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不道德行为的表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未成年人不道德行为的表现、根源与对策

在我国,未成年人有3.67亿,占全国13亿人口的四分之一,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和深远意义。当前,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有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状况呈现出奋发有为、积极向上的主流,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消极负面的不道德行为。未成年人是道德培养和形成的重要时期,对于未成年人的不道德行为,我们要有针对性的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纠正,才能有助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本文就新时期未成年人不道德行为的表现、根源进行归纳分析,并提出应对对策:

一、新时期未成年人不道德行为的主要表现

1、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不懂谦让,不知廉耻,不尊重师长,不孝敬父母。

2、不守纪律,不排队,打架斗殴。

3、说脏话,给别人乱起花名,公众场合大声喧哗。

4、男女交往过密,过早恋爱并越轨。

5、考试作弊,经常说谎,欺骗他人。

6、不讲卫生,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衣着邋塌。

7、互相攀比,贪图虚荣。

8、沉迷网吧、游戏,无时间节制而迟到、旷课、逃课。

9、没有爱心,不愿帮助人,欺负弱小。

10、故意损坏他人财物或公共财物。

11、奢侈浪费,不勤俭节约。

12、偷盗、抢劫、黄赌毒和暴力凶杀等违法犯罪行为。

二、未成年人道德失范的根源探析

1、未成年人本身自控能力不强,辩别能力较差。“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每个人刚出生,作为道德素质方面来讲,没有什么区别。但是,从出生开始未成年到成年,经过人伦教化之后,道德素质就会彼此相差较大。未成年

人这一年龄段,是道德培养和形成的重要时期。由于未成年人循序渐进的身心发展规律,这一时期,未成年人的道德观念不强,明辨是非的能力不足,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所以容易出现沉迷网吧、游戏,无时间节制而迟到、旷课逃课等一些不道德行为。

2、教育方法不当,德育滞后、缺位。未成年人的道德培养和形成关键在教育。我国未成年人出现的一些不道德行为,往往就在于教育方法不当,德育滞后或缺位。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还很难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完完全全的素质教育之路还有很长很长。目前,我国未成年人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往往缺少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或溺爱导致未成年人以自我为中心,不懂谦让,不知廉耻,不孝敬父母,承受挫折的能力十分脆弱。或严励使其发展成暴力型人,靠暴力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意见。也有的发展成为自卑型人,性格内向,无主见,遇事拿不定主意。或放任,如一些父母是双职工,或个体户,天天忙于工作、挣钱,无法照顾孩子,孩子便与社会上的混混在一起,放任自流,走向违法犯罪。

3、社会不良环境的熏染,给未成年人带来不好的负面影响。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给广大未成年人了解世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为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但是,我们平时都能看到或感受到身边成年人的一些不道德行为,如社会上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贪污腐败、封建迷信、邪教、黄赌毒等丑恶现象给未成年的成长带来了很不好的负面影响。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也通过网络传播,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在这些消极因素的影响下,少数未成年人精神空虚、行为失范,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

4、制度落实不到位,关心未成年人的自觉性不高。近几年,我们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制定出台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未成年人保护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若干意见》等有关法律、法规和重要文件。但是,在基层贯彻落实过程中,存在着上热下冷现象,目前社会关注未成年人成长的自觉性还不高。表现为基层领导不重视,落实措施不到位,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问题不闻不问,不清不楚,使未成年人出现的不道德行为没有得到及时的发现和纠正。有关部门各自为阵,相互配合不够,没有形成综合合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投入不足,没有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和有关器材、书籍,德育方法简单,走形式,没有实际效果。

三、未成年人不道德行为的预防和纠正

1、积极开展正面宣传教育,让未成年人明确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针对未成年人本身的身心发展规律,我们要坚持正确宣传教育为主的方针,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倡导的“爱国守法、明礼成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中小学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作为未成年人的基本道德行为规范,对未成年人进行重点教育和培养,循序渐进地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要从这些最基本的道德素质要求的培养抓起,让他们人人皆知、人人践行,将这些规范作为自己生活的基本准则。在小学重点规范其基本言行,培养良好习惯,在中学重点加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与未成年人的道德建设实际,从实际可行处抓起,才能逐渐提升未成年人的道德层次和水平。

2、正确对待和处理未成年人不道德行为,注重引导启发。对未成年人出现的不道德行为,必须采取科学的教育方式和方法。要重视引导启发,不一味地搞训导。正面宣传的榜样对未成年人力量是无穷的,然而,反面的典型事例,也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很好、很生动的教材。要通过未成年人的情感体验,寓教于乐,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未成年人的规则意识。必须尊重孩子的人格,理解孩子的喜怒哀乐,多疏导、多表扬,多与孩子沟通等。针对未成年人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而娇生惯养、任性固执的实际。我们必须关注他们的基本道德的培养,使他们具有“互助”精神,从小学做人。教育他们学习生存和生活,学做健康人,从而讲文明、讲卫生、讲礼貌。教育他们学习交往和关心,学做社会人,从而心存爱心,助人为乐。教育他们学会创新和学习,学做智慧人,从而勤奋努力,积极向上。

3、加大环境整治力度,优化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环境。要综合各方力量,对社会上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贪污腐败、封建迷信、邪教、黄赌毒等丑恶行为进行大力整治,努力净化社会风气,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针对未成年人沉迷网吧、游戏的问题,必须加强网吧管理,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环境。互联网给未成年人的学习、生活和娱乐带来了全新的方式和渠道,已经在事实上成为未成年人重要的校外活动场所。但是互联网是一柄双刃剑,既为未成年人的成长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也使他们的身心发展受到广泛传输的不良网络信息、尚未形成有效监管体系的网络交流空间、缺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