天特意给我们安排的,是最尊贵的器官,是‘大体’中的‘大体’。

因此首先要把心这个‘大体’树立起来,重点保养。

立稳了这个‘大体’,那么其他种种‘小体’,也就不会被外物所蒙蔽欺骗了。

坑蒙拐骗也罢,邪教巫术也罢,广告宣传也罢,媒体炒作也罢,只要心体澄明,用心思考,就不至于耳鸣眼花,遭受蒙蔽。

这样才可能成为大人君子。

”(11.15)
孟子谓高子曰:“山径之蹊,间(1)介然(2)用之而成路;为间(3)不用,则茅塞之矣。

今茅塞子之心矣。


学生高子不肯用心思考,孟子有一次教导他说:“你看山间一条小径,如果不断地有人在上面走,久而久之,小径就变成了一条宽敞的大路。

相反,如果没有人走,过不了多久,小径上就会长出茅草,久而久之,就会被茅草塞满,小径也就没了。

人心不用来思考,也会被茅草堵塞。

我看近来你的心已经被茅草堵塞得差不多了吧!”(14.21)
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

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1)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