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组织文化的创新
江晓斌:增强开放意识创新新时代组织工作的理念方法(二)
江晓斌:增强开放意识创新新时代组织工作的理念方法(二)在新时代,开放和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组织工作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竞争压力,江晓斌认为,我们必须增强开放意识和创新能力,以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组织工作。
首先,我们需要树立开放意识。
开放意识是指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外界信息和观点,愿意倾听不同声音,接受多样性的意见和建议。
江晓斌强调,只有打破思维定式,摒弃狭隘的观念,才能拥抱变革和创新。
为此,我们可以通过多元化的交流与合作,与其他组织、团队或个人进行广泛的沟通与合作,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和优点,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其次,我们需要鼓励和推动创新。
创新是指在现有资源和条件下,通过改变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创造新的想法、新的产品或新的业务模式。
江晓斌认为,唯有通过持续的创新,组织才能不断适应外部环境变化,保持竞争力和发展动力。
为此,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创新手段和方法,如激励创新、鼓励员工提出新想法、设立创新团队等,为组织创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和推动创新的机制。
此外,江晓斌还提到,要加强学习和开放式思维能力的培养,以适应信息时代的需求。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组织工作的变革与创新更为迫切,对员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我们要注重学习和培养员工的开放式思维能力,提高员工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
这需要组织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鼓励员工主动学习和持续学习,锻炼他们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综上所述,江晓斌认为,增强开放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推动组织工作发展的重要理念和方法。
只有树立开放意识,积极开展交流与合作,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挑战。
同时,应该鼓励和推动创新,创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和机制。
此外,还要培养员工的学习能力和开放式思维,以适应信息时代的需求。
只有这样,组织工作才能在新时代蓬勃发展。
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变革与激烈竞争中,组织工作正面临着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的挑战。
江晓斌深知,要应对这些挑战,就需要增强开放意识和创新能力。
论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新形势
论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新形势1. 引言1.1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性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高等教育是培养人才、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更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在当前新时代,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科技创新的关键时期,高等教育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
高等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高等教育是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是培养创新人才、领军人才的主要途径。
只有拥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国家才能够在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高等教育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
科技创新是国家发展的主要动力,而高等教育则是促进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和基础。
高等教育还承担着传承和弘扬文化、培养社会精英的使命,为社会稳定和繁荣贡献力量。
1.2 高等教育面临的新形势高等教育面临的新形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机构需要更好地融入国际教育体系,打破地域限制,提高国际竞争力。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需求增加。
随着科技发展的加快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高等教育需要更多关注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
教育信息化技术应用愈加广泛。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高等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教学资源和交流平台,高校需要加大对数字化教学的支持和发展。
人才培养中需更多考虑社会需求。
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因此高校需要更加关注社会需求,更新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
高校要更好适应科技发展要求。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高等教育需要更加注重对科技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适应未来科技发展的要求。
高等教育在新时代面临的新形势需要高校及时调整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以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和科技发展的要求。
2. 正文2.1 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是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新形势之一。
浅谈高职院校的组织文化建设
1引言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输送了大批的专业人才。
随着教育事业不断的发展,高校的扩招、学校的扩建等,高职院校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目前,一方面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质量不断提高,对学校培养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另一方面是社会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刺激了高职院校的发展和办学目标的提升。
在这种环境下,高职院校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压力和较多的发展机遇。
高职院校组织文化建设可有效提高高职院校的管理水平,促使校园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是提高职院校园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并促进了学校综合性人才的培养,提高了所培养人才的社会竞争实力。
2高职院校组织文化建设的意义2.1组织文化与校园文化在社会上,我们称组织文化为“企业文化”;在校园我们称其为“校园文化”。
目前,高职院校组织文化的形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高职院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稳定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另一方面是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结合社会需求及教育目标对办学理念、制度等的创设性成果。
共同作用构建了高职院校的组织文化形态。
2.2高职院校组织文化建设的意义高职院校组织文化的建设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组织文化建设提高了高职院校的管理水平。
一方面高职院校是一个知识密集型组织,在高职院校的办学实践过程中,人们容易建立共同的价值观。
另一方面文化管理是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相对于强制性管理,文化管理更能发挥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人们更好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学习中。
其次,组织文化建设增强了高职院校的文化气氛,宣传的是一种相互尊重、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精神,这种文化精神的宣扬,增加了高职院校的和谐气氛,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再次,学校运作的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人才,从古到今人才的道德水平都非常受到关注。
高职院校组织文化可有效地陶冶师生情操,对师生良好的道德观念的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第四,学校的管理和维系紧靠刚性的处罚制度约束是不够的,需要通过校园文化的柔性管理来加以协调、维护。
加强组织文化建设,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综上所 述 , 组织文化是组织在其 内、 外环境 中长期 形成 的以价值观 为核心 的行 为规范 、制度规范和外部形象 的总 和 ,它反映 和代表 了组织 成员的整体精神 、共 同的价值标
准、 合乎时代 的道德 品质 和追求发展 的文化 素质 , 是增强组 织 内聚力 、 向心力与持久 力 , 证组织 行为 的合理性 , 保 推动
的指导思想 、 方式方 法和具体 途径 面临着新 的挑 战 。 因此 ,
结 合新 形势下的社会环境和大学生 的特点 ,拓展 新的教育 途径 , 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持久. 眭有着重要意义 。 组织 文化 的概念 是 由美 国的一些 管理 学家 通过 比较 目、美 两国企业 的经 营管理经验提 出后逐渐将其迁 移到教
又称 为隐形 文化或软文化 ,指 的是组织文化 范畴中无形的
随着经 济文 化全球 化 步伐 的加快 和改 革开放 的不 断
深入 .我 国大学生 的生活方式 和思想观念发生 了深刻 的变
事物 , 校 中学生 的共 同价值 观 和理想信 念 、 校传统 、 如高 学
学术气氛等 。
化。 相对来说 , 的思想政治 教育环 境是 静态和 封闭 的 。 传统 价值观念一元化 , 生了解信息的渠道较 为单 一 , 政治 学 思想 教育者拥有教育资源优势 , 社会环 境对大学生的思想 政治
德 育研 究
加强组织文化建设 , 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修新路 , 诚明 王
( 东北财经 大学 工 商管理 学院 , 辽宁 大连 162 ) 10 5
摘
径。
要 : 着经济文化全球化 步伐 的加快和 改革开放 的不断深入 , 随 高校传 统的思 想政 治教 育方式面 临着 巨大 的挑 战。
新形势下高校组织文化的创新
款及银行 贷款成 为主要方式 ,但 由于我 国
高校产业化程度低 ,高校难 以维 系资金运 转 ,贷款利息等逐渐成 为高校的负担。笔 者认为 ,不如对组织文化进行仓 新 ,使表 层 文化的建设得到 中层乃至深层文化的支 持 。建立筹措资金的融资制度、使用资金
文化 ,进而形成迥异的组织文化。教育界 直存在校 长治校 、学院治校、教授治校 的争论 ,其 实是因为三者代表 了不同的组 织 文化设计形式 。
产生的, 是教育管理理论发展的最 新阶段。 高校作为一种 庞大的组 织 ,其文化对于高 校的管理乃 至今后发 展都 有着重要影 响。 新形 势下,高校的组织 文化 建设应体 现出 鲜明的时代特色 ,适应时代 发展 的需要。
强调办学条件 ,是客观事实所需 。虽
然如今高校斥 巨资 、甚至 巨额贷款搞基础
深层 文 化 是指 沉 淀于 组 织 及成 员心
灵 中的 意识 形态 。 该种 意识 形 态包 含 了
组 织 成 员 共 同 的 价 值 观 念 、 为 人 立 场 和
的运行 制度 、 审查资金流向的监管制度 , 做
到财务透 明、人 事两清。这样一来 ,可以 提高资金 的利用效率 、节省开 支 ,杜绝 不 必要的浪费 与挥 霍,而且 可以减 少组织成
办 学 条 件 的 硬 性 管 理 , 组 织 文 化 的 管 理 表 现 出管 理 上 的 柔 性 ,所 以新 形 势 下 的 重 建 显 得 更 为 复 杂 ,值 得 教 育 界
关 注。
化 ;表层 和 中层文化作为深层文化的实物
载体 ,以外在的形式体 现 了高校组织文化
的特色 及精神 。
所 谓组织 文化代表 的是 一个组织成员 共有的理念 、 期望、 思想 、 价值观 以及行为 的复杂模式 ,组织 文化 由共 同设 想、文化 价值观 、共 同行 为和文化象征 四个层 面组
宣传部课题:新形势下高校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内容及载体研究
附件1太原师范学院“1331工程”立德树人建设计划申请书负责人:申楠所在部门:党委宣传部(盖章)建设时间: 2017年9月——2019年8月(两年)联系人:霍鹏涛联系电话:太原师范学院1331办公室2017年5月二、项目设计论证三、预期研究成果四、课题研究经费五、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意见六、专家评审组评审意见七、审批意见附件2太原师范学院“1331工程”立德树人建设计划任务书项目名称__新形势下高校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内容及载体研究_项目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立项时间 2017年9月完成时间 2018年8月课题负责人申楠联系电话所在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党委宣传部_____ _______太原师范学院1331办公室制2017年6月内容提纲一、立德树人项目基本信息项目名称,研究领域,项目承担单位及单位负责人。
二、项目选题的价值、主要解决的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及预期研究目标在分析本领域发展趋势和状况的基础上,结合本项目已有工作基础,确立研究方向、近期主要研究内容和预期研究目标。
三、项目完成的条件及保障措施四、立德树人项目经费建设经费概算与落实计划。
五、依托单位的支持和审查意见签字及审核意见表附件3太原师范学院“1331工程”立德树人建设计划中期检查表项目名称__新形势下高校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内容及载体研究_项目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立项时间 2017年9月完成时间 2019年8月课题负责人申楠联系电话所在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党委宣传部_____ _______太原师范学院1331办公室制2017年6月太原师范学院“1331工程”立德树人绩效考评指标及采分要点2、计入本项目绩效考评的成果必须标注“太原师范学院‘1331工程’建设计划项目”资助;3、凡涉及定性评价项目,由专家视总体情况,分优秀(85-100分)、良好(75-84分)、合格(60-74分)、不合格(60分以下)酌情评分。
浅析高校学生组织的组织文化建设
浅析高校学生组织的组织文化建设作者:卢俏来源:《管理观察》2013年第20期【摘要】学生组织的作用发挥直接影响高校学生工作开展质量。
结合高校学生组织的特点和现状,应着力于组织文化建设,从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四个维度进行设计和构建。
通过建立多维度的吸引触角,加强内部凝聚力、外部吸引力和综合战斗力,以应对新的挑战。
【关键词】学生组织组织文化组织文化建设学生组织的组织文化,是学生组织在为学校、为同学服务的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价值目标、行为规范以及思维方式的高度概括,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四个要素组成,是学生组织的灵魂。
[1]在组织文化建设过程中,如何发现、应对与改进自身发展与作用发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成为一个重要命题。
本文将以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为例,针对学院团委各部门、院学生会及“E志者”协会3个不同学生组织,从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四个维度上寻找支撑点,提升学生组织的组织文化建设。
1.高校院级学生组织面临的挑战首先表现为发展上的困境。
活动“传统化”,缺少创新思维,在网络等媒介丰富的时代拘泥于传统的活动受到了较大冲击和挑战。
其次为管理上的模糊。
学生组织没有重视制度建设,未树立“制度管组织”的意识。
再次,存在激励机制不明确,成员不清和岗位培训无规划等情况。
最后表现为形象上的尴尬:一些活动面临受从群体“被参加”,活动影响不小不大,活动的开展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
[2]2.组织文化建设路径2.1启动制度文化重构主席团及部长均由高年级学生担任。
充分发挥高年级骨干已积累起和丰富经验和较高威信,提高学生会工作的全局统筹意识。
在低年级层面,引入社团管理的理念和模式。
在大二年级中招募40人左右规模的“学生骨干储备团”,为四个工作小组,以工作小组为单位协助学生会主席团及各部长开展相应工作。
同时,由秘书处牵头定期组织“电气学院学生骨干储备团”开展培训学习,学长交流,朋辈联谊等活动。
论高校组织工作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公 道正 派 、 实事求 是 是 高校 组 织 工 作 的“ 生命线” , 也 是作 为 一 名 高 校 组 工 干 部 的 立 身 之 本 、 处 事 之
要 。高校 组工 文化 应该 传播 的是 对 己清正 、 对 人 公 正、 对 内讲原则 、 对 外讲 平等 的信 念 , 勇 于 纠正 不 公 道、 不正 派 的行为 , 全 心全意 为人 民服 务 的精神 。 3 . 改 革创 新 、 率先垂 范 的进 取精 神
良传 统 、 作风 及 品质 , 又 体 现 了 与 时俱 进 的理 念 和
要求 , 具 有强 大 的思 想 导 向、 精神凝聚、 情 感 激励 、
创新 引领 功 能 。在党 的 十八 大 提 出全 面建 成小 康
社会 的新 形势 下 , 加 强 高 校 组 工 文 化 建设 , 对 于 形 成组 工干 部共 同的价值 观念 、 推动 组织 部 门 自身 建
党 的宗 旨 , 忠 实履 行 职 责 , 无私奉献 , 树立 了“ 讲 党
胡锦 涛 同志 曾指 出 : “ 衡 量 一个 组 织 工 作 干 部
[ 作者简介] 邓炼 ( 1 9 8 4 一) , 男, 湖南益 阳人 , 桂林理工大学马克思 主义学 院 2 0 1 1级在读硕士 , 桂林理工 大学管理学院辅导员 、 助教 , 研究方 向: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高校共青团工作 ; 熊英( 1 9 7 3 一) , 女, 贵州黔 西人 , 桂林理 工大学土木 与建筑工程学 院党委书记 、 副教授 , 研 究方 向: 高校党建思想政治教 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第 2卷 第 1 O期
2 0 1 3年 4月
教育 观察
Su r v e y o f Ed u c a t i o n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高校学生会组织文化建设
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然而 , 伴随高等教育 事业 的不断改革与发展 , 特
5 组 织 文 化建 设 层 面不 协 调 、
别是在高校大规模扩招的情况 下 , 作为社会思 想熔炉 的大学 校园 已经 组 织文化按结构可划分为四个 层次 , 即物质层 、 行为层 、 制度层 和 形成包括个人主义 、 功利主义等 多元文化 互动并 行的复杂 文化。当 前 精神层 。 由于物质层和 制度层都属于能够。 看得见 的建设内容 , 设 建 各高校学生自治组织也出现 了很多值得我 们关注 的问题 , 学术学风 难度较低 , 如 易于显现效果 , 因而较易受到学 生会组织文化建设人 员的青 建设不足 、 学生干部出现官僚主义 倾向 、 政治 思想敏感 度不 高等情况 , 睐。如 , 组织名称 、 标志、 标准色 、 征物 、 公室布 置、 象 办 规章 制度、 工作 究其根本在于其自身组织文化建设的极其缺乏。 模式 、 领导体带 文件等。而行为层 则是组织行 为文化 , 0 包括组织 的公 共 高校学生会作为高校最大的学 生群众 自治性组织 , 是否创 建和建 活动 、 文娱活动 、 人际关系活动等 等。若能根 据制度 层的设 计 , 便能 很 设 符合组织发展的组织 文化 , 特别是 能否继续发 挥学生利 益代表 作用 好地利用发挥物质层的资源得 到很好的体 现。因而 , 生会组 织文化 学 和做好思想文化引领工作 , 直接影 响高校民主程 度和学校 教育质 量的 建设的情况较差于物质层和制度层 , 却远好于 精神层的建设 。精神层 , 高低 , 进而影响高校教育事业能否顺利发展。 即组织精神文化 , 它是组 织在长 期实践中所形 成的成 员群体心 理定势
机制建设 ; 加强学生会 工作 团队建设 ; 建立学生会 组织识 别系统 ; 汇编文书指南与理论材料作 为文化传承载体 ; 强学生会组织文化建设 对 内 加 对 外 的 沟通 与 交 流 ; 完善 经 费保 障机 制 与 宣 传 推 动机 制 。 【 关键词】 高校学生会 ; 组织文化建设 《 中共中央 、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 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的 工作的目的只是为了服务 同学 , 提升自我。很少意识 、 了解到组织文化 意见》 指出 :要更好地发挥学生会等高校学 生自治组 织在大学 生思想 的重要意义 , 为没有 必要进行文 化建设。而又 因高校 学生干 部队伍 “ 认 政治教育中的桥粱和纽 带作 用 ……要依 托班级、 团等组 织形式 开展 的更新率和 调整力度均较 高 , 社 学生干 部大多不愿 意从事组 织文 化建 设 大学 生思 想 政 治 教育 , 挥 其 团结 学 生 、 织 学 生、 发 组 教育 学 生 的 职 这一需要较长 时间 、 长远规 划的工作 , 倾向于 在在任 期间做 出成绩 , 而 能 ” ” 由此可见 , 。 高校学生 自治 组织在思想 引导和青年 教育中具 有十 完 成 自 己 的 目标 。
新形势下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新形势下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对策与建议随着新形势的到来,在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方面需要采取一些新的对策与建议。
下面将就这方面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一、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当今社会,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的多元化和大众化趋势日益明显。
尽管现代化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我们不能够忽略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我们应该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让它在现代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并为人们所接受。
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宣传其价值,例如电视、广播、网络等传媒,使人们了解和接受优秀传统文化。
二、以新的视角关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在新的形势下,新的视角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创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方式和方法,可以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些内容,更好地理解和吸收信息。
我们可以通过多角度、多媒体等方式为人们提供图像、音频和文字信息,使其更好地了解宣传思想文化的内容。
同时,还可以通过开展宣传活动、组织文化节庆等方式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增强人们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三、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互动日益增强。
我们应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了解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和价值观,践行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
通过合作与交流,可以双方互相借鉴和参考,促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跨越式发展。
四、强化教育宣传教育宣传是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可以提升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和自尊。
应该在课堂上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增加课外阅读、艺术活动和传统文化体验等教育内容。
此外,在社会宣传中更要注重青少年的参与,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社区服务等方式,让青少年更多地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和深度。
总之,在新形势下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需要我们采取全新的视角和方法。
需要我们坚持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并注重加强教育宣传。
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舞台中心。
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活动 能够正 常运行 的保障 , 又是约束 师 生员工行 为的契 约 , 因而 也是校 园文化 的体现 。这种种形 态 的文化 构 成一 个完美 的整 体 , 处处体 现着 民族 的正气 、 时代 的特征 , 形成 各个方 面的和谐 共进 。 ( ) 园文化 的特点 二 校 1校园文化具有时代性和超前性 , 、 学校内师生员工 的思想认识 、 价值 目 标以及学校创造的文化成果等诸 多方 面都 相对 领先 于社会 文化 , 引导着 社会文 化 的发 展潮流 。随着社 会发展 和形 势变化 , 园文化也应 当不 校
认为校园文化包括学校的思想、 意识、 观念 、 习惯及情感领域。我们所说 的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全体师生员工 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循的最高 目 、 标 价值标准、 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 , 它是管理文化 、 教育
文 化和组 织 文化 的综合 。
校 园文 化可 以分为 物质 文化 、 为文化 、 行 观念文化 、 制度 文化等 等。优美 而具 有品位 的校 园环境设施 , 属 于 物质 文化 ; 处理人 际关 系 , 、 人 事关 系 , 学术 流派关 系 , 内外 关系 , 统 与创 新关 系的 习惯 与 风气 , 于行 校 传 属
N0. o 6 52 o
G n rl .7 e e a No 4
新 形 势 下加 强和 改进校 园文化 建设 的几 点 思考
杜项菲
摘 要 : 随 着 市 场 经济 的确 立 和 高 教 改革 的推 进 , 园文 化 成 为道 德 教 育 的新 载 体 和 有 效途 径 , 校 因此 必 须加 强和 改进 校 园 文 化
中国高校背景下的组织文化浅析
、
文化
础等的影响 ,中美校园文化呈现出各 自不同的特点。综上我们可 得出:校 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不同的地域 、
现代汉语词典 对文化的定义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 不同的国家背景之下 自然会显示出不同的特色。在我国,校园文 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更特指精神财富,如 化主要是一种以科学 陛、民主性为本质特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 文学 、艺术、教育科学等。校园作为一个组织 ,校训则高度概括 导 ,以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为发展方向的校园文化 。为促使其在
行为规范和思维模式的总和 用通俗的话说 ,组织文化就是一 组织文化是有民族特 色的,中华民族的优 良传统在中国大大小 小 的组 织 中 比比 皆是 ,这 是 一 种 重 视伦 理 、追 求 和 谐 、含 蓄 深 个组织所共有的与众不同或某种背景特有的核心价值观体系。 校园文化是在学校发展的过程 中形成的,可以认为是学校的 沉的文化 ,集 中体现了五千年文明的沉淀 ,是我们进行组织文 0 创建者、管理者从创校到学校成长 、壮大过程 中所形成的文化观 化建设取之不尽的思想宝库 。中国改革开放近5 年来 ,在这艰 念、价值理念等的整合 ,形成了该校个 l化的文化氛围,并促进 苦创业的过程 中,中国的企业从小到大 ,从 国内走向海外,这 生 学校不断进步。校园文化可以概括如下 :1校 园文化是校 园精神 每一步无不证 明着东方那头雄狮的崛起。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 . 的体现。作为组织灵魂的组织精神 ,是经过学校长期精心培养而 们 在 吸 引 国 外先 进 的 技 术 和 经验 的 同时 ,西 方 文 化 也 在 我 国散 逐渐形成,并为全体学生所认同的思想境界、价值取向等。2校 发开来。但是 目前 ,摆在我们面前急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塑造 . 园文化是校 园价值观的取向表现 。作为组织文化中最重要的价值 出优秀的中国式 的组织文化。有句话说的好 :成功不可复制 。 我相信组织文化也不可简单复制,纵使西方的许 多企业有着非 观往往是推动学校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根本。3校 园文化是校 . 是社会公众对学校的承认程度。 园形象的展现。组织形象即学校在外的声誉和知名度,它反映的 常丰富的组织文化 ,但是我们中国必须建立起符合 中国国情 的 组 织 文 化 ,必 须将 传 统 文 化 与 现代 文 明进 行 有效 的融 合 ,只有
新形势下提高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策划创新力度的对策
新形势下提高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策划创新力度的对策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文化活动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和组织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不断创新和提高。
本文将针对新形势下提高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策划创新力度的对策进行探讨。
一、加强对基层群众文化需求的调研要想提高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创新力度,首先要充分了解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
通过开展问卷调查、走访调研等方式,深入了解基层群众对文化活动的喜好、兴趣和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策划和创新。
只有充分了解基层群众的需求,才能更好地满足他们的文化需求,提高他们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和满意度。
二、多元化的活动形式和内容基层群众的文化活动形式和内容需要与时俱进,创新思路。
除了传统的文艺表演、展览等方式外,还可以结合当下的流行元素,比如举办时尚展览、音乐节、文化节等活动,吸引更多的基层群众参与其中。
还可以开设一些新颖的文化课程,比如手工制作、摄影课程、健身瑜伽等,满足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
三、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为了提高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创新力度,需要加强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
文化活动的策划和组织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只有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才能保证文化活动的质量和水平。
可以通过举办培训班、招募志愿者等方式,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提高,从而提升他们的策划和创新能力。
四、鼓励基层群众参与策划基层群众是文化活动的主体和受益者,他们对文化活动的策划和组织有着独特的理解和体会。
应该充分鼓励基层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策划和组织工作,让他们能够发挥自身的特长和优势,从而提高文化活动的创新度和参与度。
可以通过开展策划比赛、征集活动创意等方式,吸引基层群众积极参与到文化活动的策划中,真正实现群众参与、群众评价、群众喜爱。
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政府应该加大对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政策支持力度,为文化活动的策划和创新提供更多的保障和支持。
国内高校学生组织文化研究评述
[ 中图分类号] G 4 65
[ 文献标识码] A
[ 基金项 目】 江苏省教育厅高等学校哲 学社会科学基金项 目( 0 0 J 8 0 0 ) 2 1 SD 8 1 9
[ 作者简 介 ] 武如飞(9 1 , , 师, 18 一)男 讲 研究方 向为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 。 高校学生组织文化是指高校学生组织在长期 的实践活动 中所形成 的并且能够推动组织可持续发展的具有本组织特色
究, 四个方面分析 了加 强国内高校学生组织文化研 究的意义 , 从 从取得 的主要成果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两大方 面论述 了
国内高校学生组织文化研 究的现状 , 并从加强重视与引导 , 准确界定高校 学生组织的范畴等 四个方面提 出 了相应建议。 [ 关键 词] 高校 ; 学生组织 ; 组织文化 ; 现状
Vo . 4 No 8 1 2 . Ag .2 1 u 01
国 内高校学 生组织文化研 究评述
武如 飞 ,凌 弓
(. 1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国际学院 ,江苏苏州 ,2 5 0 ;2 1 09 . 华东师范大学社科部 ,上海 ,2 0 6 0 0 2) [ 摘 要 ] 高校学生组织文化是高校学 生组织的灵魂 , 它的提 出也是高校 学生组 织工作发展的形势使 然。 通过文献研
的角色。但 同时它也遭遇 了很多发展困境 , 如组织凝聚力不 强、 组织成员缺乏归属感 、 生干部缺乏信仰和服务意识 、 学 组
当前 , 国内社 团和班级文化理论虽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和提高 , 但和其他 高校学生组织文化理论相比 , 还是存在一定 的优势 , 主要体现在广度和深度两个 方面。 首先在广度方面 ,
第2 卷第8 4 期 2 1年8 01 月
长春理 工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新形势下高校团支部活力建设问题分析及提升策略
新形势下高校团支部活力建设问题分析及提升策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团支部活动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问题。
本文将从问题分析和提升策略两方面对新形势下高校团支部活动进行分析和探讨。
新形势下高校团支部活建设面临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团支部活动内容单一化。
过去,高校团支部活动多以组织文化活动和志愿者服务为主,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变化,这种活动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和期待。
需要丰富团支部活动的内容,增加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支持。
二是高校团支部活动形式陈旧化。
目前,许多团支部活动仍然采用传统的报告、讲座和讨论形式,缺乏新颖的创意和活动形式。
这导致了学生对团支部活动的兴趣和参与度下降,活动效果不佳。
需要创新团支部活动的形式,引入游戏化、互动性强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活动效果。
三是高校团支部活动难以与专业教学相结合。
由于团支部活动和专业教学往往分离开来,学生参与团支部活动的时间和精力往往无法得到充分保障,导致活动效果不佳。
需要围绕专业需求和教学目标,将团支部活动与专业教学相结合,使活动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综合能力培养。
接下来,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提升高校团支部活动的建设水平:一是提升团支部干部队伍的建设。
团支部干部是团支部活动开展的骨干力量,他们负责组织、策划和推动活动的开展。
应加强对团支部干部的培训和选拔,提高他们的组织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开展团支部活动。
二是创新团支部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可以引入一些新颖的活动形式,如团队合作、互动游戏等,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和兴趣。
还可以结合大学生的专业和兴趣,开展与专业教学相结合的团支部活动,提供实践机会和综合能力培养。
三是加强与社会资源的对接。
高校团支部可以与企业、社区、社会组织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一些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服务活动。
通过与社会资源的对接,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实践机会。
四是加强对团支部活动的宣传和推广。
新形势下高校创新创业工作新举措6篇
新形势下高校创新创业工作新举措6篇第1篇示例:随着国家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创新创业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肩负着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使命。
在新形势下,高校创新创业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不断探索新举措,推动高校创新创业工作取得新突破。
一、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创新创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高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可以通过开设创新创业课程、举办创新创业讲座、组织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在校园内尝试创新创业,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
二、优化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支持创新创业项目孵化高校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是支持学生创新创业的关键。
高校可以依托自身资源,建立创新创业孵化器、创业导师团队等服务平台,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创业指导、投融资支持等服务。
高校还应该与社会各界建立合作关系,吸引更多资源和支持,推动创新创业项目的发展。
三、强化创新创业创新创业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创新创业文化是高校创新创业工作的软实力。
高校应该通过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创业创新展示等活动,强化创新创业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
高校还应该加强创新创业文化的宣传推广,激发师生的创新创业热情,激发更多创新创业项目的诞生。
四、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科专业结合,促进科研成果转化高校创新创业工作应该与学科专业结合,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
高校可以通过成立科研成果转化团队、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等措施,推动科研成果向产业转化,促进创新创业项目的落地。
高校还应该加强学科专业与市场需求的对接,培养更多创新创业人才。
第2篇示例:新形势下,高校创新创业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和转型升级,创新创业正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和技术研发的重要基地,在促进创新创业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和责任。
新时代下高校工会组织工作思考及创新思路
新时代下高校工会组织工作思考及创新思路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高校工会组织工作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
面对新时期下的形势
挑战,如何有效地组织工会,发挥工会的积极作用,建立更具有活力和吸引力的工会组织,是当前高校工会工作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更加注重引导职工参与
高校工会是职工的代表组织,因此,服务职工、代表职工利益永远是工会的根本职能。
在新时代下,工会要更加注重引导职工参与工会活动,建立更加灵活而富有吸引力的工会
组织形式,加强日常服务,推动工会工作更加深入、更加立体、更加全面。
二、提升工会组织能力
在新时代下,工会工作不仅要具备服务型、代表型,还需要具备现代化运作能力,因此,高校工会要注重提升工会组织的管理和运作能力。
工会要积极探索先进工会制度,开
展与时俱进的工作,完善制度建设,推动工会组织不断迈向现代化工会组织。
三、强化工会文化建设
工会要注重运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新媒体技术来扩大影响和传播力度,从而实现工
会工作的新变革、新挑战。
同时,要注重工会文化建设,让工会成为职工的文化中心和活
动中心,让工会成为职工心灵归属的地方。
四、加强工作力量队伍建设
总之,高校工会在新时代下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创新组织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注重引导职工参与,提升工会组织能力,强化工会文化建设,加强工作力量队伍建设,以进一步提升工会在高校中的作用和地位。
高等教育转型的深化与高校文化创新
高等 教育 转型 的深化 与 高校 文化 创新*
黄 子 晌
[ 摘
要 ] 当前 高 等教 育转 型 形 成 了规 模 ,调 整 了结 构 ,但 质 量跟 不上 。作 为 阶段 性 的成 果 ,转 型
亟 需 深 化 ,其 目标 应 当是 走 内涵 和 开放 的道 路 , 充分 发 展 “ ” 而 非 一 味发 展 “ 人 学校 ” 自由做 学术 而 . 非 片 面要 成 果 。转 型 深 化 首 先要 面 对 的 是 多种 复 杂 的 文化 冲 突 。冲 突不 解 决 . 高等 教 育 将 难 以在 质 量 问题 上 突 出重 围 。 因此 ,以 文化 冲 突 的 缓 解 和 消融 为根 本 , 以 转 型 的 软 着 陆和 深发 展 为 目标 的 高校 文
校 来 说 ,只 能 借 鉴 不 能 照 搬 。 组 织 文 化 对 效 率 的要 求 使 其 趋 向 于追 求 组 织 的扁 平 化 和 等 级 的 精 简 ,同 样 是 去 等 级 化 ,
育 的 发 展科 学 、长 效 、稳 定 。 四 是 要 有 内 涵 发 展 的决 心 和 充 分 开 放 的胸 怀 。两 者 是 提 升 高 等 教 育 质 量 的一 体 两 面 ,内 涵 发 展 是 根 本 ,只 有 壮
全面发 展 ,需要 与之相 匹配 的高 等教育体 系 。从 当前形 势
( )深 化 改 革 的 重 心 :由 重视 扩 充 规 模 转 变 为提 高 质 一
量
要高等教育转型向纵深处发展 。
( )深 化 改革 的 目标 :充分 发 展 “ ” 而 非 一 味 发 展 二 人
在 当前 的 新 形 势 下 ,高 等 教 育 正 在 深 化 改 革 。其 重 心 开 始 由 规 模 转 为 质 量 。 正 如 《 家 中长 期 教 育 改 革 和 发 展 国 规 划 纲 要 (0 0 2 2 年 ) 中提 到 的 ,提 高 质 量 是 高 等 教 育 2 1— 0 0 》 发 展 的 核 心 任 务 ,是 建 设 高 等 教 育 强 国 的 基 本 要 求 。 到 2 2 年 ,高 等 教 育 结 构 要 更 加 合 理 , 特 色 更 加 鲜 明 ,人 民 生 活 水 平 和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00 程 度 看 ,也 在 逐 渐 向 目标 靠 拢 。 但 生 活 水 平 提 高 需 要 与 之
2024年组织工作总结范文
2024年组织工作总结范文一、工作概述2024年,我所在的组织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在这一年里,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全面加强组织建设,提升工作能力和效益,取得了一系列积极的成果。
在汇报本年度的工作总结时,我将从四个方面进行汇报,即组织建设、工作创新、任务完成及问题解决。
二、组织建设1. 人员配备在2024年,我们根据组织需求,进行了人员配备方面的调整和优化。
通过选拔、培训和激励等手段,我们吸引了一批优秀的新人加入我们的组织,为我们的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同时,我们也加强对现有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了工作队伍的素质和竞争力。
2. 组织结构调整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需要,我们在2024年进行了组织结构的调整。
通过合并、拆分和调整部门,我们实现了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提高了工作效率。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上下级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形成了一个紧密的组织机构。
3. 组织文化建设在2024年,我们重视组织文化建设,并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举措。
通过组织党建活动、员工培训和团队建设等方式,我们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工作氛围。
这不仅提高了员工的凝聚力和归属感,也为我们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工作创新1. 制定创新工作计划在2024年,我们制定了创新工作计划,明确了创新的目标和方向。
通过调研、分析和研究,我们找到了一批有创新潜力的项目,并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
在这一年里,我们积极开展了各项创新工作,为组织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2. 推动科技创新在2024年,我们加强了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科技创新工作。
通过引进新技术、培养新人才和整合资源等措施,我们充分发挥了科技创新的作用,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和竞争力。
我们取得了一些科技创新的成果,在市场上获得了较好的认可和评价。
3. 推广和应用新技术在2024年,我们积极推广和应用新技术,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品质。
通过引进信息化系统、自动化设备和智能化工具等手段,我们减少了工作流程和环节,提高了工作的便捷性和精确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形势下高校组织文化的创新
内容摘要:探讨高校组织文化,其原因是高校组织文化对于学校的方方面面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同时,高校的组织文化并非一成不变,相对于学校办学条件的硬性管理,组织文化的管理表现出管理上的柔性,所以新形势下的重建显得更为复杂,值得教育界关注。
关键词:组织文化创新新形势高校
高校组织文化是随着20世纪80年代中期组织文化理论的产生、发展并广泛运用于其他领域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教育管理理论发展的最新阶段。
高校作为一种庞大的组织,其文化对于高校的管理乃至今后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
新形势下,高校的组织文化建设应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高校组织文化的内涵及层次分析
所谓组织文化代表的是一个组织成员共有的理念、期望、思想、价值观以及行为的复杂模式,组织文化由共同设想、文化价值观、共同行为和文化象征四个层面组成。
最深层的、最牢固的、最不易改变和最不易为人所知的,是一个组织所有成员共同的目标与设想,代表了对当今的世事和人的本质的看法。
高校组织文化有其本质规定性,内涵丰富,即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一种管理思想。
学校组织文化能起到提高管理水平的作用,是一种特定的、具体化的组织文化,那么它不仅具有组织文化的共性,同时具有其特殊属性。
有学者将高校组织文化划分为三个层次:表层文化、中层文化和深层文化。
表层文化表现为实体的物质文化。
这是最为浅层的,也是最容易改变的文化层级。
但是不可否认,表层文化往往是对组织成员影响最大的。
源于其实体属性,通过感官刺激给予组织成员最直接的影响。
可以北京大学飞檐斗拱的中式建筑与清华大学规整方正的西洋建筑为例,清华工学式的严谨与北大偏重文理的自由,在建筑风格上即有所体现。
即使没有亲身感受他们的教育,置身其间,也都会感受到两所学校的文化差异。
中层文化表现为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指某高校所具有的组织领导体制、组织结构以及组织管理体制。
制度文化直接支配和影响着组织成员的行为,对于组织成员思想和共同目标的形成有着基础性的约束力。
不同的制度安排会产生不同
的制度文化,进而形成迥异的组织文化。
教育界一直存在校长治校、学院治校、教授治校的争论,其实是因为三者代表了不同的组织文化设计形式。
深层文化是指沉淀于组织及成员心灵中的意识形态。
该种意识形态包含了组织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为人立场和处事原则等。
深层文化建设是一种抽象的文化建设,无法进行直接的量化改进,但是可以通过其他层次文化的建设进行影响。
而一旦深层文化经过几十年的锤炼固定下来,往往是最不易改变的。
大多数情况下,高校会将自身的深层文化提炼出来形成校训,并基本不做变动,形成高校独特的文化现象。
三者相互促进、相互渗透,形成统一的有机整体。
深层文化是组织文化的核心,具有隐性的特点,决定了表层和中层文化;表层和中层文化作为深层文化的实物载体,以外在的形式体现了高校组织文化的特色及精神。
新形势下高校组织文化创新的必要性
(一)办学条件的变化需要组织文化的创新
强调办学条件,是客观事实所需。
虽然如今高校斥巨资、甚至巨额贷款搞基础建设引起众多非议,但是不可否认,随着近几年的扩大招生,原有设施已经不能满足现实需要,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科研教学。
各地高校努力改善教学环境,但是由于制度上的缺失,高校融资渠道单一,政府拨款及银行贷款成为主要方式,但由于我国高校产业化程度低,高校难以维系资金运转,贷款利息等逐渐成为高校的负担。
笔者认为,不如对组织文化进行创新,使表层文化的建设得到中层乃至深层文化的支持。
建立筹措资金的融资制度、使用资金的运行制度、审查资金流向的监管制度,做到财务透明、人事两清。
这样一来,可以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节省开支,杜绝不必要的浪费与挥霍,而且可以减少组织成员的相互猜忌,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对于学生而言,办学条件的改进可以最大化的发挥作用,使之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近几年来高校之间频繁合并,加之扩招政策的推动,不少高校教职工人员相应成倍增长,人际来源复杂,矛盾冲突较多。
部分高校的合并并非是学校的志愿,而是政府直接干预的结果,因此而导致的人事关系复杂,管理摩擦和内耗甚至成为新学校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矛盾。
合并的学校之间,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表层及中层文化的矛盾可以通过实物建设、制度安排得到缓解,但是深层文化的矛盾难以通过简单的合并进行解决。
这就需要合并高校的领导层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深层文化的创新与重建。
一般说来,深层文化创新的方法有二:糅合两校文化,重建新精神;以合并校文化为精神基础,以被合并校文化为行为方式,逐步缩小差距,最终实现新学校的深层文化统一。
幸运的是,合并高校之间地域相近、文化相似,但其间微小的差异仍值得关注,避免因为文化差异而产生冲突。
另外,大多高校面临着“人与地”的矛盾,办学空间拥挤成为了制约这些高校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瓶颈”。
部分高校选择了置换土地、建设新校区的做法,并大多将低年级同学安置于新校区,待高年级迁回本部。
然而,新校区有着和本部完全不同的表层文化,中层文化勉强嫁接,追究到深层文化则是一片空白。
如何将本部文化成功嫁接于新校区,这需要寻求中层及表层文化的支持。
墨守成规的文化制度不足以完成新形势下的文化转移,新校区的文化承袭需要新方法、新制度的介入。
这样才不会致使培养出的学生文化断层,教职工也不会因为换了环境而改变固有的优良作风。
(二)社会环境的发展促进高校组织文化创新
进入21世纪,国际国内形势都有了巨大变化,科学技术水平快速提升,现代化的通讯、信息等手段广泛普及,带来了日新月异的重大变革。
在这种形势下,高校本身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所以,高校应该适应时代潮流,不断创新和实践,于摸索中创建适合本时代发展特征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组织文化。
诚然,已有的组织文化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锤炼,已经代表了一所高校的精髓,这是应该予以保留并发扬的。
但是,这不等同于在新形势下,不应该对此做一些枝节上的修正。
比如,网络文化已经对平面媒体产生了巨大冲击,在校园中,网络文化也成为了学校文化中的重要组成。
于是,各高校变通管理思路,积极参与到网络的建设与管理中,并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思想教育、巩固思想阵地,实现了组织文化的创新。
在商品经济大潮的推动下,商品经济意识不可抑止的渗入大学的每个角落。
在高校社会化程度不断加深的今天,拒绝、排斥商品经济意识渗入的做法是不恰当的,缺乏指导、规范的商品经济意识与高校组织文化相结合所产生的差异才是应该避免的。
大学里缺乏理财投资方面的科普性指导,缺乏商品经济环境下对组织成员的教育,这样就将无法对于纷繁的思想进行过滤,一旦一些扭曲的思想融入了高校的组织文化,那么其影响将是深远的。
因此,学校应该加强对于组织成员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的教育,求同存异,营造新形势下良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充分调动组织成员的主观能动性,最终实现建设组织成员普遍认同的深层文化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