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上海市医学领军科技人才培养的实践与展望
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培养
![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102bd4262f60ddccda38a085.png)
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任务书
编号:
姓名:
研究课题名称:
依托单位:
通讯地址:
上级主管单位:
填写日期:
上海市卫生局制
填写说明
一、填写前请仔细阅读《上海医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办法》,根据要求,逐项认真填写,留空部分请填无。
二、填写内容实事求是、内容翔实、文字精炼。
三、“专业技术职务”指受聘的专业技术工作岗位,如教授、研究员、主任医(技)师等。
四、本表各栏不够填写时,可自行加页。
五、任务书采用A4纸,于左侧装订。
六、任务书提交需一式四份,电子文档一份。
一、基本情况(一)简表
(二)突出工作业绩
(三)近五年以第一负责人承担的国家级课题及上海市重大、重点项目
(四)近五年重要论著及被引用情况
(五)近五年授权发明专利情况
(六)近五年来科技获奖情况(限填省部级科研成果一等奖、国家级二等奖以上奖项)
二、培养计划任务
(一)培养目标、内容及计划
(二)研究课题
三、培养经费预算(单位:万元)
四、单位伦理委员会意见
五、依托单位意见
六、上级主管单位审核意见
七、上海市卫生局意见
11。
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fde5684abe1e650e52ea99f7.png)
新激励 体系 ,鼓 励科技成 果 的转化和产业 化 :营造 良好 的技
术创新和 学术创 新环境 ,给予领军 人才及 其团队充 分的理 解 和信 任 ,通 过建立创 新型人 才的 “ 护机制 ”把个人失败 的 保 风 险和 创新 的成 本降 到最 低程度 鼓励产 学研结 合 ,有效整
究生 学历 , 究 员, 士 研 硕
生 导 师 , 现 任 上 海 市 卫 生 局 医 学 科 技 与 教 育 处
副 处 长 , 主 要 从 事 卫 生 事 业 管 理 与 社 会 医 学 和 医 学科 技 教 育 管 理 研 究
的基础上, 制订了< 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办法 > o
尖人 才。 项尖人 才短缺 制约 了领跑速度 ,因此加 强上海卫 生系统
以前的人才培养 计划每 人资助 1 0万元 , 本次计 划入选者 每人 资助 5 0万元 ( 年 1 万 元 ) 每 0 ,单位作 相培养 一批 医学领域 的领军人 才 ,以
4 中国卫生人才 20 。 . 8 0 73
维普资讯
资 助 金 额 总量 可 达 到 1 0万 元 以上 , 已相 当 于 国 家 自然 基 金 0
领军 人才培养 和过去 人才计划 一个 显著 的不 同就是领军 人 才更强调 团 队的作用 ,所 以其培养 对 象从 一开始就 要注意 创 新团队 的建设 ,在 自身水平 不断提 高和知名度 不断扩 大的
学 、预 防医学开放 ,实现 了医学全学科 覆盖 ,从而更具代表
性 和权威性 。
三 医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的特点
一
医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 出台的背景
1目标要求更高 .
关于印发上海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办法的通知
![关于印发上海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办法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330007ce84868762caaed5ba.png)
关于印发《上海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办法》的通知沪人[2006]107号市委各部委、市人民政府各委办局,各区县组织人事部门,各人民团体,各有关单位:现将《上海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上海市人事局2006年7月8日上海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办法为聚焦科教兴市主战略,贯彻《上海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行动纲要》和《上海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纲要》,顺利实现上海“十一五”奋斗目标,造就一支适应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城市需要的领军人才队伍和一批创新团队,根据《关于加强上海领军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制定本市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办法。
一、工作目标和范围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形成各行各业、各单位共同做好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新局面。
通过构建政府、社会和单位共同投入、共同培养的开发模式,到2010年,造就一支由500名“国家队”、1000名“地方队”、5000名“后备队”组成的,思想道德素质过硬、学术技术水平领先、业内广泛认可的领军人才队伍及创新团队。
1领军人才队伍建设面向所有在沪的企事业单位。
工作内容主要包括领军人才的选拔、培养、资助、服务、考核、管理等。
二、领军人才主要类别(一)基础研究类领军人才。
该类人才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事业发展等做出突出的贡献,是创新团队的带头人,是所在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其研究成果具有开创性和重大科学价值,并得到国内外同行专家认可。
(二)应用开发类领军人才。
该类人才主要从事应用技术研究开发,以及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包括专利技术的产业化等工作的科技人才。
他们在技术研究与开发中有重大发明创造、重大技术革新或解决关键性技术难题,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推广中业绩突出,带领团队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类领军人才。
该类人才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或突出的专业能力,实践成效显著,有较高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公布第五批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培养对象名单的通知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公布第五批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培养对象名单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7a0650dc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95.png)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公布第五批上海市医学领
军人才培养对象名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公布日期】2019.08.13
•【字号】
•【施行日期】2019.08.13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机关工作
正文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公布第五批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
培养对象名单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推进建设全球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亚洲医学中心城市,落实《上海市医学科技创新发展“十三五”规划》,结合本市卫生健康系统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实际情况,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开展了第五批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的选拔工作。
经各单位推荐、我委组织专家评审,最终确定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吴继红等28名对象列入第五批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
医学领军人才计划培养对象市财政资助经费每人不超过45万元,每位培养对象资助经费以预算审核结果为准。
立项不资助对象培养经费由所在单位落实。
第五批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培养周期为2019年7月至2022年6月。
请各培养对象所在单位及上级主管部门予以支持,切实落实培养计划,确保按
既定目标实施,并定期向我委汇报医学领军人才培养对象工作进展情况。
特此通知。
附件:第五批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培养对象名单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19年8月13日。
上海市卫生局关于印发《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培养实施办法》的通知
![上海市卫生局关于印发《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培养实施办法》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04aa64e5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33.png)
上海市卫生局关于印发《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培养实施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卫生局•【公布日期】2005.09.16•【字号】沪卫科教[2005]27号•【施行日期】2005.09.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上海市卫生局关于印发《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培养实施办法》的通知(沪卫科教[2005]27号)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医战略,推进学科人才建设,加速培养造就一批医学领域的领军人才,以领军人才带动优秀团队,促进上海医学科技整体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我局特制定《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培养实施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按照公平竞争、择优推荐的要求,认真做好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的推荐和培养工作,具体申报日期和相关要求另行通知。
上海市卫生局二00五年九月十六日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培养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落实科教兴医战略,推进学科人才建设,加速培养一批医学领域的领军人才,以领军人才带动优秀业务团队,促进上海医学科技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确保上海2010年基本建成亚洲医疗中心城市之一目标的顺利实现,特制定《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培养实施办法》。
第二条医学领军人才是指学术上有所专长、团队效应突出、具有推动医学学科发展的创新能力,并在重大疾病的预防与诊治,尤其是在疑难复杂疾病的救治及重要疾病的预防控制中具有显著工作绩效的高层次医学人才。
第三条上海医学领军人才的培养规模为40至50人。
第四条医学领军人才培养对象的选拔面向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预防机构、医学院(校)及相关科研院所。
第二章申请条件第五条医学领军人才申请对象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热爱祖国,学风严谨,勇于开拓,医德高尚,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二)原则上未满50周岁,有特殊贡献者可放宽至55周岁;(三)在重大疾病预防、诊治和医学科技创新方面有突出贡献,基础医学申请者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CI杂志发表专业论文IF(累计影响因子)在20分以上,预防和临床学科申请者论文IF在10分以上,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科申请者论文IF在5分以上;(四)积极组织和参与预防与临床新技术研发,投身重大疾病救治和预防工作,曾作为第一负责人承担国家级课题(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项目及子项目、973计划项目及子项目、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等)、上海市重大项目及子项目和重点国际合作项目;(五)每年从事业务活动的时间不少于8个月,配备有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勇于创新的优秀团队。
上海市卫生局关于启动上海市中医药领军人才建设项目海上名医传承高级研修班计划的通知
![上海市卫生局关于启动上海市中医药领军人才建设项目海上名医传承高级研修班计划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3c6f524f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15.png)
上海市卫生局关于启动上海市中医药领军人才建设项目海上名医传承高级研修班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卫生局•【公布日期】2012.10.08•【字号】沪卫中医[2012]053号•【施行日期】2012.10.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管理正文上海市卫生局关于启动上海市中医药领军人才建设项目海上名医传承高级研修班计划的通知(沪卫中医〔2012〕053号)各区县卫生局,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有关大学、中福会,各市级医疗机构:为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中医药人才队伍的建设,加快形成中医药人才高地,打造一批中医药领军人才,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根据上海市中医药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中有关人才队伍建设计划,市卫生局、市中医药发展办公室决定启动“上海市中医药领军人才建设项目--海上名医传承高级研修班计划”,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培养目的遴选已经具有较长期临床经验,具备扎实中医药基础理论功底的中医临床人才为基本培养对象,通过2-3年的研修培养,使其具备深厚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扎实中医药理论基础和掌握各具特色中医诊疗技能水平的新一代名医大家。
二、选拔范围和申报条件(一)选拔范围:全市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综合性医院中医临床学科中医或中西医结合医师。
(二)申报人必须符合以下基本条件: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医德高尚、治学严谨,具有求实、创新、协作和奉献精神。
2、在医疗机构中从事中医或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主任医师职称,1963年1月1日后出生。
3、中医临床诊疗水平较高,善于运用中医辨证思维解决临床疑难问题,疗效显著,富有特色,在患者中享有良好声誉。
4、近三年内无重大医疗事故、工作差错,有良好的医德医风。
5、结对拜师为国医大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上海市名中医。
6、具有以下条件者优先考虑:1)已经参加过全国及上海市高层次中医药临床人才培养项目,考核合格者优先。
闵行区领军人才培训计划
![闵行区领军人才培训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c0117960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0d.png)
闵行区领军人才培训计划一、前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作为上海市的一个重要区域,闵行区在人才培养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为了更好地满足企业和社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闵行区制定了领军人才培训计划,旨在通过专业的培训和多方面的支持,帮助更多的人才成长为业界领军人才,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计划目标1. 帮助人才更新知识、提高技能2.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的领军人才3. 打造以技术和管理创新能力为核心的领军人才队伍4. 加强与企业及高校合作,打造人才培养平台三、计划内容1. 制定专业培训计划闵行区将针对不同领域的人才需求,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
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最新的技术知识、管理技能、市场营销策略、国际贸易等方面。
同时鼓励企业和高校开设相关专业课程,以满足领军人才的培训需求。
2. 提供专业的课程培训为了保证培训质量,闵行区将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和学者为领军人才提供专业的课程培训。
同时,还会组织实地考察、企业实践、案例分析等形式的培训活动,让学员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3. 鼓励创新创业除了传统的技能培训,闵行区将大力支持创新创业。
通过设立创业基金、提供政策支持、协助项目推广等方式,鼓励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同时,还会为创业者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指导,帮助他们实现梦想。
四、实施措施1. 加强政策支持闵行区将出台更多的人才政策,包括提供培训费用补贴、创业奖励、税收优惠等多项扶持措施,以鼓励更多的人才参与到领军人才计划中来。
同时,还将注重政策的落实和执行,确保政策的效果。
2. 加强企业和高校合作闵行区将积极与企业和高校合作,共同建立领军人才培养平台。
通过共建实验室、开展联合课程、提供实践机会等方式,为人才提供更多的培训资源和发展机会。
3. 积极引进国际优秀人才为了提升人才的国际视野和竞争力,闵行区还将积极引进国际优秀人才,为本地人才提供国际化的培训资源。
通过国际交流、合作项目等方式,培养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人才。
上海市某三甲综合医院专科能力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上海市某三甲综合医院专科能力建设的实践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85db1b76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f9.png)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第31卷 第3期(总第196期)2024年3月D O I :10.13912/j .c n k i .c h qm.2024.31.3.05*基金项目: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第二轮‘促进市级医院临床技能与临床创新三年行动计划“研究型医师创新转化能力培训项目(编号:S H D C2022C R S 026)姜 宏 马 磊 赵英英 邹海东 郑兴东* 通信作者:郑兴东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上海 200080上海市某三甲综合医院专科能力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姜 宏 马 磊 赵英英 邹海东 郑兴东*ʌ摘 要ɔ 专科能力是医院内涵建设的根本㊂上海市某三甲综合医院从开展专科评估㊁遴选重点专科㊁完善专科设置㊁凝练专科发展方向㊁确定专科发展任务㊁搭建专科发展平台㊁建设人才队伍㊁完善管理机制8个方面加强专科能力建设,使专科服务能力㊁技术水平㊁质量安全和发展能力得到提高㊂认为,找准发展定位,提供高品质医疗服务,开展高水平临床研究和成果转化,加强专科运营管理,推进智慧医院建设,是进一步提升专科能力的发展方向㊂ʌ关键词ɔ 专科能力;专科建设;内涵式发展中图分类号:R 197.3 文献标识码:BP r a c t i c e a n dR e f l e c t i o n o n t h e B u i l d i n g o f S p e c i a l t y C a p a c i t y i n aG r a d e I I I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H o s p i t a I i n S h a n g h a i /J I A N GH o n g ,M AL e i ,Z H A O Y i n g y i n g ,e t a l .//C h i n e s eH e a l t h Q u a l i t y M a n a ge m e n t ,2024,31(3):15-20A b s t r a c t S p e c i a l t y c a p a c i t y i s t h e e s s e n c e of t h e h o s p i t a l c o n n o t a t i o n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A t e r t i a r yg e n e r a lh o s pi t a l i n S h a n g h a i h a d s t r e n g t h e n e d i t s s p e c i a l t y c a p a c i t y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t h r o u g h e i g h t a s p e c t s :c o n d u c t i n g s p e c i a l t y e v a l u a t i o n ,s e l e c t i n g k e y s pe c i a l -t i e s ,i m p r o v i n g s p e c i a l t y s e t t i n g ,r ef i n i ng s p e c i a l t y d e v e l o p m e n t d i r e c t i o n s ,d e t e r m i n i n g s p e c i a l t y d e v e l o p m e n t t a s k s ,b u i l d i n g s p e c i a l t y d e v e l o p m e n t p l a t f o r m s ,b u i l d i n g t a l e n t t e a m s ,a n d i m p r o v i n g m a n a g e m e n tm e ch a ni s m.A s a r e s u l t ,t h e s p e c i a l t ys e r v -i c e c a p a c i t y ,t e c h n i c a l l e v e l ,q u a l i t y a n d s a f e t y ,a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b i l i t y h a d b e e n e n h a n c e d .I t w i l l b e a n e wa p p r o a c h t o t h e s p e -c i a l t y c a p a c i t y b u i l d i n g b y f i n d i n g t h e r i g h t p o s i t i o n o f d e v e l o p m e n t ,p r o v i d i n g h i g h -q u a l i t y m e d i c a l s e r v i c e s ,c o n d u c t i n g h i gh -l e v e l c l i n i c a l r e s e a r c h a n d a c h i e v e m e n t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p r o m o t i n g s p e c i a l t y o p e r a t i o nm a n a g e m e n t ,a n d s t r e n g t h e n i n gt h e b u i l d -i n g o f s m a r t h o s pi t a l s .K e y w o r d s S p e c i a l t y C a p a c i t y ;S p e c i a l t y B u i l d i n g ;C o n n o t a t i v eD e v e l o pm e n t F i r s t -a u t h o r 's a d d r e s s S h a n g h a i G e n e r a lH o s p i t a l ,S h a n g h a i ,200080,C h i n a 专科能力是医院内涵建设的根本,是医院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实力的象征[1],也是医院发展的重要抓手[2]㊂加强专科能力建设,对于引导医院发展方向,促进医院实现 三个转变㊁三个提高 ,推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 2021 18号)明确提出,以加强临床专科建设作为 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趋势 的重要内容,以专科发展带动诊疗能力提升[3]㊂根据这一部署,国家卫生健康委于2021年10月制定了‘ 十四五 国家临床专科能力建设规划“[4],对临床专科能力建设作出整体性㊁系统性㊁制度性安排,既从面上形成了长效机制,又为医疗机构指明了方向㊂作为上海市高质量发展试点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在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以下简称 申康中心 )的领导下,对标高质量发展医院对专科能力建设的要求,不断加强专科能力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㊂本研究探讨了该院专科能力建设的做法与经验,以期为大型综合医院专科能力建设提供参考㊂1 高质量发展对专科能力建设的要求2022年4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上海市某三甲综合医院专科能力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姜 宏 马 磊 赵英英等‘中国卫生质量管理“第31卷 第3期(总第196期)2024年3月评价指标(试行)操作手册(2022版)“,将 专科能力指数 纳入评价指标体系[5],要求医院强化专科能力建设㊂医疗机构的专科能力建设,一是要提升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特别是推动技术创新和转化;二是优化医疗服务模式㊂研究推广MD T ㊁快速康复㊁中西医结合等新型诊疗模式,积极推动智慧医疗体系建设;三是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安全水平㊂以医疗质量安全为循证依据,采用医疗质量管理工具进行科学管理,开展针对性改进;四是加强专科人才队伍建设㊂坚持以培养为主,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原则,建设复合型创新团队,发展特色亚专科㊂2 专科能力建设实践2.1 开展专科评估该院对所有临床医技学科,以三级学科(即专科)为单位进行评估㊂评估选取医疗㊁科研㊁教学3个方面共28个指标(表1),基于可采集的真实数据进行客观㊁量化评估㊂通过评估,在调查了解现状的同时,对医院各科室重新定位,制订未来发展规划,精准对标前沿,明确发展目标,实施发展举措,做到一科一策㊁精准施策㊂2023年,申康中心发布2021年度‘上海市级医院临床专科能力评价分析报告“后,该院在党政主要领导带领下,逐一对19个参评的临床专科开展专科能力建设专项行政查房,深入剖析专科发展的短板症结,通过院际横向比较和自身纵向比较,形成专科发展 画像 ,进一步明确了专科发展方向㊂2.2 遴选重点专科在专科评估的基础上,遴选尖峰专科两个(眼科㊁泌尿外科)㊁高峰专科4个(骨科㊁普通外科㊁消化内科㊁心内科)㊁高原专科6个(血液内科㊁急诊危重症科㊁内分泌科㊁麻醉科㊁放射科㊁临床药学科),同时采取 评估考核,优胜劣汰 的滚动式管理,实现能上能下㊁末位淘汰,形成 揭榜挂帅,赛马比拼 的竞争场面㊂2.3 完善专科设置该院成立眼科㊁泌尿外科㊁骨科㊁普通外科㊁心血管病等多个临床医学中心,前瞻性成立精准医学中心和细胞治疗中心等新兴学科,增设风湿免疫和变态反应科㊁血管外科等㊂眼科中心在原有基础上,增设角膜科㊁小儿斜弱视科㊁神经眼科3个亚专科,普外临床医学中心增设胰腺疾病外科和结直肠外科,骨科中心增设运动医学科,神经医学中心增设脑血管介入科,科室设置还在进一步完善中㊂2.4 凝练专科发展方向该院鼓励专科发挥学科特点和自身优势,选择特色发展方向㊂眼科聚焦眼底病和青少年近视防控,通过持续优化诊疗模式提升服务能级,积极开展高水平研究解决专病 卡脖子 问题㊂泌尿外科以泌尿系统肿瘤为突破,聚焦诊断㊁治疗和康复各环节,积极开发特色新技术,实上海市某三甲综合医院专科能力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姜 宏 马 磊 赵英英等‘中国卫生质量管理“第31卷 第3期(总第196期)2024年3月施肿瘤综合诊治中心模式㊂骨科聚焦导航和机器人辅助下的脊柱精准手术㊁骨肿瘤的早期筛查与综合治疗策略㊁运动与关节微创诊疗与组织工程修复,努力打造专科品牌㊂同时,医院强调学科创新,在一些具有优势和竞争力的项目上,突破学科界限,开展交叉与融合㊂例如,结合眼科和内分泌科的优势,设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专病联合门诊和联合病房,更好地服务该类患者㊂2.5 确定专科发展任务该院从医疗㊁教学㊁科研㊁管理等方面明确专科发展方向㊂在此基础上,围绕重点建设任务设置若干项目,实施项目负责人制㊂同时,任务执行过程中试点引入专科运营助理,从医院㊁科室两个层面加强过程管理,助力任务目标实现㊂2.6 搭建专科发展平台结合国家级㊁省级重点实验室㊁试验中心建设,努力为科研人员提供一流的研究平台㊂目前,已建设疑难疾病精准研究中心,完成智能化管理的公共平台建设,以共建共管等方式实现大型仪器㊁设备等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成立医用人工智能与医工交叉创新中心,与联影㊁微创等多家企业和上海科技大学等高校开展产㊁学㊁研合作;成立临床试验与循证中心,建设生物样本资源库,围绕特色病种建立专病数据库,其中造血干细胞移植专病库2.0版迭代完成,标准数据集已出版㊂胰腺病㊁糖尿病㊁肺癌和重症肺炎专病库标准数据集已完成㊂另有20余个重大专病临床数据与生物样本全息库正在建设中㊂2.7 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外部引进与内部培养相结合㊁岗位锻炼与国外研修相结合㊁全才培养与专才培养相结合㊁临床技能培养与科研能力培养相结合㊁学术带头人培养与学术骨干培养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㊂一是实施 25151 人才计划,目前已遴选5个层次64名培养对象;二是完成科室主任聘任,在优先选拔本院优秀人才的同时,吸引院外30名高端人才通过竞聘上岗;三是持续发力博士后工作,完善 进-管-出 全流程管理,实施博士后人才培养支持计划;四是完善职称晋升聘任制度,实施成果代表作制度,如临床病案㊁手术操作㊁科普作品等,创新院内破格选拔政策,助力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㊂2.8 完善管理机制一是重点专科动态管理机制㊂对遴选的尖峰㊁高峰㊁高原专科,采取严格的 评估考核,优胜劣汰 的滚动式管理;二是专科发展扶持机制㊂对高峰㊁尖峰㊁高原专科在人才培养㊁资金配套㊁设备购置㊁专病数据库建设等方面分别给予差异化的政策支持;三是考核机制㊂实行以指标为导向㊁以同行评价为主要方法㊁以结果为依据的全程式考核,包括年度考核㊁中期考核和终期考核,并适当开展专项考核;四是激励机制㊂落实重点病种 分段递进 的绩效激励分配方案㊂3 建设成效该院已建成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㊁教育部重点学科㊁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和国家级基地等15个,上海市各类重点学科9个,国家和上海市各类研究所㊁工程技术中心㊁重点实验室10个㊂其中,高原学科急诊危重症科于2023年入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㊂在申康中心以2021年数据为基础进行评价的19个专科中,6个专科位居市级医院前25%,且无明显薄弱学科㊂3.1 服务能力提高2021年,医院出院人次13.30万,手术例数10.69万,平均住院日6.07d ㊂在申康中心评估的19个专科中,服务能力排在市级医院第2位的有两个,排在第3㊁4位的有4个,见表2㊂出院人次占市级医院本专科出院人次比例指标,眼科㊁泌尿外科㊁心内科㊁骨科㊁内分泌科和耳鼻喉科6个专科均列第2位,分别为16.15%㊁13.67%㊁10.43%㊁9.77%㊁8.5%和7.31%;妇科和呼吸内科并列第3位,分别为9.49%和5.4%;产科列第4位,为11.79%㊂住院手术人数占市级医院本专科住院手术人数比例指标,血液内科列第1位,为20.7%,眼科㊁泌尿外科㊁消化内科㊁骨科和耳鼻喉科5个专科列第2位,分别为17.71%㊁15.33%㊁22.04%㊁10.68%和8.2%;妇科列第3位,为10.4%;产科列第4位,为14.13%;普通外科㊁神经外科㊁胸外科3个专科列第5位,分别为8.27%㊁6.74%和4.99%㊂上海市某三甲综合医院专科能力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姜 宏 马 磊 赵英英等‘中国卫生质量管理“第31卷 第3期(总第196期)2024年3月3.2 技术水平提升十四五 以来,医院开展新技术190项,完成心腔内超声指导的二尖瓣及主动脉瓣人工瓣瓣周漏介入封堵术㊁三维重建下扩大袖式肺切除手术等全国首例技术5项,经眼上静脉介入治疗海绵窦动静脉瘘手术等上海市首例技术3项㊂2021年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四级手术占比为28.57%,微创手术占比为21.7%㊂在申康中心评估的19个专科中,医院技术水平排在上海市级医院前3位的有5个,排在第4㊁5位的有10个,见表3㊂医院在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㊁玻璃体视网膜手术㊁造血干细胞移植术㊁复杂性尿路结石手术㊁下咽癌根治术㊁骨盆与股骨颈骨折手术㊁主动脉夹层或主动脉瘤-全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㊁普通外科和泌尿系恶性肿瘤机器人手术以及骨科机器人手术等方面特色和优势明显㊂3.3 质量安全得到保障该院低风险组病例死亡率㊁手术并发症发生率㊁I 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保持在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满分水平,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维持在40D D D s 以下㊂在申康中心评估的19个专科中,排名前5的专科见表4㊂医院19个专科I 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均为0㊂另外,眼科㊁泌尿外科㊁产科㊁骨科㊁妇科㊁普通外科㊁神经外科㊁消化内科㊁呼吸内科㊁胸外科㊁心脏大血管外科㊁儿内科㊁血液内科㊁儿外科等14个专科的死亡和重返类指标的得分高于市级医院得分中位数,眼科㊁泌尿外科㊁心内科㊁骨科㊁妇科㊁内分泌科㊁普通外科㊁神经外科㊁神经内科㊁肾内科㊁胸外科㊁儿外科等12个专科的感染类㊁安全类和用药类指标的得分高于市级医院得分中位数㊂3.4 发展能力增强在申康中心评估的19个专科中,该院发展能力居上海市前5的专科见表5㊂ 十四五 以来,该院牵头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7项,数量在上海医疗机构领先;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66项;领衔开展多中心㊁大样本的临床研究20项,主持一类新药I 期临床试验23项,科研纵向经费突破2.5亿元㊂获得国家㊁省部级科技成果奖8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㊁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㊂授权专利202项,实现科技成果转化13项㊂医院获批工信部首批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中心揭榜挂帅潜力单位㊂优秀人才不断涌现,获国家杰出青年㊁上海领军人才㊁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和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等国家和省部级优秀人才共52人次,青年人才储备明显增加㊂上海市某三甲综合医院专科能力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姜宏马磊赵英英等‘中国卫生质量管理“第31卷第3期(总第196期)2024年3月4讨论与思考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从开展专科评估㊁遴选重点专科㊁完善专科设置㊁凝练专科发展方向㊁确定专科发展任务㊁搭建专科发展平台㊁建设人才队伍㊁完善管理机制等8个方面加强专科能力建设,使专科服务能力㊁技术水平㊁质量安全和发展能力得到提高㊂未来,为进一步提升专科服务能力,还需从以下几方面努力㊂4.1实施专科能力评估,找准发展定位在专科建设呈现 内科外科化㊁外科微创化㊁微创机器化㊁影像介入化㊁诊断分子化 的发展趋势下,在上海市三级医院竞争激烈㊁专科组团式发展的背景下,找准定位对于专科建设至关重要㊂而定位的基础在于精准的评估,因此,在建立科学评估体系[6]的基础上,适时开展专科评估,通过纵向和横向比较找准专科的优势㊁劣势㊁机会㊁挑战,发掘专科的相对优势,找到专科增长点,固强补弱,明确专科发展方向,进而形成专科发展策略并一以贯之地执行,最终会引导专科建设实现既定目标㊂在专科评估的过程中,要强调指标的代表性,同时,专科评估要有动态性[7],滚动式评估,闭环式管理,形成能上能下的良性发展态势㊂4.2提供高品质医疗服务,丰富发展内涵高品质的医疗服务涵盖了技术㊁服务㊁体验等多方面内容,这也是专科吸引患者的特征所在㊂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健康需求,要丰富专科发展内涵㊂一要提高疑难复杂疾病的诊治能力㊂大力发展代表国内领先㊁国际一流水平的高精尖临床诊疗技术和手术操作,围绕技术培养人才,建强团队,同时注重技术应用的质量安全与规范化管理,用技术解决患者的疑难问题,这也是专科能力提升的最终体现[8]㊂二要不断创新优化诊疗模式㊂坚持以患者需求为导向,大力推广无痛医疗㊁日间医疗㊁加速康复外科㊁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特别是肿瘤综合诊治中心的建设㊂三要不断改善患者就医体验㊂精准对接患者就医看病过程中的痛点和堵点,开展一站式服务㊁优化检查排程管理等,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增加专科对患者的粘性㊂4.3开展高水平临床研究和成果转化,提升发展能级提高临床研究和成果转化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是新时期专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㊂作为医疗服务供给侧最重要的一员,三级综合医院要从意识㊁氛围㊁体系㊁机制等方面推动高水平临床研究和成果转化[9-10]㊂一是要建立临床需求导向的科研机制,组织专科对接生命科学和生物医药领域前沿科技,聚焦重大疾病,结合优势病种和临床需求,瞄准精准医学㊁再生医学㊁人工智能㊁抗体与疫苗工程㊁3D打印等,有效解决医学科学领域的 卡脖子 问题,推出原创新技术㊁新产品㊁新方案,使科研成果最终服务于临床;二是要完善医学创新激励机制和以应用为导向的成果评价机制,建设高水平的医药㊁医疗设备和器械的临床研究基地;三是要建设科研成果转化推广平台,将新技术㊁新产品拓展至更加广阔的医疗服务市场,实现关键技术和经济效益的双回流㊂4.4加强专科运营管理,提升发展效益专科运营为开展精细化管理㊁提质增效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是协调专科建设的重要手段[11]㊂为提升专科发展效益,医院可从院㊁科两个层面推进专科运营管理工作㊂在医院层面,可建立由质量㊁绩效㊁医务㊁医保㊁财务㊁信息㊁病案等部门共同组成的综合运营团队,结合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构建涵盖 目标管理-运营分析-绩效考核 三大模块的专科运营体系,以目标牵头,强调过程管控,与临床科主任共同制订改进方案,促进绩效提升㊂在科室层面,可建立由医院遴选的专科运营助理㊁专科财务专员和科室运营专员共同组成的运营小组,对科室医疗业绩质量㊁经济运营效率㊁医保结算盈亏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对专科内部运营各环节的组织㊁实施㊁控制等进行评价㊂通过院㊁科两个层面的专科运营管理,寻找新业务增长点,做大做强专科㊂4.5利用智慧医院建设,充分赋能专科发展大数据时代,专科发展离不开智慧医院建设的支撑㊂智慧医疗㊁智慧服务与智慧管理是智慧医院建设的核心内容[12]㊂当前,一是推进电子病历专科化和专病数据库建设㊂医院要在考虑发展需求全局的同时,结合不同专科对于信息系统的需求,建设专科化的电子病历和专病数据库,从业务流程优化㊁临床辅助决策㊁患者服务㊁数据挖掘与应用等多个方面全方位赋能专科发展;二是加强互联网医院建设,打造覆盖诊前㊁诊中㊁诊后各个环节的智慧就医平台,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的优质服务;三是建立专科联盟信息平台,为联盟内医院提供预约诊疗㊁双向转诊㊁病历查询㊁检查检验结果查询等服务,为基层医院提供服务与支撑,实现分级诊疗,最终建设强大的医疗网络,更好地满足患者健康需求㊂上海市某三甲综合医院专科能力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姜宏马磊赵英英等‘中国卫生质量管理“第31卷第3期(总第196期)2024年3月参考文献[1]阚全程.加强大型公立医院内涵建设的思路与实践[J].中国医院管理,2014,34 (6):64-66.[2]黄东,张书宁,钱菊英,等.心血管内科临床专科能力建设探索[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23,30(6):29-32.[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 2021 18号[E B/O L].(2021-06-14)[2023-08-08].h t t p s://w w w.g o v.c n/z h e n g c e/c o n t e n t/2021 -06/04/c o n t e n t_5615473.h t m.[4]国家卫生健康委. 十四五 国家临床专科能力建设规划[E B/O L].(2021-10-18)[2023-08-08].h t t p s://w w w.g o v.c n/z h e n g c e/z h e n g c e k u/2021-10/18/ 5643488/f i l e s/b4c3c635d b9743a d b f93c0a a a 553b d a e.p d f.[5]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试行)操作手册(2022版)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2 335号[E B/O L].(2022-09-29)[2023-08-08].h t t p s://w w w.g o v.c n/z h e n g c e/z h e n g c e k u/2022-12/23/c o n t e n t_5733223.h t m e q i d=c4d86d e90001585600000006648024c8.[6]董婷,喻丹,吴珊珊,等. 双一流 建设背景下高校附属医院学科建设探索[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22,38(7):530-534.[7]马丽春,刘鹏,应娇茜,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与竞争力提升[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7,24(1):19-22.[8]国家卫生健康委.郭燕红:以专科为抓手,全面提升医疗技术能力和医疗质量水平[J].医师在线,2018,8(20):3.[9]景新颖,黄欣,张宁,等.北京市推进学科建设在某口腔医院的方法与实践[J].中国医院,2023,27(4):82-84.[10]黄强,吴思思,詹兰,等.以公共科研平台及临床学科研究室建设促进医院学科发展[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20,27(2):13-15.[11]谭敏,欧阳斌,赵凯,等.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医院学科体系协调发展实践与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2022,42(4):45-48.[12]郭敬鹏,冯国斌,刘艳亭.信息化视角下专科智慧医院建设策略[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22,31(9):76-80.10163收稿日期:2023-09-01修回日期:2023-12-18责任编辑:黄海凤(上接第14页)科分类,目前只应用于住院患者,门诊大量的病例尚无法纳入㊂参考文献[1]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医疗保障疾病诊断相关分组(C H S-D R G)细分组(1.0版)[Z].2020.[2]顾昕,吕兵,赵明,等.浙江D R G付费体系建设:国家医保改革战略的 重要窗口 [J].中国医疗保险,2021(6): 39-45.[3]邓小虹.北京D R G s系统的研究与应用[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15:3-5.[4]刘广东,吴佳佳,曹秀堂.加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医院,2013,17(1):17-19.[5]郭默宁,李宪.浅析D R G s应用于医院绩效评价的基本条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1,27(11):870-873.[6]莫陶欣,王丹,杨煦,等.基于D R G肿瘤专科医院精细化管理探讨[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8,25(2):16-19.[7]李梦滢,孙志成,唐尧,等.基于D R G的公立医院临床路径管理体系建设[J].卫生经济研究,2022,39(2):67-69.[8]姚超,石佳,刘寂华,等.与D R G s结合的临床路径管理效果评价[J].中国医院管理,2018,38(11):35-36.[9]吴镝娅,张丽华,刘艳,等.基于D R G的公立医院精细化成本管控实践探讨[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23,30(1):39-43.[10]何琼,刘晨红.D R G支付改革形势下的医疗服务行为持续改进[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23,30(8):68-70,74.[11]安宁波,汤嘉军,付恒,等.临床重点专科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8,35(8):569-572.[12]曾慧慧,蒋荣猛,马旭东.我国单病种质量管理历史沿革及思考[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21,28(10):21-23.[13]高景宏,王琳琳,马倩倩,等.精准医疗领域大数据分析面临的挑战[J].中国医院管理,2022,42(2):60-63.[14]张钰婉,谈在祥.D R G支付背景下公立医院运营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22,42(1):49-52.[15]罗明薇,谢世伟.基于D R G的攀西地区三甲医院住院服务绩效评价研究[J].重庆医学,2020,49(12):2043-2045,2051.70126收稿日期:2023-09-22修回日期:2023-12-13责任编辑:黄海凤。
上海全科医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前瞻
![上海全科医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前瞻](https://img.taocdn.com/s3/m/997073661eb91a37f1115c39.png)
的一些 国家兴起 的一 门综合性 的临床 医学 学科 。16 9 8年美 国 家庭医学 委员 会 ( m r a or fF ml Pat e A F ) A e cnB ado a i rci , B P 成 i y c
立 , 委员会 于 16 该 9 9年成为美 国第 2 医学专科委 员会 , 明 0个 表
了家庭医学专科学科 的诞生 。16 96年 , 英联邦 启动 了第 一个 全 科 医学住院医师 培训项 目。随后 加拿 大 、 国 、 美 澳大利 亚 等 国
也启动 了全科 ( 家庭 ) 医学住 院医师培 训项 目。我 国台湾 地 区 在 18 9 7年 开 始 办 理 家 庭 医学 专 科 医 师 甄 审 及 家 庭 医 学 专 科 医 师培训医院的评定工作 。香港特 区于 18 9 5年开始 全科 医学专 科 医师培训 。截止到 20 0 0年 , 至少有 5 6个 国家 已组织 了全科 ( 家庭 ) 医学 住院医师培训项 目 2。 - 12 国内 内地概 况 , 我 国 内地 于 上世 纪 8 0年 代末 引进 全科 医学概念。复旦大学上海 医学 院( 上海 医科 大学 ) 原 附属 中山
志 ,9 8年创刊 , 19 中国卫生部 主管 、 中国医院管理学会主办 ; 中 《 华 全科 医师》 杂志 ,0 3年创刊 , 20 中国科协 主管 、 中华 医学 会主 办 ;全科 医学 教育 与实 践》 《 杂志 ,0 3年创 刊 , 20 中国教育 部主 管、 浙江 医科 大学 主办 ;实用 全科 医学》 《 杂志 ,0 3年创 刊, 20 中 华 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 , 中华 预防医学 会和安徽省微循 环学 会 共同主办 ; 中 国实 用 全科 医师 》 志 ,0 3年 创刊 , 《 杂 20 中国教 育 部主管 、 浙江邵 逸夫 医 院主办 ; 全 科 医生》 志 ,0 0年创 《 杂 20
“355"人才培养工程的实践与体会
![“355"人才培养工程的实践与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9798c9f6770bf78a652954cc.png)
课题 、 论文 、 成果 ( 三项符合 一项 即可 ) 要求见 表 1 。
表1 3 5 5人 才 工程 遴 选 条 件 ( 科技 )
对压 力 与挑 战 , 该 院意识 到人才 培养 、 科教 兴 院的迫 切性 和重 要性 。经 广 泛征 求 意 见 和充 分 的讨 论 , 决
定从 2 0 0 8年起 以 5年 为一 个 周 期 实 施 “ 3 5 5 ” 高 层 次人 才 培养工 程 。该 工 程 主要 针 对 的是 4 5周 岁 以
( 1 ) 充 分利 用 国际人 才 培养 资 源 ,
的高素 质科研 队伍 , 以期 取得 显著 成果 和突 出业 绩 ,
切 实提 高我 院 的科 技水 平 。 Fra bibliotek1 项 目内容
优 先选 派培养 对象 到世 界知名 大学 、 研究 机构 、 跨 国 公 司本 部进行 轮训 , 到 国外 担任 高 级 访 问 学者 或 普 通 访 问学者 , 参加 国际学 术会议 和学 术交 流活 动 , 开 展 国际和地 区科 技 交 流 与合 作 , 提 高国际化素质。
・
4 6・
江 苏 毕 事 、 I 管理) ) 2 0 1 3年 第 6期 ( 第2 4卷
总第 1 3 6期
“ 3 5 5 " 人 才 培 养 工 程 的 实 践 与体 会
闻
摘 要
倩① 刘 来 奎 ② 杜 祥 永②
通过 分 析 南 京 医 科 大 学 附属 口腔 医 院实 施 “ 3 5 5 ” 人 才 工程 的 背景 、 选拔 办法 、 培 养 内容 、 考核标准 、 实 施 效 果
2 0 0 6年创 建 了江 苏 省 第 一 个 三 级 甲等 口腔 专科 医 院。但是 作为一 所 大学 的附属 医院 , 人 才储 备 、 科 研
领军人才培养问题与解决策略分析史涛
![领军人才培养问题与解决策略分析史涛](https://img.taocdn.com/s3/m/faccc871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4b.png)
领军人才培养问题与解决策略分析史涛发布时间:2023-04-26T02:44:26.742Z 来源:《中国经济评论》2023年4期作者:史涛[导读] 科技创新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而领军人才则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然而,当前我国科研机构领军人才培养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缺乏培养条件,人才培育缓慢、缺少提升路径,角色转变不力、培养机制呆板,科研成果不足等。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实验-实训-实习”三阶递进、 “专家-培训-资源”三链衔接以及“科研-竞赛-交流”三轴驱动的新时代领军人才培养对策,以期我国科研单位领军人才培养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摘要:科技创新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而领军人才则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然而,当前我国科研机构领军人才培养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缺乏培养条件,人才培育缓慢、缺少提升路径,角色转变不力、培养机制呆板,科研成果不足等。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实验-实训-实习”三阶递进、 “专家-培训-资源”三链衔接以及“科研-竞赛-交流”三轴驱动的新时代领军人才培养对策,以期我国科研单位领军人才培养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关键词:领军人才;科研单位;人才培养一、引言领军人才是指在某一领域或行业具有广泛的认可和影响力,能够在该领域或行业中起到引领作用的杰出人才。
对科研单位而言,领军人才的培养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提升科研单位的整体竞争力。
领军人才的出现可以提高科研单位的整体水平,促进科研项目的创新和进展。
他们在各自领域的卓越表现,将有助于科研单位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方面获得更多的荣誉和奖项,提高其在国际上的声誉和影响力;二是带动和影响科研团队成员。
领军人才作为科研团队的核心,其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将直接影响和带动科研团队中其他成员的工作。
领军人才的学术观点、工作方法和科研经验将对团队成员的职业生涯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三是推动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和转化。
领军人才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成就和领导才能,将有助于科研单位更好地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转化。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医学科技创新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医学科技创新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04d86517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ae.png)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医学科技创新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17.04.10•【字号】沪卫计科教〔2017〕013号•【施行日期】2017.04.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管理正文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医学科技创新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各区卫生计生委,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有关大学、中福会,各委直属单位,有关医疗机构,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根据《上海市卫生计生改革和发展“十三五”规划》要求,我委组织制定了《上海市医学科技创新发展“十三五”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特此通知。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7年4月10日上海市医学科技创新发展“十三五”规划为进一步加快本市医学科技创新,更好发挥科技创新对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和促进健康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推进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的指导意见》(国卫科教发〔2016〕50号)、《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沪委发〔2015〕7号)、《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卫生计生改革和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沪府发〔2016〕57号)、《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沪府发〔2016〕59号)等精神,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医学科技发展成就“十二五”期间,本市大力推进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医学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临床医学等11个学科在教育部学科评估排名位于全国前列。
血液病学、内分泌与代谢病学、心血管病学、骨外科学、泌尿外科学、烧伤外科学和口腔颌面外科学等16个优势学科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肿瘤免疫与癌基因组学等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制定了艾滋病、肝炎、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一批重大疾病的技术指南、诊疗规范和防控策略。
上海市卫生局关于印发《上海市优秀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计划》的通知
![上海市卫生局关于印发《上海市优秀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计划》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813e3ce7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09.png)
上海市卫生局关于印发《上海市优秀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卫生局•【公布日期】2004.09.20•【字号】沪卫人[2004]80号•【施行日期】2004.09.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上海市卫生局关于印发《上海市优秀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计划》的通知(沪卫人〔2004〕80号)各区、县卫生局、有关大学、局属单位、驻沪部队卫生处及有关企业职工医院:为加强本市医学人才梯队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批优秀青年医学人才,进一步提高本市临床医学技术水平和公共卫生工作水平,经研究,决定在本市开展新一轮优秀青年医学人才培养工作,并组织制订了《上海市优秀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计划》(简称《青年人才计划》)。
现将《青年人才计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单位的实际,严格掌握选拔条件,按照公平竞争、择优推荐的要求,认真做好本市优秀青年医学人才的推荐和培养工作。
二00四年九月二十日上海市卫生局、上海市优秀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计划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精神,为加强本市医学人才梯队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批优秀青年医学专家,进一步推动优秀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加快提升本市临床医学技术水平和公共卫生工作水平,特制定“上海市优秀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计划”(以下简称“青年人才计划”)。
一、培养目标青年人才计划共选拔临床和公共卫生等领域100名优秀青年医学人才,其中临床80名(包括中医和中西医结合20名)、公共卫生20名。
自2005年起,以固定导师在第一线带教培养为主要方式,经过3-5年的严格培养,使他们成为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医技水平国内外领先的德才兼备的优秀医学人才,为本市卫生系统创建新一代医学专家队伍、形成优秀学科带头人梯队奠定基础。
二、组织管理上海市卫生局组建“上海市优秀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计划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青年人才计划”统一组织和实施。
上海全科医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与发展愿景
![上海全科医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与发展愿景](https://img.taocdn.com/s3/m/56726ce0551810a6f5248683.png)
窄( 系统 / 官 / 胞 ) 器 细
疑 难 或 罕见 问题
( 为 已分 化 ) 多
高新 技 术 、 昂贵
分科 间 断性
方
责
法 综 合
任 持 续 性 , 生前 一 死 后
服 务 内容 预防 治疗 保健 康 复一体 化 医疗 近 大半 。但 如 何使 我 国
基 层 医 师 的 素 质 得 以根 本 提 高 . 居 民 愿 意 将 自 己 使
态
度 健 康 为 中心 , 面 管 理 全
以人 为 中心
疾病 为 中心 , 死 扶伤 救
以 医生 为中 心 患 者 被 动 服 从
“ 照顾 ” 式 模
的 身心健 康和基本 卫生 保健 , 放心 地托 付给 合 格 的
年 由卫 生 部 、 育 部 、 政 部 联 合 立 题 , 行 我 国 专 教 财 进
与 区别 , 见表 1 。
( ) 内内地概 况 二 国 我 国内地 于上 世纪 8 O年 代末 引进全 科 医学概 念 。复旦大 学 上海 医学 院 ( 原
上海 医科 大学 ) 附属 中 山医院率 先成 立全科 医学 系
( ) 外 及 海 外 概 况 全 科 医 学 是 上 世 纪 6 一 国 0
整体综合 ( 原基础上) 还
年代末 在北 美 的一 些 国家 兴起 的一 门综 合 性 的临 床 医学学 科 。1 6 9 8年美 国家庭 医学 委员 会 ( Ame— r
ia o r fF mi r cie c n B a d o a l P a t ,ABF 成 立 。 委 y c P) 该
服 务工 作的人 员 , 括 上 海卫 生 系 统 在 内 , 论从 包 无 知 识结构 、 术水 平 和 服务 模 式 , 尚不 能 满 足 老 技 都
培养医学领军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培养医学领军人才的探索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d827e627ed630b1c59eeb5d2.png)
的 目标 是 培 养 学 科 带 头 人 r百 人 计
划”、临床 中青年骨干 (医苑新星 ” ) “ 计 划) 医学后 备人才 ( 、 优秀 青年 医学人 才 培 养计 划) ,而本计划 目标 是培对象名单经
市卫 生 系统学 科 人 才建 设领 导小 组 审 定后 , 在上海卫生信 息 网和所在单 位进 行 了为期两周 的公示 , 经我 局局务会 讨 论通 过 , 己正式列 入上海 市 医学 领军 均
绩 效突 出者 可转 入后2 的培养 资 助 ; 年
修改 , 使之更 趋完善 。修 改后 的文件充 绩效不 显著者则取消下一 阶段的资助 。
四、 培养对蛐
特点分新
培 养和 造就 了一 大批 优 秀 中青 年 学科
带头人 , 根本上改变 了过去人 才 队伍 从 “ 青黄不接 ” 的困难局面 , 取得 了很好 的 效果 。 与建设 亚洲医疗 中心城 市之一 但
由 于大 师级人 才 短 缺制 约 了领 跑 速度 , 因此加 强上海卫 生系统学 科人才 梯 队建 设 , 加速培养一批 医学领 域 的领 军 人才 ,以领 军人 才 带动 优 秀创新 团 队, 促进上海 医学科技 与发展水 平 的整
大疾病 的诊断治疗 、 防控制和科 技创 预
新 中做 出突 出贡献 , 能凝 聚优 秀团队和 带 领本 学科 持续 发展 的德 才 兼备 的优 秀 医学 拔尖人才 。培养进 程 中, 我们将 组 织市内外专 家进行考核评 估 , 对考核 评 估优 秀者 , 市卫 生局 将授 予 “ 医学 领 军人 才杰出成就奖 ”给予 隆重表 彰 ; ,
才建设还有一 定差距 , 主要表 现 为缺 少 在重大疾病 的诊断治疗 、 防控制 和科 预
追踪上海领军人才开发计划
![追踪上海领军人才开发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9b465dd4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42.png)
追踪上海领军人才开发计划
雷晏; 徐珲
【期刊名称】《《中国人才(上半月)》》
【年(卷),期】2006(000)012
【摘要】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后,上海在《贯彻全国人才工作会陂决议的实施意见》中率先提出“领军人才”这一概念。
市委、市政府决定将领军人才开发计划作为落实《上海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行动纲要》一项重要任务大力推进。
【总页数】2页(P28-29)
【作者】雷晏; 徐珲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追踪上海领军人才开发计划 [J], 雷晏;徐珲
2.上海卫生行业领军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及建议 [J], 李悦铭;牛玉宏
3.上海市举办第一期社区社会组织领军人才培养培训班 [J], 赵宇新
4.首届后备领军人才培育计划期满考核暨成果汇报系列活动在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举行 [J],
5.河北省实施领军人才开发计划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医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初探
![医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fbfd2c29482fb4daa58d4bb4.png)
潜移 默化 的影 响 , 进 学 风 、 促 校风 的建 设 ; 过 创 造 通 浓厚 的创新 氛 围 , 得 学 生 既 有 扎 实 的 医学 基 础 知 使 识, 又能增 强创 造性 和 动手 能力 , 既能 学会 理性 地思
1 医学 生科 技创 新活 动 的意义
涌现 , 产生 了一 大批 大学 生课 外学 术科 技成 果 , 中 其
一
些 成果 直接 应用 于社 会生 产 , 得 了积极 的社会 、 取
经 济效 益 。 医学生 科 技 创 新 活 动 , 以 使 医学 生 逐 可
渐 成 长为社 会 财富 的创 造者 。
《 中共 中央 、 国务 院关 于 深 化教 育 改 革 , 面推 全 进 素质 教育 的决 定 》 《 和 教育 部 关 于进 一 步深 化 本 科教 学 改革 , 面 提 高 教 学 质 量 的若 干 意见 》 文 全 等
件多 次强 调 了大学 生科 技创 新能 力 的重要 性 。这些
12 科 技创新 活 动 有 利 于 社 会 经济 的发 展 .
技在 医学 领 域 的 应 用 , 快 社 会 主 义 现 代 化 建 设 。 加 我们 在 以往 初 步实 践 的基 础 上 , 用现 有 的实 验 室 利 条件 , 借鉴 研究 生培 养模 式 , 时 适度 地开 展 了医学 适 生课外 科技 创新 活动 。这一 活动 是提 高 医学生综 合 能力 , 培养 高素 质 、 造 型医学 人才 的重 要 途径 。 创
技 知识 , 还具 有 一定 的组 织管 理能 力 , 为适 应现 代 成
动手 能力 强 的毕业 生 非 常 感 兴 趣 , 别 是 对那 些 在 特 科 技 比赛 中得 过奖 、 表 过 相 关 科 研 论 文 的学 生 情 发
医学人才引进与培养的得失
![医学人才引进与培养的得失](https://img.taocdn.com/s3/m/0c1b5f186edb6f1aff001f36.png)
出招聘 、考察还 要花费大量 的差旅费 。不仅浪 费 了较多 的人 力、财 力、还 占用 了大量 的时间。 ( 4)引进过程 时间长 ,难度 大。 医院希望能够 比较准 确
地 了解 拟引进者 的能力 、性格 、态度 、兴趣 等综合素质 ,以
( 会失去选取外部优 秀人才的机会。一 味追 求 “ 3) 内部培 养” ,降低 了外部 “ 新鲜血液 ”进 入的机会 ,表面上看是节约 了成 本 ,实际上是对机会成 本的巨大浪费。
பைடு நூலகம்
= .内部培养 人才
“ 内部培 养”是指通过 内部 出资培训 、培养 的方法 , 医 从 院 内部选拔 出合 适人才 。
一
、
外部引 进人才
1优 点 . ( 1】降低 决策风 险。由于对 内部 人员情况 有较 充分 的了 解 ,如 对其业务 能力、性格 特征 、工 作动机 以及 发展潜 力等
总之 ,由于 “ 外部 引进 ”与 “ 内部培养 ”各有其优 势和不 足 ,不 能简 单地谈论 哪种 方式更好 ,而应该通盘 考虑 ,内外
互 补 。q多
预测其 在未来 工作 岗位 上能 否达 到医 院所 期望的要 求。这就 使得 考察 、录 用决策耗 费的时 间较 长 ,难度加 大。
( 影响积极 性。 如果 医院有胜 任的人 未被 选用 ,内部 5) 人员得不 到相应 的晋升和 发展机会 ,他们 的积极 性就可 能会
维普资讯
医学人才引进与培养 的得失
◆ 文 / 海 宁
医学人才 的获得 途径有 两种 , 即外部 引进和 内部 培养 , 应
受到影 响 ,从而导致 “ 招来女婿 气走儿子 ”的现象 发生。
从 医院 自身情 况出发 ,系统分析 卫生人 力资源状 况 ,并结合 医院 自身专业 特点和 发展战 略 ,确定 出一套科学合理 并适合 医院 自身发展 的人才 引进和 培养 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责权利、激励措施、督查考核等多方面进行维护完善,尽量减少人为因素干扰。
3加强学科建设,构筑人才高地学科建设是人才建设的龙头,而人才建设又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学科建设是医院持续发展的根本。
我院制定了学科带头人的具体条件和培养计划,目标是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学科发展方向,靠优势学科带动相关学科。
4强化人才培养在人才培养方面着重抓好3个环节。
4.1抓好人才的培训(1)每年分多批次,短、长期结合送上级医院深造;(2)邀请专家来院讲学、查房、示范手术,进行近距离培训;(3)作为省内几所医学院教学医院,严格带教制度,实行自我加压,强化要求。
4.2强化医技学科建设医院集中财力加速医技部门的现代化建设,确保医技科室的质控质量,做好临床医、教、研基础工作。
4.3创造人才成长平台(1)改善工作环境及生活环境;(2)构建学习型医院,营造认真学习的氛围;(3)建立长效激活人才机制:使劳有所得,能有所用。
5加强医院文化内涵建设,以医院精神塑造人加强医院文化建设保障人才质量。
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塑造团队意识是营造人才环境的精神基石和凝聚人才力量的必然内涵。
医院人才作用的发挥建立在整体协作基础之上,人才有着决定性作用但并非只依靠个人英雄主义就能实现的。
医院的精神是医院文化、信誉、品牌形象的体现,是医院的灵魂。
我院明确提出“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医院精神。
我们在全院上下大力宣传“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坚持把积极向上的人才列为党组织培养对象,培养成临床业务骨干,以他们的行动带动周边人共同进步,倡导团队精神,提升医院整体形象。
6实施人才战略的体会6.1加强领导是关键依靠团队的领导能力和执行力,有人抓、有人管,才能保证实施人才战略工作正常运行。
6.2充分发挥本院优势以立足本院人才培养为主,引进为辅,在本院培养的基础上,扩大对内、外协作交流。
6.3人才培养必须注意德、才兼备,全方位培养在内涵培养上须有超前意识,首先注重抓好职业道德、价值观教育。
一名医务工作者的医德极其重要,医院所用人才应当德才兼备,沉湎于拜金主义,只顾追求功利为重,有再好的个人业务技术也不能视为人才而重用。
其次,医院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大方向,教育与引导职工思想积极健康向上,用整体力量影响个人对组织的依赖性,以团队精神吸引更多人才的加盟,让他们明白个人利益与医院整体亦存在不可分割的同一性,从而强化医院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确保目标任务的完成。
6.4学科带头人是学科发展与建设成败的关键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发挥是学科进步与发展的关键,是学术群体中的核心,他的作用发挥应该是全方位的,带领全科人员努力攀登不断进取。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医疗市场竞争中,最重要的是人才竞争,必须充分认识“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资源是促进社会、科技、经济发展的第一原动力”的道理,要用发展的战略思想确立现代人才资源开发新理念,改革传统的人事管理机制,在育才、识才、用才上全方位开发人才资源,增强医院综合实力,才能保障医院健康地可持续发展。
人是生产力中的决定因素,善于开发人才资源的领导者应当以求贤若渴、唯才是举的态度去育才、识才、用才,方能使人才如鱼得水,尽其所能。
上海市医学领军科技人才培养的实践与展望张勘,许铁峰(上海市卫生局科教处,上海200032)医疗卫生事业关系到人民的健康与生命,医疗卫生服务具有极高的技术含量,这一特点决定了人才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
近年来,我们围绕着医学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先后推出了多项人才培养计划,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保障了医疗卫生事业整体水平的持续进步。
1医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出台的背景1997年以来,上海市卫生局先后实施了“百名跨世纪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简称“百人计划”)、“上海市医苑新星培养计划”等医学人才培养计划,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人才队伍“青黄不接”的困难局面,取得了86Chinese Journal of Current Hospital Administration Vol4No9September2006很好的效果。
但与建设亚洲医疗中心城市之一的目标定位相比,上海卫生系统学科人才建设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为缺少在重大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控制和科技创新中做出突出贡献,能凝聚优秀团队和带领本学科持续发展的德才兼备的优秀医学人才,即人才“金字塔”结构中的顶尖人才。
由于大师级人才短缺制约了领跑速度,因此加强上海卫生系统学科人才梯队建设,加速培养一批医学领域的领军人才,以领军人才带动优秀创新团队,促进上海医学科技与发展水平的整体提高,以弥补尚存在的结构性缺陷,是继续保持和发展上海医学科技优势、保持上海医学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
2医学领军人才培养实施办法的调研与完善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从2004年底开始酝酿,我们在总结以往人才培养工作成功经验和借鉴教育部“长江学者”、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等国家级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办法的基础上,制订了《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办法》。
为了使本办法更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我们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专题调研,包括征求专家书面意见、召开专题座谈会、个别专家重点访谈等形式。
通过这一系列的调研,并根据局领导的指示精神和相关处室的建议,我们先后对该办法草案进行了六次修改,使之更趋完善。
修改后的文件充分体现了全行业管理思路,培养对象的选拔拓宽为面向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预防机构、医学院(校)及相关科研院所。
资助人才的领域以临床医学为主,但同时向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开放,实现了医学全学科覆盖,更具代表性和权威性。
3医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的特点3.1目标要求更高过去人才计划的目标是培养学科带头人(“百人计划”)、临床中青年骨干(“医苑新星”计划)、医学后备人才(优秀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计划),而本计划目标是培养在重大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控制和科技创新中做出突出贡献,能凝聚优秀团队和带领本学科持续发展的德才兼备的优秀医学拔尖人才。
培养进程中,我们将组织市内外专家进行考核评估,对考核评估优秀者,市卫生局将授予“医学领军人才杰出成就奖”,并给予隆重表彰。
3.2起点更高对申请者在SCI杂志发表专业论文、承担国家级课题或上海市重大项目等方面做了更高要求,入选者要求在各自的业务领域内均具有相当高的知名度。
3.3资助力度更大以前的人才培养计划每人资助10万元,本次计划入选者每人资助50万元,单位做相应匹配,每人受资助金额总量可达到100万元以上,已相当于国家自然基金委杰出青年人才基金的资助强度。
3.4培养机制更灵活、竞争性更强采用“3+2”培养模式,培养对象入围3年后,我局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中期评估,绩效突出者可转入后两年的培养资助;绩效不显著者则取消下一阶段的资助。
4医学领军人才培养对象的特点分析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计划按层层把关、择优推荐、限额申报原则共收到全市92位申报者的申报材料,我们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了专家书面预审和擂台评审。
在专家书面预审阶段,从92位申报者中选出了65位入围者;在擂台评选阶段,以票数过半为标准,从65位入围者中选出了49名医学领军人才作为培养对象。
49位医学领军人才培养对象名单经市卫生系统学科人才建设领导小组审定后,在上海卫生信息网和所在单位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公示,经我局局务会讨论通过,均已正式列入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
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培养对象特点分析如下。
4.1基本特征及分布入选的49名医学领军人才82%(41位)具有博士学位,平均年龄46.8岁,年纪最轻的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毛颖教授仅为38岁。
从单位布局上看,复旦系统15名,交大系统12名,二军大系统9名,中医大5名,局属单位7名,同济系统1名。
从学科布局上看,大外科领域20名,大内科领域11名,影像等临床相关学科3名,中医及中西医结合领域7名,基础医学5名,公共卫生领域3名。
4.2入选的领军人才代表了上海医学各优势领域相应年龄区间的最高水平据统计,49位医学领军人才全部在省部级以上学术团体中任主要职务,其中在全国性学术团体任常委或各专业学组任组长职务达64人次,973首席科学家2位(九院曹谊林教授、交大医学院陈国强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8位,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人才基金获得者16位,主持863或973项目29项,临床医学中心的主任、执行主任有11位,医学重点学科的带头人10位,基本上代表了上海医学各优势领域的顶级水平。
4.3医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体现了近年来卫生系统学科人才建设的成效领军人才培养对象中有33位经过“百人计划”的培养,占67.3%;19位来自临床医学中心,12位来自医学重点学科,二者合计占63.3%,显示了临床医学中心和医学重点学科强大的人才培养能力。
入选的医学领军人才与“百人计划”、临床医学96Vol4No9September2006Chinese Journal of Current Hospital Administration中心或医学重点学科的大比例重合显示了上海卫生系统“学科、人才、项目、成果四位一体、联动发展”的管理创新模式的成就。
华山医院神经外科的毛颖教授经过“医苑新星”计划的培养,他的入选表明更年轻的一代已经逐渐成熟起来。
5对医学领军人才培养工作的展望5.1鼓励医学领军人才培养对象在业务上勇于创新虽然医学领军人才培养对象在各自的专业技术领域内已经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具有了一定的学术影响力,但作为领军人才进行培养才刚刚起步,距离在国内外具有相当高知名度和重要影响的领军人才的目标还有差距,必须鼓励其在今后的工作中再接再厉、大胆探索,在自己的专业技术领域内勇于创新、精益求精。
5.2创造条件切实发挥好领军人才的领军作用领军人才培养和过去的人才计划一个显著的不同点就是领军人才更强调团队的作用,所以医学领军人才培养对象从一开始就要注意创新团队的建设,在自身水平不断提高和知名度不断扩大的同时,构建起一个结构合理、团结高效的创新团队,使本学科的整体实力进一步提升。
5.3加强对领军人才培养对象的政策扶持建立以知识产权(专利、商标、著作权等)为核心的创新激励体系,鼓励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营造良好的技术创新和学术创新环境,给予领军人才及其团队充分的理解和信任,通过建立创新型人才的“保护机制”把个人失败的风险和创新的成本降到最低程度;大胆进行制度创新,鼓励管理、技术、知识等要素参与分配,有效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鼓励产学研结合,有效整合科技资源,发挥医学专家群体优势,真正实现学科交叉融合,变“单打独斗”为“协同作战”,出成果、出人才、出成效。
5.4进行管理创新,建立医学领军人才服务新机制我们优先推荐医学领军人才培养对象担任相关专业学会职务,为培养对象参加国内外业务交流与合作提供绿色通道和必要支撑;定期举办培养对象学术研讨会,促进多学科、多中心、多层面学术交流与科技合作;聘请培养对象参与上海卫生系统决策咨询,为其发挥聪明才智提供更多的机会;弘扬培养对象中艰苦创业、自主创新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不断扩大医学领军人才的社会影响力;建立科学合理的医学人才绩效评价体系,对不同领域的培养对象实行差异化管理,引导培养对象更全面地发展;建立优胜劣汰机制,对培养3年后中期评估绩效突出者,给予追加经费继续培养:建立医学领军人才成长的“暖巢”,落实一系列领军人才开发服务的新举措,如在人员配备、设备配备、经费使用等方面给予领军人才一定自主权,打破所有制、地域限制,聘用“柔性流动人员”,自主组建团队,按自主创新需要自主选题立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