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5 按比例分配 |冀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19页例1、例2及相应练习。
教材分析:
1.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学完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后进行的,主要引导学生应用比的意义解答有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本节内容是平均分的延伸,跟分数乘法有密切联系,也是学习比例的基础。
2.本节内容设计比较灵活,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的方法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学情分析:
1、经课前了解学生对于比的意义理解得比较透彻,也非常理解、喜欢比的多种表现方法,而分东西时他们都喜欢用平均分,认为平均分最合理,也非常喜欢帮助别人分东西。
2、小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比较强,凡事都喜欢刨根问底,喜欢挑战各种难题,所以教学中设计了由平均分向按一定比分配的策略,让他们
的认知由平衡向不平衡发展。并一步步引导他们运用旧知识解决新知识,最终真正学到知识。
3.学生对于为什么平均分分东西会不公平,为什么要按一定的比分配才合理这个道理理解还不算透彻。
教学目标:
1、在合作探究和解决问题过程中使学生理解按一定比例来分配一个数
量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
2、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
课堂的主人;
3、通过实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正确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2、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
教学具准备: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计算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同学们,在刚刚过去的植树节植树比赛活动现场发生了这样的一幕:五(1)班和五(2)班各20名同学很欣然地接受了主办方分配给每班80棵小树苗的种植任务并且都表示非常有信心赢得这场比赛,而六(1)班和六(2)班参加本次活动的人数分别是20人和30人,当这两个班级都分配到100棵小树苗时六(1)班有几个同学嘟起了小嘴,还有些同学已经垂头丧气了。看到这里你有什么想说的?如果你是这次活动的负责人你会怎么做?
2、指几名学生说感想和做法后师小结:由于五年级两个班的人数相同,所以他们分得的任务就按1:1来分配比较合理,这种分配方式也叫平均分。而六年级两个班的人数不同,所以他们分得的任务再按1:1来分配就不合理了。该怎样分合理呢?(组织交流)
【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植树问题入手,能焕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平均分到按一定的比来分,让学生自己经历按一定的比来分的过程。从具体情境中引出本节课的重点,过渡比较自然。
二、引入新课
师:人数不同要按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种植任务比较合理。像这样,把一个数量按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揭示课题:按比例分配)
三、初步感知
1、想一想,两个班应该按怎样的比来分配?(板书:按人数的比2:3进行分配)
2、谁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2:3的具体含义。
3、你能用算式表示两个班各应分得多少棵吗?(草稿本上书写)
小结:通过刚才的生活实例,你认识了什么?(什么是按比例分配)【设计意图】从理解比的意义入手,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四、探索方法:
1、谈话:其实,在生活中,像这样的按比例分配的例子是很多的,你有没有遇到过?说一个给大家听听。
2、我们一起再看一个例子:
问:这里是按比例分配吗?你是怎么想的?你能用刚才的方法算一算茄子和西红柿各多少平方米吗?
(1)独立思考,尝试解答。
(2)小组交流,说说想法。
(3)组织交流,形成思路。(板书算式)
【设计意图】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总结,给学生说的机会。留足够的时间进行讨论,让他们的想法更加成熟。
3、讨论检验:你对求出的茄子369平方米,西红柿615平方米有疑问吗?接下来可以怎么做?(检验)你认为怎样检验是否正确?
(组织讨论后交流,板书检验过程)
【设计意图】让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
4、小结:通过刚才的生活实例,你又有什么新的收获?你觉得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解答关键是什么?
预设:先用总数量除以总份数,得出每份的数量,再用每份的数量乘各部分量的份数就得出各部分量的数量;或者先求总份数,再求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最后用总量乘各部分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求出各部分量。
5、学习例2
出示例2,学生读题后问:这里是要把什么按怎样的比来分配?水泥、沙子、石子个多少千克?会解吗?试一试。
(指名上台板演后组织交流评点,重点谈想法)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能力。
6、解决问题:完成P20练一练第1、2题。
五、深化提高
1、用60米长的铁丝按长与宽的比是8:7围一个长方形,围成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2、用60米长的铁丝按长、宽、高是5:4:3的比围一个长方体,围成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设计意图】“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这是数学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拓展题的设计旨在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在数学上获得更多的发展。
六、课堂小结: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七、课堂作业:P20第3、4、5、6题。
八、板书设计:
按比例分配
方法一方法二
总份数:3+5=8 总份数:3+5=8
每份数量:984÷8=123(平方米)茄子:984×3/8=369(平方米)
茄子:123×3=369(平方米)西红柿:984×5/8=615(平方米)
西红柿:123×5=615(平方米)
检验:369+615=984(平方米)
答:茄子种369平方米,西红柿种615平方米。
【教学反思】
1、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标准》指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例出发”。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创设时代气息感强,学生感兴趣的植树比赛问题引入课堂,教学内容贴近生活,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更投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