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马建工程教材》第10章 短期经济波动模型 第01节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经济学下篇)宏观经济学:马建工程教材》

第十章短期经济波动模型:产品市场的均衡

在第九章介绍了观察和衡量宏观经济的几个重要概念及度量指标之后,我们从本章开始说明宏观经济运行状态及其整体产出水平如何决定和变动。国民经济核算是对宏观经济运行结果的衡量,而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则是对国民收入决定原理和决定因素的理论阐述。从某

种意义上说,国民收入核算的恒等式是对一定时期宏观经济活动结果的表达,而宏观经济运行的均衡公式则是为达到事后均衡结果所要求的实现条件。

以凯恩斯经济理论为基础的凯恩斯主义短期经济波动理论涉及四个市场: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和国际市场。凯恩斯认为,只要解决了总需求不足的问题,就业问题就会得到解决。本章介绍的短期经济波动模型,是以产品市场为代表的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和模型,通过这个模型来说明总需求不足的必然性。在第十一章将其扩展为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结合,从更为贴近实际的角度说明总需求的不足,并在分析需求影响因素的同时,寻求解决需求不足的出路。在第十二章从总供求的角度阐述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关系,进而在更全面的角度上说明总需求变化的作用。

第一节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一、均衡国民收入决定原理

(一)宏观经济各部分的循环流程

(二)国民收入和国民财富的生产

(三)国民收入和国民财富的分配

(四)市场经济条件下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原理:供求决定

(一)宏观经济各部分的循环流程

在宏观经济学中,国民收入是个泛指的总量概念,前一章所提到的 GDP、GNP、NNP、NI、PI等都可以在不同条件下将其总量看作国民收入,但通常更多情况下是将GDP等同于国民收入。

在了解均衡国民收人(也就是实际GDP)的决定过程之前,我们必定会提出一些问题:一国的总收入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企业生产了多少?谁会从生产中获得收人?工人的报酬是多少?资本所有者的报酬是多少?家庭购买了多少消费品和服务?家庭和企业购买了多少投资品?政府购买了多少公共物品?究竟是什么因素使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与需求相等? 又是什么因素保证了生产的水平与意愿的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的支出水平相等?等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应该了解一下经济中各部分的相互作用。下面,我们用一个封闭经济条件下经济各部分的循环流程图(如图10-1所示)加以说明。

10-1 封闭条件下经济各部分的循环流程

图10-1表明了从不同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角度来看的货币流动以及同时发生的产品与服务、生产要素的流动。家庭通过向生产要素市场提供劳动得到收入,再以其收入购买消费产品和服务以及向政府缴税的形式支出其收入,并通过货币市场进行储蓄;企业通过出售产品与服务获得收入,再以购买生产要素和向政府纳税的形式支出其收入;政府通过向企业和家庭征税获得收入,再以政府购买来支出其收入。同时,出于各自不同的需要,家庭、企业、政府都会通过货币市场进行借贷。图10-1中的箭头代表货币的流向,箭头的相反方向代表产品与服务、生产要素的流向。

在正常情况下,图10-1反映了收支两个方面的均衡。当循环流程的某个部分遇到障碍时,就会发生局部的失衡。如果其他部分的活

动能够对其加以补救,则总体经济不会出现失衡;如果其他部分的活动不能够对其加以补救,则总体经济就会发生失衡。

(二)国民收入和国民财富的生产

一般说来,一国所生产的全部产品和服务,就是该国的国民财富,同时也是该国的国民收入。不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直接生产出来的绝大部分产品和服务,都必须借助于市场交易,才能真正成为国民收人和财富。第九章所介绍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概念,就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收入和国民财富的另一种表述。它强调了一国直接生产的产品和服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成为国民收人和国民财富的条件。

不过,国民收人一般会以一定的时期作为考察的范围,而国民财富通常不强调时间概念,因而可以从累计的数量上考察。

(三)国民收入和国民财富的分配

国民收人和国民财富的分配首先决定于一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所有制及生产关系体系)和生产方式。一般说来,除国家通过强制手段获得税收收入外(有时国家的收人也被理解为政府向社会提供的特定公共服务的代价),占有主要的生产资料和生产手段(包括技术专利)者通过利润获取国民收人中的一大部分,而在生产和销售中提供劳动的人通过工资获得国民收入中的另外一大部分,其余部分则通过薪金和劳务费的方式为提供社会服务的人所获得。

微观经济学的分配理论认为,各种生产要素所有者,按照各自生产要素在经济活动中的贡献,获取国民收人中的相应部分。宏观经济学的国民收入和国民财富的分配理论只是将微观变量汇总为宏观变量而已,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

(四)市场经济条件下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原理:供求决定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均衡国民收入(即实际GDP,有时也指均衡的产出)是指总供给和总需求相一致时的产出。从事前角度(即一定时期的经济活动尚未开始时)看,它是指计划达到的,或者说想要达到的,能使经济社会的收人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情况下的国民收入。从事后角度(即一定时期经济活动的结果)来看,国民收人核算账户所计算的就是实际的(或者说实现了的)均衡国民收人。

在一般情况下,均衡国民收入取决于总供给和总需求两方面的相互作用。均衡国民收人已经包括了经济中总供求相等和总储蓄等于总投资的含义。对于事后已实现的国民收人而言,其均衡的性质不言自明。

至于事前的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条件,则在原理上要求总供给和总需求必须相等。

二、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关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原理

(一)古典经济学关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原理:供给决定需求一“萨伊定律”

在古典经济学中,经济中的不同供给品在交换时可以相互创造出各自的需求来。这就是经济学理论中著名的“萨伊定律”。“萨伊定律”最简单而明确的含义就是“供给总是会创造出它自身的需求”。由于古典经济学所处时代整体上处于物品匮乏的情况,这种情况被当做普遍现象,在某种角度上(即物品直接交换或等同于物品直接交换的条件下)反映这种情况的“萨伊定律”也因此被看作普遍有效的“规律”。于是,在古典经济学里,均衡国民收入主要就由经济中的总供给水平决定了。

(二)新古典经济学关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原理:供给在长期中的决定作用

新古典经济学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上完全接受了古典经济学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