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职院校新媒体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的研究

合集下载

新媒体语境下的高职院校宣传思想工作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的高职院校宣传思想工作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的高职院校宣传思想工作研究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宣传思想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的宣传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因此,高职院校需要积极探索新媒体语境下的宣传思想工作。

本文将对这一研究课题展开深入探讨。

一、新媒体语境下的高职院校宣传思想工作现状在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面临着学生群体多元化、信息获取渠道多样化等挑战。

学生们更加依赖互联网和移动设备获取信息,并且更加倾向于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进行交流和分享。

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借助新媒体平台来进行宣传和思想教育工作。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发现,许多高职院校对于新媒体平台的运用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在内容方面存在单一、呆板等问题。

许多学校只是简单地将传统宣传内容搬到新媒体平台上,缺乏创新和个性化。

其次,在传播方式上存在不足。

由于缺乏对新媒体平台的深入了解,许多高职院校只是简单地将信息发布在平台上,而忽视了与学生的互动和参与。

最后,在管理方面存在困难。

由于高职院校宣传思想工作涉及到多个部门和个人的协作,管理难度较大。

二、新媒体语境下的高职院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性在新媒体语境下,高职院校宣传思想工作变得更加重要。

首先,宣传思想工作是高职院校对外形象塑造的重要手段。

通过精心策划和运营,在新媒体平台上展示学校的优势、特色和成果,可以吸引更多优秀学生报考该校,并提升学校在社会中的影响力。

其次,宣传思想工作是加强学生教育引导、塑造良好社会形象的有效途径。

通过在新媒体平台上发布精心策划的内容,并与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最后,宣传思想工作是高职院校与社会、行业对接的桥梁。

通过在新媒体平台上发布学校的科研成果、合作项目等信息,可以吸引更多社会资源与高职院校合作,促进学校与社会、行业的深度融合。

三、新媒体语境下的高职院校宣传思想工作策略为了更好地开展新媒体语境下的高职院校宣传思想工作,需要制定科学有效的策略。

媒体融合时代职业院校思想文化传播路径研究

媒体融合时代职业院校思想文化传播路径研究

132基金课题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界限被打破,开始进入融合发展时代,许多职业院校也纷纷将新闻中心更名为融媒体中心以便紧跟时代发展潮流。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具有优势互补、扬长避短的优点,这能为职业院校的思想文化传播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

一、媒体融合媒体融合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不是一个最终形态,其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普尔教授提出,后经蔡雯教授引入中国。

普尔教授首次将媒体融合称为“传播形态融合”,并在《自由的科技》中对媒体融合做出论述——不同媒介之间的界限正在消失,这种界限不仅存在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更覆盖了大众传播媒介。

随着媒体融合的不断深入,这些媒介承载的内容也在逐渐扩大,服务的对象也在不断增加。

正是出于此,传统媒体间一一对应的关系被不断打破,媒介间的融合发展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职业院校的媒体融合侧重于内容的生产阶段和传播阶段,学校融媒体中心包括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了多元渠道的传播矩阵,可以通过“一次性采集、多媒体呈现、多渠道发布”[1]使受众的到达率更高,实现精准定位与精准传播,塑造职业院校的良好形象。

二、媒体融合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文化传播的机遇与挑战新媒体时代给高职院校的思想文化传播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职业院校思想文化宣传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学生,而他们接受新事物和新信息的速度非常快,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来,在校学生手机持有率高达100%,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接触手机、浏览信息,这为职业院校思想文化传播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但还存在以下问题:许多高职院校媒体间的融合程度不够,仅是独立运营,缺乏有效的策划与配合,没有形成合力。

随着新媒体和新技术的发展,对职业院校的宣传队伍也提出了更高的基金项目:本论文为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院校文化育人路径研究”结项成果,项目编号:2021YKYB-011要求;宣传的内容和形式愈加丰富,对文案策划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宣传手段中又加入了更多的技术手段,如H5、抖音短视频等。

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研究

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研究

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研究【摘要】新媒体时代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全新的平台和渠道,但也带来了挑战和困惑。

本文通过分析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探讨了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对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的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

通过总结分析现有研究成果,展望未来发展趋势,本文旨在为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特点、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对策建议、路径探讨、总结分析、未来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大学生群体在信息获取和传播方式上发生了巨大变化。

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对信息的接收速度和广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增加,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挑战和问题。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面临着诸多困境,如教育渠道单一、教育内容滞后、教育方式单一等,无法完全适应大学生新媒体时代的特点和需求。

对于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理解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特点,分析现有的教育阵地建设状况,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以及探讨未来可能的发展路径,对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大学生的道德觉悟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有必要对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1.2 研究意义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化和便捷化,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需要与时俱进,因此研究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对于适应大学生的需求,提升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新媒体时代下,网络空间成为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观念和行为的重要因素,而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建设将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观念的形成,因此研究如何建设新媒体时代下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策略探讨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策略探讨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策略探讨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探讨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旨在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一、新媒体时代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学生们的信息获取方式更多地来自于网络和社交媒体,而传统的宣传手段已经不再适用于这一现状。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面对新媒体时代给予的挑战。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让校园文化的传播方式发生了改变。

高校可以通过建立自己的官方网站和社交媒体账号,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进行信息发布和互动,吸引广大学生关注和参与,进而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新媒体还可以提供更便捷的沟通方式,让学生更方便地了解和参与校园文化活动。

但新媒体也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信息过载、信息真伪难辨等。

在新媒体视域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更多地注重信息的质量和真实性,避免误导和虚假信息对校园文化建设造成负面影响。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探讨1. 建立健全的新媒体平台2. 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在新媒体时代,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也需要进行创新。

传统的演讲、展览、比赛等形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需要更加富有创意和互动性的活动形式。

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结合的校园文化活动,如线上主题讲座、线下实践活动等。

这些创新形式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3. 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传播效果新媒体平台上的信息传播是以内容为王的,因此高校需要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质量,从而提高信息的传播效果。

可以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或明星艺人作为活动嘉宾,丰富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增加活动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还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的特点,加强对校园文化活动的宣传和推广,提高信息的曝光率和传播效果。

4. 注重学生参与和反馈在新媒体时代,学生是信息传播的主体,他们对校园文化活动的参与和反馧至关重要。

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研究摘要:随着新媒体快速发展,新媒体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结合日益紧凑。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但是新媒体对传统的校园文化内容、体制、载体等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文章在研究新媒体环境下校园文化建设现状的情况下,给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媒体;校园文化;对策Keywords:newmedia;campusculture;countermeasures当今社会,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影响着人们生活中的各种行为。

依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22年1月发布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到2022年年底,中国网民共计7.31亿人,全年新增4299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53.2%;手机网民用户6.95亿人,全年新增7550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为95.1%。

这一数据体现在江苏省内的98个职业技术学院及办学点中,就是每个学生都拥有至少一部智能手机,手机入校园已禁止不了,如何有效利用手机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是我们必须研究的课题。

一、充分认识“新媒体”和“校园文化”的内涵和特点依据百度百科,新媒体(NewMedia)是指当下万物皆媒的环境,指运用网络技术、数字技术,通过互联网和人造卫星等设施,利用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

其关键技术为: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其传播因素为:双向传播、用户创造内容。

新媒体分为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两类。

新媒体的特征为:全方位的数字化内容包括多媒体与超文本、增强了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的互动性、实现了信息传播与收阅的个人化、实现了海量信息共享化与社群化[1]。

校园文化是指一所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由师生不断积累和沉淀下来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既包括建筑、景观、绿化这些物质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校风、学风、传统、舆论、人际交往、心理氛围,还包含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新媒体时代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方向探索

新媒体时代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方向探索

新媒体时代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方向探索随着新媒体的广泛应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如何利用新媒体技术打造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成为了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在新媒体时代下的方向。

一、建设人性化的校园文化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

然而,由于快节奏的生活,人们中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情感问题。

高职院校应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人性化,为学生提供一个温馨、有安全感的校园环境。

建设人性化校园文化需要学校将学生的个人需求和学校的发展需求相结合。

例如,学校应注重开设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求。

比如团体活动、社交活动、文化活动等。

此外,高职院校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交机会。

二、利用新媒体建设校园文化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为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手段。

学校可以通过互联网、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与交流机会。

首先,学校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打造校园文化品牌。

通过设立学校官方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账号,展示学校的文化特色,增强学校的社会知名度。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这些平台了解学校的近况,增强对学校的认同感。

其次,学校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

比如,高职院校可以建立学霸团队,为学生提供论文写作、公共课辅导等一系列服务。

此外,学校还可以建立课程资源库,提供在线视频课程、电子书籍等教学资源。

三、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现今社会中,创新和创业成为了新时代的关键词汇。

作为高职院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首先,学校可以开设相关课程,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课堂上,引入一些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创新创业理论。

同时,学校还可以引入创业大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其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校可以加强实践教育,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高职院校新媒体建设建设路径研究

高职院校新媒体建设建设路径研究

高职院校新媒体建设建设路径研究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高职院校教育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高职院校新媒体建设的提升,对于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宣传学校形象、招生宣传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高职院校新媒体建设的研究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当前高职院校新媒体建设面临的问题1. 技术设备不足: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新媒体技术设备都比较陈旧,无法满足现代新媒体应用的需求。

缺乏高性能电脑、专业摄像设备、音频设备、LED大屏等。

2. 人才储备不足:新媒体建设需要专业人才的支撑,包括视频编辑、平面设计、网络营销等多方面的人才。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这方面的人才储备不足,难以满足新媒体建设的需求。

3. 管理体系不完善:新媒体建设需要健全的管理体系来保障其运营和发展,但是很多高职院校在这方面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缺乏相关的管理经验和制度。

1. 把握新媒体建设的方向:高职院校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定位,确定新媒体建设的方向。

一些应用型高职院校可以重点发展与职业教育相关的内容,包括职业技能培训、校园学习资源等;而一些艺术类高职院校可以加强围绕学校文化和艺术活动的新媒体建设。

2. 加大技术设备投入:高职院校需要加大对新媒体技术设备的投入,更新设备,提高设备的技术水平。

这需要高职院校与相关企业、单位进行合作,争取更多的设备资助和支持。

3. 加强人才培养: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对新媒体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包括开设相关课程、组织实践活动、邀请行业专家进行讲座等。

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双师型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经验。

4. 健全管理体系:高职院校需要建立健全的新媒体管理体系,包括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建立团队协作机制、培养专业管理人才等。

可以借鉴一些成功的企业案例,建立适合学校的管理模式。

5. 推动新媒体建设与学校发展相结合:高职院校的新媒体建设应该与学校的整体发展相结合,服务学校的教学与管理,宣传学校的特色与文化,推广学校的品牌与形象。

新媒体环境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探讨

新媒体环境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探讨

新媒体环境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探讨1新媒体环境对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1.1创造新的校园文化随着新媒体的产生与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沟通方式以及学习方式等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同时也引起了社会的巨大变革。

在新媒体环境下,新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逐步形成,从而促进的就是新文化的产生。

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高职校园的文化建设也会产生巨大的变化,而且在新媒体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会产生新的校园文化。

这种新的校园文化更加强调个性发展和公平正直,有利于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完善人格的形成,同时也会全面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水平。

1.2培养学生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是学生必备的素质,同时也是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新媒体环境就是一个推进学生媒介素养培养工作的一个契机,也是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抓住的机遇。

高职院校需要借助新媒体环境,对学生进行新媒体教育,在教育中不断渗透正确的媒体应用方法,全面提高学生对信息的识别和判断能力,让学生充分理解新媒体的内涵,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媒介素养和综合素质。

1.3缩小知识鸿沟由于行业和历史原因,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及其他重点院校比较起来差距较大,高职院校起点较低、文化积淀较少、再加上投入少等原因,造成了学生素质普遍不高,知识鸿沟逐步增大。

新媒体环境下高职校园全面推进新媒体文化建设能够为高职院校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能够使得文化资源的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先进的知识文化也能够得到广泛传播,与此同时,学生借助多媒体环境,能够逐步提升信息收集和利用能力,提高知识素养,这样高职院校与其他院校之间的差距也会逐步的缩小。

2新媒体环境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策略2.1革新文化建设理念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为了能够适应新媒体环境和借助新媒体力量提高建设水平,首先就需要在文化建设理念上进行改变,依照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和新媒体文化的发展需要革新理念,树立以信息传播为核心的观念,加强信息的传播,扩大校园文化的影响范围。

新媒体时代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方向探索

新媒体时代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方向探索

新媒体时代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方向探索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传递知识的重要途径,对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应该如何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一、注意新媒体对校园文化的影响新媒体已经成为影响学生和教师学习和生活的重要载体。

通过互联网和移动设备,学生和教师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和与他人交流。

因此,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重视新媒体的影响,探索如何利用新媒体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质量和效果,使校园文化更加实用、丰富、生动。

二、建立以新媒体为核心的校园文化传播平台高职院校应该建立以新媒体为核心的校园文化传播平台,创新校园文化传播方式,通过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和互动式传播。

这样不仅可以更好地传递校园文化,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和教师的互动和参与感。

三、以学生为中心,打造校园文化品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在于学生。

因此,校园文化建设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自主性、实践性和多样化,打造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

可通过推进各类校园文化节、开设社团活动、校园文化艺术比赛等形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校园文化的影响力。

四、加强校园文化传承和创新,形成深厚的校园文化内涵校园文化建设应该注重对校园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统一把握,让学生和教师不仅能够了解校园文化的历史源流,同时也能够创新发展校园文化内涵,使校园文化更加深厚、丰富、多元化。

总之,在新媒体时代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注重新媒体的影响,建立以新媒体为核心的校园文化传播平台,以学生为中心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加强校园文化传承和创新,形成深厚的校园文化内涵,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新媒体在高职学生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探究

新媒体在高职学生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探究

新媒体在高职学生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探究【摘要】本文探讨了新媒体在高职学生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在背景介绍中,分析了当前新媒体发展状况。

研究意义在于探究新媒体在高职学生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研究目的是揭示新媒体在此领域的具体作用机制。

正文部分包括实际情况分析、优势作用、实践案例、发展趋势和路径探索。

结论总结了新媒体对高职学生文化建设的积极影响,并指出其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则为深入挖掘新媒体在高职学生文化建设中的潜力,为相关领域提供更多有益启示。

通过本文的探讨,希望能够为高职学生文化建设提供有益借鉴,促进学校文化建设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高职学生、文化建设、实际情况、优势作用、实践案例、发展趋势、路径探索、结论总结、研究意义、应用价值、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媒体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日益广泛,尤其在高职学生文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高职学生是我国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文化素质对于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文化传播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高职学生的需求,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

高职学生作为新生代,他们接受信息的方式已经从传统的书籍、报纸转变为更多的网络、移动设备上,他们更倾向于通过新媒体平台获得信息、参与文化活动。

借助新媒体平台进行文化建设已经成为高职学校的努力方向之一。

新媒体平台的互动性、时效性、多样性等优势,为高职学生文化建设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机会。

通过对新媒体在高职学生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进行深入探究,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新媒体对高职学生文化建设的影响,也有助于进一步完善高职学生的文化建设工作,推动高职教育的发展。

1.2 研究意义高职学生处于人生重要的成长阶段,他们的文化建设对于个人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新媒体作为当今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之一,对高职学生的文化建设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高职院校新媒体建设建设路径研究

高职院校新媒体建设建设路径研究

高职院校新媒体建设建设路径研究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观点和开展社交活动的重要平台。

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职院校也需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加强自身的建设,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本文将对高职院校新媒体建设的路径进行研究,探讨如何有效地开展新媒体建设,提升学校的品牌形象和宣传效果。

一、新媒体建设的意义新媒体指的是利用互联网、移动通信和互动媒体等新型技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信息传播和互动交流的媒体形式。

在高职院校中,新媒体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1.扩大宣传覆盖面:新媒体具有全天候不受地域限制的特点,可以让学校的信息传播到更广泛的受众群体中,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提升宣传效果:通过新媒体,学校可以在多个平台上进行宣传,利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信息发布,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

3.增强互动交流:新媒体可以提供多种交流互动的方式,学校可以与学生、教师、校友等多方面进行更加便捷的互动交流,增强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联系。

二、高职院校新媒体建设的路径要有效地开展新媒体建设,高职院校需要明确建设的路径和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1.明确建设目标和定位:学校在开展新媒体建设之前,需要明确建设的目标和定位,确定建设新媒体的目的是提升知名度、增加招生,还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

不同的目标和定位,会决定学校建设新媒体的策略和方式。

2.建设多元化的平台:新媒体包括微博、微信、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多种平台,学校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目标选择合适的平台进行建设,并且在不同平台之间进行有机的联动,提升信息发布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3.提升内容品质和创新性:在开展新媒体建设的过程中,学校需要重视内容的品质和创新性,不断提升信息发布的质量和吸引力。

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报道、校园文化推广、优秀学生展示等方式,提升内容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4.加强互动交流和服务功能:新媒体不仅是信息发布的平台,还可以成为学校与师生和社会之间进行互动交流的重要渠道。

高职院校新媒体建设建设路径研究

高职院校新媒体建设建设路径研究

高职院校新媒体建设建设路径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的中坚力量,必须加强新媒体建设,提高自身的传播力、影响力和竞争力。

目前高职院校在新媒体建设方面普遍存在着落后、不规范、缺乏有效运营的现状。

有必要对高职院校新媒体建设路径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有效的发展模式和策略。

通过对相关文献和案例的分析发现,当前高职院校在新媒体建设中存在着各种问题和挑战,如传播渠道不畅、内容质量不高、互动性不强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高职院校的形象和声誉,也制约了高职院校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

有必要通过深入研究,找出影响高职院校新媒体建设的因素,探讨有效的路径和策略,为高职院校新媒体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意义高职院校新媒体建设的研究意义在于推动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提升学校的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传播信息的主要平台,高职院校作为教育机构,也需要紧跟时代潮流,加强自身在新媒体领域的建设。

新媒体建设能够提升高职院校的对外宣传效果,吸引更多优质生源;同时也能够为师生之间的信息沟通提供更便捷的途径,提升教学效果。

新媒体建设还可以促进高职院校与社会的互动,拓展校企合作渠道,为学生的就业和实习提供更多机会。

通过对高职院校新媒体建设路径的研究,可以为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进一步促进高职院校的发展和进步。

1.3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深入探讨高职院校新媒体建设的路径和方法,分析其现状并研究影响因素,旨在为高职院校新媒体建设提供实践经验和借鉴意见。

通过案例分析和关键技术研究,探讨在新媒体时代下,高职院校如何更好地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教学质量,增强学校品牌形象,促进校园信息化发展。

通过研究高职院校新媒体建设的发展趋势,提出相关建议和展望,总结研究成果,为高职院校新媒体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高职院校新媒体建设建设路径研究

高职院校新媒体建设建设路径研究

高职院校新媒体建设建设路径研究【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高职院校新媒体建设的路径,通过对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高职院校新媒体的建设需要注重的方向。

在高职院校新媒体平台的建设中,需要考虑如何提升宣传效果,并评估其影响力。

文章也探讨了高职院校新媒体建设所面临的挑战,并在结论部分提出了发展趋势和建设路径的启示。

研究总结指出,高职院校新媒体建设的成功必须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并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策略。

通过本研究,有助于指导高职院校新媒体建设的方向,提升其在教育领域的影响力和宣传效果。

【关键词】高职院校、新媒体建设、研究、路径、分析、探讨、平台、宣传效果、评估、挑战、发展趋势、启示、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职院校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

随着信息化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新媒体的兴起为高职院校教育和学生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加强高职院校新媒体建设,探索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新媒体应用模式,已经成为当前高职院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时代的需求。

高职院校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加强新媒体建设,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教育教学、学生培养和科学研究,提升高职教育的教学效果和影响力。

对于高职院校新媒体建设路径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2 研究意义高职院校新媒体建设的研究意义在于提升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水平,推动教育信息化与现代教育教学模式的深度融合。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需要不断适应新趋势,加强新媒体平台建设,提升信息传播效率和教育教学质量。

高职院校新媒体建设的研究意义还在于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拓宽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增强学习的互动性与趣味性。

通过构建多元化的新媒体平台,可以更好地满足师生日益增长的信息获取需求,提高学习者在信息化时代的自主学习能力。

高职院校新媒体建设的研究意义体现在促进高校信息化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师生交流合作等方面,对高职院校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探究新形势下应用网络新媒体建设高校思政教育新阵地

探究新形势下应用网络新媒体建设高校思政教育新阵地

探究新形势下应用网络新媒体建设高校思政教育新阵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网络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传播知识的重要渠道。

在高校思政教育方面,网络新媒体的应用也成为了一种新的方式和途径。

本文将探讨新形势下应用网络新媒体建设高校思政教育新阵地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一、网络新媒体的发展与特点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新媒体已经取代传统媒体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娱乐的主要方式。

网络新媒体的最大优势在于其互动性和即时性,能够带来更丰富的传播形式和更多样的内容呈现。

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新闻资讯、进行网络交流、参与线上互动,这种特性对于高校思政教育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形势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挑战新形势下,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

传统的思政教育方式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学生的思想观念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思政教育形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需要创新、转变。

三、建设高校思政教育新阵地的必要性在新形势下,建设高校思政教育新阵地,尤其是通过网络新媒体的方式进行思政教育,具有重要的必要性。

网络新媒体的特点决定了其具有更广泛的覆盖面和更具互动性,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网络新媒体的即时性和便捷性,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思想交流和互动学习。

网络新媒体传播手段的多样性,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建设高校思政教育新阵地的关键路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优化网络媒体平台,建设一个成熟、权威的高校思政教育网络平台,提供丰富多样的思政教育资源和内容。

二是注重互动性,通过网络新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政教育活动,促进学生思想的交流和碰撞。

三是注重实效性,建立起一套科学的思政教育评估机制,确保网络新媒体思政教育的实效和效果。

在建设高校思政教育新阵地的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对策。

一是加强网络媒体平台的建设,注重内容的原创和品质,提供精准、有效的思政教育资源。

新媒体环境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探讨

新媒体环境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探讨

新媒体环境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探讨新媒体环境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成为推动全面深化高职教育改革的关键。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塑造学生个性和开拓视野的基础,也是培养人才核心能力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

文化建设离不开人才培养,学校应通过创新科研机制、深化教育改革、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等多个方面来推动高职教育的全面提升。

一、新媒体环境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背景当前,在新技术的驱动下,高职教育已经进入到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新时代,这要求学校从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管理手段中走出来,积极拥抱互联网+的新模式和新理念,以满足学生不断增长的学习需求和求职市场的变化。

同时,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也在新媒体环境下面临一些新的挑战。

首先,新媒体让学生的信息渠道更加多元化。

现在的学生是网络时代的年轻一代,他们的信息获取渠道包括社交媒体、微博、微信等,这给学校传统的宣传和文化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也提醒我们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针对性和精准性,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其次,新媒体环境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着“信息化+人文化”的矛盾与挑战。

在数字化、信息化的今天,管理人员更加注重数字管理和信息化手段的管理,而学校的人文关怀和文化建设也成为了一个颇具挑战性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运用新媒体、激发学生热情和能力,高职学校需要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下关注数字管理。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有哪些意义呢?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1、广泛拓展学生视野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内部文化实践的载体,是展示学校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自我认知、社会承认的基础。

高职学校应该把握新媒体的优势,将校园文化建设与网络文化、现代文艺等形式相结合,积极推进院团建设、比赛展示、学生会活动等,净化校园文化空气,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意识觉悟。

2、提升校园形象和品牌价值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提升品牌价值和形象的核心环节。

探究新形势下应用网络新媒体建设高校思政教育新阵地

探究新形势下应用网络新媒体建设高校思政教育新阵地

探究新形势下应用网络新媒体建设高校思政教育新阵地1. 引言1.1 引言在当今信息化社会,网络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观点的重要平台。

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如何利用网络新媒体建设新的教育阵地,成为当前亟待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网络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和机遇。

通过网络新媒体,高校可以更好地传播和宣传思政教育理念,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修养。

网络新媒体的互动性和开放性,也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交流和互动空间。

要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建设高校思政教育新阵地,还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

比如网络虚假信息的泛滥、网络安全的问题等,都需要高校加强管理和监督。

高校也需要不断创新教育方式和方法,提高网络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有效性。

探究新形势下应用网络新媒体建设高校思政教育新阵地,不仅是当前高校教育工作的需要,也是适应时代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

只有不断创新和完善思政教育的工作机制,利用网络新媒体的优势资源,才能真正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水平和质量。

2. 正文2.1 建设高校思政教育新阵地的重要性建设高校思政教育新阵地的重要性在当前新形势下变得更加突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高校思政教育的任务越来越重,需要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不断创新和提升。

建设高校思政教育新阵地是推动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具有以下重要性:建设高校思政教育新阵地可以满足新时代学生的需求。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认知水平也在发生变化。

建设高校思政教育新阵地可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教育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

建设高校思政教育新阵地可以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

通过利用网络新媒体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可以更好地传播和普及思政教育知识,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建设高校思政教育新阵地还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网络新媒体的使用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和学术交流,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归属感,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和互动性。

新媒体时代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方向探索

新媒体时代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方向探索

新媒体时代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方向探索新媒体时代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们的获取信息和交流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高职院校如何在新媒体时代下探索校园文化建设方向,成为了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当前,新媒体时代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常态。

学生们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和手机App等新媒体渠道获取信息和进行交流,校园文化活动的策划和宣传也离不开新媒体的支持。

由于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更新换代,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方式和手段已经不再适应学生们的需求,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向着新的方向进行探索。

1. 创新内容策划和推广在新媒体时代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策划和推广需要更加注重创新性和内容质量。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各类文化活动,如音乐会、话剧表演、艺术展览等,吸引学生参与并且通过新媒体平台传播,提高活动的曝光度和影响力。

学校也可以开设创意文化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文化素养,促进校园文化的不断更新和发展。

2. 运用新媒体技术增强互动体验随着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直播等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高职院校可以通过这些技术手段增强校园文化活动的互动体验。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打造校园文化体验馆,让学生们能够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感受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利用增强现实技术设计校园文化寻宝游戏,增加学生参与的乐趣和参与度;利用直播技术进行校园文化活动的实时直播,让无法到场的学生也能够亲身参与。

3. 构建多维度的校园文化交流平台除了以上的策划和技术手段,高职院校还需要构建多维度的校园文化交流平台,为学生们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文化交流和表达方式。

学校可以成立文化艺术团队,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和演出,让学生们通过参与表演和创作来丰富校园文化;学校还可以建立文化交流论坛和平台,让学生们能够进行文化素养和文化理念的交流,增加校园文化的多元化和包容性。

在新媒体时代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新媒体环境下中职思政教育在校园文化阵地建设的运用与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中职思政教育在校园文化阵地建设的运用与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中职思政教育在校园文化阵地建设的运用与研究摘要:新媒体环境下,中职思政教育在发展中面临较大困境,学生对于思政知识兴趣不高。

要在校园文化阵地建设运用思政知识,首先就需让学生意识到中职思政教育与自身学习的关联,提升自身对于课堂教育的兴趣,并积极实践,确保后期的校园文化阵地建设的顺利。

关键词:新媒体;中职思政教育;校园文化阵地建设;运用引言:中职学校是对学生专业技能进行培养的专业学校,在中职思政教育中,由于思政教育内容教学方式较为传统,因此,需以新媒体环境为基础,积极改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思政水平,并将中职思政教育运用于校园文化阵地建设中,保障中职思政教育的理论知识得到充分实践,增强学生对中职思政教育内容的理解。

1校园文化阵地建设的重要性中职学校是学生得到进一步发展与学习的关键平台,加强对其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其文化素养与政治素养有效提升。

将中职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校园文化阵地建设,对于学生个体发展意义重大。

校园文化阵地建设可以建设属于自身的校园文化,呈现出学生的精神风貌、价值取向以及发展模式、行为规范,可以在管理实践以及教育教学中充分体现。

校园文化可以体现出学校教育观念,也可以间接地反映出学校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方向,也就是说,校园文化就是学校在发展中的品牌、文化。

重视校园文化阵地建设,对于思政教育内涵提升以及和谐校园的建设具有积极作用,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中职院校思政教育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中职思政教育的意义,并将思政知识在校园文化阵地建设中充分应用,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水平[1]。

2中职思政教育存在的缺陷2.1新媒体认识以及影响力问题目前,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是更加偏向于课堂理论教学,对于教育来说,新媒体领域的影响力远远没有其他方面高。

中职学生作为新媒体以及互联网的主要推动群体,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的缺失是十分严重的,但由于互联网媒体平台信息无法保证其真实性,许多新媒体迎合大众心理,发表不实信息,通过网络进行炒作,引发讨论及恶意引导社会舆论,因此通过网络的快速发展也会随之而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导致校园文化阵地建设难以顺利进行[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高职院校新媒体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的研究摘要:新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获取信息、交流思想、沟通感情的重要平台,同时也向校园思想文化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挑战。

高职院校新媒体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必须满足高职学生的知识技能、培养目标、性格特长等特性,充分发挥阵地建设的优越性,创新新媒体思想文化阵地形式和发挥作用的方法,不断丰富其内容,使其真正地成为服务学生成长和成才的有效工具。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新媒体;思想文化阵地建设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9-0239-03一、新媒体思想文化阵地的内涵新媒体作为校园思想文化工作的新载体,它是相对于传统校园思想文化阵地而言的,通过数字技术、互联网络技术、移动通讯等新技术向在校学生提供信息服务、思想教育、文化熏陶的新兴媒体,其表现形式包括数字电视、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手机报、手机短信、微信、博客、微博、播客、QQ聊天工具、飞信等。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93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4.1%,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到4.64亿,超过台式电脑网民数;大专学历网民占网民总数的10.1%;我国用手机上微博的网民数为2.30亿,与2012年底相比增加了2710万,增长13.4%。

网络技术在校园的成熟发展,大学生对新技术的掌握和领悟能力强,以及大学生可自由支配时间的增长,使新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获取信息、交流思想、沟通感情的重要平台,同时也向校园思想文化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挑战。

二、高职院校新媒体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应有的特征高职院校的生源一般是达不到普通高校分数线的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专、职高、技校的对口生,属于专科层次,高职生对自己的认识也往往产生偏差,容易产生自卑感;高职生也具有自己的优势,他们具有活跃的思维和爱劳动、爱表现自己才华的天性;同时,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大专以上学历和具有熟练的专业技能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和岗位技能证书的复合型人才,学生除了要掌握工作岗位所需的科学文化知识外,还要具备一定的市场营销、公共写作、法律法规知识,总的来说高职学生的知识较为凌乱,缺乏系统性,同时技能型、经验型知识属于隐形知识,如何使之显化,都需要一种方式将其组织起来。

高职院校新媒体思想文化阵地的建设要迎合高职学生的特性要求。

资源的丰富性和应用的交互性。

基于高职院校学生的特征,高职院校新媒体思想文化阵地建设要满足学生常识掌握、知识学习、内容创新、资源获取的需求;交互性的新媒体思想文化模式更能满足高职院校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我体现的愿望,新媒体文化阵地建设要充分和巧妙地运用这一隐蔽的教育育人方式,在潜移默化之中实现思想教育和文化教育的目的。

使用的便捷性和终端的个性化。

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一部手机只能手机在手,就可以快速地了解校园、国家、世界每个角落的信息,这使新媒体思想文化阵地成为一种更加便捷和广泛的思想政治文化教育阵地。

高职院校新媒体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应尽可能地提供生动和形象的界面、个性化和人性化的功能设置,使思想文化符合高职生的审美观、体现高职学生的个性。

手段的灵活性和内容的创新性。

新媒体思想文化阵地利用功能强大的平台、便捷的传播方式,打破了传统方式的局限性。

高职院校的新媒体思想文化平台设计应多方面覆盖学生的第二课堂,并且要充分发挥载体功能,将思想文化教育元素融入到新兴的内容当中;同时通过选择不同的方式传播个性化的信息,实现有针对性、有区分的思想文化教育。

三、高职院校新媒体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的优越性高职院校新媒体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有利于引导高职生克服网瘾。

经历了高考,高职生本身和家庭对其网络使用的监管放松,加之可支配时间的增多和高校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特性,以及高职生现实生活中失利转而在网络中寻求自我实现的心理特征使高职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网络中,久而久之就无法从网络游戏、泡沫剧中自拔。

新媒体思想文化阵地以生动和容易被接受的形式出现,从一定程度上引导了一部分轻度网瘾的学生走出网络的弊端,也增加了重度网瘾学生戒除网瘾的可能性。

高职院校新媒体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有利于高职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

高职生既是教育的客体,也具有主体性,新媒体思想文化阵地建设通过朋友间的特有信任,通过学生干部的领袖作用、意见领袖的影响,实现着高职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

高职院校新媒体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有利于提升高职生对海量网络信息的过滤和筛选能力。

高职生思想活跃,接纳新事物的能力强,更愿意动手进行创造,这些特点也决定了他们的价值观容易受到影响,容易受到具有不法目的的个人和组织的影响,高校新媒体思想文化阵地建设起到了信息过滤、主流思想宣传和政治教育的平台作用,经过长期的引导和培养,高职生对网络资源的鉴别能力提升,政治素养也会更加稳定。

高职院校新媒体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有利于教师利用新媒体开展有效的育人工作。

现今,高校教师面临教学、科研、生活等多方面的压力,与学生面对面、一对一的深入交流越来越少,一些思想政治和文化教育活动成了空洞的说教和走形式。

新媒体成熟的交流工具和个人平台为师生交流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增加了教师和高职生交流解决思想问题的机会,同时教师可通过个人主页的设置用个人魅力影响高职生的专业知识、习惯、个人素养,实现更有效的育人。

高职院校新媒体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有利于促进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

完善的高职院校新媒体思想文化阵地建设除应该满足专业需求、文化探索、文娱活动需求之外,还应该关注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贫困学生、就业维权等方面的内容,通过贴近学生思想、贴近学生生活的方式促进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高职院校新媒体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的具体问题1.新媒体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应克服新媒体本身的负面因素。

高职院校新媒体思想文化阵地在拥有便捷、互动、创新等有效性的同时,也存在着弊端,如监督的滞后性和引导的困难性、过度休闲导致的诸如网瘾等不良风气、网络诈骗等犯罪形式。

有专家(陆士桢,2006)指出: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是充满动荡和风暴的,他们作为优良传统文化的继承者、新文化的宣传实践者、不良社会文化的受害者,在当前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在和谐社会与民族新文化建设中面临着剧烈的角色矛盾和价值冲突。

[1]在新媒体思想文化阵地的建设是发展的必然,面对其本身的不良因素,解决的途径只能是疏,不能是堵。

新媒体思想文化阵地的建设应充分考虑新媒体本身存在的弊端,在平台的建设、管理过程中,以及在新媒体思想文化平台的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升方面,尽可能地发挥它的积极效应,避免消极影响。

2.新媒体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的利用与创新。

目前高职院校的新媒体平台而言大致可分为四类:资源信息类网页、教学类新媒体站点、3G手机、其他计算机互联网软件。

资源信息类网页是各高校、高职院校最常见的新媒体思想文化教育平台,在校生可以通过这些网页了解当地、学校乃至全省和全国高校当前的工作重点和各种信息,同时这些官方网站也积极地向学生传递着励志向上、挑战创新、崇学向善等正能量,这些网站一般有官方的宣传部门控制和管理。

教学类新媒体站点,各高校开展和利用的程度并不相同,这类网站在进行课业安排、学习交流的同时可以成为开展思政文化教育的阵地,使思政教育不再仅仅是辅导员的工作,成为每一位教师、每一位了解学生的高职院校教师的工作。

3G手机平台随着智能手机在大学生中的工具化,以及携带的便携性、通讯的及时性、信息的隐蔽性,成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新“高地”,占领这块领地也就占领了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至高点。

手机平台的思政教育通过短信、微博、社交网、微信、即时通讯工具QQ和MSN等进行。

通过手机平台开展思政教育,实现了思政教育的即时性,可以使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或者初始状态,降低不良事件的影响;手机短信交流方式相对隐蔽,提高了学生对思政教育的信任和依赖,使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显著;通过祝福、励志短信的分享,可以拉近高职思政教育者与学生的距离。

创新新媒体思想文化阵地,第二课堂与新媒体技术联手。

尝试开设淘宝班级、开展模拟炒股大赛、网络技能大赛、网络论坛等方式,将高职学生从利用网络进行纯粹的、过度的娱乐和休闲项目上,转移到能提升个人能力和素质的网络技术利用上,使网络技术成为服务学生成为了解社会、增长才干的工具。

以班级为单位,由班级成员出资组成创业团队进行网络创业,将学生的网络时间转移到淘宝创业成长上来,这样既可以转移学生的上网兴趣,丰富学生的大学经历,培养学生自我经营、自我管理能力,也可以帮助他们养成团队协作意识。

另外,举办模拟实盘的炒股大赛,提供虚拟资金,每周发帖公布前20学生成绩和排名,以学期为周期,评出一二三等奖。

创新新媒体思想文化阵地,专业课程与新媒体技术互动。

加快落实手机创业(移动MM)计划,开发学生网络潜能。

由高职院校信息网络部门牵头,组织学生利用手机进行游戏软件设计与开发,发挥学生内在潜能,锻炼学生专业本领,帮助学生在网络上更快地成才,更好地实现自我。

构建校园微博体系。

创新新媒体思想文化阵地,形成思政教育群。

建议以分院或者公寓为单位先行试点。

将思政微博、56个社团微博、二级学院微博、班级微博、师生个人微博等进行联动,组建校园微博群,打造校园交互新平台,开辟思政工作新阵地,凸显微博平台的价值和作用。

提高新媒体思想文化阵地建设人员的素质。

增强新媒体思想文化阵地建设人员对新媒体工具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培养新媒体思想文化阵地建设人员对信息的敏感性。

养成新媒体思想文化阵地建设人员与高职学生平等交流的习惯。

建立新媒体思想文化阵地建设人员的话语权。

参考文献:[1]陆士桢.治理网络游戏成瘾是青少年成长发展辅导的系统工程[J].新华文摘,2006(3):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